祁连山北部九东盆地晚新生代磁极地层

祁连山北部九东盆地晚新生代磁极地层

一、Late Cenozoic magnetic polarity stratigraphy in the Jiudong Basin,northern Qilian Mountain(论文文献综述)

任雪萍[1](2021)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解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极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区域/全球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这一科学问题的典型案例。青藏高原隆升不仅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高原隆升能通过增强硅酸盐化学风化,进一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取可靠的长序列气候变化历史和硅酸盐化学风化记录是全面理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既处于构造活跃区,又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同时,盆地内发育巨厚且基本连续的富含古生物化石的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比较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气候变化、构造变形和化学风化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出露较好的大红沟剖面,在已有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磁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别进行古气候和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研究,利用重矿物组合结合前人发表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证据讨论祁连山构造隆升历史。最后,综合对比分析古气候、化学风化记录和构造隆升历史,探讨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红沟剖面环境磁学指标-频率磁化率/高场等温剩磁(χfd/HIRM)记录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在17-14 Ma和11-5 Ma时期发生增强,与黄土高原和南海地区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相似,说明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影响。(2)通过对大红沟剖面全岩和分粒级(0-5,5-20,20-63和>63μm)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17-14 Ma期间,大红沟剖面记录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强,14 Ma以来风化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利用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组合,并结合前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等数据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大红沟剖面物源在~19 Ma、~11 Ma和~8 Ma发生了三次转变,表明祁连山可能在~19 Ma发生轻微抬升,在~11 Ma和~8 Ma发生快速抬升。(4)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记录、同期构造事件和全球气候记录,发现中中新世暖期(17-14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全球气候暖期对应,支持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该期夏季风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晚中新世时期(~11-5 Ma)和晚上新世时期(4-2.7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间一致,支持夏季风增强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驱动。(5)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化学风化强度记录、全球气候(深海δ18O和海表温度)和构造隆升事件,发现中中新世以来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记录变化相似,表明全球温度是控制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的主要因素。

陶帅[2](2020)在《西秦岭东段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构造响应的古地磁制约》文中提出为了探究在青藏高原东向扩展隆生过程中,“十字构造”枢纽处西秦岭各部位的变形特征,在舟曲、武都、成县和凤县等地的早白垩世和新近纪沉积地层中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舟曲和成县地区早白垩世古地磁极(舟曲82.7°N,282.7°E,α95=9.1°;成县72.2°N,227.2°E,α95=9.3°),以及武都地区新近纪古地磁极(65.8°N,205.9°E,α95=12.8°)。将其分别与同时代的华北地区古地磁极进行对比后表明:(1)舟曲早白垩世古地磁极相对于华北参考极发生了15.5±5.7°的逆时针旋转;(2)成县早白垩世地古地磁极与华北参考极一致;(3)武都新近纪古地磁极相对于华北参考极发生了23.7±3.5°的顺时针旋转。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成果,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演化过程,控制了西秦岭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但不同的区域展示出不同的构造活动特征。北西侧区域表现为地块原地顺时针旋转,并造成分隔地块的断裂呈现为左行走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动力机制一致;南西侧区域主体受控于松潘甘孜北东向挤压逆冲,并在北东向次生平移断层作用下平移错动,伴随断裂附近的拖曳变形,导致局部构造行迹发生逆时针转动;东部以早期走滑断裂形成拉分盆地,晚期受挤压应力改造,边界断裂发生构造翻转,盆地内弱变形为特征。

刘康[3](2020)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老龙湾盆地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老龙湾盆地是发育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内部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沉积演化详细地记录了海原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本文利用磁性地层学、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与磷灰石(U-Th)/He方法,试图建立老龙湾盆地新生代地层的年代格架,在绝对年代的控制下,对盆地内部新生代沉积地层的沉积特征、沉积相展布以及地层的变形样式进行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历史,获得了如下认识:1)现今老龙湾盆地表现为长宽比接近3:1的菱形,盆地以中央紫红山断裂为界,南、北两侧地层充填存在明显的差异,盆地北侧主要发育厚层桔红色-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粗砂岩、细砾岩以及薄层石膏,沉积物粒度较细;南侧主要发育厚层桔红色-砖红色岩屑石英中粗砂岩夹砾岩、泥岩,含粗砾的中砾岩夹含砾粗砂岩、桔红色中砂岩夹薄层砾岩,沉积物粒度较北侧粗。盆地南、北两侧沉积地层厚度大致相当。2)老龙湾盆地北部地层与西宁-兰州地区始新世-渐新世地层相似,显示盆地北部地层时代也可能为古近纪。盆地南部水泉剖面上部地层详细的古磁学研究结果显示其沉积时代为4.6-0.8 Ma,假如该剖面上部与下部沉积速率相似,可以推断该剖面开始沉积的时代为~12 Ma。3)老龙湾盆地具有辫状河相、湖相、冲积平原等多种沉积相类型,盆地南北两侧地层均发育有连续的褶皱,轴向SE,反映盆地受到了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应力,盆地南侧还发育轴向南北的褶皱,显示盆地新生代晚期受到了东西向的挤压应力。4)老龙湾盆地南侧沉积物岩性、粒度、沉积相展布显示其具有压陷盆地性质,表明海原断裂可能在晚中新世发生逆冲推覆,揭示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在晚中新世已经到达该地区。盆地内部南北向分布褶皱相关的生长地层可能与海原断裂左旋走滑紧密相关。生长地层可能开始于上新世,显示海原断裂带在上新世开始左旋走滑导致老龙湾盆地遭受破坏,形成现今构造地貌格局。

苏庆达[4](2020)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亚洲季风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冷和特提斯海退缩的产物,然而这些因素如何促使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和亚洲季风的演化尚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获取可靠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古气候与环境演化记录不但有助于澄清这些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对于理解亚洲内陆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极为必要。前人利用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序列构建了晚新生代东亚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基本框架。然而,由于气候代用指标的多解性和具有精确定年且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尺度古气候记录的缺乏,第四纪以前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构造和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及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怀头他拉剖面和花土沟剖面开展古环境重建研究。上述剖面已经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化石相结合确定了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对上述剖面进行了古环境重建,旨在理解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亚洲季风和干旱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区分青藏高原的生长与两极冰盖的出现和发展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可能影响,查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同太阳辐射参数和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联系。围绕气候演化趋势与规律,本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利用柴达木盆地北部大红沟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总有机碳同位素恢复了柴达木盆地20-5 Ma的植被演变历史。发现柴达木盆地20-5 Ma生态系统以C3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C4植物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黄土高原晚中新世C4植物扩张的观点不同。我们推测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没有发生C4植物扩张的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生长季温度较低,不利于C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2)利用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剖面湖相沉积物重建了10-6 Ma期间降水的变化。发现8.5-7 Ma期间降水显着增加,气候显着变湿。黄土高原庄浪和秦安站点也记录了这一期气候湿润,表明这是一期区域性的变湿。考虑到黄土高原降水受东亚季风控制,我们把这期区域性的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造成的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这一推论与上述生态学证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发生了构造隆升。(3)发现柴达木盆地在晚上新世3.3 Ma时快速变干而在第四纪开始时没有显着变干,这一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也得到了验证。通过与高低纬气候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发现这期快速变干可能与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引起的印度洋表水变冷关系密切,说明低纬海洋变化可能是影响中亚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晚中新世8.5-7 Ma期间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主要受10万年偏心率周期的控制,与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演化模式类似。因为晚中新世期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只存在间歇性的冰盖,所以我们将季风显着10万年周期性变化归因于太阳辐射造成的南半球冰量变化或者大气CO2含量变化的驱动。这一研究把东亚夏季风以10万年为主导周期演化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个百万年,加深了对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变化和驱动机制的认识。(5)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3.6-3.1 Ma地层磁化率指示的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而石盐含量指示的蒸发的变化以10万年偏心率周期为主,表明不同气候过程对太阳辐射参数的响应存在差异,青藏高原东北缘降水对岁差驱动更为敏感,而蒸发对偏心率驱动更为敏感。这些工作为理解东亚季风演化与中亚干旱环境形成提供了新的数据,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的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揭示出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与南极冰盖的变化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个机制以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霍斐斐[5](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距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主缝合带)超过1500km的高原东北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扩展的前缘地带,是构造隆升相对年轻和活跃的地区,具有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其周边造山带紧密相关,盆地中巨厚的陆相沉积物来自于周边山地,周边造山带的构造隆升以及盆地整体的旋转运动完整地记录着中-新生代以来其南部诸块体陆续向北运动碰撞挤压造成的远程效应相关信息。本文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北部路乐河剖面与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古地磁学在研究块体运动旋转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研究这些块体是否旋转,旋转的方式及幅度如何,为理解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变形和隆升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在研究区所引起的远程效应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在三个剖面共布置采点165个,采集古地磁样品1548块,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磁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石磁学分析、磁组构特征分析、退磁分量分析和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路乐河剖面、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代表性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包括IRM获得及其反向场退磁曲线及等温剩磁曲线累积高斯模型分析(6个)、磁滞回线(17个)、k-T曲线(12个)和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12个)实验,得出大多数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以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为特征,少数样品主要以磁铁矿(Fe3O4)或赤铁矿(αFe2O3)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针铁矿或磁赤铁矿等。2.柴达木盆地路乐河剖面连续分布的中—新生代地层均保留了初始沉积磁组构特征,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方向指示了古水流方向。系统磁组构研究表明,自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至中新统下油砂山组(N21y)沉积期间,古水流方向共经历了4次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中—晚侏罗世(大煤沟组(J2d)至红水沟组(J3h)阶段)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22°;至早白垩世(犬牙沟组(K1q)阶段),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近65°;到31.76Ma,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63°;到23.02Ma,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约56°;其古水流方向持续至20.40 Ma。3.通过按岩石磁学分析结果设计的特征剩磁分离方案,对古地磁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分离出了低温剩磁组分和稳定的高温特征剩磁,在地层校正之前,低温剩磁组分与研究区近现代地磁场方向接近,应该是近现代地磁场叠加的粘滞剩磁;大部分样品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能通过倒转检验、褶皱检验或砾石检验,可能代表了原生剩磁方向。4.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早白垩世犬牙沟组到路乐河组沉积期,该区发生了显着的逆时针旋转达51.4°(-28.9°到22.5°);自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沉积期(44.41-31.76Ma),该地区继续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66.1°(22.5°到88.6°);自下干柴沟组自到上干柴沟组(31.76到23.02Ma),该地区发生了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96.4°(88.6°到-7.8°);自上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沉积期(23.02-20.40Ma),该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明显或者发生幅度很小(2.5°)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在31.76Ma旋转方式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旋转,可能是由于受印度板块持续挤压的影响,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开始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导致的。古水流方向的变化是由块体旋转与周边构造隆升共同导致的。5.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马哈拉沟组的(36.4-34Ma)到谢家组(34.0-24.0Ma),西宁盆地发生了较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为14.5°(22.8°到37.3°);自谢家组(34.0-24.0Ma)到车头沟组(24-21.70 Ma),西宁盆地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10.2°(37.3°到27.1°);自车头沟组(24-21.70 Ma)到其上部的贵德群(<21.70 Ma),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变形幅度高达43.6°(27.1°到-16.8°)。西宁盆地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的时间在渐新世早期-末期(34-24 Ma),可能是由于西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东部地区,距离阿尔金断裂较远,所以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的大规模快速走滑活动在西宁盆地引起的响应直到28Ma才发生。6.以上古地磁结果表明,高原东北部块体的旋转可能有复杂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深部因素。盆地旋转的发生、旋转方式或幅度的改变,与研究区域周边的逆冲或者走滑断裂系统活动的发生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能是其南的羌塘块体、拉萨块体和印度板块等阶段性北向碰撞挤压所导致的远程效应的综合体现。

安凯旋[6](2019)在《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文中提出新生代期间形成的青藏高原,是研究大陆碰撞造山及构造变形过程的理想场所。在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青藏高原外缘的新生代沉积盆地记录了高原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因此,对这些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分析,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通过野外沉积观察与测量、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及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以及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的研究,精确建立了盆地的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并对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生长机制进行了有效的限定,得到以下认识和研究成果:(1)基于酒西盆地北部多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的野外观察,发现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包括如下阶段:火烧沟组沉积时(~40-33 Ma)的冲积扇相-河流和冲积平原相,白杨河组沉积时(~24-17 Ma)的河流和冲积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相,及疏勒河组沉积时(~17-5Ma)的浅湖-河流和冲积平原过渡到冲积扇远端。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转变指示盆地经历了向上沉积粒度先变细、再变粗的两个沉积充填过程,且该沉积转变发生在白杨河组和疏勒河组的界线,时间约17Ma。(2)酒西盆地北部新生代沉积地层的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沉积物源从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源于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北山转变为疏勒河组源于盆地南缘的北祁连山,时间约为17Ma,该物源转变对应着古流向的变化。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和沉积地层物源分析,共同揭示了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主要分为两阶段:①中始新世-中中新世(~40-17Ma)期间,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北山为盆地提供沉积物质,且其剥蚀强度逐渐减弱,源区距盆地距离逐渐增大,形成了向上粒度逐渐变细的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沉积层序;②中中新世-至今(~17-0Ma)期间,盆地南缘的北祁连山开始为盆地提供沉积物质,且剥蚀强度逐渐增强,源区距盆地距离逐渐缩短,形成了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的疏勒河组和玉门砾岩等层序。(3)通过对酒西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地区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热史模拟,结果显示盆地北缘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两期快速隆升剥露过程:第一期发生在新生代早期(~49-32Ma),第二期发生在中、晚中新世(~14-10Ma)。结合前人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早期构造变形事件的研究,本文提出宽滩山-黑山-合黎山-龙首山等位于河西走廊北缘的断裂体系,是印欧板块碰撞前就存在、后期再活化的构造薄弱带,构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的一部分。(4)综合前人在高原东北缘进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的热年代学、沉积学及其它研究的结果,结合本文对酒西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历史研究,本文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和高原生长过程的两阶段模型:①古新世-始新世时期(65-35 Ma)。在这一时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初始碰撞,且碰撞造成的变形迅速传递到高原东北缘的先存构造薄弱带,导致其产生了瞬时的远程构造-沉积响应;②晚始新世-现今(35-0Ma)时期,碰撞产生的显着地表隆升由南向北逐渐传递,造成了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带由南往北依次发生显着的地表隆升,显着的地表隆升在约17 Ma达到北祁连山地区,开始主导酒西盆地沉积。

郭本泓[7](2018)在《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时代、成因与晚上新世以来地貌演化》文中指出流域地貌系统的形成演化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地貌面及其相关沉积物是解密层状地貌序列、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之间耦合过程的重要地质载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快速强烈隆升是新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构造事件之一。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亚洲大陆的构造-地貌分布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高原隆升引起的地势演变与亚洲河流系统和黄土地貌的发育演化密不可分。作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水系,其形成发育也是青藏高原隆升的结果。因此,黄河的形成历史研究及其对高原隆升-地貌演化的指示作用,历来都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兰州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该区构造活跃、地震频发,又地处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区、东部亚洲季风区及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和气候带的交汇地区。同时,盆地内保存有相对完整的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着晚新生代以来区域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信息,是研究构造、地貌、气候及其相互作用的理想载体。前人对其新生代地层进行了生物地层学、年代学、古环境和地貌演化等大量研究,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对盆地内重要的五泉砾岩以及盆地南侧皋兰山黄土形成年代缺乏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以兰州盆地皋兰山红粘土-黄土钻孔岩芯,以及范家坪和五泉山剖面五泉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热磁曲线、磁滞回线和古地磁)、黄土地层学(碳酸钙和粒度)和宇生核素(26Al/10Be)埋藏年代学研究,结合西津黄土钻孔和五泉山黄土剖面的区域地层对比,确定了五泉砾岩和皋兰山红粘土-黄土地层的年代。通过五泉砾岩的沉积特征、物源示踪(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水流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五泉砾岩的成因意义,重建晚上新世以来兰州盆地地貌发育演化过程,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山地隆升、黄河水系形成及其与黄土地貌的耦合过程研究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热退磁和交变退磁)、黄土地层学(碳酸钙和粒度)和区域地层对比研究表明,皋兰山265.7 m连续红粘土-黄土钻孔中红粘土底部年龄约为3 Ma,黄土底界年龄为2.8 Ma,为兰州盆地最老黄土。2、通过磁性地层年代学、宇生核素埋藏年代、化石记录和区域地层的对比研究表明,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沉积年龄约为3.6-2.2 Ma,其中上、下五泉砾岩的分界年龄约为3 Ma。3、通过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沉积相、砾石组成和古流向的对比发现,五泉砾岩所代表的河流沉积序列和现代黄河阶地砾石层所指示的河流源区和古水流方向基本一致,推测兰州盆地古黄河水系建立的时间为3.6 Ma左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兰州盆地水系地貌的发育演化可能受到高原隆升和亚洲季风的共同影响和驱动。4、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晚新生代以来兰州地区至少经历了3.6、3、2.2、1.8-1.7、1.2-1.1和0.9-0.8 Ma六次重大构造活动事件。其中3.6 Ma左右高原强烈的构造隆升(青藏运动A幕)造就了巨大的地形差异和夏季风的加强,导致高原东北缘古黄河水系开始发育,形成了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的下五泉砾岩沉积;3 Ma左右,构造活动导致七里河拗陷带和五泉山地区下五泉砾岩沉积结束,上五泉砾岩开始发育。同时,皋兰山地区的红层之上开始发育红粘土,二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2-1.8 Ma左右,青藏运动C幕的构造隆升导致甘肃期准平原发育结束,现代黄河开始形成;此后在昆黄运动、共和运动和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9级兰州式黄河阶地和典型的兰州黄土地貌格局。

许建军[8](2018)在《酒西盆地红柳峡西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内、外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敏感地记录了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后高原隆升历史和变形机制。位于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属板块碰撞效应的最北响应地区,新生代地层沉积演化记录了高原扩展过程和阿尔金断裂活动历史。本文通过对酒西盆地最西端红柳峡西剖面新近系(疏勒河组)河湖相沉积物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结合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及前人在盆地不同位置的研究结果,明确了剖面疏勒河组磁性地层年代,探讨了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阿尔金断裂活动的关系,获得以下成果:1)红柳峡西剖面疏勒河组和玉门砾岩组地层发育,可划分为浅湖相、扇三角洲相、河流相和洪积扇四种沉积相;2)热退磁和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岩石特征剩磁主要由磁铁矿、磁赤铁矿及少量赤铁矿携带,次生剩磁主要由针铁矿携带,部分绿色样品可能含胶黄铁矿;3)红柳峡西剖面疏勒河组记录了24个正磁极性带和24个负磁极性带,磁性地层年代为17.8-4.5 Ma;4)6.7 Ma以前红柳峡西古水流向南流,酒西盆地主要受北部阿尔金断裂控制,6.7 Ma后盆地主要受祁连山北缘断裂控制,并导致盆地自此逆时针旋转了6°;5)盆地不同位置地层沉积特征显示,中新世北祁连山西段并不是整体隆升,中中新世晚期(13 Ma)中部老君庙开始逐步抬升,构造应力不断向西传播并于晚中新世(6.7 Ma)到达山体最西端红柳峡西,自此古水流向北流,北祁连山西段开始整体隆升,上新世(5 Ma)起急剧快速隆升至现今高度。

刘彩彩,王伟涛,张培震,庞建章,俞晶星[9](2016)在《祁连盆地第三纪沉积物磁性地层和岩石磁组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祁连山山间盆地内的新生代沉积物是研究新生代以来祁连山构造演化的重要材料.本文以位于祁连山中部祁连盆地内的新生代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碎屑颗粒裂变径迹定年方法获取其沉积时代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岩性变化与沉积环境变迁分析祁连山构造演化历史.野外实测剖面显示该盆地内的第三系可划分为下部砾岩组和上部砂岩组两大岩性单元.古地磁结果显示砾岩组的沉积时代约为10—14.3Ma.砾岩组沉积大约在14.3 Ma开始形成,指示祁连山14.3 Ma以来构造活动变强烈.磁组构结果显示砾石组顶部沉积形成时的受力方向与现今祁连盆地周缘断层分布所指示的应力方向一致,表明这些断层大约在10 Ma附近开始活动.我们的结果揭示祁连山中部山脉14.3 Ma以来尤其在10 Ma附近构造活动较强烈.这与过去低温热年代学所获得的祁连山山体的快速冷却年龄及祁连山两端大型盆地内的第三系所记录的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基本吻合.而砂岩组的古地磁结果并未通过褶皱检验,其古地磁记录发生了后期重磁化,无法获得地层的准确沉积年龄.

刘善品[10](2015)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时空演化 ——贵德、兰州、武山—天水盆地的综合物源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是陆陆碰撞的经典案例,也对亚洲内陆的构造格局和全球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高原的时空演化、隆升过程一直是地学领域的前沿课题。青藏高原东北缘广泛发育了褶皱、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以及由这些构造体系所控制的多个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作为印度-亚欧大陆碰撞控制的远端部位,这些构造单元的变形和隆升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时空演化和动力学机制的重要依据。前人从多方面对该区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一些认识或观点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因此,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演化研究仍然需要更多、更有力的证据。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是两个基本的构造单元,它们之间的形成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遭受长期构造和剥蚀作用的改造,造山带内部保留的构造演化信息往往存在缺失。而盆地内的沉积记录更为完整和连续,特别沉积物的物源作为沉积记录中最为关键的地质信息之一,能反应出盆地周缘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和盆山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为区域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变质基底和岩浆岩体的锆石U-Pb年龄组成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别,然而由于古、中生代沉积岩的广泛分布,部分造山带的锆石U-Pb年龄组成出现不同程度的相似特征。因此,虽然碎屑锆石U-Pb年龄可以作为判别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沉积物物源的依据,但是单凭这一种方法仍不能对潜在源区进行准确的区分。造山带的锆石(U-Th)/He年龄组成与基岩的的构造热演化相关,并且松潘-甘孜地块、东昆仑、西秦岭和祁连地块的(U-Th)/He年龄组成差异明显,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对上述造山带进行区分,是对碎屑锆石U-Pb年龄方法很好的补充。因此,本文利用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贵德盆地、兰州盆地和武山-天水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进行综合的物源研究。通过物源示踪,并结合沉积相、岩性、古水流和低温热年代学等一系列证据,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重建,揭示了不同时期区域构造隆升和造山范围的变化。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始新世时期(55-35Ma),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具有相同的物源,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显示沉积物主要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的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一带的三叠系和石炭-二叠系沉积岩,缺乏东祁连和西秦岭的基岩信号,说明此时东昆仑东段强烈变形和隆升,而祁连山造山带东段和西秦岭并未明显地隆起、剥蚀;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具有相同的成因,在贵德、西宁、至兰州一带可能形成统一的前陆或者压陷型盆地。2.渐新世时期(35-23Ma),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的物源向北略有扩张,但源区范围仍局限在西秦岭以南的东昆仑造山带之内,说明东昆仑造山带的规模有所扩大,但造山范围仍比较有限。西秦岭西段和祁连山造山带东段的基岩隆起和剥蚀仍不显着。武山-天水一带的古近纪沉积物具有南北双向的物源,但是沉积和低温热年龄学证据都不支持陇中盆地基底和西秦岭东段在古近纪时期的隆升,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东部边缘可能出现了与松潘-甘孜块体向东挤出有关的拉张断陷。3.中新世早-中期(23-13 Ma),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沉积出现显着变化,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沉积物中出现大量的西秦岭、日月山和拉脊山的基岩成分,武山-天水盆地发生大规模的沉积转移,物源由前期的南北双向供给转为单向的西秦岭供给。这些证据表明西秦岭、日月山和拉脊山在中新世初相继开始隆升,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以北形成统一的前陆凹陷盆地。中新世中期沉积物物源再次发生变化,可能与造山带的快速剥蚀、去顶和区域的夷平作用有关。4.中新世晚期-上新世(13-3.6 Ma),青藏高原东北缘发生大规模的造山活动。物源分析显示,东昆仑造山带、松潘-甘孜地块、秦岭南部的白龙江构造带和六盘山南段在13-9Ma期间隆起,控制高原东北缘盆地物质输入;日月山、拉脊山在8.5Ma左右隆起,导致贵德盆地物源向盆地北侧转移;自6Ma开始,西秦岭再次隆升,贵德盆地物源转向西秦岭,武山-天水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尧店至喇嘛山一带转移。5.晚上新世以来(3.6-1.8 Ma),青藏高原东北缘再次发生大规模的造山活动,高原周边和内部出现了大量磨拉石建造。物源分析显示兰州盆地上五泉组洪积扇沉积主要来自马衔山-兴隆山,证明陇中盆地内部发生强烈变形、隆起;贵德盆地阿米岗组的物源变化则表明西秦岭北缘造山带的持续隆升。更新世以来(1.8-0 Ma),黄河不断下切,发育多级阶地,阶地沉积物的物源变化反映了祁连山东段和西秦岭仍在不断隆升加高,侵蚀能力增强,同时,黄河也不断向东昆仑造山带以南的高原内部进行溯源侵蚀。

二、Late Cenozoic magnetic polarity stratigraphy in the Jiudong Basin,northern Qilian Mounta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te Cenozoic magnetic polarity stratigraphy in the Jiudong Basin,northern Qilian Mountain(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
        1.2.1 高原东北缘沉积盆地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2 黄土高原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3 南海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3 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进展
        1.3.1 新生代高原隆升风化假说进展和挑战
        1.3.2 青藏高原周边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
    1.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1.4.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阶段
        1.4.2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论文工作量和创新点
        1.7.1 论文工作简介
        1.7.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1.2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3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和年代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测试
        2.2.3 化学风化指标测试
        2.2.4 重矿物提取和测试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磁学、化学风化和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1 磁学指标指示意义及结果
        3.1.1 磁学指标的指示意义
        3.1.2 大红沟剖面磁学指标结果
    3.2 粒度指标意义及结果
        3.2.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3.2.2 大红沟剖面粒度指标结果
    3.3 全样和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意义及结果
        3.3.1 化学风化指标的指示意义
        3.3.2 大红沟剖面全样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3.3 大红沟剖面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4 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4.1 重矿物指标的指示意义
        3.4.2 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结果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2 东亚夏季风降水演化历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重建
    5.1 硅酸盐化学风化指标的评估
        5.1.1 粒度分选效应评估
        5.1.2 成岩作用评估
        5.1.3 化学风化强度和物源效应
    5.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源区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
第六章 物源变化及其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6.1 大红沟剖面物源变化及构造响应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历史
        6.2.1 祁连山隆升过程
        6.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过程
第七章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
    7.1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7.2 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的控制因素
        7.2.1 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和构造隆升的关系
        7.2.2 对风化-构造-气候之间关系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西秦岭东段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构造响应的古地磁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古地磁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古地磁采样
    2.1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2 区域构造带
    2.3 区域地层
        2.3.1 白垩系
        2.3.2 新近系
    2.4 古地磁样品的采集
第三章 古地磁学和岩石磁学原理
    3.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
    3.2 岩石磁学
        3.2.1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
        3.2.2 等温剩磁实验
        3.2.3 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实验
    3.3 实验室中退磁的方法
    3.4 退磁数据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3.5 古地磁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可靠性判断
        3.5.1 古地磁数据的稳定性检验
        3.5.2 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判断的标准
第四章 古地磁样品的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岩石磁学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4.2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4.2.1 成县地区
        4.2.2 凤县地区
        4.2.3 舟曲地区
        4.2.4 佛崖地区
        4.2.5 武都地区
    4.3 系统热退磁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4.3.1 舟曲地区
        4.3.2 佛崖地区
        4.3.3 成县地区
        4.3.4 武都地区
第五章 讨论
    5.1 研究区东部
    5.2 研究区西部
    5.3 研究区中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3)青藏高原东北缘老龙湾盆地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
    1.5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内主要断裂
        2.3.1 海原断裂
        2.3.2 香山-天景山断裂
        2.3.3 烟筒山断裂
        2.3.4 古浪断裂
        2.3.5 牛首山-罗山断裂
第3章 老龙湾盆地新生代地层
    3.1 盆地北部湾沟剖面
    3.2 盆地南部石林剖面
    3.3 盆地南部龙湾剖面
    3.4 盆地南部水泉剖面
第4章 老龙湾盆地地层时代
    4.1 区域地层对比
    4.2 磁性地层学
        4.2.1 磁性地层学基本原理
        4.2.2 常见的磁性矿物以及磁化过程
        4.2.3 剩磁的分离及测量
        4.2.4 样品采集、实验与数据分析方法
        4.2.5 磁性地层结果
    4.3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
        4.3.1 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原理
        4.3.2 样品采集以及实验步骤
    4.4 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
        4.4.1 U-Th/He定年原理
        4.4.2 实验步骤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水泉剖面古地磁对比结果
第5章 老龙湾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变形
    5.1 老龙湾盆地沉积相分析
    5.2 古水流方向
    5.3 老龙湾盆地演化与构造变形
        5.3.1 老龙湾盆地的形成
        5.3.2 老龙湾盆地构造变形
第6章 老龙湾盆地与海原断裂带的关系
    6.1 对海原断裂逆冲时间的限定
    6.2 对海原断裂走滑时间的限定
第7章 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洲季风的演化
        1.1.1 亚洲季风构造尺度的演化
        1.1.2 亚洲季风轨道尺度的演化
    1.2 亚洲内陆干旱化演化
        1.2.1 亚洲内陆干旱化构造尺度的演化
        1.2.1.1 粉尘沉降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1.2 粉尘源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2 亚洲内陆干旱化轨道尺度的演化
    1.3 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 构造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
        1.3.1.2 青藏高原的隆升
        1.3.1.3 海陆分布格局
        1.3.2 轨道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量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与地层概况
        2.1.3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古气候指标测试方法
        2.2.3 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和环境指标记录及意义
    3.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记录
        3.1.1 大红沟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3.1.2 怀头他拉剖面磁学指标和常规指标记录
        3.1.3 花土沟剖面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记录
    3.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意义
        3.2.1 柴达木盆地磁学参数指标的气候意义
        3.2.2 柴达木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3.2.3 柴达木盆地粒度指标的气候意义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1.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
        4.1.2 柴达木盆地植被演化与晚中新世高原隆升的关系
    4.2 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2.1 晚中新世(~10-6Ma)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
        4.2.2 高原隆升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
    4.3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干旱化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3.1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9-2.1Ma)中亚干湿演变历史
        4.3.2 印度洋表水变冷驱动晚上新世中亚气候快速变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轨道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5.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5.1.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显着10万年偏心率周期
        5.1.2 南极冰量变化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10万年周期性变化
    5.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河湖相地层轨道周期研究
        5.2.1 青藏高原东北缘蒸发和降水对地球轨道参数响应的异同
        5.2.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地层非轨道周期
        5.2.3 天文调谐年代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2.2 高原东北部旋转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1.4 论文工作概况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古地磁样品采集
    2.1 柴达木盆地及周边构造地质体
        2.1.1 柴达木盆地
        2.1.2 柴北缘逆冲断裂
        2.1.3 阿尔金断裂
        2.1.4 东昆仑山脉
        2.1.5 鄂拉山断裂
    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2.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概述
        2.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3 西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3.1 西宁盆地概述
        2.3.2 西宁盆地周边主要断裂
    2.4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4.1 西宁盆地地层研究
        2.4.2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5 古地磁样品采集
        2.5.1 路乐河剖面
        2.5.2 车头沟剖面
        2.5.3 日月山剖面
第三章 岩石磁学
    3.1 常见的磁性矿物及其磁学性质
    3.2 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
    3.3 岩石磁学研究方法
    3.4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
        3.4.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及反向场退磁曲线(IRM)
        3.4.2 磁滞回线
        3.4.3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3.4.4 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
    3.5 岩石磁学小结
第四章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分析
    4.1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
    4.2 古水流方向系统变化特征
    4.3 古水流方向变化讨论
第五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
    5.1 退磁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样品加工和制备
    5.3 古地磁数据稳定性检验
    5.4 退磁分析
    5.5 低温组分
第六章 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6.1 路乐河剖面
        6.1.1 下油砂山组
        6.1.2 上干柴沟组
        6.1.3 下干柴沟组
        6.1.4 路乐河组
        6.1.5 犬牙沟组
    6.2 车头沟剖面
    6.3 日月山剖面
    6.4 古地磁研究的构造意义
        6.4.1 路乐河剖面
        6.4.2 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
结论
数据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酒西盆地
        1.2.2 北祁连山构造带
        1.2.3 阿尔金断裂带
        1.2.4 宽滩山-黑山-北山构造带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酒西盆地
        2.1.2 酒西盆地周缘构造带
    2.2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2.2.1 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2.2.2 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年龄
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过程
    3.1 红柳峡沉积剖面
        3.1.1 火烧沟组
        3.1.2 白杨河组
        3.1.3 疏勒河组
        3.1.4 沉积充填过程
    3.2 羊肠沟沉积剖面
        3.2.1 白杨河组
        3.2.2 疏勒河组
        3.2.3 玉门砾岩
        3.2.4 沉积充填过程
    3.3 骟马城沉积剖面
        3.3.1 火烧沟组
        3.3.2 白杨河组
        3.3.3 沉积充填过程
    3.4 小结
4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4.1 采样及测试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
    4.3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分布特征
    4.4 沉积物源对比分析
        4.4.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的K-S检验结果
        4.4.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源区的K-S检验结果
    4.5 小结
5 酒西盆地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5.1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5.1.1 裂变径迹测年原理
        5.1.2 基于LA-ICP-MS的裂变径迹分析方法
        5.1.3 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及应用
        5.1.4 基于LA-ICP-MS的裂变径迹实验流程
    5.2 磷灰石裂变径迹采样及测试
    5.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5.3.1 黑山样品
        5.3.2 宽滩山样品
    5.4 热史模拟过程及结果
        5.4.1 黑山样品
        5.4.2 宽滩山样品
        5.4.3 热史模拟结果总结
    5.5 小结
6 区域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总结与对比
    6.1 酒西盆地新生代剖面南北对比
        6.1.1 酒西盆地南缘剖面
        6.1.2 酒西盆地北缘剖面
        6.1.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
    6.2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对比
        6.2.1 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数据总结
        6.2.2 潜在源区的年龄数据总结
        6.2.3 综合物源分析
    6.3 酒西盆地新生代剥露事件
        6.3.1 新生代早期剥露事件
        6.3.2 中新世以来的剥露事件
    6.4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与高原生长过程分析
        6.4.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时间总结
        6.4.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生长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时代、成因与晚上新世以来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河流演化研究现状
        1.1.1 世界主要河流研究现状
        1.1.2 黄河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1.2 晚上新世青藏高原周边砾岩研究现状
    1.3 兰州盆地研究现状
        1.3.1 兰州盆地黄土和黄河阶地的研究进展
        1.3.2 兰州盆地第三系地层的研究进展
    1.4 选题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选题意义
        1.4.2 拟解决问题
        1.4.3 论文工作量
        1.4.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地貌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地层概述
第三章 剖面特征及样品采集
    3.1 五泉山和范家坪剖面岩性描述及样品采集
    3.2 皋兰山钻孔概述及样品采集
第四章 年代学和代用指标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4.1 磁性地层年代学
        4.1.1 物质的磁性
        4.1.2 磁性矿物的剩磁类型
        4.1.3 地球磁场
        4.1.4 岩石磁学
        4.1.4.1 常见磁性矿物
        4.1.4.2 热磁曲线和磁滞回线
    4.2 磁性地层年代学的研究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2 退磁原则与方法
        4.2.3 古地磁研究的数据检验方法
    4.3 宇生核素~(26)Al/~(10)Be埋藏测年原理
    4.4 碎屑锆石U-Pb测年原理
    4.5 黄土碳酸盐形成原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 皋兰山钻孔年代和五泉砾岩的时代、沉积相与物源
    5.1 皋兰山钻孔地层年代
        5.1.1 黄土-古土壤地层学
        5.1.2 典型样品的岩石磁学结果
        5.1.3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5.1.3.1 样品的退磁结果
        5.1.3.2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5.2 五泉砾岩年代
        5.2.1 五泉山剖面宇生核素埋藏测年
        5.2.2 范家坪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
        5.2.2.1 五泉砾岩地层对比
        5.2.2.2 岩石磁学
        5.2.2.3 样品的退磁结果
        5.2.2.4 范家坪剖面古地磁结果检验
        5.2.2.5 五泉砾岩年代的建立
    5.3 五泉砾岩的沉积相分析
    5.4 碎屑锆石U-Pb年龄
第六章 晚上新世以来兰州盆地古黄河的形成和地貌演化
    6.1 兰州盆地古黄河的形成
    6.2 晚上新世以来兰州盆地地貌演化
    6.3 兰州盆地黄土地貌的发育演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酒西盆地红柳峡西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1.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变形机制
        1.1.2 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及对应古高度
    1.2 高原北部研究现状
        1.2.1 阿尔金断裂活动时间
        1.2.2 祁连山隆升时间
        1.2.3 酒西盆地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论文概况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酒西盆地地质地理背景
    2.1 酒西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2 酒西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2.1 构造
        2.2.2 地层
        2.2.3 岩浆岩
第三章 酒西盆地新近纪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
    3.1 地层层序
    3.2 沉积环境
        3.2.1 岩性组合与层序特征
        3.2.2 沉积相特征
第四章 磁性地层年代及岩石磁学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1.1 样品采集
        4.1.2 样品加工与测试
    4.2 岩石磁学与热退磁研究
        4.2.1 实验方法概述
        4.2.2 岩石热退磁结果及分析
        4.2.3 岩石磁学结果及分析
    4.3 磁性地层年代
        4.3.1 酒西盆地新近系磁极性柱
        4.3.2 古地磁数据检验
        4.3.3 酒西盆地疏勒河组磁性地层年代对比分析
第五章 新近纪北祁连山构造隆升及阿尔金断裂活动
    5.1 酒西盆地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
    5.2 酒西盆地沉积相与构造演化
        5.2.1 新生代地层发育年龄
        5.2.2 盆地不同位置沉积速率变化关系
        5.2.3 盆地沉积相和沉积中心变化
        5.2.4 酒西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5.3 北祁连山新近纪构造隆升过程及阿尔金断裂活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祁连盆地第三纪沉积物磁性地层和岩石磁组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地质概况和样品采集
3 低温热年代学和古地磁定年结果
    3.1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结果
    3.2 古地磁定年结果
        3.2.1 热退磁结果
        3.2.2 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
        3.2.3 磁极性地层结果
    3.3 磁组构结果
4 讨论
    4.1 祁连盆地晚第三纪砾岩组的沉积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4.2 祁连盆地晚第三纪砂岩组沉积的重磁化
5 结论

(10)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时空演化 ——贵德、兰州、武山—天水盆地的综合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及构造变形特征
        1.1.2 青藏高原变形机制和模型
        1.1.3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时空演化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背景和科学问题
        1.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2.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地质背景
    2.1 概述
    2.2 造山带地质概况
        2.2.1 祁连山造山带
        2.2.2 西秦岭造山带
        2.2.3 东昆仑造山带
        2.2.4 松潘—甘孜造山带
    2.3 前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2.4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与地层概述
        2.4.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格局
        2.4.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地层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物源分析方法概述
    3.2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双测年(doubledating)原理
    3.3 样品采集
    3.4 实验步骤
第四章 造山带的锆石U-Pb年龄和(U-Th)/He年龄分布
    4.1 锆石U-Pb年龄分布
        4.1.1 祁连山造山带
        4.1.2 西秦岭造山带
        4.1.3 东昆仑和松潘—甘孜造山带
        4.1.4 小节
    4.2 锆石(U-Th)/He年龄分布
        4.2.1 中祁连和西秦岭北缘造山带
        4.2.2 西秦岭中南部、东昆仑和松潘-甘孜造山带
        4.2.3 小节
第五章 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物源分析
    5.1 新生代地层序列
    5.2 地层年代
    5.3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数据
    5.4 物源分析
    5.5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形成、演化
第六章 兰州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物源分析
    6.1 新生代地层序列
    6.2 地层年代
    6.3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数据
    6.4 物源分析
    6.5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形成、演化
第七章 武山-天水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物源分析
    7.1 新生代地层序列
    7.2 地层年代
    7.3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数据
    7.4 物源分析
    7.5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形成、演化
第八章 青藏高原及其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
    8.1 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隆升及其时空演化
    8.2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活动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Late Cenozoic magnetic polarity stratigraphy in the Jiudong Basin,northern Qilian Mountain(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D]. 任雪萍. 兰州大学, 2021
  • [2]西秦岭东段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构造响应的古地磁制约[D]. 陶帅. 西北大学, 2020(02)
  • [3]青藏高原东北缘老龙湾盆地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 刘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4]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苏庆达. 兰州大学, 2020
  • [5]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D]. 霍斐斐. 西北大学, 2019(04)
  • [6]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D]. 安凯旋. 浙江大学, 2019(02)
  • [7]兰州盆地五泉砾岩的时代、成因与晚上新世以来地貌演化[D]. 郭本泓. 兰州大学, 2018
  • [8]酒西盆地红柳峡西新近纪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意义[D]. 许建军. 兰州大学, 2018(11)
  • [9]祁连盆地第三纪沉积物磁性地层和岩石磁组构初步研究[J]. 刘彩彩,王伟涛,张培震,庞建章,俞晶星.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8)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时空演化 ——贵德、兰州、武山—天水盆地的综合物源研究[D]. 刘善品. 兰州大学, 2015(07)

标签:;  ;  ;  

祁连山北部九东盆地晚新生代磁极地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