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前中生代潜山地层构造过程及油气成藏规律

济阳坳陷前中生代潜山地层构造过程及油气成藏规律

一、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形成的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林晓慧[2](2021)在《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文中认为在油气地球化学领域,描述地学信息的参数种类多样,各种参数相互影响、关联,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各类参数。而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可以从大量数据集中挖掘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揭示其中蕴含的地球化学意义,为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提供可靠依据。在研究中,要根据地质背景、原油特征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济阳坳陷是一个多期多源成藏的复杂含油气系统,以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油气最为丰富,它们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与沉积背景,同时各自有独特的石油地质特点和油气富集规律。本论文是在总结前人对济阳坳陷中部凹陷油气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的原油样品分别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原油特征,采用不同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和混源解析。东营凹陷主要有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两套烃源岩。其中,沙四上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湖水盐度较高、密度分层稳定,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经历了多期生烃过程,可产生大量低熟至成熟的原油。而沙三下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湖水盐度降低,还原条件变弱,但水体深度较大、湖泊的生产率较高;且生烃过程单一,仅产生成熟原油。对来自东营凹陷不同油田的57个原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选取了原油的18个生物标志物参数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东营凹陷的原油可以分为四组。I组原油主要来自于南部缓坡带王家岗油田孔店组储层,其烃源岩较为特殊,沉积于还原性咸水分层水体环境,有机质中有大量经微生物改造的陆源高等植物或特殊藻类输入,能产生大量蜡质,目前未发现与之对应的烃源岩,该组可能为来自于沙四上段和东营组烃源岩的混源油。II组原油主要来自牛庄洼陷附近和南部斜坡带东部的沙河街组,烃源岩沉积于强还原分层的咸水环境,有机质来源中真核生物(主要是藻类)多于原核生物(细菌),成熟度低于其他组,是典型的低熟油;根据地质背景和油源分析结果,推测该组原油来自于沙四上段烃源岩。III组原油主要来自于东营凹陷西部,烃源岩沉积于半咸水-淡水、次氧化-氧化的湖相环境,生源为藻类物质和原核生物或者是微生物改造过的陆源有机质,与沙三下段烃源岩呈现相似特征。IV组原油分布范围较广,原油中与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相关的参数变化较大,在生物标志物参数散点图上较为分散,成熟度相关的参数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属于混原油;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法计算发现,该组混源油有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沙四上段低熟烃源岩、沙四上段成熟烃源岩和沙三下段烃源岩,对混原油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46%和43%。沾化凹陷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凹陷内的渤南、孤北和孤南洼陷。对来自沾化凹陷中部和南部不同构造单元的65个原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通过交替最小二乘法对原油进行混源解析发现,沙四上段和沙三下段烃源岩对渤南洼陷中部原油的贡献比例接近于1:1,渤南洼陷南部、西部和孤北洼陷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沙三下段烃源岩;义和庄凸起的原油埋藏深度浅,两套烃源岩对该地区原油的贡献率接近于1:1;孤岛凸起的原油多处于成熟阶段,但来源变化较大;罗家凸起和陈家庄凸起的原油埋藏深度浅,成熟度较低,主要来自于沙四上段烃源岩。孤东油田位于沾化凹陷的东北部边缘地区,油气来源复杂。在孤东油田选取了31个样品进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对原油进行分类,发现该地区原油可分为四类,I类原油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微咸水还原环境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与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相一致;II组原油的成熟度较高,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中有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与黄河口洼陷东三段烃源岩呈现相似特征;III组原油的分布最广,已基本达到成熟阶段,烃源岩沉积于微咸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且经历过细菌改造,对应于黄河口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岩;IV组原油属于低熟油,烃源岩沉积于咸水弱氧化环境中,有机质主要为藻类,可能是黄河口洼陷沙一段烃源岩。本研究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油进行分类或混源解析,为济阳坳陷中部油气勘探提供更多资料,对研究区的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张英,冯建赟,罗军,何治亮,武晓玲[3](2020)在《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干热岩选区方向》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是我国华北油气开发的主战场,多年的油气勘探开发积累了大量钻井、测录井及测温数据。通过对区内深钻井测温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南部的冀中坳陷、黄骅坳陷、临清坳陷和济阳坳陷是干热岩地热资源的主要富集区,温度≥180℃的热储主要发育在基岩潜山或斜坡区,埋深适宜,温度较高,有一定的天然孔渗条件。4个主要坳陷区4 000m以深钻井平均地温梯度范围为3.07~3.32℃/100m,5 000m以深钻井平均地温梯度范围为2.96~3.27℃/100m,埋深越大,地温梯度越低。坳陷区埋深在4 309~6 261m时相继达到180℃温度,为干热岩目标埋深范围。不同坳陷、区块和井区达到180℃干热岩温度界限的深度相差较大。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和太古宇三套热储是渤海湾盆地中南部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干热岩热储类型。冀中坳陷主要发育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白云岩和中元古界白云岩热储,黄骅坳陷以奥陶系灰岩热储为主,济阳坳陷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太古宇变质岩热储,临清坳陷主要为奥陶系灰岩热储。坳陷区的凹中和凹边凸起区,顶面埋深3 000~5 000m的前中生界潜山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冀中坳陷河西务、长洋淀等潜山,黄骅坳陷南大港、千米桥等潜山,济阳坳陷桩西孤北等潜山,临清坳陷马场、文留等潜山是干热岩勘探开发有利区。干热岩勘探可与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相结合,进行不同类型资源的兼探和综合开发利用。

宋明水,王惠勇,张云银[4](2019)在《济阳坳陷潜山“挤-拉-滑”成山机制及油气藏类型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阳坳陷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新生代油气资源生产基地,潜山油气藏是其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对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及类型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动力学性质及构造响应研究,综合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济阳坳陷潜山形成机制,探讨油气藏类型,发现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共同作用使济阳坳陷具有"挤-拉-滑"成山机制,主要表现在地层不整合、背斜、逆断层、倒转构造、负反转及雁形断层等挤压、拉张和走滑构造响应等方面。潜山油气藏的储层类型及分布与挤压、拉张和走滑运动密切相关,根据储层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将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划分为地层类、断块类和复合类3大类,进而可细分为9小类。

张聪[5](2019)在《渤海湾盆地典型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陡坡带作为断陷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存在多样性,影响了其油气分布。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地化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陡坡带类型划分和油气分布样式建立为基础,结合烃源岩供烃能力、成藏期断层活动性等分析,解剖了陡坡带油气成藏条件,建立了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基于主断层发育特征,将渤海湾盆地陡坡带划分为铲式、坡坪式和断阶式三类。铲式陡坡带主要分布在盆地外围的深大断裂处,以岩性和构造油气藏为主;坡坪式陡坡带主要分布深大断裂带之间,由洼陷至陡坡边缘依次发育岩性、构造和地层油气藏;断阶式陡坡带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构造油气藏发育。三种类型的陡坡带在烃源岩面积占比Ar和距离占比Dr值、断层-烃源岩接触厚度、成藏期与断裂活动匹配性以及超压发育特征等方面差异明显。坡坪式陡坡带各成藏要素匹配性最好,油气最易成藏,油气占凹陷总资源量比例最大;铲式陡坡带成藏要素匹配性最差,资源量占比最小。铲式陡坡带供烃能力弱,陡坡主断裂活动速率低,断层呈封闭性,油气沿邻接砂体侧向运移后依靠主断层封闭成藏,为“单源弱驱动-砂体侧向输导型”成藏模式;坡坪式陡坡带供烃能力强,断裂活动较强,断层呈半封闭性,油气主要沿陡坡主、次级断裂进行垂向输导,为“多源强驱动-断层垂向输导型”成藏模式;断阶式陡坡带供烃能力较强,陡坡断裂活动强,断层起输导作用,油气主要沿多条断裂和砂体进行多次垂向和侧向运移,为“多源强驱动-多断网式输导型”成藏模式。陡坡带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供烃能力和断裂活动性。烃源岩的供烃能力决定了陡坡带油气的富集程度,断层活动性决定了陡坡带油气的富集层系。

吴笑荷[6](2018)在《济阳坳陷走滑场域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济阳坳陷广泛发育走滑构造,大型走滑断裂控制了区域构造的演化特征和沉积类型,使之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盆内断裂往往是圈闭形成、油气运移、聚集及油气藏破坏的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油气的空间分布状况。因而明确含油构造内的低序级走滑断层的成藏控制作用对勘探成熟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含油气盆地分析等理论为指导,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钻、测、录等钻井资料,分析重点走滑断层的动、静态特征,厘清其演化规律,总结走滑断层对沉积、圈闭、成藏的控制作用,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构造地质理论支持。走滑断层可分为典型走滑断层和隐蔽走滑断层两类。典型走滑断层根据其形成时期的不同,又细分为刚性走滑断层和塑性走滑断层两类。刚性断层形成于燕山期左旋走滑运动,断至基底,平面为北西或北东走向平行排列;塑性断层多数在中新世活动,平面上有S型、雁列式、帚状、共线型四个类型,剖面上有断阶构造、半花状构造、树形花状、卷心式花状、背形花状五种典型剖面特征。隐蔽型走滑断层平面上有雁列式和树枝状的分布方式;发育于沉积基底的断层规模较大,发育于沉积盖层的断层断面直立、没有断距,不发育花状构造。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同时具有走滑和拉张的性质,用拉滑系数首次定量表征走滑断层在某一地质时期某个部位的走滑与拉张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东凹陷的走滑断层在自孔店组开始活动,在沙四段、沙三段具有较强活动性,其中近东西向的断层拉张强度大于走滑强度,北北西向断层走滑强度大于拉张强度。刚性走滑断层沟通深层油源;易于形成突发构造、正牵引构造等构造圈闭;控制烃源岩、沉积中心的有序迁移。塑性断层是浅层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易于形成断鼻、断块等圈闭;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横向变化,并在剖面上表现为“台阶式叠覆沉积”现象。总结济阳拗陷油气成藏的三种模式:立体运聚模式、夹层运聚模式、盖层运聚模式。

黄建红[7](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勘探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发现了25个中小型常规油气田。近年来,勘探家们加大对柴达木盆地基岩的勘探力度,同时,在多个油气田的基岩层系见不同程度的工业油气流。2011年在阿尔金山前东段钻探的东坪1井,在基岩3159-3182m试气层段,6mm油嘴日产气11×104m3。继东坪1井之后,甩开部署了东坪3井,在E31、E32、E1+2、基岩层系试气均发现工业气流,其中基岩1856-1870m试气层段,5mm油嘴日产气3.6×104m3,东坪1井、东坪3井高产气流的发现,证实东坪地区基岩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未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重要区带。基岩油气藏具有产量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多个地质时代均有分布,因此,对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必将是今后勘探家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现基岩油气藏,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至今并未发现整装油气藏,尤其是基岩气藏。东坪气藏的发现填补了国内无基岩整装气藏的历史,更为今后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的基底结晶。东坪地区的基岩储层岩性复杂、既有岩浆岩、又有变质岩;孔隙结构多样,具有裂缝溶蚀孔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对基岩油气藏有发现,但却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性、储层特征、基岩纵向内部结构、成藏条件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东坪地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侵入岩浆岩类,主要为发育在东坪3井区的花岗岩,块状结构,岩石的颜色多为杂色和浅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类为变质岩,主要为发育在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为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石的颜色多为深灰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各种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等)组成。(2)基岩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可以很好的识别和划分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层,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由上至下可分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四个结构层。其中,半风化层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位置;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基岩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古气候、上覆沉积环境、岩性、断裂构造及古地貌的控制。(3)基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既有基质孔隙,也有裂缝孔隙;既有溶蚀孔隙,也有溶蚀裂缝;既有溶蚀孔洞,也有溶蚀缝洞等多种类型,东坪地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基岩风化壳裂缝分为溶蚀裂缝、风化裂缝、片理裂缝和节理裂缝。基岩溶蚀孔隙主要有晶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高,易发生溶蚀,发育大量的晶肉溶孔,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半风化层溶蚀带顶部。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能好,溶孔和裂缝发育,占34.8%,Ⅱ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中等,溶孔和裂缝较发育,占56.5%,Ⅲ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较差,溶孔和裂缝不发育,分布相对较少,占8.7%。(4)提出了基岩气藏评价标准,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可划分s为I、II、III类,I类储层为好储层,裂缝-孔洞发育,岩性为片麻岩,基质孔隙度大于4%,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产量大于10×104m3;II类储层储层为中等储层,裂缝-孔洞较发育,岩性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基质孔隙度2-4%,主要分布在构造腰部,产量小于10×104m3;III类储层储层为较差储层,裂缝溶孔不发育,岩性为花岗岩,基质孔隙度1-2%,主要分布在构造边部有油气显示。研究区以II类为主,I类较少,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下部多为III类。(5)东坪气田为构造控制的裂缝型气藏,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一是东坪地区主要发育坪东和牛东侏罗系两大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气源岩;二是储层发育,半风化层是基岩最主要的储集层段,储层厚度较大,内部微孔、裂缝发育,渗透性较好,可形成高产气层;三是有良好的盖层,半风化层顶部的土壤层和残积层是直接盖层,路乐河组底砾岩之上沉积的近百米的含膏质泥岩层是区域性盖层;四是运移条件好,基岩气藏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坪东断层是东坪气藏最重要的输导体系,是沟通油源的桥梁,第三系地层底界的区域不整合面对油气向东坪构造运移聚集至关重要。(6)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认为东坪地区油气的运移特点是侏罗系烃源岩所生高成熟油气沿源岩断裂作垂向运移,然后沿不整合面作横向运移,首先在东坪1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然后再沿不整合面向东坪3井区调整运移,并在该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

吴笑荷[8](2018)在《潜山复杂断裂描述技术——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新生界潜山应力场复杂、正逆断层判识不准。通过探讨断裂演化的成因机制来判定断层的性质,研究不同性质断层的解释关键技术以准确描述断裂体系,归纳断裂发育样式以明确构造特征。研究表明,桩海地区先后经历了区域抬升—构造平稳—挤压—构造平稳—拉张—压扭—张扭等多期不同应力场作用,印支期、燕山晚期的2次挤压作用形成的逆冲构造奠定了潜山格局,喜马拉雅期的拉张走滑作用使潜山构造复杂化,形成逆断层为主、正断层为辅的断层解释方案。以叠前深度偏移资料为基础,应用地层厚度变化率导数和倾角导数法解释逆冲断层,切片断面联合法解释走滑断层,相干、蚂蚁体、三维可视化等多属性体融合法解释拉张断层。明确桩海地区古生界发育北北东走向逆断层和东西走向拉张断层,主要发育逆冲、负反转、走滑3种断层样式,呈现出复杂的"垒、堑"相间排列格局。

王蒙[9](2018)在《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油藏形成与破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地区位于车镇凹陷和沾化凹陷之间,具有非常优越的油气来源条件,中、古生界有着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目前中、古生界研究程度比较低,油气来源较为复杂,油藏破坏也较严重;中、古生界油气运移聚集成藏过程以及稠油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因此,确定中、古生界油藏的形成过程及其破坏特征对于义和庄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原油样品和岩样进行全烃色谱、色-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岩石薄片包裹体观测等一系列实验测试,综合分析了中、古生界原油地化特征、成藏期次以及油气运移聚集的过程,认为研究区中、古生界原油主要来自于四扣洼陷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同时也有沙一段烃源岩的贡献。该地区中、古生界存在两期明显的成藏事件,分别发生在馆上期和明化镇期,其中明化镇期为主要成藏时期。油气主要沿义东断裂带、不整合以及输导层等通道由四扣洼陷向义和庄凸起中、古生界储层进行运移,总体运移趋势为北西向。在成藏时期,地表淡水通过断层和不整合渗入古油藏,致使原油遭受生物降解、氧化作用以及水洗作用等,从而导致原油发生稠化。

赵凯,蒋有录,胡洪瑾,赵京增,刘凯[10](2018)在《济阳坳陷潜山油气分布规律及富集样式》文中指出济阳坳陷不同地区潜山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很大,研究潜山油气分布规律及富集样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潜山油气宏观分布规律入手,结合凹陷地质结构特征,将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划分为隆起型、陡坡型和缓坡型3类富集样式。通过典型潜山成藏要素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富集样式及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隆起型潜山具有多洼供烃的特点,盖层条件制约潜山油气富集程度;陡坡型潜山具有近源供烃的特点,优质储层条件与有效输导体系的匹配共同控制油气富集;缓坡型潜山离油源较远,生烃洼陷的供烃能力以及有效输导体系的存在共同决定潜山油气的成藏规模。

二、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形成的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形成的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基础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2.2.1 南天山造山带
        2.2.2 库车坳陷
        2.2.3 沙雅隆起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2.4 烃源条件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沉积岩特征
        3.1.3 变质岩特征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4.2.2 断裂平面展布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4.2.4 断裂形成机制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4.3.2 平衡剖面恢复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1.1 震旦系储层
        5.1.2 下寒武统储层
        5.1.3 上寒武统储层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5.4 潜山盖层条件
        5.4.1 盖层分布特征
        5.4.2 盖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论文纲要及工作量
        1.3.1 论文纲要
        1.3.2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进展
    2.1 济阳坳陷构造发育和烃源岩特征
    2.2 化学计量学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
    3.1 谱系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
    3.2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3.3 多维标度(MDS)
    3.4 交替最小二乘法(ALS)
    3.5 Circos
    3.6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计算的注意事项
        3.6.1 样品选择和数量要求
        3.6.2 参数的选择
        3.6.3 数据预处理方法
第4章 东营凹陷原油分类与解析
    4.1 东营凹陷石油地质背景
        4.1.1 东营凹陷构造形成与演化
        4.1.2 东营凹陷油藏地质特征
    4.2 样品与实验
        4.2.1 研究目的
        4.2.2 样品来源与分布
        4.2.3 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
        4.2.4 数据处理
    4.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3.1 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4.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4.3.3 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分布
        4.3.4 芳烃化合物分布与组成
        4.3.5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
    4.4 东营凹陷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4.4.1 不同组原油热成熟度
        4.4.2 从原油组成预测烃源岩特征
    4.5 混原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4.6 地质模型推测
    4.7 小结
第5章 沾化凹陷中南部原油解析
    5.1 沾化凹陷石油地质背景
        5.1.1 沾化凹陷构造形成与演化
        5.1.2 沾化凹陷油藏地质特征
    5.2 样品与实验
        5.2.1 研究目的
        5.2.2 样品来源与分布
        5.2.3 实验分析方法
        5.2.4 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稳定碳同位素
        5.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5.3.3 生物降解程度
        5.3.4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5.3.5 小结
    5.4 混原油化学计量学解析
        5.4.1 ALS反褶积
        5.4.2 多维标度(MDS)
        5.4.3 Circos
    5.5 原油成熟度分析
    5.6 地质模型推测
    5.7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沾化凹陷孤东油田原油分类解析
    6.1 孤东油田石油地质背景
        6.1.1 主要构造单元
        6.1.2 构造演化
        6.1.3 地层沉积序列
        6.1.4 油气来源
        6.1.5 油气成藏条件
        6.1.6 烃源岩特征
    6.2 样品与实验
        6.2.1 样品收集
        6.2.2 实验方法
        6.2.3 化学计量学方法
    6.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3.1 稳定碳同位素
        6.3.2 原油链烷烃组成和分布
        6.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6.3.4 芳烃化合物对的组成和分布
    6.4 基于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的油-油对比
        6.4.1 不同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6.4.2 油-源对比
    6.5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认识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干热岩选区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
    1.1 构造特征
    1.2 地层及潜在干热岩热储层系
    1.3 新生界地温梯度
2 深钻井揭示地温场特征
    2.1 深钻井揭示梯度特征
    2.2 4个坳陷的总体特征
    2.3 不同坳陷钻井温度和地温梯度比较
    2.4 超过5 000m测温深度钻井地温梯度的比较
3 干热岩热储特征
    3.1 干热岩热储层系筛选
    3.2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热储
    3.3 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热储
    3.4 太古宇热储
4 干热岩热储选区方向
    4.1 干热岩热储埋深范围
    4.2 热储平面展布
    4.3 热储纵向分布
    4.4 干热岩潜山有利热储分布
5 结论和建议

(4)济阳坳陷潜山“挤-拉-滑”成山机制及油气藏类型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潜山形成机制
    2.1 挤压运动
        2.1.1 印支期
        2.1.2 燕山期
    2.2 拉张运动
        2.2.1 燕山期
        2.2.2 喜马拉雅期
    2.3 走滑运动
        2.3.1 燕山期
        2.3.2 喜马拉雅期
3 潜山油气藏类型划分
    3.1 地层类油气藏
        3.1.1 残丘山块状油气藏
        3.1.2 不整合遮挡层状油气藏
        3.1.3 不整合遮挡不规则油气藏
    3.2 断块油气藏
        3.2.1 风化壳型断块油气藏
        3.2.2 内幕层状断块油气藏
        3.2.3 内幕裂缝-孔洞型断块油气藏
    3.3 复合油气藏
        3.3.1 断层-地层块状油气藏
        3.3.2 断层-地层层状油气藏
        3.3.3 断层-地层不规则油气藏
4 结论

(5)渤海湾盆地典型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陡坡带类型划分
        1.2.2 陡坡带油气分布样式
        1.2.3 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机理
        1.2.4 陡坡带成藏模式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开展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演化
第三章 陡坡带类型与油气分布样式
    3.1 陡坡带类型与分布
        3.1.1 陡坡带类型划分
        3.1.2 陡坡带演化模式
        3.1.3 各类型陡坡带分布特征
    3.2 陡坡带油气分布特征
        3.2.1 铲式陡坡带
        3.2.2 坡坪式陡坡带
        3.2.3 断阶式陡坡带
第四章 陡坡带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4.1 烃源岩供烃能力
        4.1.1 烃源岩与陡坡带叠合特征
        4.1.2 烃源岩与陡坡带边缘距离
    4.2 断源接触关系
        4.2.1 铲式陡坡带断-源接触关系
        4.2.2 坡坪式陡坡带断-源接触关系
        4.2.3 断阶式陡坡带断-源接触关系
    4.3 成藏期断层活动性
        4.3.1 铲式陡坡带
        4.3.2 坡坪式陡坡带
        4.3.3 断阶式陡坡带
    4.4 成藏动力特征
第五章 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5.1 陡坡带成藏模式
        5.1.1 单源弱驱动-砂体侧向输导型成藏模式
        5.1.2 多源强驱动-断层垂向输导型成藏模式
        5.1.3 多源强驱动-多断网式输导型成藏模式
    5.2 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
        5.2.1 供烃能力决定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5.2.2 断裂活动性决定了油气的富集层系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济阳坳陷走滑场域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走滑断层研究现状
        1.2.2 走滑断层应力机制研究现状
        1.2.3 走滑断层描述方法研究现状
        1.2.4 断层封闭性研究
        1.2.5 断裂控藏作用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论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走滑断层静态特征
    3.1 走滑断层的分类
        3.1.1 剖面形态分类
        3.1.2 形成时期分类
    3.2 刚性走滑断层特征
        3.2.1 平面特征
        3.2.2 剖面特征
    3.3 塑性走滑断层特征
        3.3.1 平面特征
        3.3.2 剖面特征
    3.4 隐蔽走滑断层特征
        3.4.1 平面特征
        3.4.2 剖面特征
第4章 走滑断层动态特征
    4.1 拉滑系数的理论推导
    4.2 拉滑系数的计算步骤
    4.3 实际应用
        4.3.1 青东30断层
        4.3.2 青东4断层
    4.4 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第5章 走滑断层的地震描述
    5.1“地层块体对比法”解释刚性走滑断层
    5.2“切片断面联合法”解释正逆转换走滑断层
    5.3 属性体融合法解释塑性走滑断层
第6章 走滑断层封堵性研究
    6.1 断层两盘岩性对置研究
        6.1.1 Allan图示法
        6.1.2 断面虚拟井法
    6.2 塑性地层涂抹研究
        6.2.1 SGR法
        6.2.2 CSP法
        6.2.3 SSF法
    6.3 断面正压力研究
    6.4 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
        6.4.1 涂抹指标间的关系
        6.4.2 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
第7章 走滑断层与油气成藏
    7.1 走滑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7.2 走滑断层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
        7.2.1 刚性走滑断层
        7.2.2 塑性走滑断层
    7.3 走滑断层控制沉积体系的展布与迁移
        7.3.1 走滑断层控制沉积中心的展布与迁移
        7.3.2 走滑断层控制沉积体系的横向和垂向变化
        7.3.3 走滑断层增压区控制局部凸起形成
        7.3.4 走滑断层释压区控制局部沟谷形成
    7.4 走滑构造控制油气成藏模式
        7.4.1 立体运聚模式
        7.4.2 夹层运聚模式
        7.4.3 盖层运聚模式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岩油气藏定义及其类型
        1.2.2 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1.2.3 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断裂特征
        2.1.2 构造特征
    2.2 构造发育史
    2.3 地层岩性特征
第3章 东坪地区基岩岩性特征及识别模式
    3.1 基岩岩石学特征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变质岩特征
    3.2 东坪地区及邻井岩浆活动时期
    3.3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
        3.3.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
        3.3.2 电成像识别
        3.3.3 自然伽玛能谱识别
        3.3.4 ECS测井识别
        3.3.5 识别模式建立
        3.3.6 基岩岩性分布特征
第4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特征
        4.1.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模式建立
        4.1.2 测井响应特征
        4.1.3 地震响应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
    4.2 基岩风化壳厚度与影响因素
        4.2.1 风化壳厚度
        4.2.2 风化壳厚度影响因素
    4.3 风化壳发育模式
第5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5.1 储集空间类型
        5.1.1 裂缝特征
        5.1.2 孔隙特征
    5.2 孔隙结构特征
    5.3 物性特征
        5.3.1 孔渗特征
        5.3.2 基岩风化壳与孔隙度纵向分布
    5.4 风化壳的再成岩作用
    5.5 基岩储层流体特征
    5.6 储层分类评价
        5.6.1 基岩储层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5.6.2 储集层评价
第6章 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6.1 基岩油气藏特征
        6.1.1 基岩气藏特征
        6.1.2 油气分布特征
    6.2 基岩油气藏成藏规律
        6.2.1 生、储、盖的良好配置成藏基础
        6.2.2 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保障
        6.2.3 优越的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根本
    6.3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潜山复杂断裂描述技术——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勘探难点
2 地质地震一体化解释技术
    2.1 平衡剖面法确定解释方案
    2.2 时间域、深度域资料对比
    2.3 断裂系统解释关键技术
        2.3.1“地层块体对比法”解释逆断层
        2.3.2“切片断面联合法”解释走滑断层
        2.3.3 属性体融合法解释正断层
3 应用效果分析
    3.1 构造特征
    3.2 断裂样式
4 结论

(9)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油藏形成与破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存在问题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义和庄地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古生界
        2.1.2 中生界
    2.2 构造特征
    2.3 油气地质概况
        2.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2.3.2 油藏类型
第3章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
    3.1 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油气来源
        3.1.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原油类型
        3.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3 中、古生界原油与烃源岩特征对比
    3.2 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分析
    3.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3.3.1 储层荧光特征与成藏期次
        3.3.2 流体包裹体与油气充注期次
        3.3.3 储层埋藏史与油气充注时间
    3.4 烃源岩演化与断裂构造时空配置关系
    3.5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综合分析
第4章 中、古生界油气运移成藏模式
    4.1 义和庄地区油气运移通道特征
        4.1.1 断裂
        4.1.2 不整合
        4.1.3 输导性地层
    4.2 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油气运移方向
        4.2.1 成藏期古油气运移格局
        4.2.2 根据原油油成熟度判断油气充注方向
        4.2.3 根据原油运移效应判断油气充注方向
        4.2.4 油气充注方向
    4.3 油气成藏过程与运聚特征
        4.3.1 油气运移过程分析
        4.3.2 油气运移成藏模式
第5章 中、古生界油藏破坏因素及稠油分布规律
    5.1 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原油稠化作用及其分布特征
        5.1.1 原生稠化作用
        5.1.2 生物降解作用与氧化作用
        5.1.3 水洗作用
        5.1.4 硫酸盐还原作用
        5.1.5 运移分馏作用
        5.1.6 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稠化作用平面分布
    5.2 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油藏破坏及原油稠化模式
        5.2.1 油藏破坏地质因素
        5.2.2 原油稠化模式
    5.3 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稠油分布规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形成的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原油地球化学计量学解析 ——以济阳坳陷中部凹陷为例[D]. 林晓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3]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干热岩选区方向[J]. 张英,冯建赟,罗军,何治亮,武晓玲. 地学前缘, 2020(01)
  • [4]济阳坳陷潜山“挤-拉-滑”成山机制及油气藏类型划分[J]. 宋明水,王惠勇,张云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04)
  • [5]渤海湾盆地典型陡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张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济阳坳陷走滑场域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 吴笑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7]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D]. 黄建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8]潜山复杂断裂描述技术——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为例[J]. 吴笑荷.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3)
  • [9]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中古生界油藏形成与破坏研究[D]. 王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济阳坳陷潜山油气分布规律及富集样式[J]. 赵凯,蒋有录,胡洪瑾,赵京增,刘凯. 断块油气田, 2018(02)

标签:;  ;  ;  ;  ;  

济阳坳陷前中生代潜山地层构造过程及油气成藏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