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

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

一、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梦怡,汪泽成,江青春,胡光义,范廷恩,范洪军[1](2021)在《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储层成因》文中提出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的差异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成像等资料,采用FIB—SEM三维成像技术,分析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受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等影响,形成晶间溶蚀孔、粒间孔和粒内孔等次生孔隙,为油气储存和运移提供重要的储集空间。茅口组孔隙—孔洞型储层主要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5种孔隙类型。主要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为粒间孔—晶间溶蚀孔—微裂缝;次要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为粒内孔—晶间孔—有机质孔—生物体腔溶孔。以亮晶生屑灰岩为主的储层大孔数量多,但孔隙连通性差,非均质性较强,有利于形成裂缝—孔隙型储层。以泥晶生屑灰岩为主的储层广泛发育粒间孔和粒内孔,孔隙连通性较好,非均质性弱,有利于形成优质孔隙—孔洞型储层。该结果为证实孔隙—孔洞型储层具备优质储集性能提供实验依据,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勘探提供参考。

刘文栋,钟大康,孙海涛,曾鑫耀,梁雪祺,胡欣,李荣容,彭思桥,宋雨佳[2](2021)在《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特征及古地貌响应》文中提出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厚层白云岩储层,成为近年来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但栖霞组有利相带分布和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并不明朗,制约了该地区油气勘探进展。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对川西北栖霞组沉积特征、沉积格局以及古地貌进行研究发现:川西北栖霞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依次发育盆地—斜坡相、台地边缘相和开阔台地相,并发育台缘滩或台内滩等若干亚相类型。其中栖一期沉积水体较深,为弱镶边碳酸盐岩台地形成期,台缘滩厚度薄,展布范围有限;栖二期为栖霞组主要成滩期,滩体厚度大,展布范围广,具典型镶边碳酸盐岩台地特征。栖霞组白云岩主要为台地边缘高能滩相沉积背景,栖霞组沉积期,研究区具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的古地貌格局,其不仅控制着台地边缘高能滩相的沉积分布,并进一步为该区白云岩储层发育奠定了基础,白云岩具有西北向东南、西南向东北逐渐减薄的特点。结合沉积演化和古地貌分析结果,认为古地貌为栖霞组白云岩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西北及西南方向等古地貌高地为研究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刘宇坤[3](2020)在《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为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其孔隙流体超压与骨架应力的经验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造成超压预测十分困难。论文研究目标是创新研究思路,探索不同于碎屑岩超压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形成及演化机制,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开展碳酸盐岩超压弹性参数、纵横波速度实验等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碳酸盐岩地层的岩石与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理论模型,利用多种岩石物理模型、岩石物性参数与纵、横波速度求取开展地层超压预测所需的岩石弹性参数,在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实现了依据钻测录井资料和地震AVO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并用实测数据检验了可行性并开展了误差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普光、毛坝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在187Ma~140Ma普遍发育古超压,储层温度始终处在150℃以上,原油裂解气为主要的增压机制,可能构造抬升剥蚀对增压也有贡献;现今毛坝构造保持超压特征,而普光为常压构造;两者超压演化机制差异较大;研究区普光、毛坝两类构造的孔隙压力差异演化特征总结为“三异一闭”,即:①沉积相差异:三叠系早期,普光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地层较毛坝等构造具有较好的初始孔隙度,浅埋藏阶段更好的连通性有利于普光构造储层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的进行。自此开启了普光构造与毛坝构造两种构造差异储层演化、超压演化的开端。②构造抬升剥蚀差异,毛坝构造较普光构造剥蚀厚度大,对在膏岩盖层封闭下形成和保持超压贡献大。③TSR作用差异: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消耗烃类、产生的H2S引起的溶蚀作用均可导致流体压力的减小。普光构造白云岩化热卤水为TSR提供SO42-,因而普光构造高含H2S,压力卸载;毛坝构造除MB-3井长兴组外几乎不含H2S,不存在此泄压机制。④区域膏盐盖层封闭:区域优质膏盐岩盖层是本区普光毛坝气藏、毛坝构造超压保存的必要条件。2、碎屑岩超压预测是以Terzaghi有效应力定理为基础,通过建立超压与不同测井和地震响应参数(主要是纵波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实现对超压的预测;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且岩性和物性极不均一,由于孔隙流体超压与岩石骨架应力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使得碳酸盐岩超压预测十分困难。3、碳酸盐岩样品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饱和岩样纵、横波速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均有响应,干燥岩样有效应力的减小直接影响其骨架弹性模量的变化,说明碳酸盐岩地层超压仍然可以利用纵、横波速度、岩石弹性模量的响应加以预测,但这种响应并不像碎屑岩超压响应的那样显着。根据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可知,岩石在孔压与围压作用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可由构成碳酸盐岩单元的饱和岩石弹性模量、岩石基质、骨架弹性模量、流体弹性模量的变化表征,由此建立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此模型不受超压成因机制的限制,理论上适用于绝大多数沉积地层的超压预测。其中岩石总体弹性模量可由纵、横波速度计算获得,利用岩石物理模型结合岩石基础物性参数分别计算岩石骨架、流体弹性模量进而可实现碳酸盐岩超压预测。4、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过程中,由于不同频率弹性波所引发岩石频散和衰减的差异性,岩石骨架弹性模量的计算应根据所利用声波资料的频段选择能有效反映此频段频散和衰减的流-固双相介质模型。碳酸盐岩骨架致密,其岩性和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实验模拟数据显示BISQ模型所预测的频散和衰减具有较宽的频率分布范围(103-107Hz),测井频率在其预测有效范围内,BISQ模型更适用于测井资料骨架模量的计算。另外,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依赖于测井解释岩性、矿物成分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解释精度。因此通过分析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开展碳酸盐岩岩性成分、物性的测井综合解释是较准确地预测超压的关键。川东北地区典型超压钻井(双庙1井)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孔隙压力值与已知钻杆实测压力(DST)值接近,相对误差范围在2-10%;预测孔隙压力随深度的变化幅度跳跃明显,较好的反映了与双庙1井碳酸盐岩层段多重非均质性相一致的超压频繁变化的特点,该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说明利用测井资料,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方法提出的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碳酸盐岩地层的超压预测。可进一步通过研究地震资料计算岩石弹性参数的方法,利用该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的钻前预测。5、利用地震AVO反演技术可获得纵横波速度,进而获得理论模型预测压力的岩石弹性参数体;地层压力预测结果表明毛坝地区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层系发育超压;而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为常压系统;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弹性力学预测超压的理论模型和多种弹性参数及相关参数模型可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预测精度取决于各类相关参数体的客观性及与地质实际的符合程度;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较小,地震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相对较大。地震资料所含地质信息具有多解性且更为复杂,在计算压力过程中,必须利用多参数模型通过测井和测试资料获得参数体,其参数获取方法及结果的客观性对压力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研究依据线弹性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属岩石物理学范畴,参数获取模型复杂,实际应用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超压过程中,其基本物性资料(孔隙度、岩性组成、含水饱和度等)的解释非常重要,应选择适用于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解释模型,细化模型解释步骤,利用关键弹性参数物理模型计算各体积模量和预测超压。地震AVO资料处理和弹性参数获取要求专业性更强,利用弹性力学理论模型和地震AVO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地层超压还需要借助一些统计性关系,参数获取方法和压力预测精度能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蒲柏宇,张连进,兰雪梅,刘曦翔,王俊杰,文雯,徐昌海[4](2019)在《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沉积微相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双鱼X131、双鱼X133井为代表,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部署的多口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钻遇厚层的孔隙型白云岩,并获得超过百万方的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地区栖霞组良好的勘探前景。研究区栖霞组储层的发育情况受沉积相控制明显,为明确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微相类型及有利相带分布,提高油气勘探效益,本次研究主要利用野外剖面测量、岩心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成像测井分析等方法对栖霞组沉积相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微相识别模板,将栖霞组划分出4种亚相、5种微相并分析对应特征;②结合9口单井的微相划分及连井相剖面分析,认为滩核、滩缘微相为最有利相带,纵向上主要分布于栖霞二段,横向分布稳定;③结合相对海平面变化,应用趋势面法恢复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中二叠世栖霞期古地貌,并进一步得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以上研究为该区栖霞组后续的优质储层研究及井位部署提供了地质依据。

曹高社,方磅磅,孙凤余,余爽杰,徐海亭[5](2019)在《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物源区: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平顶山砂岩是华北陆块晚古生代地层上部的一个显着的标志层,以其广泛的分布、特殊的岩性,以及对晚古生代地层的分划性而着称,暗示了平顶山砂岩可能是一次地质事件的记录,但有关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项研究选取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创名地点———平顶山地区,及其北部巩义地区和宜阳地区的平顶山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并辅以Hf同位素测定,分析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沉积物源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巩义和宜阳地区平顶山砂岩4个样品的碎屑锆石主要为古生代岩浆锆石和前寒武纪变质锆石。其中,古生代锆石占13%,具有~259Ma、~318Ma和~435Ma的峰值年龄;前寒武纪锆石占87%,具有显着的~1871Ma和~2459Ma峰值年龄,还有两个仅由3颗锆石组成的不明显的峰值~812Ma和~976Ma。采用最年轻单颗粒年龄(YSG)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方法,确定出三个地区4个样品YSG年龄分别为249±8Ma、260±7Ma、252±7Ma和248±7Ma,与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界线年龄251.0±0.4Ma相接近,推测平顶山砂岩的底界可能是二叠纪与三叠纪的接触界线,即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地质时代应归属于早三叠世。根据平顶山砂岩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分析,以及与潜在物源区年龄图谱和值的对比,平顶山砂岩的主要物源区为华北陆块北部内蒙古隆起上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体和华北陆块的变质基底,次要物源区为北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的中-酸性花岗质侵入岩和~1000Ma花岗岩或被侵入的该地区的主要变质地层(秦岭群、二郎坪群和宽坪群)。根据平顶山砂岩最大沉积年龄和沉积物源区分析,结合平顶山砂岩下伏地层(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沉积物几乎全部来源于华北陆块北部的内蒙古隆起,平顶山砂岩上覆的石千峰组(除平顶山砂岩之外)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北秦岭造山带的认识,推测平顶山砂岩可能是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沉积和构造环境变化在华北陆块南部的物质表现。

方磅磅[6](2019)在《华北陆块南部宜阳地区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物源区 ——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平顶山砂岩是华北陆块晚古生代地层上部的一个显着的标志层,以其广泛的分布、特殊的岩性,以及对晚古生代地层的分划性而着称,暗示了平顶山砂岩可能是一次地质事件的记录,但对于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项研究选取华北陆块南部宜阳地区的平顶山砂岩及其下伏上石盒子组上部样品,通过对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沉积物源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一步讨论平顶山砂岩的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华北陆块南部宜阳地区平顶山砂岩下伏上石盒子组上部的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主要为古生代岩浆锆石和前寒武纪变质锆石,古生代锆石占29%,具有278Ma和304Ma的峰值年龄;前寒武纪锆石占71%,具有显着的1894Ma和2520Ma峰值年龄,平顶山砂岩下部三个连续样品的碎屑锆石也主要为古生代岩浆锆石和前寒武纪变质锆石,古生代锆石占14%,具有262Ma、326Ma和458Ma的峰值年龄;前寒武纪锆石占86%,具有显着的1866Ma和2542Ma峰值年龄,此外,还有三个3颗锆石年龄分别为778Ma、874Ma和1088Ma;采用最年轻单颗粒年龄(YSG)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方法,确定出平顶山砂岩下伏上石盒子组顶部砂岩的YSG年龄为266±8Ma,与古生物资料确定的晚二叠世长兴期-吴家坪期相符合,平顶山砂岩三个连续样品的YSG年龄分别为259±8Ma、248±7Ma和252±7Ma,与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界线年龄251.0±0.4Ma相接近,推测平顶山砂岩的底界可能是二叠纪与三叠纪的接触界线,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地质时代应归属于早三叠世;根据碎屑锆石年龄谱与潜在物源区年龄图谱的对比,结合平顶山砂岩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分析,平顶山砂岩及其下伏上石盒子组上部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华北陆块北部内蒙古隆起上的晚古生代侵入岩体和华北陆块的变质基底,但平顶山砂岩相较下伏地层混入有大量北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的中-酸性花岗质侵入岩和1000Ma花岗岩或被侵入的该地区的主要变质地层(秦岭群、二郎坪群和宽坪群)的物源;根据平顶山砂岩及其下伏上石盒子组砂岩沉积物源区分析,结合平顶山砂岩下伏地层(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沉积物几乎全部来源于华北陆块北部的内蒙古隆起,平顶山砂岩上覆的石千峰组(除平顶山砂岩之外)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北秦岭造山带的认识,推测平顶山砂岩可能是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沉积和构造环境变化在华北陆块南部的物质表现;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构造和岩石学分析,对平顶山砂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认为平顶山砂岩可能是滨岸相沉积。

曹高社,余爽杰,孙凤余,方磅磅,徐海亭[7](2019)在《豫西宜阳地区三叠纪早期孙家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古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家沟组是华北板块二叠纪和三叠纪转折时期的沉积记录,选择记载气候变化的材料,揭示气候的连续性变化,对于分析华北板块在这一转折时期古环境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选择地层出露良好的华北板块南部豫西宜阳地区,以孙家沟组上段呈韵律型发育的薄层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碳酸盐岩层中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结合宏观沉积环境的分析,揭示这些碳酸盐岩层的成因,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古环境信息。研究表明,孙家沟组上段碳酸盐岩的碳酸盐矿物主要为自生碳酸盐,且没有发生显着的后期变化,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可以用于古环境的重建。根据孙家沟组上段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组成和受控因素,结合宏观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孙家沟组上段的盐酸盐岩形成于湖盆环境。δ18O>-7.97‰时,δ13C和δ18O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湖泊处于封闭环境,碳酸盐矿物富含白云石,且结晶程度较差;δ18O<-7.97‰时,δ13C和δ18O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湖泊处于开放环境,碳酸盐矿物富含镁方解石,且结晶程度较好。根据孙家沟组上段由下部到上部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变化,揭示出当时的湖泊环境经历了由相对开放到相对封闭,再到相对开放的演化,并显示出温度变低,湿度变小,植被变差的演化趋势。孙家沟组上段湖泊环境的形成可能与南部北秦岭造山带的隆升有关,薄层碳酸盐岩层与上覆紫色泥岩层组成的韵律层主要与气候变化引起的降雨量有关。孙家沟组上段所记录的古环境及其变化与全球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以后陆地环境的变化规律相吻合。

余爽杰[8](2019)在《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沉积时代、物源区及沉积环境分析》文中提出在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全球发生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古构造、古生物和古气候等均产生了重大变革。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与全球变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孙家沟组是华北陆块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的沉积记录,其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分析华北陆块在这一转折时期古环境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主要是三叠纪早期的陆相沉积地层,出露良好,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陆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材料。本文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豫西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孙家沟组的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认识:(1)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下段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上段以碳酸盐岩和泥岩组成的韵律层为主。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和沉积构造特征,从下部到上部,发育了三角洲相到湖泊相沉积,是一个水体逐渐变浅的沉积环境。(2)根据碎屑锆石确定的最大沉积年龄(YSG),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下段底部土黄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最大沉积年龄(YSG)为248±6.9Ma,孙家沟组上段底部紫红色泥岩最大沉积年龄(YSG)为247±6.7Ma,孙家沟组沉积时代应归属于早三叠世;根据碎屑锆石确定的物源区分析,孙家沟组下段主要物源来自华北陆块北部内蒙古隆起和华北陆块的变质基底,次要物源来自北秦岭造山带,上段主要物源转为以北秦岭造山带为主。(3)根据孙家沟组上段薄层碳酸盐岩层岩石薄片、X衍射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薄层碳酸盐岩层与上覆紫色泥岩层组成的韵律层总体上与湖盆的沉降有关,但其形成过程主要与气候有关,碳酸盐岩层是降雨量突然增大,已沉积的泥岩强烈水解,钙质大量流失并汇聚到湖盆中的结果,碳酸盐岩层上覆的紫色泥岩的原岩是湖盆逐渐变浅造成的。孙家沟组上段由下部到上部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变化,揭示出当时的湖泊环境经历了由相对开放到相对封闭,再到相对开放的演化,孙家沟组上段湖泊环境的产生,以及湖泊环境的演化可能均与北秦岭造山带的隆升有关。(4)根据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上段上部由碳酸盐岩和泥岩组成的韵律层中泥岩的元素含量变化,认为它们是水体变浅出露地表时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当降雨量突然增大,这些紫色泥岩的原岩产生强烈的化学风化,伴随着钙质大量流失和铁质富集,流失的钙质,伴随着湖平面的升高,汇聚在湖盆中,形成碳酸盐岩沉积。此后,由于水体变浅,物源供给增加,就在碳酸盐岩层的上部沉积了紫色泥岩的原岩,呈现水体逐渐变浅的沉积序列。

王欣欣[9](2017)在《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油气总量近一半发现于前陆盆地,其具有极为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而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显示非常普遍,指示该构造带海相碳酸盐岩具备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远景。因此对于研究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内栖霞组、茅口组等储层成因和保存机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系统研究四川盆地西缘的盆山耦合效应,精细刻画川西北地区前陆盆地演化历史,深刻揭示造山推覆构造带的分布格局、海-陆相盆地的转化过程、推覆体下盘及前缘的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相和对储层叠加改造机理,对下一步在该地区优选有利栖霞组、茅口组储集部位,及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提高储层预测和评价的成功率,有利天然气勘探目标区优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碳酸盐储层研究现状及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调研基础上,并以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理论、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沉积动力学、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野外实测剖面、钻井岩心描述,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按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地质与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开展了储层沉积学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几点成果和认识:(1)根据野外露头、岩石学、古生物化石、测井相标志、地震相剖面等综合对比,将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划分方案进行了重新厘定和细分,将川西北地区中二叠栖霞组划分两段、茅口组划分为4段,研究区中二叠统为一套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地前缘缓斜坡→盆地组合,具有典型的由浅变深的相带演化特征。(2)根据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进一步识别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前缘缓斜坡及盆地4个亚相及众多微相类型。以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和纵向演化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揭示出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多期次海进—海退旋回演化过程,并建立了川西北地区以“缓斜坡镶边台地”沉积的模式。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编制完成栖霞组、茅口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并分析对各相带展布规律、几何形态、分布特点对储层的贡献和影响,为下一步川西北地区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储层预测提供支撑。(3)基于大量野外及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认为栖霞组和茅口组白云岩经历了强烈的成岩演化历史,成岩流体受海水和温度的影响较大,伴随地层加厚、地温梯度升高,早期白云岩等发生重结晶作用,期间部分成岩热液沿构造裂隙混入后,形成少量具有鞍形白云石等典型矿物,栖霞组和茅口组白云岩的成因为埋藏白云岩化和构造热液白云岩化叠加作用的结果。(4)针对研究区大深1井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成因研究表明:储层裂缝发育密集,主要以构造缝为主,溶蚀缝和缝合线发育较差,且裂缝发育与地层深度关系不明显,受多期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影响,裂缝节理产状与区域主构造应力方向一致性较好,指示栖霞组、茅口组地层经历早期构造挤压抬升、后期伸展松弛过程中,地层沿层理和劈理面破裂形成现今广泛发育裂缝型储层。(5)川西北地区栖霞-茅口组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裂缝为主,总体属于低、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储层主要为晶粒(细晶、中晶、粗晶及马鞍状)白云岩形成的孔隙型储层和生屑灰岩形成的裂缝型储层。(6)川西北地区,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分布于“镶边缓斜坡台地”模式中的台地边缘浅滩相带,在高能环境下形成早期的颗粒灰岩,成岩阶段伴随储层由同生-浅-中-深埋藏逐步过渡,白云化流体溶蚀作用进一步加强,原生孔隙基本消失殆尽,同时,天青石化、硅化、沥青充填持续充填进一步缩小了部分储渗空间,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由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后期破裂作用形成的各类储、渗空间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

张帅[10](2016)在《西藏措勤盆地上二叠统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文中指出措勤盆地自古生界至白垩纪发育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是青藏高原第二大海相沉积盆地。志留系扎弄俄玛组以及二叠系木纠错组砂糖状白云岩油苗的发现证实这一地区古生界存在油气运移和聚集的过程,具备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论文通过前人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测试分析,对措勤盆地古生代晶粒状白云岩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通过显微观察,将白云石划分为A型(它形)、S型(半自形)以及E型(自形)。进而根据环带结构划分为单环带和多环带白云石,其中单环带白云石包括雾心亮边及亮心雾边两种类型。采用阴极发光及显微荧光详细研究了S型雾心亮边白云石、S型亮心雾边白云石、E型多环带白云石以及E型鞍状白云石的发光特征。结果显示雾心亮边白云石荧光识别精度高于阴极发光,部分晶体可以观察到多个荧光环带。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白云石核心一般SrO含量相对较高,FeO和MnO含量低。多环带及鞍状白云石具有极高的FeO含量,且高值均集中在内环带。环带白云石由边缘向核心Mg/Ca比值普遍具有高低波动的特征,鞍状白云石边缘Mg/Ca比值高于核心。白云石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20180℃之间,盐度均值远高于现代海水盐度,白云岩的形成经历了高温高盐度的演化过程。微区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单环带白云石δ13C值介于-0.18+0.40‰,δ18O值-2.30-4.46‰;多环带白云石δ13C值介于-0.22-2.38‰,δ18O值-2.58-7.75‰。通过氧同位素分馏方程计算得到白云石化流体的δ18OSMOW值介于+6+16‰,形成单环带白云石的流体来自原始沉积海水的蒸发残余或与地下卤水的混合,多环带白云石δ18OSMOW值偏低,可能受到深部热液的改造或地下淡水的补给。白云岩经历了两期白云石化作用:第一期为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海水通过粒间孔或晶间孔渗透到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地层,在成岩过程中通过离子置换形成第一世代微—粉为主的白云石。第二期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占主导,形成以粉—细晶为主,具有雾心亮边和亮心雾边结构的第二世代白云石,同时在流体作用较强的部位沉淀多环带结构的第三世代白云石。储集性研究表明,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和裂缝发育,可划归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体系。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以及破裂作用。白云岩中发育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主要分布于方解石脉中,以液态烃包裹体为主,与其伴生的含烃盐水包裹体平均均一温度130.8℃。第二期主要分布于白云石中,以气态烃包裹体为主,与其伴生的含烃盐水包裹体平均均一温度148.2℃。大规模油气充注发生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之后,木纠错组含油白云岩可能属于“新生古储”型油气藏。

二、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储层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及实验
    2.1 岩相学分析
    2.2 储集性能评价
3 储层孔隙结构重建
    3.1 孔径分布特征
    3.2 孔隙形态及类型
        3.2.1 粒间孔
        3.2.2 粒内孔
        3.2.3 晶间孔
        3.2.4 有机质孔
        3.2.5 溶蚀孔
        3.2.6 微裂缝
    3.3 孔隙三维重构
4 建设性成岩作用
    4.1 白云石化作用
    4.2 溶蚀作用
5 储集空间特征
    5.1 储集空间组合
    5.2 有利储层类型
6 结论

(2)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特征及古地貌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栖霞组沉积特征
    2.1 栖一段沉积特征
    2.2 栖二段沉积特征
3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3.1 斜坡—盆地相
    3.2 台地边缘相
    3.3 开阔台地相
4 沉积相展布及其演化
    4.1 栖一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4.2 栖二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5 古地貌分析
    5.1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质背景及依据
    5.2 西南高、东北低的地质背景及依据
6 沉积演化模式
7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8 结论

(3)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超压成因研究现状
        1.3.1.1 压实不均衡
        1.3.1.2 孔隙流体膨胀
        1.3.1.3 压力传递
        1.3.1.4 构造作用
        1.3.1.5 其它超压成因机制
        1.3.2 超压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勘探及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总体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川东北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演化
        2.2.1 地层沉积特征
        2.2.1.1 侏罗系
        2.2.1.2 三叠系
        2.2.1.3 二叠系
        2.2.1.4 石炭系
        2.2.1.5 志留系
        2.2.2 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普光毛坝地区超压分布特征及超压成因演化分析
    3.1 研究区碳酸盐岩层系实测压力分布特征
    3.2 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3.2.1 烃类生成对超压影响
        3.2.2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改造储层对超压的影响
        3.2.3 构造作用对超压影响
    3.3 不同压力系统孔隙压力演化分析
第四章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4.1 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样品和流程
        4.1.3 超压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4.2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4.2.1 弹性力学与胡克定律
        4.2.1.1 各向同性固体介质空间应力状态
        4.2.1.2 单向应力下固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
        4.2.1.3 广义胡克定律
        4.2.2 有效应力概念
        4.2.3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
        4.2.4 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推导超压预测数学公式及参数
    4.3 超压预测资料来源
        4.3.1 超压预测所需资料简介
        4.3.2 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联系及区别
    4.4 参数获取方法及相关模型
        4.4.1 岩石基质等效模量计算
        4.4.2 孔隙流体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4.4.3 岩石干骨架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4.4.3.1 Gassmann模型
        4.4.3.2 Kuster-Toks?z模型
        4.4.3.3 其他波传播理论
    4.5 理论模型验证及校正方法
        4.5.1 理论模型验证结果
        4.5.2 理论模型校正方法
第五章 测井资料预测超压技术研究
    5.1 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参数
        5.1.1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概述
        5.1.2 地层裂缝孔隙度
        5.1.3 岩石矿物成分
        5.1.4 含水饱和度
        5.1.5 测井资料骨架体积模量的计算
    5.2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横波速度预测
    5.3 基于测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第六章 地震资料钻前超压预测应用研究
    6.1 叠前地震资料AVO岩石弹性参数反演
        6.1.1 叠前同步反演
        6.1.2 典型二维剖面及顺层切片反演结果分析
        6.1.2.1 声波速度反演结果分析
        6.1.2.2 密度反演结果分析
    6.2 基于DNN深度神经网络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
    6.3 基于地震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沉积微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沉积微相类型划分
    2.1 台地边缘相
    2.2 开阔台地相
    2.3 微相识别及特征
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3.1 单井及连井相剖面分析
    3.2 沉积模式
    3.3 古地貌及微相平面分布
4 结论

(6)华北陆块南部宜阳地区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物源区 ——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沉积序列和岩石学
        1.3.2 沉积时代和物源区
        1.3.3 沉积环境
    1.4 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1.4.1 技术路线
        1.4.2 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
    2.1 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3 沉积序列和岩石学
    3.1 实测剖面
    3.2 沉积序列
    3.3 岩石学特征
4 沉积时代和物源区
    4.1 样品采集
    4.2 分析方法
    4.3 碎屑锆石的形貌和微量元素
    4.4 碎屑锆石的U-Pb年龄
    4.5 平顶山砂岩及其下伏上石盒子组砂岩的沉积时代分析
        4.5.1 平顶山砂岩下伏上石盒子组砂岩沉积时代分析
        4.5.2 平顶山砂岩的沉积时代分析
    4.6 物源区分析
        4.6.1 古生代碎屑锆石的物源区
        4.6.2 前寒武纪碎屑锆石的物源区
5 沉积环境分析
    5.1 沉积构造
    5.2 碎屑锆石年龄谱的变化
    5.3 成岩作用分析
    5.4 沉积环境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豫西宜阳地区三叠纪早期孙家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古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2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3 测试结果
4 讨论
    4.1 古气候和古环境
    4.2 形成背景和模式
5 结论

(8)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沉积时代、物源区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孙家沟组研究现状
        1.2.1.1 孙家沟组定义及岩性变化
        1.2.1.2 孙家沟组地质时代研究现状
        1.2.1.3 孙家沟组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1.4 华北陆块南部孙家沟组物源区研究现状
        1.2.2 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概况
        2.2.1 中新元古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3 沉积序列和岩石学特征
    3.1 野外实测剖面
    3.2 沉积序列
        3.2.1 下段沉积序列
        3.2.2 上段沉积序列
    3.3 岩石学特征
        3.3.1 碎屑岩类
        3.3.2 碳酸盐岩类
4 沉积时代和物源区
    4.1 碎屑锆石的形貌和微量元素
    4.2 碎屑锆石的U-Pb年龄
    4.3 孙家沟组的最大沉积年龄
    4.4 物源分析
        4.4.1 古生代-三叠纪碎屑锆石的物源区
        4.4.2 前寒武纪碎屑锆石的物源区
        4.4.3 碎屑锆石年龄谱的变化
5 沉积环境
    5.1 孙家沟组下段沉积环境
        5.1.1 沉积构造
        5.1.1.1 层理构造
        5.1.1.2 层面构造
        5.1.1.3 同沉积变形构造
        5.1.2 下段沉积相划分
    5.2 孙家沟组上段沉积环境
        5.2.1 沉积构造
        5.2.2 上段沉积相划分
        5.2.3 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5.2.3.1 分析结果
        5.2.3.2 古气候和古环境
        5.2.4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5.2.4.1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5.2.4.2 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6 控制因素分析
    6.1 构造因素
        6.1.2 物源区转换
        6.1.3 物源区转换
    6.2 表生变化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3.2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1.3.3 栖霞组和茅口组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1.3.4 储层裂缝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2.3.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及特征
        2.3.2 构造演化分析
第3章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茅口组沉积相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古生物标志
        3.1.3 测井相标志
        3.1.4 地震相标志
    3.2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3.2.1 沉积相划分
        3.2.2 沉积相特征
        3.2.3 沉积相剖面分析
        3.2.4 沉积模式
    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3.1 地层分布特征
        3.3.2 地震相特征
        3.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成岩作用与储层改造
        4.1.2 成岩阶段划分
        4.1.3 成岩演化序列
        4.1.4 孔隙演化与储层改造关系
    4.2 储层裂缝特征
        4.2.1 储层裂缝研究方法
        4.2.2 野外露头裂缝特征
        4.2.3 取芯井段裂缝特征
        4.2.4 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和机理
    4.3 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
        4.3.1 储集空间类型
        4.3.2 储层孔、渗特征
        4.3.3 孔隙结构特征
    4.4 储层分类及评价
第5章 储层控制因素及白云岩成因分析
    5.1 区域构造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2 多重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3 裂缝对储层的控制
    5.4 盆地演化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5 白云岩成因分析
        5.5.1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5.5.2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5.5.3 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
        5.5.4 白云岩成因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西藏措勤盆地上二叠统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1.2.2 白云岩结构分类
        1.2.3 研究区油气勘探历史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1.5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分区
    2.2 地层分区
    2.3 石油地质条件
第3章 主要测试方法
    3.1 矿物结构分析
    3.2 地球化学分析
    3.3 包裹体测温
第4章 研究剖面概述
    4.1 剖面描述
        4.1.1 扎弄俄玛组
        4.1.2 木纠错组
    4.2 地层对比
    4.3 古地理位置
第5章 白云岩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2 矿物学特征
        5.2.1 显微结构特征
        5.2.2 矿物有序度特征
        5.2.3 元素分布特征
    5.3 包裹体特征
        5.3.1 包裹体类型及分布
        5.3.2 包裹体温度及盐度
第6章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6.1 碳、氧同位素特征
    6.2 氧同位素分馏及控制因素
        6.2.1 氧同位素分馏方程
        6.2.2 氧同位素分馏曲线
    6.3 碳同位素分馏及控制因素
        6.3.1 碳酸平衡与pH值的关系
        6.3.2 碳同位素分馏方程
        6.3.3 碳同位素分馏曲线
    6.4 碳氧同位素变化的成因解释
第7章 白云岩形成机制及储集性
    7.1 白云岩形成机制
        7.1.1 矿物形态
        7.1.2 成因讨论
        7.1.3 地质模式
    7.2 白云岩储层特征
        7.2.1 储层岩石类型及成岩作用
        7.2.2 孔隙演化及成岩序列
        7.2.3 储层物性特征
    7.3 白云岩油气显示特征
        7.3.1 荧光分析
        7.3.2 含油性分析
    7.4 白云岩成因与油气充注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四、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储层成因[J]. 任梦怡,汪泽成,江青春,胡光义,范廷恩,范洪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1(03)
  • [2]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特征及古地貌响应[J]. 刘文栋,钟大康,孙海涛,曾鑫耀,梁雪祺,胡欣,李荣容,彭思桥,宋雨佳. 沉积学报, 2021(05)
  • [3]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D]. 刘宇坤.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4]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栖霞组沉积微相特征[J]. 蒲柏宇,张连进,兰雪梅,刘曦翔,王俊杰,文雯,徐昌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04)
  • [5]华北陆块南部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物源区: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J]. 曹高社,方磅磅,孙凤余,余爽杰,徐海亭. 岩石学报, 2019(08)
  • [6]华北陆块南部宜阳地区平顶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和物源区 ——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D]. 方磅磅.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7]豫西宜阳地区三叠纪早期孙家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古环境分析[J]. 曹高社,余爽杰,孙凤余,方磅磅,徐海亭. 地质学报, 2019(05)
  • [8]豫西宜阳地区孙家沟组沉积时代、物源区及沉积环境分析[D]. 余爽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9]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D]. 王欣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10]西藏措勤盆地上二叠统白云岩成因及储集性研究[D]. 张帅.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标签:;  ;  ;  ;  

赣北上二叠统多重地层划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