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重现

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重现

一、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再现(论文文献综述)

宫柯[1](2019)在《70年陆上油气勘探回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70年来,油气田勘探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目前,中国以石油年产量排名第五、天然气排名第六的骄人业绩跻身世界油气生产大国的前列。这一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百万石油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历程回肠荡气。

邓丹[2](2017)在《稠油油藏注CO2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及参数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稠油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多采用热采技术开发,然而热采技术适用于埋藏较浅的油藏,对油藏埋藏较深时热损失较大,经济效益差,导致较多深层稠油无法进行有效的开发。注CO2吞吐技术能够降低深层稠油地层原油的黏度、提高地层流体流动能力,是一项新的深层稠油开采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 CO2-稠油体系相态特征、稠油注CO2吞吐渗流机理、增油机理,对注CO2吞吐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原始地层流体相态实验研究表明,脱气原油组分C9含量仅为0.88%,没有C9以下轻烃含量,表现出稠油的典型特征。(2)注气膨胀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加,原油体系饱和压力增大,原油密度降低,原油膨胀系数增大,原油黏度降低,但降幅逐渐减小。(3)稠油注CO2体系P-T相图表明,随着注气量的增大,体系临界点逐渐向左上方偏移,体系越轻。在地层温度低于245℃的温度区间内,CO2对原油的膨胀降黏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4)在黏度相同的情况下,脱气原油的平衡时间大于含气原油的平衡时间,CO2在脱气原油中的扩散系数小于CO2在含气原油中的扩散系数,表明原油的性质会影响扩散速度,重烃含量越高,CO2的扩散系数越小,体系平衡时间越长。(5)CO2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累计产油量增大,净增油量减小,采出油黏度增大,CO2对原油中轻质组分具有抽提作用。(6)稠油注CO2吞吐机理数值模拟表明,CO2吞吐增油机理主要为降低原油黏度、膨胀原油体积、降低界面张力等,CO2在地层中的扩散主要集中在井周围6cm区域内,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CO2波及增加的范围越来越小。(7)119井注CO2吞吐参数优化表明,最优注入量为500t、注气速度500m3/d、焖井时间20d、焖井后采液速度为6m3/d。(8)最优参数组合预测1年比衰竭开采增油214.59t,预测2年比衰竭开采增油449.21t;最优参数组合预测1年比目前现场所用注采参数增油80.92t,预测2年比目前现场所用注采参数增油168.62t。

刘莉莉[3](2016)在《基于数字成像技术的岩心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石油是关系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在石油勘探工作中,钻井岩心又是进行地下矿藏资源研究最重要的资料,科研人员通过观察岩心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到地下的信息。因此,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岩心信息进行获取、管理以及分析。目前,大多数油田对岩心实物的管理仍都采用传统的仓库型管理模式,研究工作者对岩心特征的分析也是通过人工判断、分类、统计的传统分析手段来实现的,这样做不但工作繁重、效率比较低,并且容易受主观成分的影响。同时由于后期研究工作的需要会对岩心进行多次搬移或采样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等,便会造成岩心的缺失或信息的损失,这样不利于深入地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岩心图像高分辨率采集仪在各大油田已经广泛投入使用,完整且实时地使岩心实物的原始信息得到了保存,避免了因搬移、采样或自然界风化作用等引起的岩心信息缺失,从而可以永久地保存岩心原始资源。本文基于岩心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数据库管理技术应用到岩心管理范畴,研究了数据库的最佳设计,并综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真正实现岩心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提高了岩心管理和分析处理的效率。岩心图像为岩心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直接的、必要的数据。本文深入研究了当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具体应用,借助于计算机快速的处理数据能力,开发了一套图像处理软件。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功能,既可对岩心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其视觉质量,又可以对目标特征进行分割提取等操作。另外,软件自动计算出岩心的孔隙度等参数,为岩心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且为下一步开发复杂的分析系统打下基础。本文以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以C#为开发平台,开发了岩心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有利于岩心信息的管理,且提出的图像处理方法能够满足对岩心图像的处理分析。

钟张起[4](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特低渗储层及油藏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层划分和对比、构造特征、沉积特征、成岩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区储层主控因素及优质储层分布规律;选取沉积相、成岩相、孔隙度、渗透率、单砂体厚度和孔隙结构指数共6个因素,对储层进行评价。在对油水层识别技术、油藏组合及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模式,指导研究区及相似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分析储层的岩石成分、孔渗分布及孔隙结构等特征。姬塬地区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引入孔隙结构指数,它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半径、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共5个因素。对研究区136块岩石样品进行压汞实验,根据孔隙结构指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储层划分4类。孔隙结构指数越大,相应层段的试油产量越高。研究区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有沉积作用、次生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作用。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和异常高压带,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姬塬地区长6储层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油水层识别的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运用拟渗流门限理论,分析影响阿奇尔公式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孤立孔隙,导电基质,低地层水矿化度。与阿奇尔公式相比,由拟渗流门限理论推导的肯尼迪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能提高含水饱和度的精度。基于中子、密度和声波时差3种孔隙度测井曲线的重合程度,构建孔隙度曲线指数。引入相对深感应电阻率和相对声波时差,构建流体识别指数。根据研究区测井资料,综合流体识别指数和产水率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对研究区的68口井进行解释,并与试油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图版识别油水层的准确率为80.9%。通过对姬塬地区成藏组合类型和成藏特征分析,烃源岩、剩余压力、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姬塬地区成藏的5个主控因素。但不同成藏要素对不同层系油藏的控制作用有所差异。总体上,从长63到长61,成岩和沉积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构造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距离长7烃源岩越远,烃源岩的控制作用越弱。剩余压力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距离长7烃源岩越远,剩余压力的控制作用越弱,垂向运移减弱,侧向运移增强。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3种成藏模式:烃源岩-成岩相成藏模式,在西北物源区广泛分布;沉积-成岩相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东北物源区的长63和长62段。构造-沉积相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东北物源区的长61段。

袁安青[5](2014)在《NP稠油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NP油田G104-5区块属于边、底水活跃的小断块稠油油藏,该区块油藏特点是断块孤立性强,井与井之间连通性较差,单井控制面积小,油层较薄,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地下原油具有密度高、黏度高、胶质沥青含量高、凝固点低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该区块原油挖潜难度大,采收率低,稳产困难。C02吞吐控水增油技术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其应用也比较广泛,CO2吞吐被认为是提高此类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本论文在国内首次采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CO2吞吐室内实验研究,并推导了水平井CO2吞吐相似准则,实现了模型与实际油田成比例相似,准确反映油藏驱油效果。通过稠油油藏水平井CO2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室内实验研究,验证CO2吞吐的开发效果,筛选最优开发方案,指导现场应用,为G104-5区块的合理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对深入认识CO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提供帮助,为全国稠油油藏推广实施水平井CO2吞吐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成果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G104-5区块已实施C02吞吐的71口措施井进行效果评价。针对目前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例如:注气量、焖井时间、注气速度等工艺参数,仅依靠借鉴国内外其它油田的施工经验。因此,需要开展水平井CO2吞吐室内研究,特别是更接近于实际油藏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该区块的现场施工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2)分析部分试验井出现无效或效果较差的原因,提出了对存在裂缝的地层实施先堵水后注气,油层较薄及含水率较高的油井不宜进行CO2吞吐等建议。(3)建立水平井C02吞吐数学模型,推导水平井C02吞吐的相似准则,确定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的相似准则数,利用相似准则数将原型参数转化为模型参数。(4)利用相似准则,设计并制作了两组与G104-5断块Ng储层的地质特征、水平井位置和水平井长度等相类似的三维物理模型。(5)针对影响C02吞吐效果的工艺参数,开展三维物理模型室内实验,筛选出C02吞吐最优方案,通过相似准则将模型参数转化为油田现场参数,结果表明:实验结果符合油田现场数据,可以指导现场应用。(6)开展一组C02段塞气水交替注入驱替实验,分析段塞驱的实验效果,与C02吞吐控水增油效果进行对比,深入理解CO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为NP油田G104-5断块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另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方案。(7)通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和部分辅助实验结果,归纳总结C0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CO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主要体现在:使原油体积膨胀;降低原油黏度;形成内部溶解气驱;CO2吞吐的控水和疏通油流通道的作用。

闫沛禄[6](2012)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玉门市是一座因石油开采而兴建的资源型城市,自1939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经济建设、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蓝,“铁人精神”的发源地。经过70多年的发展,随着石油资源储量逐步枯竭,油田经济效益下滑,生存难以为继。如何通过产业转型,让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发时间最早、发展历程最长的老油田实现成功转型,对打造“百年油城”,传承“铁人精神”,探索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起源、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入手,认真梳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成果,对美加澳、欧盟、日本、前苏联和我国辽宁阜新、黑龙江大庆、山西朔州、河南焦作等几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选择的模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体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以往的转型研究,没有对资源型城市按照转型模式的选择进行科学分类,导致转型模式多种多样,无规律可寻。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理论基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创新型分类,即分为:接续产业型、替代产业型、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混合型、服务业配套跟进型、整体迁移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适用范围、转型条件、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玉门市的经济结构特征、发展现状、转型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性预测,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WTO方法,对玉门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理性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转型经验,提出玉门要实现成功转型,需采用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混合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依托玉门油田的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石化、炼油等接续产业;依托玉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依托玉门土地、水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产业转型巩固基础;依托玉门矿产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加快发展先进载能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依托玉门地位独特、资源丰富、人才聚集的优势,着力发展工业旅游、通道经济、物流配送、技术研发等配套服务业,扩大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静[7](2011)在《茂兴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是茂兴地区的主力产油层之一,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突破,其巨大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勘探挖掘。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为指导,综合应用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解释,分析了构造特征,结合砂体展布特征、油水分布特征及沉积相展布特征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进行了成藏模式研究。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层位和断层的精细解释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完成了茂兴地区葡萄花油层顶面构造图。通过对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成果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的断层较发育,但是断层规模较小,基本上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正断层,断层断面较陡,断层剖面形态主要有板式、铲式两种,形成了阶梯状断层组合、“Y”字形断层组合、地堑与地垒组合。通过对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研究区断层主要形成于三个时期,主要为青山口沉积时期,而姚家组和嫩江组沉积时期发育的断层较少。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葡萄花油层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特征,将葡萄花油层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以中期旋回为地层对比单元,进行了地层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特征的分析,分析认为葡萄花油层是在水进背景下形成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时为水进期,湖面扩张,水体变深,在北部和西部物源控制下,沉积了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相序完整,形成一个完整的向上变细的正旋回。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决口扇五种微相。在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条件和油气藏类型的基础上,利用构造解释的成果,结合砂体展布特征、沉积相展布特征、油水分布特征,对研究区的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

叶礼友[8](2011)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含水气藏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气藏产水严重的问题,通过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微观模型实验和高压岩心驱替实验等,系统地研究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产水机理和储层压力条件下的渗流规律,结合储层静、动态特征,形成了一套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储层小于0.1微米的孔喉占孔隙体积30%-70%,喉道既是气体重要的渗流通道,也是气体重要的储集空间,这种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储层致密高含水。(2)提出可动水饱和度的概念,将原始含水分成束缚水和可动水,建立了可动水饱和度的核磁共振测试方法和测井解释方法。(3)建立了可动水饱和度预测气井产水特征的关系:可动水饱和度小于6%,对应的气井基本不产水;介于6%-8%之间,少量产水;介于8%~11%之间,产水量较大;大于11%,严重产水;该成果与川中须家河组气井产水特征吻合,可用于预测气井开发过程中的产水特征,指导制定合理的气井开发方案和工艺措施,达到有效防水和控水的目的。(4)低渗砂岩气藏地层条件下气体滑脱效应弱,应力敏感性弱;含水饱和度大于60%时,气体渗流表现出低渗透液相非线性渗流特征;含水饱和度在40%左右时,气体渗流特征发生明显转变;小于30%时,出现显着的气体渗流特征,高流速时会产生紊流现象。(5)气、水相对渗透率不仅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还是压力梯度的函数。气相相对渗透率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减小,水相相对渗透率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渗砂岩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模型,该模型真实反映储层渗流特征,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气井未来生产动态。(6)根据低渗砂岩含水气藏储层的静、动态特征,建立了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含气饱和度、主流喉道半径、阈压梯度和可动水饱和度六个特征参数的储层评价参数体系,形成了新型的低渗砂岩气藏储层多参数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制定了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储层评价图版,方便现场应用,为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含水气藏储层优选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指导气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李胜彪[9](2010)在《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河南省唐河县王集乡境内的,由众多断层遮挡作用形成圈闭内的王集复杂断块普通稠油油藏,具有地质构造、流体性质、油水系统非常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典型特点。认清这类复杂油藏地质特征体系,准确分析评价油藏动态与开发现状以及目前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对于制定油藏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王集油田复杂的储层特性以及油藏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①.在认识了王集油藏基本地质特征,以及对主力区块储层静态进行分类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及流动带指数三个不同侧面对储层进行评价。②.在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了储层流动单元及分布特点。③.通过分析注采对应关系,研究基础上,分析评价了王集复杂断块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受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储层物性和流体物性的综合影响,王集复杂断块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和开发潜力具有明显区域性。东区、柴庄区、泌242块和西区的水驱采收率平均可达到20.9%、23.7%、15.03%和21.0%。④.采用系统的油藏工程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油藏水驱控制程度、注采井网适应性、井网密度、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合理注采比和合理注水量等,东区、柴庄、泌242块和西区的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分别为86.08%、81.53%、86.98%和95.45%,合理注采比分别是1.010、1.004、1.006和1.017。⑤.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并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确定等时地质界面技术,建立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尺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王集油田东区目前的剩余油分布规律。⑥.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储层地质特征、渗流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提出并初步论证了王集油田综合治理对策。

高冠峰[10](2009)在《三塘湖盆地上古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岩心实验数据分析、薄片显微镜下观察等研究入手,以火山岩岩石学理论为依据,以三塘湖盆地上古生界火山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而探讨了火山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区火山岩岩性主要为基性-中基性的玄武岩、安山岩、粗安岩、玄武安山岩等组成,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辉石、角闪石等;火山岩岩相类型分为火山沉积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通道相;主要发育的储集空间有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粒间孔、溶蚀孔、溶蚀缝、构造缝、冷凝收缩缝和风化裂缝等;有效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分为五种,分别为气孔-溶蚀孔-裂缝型、砾间孔-溶蚀孔-裂缝型、气孔-裂缝型、微孔-裂缝型和裂缝型。统计认为爆发相的角砾岩原生孔隙发育,凝灰岩孔隙度最小;卡拉岗组储层物性具有“双峰”分布特点,反映出遭受风化淋滤改造后储层的孔隙度比未遭受的提高了一倍以上,改造后的基质孔隙虽然数量没有原生孔隙多,但已发展成为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溶蚀使储集空间孔隙度增加,胶结和充填使孔隙度降低,绿泥石化和沸石化充填孔隙,使储集空间减小。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火山岩异常热效应加速有机质演化、火山角砾岩储集性能和含油性好、风化淋滤和发生溶蚀后的火山岩储层为优势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是三塘湖盆地特别是马朗凹陷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石炭系卡拉岗组致密火成岩,厚度大,封闭性较好,可作为良好的局部盖层;根据研究区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封闭条件划分出两种圈闭类型,分别为火山岩岩相圈闭和火山岩岩性-断层圈闭。研究区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火山活动产生的高温和热液,致使成岩矿物充填和堵塞储集空间,导致储层变差。

二、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再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1)70年陆上油气勘探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西进东移立竿见影
乘胜东进势如破竹
遍地开花连年会战
瀚海长歌气壮山河
油气并举西部致远

(2)稠油油藏注CO2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稠油油藏注CO_2吞吐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稠油油藏注CO_2吞吐相态特征研究
    2.1 原始地层流体PVT相态实验研究
        2.1.1 实验方案设计及步骤
        2.1.2 地层流体组成
        2.1.3 单次闪蒸相态特征
        2.1.4 等组分膨胀相态特征
    2.2 地层流体注CO_2膨胀实验
        2.2.1 CO_2的物理化学性质
        2.2.2 注CO_2膨胀实验
        2.2.3 饱和压力变化
        2.2.4 溶解气油比变化
        2.2.5 地层原油密度变化
        2.2.6 地层原油黏度变化
    2.3 CO_(2-)稠油体系PVT相态实验拟合
        2.3.1 地层原油P-T相图
        2.3.2 拟组分划分
        2.3.3 单次闪蒸实验数据拟合
        2.3.4 等组分膨胀实验数据拟合
        2.3.5 注气膨胀实验拟合
        2.3.6 稠油注CO_2相态特征分析
        2.3.7 拟组分临界参数场
    2.4 CO_2在稠油中的扩散系数测定
        2.4.1 实验仪器与步骤
        2.4.2 扩散系数求解方法
        2.4.3 脱气原油与含气原油扩散系数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注CO_2吞吐大模型实验研究
    3.1 三维物理模拟模型的制备
        3.1.1 相似参数计算
        3.1.2 模型参数设计
        3.1.3 模型制作
        3.1.4 模型物性测试
    3.2 实验前期准备
        3.2.1 吞吐方案设计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用品
        3.2.4 实验条件
        3.2.5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注CO_2吞吐各轮次产油量及采出程度分析
        3.3.2 注CO_2吞吐各轮次产出油粘度变化分析
        3.3.3 注CO_2吞吐各轮次采出油组分分析
        3.3.4 注CO_2吞吐各轮次压力监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稠油直井注CO_2吞吐增油机理分析
    4.1 稠油注CO_2吞吐机理模型的建立
        4.1.1 描述稠油注CO_2吞吐的数学方程
        4.1.2 机理模型建立
        4.1.3 实验拟合
    4.2 注CO_2吞吐增油机理
        4.2.1 降粘作用
        4.2.2 膨胀作用
        4.2.3 改善体系界面张力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稠油注CO_2吞吐参数优化
    5.1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5.1.1 构造位置
        5.1.2 沉积特征
        5.1.3 储层特征
        5.1.4 流体性质
        5.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5.2 现场试采试油概况
        5.2.1 常规试油
        5.2.2 化学冷采方式试油
        5.2.3 化学辅助热采方式试油
        5.2.4 直井压裂注CO_2吞吐方式试油
    5.3 目标井数值模型建立
        5.3.1 模型储层参数
        5.3.2 模型网格划分
        5.3.3 历史拟合
    5.4 注CO_2吞吐参数优化
        5.4.1 衰竭式开发
        5.4.2 注入量优化
        5.4.3 注气速度优化
        5.4.4 焖井时间优化
        5.4.5 采液速度优化
        5.4.6 最优参数组合
    5.5 最优参数效果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基于数字成像技术的岩心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岩石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2.2 系统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
    2.3 系统方案设计
        2.3.1 系统开发目标
        2.3.2 系统设计原则
        2.3.3 系统框架设计
    2.4 技术要点及解决方法
        2.4.1 数据库操作
        2.4.2 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岩心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3.1 数据库技术
    3.2 数据访问技术
    3.3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开发
    3.4 图像处理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心图像处理技术
    4.1 岩心扫描技术
    4.2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
    4.3 图像预处理
        4.3.1 彩色图像灰度化
        4.3.2 灰度直方图
        4.3.3 图像增强
    4.4 图像分析
        4.4.1 图像分割技术
        4.4.2 数学形态学
    4.5 参数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功能实现
    5.1 系统登陆
    5.2 岩心数据管理
    5.3 岩心图像处理
        5.3.1 图像预处理
        5.3.2 边缘检测
        5.3.3 图像分割
        5.3.4 数学形态学
        5.3.5 参数计算
    5.4 系统用户管理
    5.5 系统维护及帮助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特低渗储层及油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1.2.2 成藏主控因素及特征研究
        1.2.3 姬塬地区储层及成藏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成果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地质与沉积背景
        2.1.1 地质背景
        2.1.2 沉积背景
    2.2 地层划分对比
        2.2.1 地层发育
        2.2.2 地层划分
        2.2.3 地层对比
    2.3 构造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沉积特征
    3.1 物源分析
        3.1.1 重矿物分析
        3.1.2 轻矿物特征
    3.2 沉积相分析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类型
        3.2.3 单井相分析
        3.2.4 沉积相展布特征
        3.2.5 沉积模式
    3.3 构造与砂体展布
        3.3.1 砂体展布特征
        3.3.2 构造与砂体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岩特征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1.1 成岩作用类型
        4.1.2 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
    4.2 成岩阶段划分及孔隙演化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孔隙演化及模式
    4.3 成岩相分析
        4.3.1 成岩相分类
        4.3.2 成岩相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特征及评价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碎屑颗粒特征
        5.1.2 填隙物特征
        5.1.3 碎屑结构特征
    5.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2.1 孔喉结构
        5.2.2 毛管压力分析
    5.3 储层物性特征
        5.3.1 储层物性特征
        5.3.2 储层物性与含油性分析
    5.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5.4.1 层内非均质性
        5.4.2 层间非均质性
        5.4.3 平面非均质性
    5.5 储层评价
        5.5.1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5.5.2 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5.5.3 储层分类标准
        5.5.4 储层分类平面展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水层识别技术
    6.1 拟渗流门限理论
        6.1.1 阿奇尔公式的适用性
        6.1.2 含水饱和度确定
    6.2 油水层识别
        6.2.1 测井曲线响应特征
        6.2.2 流体识别指数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7.1 油藏组合及分布特征
        7.1.1 油藏组合类型
        7.1.2 油藏分布特征
    7.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1 成藏主控因素
        7.2.2 成藏特征分析
    7.3 油气富集规律
        7.3.1 运移距离的影响
        7.3.2 非均质的影响
    7.4 成藏模式
        7.4.1 树式成藏模式
        7.4.2 多因素补偿成藏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NP稠油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二氧化碳吞吐技术研究现状
        1.3.2 油藏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第2章 矿场二氧化碳吞吐试验井分析
    2.1 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1.3 油藏流体性质
        2.1.4 油藏温度和压力
    2.2 G104-5区块开发简历
    2.3 现场试验井吞吐效果评价
        2.3.1 二氧化碳吞吐试验井总体效果分析
        2.3.2 典型试验井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三维物理模型设计
    3.1 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相似准则推导
        3.1.1 假设条件
        3.1.2 二氧化碳吞吐的基本数学方程
        3.1.3 方程归一化
        3.1.4 相似准数的确定
        3.1.5 模型参数与原型参数的转换
    3.2 油藏地质模型参数确定
    3.3 三维物理模型制作
        3.3.1 三维物理模型制作要求
        3.3.2 三维物理模型设计
        3.3.3 三维物理模型制作
    3.4 三维物理模拟装置
    3.5 小结
第4章 水平井CO_2吞吐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准备
        4.2.1 实验方案设计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条件
        4.2.5 实验流程图
        4.2.6 实验步骤
    4.3 实验方案的实施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模型Ⅰ实验结果分析
        4.4.2 模型Ⅱ实验结果分析
    4.5 工艺参数对吞吐效果的影响分析
        4.5.1 评价指标
        4.5.2 工艺参数分析
    4.6 最优方案实验结果分析
        4.6.1 最优CO_2吞吐方案实验的采出程度随开采时间变化关系
        4.6.2 最优CO_2吞吐方案实验的含水率随开采时间变化关系
        4.6.3 CO_2吞吐效果比较
        4.6.4 最优实验方案换算成现场数据
    4.7 小结
    4.8 实验前后的模型照片
第5章 CO_2气水交替注入驱替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准备
        5.2.1 实验方案设计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材料
        5.2.4 实验条件
        5.2.5 实验流程图
        5.2.6 实验步骤
        5.2.7 实验方案的实施
    5.3 CO_2气水交替注入实验数据分析
        5.3.1 CO_2气水交替注入实验采出程度随生产时间的关系
        5.3.2 CO_2气水交替注入实验含水率随生产时间的关系
        5.3.3 CO_2气水交替注入实验采出气量随生产时间的关系
    5.4 CO_2吞吐最优方案实验与CO_2气水交替注入实验效果比较
        5.4.1 增油效果比较
        5.4.2 控水效果比较
    5.5 小结
第6章 CO_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分析
    6.1 原油体积膨胀
    6.2 原油黏度降低
        6.2.1 室内注气膨胀实验
        6.2.2 采出油黏度测定
        6.2.3 采出油色谱分析
    6.3 萃取原油中的轻质组分
    6.4 增加地层能量,形成内部溶解气驱
    6.5 控水作用
        6.5.1 气阻效应
        6.5.2 形成局部油墙
        6.5.3 增加水的黏度
    6.6 疏通油流通道
        6.6.1 气体流动
        6.6.2 酸化解堵
    6.7 降低界面张力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玉门油田的历史贡献
        1.1.4 玉门油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任务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资源型城市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
    2.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
        2.1.1 资源
        2.1.2 资源型产业
        2.1.3 资源型城市
    2.2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分类
    2.3 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2.3.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程度大
        2.3.2 突发性、被动性与孤立性
        2.3.3 城市发展时间短,缺少规范性
        2.3.4 城市具有双重功能属性
        2.3.5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2.4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第3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1.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3.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2 循环经济理论
    3.3 产业集群理论
        3.3.1 产业集群的内涵
        3.3.2 产业集群理论演化脉络
    3.4 科学发展观
        3.4.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4.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
    4.1 美、加、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4.1.1 美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匹兹堡和休斯敦
        4.1.2 加拿大——萨德伯里
        4.1.3 澳大利亚——珀斯
    4.2 欧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4.2.1 德国——鲁尔区
        4.2.2 法国——洛林
        4.2.3 英国——伯明翰
        4.2.4 欧盟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启示
    4.3 日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4.4 前苏联和委内瑞拉资源型城市的衰败
        4.4.1 前苏联资源型城市巴库的兴衰
        4.4.2 委内瑞拉波力瓦尔大油田的衰落
    4.5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经验总结
    4.6 国内资源型城市探求可持续发展范例
        4.6.1 辽宁省阜新市
        4.6.2 黑龙江省大庆市
        4.6.3 山西省朔州市
        4.6.4 河南省焦作市
        4.6.5 国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政策建议
第5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与产业发展战略
    5.1 玉门市基本概况
    5.2 玉门市产业结构特征
    5.3 玉门市产业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3.1 优势
        5.3.2 劣势
        5.3.3 机遇
        5.3.4 挑战
    5.4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
        5.4.1 石化产业发展战略
        5.4.2 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5.4.3 先进高载能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转化战略
        5.4.4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5.4.5 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第6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与保障措施
    6.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障碍
        6.1.1 产业因素
        6.1.2 产权因素
        6.1.3 体制因素
        6.1.4 区位因素
        6.1.5 资金因素
        6.1.6 人力资源因素
    6.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部成因
        6.2.1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6.2.2 开发利用其他优势资源
        6.2.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3 玉门产业转型需要的政策支撑
        6.3.1 产业政策
        6.3.2 财税政策
        6.3.3 社会发展扶持政策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7.1.1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7.1.2 关于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利用
        7.1.3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7.2 问题与展望
        7.2.1 玉门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7.2.2 玉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茂兴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解释技术的类型及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勘探历程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地层特征
    2.2 盆地构造特征
        2.2.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2 盆地断裂系统特征
        2.2.3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及成果
    3.1 研究区资料情况
    3.2 层位标定及反射波特征
        3.2.1 层位标定
        3.2.2 地震波组特征
    3.3 构造精细解释及成果
        3.3.1 层位解释
        3.3.2 低级序断层的概念
        3.3.3 断层解释
        3.3.4 断层平面组合
    3.4 变速成图
        3.4.1 速度场的建立
        3.4.2 变速成图
第四章 构造特征分析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4.1.1 断层剖面几何形态
        4.1.2 断层剖面组合特征
        4.1.3 断层平面几何特征
    4.2 葡萄花油层顶面构造特征
    4.3 构造演化特征
        4.3.1 构造演化史分析
        4.3.2 断裂期次划分
第五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5.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5.2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方法
    5.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5.3.1 葡萄花油层顶底界面特征
        5.3.2 葡萄花油层层序地层划分
    5.4 葡萄花油层地层对比
        5.4.1 地层对比方法及原则
        5.4.2 研究区各目的层段地层划分对比
第六章 沉积特征研究
    6.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6.1.1 沉积微相类型
        6.1.2 单井相分析
    6.2 物源分析
        6.2.1 重矿物组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析
        6.2.2 砂岩百分含量分析
    6.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4 研究区储集砂体特征
        6.4.1 储集砂体的类型
        6.4.2 储集砂体剖面发育特征
        6.4.3 储集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6.5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第七章 成藏模式研究
    7.1 研究区油水分布特征
    7.2 成藏模式
        7.2.1 油气成藏条件
        7.2.2 油气藏类型
        7.2.3 油藏剖面分析
        7.2.4 成藏模式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1.2.1 低渗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1.2.2 储层评价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第二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2.1 常规压汞孔隙结构研究
    2.2 恒速压汞孔隙结构研究
    2.3 主流喉道半径作为储层评价参数的必要性
    2.4 小结
第三章 储层水的赋存状态、可动性及微观渗流机理
    3.1 储层水的赋存状态
    3.2 储层赋存水的可动性
    3.3 气水运移微观渗流机理
        3.3.1 微观模型的制作
        3.3.2 微观模型实验流程
        3.3.3 气藏见水后的伤害机理及分布规律
    3.4 小结
第四章 可动水饱和度研究与应用
    4.1 储层可动水饱和度核磁共振测试方法
    4.2 原生水和可动水饱和度测试结果
        4.2.1 密闭取心岩样测试结果对比
        4.2.2 NMR测试原始含水饱和度和可动水饱和度结果
    4.3 可动水饱和度预测气井产水特征
    4.4 可动水饱和度分布
    4.5 可动水饱和度的测井解释与应用
    4.6 可动水饱和度作为储层评价参数的必要性
    4.7 小结
第五章 低渗砂岩含水气藏气水渗流规律研究
    5.1 高压下单相气体渗流特征
        5.1.1 储层条件下的滑脱效应
        5.1.2 储层条件下的紊流效应
    5.2 敏感性研究
        5.2.1 水敏实验
        5.2.2 高压气体速敏实验
        5.2.3 高压应力敏感性实验
    5.3 不同束缚水状态下气体渗流规律
        5.3.1 常规不同束缚水状态下气体渗流特征
        5.3.2 高压条件下不同束缚水状态下气体渗流特征
    5.4 气水两相渗流规律
        5.4.1 常规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5.4.2 高压条件下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5.4.3 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5.5 低渗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5.6 单井生产动态预测
    5.7 小结
第六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6.1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参数体系
    6.2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
        6.2.1 聚类分析法
        6.2.2 模糊分析法
        6.2.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6.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结果
        6.3.1 数据预处理
        6.3.2 聚类分析法储层分类评价
        6.3.3 模糊分析法储层分类评价
        6.3.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储层分类评价
        6.3.5 储层评价图版及应用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9)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研究现状
        1.2.1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
        1.2.2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地质特征
    2.1 油藏地理位置及基本概况
    2.2 储层地质特征
        2.2.1 储层构造与断裂特征
        2.2.2 储层沉积特征
        2.2.3 储层分布特征
        2.2.4 储层渗流物性特征
        2.2.5 储层润湿性与敏感性特征
        2.2.6 储层多相渗流特征
        2.2.7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2.3 储层流体性质
        2.3.1 原油性质
        2.3.2 地层水性质
    2.4 储量分布特征及评价
第3章 王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及分类评价研究
    3.1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3.2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3.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1 层间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4 王集油田储层流动单元分析
    3.4 储层静态分类评价
        3.4.1 储层单因素评价
        3.4.2 储层单因素评价法对比与综合评价分析
第4章 油藏注水开发潜力研究
    4.1 油藏开发历程及现状
    4.2 油藏注水开发潜力研究
        4.2.1 经验公式法确定注水开发潜力
        4.2.2 相对渗透率曲线法确定开发潜力
        4.2.3 水驱特征曲线法确定开发潜力
        4.2.4 油水粘度比法确定开发潜力
        4.2.5 王集油田注水开发潜力综合分析
第5章 开发调整合理技术界限研究
    5.1 注采井网适应性分析与调整界限研究
        5.1.1 注采井网储量控制研究
        5.1.2 合理井网密度及注采井距研究
        5.1.3 王集油田目前井网、井距合理性评价
    5.2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研究
        5.2.1 油藏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原则
        5.2.2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
    5.3 王集油田合理注采结构研究
        5.3.1 各断块不同层位油层产液吸水能力分析
        5.3.2 无因次采液、采油能力与产水率关系
        5.3.3 王集油田吸水能力与产水率关系研究
        5.3.4 合理注采结构研究
第6章 王集油田东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王集油田东区储层地质建模
        6.1.1 储层建模步骤
        6.1.2 储层建模方法及建模结果
    6.2 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6.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与论证
        6.2.2 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7章 王集油田开发调整对策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价
    7.1 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油藏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7.2.1 油藏水驱方向确定
        7.2.2 开发调整对策方法研究
        7.2.3 综合治理初步方案设计
        7.2.4 调整治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三塘湖盆地上古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山岩储集层的分布
        1.2.2 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
        1.2.3 火山岩命名及岩系划分
        1.2.4 火山岩油气储集空间类型
        1.2.5 火山岩盖层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分区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发育
    2.4 火山岩分布
3 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2 火山岩碱度
        3.1.3 火山岩类型
    3.2 火山岩相的识别
4 火山岩储层特征
    4.1 储集空间特征
        4.1.1 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因
        4.1.2 储集空间组合类型
    4.2 火山岩储层的物性特征
    4.3 火山岩储层成因探讨
        4.3.1 构造作用与裂缝发育对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影响
        4.3.3 充填作用对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影响
5 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关系
    5.1 火山活动时间对油气藏的影响
    5.2 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有利影响
        5.2.1 火山岩与烃源岩
        5.2.2 火山岩与储集层
        5.2.3 火山岩的封盖作用
        5.2.4 火山岩圈闭的形成及其类型
        5.2.5 火山岩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5.3 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不利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再现(论文参考文献)

  • [1]70年陆上油气勘探回眸[J]. 宫柯. 石油知识, 2019(05)
  • [2]稠油油藏注CO2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及参数优化[D]. 邓丹.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3]基于数字成像技术的岩心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D]. 刘莉莉.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4]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组特低渗储层及油藏特征分析[D]. 钟张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5]NP稠油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实验研究[D]. 袁安青.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3)
  • [6]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D]. 闫沛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7]茂兴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研究[D]. 白静.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8]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D]. 叶礼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12)
  • [9]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 李胜彪. 西南石油大学, 2010(12)
  • [10]三塘湖盆地上古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D]. 高冠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标签:;  ;  

吐哈油田油气勘探曙光重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