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

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

一、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抗,张立勤,刘冬梅[1](2022)在《近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年新增探明储量明显下降,以致出现新增可采储量小于当年产量的情况,年产量也连续5年降至2×108t以下。2015—2019年的平均勘探开发投资处于低谷是近年来石油储量、产量处于降势的原因之一。中国天然气快速发展期的出现比石油晚一个"相位",目前仍处在快速发展的平台上。中国页岩气近10年来已获得良好的起步,但应看到已获得的探明储量仅限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7油层组已获得页岩油探明储量并开始建设开发实验区,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也获得重大突破并有望在储量、产量上取得大的进展,但应注意到中国页岩油的开发难度大、经济开发门槛高。致密(砂岩)油气是近期中国非常规油气中可望获得较快进展的领域,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是其增储上产的主力地区。煤层气的进展与最初的期望差距较大,需要对其赋存条件和开发技术作认真研究。建议尽快实施油气生产的新一轮战略接替评价,并提出了5个优选区和领域;倡议设立勘探基金以支持开拓性的勘查项目,提出应以服务市场经济为导向对储量审定的相关规范进行补充修改。

杨智,邹才能,陈建军,吴松涛,潘松圻,马锋,李嘉蕊,蒋文琦,王小妮[2](2021)在《“进(近)源找油”:油气地质理论创新与重点领域勘探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地质理论和勘探重点领域是石油地质学科发展与工业探索发现的永恒主题,"进(近)源找油"正成为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新方向。地质理论创新引领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立足中国特色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研究历程,取得4项研究认识。(1)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的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富集"大盆地,未来油气勘探潜力仍很大,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将指导"共生富集"大盆地实现两种油气资源类型的整体发现、极限开发与协同发展。(2)石油地质理论在大油气田的发现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化烃源岩认识可以不断开辟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新领域,挖潜"共生富集"大盆地可以不断推动常规-非常规油气大发现。(3)重点领域是油气规模增储和战略发现的主力军,深层—超深层和非常规烃源岩层系是未来陆上重点发现和发展领域,中西部突出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资源,中东部突出中—深层非常规规模油气资源。(4)立足6大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富集"盆地基础研究,突出烃源岩附近及其内部油气资源的规模快速利用,常规油气聚焦"富油气层系"战略发现,非常规油气聚焦"人造油气藏"规模开发,攻关"共生富集"盆地资源序列、重点领域风险勘探、万米超深层科学探索、非常规油气人工改造、煤炭一体化地下气化、页岩油及煤岩油原位转化6大战略领域,努力实现深层—超深层油气发现成规模、非常规油气资源能动用。面向未来10~15年,新一轮地质理论创新和重点领域优选,将带动中国油气工业继续增储上产。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吴晓智[3](2021)在《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文中认为中国油气勘探近15年来进入发现高峰期,在成熟区精细勘探、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勘探中不断取得突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剖析这一阶段勘探的性质与思维方法将为中国油气勘探持续深入开展奠立重要基础。从沉积盆地系统论与油气勘探方法论的角度,通过剖析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基础,结合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新时期的勘探理念与方法。研究表明,中国的沉积盆地多为多旋回叠合盆地,沉积盆地的演化受周缘板块构造作用、陆内构造变形及其深部地幔地质过程的控制,复杂构造背景下油气多层系规模聚集。中国沉积盆地有常规油气、低熟油、生物气、致密气、页岩油气、煤、煤层气、盐类、天然气水合物和金属等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力大。中国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现今进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并举的"立体综合勘探"阶段。这一阶段是针对"全盆地、多层系、多尺度储集体、多类型资源"的全链条的整体勘探,钻探进入万米尺度,海域进入深水区。立体综合勘探的理论基础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技术手段是多尺度(微米-纳米)储集体分析技术、"两宽一高"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主要工作方法是地质-工程一体化与勘探-开发一体化。立体综合勘探思维与方法将是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一体化高效勘探与油气-煤-盐-金属等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的重要保证。

陈磊,杨镱婷,汪飞,芦慧,张译丹,王鑫,李艳平,李臣[4](2020)在《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与启示》文中指出以《中国石油地质志》编撰为契机,在系统梳理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理论、勘探领域及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回顾和钻井、地震、储量等历史数据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南缘地面地质调查与钻探(1954年以前)、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和扩展(1955—1977年)、东部油气田勘探战略展开(1978—1989年)、腹部沙漠油气田快速突破(1990—2002年)和盆地富烃凹陷规模发展(2003年至今)5个阶段。以油气勘探各阶段重大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勘探事件为依据,系统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勘探启示以及对勘探产生重要影响的油气成藏模式:逆掩断裂带构造含油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成藏模式、源内自生自储型火山岩成藏模式、凹陷区源上扇控大面积成藏模式和南缘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模式,期望对以后勘探工作具有启迪意义。

马尚伟[5](2019)在《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火山岩储层的不断发现,火山岩作为非常规油气藏越来越受到地质学界与石油学界的重视。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分布广泛,该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多种多样,储层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因此,深入开展火山岩岩性与岩相识别、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对指导火山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西缘北三台凸起内的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以岩心观察、多种实验分析、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利用火山岩岩石学与岩相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分析研究方法,识别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与岩相类型及其特征,深入研究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熔岩类的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火山碎屑岩类的火山角砾岩和角砾凝灰岩,火山碎屑熔岩类的火山角砾熔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类的沉凝灰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类的凝灰质砂岩,次火山岩类的闪长玢岩。在岩性精确定名的基础上,通过各火山岩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适合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图版。根据火山喷发方式、岩石类型、火山岩的产出形态及特征等,将研究区火山岩岩相类型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4类。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识别了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火山口主要分布在西泉027和西泉020井附近,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整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划分为2个喷发旋回和5个喷发期次,油气主要分布在喷发期次Ⅱ和Ⅲ中。根据孔隙的性质与形态,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孔隙类型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根据成因进一步划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4类。研究区以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的物性最好,火山角砾熔岩、含角砾凝灰岩和英安岩的物性中等,玄武岩和沉凝灰岩的物性最差。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及孔隙结构参数,分别研究了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孔隙结构类型;在孔隙类型、物性及孔隙结构等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电性及含油性,建立了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其中,Ⅰ类优势储层占14%;Ⅱ类较好储层和Ⅲ类中-差储层分别占25%和17%;Ⅳ类致密储层或水层占44%。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火山岩岩性与岩相是决定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基础。试油较好的层段主要为爆发相带的火山角砾岩与溢流相的安山岩;(2)风化剥蚀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溶蚀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位于不整合面之下0-50m区域内的火山岩,特别是火山熔岩中的安山岩和英安岩储层的次生孔隙较发育,有利储层的分布明显受风化淋滤作用带的控制,火山岩储层属于风化壳型油气藏;(3)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裂缝制约着不整合面之下70-115m和130-155m范围内的火山角砾岩有利储层的形成,部分火山岩储层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4)成岩作用影响了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次生储集空间的演化。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先后经历了挥发逸散、冷凝收缩、岩浆期后热液蚀变、风化剥蚀淋滤、浅部埋藏成岩、构造抬升、2次风化淋滤、深部埋藏成岩作用。西泉地区南部与北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分布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主要为:(1)岩性与岩相的差异。南部有利相带爆发相火山岩角砾岩和溢流相安山岩含量占64%,而北部爆发相带的火山角砾岩和溢流相的安山岩含量只占29%;(2)风化淋滤作用的差异。南部位于风化剥蚀带的优势安山岩和英安岩的含量、风化强度高于北部,南部火山岩储层的物性整体好于北部;(3)构造作用的差异。南部火山岩中的裂缝及物性普遍较北部发育;(4)油藏类型的差异。南部火山岩油藏类型包括风化壳型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北部则主要为风化壳型油藏。

庞萌[6](2018)在《中国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类分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的分类分级是资源评价和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地对比分析了中外油气资源分类分级的不同方案,结合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的实际情况与资源管理的需求,按地质认识程度由高到低将我国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为潜在资源量、推测资源量Ⅰ和推测资源量Ⅱ三级;潜在资源量即圈闭资源量;推测资源量Ⅰ指石油地质条件已经得到钻探证实的评价对象(盆地/坳陷、含油气系统或成藏组合)中的未发现资源量;推测资源量Ⅱ指地质认识程度较低的评价对象中的未发现资源量,资源量计算参数通常来自类比。由于圈闭数据为企业的保密数据,本文不单独进行分析,故本文的推测资源量Ⅰ中包含了潜在资源量。根据这一方案对我国最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类分级:我国最新评价的未发现常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1141.55×108t和902454×108m3。分析表明,我国待发现常规油气资源的地质认识程度相对较高,石油和天然气的推测资源量Ⅰ占比分别为68.69%和46.20%;常规石油资源的认识程度总体上高于天然气资源,这也与我国相对重视石油勘探,天然气勘探相对滞后的早期历史相吻合。渤海湾盆地陆上区块、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总量大,潜在资源量与推测资源量Ⅰ占比大,地质认识程度高,仍有很好的勘探前景,是今后我国今后需重点部署勘探并可能获得储量增长的地区。渤海湾盆地海域、东海、琼东南、北部湾、珠江口、海拉尔、银根、三塘湖等盆地推测资源量Ⅱ占比较大,地质认识程度较低,是我国今后需加强基础地质研究的地区。

陈萍,张玲,王惠民[7](2015)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增长趋势与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油气的沉积盆地之一,自1955年发现克拉玛依油田以来,已探明30多个油气田。通过对盆地地质特征、成藏机制以及储量分布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近年来盆地快速、高效勘探的成功经验,并以油气储量发现为主线,结合盆地勘探程度和储量增长变化趋势,预测了盆地未来储量增长和勘探潜力。目前盆地油、气探明程度为45.3%和30.3%,正处在中期—中晚期勘探阶段,预测还应有(9.4216.92)!108t的石油地质储量待探明;岩性、火山岩、致密砂岩等隐蔽性油气藏是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张玲,陈萍,王惠民[8](2014)在《准噶尔盆地储量构成变化特征与启示》文中指出自1955年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工业油气流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60多年的勘探开发,相继发现了独山子、克拉玛依、石南等30多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4.63亿吨,天然气储量1 972.71亿立方米。本文通过回顾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的发现历程,分析了油气储量在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层位的分布以及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储采平衡特征,剖析了资源探明程度与产量增长关系,展示了盆地储量、产量的增长潜力,为今后勘探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秦莉,雷玲,王屿涛,杨作明,杨新峰,熊维莉[9](2014)在《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及加快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运用HCZ模型对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气层气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45年,年产量将为104.84×108m3,到2091年累积气层气产量将达到6647.13×108m3,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7.6%。将气层气产量变化趋势划分为上升、持续和下降三个阶段,认为目前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尚处于上升阶段,上产潜力很大。在此基础上,通过盆地天然气开发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已开发气藏稳产难度大,优质可动用的后备资源不足,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提出了三项加快天然气发展的策略,对确保天然气储量、产量稳定增长,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王屿涛,雷玲,向英,李娜,蒋少斌[10](2012)在《准噶尔盆地重点区带石油储量增长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指出运用"油气储量增长预测系统"(HCZ模型)首次对准噶尔盆地重点区带(西北缘、腹部、东部)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西北缘为勘探历史最长、探明程度最高的区带,石油储量增长高峰出现于1992年,对应探明率为31.3%,至2055年,探明率将达到76.4%,目前已处于储量增长高峰后期;腹部和东部为勘探历史较短的区带,开始提交探明储量年代分别为1995年和1987年,截至2010年,探明程度分别为11.2%、13.4%,均处于勘探初期,石油储量增长高峰将分别出现于2023年和2025年,对应探明率分别为23.76%和28.32%,至2094年和2086年,探明率将分别达到61.2%和68.77%。根据储量增长预测基础,分别从资源勘探现状、储量增长影响因素、圈闭储备情况等因素对上述区带进行了勘探潜力和前景的分析,认为西北缘已逐步进入勘探的高成熟阶段,"十二五"末将接近储量增长高峰的极限,而此时腹部和东部将出现新一轮储量增长趋势,两者叠加将抵消西北缘储量下降的态势,保持盆地储量的稳定增长。

二、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近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石油勘探开发形势
    1.1 探明储量的变化
    1.2 产量的变化
2 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
    2.1 近年天然气储量的增势
    2.2 天然气储量分析
    2.3 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态势及其与石油的对比
3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3.1 页岩气
    3.2 页岩油
    3.3 致密(砂岩)油气
    3.4 煤层气
4 勘探开发投资与油气储量产量变化的影响
    4.1 国家石油公司的利润与国际油价的密切关系
    4.2 国家石油公司上游投资变化对储量、产量变化的直接影响
5 全国油气矿产储量通报的沿革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
    5.1 通报内容的发展变化
    5.2 未开发储量的分析
    5.3 油气储量审定工作全面总结和有关规范补充修改的必要性
6 对油气上游发展的建议
    6.1 尽快实施油气生产的新一轮战略接替的必要性
        6.1.1 待开拓的新区新领域
        (1) 大盆地内部深层—超深层
        (2) 中亚陆间区南带的上古生界
        (3) 西藏高原
        (4) 海域的海相中生界
        (5) 非常规油气领域
        6.1.2 待开拓领域的共同点
    6.2 设立勘探基金、支持开拓性勘探项目的必要性
7 结 论

(2)“进(近)源找油”:油气地质理论创新与重点领域勘探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理论在大油气田发现中的作用与启示
    1.1 石油地质理论与全球油气勘探研究趋势
    1.2 中国油气地质理论与大油气田发现
        (1) 源控论形成于松辽盆地勘探
        (2)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形成于渤海湾盆地勘探
        (3) 煤成油认识在吐哈油田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和启示
        (4) 煤成气认识在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和启示
        (5) 大面积成藏理论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田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和启示
        (6) 富油气凹陷油气聚集带在近海油气田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和启示
        (7) 连续气聚集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区发现过程中的作用和启示
2 重点领域勘探研究新进展
    2.1 近5年重点领域勘探发现概况
    2.2 陆上重点领域地质认识和勘探发现新进展
    2.3 陆上重点领域分析与思考
3 陆上未来地质勘探研究的几点思考
4 结 语

(3)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基础
    1.1 中国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
    1.2 中国沉积盆地的地质结构
        1.2.1 下部海相碳酸盐岩、中部海陆过渡相与上部陆相碎屑岩巨厚叠置型
        1.2.2 下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上部陆相碎屑岩巨厚叠置型
        1.2.3 下部陆相碎屑岩、中部海陆过渡相与上部海相碎屑岩巨厚叠置型
        1.2.4 下部薄层海相、上部厚层陆相迁移叠置型
        1.2.5 下部厚层断陷火山碎屑岩与上部薄层坳陷碎屑岩叠置型
    1.3 中国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
        1.3.1 具有4种类型“优质烃源岩”
        1.3.2 发育多种类型储集体
        1.3.3 纵向上多套区域性盖层
        1.3.4 横向复合、垂向叠置的多套成藏组合
2 中国油气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2.1 松辽盆地的“岩性-构造+非常规”油气勘探
        2.1.1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1) 烃源岩:
        2) 储集岩:
        3) 成藏组合:
        4) 油气分布:
        2.1.2 油气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1) 常规油藏精细勘探
        2) 致密油勘探
        3) 页岩油勘探
        4) 油页岩勘探
        5) 致密气勘探
        6) 页岩气勘探
        7) 火山岩、基岩天然气勘探
    2.2 鄂尔多斯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页岩油气”勘探
        2.2.1 油气地质条件
        1) 烃源岩多层系发育,覆盖全盆地,供烃能力强。
        2) 储集层系众多,纵向上发育5套含油气层系,具有“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
        3) 近距离运聚或源内油、气成藏,岩性、地层型油气藏复式聚集。
        4) 区域不整合面附近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
        2.2.2 中生界“砂岩常规油与页岩油并举”的石油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1) 长8油层
        2) 长6油层
        3) 长9和长10油层
        4) 长4+5—侏罗系油层
        5) 长7页岩油
        2.2.3 “古生界多层系多类型”的天然气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1) 上古生界碎屑岩岩性气藏成藏组合
        2)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成藏组合
        3) 盆地深层中元古界裂陷槽领域
3 立体综合勘探的思维与方法
    3.1 资源基础的重新认识
    3.2 勘探理论与勘探阶段
        3.2.1 油气勘探阶段
        1) 构造油气藏勘探阶段
        2)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
        3) 立体综合勘探(常规+非常规油气藏)阶段
        3.2.2 油气勘探理论
        1) 需要发展与应用“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
        2) 油气勘探走向了“非常规领域”,非常规地质学理念与方法需要及时建立与完善。
        3)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念的有机融合是“立体综合勘探”的重要保证。
    3.3 油气-金属矿床的共生与综合开采
    3.4 勘探开发新技术
4 结论

(4)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历程回顾
    1.1 地面调查与地震勘探史
    1.2 石油钻探史
    1.3 油气储量增长史
    1.4 油气产量增长史
    1.5 勘探战略领域转移史
2 勘探历程分析
    2.1 南缘地面地质调查与钻探阶段(1954年以前)
    2.2 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和扩展阶段(1955—1977年)
    2.3 东部油气田勘探战略展开阶段(1978—1989年)
    2.4 腹部沙漠油气田快速突破阶段(1990—2002年)
    2.5 盆地富烃凹陷规模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3 勘探重要启示
    3.1 开展盆地早期地面地质调查,发现“共和国石油长子”——克拉玛依油田
    3.2 构建西北缘大逆掩断裂带构造含油模式,拓展克拉玛依油田百里油区
    3.3 确立卡拉麦里山山前凹陷二叠系主力生油地位,打开盆地东部油气勘探新局面
    3.4 探索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成藏模式,发现腹部陆梁地区一批高效油气藏
    3.5 建立源内自生自储型火山岩气藏成藏模式,发现千亿立方米克拉美丽气田
    3.6 创建凹陷区源上扇控大面积成藏模式,落实十亿吨级玛湖砾岩大油区
    3.7 构建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模式,实现下组合高探1井勘探历史性突破
4 结论与认识

(5)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立项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火山岩的岩性、岩相识别
        1.2.2 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1.2.3 储层控制因素及油气分布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北三台凸起构造演化
    2.4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勘探现状
第三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
    3.1 火山岩分类与命名标准
    3.2 西泉地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3.2.1 火山熔岩类
        3.2.2 火山碎屑熔岩类
        3.2.3 火山碎屑岩类
        3.2.4 沉积火山碎屑岩类
        3.2.5 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3.2.6 次火山岩类
    3.3 火山岩的岩性识别
        3.3.1 成像测井识别火山岩岩石结构、构造
        3.3.2 常规测井识别火山岩岩石类型
    3.4 火山岩性分布特征
        3.4.1 火山岩单井分布特征
        3.4.2 火山岩岩性剖面展布特征
        3.4.3 火山岩岩性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火山岩岩相识别
    4.1 火山岩岩相类型
    4.2 单井火山岩岩相识别
        4.2.1 取心段岩相识别
        4.2.2 常规测井岩相识别
        4.2.3 单井岩相分析
    4.3 剖面火山岩岩相识别
        4.3.1 测井岩相识别
        4.3.2 地震岩相识别
    4.4 火山岩岩相平面分布
    4.5 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划分
        4.5.1 喷发旋回与期次划分依据
        4.5.2 喷发旋回与期次划分方法
        4.5.3 火山喷发旋回产物的展布特征
        4.5.4 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划分的研究意义
    4.6 火山喷发模式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5.1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分布
        5.1.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5.1.2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分布
    5.2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
        5.2.1 火山岩储层面孔率
        5.2.2 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5.2.3 火山岩有效储层物性和电性下限
    5.3 火山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5.3.1 火山熔岩类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5.3.2 火山碎屑岩孔隙结构特征
    5.4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
        5.4.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组合评价
        5.4.2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
        5.4.3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评价
        5.4.4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5.4.6 火山岩储层类型分布
        5.4.7 火山岩储层平面分布预测
第六章 火山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6.1 火山岩储层分布特征
        6.1.1 火山岩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6.1.2 火山岩储层油层分布特征
    6.2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6.2.1 岩性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6.2.2 岩相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6.2.3 风化剥蚀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6.2.4 构造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6.2.5 风化淋滤作用与构造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6.2.6 成岩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第七章 西泉地区南、北部油气地质条件差异
    7.1 岩性的差异
    7.2 岩相的差异
    7.3 孔隙类型的差别
    7.4 风化剥蚀淋滤作用的差别
    7.5 构造作用的差别
    7.6 产能的差别
    7.7 油藏类型的差别
        7.7.1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来源
        7.7.2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条件
        7.7.3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盖层条件
        7.7.4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运移条件
        7.7.5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类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中国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类分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1.6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本次常规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相关概念
    2.1 本次研究中常规油气资源的概念
    2.2 本次研究中资源潜力的概念
    2.3 本次研究的对象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分类分级方案
    3.1 国外油气资源分类分级方案及对比
        3.1.1 俄罗斯油气资源分类方案
        3.1.2 挪威油气资源分类方案
    3.2 国内资源分类分级依据和要求
第4章 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按地质认识程度分类分级
    4.1 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按地质认识程度分类方案
    4.2 部分盆地地质条件解剖与方案试用
        4.2.1 酒泉盆地
        4.2.2 准噶尔盆地
        4.2.3 南海中南部盆地
        4.2.4 分类分级方案试用效果
    4.3 国内主要含油气盆地资源潜力按地质认识分级
        4.3.1 数据基础
        4.3.2 分级结果
第5章 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按面积丰度分类
    5.1 石油资源面积丰度分类
        5.1.1 分类标准
        5.1.2 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资源丰度情况
    5.2 天然气资源面积丰度分类
        5.2.1 分类标准
        5.2.2 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度情况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增长趋势与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特征
2 成藏机制与储量分布特征
3 油气储量增长特征与趋势分析
    3.1 盆地早期勘探阶段
    3.2 盆地深化勘探阶段
    3.3 盆地腹部储量增长高峰阶段
    3.4 新区块、新层系突破阶段以及精细勘探阶段
4 近期盆地快速、高效勘探的启示
    4.1 近期盆地快速、高效勘探成果
    4.2 近期快速勘探突破的启示
5 未来储量增长潜力预测
    5.1 根据探明程度预测
    5.2 根据探明速度预测
    5.3 根据勘探阶段预测
    5.4 勘探潜力及方向分析
6 结论

(8)准噶尔盆地储量构成变化特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储量发现历程
2储量的分布特征
    2.1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储量分布
    2.2不同层位的油气储量分布
    2.3储量规模和储量丰度特征
3储采平衡状况
    3.1资源探明程度与产量增长关系
    3.2储量增长与产量关系
4启示

(9)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及加快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预测
    1.1 预测理论和模型
    1.2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产量预测
2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开发潜力分析及存在问题
    2.1 天然气开发现状及潜力分析
    2.2 天然气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天然气老区稳产难度大, 新区资源风险大
        2.2.2 天然气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3 加快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策略
    3.1 进一步深化盆地天然气资源与富集规律研究
    3.2 进一步理顺天然气勘探研究和管理机构的专业化设置
    3.3 应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专项费用投入
        3.3.1 天然气增气工程实施效果显着
        3.3.2 油气储量产量增长与勘探开发投资关系密切
4 结论

(10)准噶尔盆地重点区带石油储量增长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准噶尔盆地重点区带石油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1.1 西北缘石油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1.2 腹部石油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1.3 东部石油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2 勘探潜力分析
    2.1 西北缘石油勘探潜力分析
        2.1.1 勘探现状
        2.1.2 储量增长影响因素
        2.1.3 勘探潜力分析
    2.2 腹部石油勘探潜力分析
        2.2.1 勘探现状
        2.2.2 储量增长影响因素
        2.2.3 勘探潜力分析
    2.3 东部石油勘探潜力分析
        2.3.1 勘探现状
        2.3.2 储量增长影响因素
        2.3.3 勘探潜力分析
3 综合认识

四、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发展建议[J]. 张抗,张立勤,刘冬梅. 石油学报, 2022
  • [2]“进(近)源找油”:油气地质理论创新与重点领域勘探思考[J]. 杨智,邹才能,陈建军,吴松涛,潘松圻,马锋,李嘉蕊,蒋文琦,王小妮. 石油学报, 2021(10)
  • [3]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J].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吴晓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02)
  • [4]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与启示[J]. 陈磊,杨镱婷,汪飞,芦慧,张译丹,王鑫,李艳平,李臣. 新疆石油地质, 2020(05)
  • [5]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D]. 马尚伟. 西北大学, 2019(01)
  • [6]中国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类分级研究[D]. 庞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增长趋势与潜力分析[J]. 陈萍,张玲,王惠民.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1)
  • [8]准噶尔盆地储量构成变化特征与启示[J]. 张玲,陈萍,王惠民. 当代石油石化, 2014(09)
  • [9]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及加快发展策略[J]. 秦莉,雷玲,王屿涛,杨作明,杨新峰,熊维莉.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4(01)
  • [10]准噶尔盆地重点区带石油储量增长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J]. 王屿涛,雷玲,向英,李娜,蒋少斌. 中国石油勘探, 2012(04)

标签:;  ;  ;  ;  ;  

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规律及趋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