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一、微孔淀粉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施晓丹,汪少芸[1](2021)在《多孔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多孔淀粉是一种具有大量孔洞结构分布在表面或者贯穿整个淀粉颗粒的改性淀粉,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吸附性强、负载量大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结构与理化性质和应用情况等。目前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复合法。复合法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相比于原淀粉,多孔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均发生变化,并且受淀粉的来源、酶的种类和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得益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多孔淀粉可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工和环保等领域。

吕小丽[2](2020)在《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糖化酶和α-淀粉酶以一定比例混合)为酶解剂,次氯酸钠为氧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醚化剂,制备了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在氧化过程中,考察了氧化时间、氧化温度、pH及氧化剂用量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CC)的影响。在醚化过程中,考察了醚化温度、醚化时间、醚化剂用量和pH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氧化时间2.5 h,氧化温度45℃,pH 9.0,次氯酸钠用量65%。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醚化时间13 h,醚化温度45℃,pH 10.5,醚化剂用量8%。酶解、氧化和阳离子醚化对大米淀粉的蓝值、凝沉性、冻融稳定性、抗酸性、抗碱性和膨胀能力的影响表明:大米淀粉经酶解和氧化改性后,其蓝值增加,而阳离子醚化后使大米淀粉蓝值减小;微孔大米淀粉、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凝沉性均弱于大米淀粉;大米淀粉经酶解、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其冻融稳定性变差,而其抗酸性、抗碱性均明显增强。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OM)等研究了酶解、氧化和醚化对大米淀粉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表明:大米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明显,经酶解、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微孔大米淀粉、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颗粒表面的偏光十字仍然存在。大米淀粉结晶结构属于典型A型,酶解、氧化和醚化并没有改变大米淀粉的晶型,仍属于A型,但对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大米淀粉表面光滑,颗粒规则,经酶解后,其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孔洞,而经氧化和醚化改性后,颗粒破损较严重,并有许多小颗粒碎片,表面粗糙,呈不规则结构;三种改性对大米淀粉热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进行糊化特性测定表明:大米淀粉经酶解、氧化和醚化改性后。其糊化温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及崩解值均减小。崩解值越小说明耐剪切性能越好,三种改性增强了淀粉的耐剪切性能。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对Zn2+、Cu2+和SO42-的吸附测定表明,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和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对阳、阴离子有一定的吸附性。

杨慧[3](2019)在《酶催化淀粉水解与松香酸酯化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深化淀粉的深加工技术,本文分别利用低频电磁场(LF-EMF)处理α-淀粉酶催化玉米淀粉水解过程,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淀粉水解制备的微孔淀粉作为载体对2,4-二硝基苯酚(DNP)进行负载及药物缓释;优化脂肪酶催化木薯淀粉松香酸表面酯化修饰的反应条件,并对合成的松香淀粉酯进行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α-淀粉酶催化玉米淀粉水解过程中,利用60 Hz LF-EMF进行持续辐射处理,通过分析LF-EMF对酶促淀粉水解反应效率的影响,并从底物结构、酶结构、及溶液体系传质等方面初步探讨了LF-EMF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F-EMF辐射提高了α-淀粉酶催化玉米淀粉水解的反应效率,初步确定LF-EMF通过强化反应传质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但不能排除LF-EMF对α-淀粉酶构象影响的可能性。2、本文以α-淀粉酶催化水解玉米淀粉制备的微孔淀粉作为载体,负载DNP制成缓释制剂,并考察了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微孔淀粉对DNP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 h,增加DNP的初始浓度及降低吸附温度有利于增加吸附量。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孔淀粉对DNP的吸附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共同作用的表面物理吸附,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在体外释放实验中,对比原料药,DNP-微孔淀粉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释放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DNP-微孔淀粉在人工模拟胃液中的缓释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以非Fickian扩散为主;在人工体肠液中的缓释数据符合Peppas方程,遵循Fickian扩散机理。3、在脂肪酶的催化下以松香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松香酸淀粉酯(RAS)。分别从混合溶剂类型、溶剂比例、反应时间、松香酸与淀粉的物料比、反应温度和脂肪酶用量考察对RAS的取代度(DS)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了RAS合成工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9℃,m松香:m淀粉=4.1:1,酶用量为264μL得到DS=0.0608的RAS。4、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乳化稳定性等表征方法对RAS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FT-IR、1H NMR结果显示松香酸与淀粉在脂肪酶催化作用下成功发生了酯化反应;TGA结果显示酯化且随着DS的升高,RAS最大热分解温度降低;SEM结果显示:与原淀粉相比,RAS保持原来的圆球形椭圆形,但淀粉表面变得粗糙。XRD分析表明:与原淀粉相比,RAS的结晶度下降,但晶体构型仍为原来的A型。对比原淀粉,RAS的接触角及乳化能力与乳化稳定性均提高,且DS越大,提高的越多。

张艳[4](2019)在《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与缓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的灭生性除草剂,由于它的大量使用和长时间累积,可以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研究一种具有高效载负和长效缓控释的草甘膦缓释制剂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玉米微孔淀粉为药物载体,通过考察草甘膦在微孔淀粉上的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以及载药微球的释放过程,为草甘膦缓释制剂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通过双酶水解法制备了玉米微孔淀粉并评估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微孔淀粉表面分布着密度均匀的小孔,孔洞深,且孔径较大约为1.12±0.21μm,吸水率为129.41%。2.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原淀粉、微孔淀粉以及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平衡实验。结果显示,约80 min时,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过程均趋于平稳。3.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原淀粉、微孔淀粉以及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显示,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基本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在283 K时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量最大,达到138.89mg·g-1。经分析热力学参数可知,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过程都是由焓变控制的自发放热过程,它们之间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相互作用。4.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原淀粉、微孔淀粉以及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显示,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均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通过吸附活化能的计算可知,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过程中均没有能垒出现。5.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与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载药过程,并探讨了其释放过程。结果显示,0.02%黄原胶的加入使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释放过程更慢,在48 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61%。两种载药微球的释放动力学曲线均更符合Ritger-Peppa释放模型,且特征参数n值均小于0.5,说明草甘膦载药微球的释放过程符合Fick扩散机理。以上结果表明,加了0.02%黄原胶的玉米微孔淀粉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草甘膦控缓释载体。

许珍[5](2014)在《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淀粉吸油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优化了制备高吸油率微孔淀粉的加工工艺,并对相关淀粉的性能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微波处理的各个自变量(淀粉含水量、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马铃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7min、微波功率800W、加水量32%,在此条件下淀粉吸油率最高,平均为92.61%,与理论预测值93.38%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83%。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α-淀粉酶制备的各个自变量(酶解时间、温度、pH、α-淀粉酶添加量)对马铃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酶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时间16h、温度40℃、pH4.5、酶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淀粉吸油率最高,平均为86.17%。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复合酶制备微孔淀粉的最优工艺,以上述α-淀粉酶处理过的淀粉为实验原淀粉,研究其各个自变量(糖化酶添加量、pH、温度、酶解时间、)对马铃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化酶添加量1%、pH5.5、温度50℃、酶解时间12h,在此条件下淀粉吸油率最高,平均为107.51%,与理论预测值相比108.16%,其相对误差为0.06%。4.分析主要特性表明,复合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最高、透明度高、SEM显示成孔最明显,但冻融稳定性最差。微波制备的微孔淀粉吸油率次之。α-淀粉酶法较前两种淀粉相比,吸油率较差,但冻融稳定性最好。IR显示,三种制备淀粉分子结构,官能团并未发生变化。

李欣欣[6](2013)在《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淀粉不溶于冷水,糊液在酸、热和机械搅拌等作用下性能不稳定、易于老化、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特殊需要等结构和性能缺陷,通过增加官能团或引入取代基改变淀粉分子结构,试验制备和开发新型、优良性能的变性淀粉是拓展淀粉的应用范围、提高淀粉附加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复合方法制成复合变性淀粉,能够实现大大地改善原淀粉性能以及获得系列、多重性能产品等多项目标。论文据此针对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制备及其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拓宽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应用范围,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农业和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白色污染”和“资源短缺”仍是目前全球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大力地开发研制可降解、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可食包装材料成为“绿色包装”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制和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日本以豆渣、蔬菜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可食纸,澳大利亚包装土豆制品的可食包装容器,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应用;但是,可食包装材料在世界上仍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鉴于可食性包装材料在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和热封强度等工程性能方面的不足,使其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应用的要求。本文尝试将新型的变性淀粉应用于可食性包装材料中,以改善其工程性能,加快可食性包装材料规模化生产的进程。本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化学变性或生物酶解与化学变性相结合的复合变性方法来制备蜡质玉米交联淀粉、氧化淀粉、交联氧化淀粉、微孔淀粉、微孔交联淀粉和微孔交联氧化淀粉。试验首先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和方差分析,得到了最佳制备条件;同时,建立能够反映试验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方程;并对其进行验证试验,以验证结果来评价最佳制备条件的稳定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X射线衍射扫描仪和扫描电镜等现代检测技术,对所制备的变性淀粉的淀粉结构和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为以后变性淀粉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基础;对所制备的多种蜡质玉米变性淀粉进行样品性能比较和定性描述;最后,对微孔淀粉进行了吸附性能的应用研究;对复合型变性淀粉进行了脂质变性淀粉基可食性包装膜的应用研究,以扩宽变性淀粉的应用范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蜡质玉米微孔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该淀粉具有很好的膨胀度、溶解度、透明度;很好的糊液稳定性,成膜性和较好的吸附性。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脂质淀粉基可食包装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通过对主要工程性能进行检测,并与原淀粉进行比较得出:微孔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具备了微孔、交联和氧化三重功能协同特性,制成脂质淀粉基可食包装膜,具有更优于脂质蜡质玉米淀粉基和脂质马铃薯淀粉基可食包装膜的工程性能。将微孔变性淀粉应用于可食包装膜中的报道未见。②首次将低磁场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技术应用于微孔淀粉吸附性的研究中。试验结果证明: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作为微孔淀粉油脂吸附率定量检测方法有效,准确、快速,是一种潜在的研究型工具。测得的微孔淀粉对油脂吸附量为:每克微孔淀粉可以精确地吸附油脂量620mg/g。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变性淀粉和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杨圣岽[7](2013)在《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孔淀粉是一种内部具有孔洞结构的淀粉颗粒,它的这一结构是在一定理化方法处理或生物酶法酶解作用下产生。孔洞结构使得微孔淀粉具有良好的吸附包埋性能,可应用于被吸附物质的控释、缓释,保藏易光解、易挥发、易氧化的不稳定物质,或者封闭一些物质的异味。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条件,优化了制备工艺,比较了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微孔淀粉的性能差异;利用马铃薯微孔淀粉吸附包埋氯化镁,研究了马铃薯微孔淀粉对氯化镁的控释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利用复合酶法制备了马铃薯微孔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了酶解温度、酶配比、加酶量、底物量浓度、缓冲液pH对油脂吸附率的影响,确定了复合酶法酶解制备马铃薯微孔淀粉的反应条件:酶解温度50℃,酶配比(糖化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为4:1,加酶量(酶量与底物量百分比)为2%,底物量浓度为0.14g/ml,缓冲液pH为4,反应时间为8h。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微孔淀粉制备影响较高的4个因素:酶解温度(A)、缓冲液pH(B)、加酶量(C)、酶配比(D),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到数学模型,由此得出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A=50.19℃,缓冲液pH B=4.5,加酶量C=1.86%,酶配比值D=3.16时,油脂吸附率的预测值为102.684%,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马铃薯微孔淀粉油脂吸附率为102.5%,与预测结果相吻合,证实结果可靠。3)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分析了淀粉颗粒酶解前后颗粒形貌、结晶结构、官能团以及糊化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马铃薯微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微孔淀粉颗粒出现了裂纹和缺口,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马铃薯微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表面出现了小孔和凹坑;马铃薯微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颗粒结晶结构未发生变化,结晶度有所上升,表明酶解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域;原淀粉与马铃薯微孔淀粉的红外光谱图的特征吸收峰的波数位置几乎完全相同,表明经酶解作用后的淀粉颗粒的官能团并未发生变化;原淀粉与马铃薯微孔淀粉的糊化温度分别为62.6℃和65.7℃,表明经酶解作用后的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有所上升。4)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采用烘干称重法,以氯化镁吸附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马铃薯微孔淀粉吸附氯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氯化镁溶液浓度0.15g/ml、吸附温度40℃、搅拌时间50min,微孔淀粉对氯化镁的吸附率为5.87%。将这一干燥后的微孔淀粉应用于豆浆中蛋白质的凝聚,发现在低于微孔淀粉的初始糊化温度时,蛋白质几乎不发生凝聚。只有在温度高于微孔淀粉的初始糊化温度时,待微孔淀粉糊化释放出所吸附的氯化镁才能对豆浆中的蛋白质产生凝聚作用,这表明微孔淀粉对氯化镁具有控释作用。

杨圣岽,侯聚敏,张琳,李欣欣,张凌,王昕[8](2012)在《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孔淀粉吸附能力强,兼有无毒、环保、可食等优点,目前已在食品、医药等包装上有较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微孔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对微孔淀粉的微孔形成机理、性能以及制备进行深入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微孔淀粉原料的选取、预处理,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和微孔淀粉的微孔形成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并对目前我国微孔淀粉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及微孔淀粉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司振军[9](2012)在《磁性固定化糖化酶技术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文中指出微孔淀粉是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条件下,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形成的一种孔状变性淀粉。微孔淀粉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与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可作为功能性物质的吸附剂或包埋剂。微孔淀粉因具有高效、无毒、安全等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化工等行业,该项产品的开发可显着提高吸附性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本课题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首先采用各种实验方法对糖化酶固定化载体进行选择。根据固定化载体的性质与糖化酶的催化机制,选择磁响应性壳聚糖、磁响应性聚乙烯醇,硅烷化氨基磁性粒子三种固定化载体,对固定化酶的条件和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的酶活、机械强度与操作稳定性均最好。第二:以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为载体,研究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以磁性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以戊二醛作交联剂,固定化淀粉酶,确定淀粉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通过研究酶浓度、戊二醛浓度、pH、固定化温度与固定化时间等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为3.0mg/ml,戊二醛浓度6.0%,固定化温度为45℃,固定化时间4h,pH7.5。在此工艺条件下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力明显提高并达到最大值,即88.5%。第三:磁性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来确定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实验表明:溶液pH与固定化酶用量对微孔淀粉的制备有较大影响,为获得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微孔淀粉,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定化酶用量为2.0%,反应时间为15h,溶液的pH为4.5,反应温度为35℃,其吸油率高达67.52%。第四:发酵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中,补料后培养时间对吸油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接种量为2.0%,补料后培养时间为60h,摇床转速为100r/min,补料量为10%,在此工艺条件下,其吸油率为54.88%。与通过磁性固定化技术制备的微孔淀粉的吸油率(67.52%)相比,仍然较低。第五:利用微波辅助处理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研究发现,超声功率与搅拌转速对微孔淀粉吸油率影响大,超声时间与搅拌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微孔淀粉吸油率的影响也较为显着。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功率为145W,超声时间为31.9min,搅拌转速为166r/min。根据以上优化条件进行实验,测得吸油率高达79.3%。

文红丽[10](2012)在《薏苡淀粉提取纯化技术及其理化特性和微孔淀粉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薏苡仁(拉丁名Semen Coicis,英文名Coix Seed、Adlay、Job’s tears seed)又名薏米、苡仁,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食疗佳品。薏苡中淀粉含量较高,约为52.5%,属于小颗粒淀粉范畴,具有广泛的加工应用价值。本文以薏苡为原料,首先通过对淀粉提取方法的筛选,确定采用超声波结合碱溶法进行薏苡淀粉的提取并优化提取工艺,采用酶法降低薏苡粗淀粉中的残留蛋白质含量。然后对纯化后的薏苡淀粉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采用各种现代化仪器对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状态和热力学状态进行分析;测定淀粉中的直支淀粉含量,分离支链淀粉并测定支链淀粉的分支化度;选取玉米淀粉和糯米淀粉这两种谷物淀粉进行糊化性质的对比,探索薏苡淀粉的应用性质。最后对薏苡淀粉进行改性处理,采用双酶解法制备薏苡微孔淀粉,并结合现代化仪器分析微孔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状态和热力学状态,对薏苡微孔淀粉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索。结合响应面法分析出的超声波碱法提取薏苡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NaOH质量分数0.39%、NaOH浸泡温度32℃、NaOH浸泡时间8.5h、超声波功率60W、超声波温度30℃、超声波时间27min。通过添加木瓜蛋白酶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薏苡淀粉中的残留蛋白质含量。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加酶量20000U·kg-1、酶解温度55℃,pH为5.5、酶解时间2.5h。酶解后的薏苡淀粉中的蛋白质残留量为0.5%左右,淀粉得率49.14%,薏苡淀粉的提取率达到91.82%。薏苡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5.584%,薏苡淀粉平均聚合度为224.81。薏苡支链淀粉的分支化度为1.538∶1。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进行观察,薏米淀粉大多呈多棱形,表面光滑。粒度分析得出薏苡淀粉的颗粒粒径为3-14μm,平均值为10.063μm,比表面积为0.596m2/g。从X衍射图可以看出,薏米淀粉为典型的A型晶体。DSC图表明薏苡淀粉的糊化初始温度为68.1℃,吸热高峰温度73.7℃,糊化最终温度88.2℃,吸热焓△H为15.2J/g。BU值表明薏苡淀粉的起糊温度67.3℃,薏苡淀粉糊属于高黏度淀粉糊,糊的冷粘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较差。薏苡淀粉糊的各种糊化指标都居玉米和糯米之间,透光率平均值为22.44%,冻融稳定性一般,不适宜做冷冻食品;凝沉稳定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溶解度较大,膨胀性小。抗老化和抗剪切性能较好。通过正交试验,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最佳的组合为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0h,酶解pH为4.2,复合酶用量为2.0%,此时水解率达到47.68%,吸油率也达到最大值,为77.6%。微孔淀粉的颗粒形状基本没有改变,为多棱形,表面从最初的光滑状态变成均匀布满大小不一孔洞的状态,孔隙率在45%左右,孔径大小在200nm到600nm之间。经过酶水解后形成的微孔淀粉,表面的微孔大小不一,进入淀粉颗粒内部的深浅度也不相同,说明淀粉颗粒的酶水解具有不同步性。薏苡微孔淀粉的粒径大小为3~10μm,平均值为9.614μm。由X衍射图对比可以看出,薏苡微孔淀粉相比原淀粉的衍射峰的20值都有所增加,结晶度相对增加。由DSC图对比可知,薏苡微孔淀粉相比原淀粉的T0有所增加,而Tc降低,说明淀粉的酶解作用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焓值略有升高,说明淀粉分子的有序排列程度升高,结晶体结构变得更加稳定。薏苡微孔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说明酶解过程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

二、微孔淀粉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孔淀粉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备方法
    1.1 单一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1.2 复合法
2 多孔淀粉的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2.1 结构特征
    2.2 理化性质
3 多孔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因素
    3.1 淀粉的来源和特性
    3.2 酶的种类和性质
    3.3 工艺条件
4 多孔淀粉的应用
    4.1 吸附剂
    4.2 包埋剂
    4.3 其他应用情况
5 结论与展望

(2)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微孔淀粉
        1.2.2 氧化淀粉
        1.2.3 阳离子淀粉
        1.2.4 复合变性淀粉
第2章 实验
    2.1 原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反应机理与原理
        2.3.1 酶解机理
        2.3.2 氧化原理
        2.3.3 醚化原理
    2.4 阳离子氧化微孔淀粉的制备
        2.4.1 微孔淀粉的制备
        2.4.2 氧化微孔淀粉的制备
        2.4.3 阳离子氧化微孔淀粉的制备
    2.5 分析与测定方法
        2.5.1 水分含量测定
        2.5.2 微孔淀粉吸油率测定
        2.5.3 羧基含量测定
        2.5.4 取代度测定
        2.5.5 蓝值测定
        2.5.6 冻融稳定性测定
        2.5.7 凝沉性测定
        2.5.8 膨胀能力测定
        2.5.9 抗酸、抗碱性测定
        2.5.10 糊化特性测定
        2.5.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5.12 热失重(TGA)
        2.5.13 差式扫描量热(DSC)
        2.5.14 X射线衍射(XRD)
        2.5.15 偏光显微镜(POM)
        2.5.16 扫描电镜(SEM)
        2.5.17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Zn~(2+)、Cu~(2+)吸附性能测定
        2.5.18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SO42-吸附性能测定
        2.5.19 接触角测定
        2.5.20 粒度分布测定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微孔大米淀粉氧化工艺参数优化
        3.1.1 氧化温度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2 氧化时间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3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4 pH对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3.1.5 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工艺条件优化
    3.2 氧化微孔大米淀粉阳离子醚化工艺参数优化
        3.2.1 醚化剂用量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2 醚化时间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3 醚化温度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4 pH对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
        3.2.5 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工艺条件优化
    3.3 酶解、氧化、醚化对凝沉性的影响
    3.4 酶解、氧化、醚化对冻融稳定性与蓝值的影响
    3.5 酶解、氧化、醚化对抗碱性和抗碱性的影响
    3.6 酶解、氧化、醚化对膨胀能力的影响
    3.7 红外光谱分析
    3.8 酶解、氧化、醚化对糊化特性的影响
    3.9 酶解、氧化、醚化对TGA的影响
    3.10 酶解、氧化、醚化对DSC的影响
    3.11 酶解、氧化、醚化对结晶结构的影响
    3.12 酶解、氧化、醚化对大米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3.13 酶解、氧化、醚化对大米淀粉表面性能的影响
    3.14 酶解、氧化、醚化对大米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3.15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Zn~(2+)、Cu~(2+)吸附性能的比较
    3.16 大米淀粉及其衍生物对SO_4~(2-)吸附性能的比较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酶催化淀粉水解与松香酸酯化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淀粉
        1.1.1 淀粉分子的组成
        1.1.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颗粒结构
    1.2 淀粉的性质
        1.2.1 淀粉分子的性质
        1.2.2 淀粉的结晶性质
    1.3 淀粉的改性方法
        1.3.1 物理改性
        1.3.2 化学法
        1.3.3 酶法
        1.3.4 复合变性淀粉
    1.4 淀粉糖
    1.5 微孔淀粉
        1.5.1 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1.5.2 微孔淀粉的应用
    1.6 酯化淀粉
        1.6.1 淀粉酯的酶法合成机理
        1.6.2 酶法合成淀粉酯的方法
        1.6.3 酯化淀粉的应用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60 Hz低频电磁场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LF-EMF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2.3.2 LF-EMF对反应底物的影响
        2.3.3 LF-EMF处理对α-淀粉酶结构的影响
        2.3.4 LF-EMF下不同离子强度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2.3.5 LF-EMF对传质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LF-EMF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2.4.2 LF-EMF对玉米淀粉的影响
        2.4.3 LF-EMF对α-淀粉酶结构的影响
        2.4.4 LF-EMF下不同离子强度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2.4.5 LF-EMF对传质的影响
    2.5 小结
3 微孔淀粉对2,4-二硝基苯酚的负载与缓释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玉米微孔淀粉的制备
        3.3.2 吸附性能研究
        3.3.3 吸附模型分析
        3.3.4 载药微孔淀粉的制备
        3.3.5 体外模拟缓释
        3.3.6 体外缓释动力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微孔淀粉的形貌及特性
        3.4.2 吸附时间对微孔淀粉吸附DNP的影响
        3.4.3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3.4.4 吸附温度对微孔淀粉吸附DNP的影响
        3.4.5 吸附热力学模型分析
        3.4.6 DNP的初始浓度对微孔淀粉吸附DNP的影响
        3.4.7 体外模拟缓释
        3.4.8 体外缓释动力学分析
    3.5 小结
4 木薯淀粉的表面松香酸的酯化修饰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RAS的合成
        4.3.2 酯化取代度检测
        4.3.3单因素实验
        4.3.4 响应面法(RSM)优化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单因素实验
        4.4.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RAS结构及理化性质的表征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和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RAS的合成
        5.3.2 RAS的 DS测定
        5.3.3 RA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5.3.4 RAS的核磁共振(1H-NMR)波谱分析
        5.3.5 RA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5.3.6 RAS的 X-射线衍射(XRD)分析
        5.3.7 RAS的热重(TGA)分析
        5.3.8 RAS的接触角测定分析
        5.3.9 RAS的乳化稳定性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FT-IR分析
        5.4.21 H NMR分析
        5.4.3 SEM分析
        5.4.4 XRD分析
        5.4.5 TGA分析
        5.4.6 接触角分析
        5.4.7 乳化稳定性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与缓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 微孔淀粉概述
        1.1 淀粉的组成与结构
        1.2 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1.3 微孔淀粉制备
    2 缓释剂概述
        2.1 草甘膦简介
        2.2 草甘膦应用研究
        2.3 缓释剂研究
    3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玉米微孔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引言
    1 玉米微孔淀粉制备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溶液配制
        1.3 实验方法
    2 玉米微孔淀粉性能研究
        2.1 观测淀粉微观形貌
        2.2 玉米微孔淀粉吸水率与吸油率的测定
    3 结果分析
        3.1 淀粉微观形貌的观测
        3.2 孔径测定
        3.3 淀粉吸水率与吸油率的测定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米微孔淀粉吸附平衡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草甘膦的标准曲线
        2.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影响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微孔淀粉吸附热力学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微孔淀粉吸附实验
    2 等温吸附方程的概述
        2.1 等温吸附方程
        2.2 吸附热力学参数
    3 结果分析
        3.1 吸附效果影响
        3.2 等温吸附方程
        3.3 吸附热力学参数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米微孔淀粉吸附动力学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吸附动力学模型概述
    2 吸附活化能的研究
    3 结果分析
        3.1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3.2 吸附活化能的结果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载药淀粉释放动力学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释放动力学模型
    2 结果分析
        2.1 载药微球的性能研究
        2.2 载药微球的累积释药率
        2.3 释放动力学曲线
    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淀粉概述
        1.1 淀粉结构与特性
        1.2 马铃薯淀粉特点
    2 微孔淀粉概述
        2.1 微孔淀粉的定义
        2.2 微孔淀粉制备方法
        2.3 微孔淀粉的主要特性
        2.4 微孔淀粉的应用
    3 国内外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4 研究内容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原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案
        2.2.1 吸油(水)率测定条件的确定
        2.2.2 微波制备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2.2.3 α-淀粉酶制备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2.2.4 复合酶法制备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2.3 检测方法
        2.3.1 淀粉吸油率的检测
        2.3.2 淀粉吸水率的检测
        2.3.3 淀粉颗粒形貌检测
        2.3.4 分子基团检测
        2.3.5 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测定
        2.3.6 淀粉透光率的检测
        2.3.7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淀粉吸油吸水条件确定
    3.2 微波制备微孔淀粉工艺优化
    3.3 α-淀粉酶法制备微孔淀粉工艺优化
        3.3.1 pH 和温度对淀粉吸油率和吸水率影响
        3.3.2 反应时间和酶添加量对吸油率和吸水率影响
        3.3.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糖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研究
    3.5 不同处理对淀粉主要特性影响
        3.5.1 不同处理对吸油率和吸水率影响
        3.5.2 不同处理对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3.5.3 分子基团的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3.5.4 不同处理对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影响
        3.5.5 不同处理对淀粉透光率影响
4. 讨论
    4.1 微波法对微孔淀粉特性的影响
    4.2 单酶法对微孔淀粉特性的影响
    4.3 复合酶法对微孔淀粉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变性淀粉
        1.2.2 交联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1.2.2.1 交联淀粉
        1.2.2.2 交联复合变性淀粉
        1.2.3 氧化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1.2.3.1 氧化淀粉
        1.2.3.2 氧化复合变性淀粉
        1.2.4 微孔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1.2.4.1 微孔淀粉
        1.2.4.2 微孔复合变性淀粉
        1.2.5 可食性包装膜
        1.2.5.1 多糖类可食性包装膜
        1.2.5.2 脂质类可食性包装膜
        1.2.5.3 复合型可食性包装膜
        1.2.5.4 可食性包装膜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交联变性淀粉的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3 方法
        2.3.1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
        2.3.2 表征方法
        2.3.2.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2.3.2.3 交联度的测定
        2.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2.3.4 样品性能指标
        2.3.4.1 糊化温度的测定
        2.3.4.2 膨胀度和溶解度的测定
        2.3.4.3 糊透明度的测定
        2.3.4.4 粘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
        2.3.4.5 耐酸碱性的测定
        2.3.4.6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2.3.4.7 成膜性的测定
        2.3.4.8 吸油率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2.4.2 验证试验
        2.4.3 表征分析
        2.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2.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变性淀粉的制备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3 方法
        3.3.1 氧化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3.3.2 表征方法
        3.3.2.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3.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3.3.2.3 取代度的测定(测定)
        3.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3.3.4 样品性能指标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3.4.2 验证试验
        3.4.3 表征分析
        3.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3.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3 方法
        4.3.1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4.3.2 表征方法
        4.3.2.1 红外光谱分析
        4.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4.3.2.3 取代度的测定
        4.3.2.4 交联度的测定
        4.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4.3.4 样品性能指标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4.4.2 验证结果
        4.4.3 表征分析
        4.4.3.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4.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4.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孔淀粉及其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3 方法
        5.3.1 微孔淀粉的制备
        5.3.1.1 微孔淀粉制备工艺
        5.3.1.2 表征方法
        5.3.1.3 试验方案设计
        5.3.1.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
        5.3.2 微孔交联变性淀粉的制备
        5.3.2.1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
        5.3.2.2 表征方法
        5.3.2.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
        5.3.2.4 样品性能检测指标
        5.3.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5.3.3.1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制备工艺
        5.3.3.2 表征方法
        5.3.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5.3.3.4 样品性能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微孔淀粉的制备
        5.4.2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
        5.4.2.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5.4.2.2 验证试验
        5.4.2.3 表征分析
        5.4.2.4 样品性能检测结果
        5.4.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5.4.3.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5.4.3.2 验证试验
        5.4.3.3 表征分析
        5.4.3.4 样品性能检测结果
    5.5 本章小结
        5.5.1 微孔淀粉的制备
        5.5.2 微孔交联淀粉制备
        5.5.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第6章 多种变性淀粉的性能比较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3 淀粉颗粒特性
        6.3.1 淀粉颗粒形貌特征
        6.3.2 淀粉结构表征
        6.3.2.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6.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6.3.2.3 交联度和取代度的表征
        6.3.3 样品性能指标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淀粉颗粒特征比较
        6.4.1.1 淀粉颗粒形貌特征
        6.4.1.2 淀粉结构特征
        6.4.2 样品性能指标比较
        6.4.2.1 糊化温度
        6.4.2.2 膨胀度和溶解度
        6.4.2.3 糊透明度
        6.4.2.4 粘度及其稳定性
        6.4.2.5 冻融稳定性
        6.4.2.6 成膜性
        6.4.2.7 吸油率
    6.5 样品性能比较结果的综合评价与定性描述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变性淀粉的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微孔淀粉对油脂和色素吸附性能研究
        7.2.1 材料与设备
        7.2.2 方法
        7.2.2.1 标样制备
        7.2.2.2 微孔淀粉检测样品制备
        7.2.2.3 检测参数设定
        7.2.2.4 油脂吸附率测试
        7.2.2.5 油脂和色素吸附率测试 T2 谱
    7.3 变性淀粉在可食包装膜中的应用研究
        7.3.1 材料与设备
        7.3.2 方法
        7.3.2.1 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工艺流程
        7.3.2.2 可食性包装膜主要工程性能指标
        7.3.3 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7)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微孔淀粉的研究现状
        1.2.2 豆腐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复合酶法制备微孔淀粉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方法
        2.3.1 糖化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2.3.2 微孔淀粉的复合酶法制备工艺
        2.3.3 微孔淀粉制备的试验设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糖化酶和α-淀粉酶活性测定
        2.4.2 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孔淀粉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颗粒形貌观察
        3.3.2 X-射线衍射
        3.3.3 红外光谱测定
        3.3.4 糊化温度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颗粒形貌结构与分析
        3.4.2 X-射线衍射结果与分析
        3.4.3 红外光谱结果与分析
        3.4.4 糊化温度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孔淀粉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方法
        4.3.1 氯化镁的吸附
        4.3.2 豆腐制备
        4.3.3 豆腐质构特性的测定
        4.3.4 豆腐保水性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马铃薯微孔淀粉吸附氯化镁单因素试验
        4.4.2 马铃薯微孔淀粉吸附氯化镁正交试验
        4.4.3 微孔淀粉吸附的氯化镁对豆腐的凝固效果
        4.4.4 豆腐质构特性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4.4.5 豆腐保水性的测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孔淀粉及其形成机理
    1.1 微孔淀粉简介
    1.2 微孔淀粉形成机理
2 生淀粉的选取与预处理
    2.1 生淀粉的选取对微孔形成的影响
    2.2 生淀粉的预处理及对微孔形成的影响
3 酶法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4 微孔淀粉的特点及应用
5 结束语

(9)磁性固定化糖化酶技术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孔淀粉的表观特征
    1.3 微孔淀粉的制备
    1.4 微孔淀粉的应用
        1.4.1 食品工业
        1.4.2 其他行业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1 固定化载体筛选
        1.6.2 酶固定化条件研究
        1.6.3 固定化酶功能的研究
        1.6.4 超声波对微孔淀粉制备的研究
        1.6.5 工艺优化的研究
第2章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载体的制备
        2.3.2 固定化酶的制备
        2.3.3 固定化酶酶活的测定
        2.3.4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
        2.4.2 游离淀粉酶活力测定
        2.4.3 非磁性固定化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2.4.4 磁性固定化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2.4.5 不同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表观特征以及机械强度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定化酶制备条件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试剂的配制
        3.3.2 磁性聚乙烯醇载体微球的制备
        3.3.3 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的制备
        3.3.4 固定化酶活力的测定
        3.3.5 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酶浓度对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3.4.2 戊二醛浓度对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3.4.3 固定化温度对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3.4.4 固定化时间对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3.4.5 pH 对磁性聚乙烯醇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3.4.6 正交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性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磁性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
        4.3.2 α-淀粉酶的固定化
        4.3.3 微孔淀粉制备方法
        4.3.4 吸油率测定
        4.3.5 性能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磁性固定化酶用量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4.4.2 固定化反应时间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4.4.3 溶液 pH 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4.4.4 温度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4.4.5 正交试验分析
        4.4.6 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4.4.7 XRD 分析
        4.4.8 DSC 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波辅助处理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试剂
        5.2.2 仪器及设备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超声处理
        5.3.2 吸油率测定
        5.3.3 水解率测定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不超声波处理
        5.4.2 在利用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前超声波处理
        5.4.3 在利用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过程中超声波处理
        5.4.4 在利用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后超声波处理
        5.4.5 在利用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过程中超声波处理
        5.4.6 响应曲面(RSM)实验设计
        5.4.7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5.4.8 搅拌转速与超声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微孔淀粉吸油率的影响
        5.4.9 最佳操作条件的确定与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酵法与磁性固定化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比较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主要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培养基
        6.3.2 工艺流程
        6.3.3 吸油率测定
        6.3.4 发酵培养
        6.3.5 红外光谱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接种量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6.4.2 补料后培养时间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6.4.3 转速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6.4.4 补料量对制备微孔淀粉的影响
        6.4.5 正交试验分析
        6.4.6 红外光谱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7.1.2 固定化酶制备条件的研究
        7.1.3 磁性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
        7.1.4 微波辅助处理固定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
        7.1.5 发酵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初步研究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薏苡淀粉提取纯化技术及其理化特性和微孔淀粉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薏苡仁及薏苡淀粉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薏苡仁概述
        1.1.2 薏苡仁与薏苡淀粉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谷物淀粉提取方式和性质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谷物淀粉的提取方式
        1.2.2 谷物淀粉的颗粒结构
        1.2.3 谷物淀粉的分子组成
        1.2.4 谷物淀粉的糊化性质
        1.2.5 改性谷物淀粉的分类与微孔淀粉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立项依据及研究内容
        1.3.1 本论文立项依据
        1.3.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3.3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超声波碱法提取纯化薏苡淀粉的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剂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薏苡原料营养成分的测定
        2.3.2 薏苡淀粉的提取工艺
        2.3.3 薏苡淀粉的指标测定
        2.3.4 薏苡淀粉的纯化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薏苡中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2.4.2 薏苡淀粉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
        2.4.3 超声波碱法提取薏苡淀粉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2.4.4 薏苡淀粉纯化技术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薏苡淀粉理化性质的测定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2.1 试验原料
        3.2.2 试剂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薏苡淀粉的分子组成
        3.3.2 薏苡淀粉的颗粒结构
        3.3.3 薏苡淀粉的化学性质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薏苡淀粉的分子组成测定结果
        3.4.2 薏苡淀粉的颗粒结构测定结果
        3.4.3 薏苡淀粉的化学性质测定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复合酶法制备薏苡微孔淀粉工艺及颗粒结构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剂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生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4.3.2 薏苡微孔淀粉的制备
        4.3.3 薏苡微孔淀粉的性能测定
        4.3.4 薏苡微孔淀粉的颗粒结构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生淀粉酶活力的测定结果
        4.4.2 复合酶法制备薏苡微孔淀粉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4.4.3 复合酶法制备薏苡微孔淀粉工艺的正交试验
        4.4.4 复合酶法制备薏苡微孔淀粉工艺的验证试验
        4.4.5 薏苡微孔淀粉的颗粒结构测定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试验进一步设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微孔淀粉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施晓丹,汪少芸. 中国粮油学报, 2021(02)
  • [2]阳离子氧化微孔大米淀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吕小丽.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酶催化淀粉水解与松香酸酯化改性研究[D]. 杨慧.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4]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与缓释性能研究[D]. 张艳. 西北大学, 2019(01)
  • [5]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D]. 许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6]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李欣欣. 吉林大学, 2013(04)
  • [7]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杨圣岽. 吉林大学, 2013(09)
  • [8]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J]. 杨圣岽,侯聚敏,张琳,李欣欣,张凌,王昕. 吉林农业科学, 2012(04)
  • [9]磁性固定化糖化酶技术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D]. 司振军.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10]薏苡淀粉提取纯化技术及其理化特性和微孔淀粉的制备研究[D]. 文红丽. 西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