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泪管阻塞性疾病

激光治疗泪管阻塞性疾病

一、泪点阻塞性疾病激光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刘元[1](2021)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慢性泪囊炎是中老年女性多见的眼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症状,长期如此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还易导致各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泪囊炎症,恢复泪道引流功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面部遗留瘢痕等缺点,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基层医院开展困难。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也在迅速更新。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经鼻腔植入鼻泪管,以起到扩张阻塞部位、支撑鼻泪管及恢复泪道引流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不留瘢痕,且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临床上使用的鼻泪管支架种类较多,如金属管、硅胶管、聚氨酯支架、硬膜外麻醉导管和各种自制的鼻泪管支架等,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术后支架脱位、再阻塞等并发症也常有发生。因此,使用一种能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吻合且术后效果可靠的支架尤为重要。目的:对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和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在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观察组)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鼻泪管植管术(对照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植管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疼痛程度、泪点损伤率等,观察术后3月疗效、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拔管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1.临床疗效:入选总病例80例94眼。(1)术后1周:观察组治愈率91.7%(44/48),好转率8.3%(4/48),无效率0;对照组治愈率87.0%(40/46),好转率10.9%(5/46),无效率2.1%(1/46);两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P>0.05)。(2)术后1月:观察组治愈率87.5%(42/48),好转率10.4%(5/48),无效率2.1%(1/48);对照组治愈率69.6%(32/46),好转率21.7%(10/46),无效率8.7%(4/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4,P=0.031,P<0.05)。(3)术后3月:观察组治愈率77.1%(37/48),好转率14.6%(7/48),无效率8.3%(4/48);对照组治愈率56.5%(26/46),好转率28.3%(13/46),无效率15.2%(7/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P<0.05)。(4)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4.734,P=0.091,P>0.05)。(5)对照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844,P=0.004,P<0.05)。2.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术前观察组(14.2±2.1分)与对照组(14.3±2.0分)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222,P=0.824,P>0.05)。术后3月观察组(3.4±1.9分)与对照组(5.0±2.3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00,P<0.05)。3.植管成功率:观察组40例48眼和对照组40例46眼均成功植管,总植管成功率100%(94/94)。4.植管耗时:观察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2.0s,对照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P<0.05)。5.术中疼痛程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中位数均为2.0cm,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65,P=0.869,P>0.05)。6.泪点损伤:观察组泪点损伤率为35.4%(17/48),对照组为45.7%(21/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1.022,P=0.312,P>0.05)。7.拔管困难:观察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1.000,P>0.05)。其中,观察组断管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为2.2%(1/46);两组断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617,P>0.05)。8.支架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对照组为30.4%(1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2.484,P=0.115,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支架移位或脱出的病例,对照组6眼术后鼻腔内硬膜外麻醉导管移位或脱出,发生率为13.0%(6/46);两组支架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2,P<0.05)。结论:1.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更好,短期疗效更稳定。2.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植管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可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高峰,单秀水,李秀萍,李菲菲[2](2020)在《比较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唐山市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泪道阻塞性疾病253例(286眼)的临床资料。A组,单纯鼻泪管阻塞83例(96眼);B组,慢性泪囊炎170例(190眼)。两组均行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术后3个月拔管后随访2~3年。结果 A组有效率为96.9%(93/96),高于B组的86.3%(16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4,P=0.005)。结论泪道内镜下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较慢性泪囊炎有效果更好。

文林,康黔,马志英,蒋程[3](2020)在《微创泪点成形术及泪小管塞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显微镜下微创泪点成形术及泪小管塞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诊断为泪点狭窄或闭锁19例(30眼),行显微镜下微创泪点成形术及泪小管塞,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泪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者26眼,治愈率86.67%;泪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减轻者3眼。总有效率96.67%(29/3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微创泪点成形术及泪小管塞置入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手术操作精准、简便,疗效良好。

王雯雯[4](2020)在《泪囊鼻腔吻合口不同处理方式对慢性泪囊炎EES-DCR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 rhinostomy,EES-DCR)中分别应用泪道扩张引流管、美乐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121例(144眼)。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眼科检查、泪道冲洗及泪道造影。根据吻合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组)和B组(美乐胶组)。A组59例(68眼),男性9例(9眼),女性50例(59眼),左眼24例,右眼26例,双眼9例,平均年龄(57.37±11.23)岁,平均病程(5.31±7.73)年,行EES-DCR联合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于术后2个月拔管。B组62例(76眼),男性12例(13眼),女性50例(63眼),左眼17例,右眼31例,双眼14例,平均年龄(54.06±11.60)岁,平均病程(5.94±6.60)年,行EES-DCR并于吻合口周围贴敷美乐胶,固定黏膜瓣。两组术后定期随访,记录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眼别、病程、既往治疗史、手术时间。将复查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泪道冲洗结果、内镜下吻合口开放情况作为评判疗效的标准,对比两组病例术后2个月、5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眼别、病程、既往治疗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A组治愈62只眼,好转5只眼,无效1只眼,治愈率91.18%,有效率98.53%。B组治愈63只眼,好转10只眼,无效3只眼,治愈率82.89%,有效率96.05%,两组病例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A组治愈58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3只眼,治愈率85.29%,有效率95.59%。B组治愈54只眼,好转16只眼,无效6只眼,治愈率71.05%,有效率92.11%,两组病例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个月与术后5个月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个月与术后5个月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耗费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ES-DCR中联合应用泪道扩张引流管与美乐胶治疗慢性泪囊炎均有效,但根据两组治愈率的比较发现术中联合应用泪道扩张引流管可以提高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治愈率,而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查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李艳华[5](2020)在《改良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阻塞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改良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泪小管阻塞患者共90例,根据泪小管阻塞长度分为≥5 mm组(A组)与<5 mm组(B组),每组各45例。均行改良泪小管置管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治愈29例(64.44%),有效10例(22.22%),无效6例(13.34%);B组治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结论改良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阻塞临床效果确切,对阻塞长度<5 mm者疗效优于阻塞≥5 mm患者。

张文博[6](2020)在《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泪道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的疗效差异,并分析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泪道置管治疗的96例123眼泪道阻塞患者病例资料,分为泪道顺行置管组67眼和逆行置管组56眼。顺行泪道置管组置入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型号为LY-Fr2的U型硅胶泪道引流管(以下简称U管),逆行置管组置入由扬中美迪硅胶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为ND-09B(泪小管)型的类“Y”型泪道扩张引流管(以下简称B管)。拔管后随访3月-24月,观察患者功能预后(即患者主观症状)及解剖预后(即泪道冲洗结果),及不同阻塞部位两置管组功能预后及解剖预后,并利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其疗效差异。基于性别、年龄、病程、置管时间、辅助行微钻泪道成形术、黏液性分泌物等临床变量,对功能及解剖预后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长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U管组患者术后长期解剖有效率为86.57%,B管组患者术后长期解剖有效率为82.14%,两组间解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5,P=0.047);U管组患者术后长期功能有效率85.07%,B管组患者长期功能有效率82.14%,两组间功能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2,P=0.044)。U管组和B管组在单纯上泪道阻塞、单纯下泪道阻塞及全泪道阻塞中术后短期功能有效率、长期功能有效率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间术后短期解剖有效率、长期解剖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疗效的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病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552,P=0.011)、性别、年龄、置管时间、泪道冲洗次数及辅助行微钻泪道成形术、伴有黏液性分泌物等因素对疗效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病程是影响长期解剖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4,OR=0.524,95%CI[0.336,0.817]),伴有黏液性分泌物是影响长期功能预后的独立因素(P=0.044,OR=0.222,95%CI[0.051,0.957])。【结论】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显着,顺行置管组(U管组)长期预后较逆行置管组(B管组)好。病程、黏液性分泌物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黄叶平[7](2020)在《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相关资料,严格按纳入标准将慢性泪囊炎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手术方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试验组行精准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内路DCR),对照组行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外路DCR)。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泪道冲洗及CT泪道造影+三维重建,术中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吻合口,止血、支撑泪囊,术后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喷鼻3月。收集手术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术后1周出血情况、术后1周及术后3月的疼痛评分,术后1月、3月、6月随诊观察两组患者溢泪症状、泪道冲洗、吻合口愈合及主要并发症情况。对所得数据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1月总有效率:试验组96.7%,对照组1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总有效率:试验组96.7%,对照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总有效率:试验组93.3%,对照组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月疼痛评分,试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对比,术后3月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术后1周出血发生率,6个月内吻合口肉芽、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高的疗效。2、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路DCR手术无皮肤切口,术中更直观,更微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病人疼痛感更轻而更具有优势。

刘冬冬[8](2019)在《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64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NDO)168例207只眼,为NDO组。其中,单纯NDO患者112例140只眼,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56例67只眼,分别行置管手术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oscopic tras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t-DCR)治疗,并确定其治疗后的效果,以此分为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选取正常者为对照组48例96只眼。所有检查者均经行眼眶CT检查并且覆盖整体泪道走行的相应区域。慢性泪囊炎患者联合泪囊造影检查,即CT泪道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dacryocystography,CT-DCG)。CT检查是利用X线束对检查区域进行连续薄层轴位扫描,将所得的数据输入工作站,通过与影像学医师合作运用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设置重建层厚0.4mm,进行斜冠状位、矢状位多平面重建,使用计算机测量工具,测出泪道结构相关数值。对NDO组及对照组进行骨性鼻泪管各数值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对NDO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有效患者与治疗无效患者相关数据分析。结果:1、对照组骨性鼻泪管斜冠状位及失状位长度和的值分别为10.98±1.43mm、12.49±1.67mm,轴位上端、中间、下端横径4.62±0.69mm、3.88±0.65mm、5.39±0.73mm,NDO组骨性鼻泪管测量数值分别为11.17±1.65mm、12.75±1.52mm、4.57±0.76mm、3.72±0.62mm,5.25±0.89mm,NDO组与对照组骨性鼻泪管中间横径相比(t=-2.296,p<0.05)有统计学差异,NDO组中间横经小,其余各数据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2、单纯NDO置管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骨性鼻泪管上端、中间、下端横径的数据分析,鼻泪管中间横径相比(t=-1.926,p<0.05)有统计学差,无效患者中间横经数值小;3、慢性泪囊炎患者鼻泪管上段阻塞39只眼(58.21%),中段阻塞22只眼(32.83%),下段阻塞6只眼;4、慢性泪囊炎Et-DCR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泪囊冠状位近似面积分析(t=-1.926,p<0.05)有统计学意义,无效患者泪囊小。结论:本研究通过CT多平面重组技术测量骨性鼻泪管相关数据,联合泪囊造影进行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的研究,通过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1.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骨性鼻泪管横径较正常人窄,认为骨性鼻泪管狭窄是疾病的因素。2.通过置管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无效患者较有效患者骨性鼻泪管横径窄,说明骨性鼻泪管管径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原因。3.慢性泪囊炎患者Et-DCR术后,无效患者较有效患者泪囊小。4.通过CT-DCG影可以明确诊断慢性泪囊炎患者泪道阻塞部位,并对Et-DCR的手术操作有引导作用。

黄新月[9](2019)在《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分析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为探索慢性泪囊炎可靠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阻塞或狭窄共73例(73眼)的患者的资料。随机分组,A组(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36例(36眼),其中女29例(29眼),男7例(7眼),右眼19眼,左眼17眼,合并泪小管阻塞或狭窄16眼,合并泪总管阻塞或狭窄20眼,经药物治疗、多次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等治疗失败者共14眼。患者年龄为30~75岁,病程为6个月~40年。B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7例(37眼),其中女28例(28眼),男9例(9眼),右眼20眼,左眼17眼,合并泪小管阻塞或狭窄16眼,合并泪总管阻塞或狭窄21眼,经药物治疗、多次行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等治疗失败者共15眼。患者年龄为35~77岁,病程为8个月~45年。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取管时,以及取管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泪道冲洗处置,根据冲洗结果判定术后是否有效,并进行术后效果对比。结果:(1)术后3个月(取管时):A组:治愈23眼,治愈率63.89%,好转8眼,好转率22.22%,无效5眼,无效率为13.89%。B组:治愈30眼,治愈率81.08%,好转5眼,好转率13.51%,无效2眼,无效率为5.41%。两组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6个月随访(取管后3个月):A组:治愈18眼,治愈率50.00%,好转8眼,好转率22.22%,无效10眼,无效率为27.78%。B组:治愈29眼,治愈率78.38%,好转6眼,好转率16.21%,无效2眼,无效率为5.41%。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A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B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方面比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更可靠,疗效更确切。(2)泪道内窥镜可直视泪道阻塞情况,部分患者术后易复发,年轻且想保留泪道固有解剖结构的患者首先考虑行此术式进行治疗。

谢圣超,许璨,田丽华[10](2019)在《泪道激光联合植管术对泪道阻塞患者眼表及神经肽P物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联合植管术对泪道阻塞患者眼表及神经肽P物质(S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75眼)。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泪道激光术,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植管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和泪液中神经P物质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93.33%比8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泪液中神经肽P物质含量为(258.43±17.35)pg/ml,治疗后为(262.43±14.74)p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泪液中神经肽P物质从(253.38±16.04)pg/ml增加到(305.64±27.53)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植管术对泪道阻塞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眼表无显着影响,但可导致患者泪液中SP质含量升高,可能与该物质在术后参与创伤组织修复过程有关。

二、泪点阻塞性疾病激光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泪点阻塞性疾病激光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随机分组
    2 手术器械及材料
        2.1 手术器材
        2.2 主要药品及来源
    3 术前准备
        3.1 全身情况
        3.2 鼻腔检查
        3.3 泪道准备
        3.4 术前沟通
    4 手术方法
        4.1 观察组手术步骤
        4.2 对照组手术步骤
    5 术后处理及随访
    6 评价指标
        6.1 主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6.2 次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7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 临床疗效
        1.1 术后1 周治疗效果
        1.2 术后1 月治疗效果
        1.3 术后3 月治疗效果
        1.4 观察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1.5 对照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2 眼表症状改善情况
    3 其他临床观察指标
        3.1 植管成功率
        3.2 植管耗时
        3.3 疼痛程度
        3.4 泪点损伤发生率
        3.5 拔管困难发生率
        3.6 支架相关并发症
四、讨论
    1 慢性泪囊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
    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3 鼻泪管支架的应用现状分析
    4 Teflon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 两组手术的结果分析
        5.1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安全性
        5.2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6 提高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改进措施
    7 展望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泪囊鼻腔吻合口不同处理方式对慢性泪囊炎EES-DCR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病原微生物
        1.2.2 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1.2.3 临床表现
        1.2.4 辅助检查
        1.2.5 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分组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术后复查及随访
    2.7 疗效评定
    2.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流行病学特征
        3.1.1 性别
        3.1.2 年龄
    3.2 一般资料
    3.3 术后疗效对比
        3.3.1 术后2 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2 术后5 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3 A组术后2 个月与术后5 个月疗效比较
        3.3.4 B组术后2 个月与术后5 个月疗效比较
    3.4 A组与B组病例手术时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2.2 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
    2.3 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分布
    3.2 顺行泪道置管和逆行泪道置管的特点
    3.3 治疗结果分析
    3.4 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泪道置管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的确立
        2.1.2 入选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临床病例分组
    2.2 手术设备、材料及手术方法
        2.2.1 手术设备、材料
        2.2.2 术前准备
        2.2.3 麻醉与手术步骤
    2.3 记录及整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关数据
    2.4 术后处理,记录及整理术后随访相关数据
    2.5 评定标准
        2.5.1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2.5.2 疼痛评估
    2.6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病例研究资料中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CT泪道造影泪囊大小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有效率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3.6 临床病例研究资料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慢性泪囊炎发病机制及原因
    4.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4.3 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4.4 术后并发症处理及分析
    4.5 如何提高手术成功及临床疗效有效率
    4.6 笔者手术体会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8)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设备器械及药物
    3 研究方法
        3.1 CT检查测量方法
        3.2 造影检查方法
        3.3 泪道置管术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
        3.4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性别分布情况
    2 年龄分布情况
    3 NDO患者与对照组骨性鼻泪管相关测量数据分析
    4 单纯NDO患者置管治疗后有效与无效患者骨性鼻泪管数据分析
    5 CT-DCG检查慢性泪囊炎时的显影征相及手术指导
    6 慢性泪囊炎Et-DCR治疗后有效与无效患者泪囊大小数据分析
讨论
    1 鼻泪管的研究
    2 泪道 CT 检查的研究
    3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性别、年龄的相关分析
    4 骨性鼻泪管与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相关分析
    5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手术进展及愈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表
附图
致谢

(9)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入选标准
    2.3 手术设备及器械
    2.4 所需药品
    2.5 术前准备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处理
        2.7.1 取管
    2.8 疗效评估
    2.9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相关图片

四、泪点阻塞性疾病激光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D]. 刘元.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2]比较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单纯鼻泪管阻塞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J]. 高峰,单秀水,李秀萍,李菲菲.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10)
  • [3]微创泪点成形术及泪小管塞治疗泪点狭窄或闭锁的效果[J]. 文林,康黔,马志英,蒋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7)
  • [4]泪囊鼻腔吻合口不同处理方式对慢性泪囊炎EES-DCR疗效的影响[D]. 王雯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5]改良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阻塞效果观察[J]. 李艳华.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5)
  • [6]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文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CT泪道造影引导下精准内、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D]. 黄叶平. 南昌大学, 2020(08)
  • [8]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D]. 刘冬冬. 青岛大学, 2019(02)
  • [9]泪道内窥镜下置管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疗效对比[D]. 黄新月. 延边大学, 2019(01)
  • [10]泪道激光联合植管术对泪道阻塞患者眼表及神经肽P物质的影响[J]. 谢圣超,许璨,田丽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04)

标签:;  ;  ;  ;  ;  

激光治疗泪管阻塞性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