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川芎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一、穿琥宁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良[1](2021)在《《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的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论证会制定出《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草稿。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编制第一轮专家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依据德尔菲法专家遴选原则从全国范围内遴选的60位专家。回收第一轮问卷后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书面意见形成第二轮问卷,再次发送给40位专家,回收问卷后统计分析其结果,总结形成《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草稿。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草稿进行论证并对其主要问题进一步研讨,汇总专家意见形成《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草稿。结果: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共进行了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将前两轮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和两轮专家书面意见汇总形成了《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草稿。结论: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及专家论证会制定《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草稿,为进一步的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

杨珂璐,金鑫瑶,刘明,高亚,田金徽[2](2020)在《中药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VIP、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搜集中药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 2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使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0个系统评价,包含6种中药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有5个条目报告较为完整,2个条目未报告,总体质量不高。中药注射剂疗效在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临床总有效率等方面多优于西药,GRADE评价结果显示证据质量为中等质量到极低质量。结论现有证据显示,中药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多数结果显示中药注射剂疗效优于西药。

刘怀彬[3](2020)在《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2013-2018年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特点目的:分析2013-2018年徐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防治措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16793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2013-2018年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总体情况和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及各呼吸道疾病中MP的检出率。结果:167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检查,肺炎支原体、病毒、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31.0%(5200/16793)、33.1%(5559/16793)、22.4%(3762/16793),其中混合性感染者2046例(12.2%)。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1%(1214/8017)、40.3%(2452/6079)、56.9%(1534/2697),婴幼儿组最低,学龄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35.700,P<0.001)。MP一年四季均可检出,四季总检出率分别为春季17.6%(796/4532)、夏季58.0%(2506/4518)、秋季30.9%(1118/3614)、冬季18.0%(780/4329),其中夏季发病率最高,春季发病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500,P<0.001)。16793例患儿中,检出MP 5200例,其中男童2022例(27.2%),女童3178例(33.3%),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86,P<0.001)。2013 年-2018 年,MP 的检出高峰在 7 月(67.7%),检出率最低月份为1月(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900,P<0.001)。2013年-2018 年 6 年时间,MP 检出率分别为 28.4%、32.8%、29.0%、30.1%、30.7%、34.1%,各年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50,P<0.001)。2013年-2018年不同年份同一月份MP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MP在各呼吸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为最高,为80.0%(650/813),间质性肺炎为70.0%(348/497),后续依次为支气管炎34.7%(192/553),毛细支气管炎27.7%(69/249),上呼吸道感染27.2%(1014/3734),支气管肺炎 26.9%(2927/10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000,P<0.001)。结论:1)2013年-2018年徐州地区MP阳性检出率为31.0%,全年均可致病,以夏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最低,每年检出率最高的月份为7月,而1月最低;2)MP感染可见于各年龄段儿童,但以学龄期儿童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3)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检出MP,以大叶性肺炎检出率最高。第二部分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分析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的临床特征,进一步了解徐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392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MPP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1)MPP的患儿中,婴幼儿组喘息与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显着多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学龄组湿罗音低于婴幼儿组和和学龄前组,而咳嗽在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MPP的患儿中,学龄组发热时间显着长于学龄前组和婴幼儿组(F=9.527,P=0.007),且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热峰逐渐升高(P<0.05)。3)学龄前组、学龄组儿童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低于婴幼儿组(F=4.195,P<0.05),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学龄前组、学龄组高于婴幼儿组(F=8.335,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MPP患儿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学龄组儿童斑片状阴影低于婴幼儿组、学龄前组,而叶/段阴影和胸腔积液高于另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而肺间质病变表现在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5)学龄组儿童皮疹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组(χ2=46.051,P<0.001),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肺外损伤无统计学差异。6)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MPP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7)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MPP患儿混合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1)MPP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多见,婴幼儿组更易发生喘息、呼吸困难,并可累及肺外多个系统。2)MPP患儿影像学表现婴幼儿组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阴影,学龄组儿童主要表现为叶/段阴影和胸腔积液。

张玲,梅波,刘中洋[4](2019)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创新的速效剂型,在急性、重症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中药注射剂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首选药物,如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本文通过对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阐明了中药注射剂的快速作用、广谱优势以及在现代卫生保健水平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段笑娇[5](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排名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对全球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中药注射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疗效已被众多学者通过循证医学理念,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证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且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来证明中药注射剂间疗效的优劣,这就使得临床医务人员无法快速甄选出疗效更好、更适合的优势中药注射剂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方法来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干预措施成为最佳方案的概率,从而得到各干预措施的疗效排序。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儿支原体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疱疹性咽峡炎为切入点,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网状Meta分析方法。根据国际公认的PICOS原则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来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纳入分析的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用Stata软件调用WinBUGS结果得出曲线下面积概率值,并绘制网状关系图、比较-校正漏斗图、不一致性检验图、聚类分析图,以预测干预措施的优劣排序,甄别最优干预措施。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结果纳入了 155个RCTs,涉及12种中药注射剂(川芎嗪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丹红注射剂、黄芪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以及9个不同的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都比仅用西医常规疗法效果好,且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比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效果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方面,与仅用西医常规相比,参麦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FVC,此外,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较喜炎平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FEV1%;对于血气分析指标来说,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降低患者PaCO2的效果更明显,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提高患者Pa02的能力更好。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在FEV1/FVC、酸碱度、白细胞总数方面疗效最好;参麦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分别是FEV1%、Pa02、PaC02、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FEV1%、临床总有效率和C反应蛋白,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更好:针对临床总有效率和Pa02,细辛脑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更好。(2)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7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以及8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除细辛脑注射剂之外的4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均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较仅用阿奇霉素,可以减少患者X线体征恢复时间;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TNF-α、IL-6水平;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喜炎平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其余四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减少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成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减短退热时间、改善TNF-α、IL-6水平方面效果最好;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为减少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X线体征恢复时间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退热时间、住院时间、TNF-α水平综合分析时,疗效较为明显。(3)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8个RCTs,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7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中,大部分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优于仅用西医常规。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也是最好的;而在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炎琥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为最优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其余结局指标综合分析,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均为最优干预措施。(4)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2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3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和炎琥宁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中,双黄连注射剂和痰热清注射剂的疗效较利巴韦林好。从曲线下面积排序结果可知,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可能性均排第一,且所有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在聚类分析中,不论临床总有效率与退热时间还是疱疹消失时间综合分析,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均最好。研究结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剂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中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丹红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值得关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痰热清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相对突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相对较好;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时,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优于其他干预措施。但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不同结局指标方面疗效各有侧重,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需求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金典[6](2019)在《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对大鼠细菌感染性肺炎的协同治疗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文献查阅,考察中西药联合使用对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优势和特色;2.考察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大鼠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为临床两药联合使用的必要性提供实验依据;3.考察穿心莲内酯单用及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释放的抑制作用,初步从细胞水平探讨穿心莲内酯与阿奇霉素的抗感染协同作用。方法1.以穿心莲内酯为研究切入点,抗生素、合理使用、不良反应、滥用、穿心莲内酯、联用为关键字,采用文献查阅研究法分析抗生素的使用现状、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在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肺炎方面的价值与优势;2.采用牛津管法考察穿心莲内酯和阿奇霉素单独或联合使用在体外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作用;3.将已增毒的肺炎克雷伯菌混悬液以气管直接注入法构建大鼠感染性肺炎模型。造模后3天后,以灌胃方式分别给予各组动物40.5mg/kg·d穿心莲内酯(单用穿心莲内酯组)、4.5mg/kg·d阿奇霉素(单用阿奇霉素组)、40.5mg/kg·d穿心莲内酯+4.5mg/kg·d阿奇霉素(联用高剂量组)、20.25mg/kg·d穿心莲内酯+4.5mg/kg·d阿奇霉素(联用中剂量组)、10.125mg/kg·d穿心莲内酯+4.5mg/kg·d阿奇霉素(联用低剂量组)进行干预;于给药后第一天(即造模后第4天)对麻醉状态大鼠行腹主动脉采血,制备血清。每组取样3日。血清使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同时检测TNF-α、IFN-γ、IL-1β、IL-4、IL-6、IL-10、IL-17A含量。并将造模后第3天及给药第3天的各组动物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分析比较药物单用及联用对细菌感染性肺炎治疗作用的差异,并进行相关药效动力学分析;4.采用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构建炎症细胞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药物,单用穿心莲内酯组每孔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的终浓度为4、2、1、0.5、0.25、0.125、0.0625μmol/L);单用阿奇霉素组每孔加入不同剂量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的终浓度为2、1、0.5、0.25、0.125、0.0625、0.03125μmol/L);联合用药组加入穿心莲内酯与阿奇霉素(按照2﹕1的比例,终浓度分别为5.9968μmol/L、2.9984μmol/L、1.992μmol/L、0.7496μmol/L、0.3748μmol/L、0.1874μmol/L、0.0936μmol/L)。给药后除空白组外30min后给予LPS刺激,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其中IL-6的含量。结果1.根据文献检索发现,以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喜炎平注射液)与阿奇霉素联用已广泛用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联合使用具有缩短治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率等优势。2.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牛津管法)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浓度在0.024450μg/ml范围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1cm,表明其在该浓度范围内单用无抑菌作用;阿奇霉素浓度在0.024450μg/ml范围内抑菌圈直径在1.11.5cm,且其抑菌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两者联合使用,抑菌圈直径与单用阿奇霉素抑菌圈直径大小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两药无体外抗菌协同作用。3.穿心莲内酯、阿奇霉素单用或联合使用对克雷伯菌引起的大鼠肺炎模型可见明显的体内治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穿心莲内酯在给药第一天对TNF-α、IL-4、IFN-γ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在给药第二天对IFN-γ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治疗周期中,与模型组比较,穿心莲内酯AUCTNF-α下降41.2%,AUCIFN-γ下降42.93%,AUCIL-4下降65.57%,AUCUIL-6下降21%。阿奇霉素在给药第一天对IFN-γ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AUCIFN-γ增长了14.7%,且在给药后对血清中TNF-α、IFN-γ、IL-4、IL-6、IL-10、IL-17A的产生呈抑制、诱导、再抑制作用,这可能与阿奇霉素杀灭细菌后细菌碎片进一步激活免疫反应而诱导炎症因子产生有关。与模型组比较,联用低剂量组在给药第一天对IFN-γ和IL-4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且AUCIFN-γ下降10.4%,AUCIL-4下降49.25%;与各单用组比较,联用低剂量组对TNF-α、IL-1β、IL-6、IL-10总释放量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联用中剂量组给药第一天对IFN-γ有极显着抑制作用(p<0.01),对TNF-α、IL-4、IL-6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AUCIFN-γ下降31.2%,AUCTNF-α下降76%,AUCIL-4下降66.73%,AUCIL-6下降42%。与各单用组比较,联用中剂量组对TNF-α、IL-4、IL-6、IL-10、IL-17总释放量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联用高剂量组在给药第一天对IFN-γ有极显着抑制作用(p<0.01),对TNF-α、IL-4、IL-6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在给药第二天对TNF-α和IFN-γ有抑制作用(p<0.05),AUCIFN-γ下降67.9%,AUCTNF-α下降79%,AUCIL-4下降18.58%,AUCIL-6下降11%,与各单用组比较,联用高剂量组对各炎症因子的总释放量均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另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IL-1β、IL-10和IL-17A三炎症因子有抑制作用趋势。但与各单用组比较,联用高剂量组对此三因子的总释放量也呈进一步抑制作用趋势。4.在造模第3天,空白组HE染色镜下未见明显组织病理损伤,其余6组呈间质性肺炎特征。均表现为肺泡中隔显着增厚,轻度淤血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腔内有少量炎性细胞以及脱落坏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多量炎性细胞环绕血管或支气管形成“管套”现象,局部区域固有结构消失、多量上皮细胞增生伴随多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支气管腔内见有较多量的红细胞。给药第3天,镜下可观察空白组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损伤,模型组肺组织呈化脓性肺炎样表现,各给药组样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泡隔增宽、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终末支气管内蛋白及细胞碎片等病理损伤。但联合用药组与单用组病理学变化无显着组间差异。5.经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释放IL-6含量时,穿心莲内酯的浓度在1.25μM、2.5μM、5μM、10μM、20μM下,能够抑制在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释放IL-6;阿奇霉素在0.625μM、1.25μM、2.5μM、5μM和10μM浓度下,能够抑制巨噬细胞释放IL-6。而穿心莲内酯与阿奇霉素给药剂量为2:1时,在浓度为1.847μM、3.748μM、7.496μM、14.992μM和29.984μM范围内,对IL-6有抑制作用。计算对IL-6抑制率为5%、10%、20%、40%、60%、70%、75%、80%、85%、90%、95%下的CI值,各CI值分别为9.728、6.098、3.766、2.201、1.480、1.216、1.095、0.976、0.856、0.730、0.693,表明两者药物在低联用剂量区间呈现拮抗作用,联用剂量在1.0851.251μM范围内呈加和作用,联用剂量大于1.251μM时呈协同作用。结论1.中西药联合使用对感染性肺炎治疗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优势;2.穿心莲内酯虽无协同阿奇霉素的抗菌作用。但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相比两者的单独使用,能够进一步抑制细菌感染性肺炎大鼠血清中的多种炎症因子生成,表明合用能发挥协同抗炎作用,从而显着改善肺炎症状。同时阿奇霉素单用数据提示,抑菌后细菌构件可能诱发机体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合用穿心莲内酯后,对这一现象有改善作用。细胞实验表明合用在高剂量区间,穿心莲内酯合用阿奇霉素具有抗炎协同作用。

王晋蕊[7](2019)在《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采用成本-效果法评价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综合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8年10月份。由两名评价员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收集文献,提取信息并交叉核对筛选。使用卡方检验(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研究中的异质性。P>0.10且I2<50%表明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用于探索异质性的来源,漏斗图用来评估发表偏倚。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所有的统计分析。当P<0.05可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3篇研究文献,其中有2820例患者纳入研究。本文先简要对比分析两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差异性,然后重点分析治疗儿科各系统感染的差异。Review Manager 5.3软件的Meta分析结果如下:喜炎平和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三项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敏感性低,结果稳定性高;漏斗图发表偏倚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亚组分析结果:(1)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治疗优于炎琥宁;发表偏倚分析表明发表偏倚可能性小。(2)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治疗儿科感染较炎琥宁显效率高;发表偏倚分析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3)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炎琥宁;发表偏倚分析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4)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P<0.00001)、肠道感染总有效率(P=0.03<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喜炎平疗效均优于炎琥宁。(5)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炎琥宁;两药治疗肠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喜炎平(1.43%)低于炎琥宁(2.14%)。结果显示喜炎平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效果优于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炎琥宁。药物经济学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结果喜炎平(2.5)成本-效果比(C/E)高于炎琥宁(1.4),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儿科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方面,喜炎平优于炎琥宁;成本效果分析炎琥宁优于喜炎平,敏感性分析中增量成本效果由于缺少意愿界值不能评价分析结果。

刘艳[8](2018)在《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综合分析,了解这一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发现导致儿童ADR的重要因素,开展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关联研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药监部门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儿童ADR报告(市北区与四方区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上报的0-14岁儿童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考察报告来源、上报人员职业;患儿一般情况、患儿的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及累及的系统器官、不良反应评价、转归及影响。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及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比例报告比法(PRR)、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三种方法对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信号数据挖掘。结果:1.6岁以下儿童为ADR/ADE高发人群(72.48%);涉及的可疑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最多(63.21%);给药方式主要以静脉滴注方式(82.14%),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居多,占比分别是54.19%、17.73%、4.7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30分钟内(39.63%)。2.新的、严重的ADR/ADE79例(14.50%),严重报告比9.91%;6岁以下儿童为新的和严重的ADR/ADE高发人群(68.36%);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最多(69.62%);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为主,占比分别为:35.44%、18.99%、12.66%;新的和严重的ADR/ADE多发生在3天内(68.35%)。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居多,分别占比:22.33%、14.56%、10.68%。合并用药多为1-2种。3.对ADR/ADE报告中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存在不合理用药报告占报告总数的24.03%,不合理用药类型涉及6个方面,以用量用法不适宜最多,占76.47%,不合理用药涉及药物类别分布中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最多占81.40%;对ADR/ADE报告中涉及药物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进行统计:说明书中儿童应用信息缺项涉及药品77种,占涉及药品总数的51.68%,以抗感染药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品种最多,均为14种,对77种药物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标注信息分类,以无任何儿童用药信息最多。4.三种数据挖掘方法中PRR法检出可疑信号最多30条,通过ROR法、MHRA法检出的可疑信号在PRR法中都能检出;三种检测方法均能检出的可疑信号组合有13条。热毒宁-寒战、热毒宁-发热、脂溶性维生素(Ⅰ)-憋气为说明书未收载的新的可疑风险信号;本研究发表论文后,CFDA修改说明书将检出的脂溶性维生素(Ⅰ)-紫绀和脂溶性维生素(Ⅰ)-潮红两项风险信号增加为不良反应项。结论:1.医护人员应重点监测6岁以下儿童、用药30分钟内的药物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药物出现ADR比例高,提示临床谨慎应用静脉药物。2.严重的ADR/ADE上报率低,合并用药不容忽视。3.儿童不合理用药和儿童用药信息缺乏是导致儿童ADR发生的重要因素。4.热毒宁-寒战、热毒宁-发热、脂溶性维生素(Ⅰ)-憋气作为可疑风险信号应予以重视;三种方法均可用于儿童ADR信号检测,可综合应用多种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目的。

向东,汪梦蝶,王文清,施春阳,谢雪佳,方建国[9](2016)在《4种穿心莲内酯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近15年4种穿心莲内酯注射液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报道的穿琥宁、炎琥宁、喜炎平、莲必治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94篇,病例3 479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情况、出现ADR的时间、临床表现、过敏史、给药剂量、愈后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分析和对比4种穿心莲内酯注射剂ADR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穿心莲内酯类注射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李耘[10](2014)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型与人基因多态性、相关细胞因子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收集2011年和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乙脑病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空白组、乙脑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血中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观察其有无统计学差异,探讨(1)乙脑不同中医证型与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关系;(2)IL-10、TNF-α和IFN-γ在乙脑的脑组织损伤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3)探究乙脑不同阶段症状与细胞因子的关联性,揭示其本质与物质基础。为今后流行性乙型脑炎分型与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为中医标准化进程提供新思路。采集2011和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乙脑)的标本,收集乙脑毒损脑络、毒陷心包证临床资料,采集与检测理化指标、筛选中医证候易感基因相关的试验标本。采用Taqman法测定基因分型,统计不同组别间的多态性,旨在找到IL-10启动子区域中的位置-592和IFN-γ启动子区域中的位置-1616与乙脑患者疾病易感性、分型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方法:全部84例患者均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传染科住院部和门诊患儿。研究组包括毒损脑络组患者30例(男17,女13),平均年龄6.62±4.01岁;毒陷心包组患者30例(男18,女12),平均年龄5.16±2.79岁。对照组为同期于门诊体检的患者24例(男14,女10),平均年龄5.58±3.20岁。全部受检者于入院后或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用EDTA抗凝),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后,分离出上层血清分装后置于-800C冰箱冷冻保存。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人外周血IL-10、TNF-α和IFN-γ的含量,人白介素10ELISA试剂盒、人肿瘤坏死因子αELISA试剂盒、人γ干扰素ELISA试剂盒由博士德提供。检测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生物实验室内按试剂说明完成。全部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t检验及方差分析。研究中的所有受试者(n:297)为2011年6月到2012年9月乙脑流行季节的知情同意的患者。其中,有66例为毒损脑络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及IgM抗体阳性诊断),39例为毒陷心包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及IgM抗体阳性诊断),乙脑患者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传染科住院部患儿,另外192例为空白组患者,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体检儿童。全部受检者于入院后或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用EDTA抗凝)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使用康为世纪通用型柱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在武汉市一医院生物实验室提取基因组DNA,用TaqMan探针荧光PCR方法测定基因分型,引物和荧光探针由金唯智公司设计合成。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该数据用卡方检验(χ2)使用标准的统计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频率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试验法统计。使用PLINK软件来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χ2值,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的值。研究结果①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各与空白组血清中IL-10水平对比,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二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着差异。②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与空白组血清中IFN-γ水平对比,毒损脑络、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FN-γ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二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毒陷心包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着差异。③毒陷心包组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着差异。④毒陷心包组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毒损脑络组,二者有显着差异。⑤将60例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与其周围血中IL-10水平进行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76,P=0.032<0.05具有显着相关。⑥将60例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与其周围血中IFN-γ水平进行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24,P=0.001<0.01具有显着相关。⑦IFN-γ启动子区域-1616位点TT纯合子频率与TC加CC的频率的比较在乙脑组(即所有乙脑患者,包括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和空白对照组间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TT vs TC+CC:Χ2=4.79,P=0.0287**<0.05)。⑧IL-10启动子区域-592位点CC纯合子频率与CA加AA的频率在乙脑组(即所有乙脑患者,包括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时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CC vs CA+AA:Χ2=3.93,P=0.0475**),另外,等位基因频率C比A的频率在乙脑组(即所有乙脑患者,包括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和空白对照组间比较,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C vs A:Χ2=5.344,P=0.021**<0.05,OR=0.638,95%CI=0.44-0.94)。⑨等位基因频率C比A的频率在毒损脑络组和空白对照组间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C vs A:Χ2=4.045,P=0.044**<0.05,OR=0.634,95%CI=0.41-0.99)。研究结论1. IL-10、IFN-γ水平在毒损脑络型和毒陷心包证型比较时,含量有统计学意义,提示IL-10、IFN-γ可作为临床分型的依据,为中医卫气营血传变提供依据,并可作为感染程度、脑损伤指标之一运用于临床。2.IL-10具有抑制炎症因子,防治细胞过度损伤的功能,因此IL-10水平可间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本实验反映了IL-10水平与意识障碍程度有显着相关性,提示IL-10能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和炎症的严重程度,故可作为临床辨证分型的依据。3.本实验反映了IFN-γ水平与意识障碍程度有显着相关性,提示IFN-γ能反映出脑组织损伤程度,亦能提示邪入营血,内扰心神,因此可以作为临床辨证分型、判断疾病轻重的依据。4. IFN-γ的-1616位点纯合子TT基因型更不容易患流行性乙型脑炎;5.IL-10的-592A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更容易患流行性乙型脑炎,纯合子CC基因型更不容易患乙脑。在个性化医疗的时代,了解基因突变和传染病的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病人疾病可能的预后,可提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二、穿琥宁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琥宁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的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西医学研究进展
    2 中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研究方法
    1.1 基于文献回顾的德尔菲法研究
        1.1.1 文献研究
        1.1.2 德尔菲法问卷调查
        1.1.2.1 遴选专家
        1.1.2.2 制定专家问卷
        1.1.2.3 计分方法
        1.1.2.4 统计学方法
        1.1.2.5 纳入排除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德尔菲法问卷结果
        2.1.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2.1.2 专家信息统计结果
        2.1.3 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2013-2018年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特点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
    1.1 清热解毒作用
    1.2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1.3 抑菌及抗生物膜活性作用
    1.4 抗纤维化和提高免疫力作用
2 几种常见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2.1 痰热清注射液
    2.2 清开灵注射液
    2.3 热毒宁注射液
    2.4 双黄连注射液
    2.5 醒脑静注射液
    2.6 鱼腥草注射液
    2.7 喜炎平注射液
    2.8 穿琥宁注射液
3 结语

(5)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中药注射剂概述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对大鼠细菌感染性肺炎的协同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缩写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思路
    3.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文献查阅 基于文献查阅对中西药联用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 抗生素使用现状
        2.2 抗生素使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2.3 以穿心莲内酯为代表的中药联用阿奇霉素的疗效
    3.讨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受试药物
        1.1.2 受试菌株
        1.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1.1.4 实验仪器及材料
        1.1.5 主要试剂配制及实验前准备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菌的复活
        1.2.2 菌液配置
        1.2.3 实验分组及给药剂量
        1.3 实验结果
        1.4 小结
        1.5 讨论
    2.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对细菌感染性肺炎大鼠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影响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造模前准备
        2.2.1.1 实验动物的分组
        2.2.1.2 增毒肺炎克雷伯菌的复活与纯化
        2.2.1.3 细菌液的配制
        2.2.2 大鼠细菌感染性肺炎模型的建立
        2.2.3 给药剂量
        2.2.4 血清及肺组织样本的采集
        2.2.5 液相悬浮芯片检测IL-1β、IL-4、IL-6、TNF-α、IFN-γ、IL-10、IL-17A含量
        2.2.6 肺组织病理切片制备及HE染色
        2.2.7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大鼠基本生理学变化
        2.3.2 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检测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变化
        2.3.3 药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4 HE肺组织切片染色
        2.4 小结
        2.5 讨论
    3.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对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产生IL-6 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
        3.3.1 给予不同浓度药物后细胞上清液中IL-6 含量
        3.3.2 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的中值效应方程计算结果
        3.4 小结
        3.5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中药新型注射剂的发展
        1.2 中药注射剂及其不良反应
        1.3 中药注射剂在儿科用药中的不良反应
        1.4 儿科感染性疾病及临床用药问题
    2 研究对象
        2.1 儿科感染常用的中药注射剂
        2.2 喜炎平和炎琥宁注射制剂
        2.3 两种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3 研究方法
        3.1 药物经济学的发展
        3.2 循证医学发展与应用
        3.3 Meta分析方法
    4 研究内容及意义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检索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干预措施
        1.6 结局指标
    2 文献评价
        2.1 文献筛选评价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 纳入文献分析
        3.1 统计数据指标
        3.2 发表偏倚分析
        3.3 异质性分析
        3.4 敏感性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纳入文献情况
    2 纳入文献的研究
    3 纳入文献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4.1 Meta分析软件版本
        4.2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分析
        4.2.1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统计结果
        4.2.2 发表偏倚分析
        4.2.3 敏感性分析
        4.3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显效率分析
        4.3.1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统计结果
        4.3.3 敏感性分析
        4.4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不良反应分析
        4.4.1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统计结果
        4.4.2 发表偏倚分析
        4.5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Meta分析
        4.5.1 喜炎平和炎琥宁儿科感染总有效率分析
        4.5.2 喜炎平和炎琥宁儿科感染治疗中显效率分析
        4.5.3 喜炎平和炎琥宁儿科感染治疗中不良反应分析
        4.6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Meta分析
        4.6.1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分析
        4.6.2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4.7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肠道感染Meta分析
        4.7.1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肠道感染总有效率分析
        4.7.2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肠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4.8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4.8.1 资料方法与结果
        4.8.2 敏感性分析
        4.8.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 文献质量
    2 评价方法
    3 Meta分析结果
第五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描述统计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2.2 儿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统计
    3 讨论
第二部分 药物风险信号检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工具
        1.4 数据的预处理
    2 结果
        2.1 PRR法检测结果
        2.2 ROR法检测结果
        2.3 MHRA法检测结果
        2.4 三种方法检出的交叉重叠信号
    3 讨论
第三部分 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儿童不合理用药统计
        2.2 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统计
    3 讨论
        3.1 ADR/ADE报告中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
        3.2 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缺失分析
        3.3 具体药物的ADR/ADE风险警示
第四部分 减少儿童ADR发生,完善儿童ADR监测的措施与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9)4种穿心莲内酯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各年龄段病例数与构成比
    3.3 原患疾病
    3.4 过敏史
    3.5 发生ADR的时间
    3.6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症状
    3.7 用药及合并用药情况
    3.8 ADR的治疗情况
4 讨论
    4.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4.2 发生ADR的时间
    4.3 ADR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
    4.4 联合用药情况
    4.5 ADR发生的可能机制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建议
    5.1 说明书与药品生产的建议
    5.2 临床用药的建议

(10)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型与人基因多态性、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名的认识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辩证论治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细胞因子水平与乙脑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
        1 病例选择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医诊断标准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及中医辩证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一般情况
        3 试验方法
        3.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2 血样采集及处理
        3.3 检测方法
        3.4 数据处理
        4 结果
        4.1 研究组与空白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4.2
        4.2.1 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中 IL-10 含量的变化
        4.2.2 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中 IFN-γ含量的变化
        4.2.3 毒损脑络组与毒陷心包组中 TNF-α的变化
        4.3 毒损脑络组和毒陷心包组患者 IL-10、IFN-γ含量的差异与症状的关系
        5 讨论
        5.1 中医学对乙脑的认识
        5.2 流行性乙型脑炎证型及细胞因子
        5.3 IL-10、IFN-γ含量与意识障碍程度的关联
        6 结论
        7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 IL-10、INF-Γ基因多态性与证型之间的关系
        1 背景
        2 试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 提取 DNA 操作步骤:
        2.3 基因分型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受试者的人口学特征
        4.2 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综述
    第一章 日本乙型脑炎的研究背景
    第二章 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中医药防治乙脑新进展
    第四章 西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新进展
    第五章 小胶质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穿琥宁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指南》的制定研究[D]. 刘良.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药注射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 杨珂璐,金鑫瑶,刘明,高亚,田金徽.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11)
  • [3]徐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D]. 刘怀彬. 苏州大学, 2020(02)
  • [4]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J]. 张玲,梅波,刘中洋. 中国医药, 2019(11)
  • [5]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段笑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穿心莲内酯联用阿奇霉素对大鼠细菌感染性肺炎的协同治疗作用研究[D]. 金典.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对比分析[D]. 王晋蕊. 郑州大学, 2019(08)
  • [8]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D]. 刘艳. 青岛大学, 2018(03)
  • [9]4种穿心莲内酯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索[J]. 向东,汪梦蝶,王文清,施春阳,谢雪佳,方建国.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2)
  • [10]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型与人基因多态性、相关细胞因子研究[D]. 李耘.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川芎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