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游离端缺牙的伸缩冠义齿修复

下颌游离端缺牙的伸缩冠义齿修复

一、下颌游离端缺牙的套筒冠义齿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缑小蕊[1](2021)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不同骨质类型Kennedy Ⅰ类缺失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探索常用于修复下颌kennedyⅠ类缺失的种植覆盖义齿的Locator附着体、Magfit磁性附着体与不同骨质类型之间的应力关系,以期为不同骨质类型匹配更适附着体。方法:建立双侧第一磨牙位点种植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缺失的三维实体模型。根据骨质类型(Ⅰ、Ⅱ、Ⅲ、Ⅳ)及附着体类型(Locator、Magfit)构建为8类模型:L-Ⅰ、L-Ⅱ、L-Ⅲ、L-Ⅳ、M-Ⅰ、M-Ⅱ、M-Ⅲ、M-Ⅳ。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设定,定义接触条件,选择下颌人工双侧前磨牙、磨牙的颊尖舌斜面、颊尖颊斜面和□面中央窝为加力点,加力方向分别为颊向45°(B)、舌向45°(L)、垂直向(V),采用双侧静态载荷,两侧对称,每颗牙10 N,双侧共计80N。分析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体、颌骨、天然牙等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到应力分布云图、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大剪应力值及总位移值。结果:1.建立了含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皮质骨、松质骨、黏骨膜、种植体、附着体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实体模型及三维有限元模型。2.下颌皮质骨、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的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大剪应力值随颌骨骨质密度变疏松而逐渐增大,而松质骨的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大剪应力值则随骨质密度降低而减小,均不受附着体类型及载荷方向影响。在受到垂直向力时,在每一种骨质中都有Magfit附着体组的皮质骨、种植体-骨结合界面、松质骨最大等效应力值大于Locator附着体组,而在非垂直方向时相反。3.当义齿受到力的作用时,义齿金属支架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义齿舌杆及卡环等金属薄弱区域。在两种附着体类型中,无论力的加载方向如何,不同骨质类型间的金属支架最大等效应力值及剪应力值无明显差异。但在同一骨质类型中,两种附着体间的差别较大:Magfit附着体组在非垂直向受力时,其金属薄弱区所受的剪应力值最大,约是Locator附着体组的3.2倍;而在垂直向受力时其义齿所受剪应力值最小,约自身非垂直向受力的7%,Locator附着体组的66%。Locator附着体组不同加载方式下的金属支架薄弱区的最大剪切应力值相差不大,其比值为B:L:V=1.46:1.33:1。4.在同一附着体的不同骨质类型间的义齿游离端位移、基牙牙周膜等效应力、黏骨膜总位移及最大等效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同一骨质类型中,不同附着体之间存在差异:在垂直向加载时,Magfit附着体义齿组的义齿游离端位移,基牙牙周膜等效应力,黏骨膜总位移、最大等效应力值小于Locator附着体义齿组,与非垂直向加载时相反。结论:基于本项实验研究结果可知:1.Locator附着体与Magfit磁性附着体的力学传导作用在不同骨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同一附着类型中,颌骨皮质骨、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及剪应力值随骨质变疏松而增大,颌骨松质骨的应力值随骨质变疏松而减小。2.在受到非垂直向力时,Magfit附着体修复的义齿在舌杆及卡环等金属薄弱区形成的不良应力集中明显大于Locator附着体体修复的义齿。3.与Locator附着体相比,Magfit磁性附着体可保护种植体免受侧向力的影响,更适用于疏松骨质类型的种植覆盖义齿。

孙唤[2](2020)在《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有数目不等牙齿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天然牙,常因严重龋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等导致,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牙列缺损发病率依旧不容乐观,其中近40%患者未能及时修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恢复患者正常口腔功能,改善其因牙列缺损造成的不美观状况,在详细检查和充分了解不同患者口腔状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口内余留孤立牙作为基牙,并在其上设置不同类型的卡环,应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RPD)修复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义齿设计时,如何有效利用余留牙,合理设置支托、固位体和基托伸展范围,分散力,以减轻基牙负担、维护基牙牙体牙周长期健康、延长义齿使用寿命一直是口腔临床修复医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以孤立牙为基牙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孤立基牙健康状况变化。材料与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被纳入研究的牙列缺损病例均为最终行RPD修复,均存在以孤立牙作为基牙,总计10例。其中上颌3例,下颌9例,孤立基牙总计18颗;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5岁,平均68岁。通过详细的专科检查和充分的医患沟通,采取合理可行的RPD修复治疗方案,针对孤立基牙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卡环设计,最终按照临床规范治疗流程完成修复,教导患者戴用义齿并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随访3~12个月,通过检查,了解孤立基牙松动度及牙周健康状况,询问患者戴用义齿后使用情况,评价以孤立牙为基牙进行RPD修复时,义齿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孤立基牙健康状况变化。结果:10名患者终义齿初戴时均可顺利就位,基托与黏膜贴合良好,卡环固位力合适,患者摘戴自如无疼痛,满意度较高。3名患者使用终义齿1~2周后自觉基托下黏膜局部压痛,咬合疼痛,经适当调改后缓解。戴用义齿3~12个月后,复诊检查,所有10名患者均无基托下黏膜压痛,义齿咀嚼功能良好,进食和说话时无脱落,孤立基牙松动度与修复前相比均无增加,牙周状况良好。结论:以孤立牙为基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时,针对不同条件、不同区域内孤立基牙进行不同类型的卡环设计,义齿修复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和稳定,可以提高患者咀嚼效率,并且孤立基牙的牙周健康得以维护。

陈宇,王超,黄元丁[3](2017)在《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多牙缺失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较仅由天然牙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和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下颌多数牙缺失时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2个生物力学模型:仅由2颗尖牙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1)和由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缺失牙模型(Model 2),在垂直载荷下分析比较2种套筒冠义齿基牙、牙周膜、牙槽骨、义齿及义齿下黏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Model 1相比,Model 2中基牙的位移、基牙及其周围牙周膜、牙槽骨、修复体及修复体下方的黏膜所受的应力均减小,而种植体所受的应力较大.结论:在游离端缺牙区补充性地植入2枚种植体,并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套筒冠义齿对多数缺失牙进行修复,可保护余留牙及其周围支持组织,可减轻修复体所承担的应力,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修复手段.

袁琳[4](2017)在《不同固位方法修复游离端缺失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固位方法修复游离端缺失基牙应力分布及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旨在为临床游离端缺失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游离端缺失修复质量。方法:针对单侧游离端缺失的患者,本文选取的原始CT为成年人下颌骨锥形束CT,通过Materialise Mimics 17.0软件完成三维模型初步重建,通过软件3-Matic STL 10.2和Geomagic Studio 2013完成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细化,利用软件Hyper Works 14.0和ABAQUS 6.1.4进行有限元建模仿真处理。本文用上述软件分别建立了包含基牙、牙周膜、牙槽嵴和义齿部位的五种义齿修复方式(种植义齿、天然牙-种植义齿联合固定桥、套筒冠义齿、附着体义齿、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义齿之间、义齿与基牙之间面与面接触的部位采用接触单元,其他部位采用二阶四面体单元。应用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测定并比较分析垂直及斜向(颊向、舌向、远中向)加载在磨牙牙合面中心时不同固位结构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基牙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指导临床游离端缺失患者的修复,对临床不同固位方法(种植义齿、套筒冠义齿、附着体义齿、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对象为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口腔科门诊因旧可摘局部义齿舒适度差、不美观或咀嚼效果不好要求重新制作义齿的患者。结果:1、基牙应力分布均匀性:单纯种植义齿优于套筒冠义齿优于附着体义齿优于可摘局部义齿优于种植义齿与天然牙联合固定桥。2、基牙应力峰值:套筒冠义齿(2.23MPa)<附着体义齿(2.65MPa)<可摘局部义齿(4.16MPa)<种植义齿(41.54MPa)<种植义齿与天然牙联合固定桥(50.05Mpa)3、最大应力集中部位:种植义齿种植体均集中在舌侧牙颈部;天然牙-种植义齿联合固定桥天然牙与种植体均集中在远中舌侧牙颈部;套筒冠义齿两个基牙均集中在远中牙颈部;附着体义齿近中基牙集中在远中牙颈部,远中基牙集中在远中颊侧牙颈部;可摘局部义齿近中基牙集中在远中牙颈部,远中基牙集中在远中颊侧牙颈部。4、基牙加载方向与应力的关系:所有固位方法中,垂直方向加载应力峰值小于斜向加载,且更均匀。5、套筒冠义齿、附着体义齿及可摘局部义齿均显示近中基牙应力峰值小于远中基牙且应力分布更均匀。6、咀嚼效率比较:种植义齿、附着体义齿、套筒冠义齿的咀嚼效率无显着差异,可摘局部义齿咀嚼效率最小且与其他种三种固位方法比较有显着差异。结论:1、当游离端缺失缺牙区牙槽骨密度较好的情况下,用单纯种植义齿修复临床效果优于其他固位修复方法。2、球帽式套筒冠义齿对基牙应力缓冲作用最好,更适于基牙牙周条件较差且不适宜或不耐受种植义齿患者的游离端缺失修复。3、按扣式附着体义齿也可较好的降低基牙所受应力,较适合基牙牙周较健康,且不适宜或不耐受种植义齿,或基牙解剖条件又不适宜做套筒冠义齿患者的游离端缺失修复。4、设计良好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也能获得较好的咀嚼效率,较适宜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其他类修复且对美观与舒适度要求不高或受经济条件所限不能选用其它类修复患者的游离端缺失修复。5、天然牙-种植义齿联合固定桥基牙应力峰值最大、分布不均匀且天然牙与种植义齿应力差异较大可能会影响修复远期效果,不建议临床采用此种类型的修复方法修复游离端缺失。

颜欣[5](2017)在《末端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中老年人牙齿一般因松动或大面积缺损导致脱落或拔除,以致牙齿缺失较多,影响生活和健康。牙列缺损病例较为常见,其中游离端缺失的病例更是修复难点,临床的修复方法包括种植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但目前仍以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主。牙列游离缺失,末端无可用基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末端容易发生下沉,并伴有对末端基牙的扭力,基牙易受损伤后松动,粘膜出现压痛,缺隙处牙槽嵴易吸收。因此修复牙列末端游离缺失应着重降低义齿对基牙、粘膜和牙槽骨的损伤,通过在末端基牙上设计不同的卡环,以减小损伤。目的:评价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缺失病例时,在末端基牙上设计不同卡环固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资料和方法:选择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游离端缺失患者11例,其中上颌6例,下颌7例,双侧游离缺失7例,单侧游离缺失6例;男6例,女5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平均68岁。详细询问患者主诉,经过临床检查,了解患者缺牙时间,有无旧义齿,旧义齿情况,缺失牙位和数目,结合基牙牙体及牙周条件,以及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治疗意向后完成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经牙体预备,制取印模,试合,然后完成终义齿制作与试戴。随访2-10个月,通过临床检查以及患者义齿戴用后功能使用情况,评价近缺隙末端基牙上不同卡环固位体设计RPD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11名患者初戴义齿时均固位较好、稳定无明显翘动、基托边缘伸展合适,软组织无明显压痛,正中及侧方咬合良好,咀嚼时无压痛。义齿初戴后2-10个月随诊观察,有3例出现义齿咀嚼时粘膜轻微压痛,有2例出现功能运动时不适,经调磨咬合,局部缓冲处理后缓解。所有11例患者均无基牙疼痛不适或松动加重现象。结论: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的牙列,可根据末端基牙的牙位、牙体及牙周情况不同,缺牙数目不同,采用相应合适的卡环固位体设计,以保护基牙和粘膜,提高义齿的使用效果。

谭力芯[6](2016)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的应力中断式设计和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游离端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牙列缺损类型,由于缺损位于牙列末端,缺少远端基牙,且受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解剖结构限制,可摘局部义齿(RPD)仍然是目前临床最常选用的一种修复方式。常规RPD修复游离端缺失后,远中鞍基功能状态中常常下沉,从而对基牙产生较大的非轴向扭力,这是造成RPD基牙和牙周组织损伤并最终导致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弹性附着体义齿具有应力缓冲作用,可以减小对支持组织的损伤。分裂基托则通过应力中断的的机制,将基牙受到的非轴向力转变为轴向力,利于支持组织的健康。为此,本研究结合冠外弹性附着体(ERA)和分裂基托设计了单侧游离端缺失的应力中断式修复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维数字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法(3D FEM)研究义齿在不同功能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其应力分布规律,探索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修复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制取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的下颌模型,磨除46、47和48并平整牙槽嵴以模拟右侧下颌游离端缺失,设计并制作了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2、选择同一志愿者进行下颌骨和牙列的数据采集,在逆向工程软件中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和网格划分,构建分裂基托ERA附着体义齿和普通ERA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分别对两组附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轴向载荷,比较基牙、牙周组织、游离端牙槽嵴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及其应力分布。4、分别对两组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非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载荷,比较基牙、牙周组织、游离端牙槽嵴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及其应力分布。结果:1、完成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的应力中断式设计,并制作了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2、建立了两组ERA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普通组得到473376个节点和238800个单元,分裂基托组共得到447567个节点和233576个单元,并进行了有效的初步运算。3、普通组和分裂基托组在轴向载荷时应力分布规律一致,末端基牙应力主要分布在远中颈部,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分别为40.236MPa和12.056MPa,分裂基托组较普通组降低了233%;分裂基托组基牙牙周膜应力小于普通组;缺牙区牙槽嵴近中应力稍高,牙槽骨应力略高于普通组,分裂基托组总体分布更均匀,。4、颊舌向载荷时两组ERA附着体应力分布规律一致,末端基牙在远中颈部应力集中,普通组和分裂基托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分别为53.568MPa和39.255MPa,分裂基托组明显较小;基牙牙周组织应力主要分布在颈部,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分布在近中,分裂基托组应力均低于普通组。近远中向载荷时两组应力分布规律有所不同,普通组末端基牙远舌侧为应力集中区,最大von Mises应力值为21.323MPa,分裂基托组基牙应力集中区位于近舌侧颈部,最大von Mises应力值为17.926MPa;基牙牙周膜应力主要分布于远中,分裂基托组应力分布均匀程度高于普通组;基牙颈部牙槽骨和缺牙区近中牙槽骨为应力主要分布区,分裂基托组应力低于普通组。5、分裂基托ERA附着体基牙和牙周组织非轴向载荷时的应力明显高于轴向载荷时,其中颊舌向时最大,垂直向最小。结论:1、根据单侧游离端缺失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修复的设计,成功建立了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较一般建模法提高了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通过初步验证分析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2、与普通ERA附着体比较,轴向载荷时分裂基托ERA附着体充分达到应力中断的效应,基牙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可以承担较多的牙合力;更多的牙合力转移至缺牙区牙槽嵴,减轻基牙了的负担;整体上促进了基牙和缺牙区牙槽嵴平衡和分散牙合力的作用。3、与普通ERA附着体比较,分裂基托ERA附着体在非轴向载荷时通过应力中断机制,达到对基牙和牙周组织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支持组织支撑作用的加强提高了义齿的稳定性,其中颊舌向力对支持组织的影响最大。4、分裂基托ERA附着体义齿通过应力中断机制比普通ERA附着体降低了基牙所受扭侧向扭力,利于维护支持组织的健康,为游离端缺失的临床修复提供了较好的修复策略。

何雨桐[7](2016)在《套筒冠义齿修复孤立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套筒冠义齿修复孤立基牙时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扫描获取健康成人下颌骨及牙列的二维图像,通过计算机重建技术分别建立下颌仅保留双侧尖牙的套筒冠义齿和传统可摘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基牙、基牙牙周膜及缺牙区牙槽嵴的米勒塞斯等效应力。结果:垂直与斜向载荷下,传统可摘义齿的基牙、基牙牙周膜总体应力均大于套筒冠义齿,且卡环对应处存在明显应力集中;套筒冠义齿缺牙区的牙槽嵴总体应力稍大,但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应力集中范围小。斜向载荷下,两种修复方式基牙、基牙牙周膜、缺牙区牙槽嵴的总体应力均大于垂直载荷,且在基牙牙周膜舌侧颈部均存在应力集中,但传统可摘义齿总体应力更大,应力集中范围更广。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孤立尖牙时,其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应力集中范围小,更有利于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健康。

王宏远,刘格兵,邵文俭,张永清,曹庆堂[8](2016)在《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三种修复方案临床效果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套筒冠、精密附着体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患者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选取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90例,其中63例行圆锥形套筒冠修复,51例行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76例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戴修复体后1、3、6、12、18、24、30、36个月复查,评价咀嚼效率、成功率、稳固性、患者满意率。结果:咀嚼效率依次为91.5%、86.8%、76.4%;成功率依次为96.4%、85.4%、79.1%;稳固率依次为96.4%、84.7%、68.3%;满意率依次为96.4%、84.7%、69.6%。咀嚼效率组间比较结果为X2=6.38,P=0.03。结论: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中度慢性牙周炎,套筒冠修复游离端缺失患者效果较精密附着体以及可摘局部义齿更为理想。

何磊[9](2016)在《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要点及临床病例报告》文中提出背景:由于龋病、牙周病、外伤、不合理使用牙齿等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牙列缺损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普遍存在的现象。后牙作为发挥咀嚼功能最主要的器官,由于使用率较高,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发生病变的概率较大。根据Kennedy分类可将牙列缺损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为游离端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口腔的咀嚼功能。游离端牙列缺损是临床上较难修复的一类牙列缺损。游离端的牙列缺损的修复多采用活动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作为其中的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相对于种植修复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简单易行,对本身口腔内软硬组织破坏性小,也比较经济实惠。游离端缺失的情况因人而异,剩余天然牙的条件、牙周支持组织的情况、牙槽嵴的吸收程度等因素,均对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合个人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可摘义齿,合理的设计是关键,牙体预备、制取印模、加工制作等方面也同样重要。目的:探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设计方案及效果评价。材料与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修复科就诊多数后牙缺失的KennedyⅠ、Ⅱ类患者8例,其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5例,根据患者主诉结合详细的口腔检查,确定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修复治疗方案进行牙体预备制取选择压力性印模,常规制作义齿,3-12个月后回访,根据临床检查和患者满意程度评价修复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进行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均较好的恢复了牙弓的完整性和面部外形及美观。其中6例戴用义齿后适应性较好,义齿固位、支持、稳定效果俱佳,仅经过1-2次复诊调改后取得满意修复效果;2例因后牙缺失数目较多,牙槽嵴吸收程度较重,义齿固位效果尚佳,但支持和稳定作用稍差。因压痛多次复诊,经反复调合及局部缓冲调磨后最终获得满意修复效果。结论: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必须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合理制定固位、支持、稳定作用俱佳,适合患者条件的义齿设计方案,既可以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口腔生理功能,确保修复的成功率,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义齿设计至关重要,只有在合理制定固位、稳定、支持作用俱佳,适合患者条件的义齿设计基础上,通过完善各个修复治疗步骤,方能恢复和改善口腔的生理功能,确保修复的成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施政[10](2016)在《侧向球帽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使用侧向球帽附着体固位对牙合龈间隙不足患者实施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验证在牙合龈间隙不足时的可摘局部义齿中使用侧向球帽式附着体的修复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附着体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修复科就诊,因牙列缺损伴牙合龈间隙不足需附着体修复的患者19例,其中男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岁,纳入标准:(1)牙合龈间隙在4.06.0mm,非固定桥适应证患者;(2)对美观要求较高者;(3)基牙无松动或松动≤Ⅰ°,牙周健康,牙槽骨吸收≤牙根长1/3的正常牙或经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4)无肢体障碍性疾病及生活不能治理的患者。19例修复病例中,肯氏Ⅰ类11例(其中覆盖式半口义齿3例),肯氏Ⅱ类6例,肯氏Ⅲ类1例,肯氏Ⅳ类1例,均采用侧向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观察116个月,以患者主观感觉和临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戴牙后无主观不适,义齿稳固,咀嚼有力,美观,舒适,摘戴方便,且检查基牙无疼痛或松动,牙龈健康,基托与黏膜密贴,黏膜无明显红肿溃疡,视为满意。患者自觉不适,义齿摘戴困难,咀嚼效率低,义齿松动脱落,异物感明显以及出现基牙松动,义齿固位不佳或稳定性差,基托与黏膜不密贴或有明显疼痛等,经调整扔不能达到者视为不满意。结果:经116个月随访观察,19例使用侧向球帽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18例,无主观不适,义齿稳固,咀嚼有力,美观,舒适,摘戴自如。附着体冠或核及基牙无松动或疼痛,牙龈健康,基托与黏膜密贴,无黏膜红肿溃疡。有效率为95%。1例侧向球帽固位半口覆盖义齿修复后3个月出现附着体基牙松动,牙龈红肿,基托下局部黏膜红肿溃疡,义齿固位欠佳,后经重新调整咬合,重衬基托组织面,义齿缓戴后一周后缓解。结论:使用侧向球帽附着体固位,可以明显降低牙列缺损伴牙合龈间隙不足时使用常规附着体修复的难度,扩大适应范围,并可在获得良好的固位与稳定的同时,起到保护基牙,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二、下颌游离端缺牙的套筒冠义齿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颌游离端缺牙的套筒冠义齿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不同骨质类型Kennedy Ⅰ类缺失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词表
第一章 前言(Introduction)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Meterial and Methods)
    1.材料及设备
    2.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Results)
    1.右侧义齿游离端的总位移比较
    2.基托下黏骨膜的应力分布及位移
    3.活动义齿金属支架应力分布
    4.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分布
    5.种植体-骨结合界面应力分布
    6.种植体周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应力分布
第四章 讨论(Discussion)
第五章 结论(Conclusion)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Deficiencies and Prospects)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综述(Literature Review) 三维有限元方法在末端游离缺失修复中的应用现状
    1.活动义齿修复
    2.固定义齿修复
    3.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4.结语
    参考文献(Reference)
致谢(Acknowledgment)
作者简介(Author Biography)
    在学期间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获奖情况
导师评阅表

(2)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病例选择
方法与步骤
基牙健康状态及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美观卡环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多牙缺失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1)下颌骨模型的建立
        (2)种植体模型的建立
        (3)修复体模型的建立
        (4)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成
    1.2 材料的生物力学参数
    1.3 边界条件和力量加载
2 结果
    2.1 天然基牙的位移
    2.2 PDL的等效应力(equivalent von-Mises stress,MPa)
    2.3 牙槽骨的等效应力
    2.4 修复体的等效应力
    2.5 天然基牙和种植体的等效应力
    2.6 黏膜的等效应力
3 讨论

(4)不同固位方法修复游离端缺失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
    1.3 创新性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2 咀嚼效率比较
        2.2.3 临床检查及满意度调查
第3章 结果
    3.1 基牙应力分布结果
    3.2 咀嚼效率测定结果
    3.3 临床检查及满意度调查
第4章 讨论
    4.1 三维有限元的建模方法
    4.2 游离端缺失的特点及修复现状
    4.3 游离端缺失的修复方法
    4.4 本研究的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末端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病例选择
方法步骤
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美学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6)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的应力中断式设计和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单侧游离端缺失的ERA附着体义齿制作和三维有限元建模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轴向载荷对ERA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非轴向载荷对ERA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不同方式修复游离端缺失的生物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硕士就读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致谢

(7)套筒冠义齿修复孤立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备与软件
    2.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建立模型
        2.3 模型的力学参数
        2.4 实验条件假设
        2.5 载荷定义
        2.6 应力计算与分析
        2.7 观察指标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三种修复方案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纳入标准
    1.3排除标准
    1.4修复设计
        1.4.1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1.4.2附着体义齿修复
        1.4.3套筒冠义齿修复
    1.5评价指标
        1.5.1咀嚼效率测定
        1.5.2成功率和稳固性测定
        1.5.3患者满意率
    1.6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讨论
    3.1套筒冠义齿的优势
    3.2附着体义齿的优势
    3.3可摘局部义齿特点

(9)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要点及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病例选择
二、临床病例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病例六
    病例七
    病例八
三、质量控制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修复
    参考文献
致谢

(10)侧向球帽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结果
病例报告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牙列缺损固定—可摘联合修复固位装置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下颌游离端缺牙的套筒冠义齿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不同骨质类型Kennedy Ⅰ类缺失的生物力学分析[D]. 缑小蕊.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D]. 孙唤.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3]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多牙缺失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陈宇,王超,黄元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7(02)
  • [4]不同固位方法修复游离端缺失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分析[D]. 袁琳. 吉林大学, 2017(10)
  • [5]末端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病例报告[D]. 颜欣.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5)
  • [6]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游离端缺失的应力中断式设计和生物力学分析[D]. 谭力芯.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6)
  • [7]套筒冠义齿修复孤立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D]. 何雨桐.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
  • [8]游离端缺失伴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三种修复方案临床效果比较[J]. 王宏远,刘格兵,邵文俭,张永清,曹庆堂.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6(02)
  • [9]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要点及临床病例报告[D]. 何磊.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 [10]侧向球帽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D]. 施政.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标签:;  ;  ;  

下颌游离端缺牙的伸缩冠义齿修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