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生理运动同步肌电图

下颌生理运动同步肌电图

一、下颌生理运动的同步肌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1](2021)在《偏侧面肌痉挛与面肌联带运动的电生理指标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阐明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与面肌联带运动患者的电生理特征,探究电生理检查联合应用对偏侧面肌痉挛与面肌联带运动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依据偏侧面肌痉挛和面肌联带运动的诊断标准,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219例,为A组,面肌联带运动患者18例,为B组,分别测定面神经电图、瞬目反射、异常肌反应。A组中4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和B组中5例面肌联带运动患者在前三项检查基础上加做联带运动电位和多导表面肌电图检查。通过测定面神经电图的波幅和潜伏期值,瞬目反射的潜伏期值,联带运动电位的阳性率,异常肌反应(颞支和下颌缘支)潜伏期值以及出现率,多导表面肌电图同步性与非同步性肌电活动的特点以及两组患者表面肌电波幅值,分析电生理指标在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与面肌联带运动患者中的差异。结果:1.A组患者中面神经电图波幅和潜伏期值患侧和健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中面神经电图波幅患侧较健侧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值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患者中瞬目反射R1、R2、R2’潜伏期值患侧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中瞬目反射患侧R1(10.9±0.7ms)较健侧R1(10.4±0.7ms)潜伏期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R2、R2’潜伏期值患侧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患者和B组患者,AMR(颞支)潜伏期值分别为(10.0±1.3ms)和(9.1±0.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AMR(下颌缘支)潜伏期值分别为(10.3±1.0ms)和(9.3±1.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患者中AMR(颞支)出现率82%,AMR(下颌缘支)出现率77%,A组患者AMR总出现率85%,B组患者中AMR(颞支)出现率56%,AMR(下颌缘支)出现率61%,B组患者AMR总出现率67%。4.4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中联带运动电位阳性率占38%,5例面肌联带运动患者中联带运动电位阳性率占60%,面肌联带运动组联带运动电位阳性率远高于偏侧面肌痉挛组。5.4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中多导表面图肌电活动同步性占38.3%,非同步性占61.7%;5例面肌联带运动患者中多导表面图肌电活动同步性占100%,非同步性占0%。多导表面肌电图同步性与非同步性肌电活动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多导表面肌电波幅值为(532±367uv)与5例面肌联带运动患者多导表面肌电波幅值(162±55u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多导表面肌电图多表现为非同步性、高波幅肌电活动,面肌联带患者多导表面肌电图多表现为同步性、低波幅肌电活动。结论:1.面神经电图波幅下降联合瞬目反射R1潜伏期延长,多见于面肌联带运动患者中。2.联带运动电位不是面肌联带运动患者的特异性指标,在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中也可出现。3.异常肌反应不是偏侧面肌痉挛的特异性指标,异常肌反应潜伏期值的长短有助于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与面肌联带运动患者的鉴别。4.多导表面肌电图中高波幅、非同步的肌电活动多见于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中,低波幅、同步性肌电活动多见于面肌联带运动患者中。5.电生理检查联合应用对于偏侧面肌痉挛与面肌联带运动患者的鉴别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明婧,徐志文[2](2021)在《肌电相同的喉内外肌NGF及Trk A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肌电相同的喉内外肌NGF及Trk A表达的区别,以期使用喉外肌替代病废的喉内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只健康成年犬,取环杓后肌,及与其肌电类同的胸骨甲状肌,颏舌骨肌,取环杓侧肌,及与其肌电类同的下颌舌骨肌,甲状舌骨肌。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rk 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在基因水平检测NGF及Trk A的表达。结果 WB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NGF方面胸骨甲状肌高于环杓后肌(P<0.05),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甲状舌骨肌高于环杓侧肌(P<0.05),下颌舌骨肌与环杓侧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Trk A水平上胸骨甲状肌高于环杓后肌(P<0.05),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下颌舌骨肌高于环杓侧肌(P<0.05),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 NGF表达方面,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水平相同,下颌舌骨肌与环杓侧肌水平相同;Trk A表达方面,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水平相同,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相同。

王晶,陈俊鹏,王洋,许向亮,郭传瑸[3](2019)在《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将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与肌电图相结合,观察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下颌运动和咀嚼肌功能临床特点,初步探索运动和咀嚼肌功能的相互关系和产生机制。方法:纳入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病变术前患者6例以及下颌骨单侧病变节段性切除及颌骨重建术后患者3例。采用下颌运动记录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采集患者下颌边缘运动、咀嚼运动的运动轨迹,同时记录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采集患者静息、最大力咬合时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在数字化虚拟模型上观测运动轨迹,并分析下颌边缘运动的幅度和方向。分析患者健、患侧静息,最大力咬合,双侧咀嚼时的咀嚼肌电活动特点,计算不对称指数、活动指数。结果:术前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5. 20±6. 87) mm,3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张口轨迹均偏向患侧。侧向运动中患侧运动平均幅度(10. 34±1. 27) mm,健侧(6. 94±2. 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0. 65±17. 32) mm,下颌边缘运动特点与术前患者一致。术前患者最大力咬合时,患侧咬肌肌电活动[44. 20(5. 70,197. 90)μV]和颞肌的肌电活动中位数[42. 15 (22. 90,155. 00)μV]略低于健侧咬肌[45. 60 (7. 50,235. 40)μV]和健侧颞肌[63. 30 (44. 10,126. 70)μV],咀嚼时未见异常。术后则出现了个性化的改变,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减弱,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亢进。结论:良、恶性肿瘤及手术均可造成下颌运动和双侧咬肌和颞肌的肌电活动异常。

冯瑶[4](2017)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动态咬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观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戴用稳定型咬合板前后动态咬合接触的变化,探究牙合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9例,在戴用稳定型咬合板前﹑戴入后1个月﹑3个月,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在患者牙尖交错位观察早接触出现率﹑测量咬合时间(OT)﹑咬合分离时间(DT)以及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分析其咬合接触的变化。戴用咬合板前后的早接触出现率结果的差异进行配对卡方检验,OT﹑DT及BFDB结果的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在戴用稳定型咬合板1个月及3个月后,OT﹑DT减小,BFDB增高;戴入稳定型咬合板3个月后的早接触发生率显着减小,但患者戴入咬合板前与戴入1个月后的早接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通过戴用稳定型咬合板在牙尖交错位早接触的发生率减小,且咬合接触有所改善,提示牙合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存在关联。

亓坤[5](2016)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及其与肌电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咬合、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咬合、肌肉与关节的某一个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另外两种因素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咬合异常可能会引起咀嚼肌功能的改变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但是目前关于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尚有争议。本课题以具有单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咬合接触诊断仪、肌电仪等技术,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与咬合特征及其肌电活动的关系,论证咬合与咀嚼肌功能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咬合接触诊断与评价的新方法。首先,分别选择17名女性和5名男性单侧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患者,平均年龄19.59±2.51岁(年龄范围16-25岁),15名女性单侧单侧口颌面痛伴单侧后牙锁合的患者,平均年龄23.73±3.08岁(年龄范围19-28岁),采用T-Scan III咬合测定分析系统对其咬合接触关系进行测量,记录其咬合接触点、咬合力分布情况,同时使用BioEMG III肌电分析仪记录双侧咬肌(masseter muscles,MM)和双侧颞肌前束(anterior temporalis,TA)的肌电活动;在实验过程中让受试者做4个咬合动作,最大快速紧咬至以下的四个静态咬合位置:ICP(intercuspal position)位置、前牙对刃位、左侧尖对尖位、右侧尖对尖位;然后对这四个静态动作过程中的咬合接触特征和肌电活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咬合接触以及肌电活动的关系。其次,选择15名女性口颌面痛患者作为试验组,平均年龄22.93±2.57岁(年龄范围18-27岁);15名健康女性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3.33±2.25(年龄范围19-28岁)。嘱所有受试者从休息位做最快速度最大程度的咬合并稳定到icp位置上,使用咬合记录硅橡胶记录此时的咬合接触情况。将受试者的模型和咬合印记进行标准化拍照,使用photoshop对图片上的咬合接触点进行标记,黑色代表穿通点,红色代表中等紧密咬合接触点,蓝色代表不紧密咬合接触点,对两组受试者的咬合接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上实验得出结果如下:1.在icp做最大紧咬时,无论是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患者,还是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口颌面痛患者,其咬合力水平、锁合与咬合接触点数量、咬合力占比及肌电有相关性,而弹响/疼痛与之无明显相关性。非锁合侧的咬合接触点数量和咬合力占比均高于锁合侧;非锁合侧的咬肌肌电高于锁合侧,而颞肌没有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咬合力水平从25%到50%的过程中,颞肌和咬肌的肌电值均显着升高,从50%到100%的过程中,颞肌和咬肌肌电无明显改变。2.在侧方最大紧咬时,无论是锁合侧还是弹响/疼痛侧作为工作侧,工作侧的颞肌和非工作侧的咬肌肌电均高于对侧;在前伸最大紧咬时,锁合侧的咬肌肌电低于非锁合侧。3.在口颌面痛患者与正常个体的咬合接触对比研究中,疼痛患者的咬合穿通点(黑色)数(平均为4.93个)和接触面积(1779.46)显着多于正常个体(分别为1.53个和886.66);疼痛患者的不紧密咬合接触点数(蓝色)平均为17.93个,接触面积平均为15901,显着少于正常个体(分别为23.13和18330);疼痛患者的咬合穿通点主要集中在引导尖附近;疼痛患者的咬合不对称性显着高于正常个体。由此得到以下结论:1.在单侧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口颌面痛的患者中,咬肌的肌电与咬合状况(锁合)关系更密切,而与症状关系不明显。2.咬合接触密合程度分析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咬合分析方法,口颌面肌痛患者的穿通性咬合接触点数量远高于正常个体,而非穿通性紧密咬合接触点数量少于正常个体。3.以建立稳定均衡咬合接触为目标的咬合治疗有可能成为改善咀嚼肌功能进而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治疗途径之一。

肖珲,刘从华,刘俊峰[6](2016)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在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二腹肌前腹肌电活动的改变,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RW-splint戴入成功后,采用Bio PAK系统的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RW-splint治疗后1周、2个月的二腹肌前腹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 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二腹肌前腹在吞咽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患者吞咽位时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颌姿势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W-splint必须加长戴用时间才能改变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值。

周丽娟[7](2015)在《视觉反馈调节的升颌肌及肱二头肌不同水平主动收缩对烦躁情绪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咀嚼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韧带、牙齿和肌肉等组织构成,行使咀嚼、言语、吞咽等重要口颌功能,受由大脑、脑干和外周神经构成的复杂神经系统调控,以确保该系统的运动都在尽可能对各结构产生最小破坏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本研究借助于T-Scan III以及BioEMG III同步记录先进检测手段,对健康成年人作不同咬合力等级紧咬或抬臂的主动收缩活动时,在视觉反馈、维持一定收缩力水平的努力等因素下,并调查健康受试者完成各项紧咬和抬臂任务的难度进行评价以及其对烦躁情绪程度有何影响,以及各收缩条件下双侧升颌肌和左侧肱二头肌肌电活动的变化,探索完成视觉反馈调节作用下升颌肌和肱二头肌主动收缩活动任务对受试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的区别及其生理病理意义。以期为口颌面部疼痛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等疾病的精神心理病因学研究方面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受试者为青年女性健康正常牙合者25例,检测项目如下:1、正中咬合运动采用T-Scan III咬合测定分析系统检测: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使用各等级咬合力紧咬的水平,并采用BioEMGIII肌电仪同步记录双侧颞肌前束(anterior temporalis,TA)和咬肌(masseter muscles,MM)的肌电活动。咬合力水平设为以下三个级别:轻度、中等、最大紧咬,咬合动作快速正中紧咬,轻力、中力、最大紧咬力分别嘱受试者模拟预想日常咬面包、花生、最大咬合力的主观预设力并达到需参照力的水平进行,记录条件包括:(1)无视觉反馈,力量不维持;(2)有视觉反馈,力量不维持;(3)无视觉反馈,力量维持;(4)有视觉反馈,力量维持,共12项咬合过程。2、抬臂运动采用t-scaniii咬合测定分析系统记录健康正常牙合受试者进行左前臂上抬动作时的抬臂力,并同步应用bioemgiii肌电仪同步记录左侧肱二头肌(bicepsbrachiimuscle,bic)的肌电活动。实验中嘱受试者分别用轻力、中力、最大力快速垂直上抬左前臂至压力板并达到参照力的水平,抬臂时的条件:(1)无视觉反馈,力量不维持;(2)有视觉反馈,力量不维持;(3)无视觉反馈,力量维持;(4)有视觉反馈,力量维持,共12项抬臂过程。在完成每个咬合任务和抬臂任务完成后,请受试者填写任务难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数值和任务烦躁vas数值,分析咬合和抬臂任务难易度和烦躁度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结果如下:1.随着咬合力水平的升高,受试者的双侧ta和mm肌电活动也出现相应的增强趋势;咬合力量维持时较不维持时双侧ta和mm肌电活动均显着增高,而视觉反馈对升颌肌肌电并没有规律的升高作用。2.随着左侧前臂抬臂力量的升高,受试者bic肌电活动也相应出现增强趋势,而视觉反馈、维持努力均对bic肌电值没有明显影响。3.总体上来说,在各12项不同实验任务条件下,咬合和抬臂过程的烦躁vas值与任务难度vas值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实验任务难度vas值的增高,烦躁vas值也出现了明显增高的趋势。4、随着咬合力水平的增加,任务难度值及烦躁度均呈下降趋势,在小力紧咬、有视觉反馈、无维持努力时,咬合难度及烦躁度最高。5、随着抬臂力的增加,抬臂任务难度及烦躁度呈上升趋势,在最大抬臂力、有视觉反馈、有维持努力时,抬臂难度及烦躁度最高。6、咬合过程与抬臂过程的比较,尤其在最大力量、有维持努力的状态下,无论有无视觉反馈,咬合任务难度以及烦躁度都较抬臂任务难度以及烦躁度低;而在小力紧咬、有视觉反馈、无维持努力情况下咬合任务难度以及烦躁度都较抬臂任务难度以及烦躁度高。因此,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肌收缩相关的烦躁情绪与实现肌主动收缩目标任务的难度呈正相关;正常人维持较低咬合力水平或较高抬臂水平的难度较大,所引起的烦躁程度较高;2、升颌肌和肱二头肌的肌电水平均与目标收缩力水平的提高有正相关关系,仅升颌肌对一定收缩力水平的维持努力需要明显较高水平的肌电活动。3、持续存在的低强度咬合需求可能对个人情绪具有负面影响。

郭少雄[8](2015)在《胸锁乳突肌在正中紧咬以及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产生头颈运动,颈肌与咀嚼肌构成不同层级的肌链[1]。胸锁乳突肌是否也参与了咀嚼运动,其与咬肌功能活动以及咬合力水平、咀嚼时相有怎样的关系尚不清楚。由于咬肌功能活动与咬合密切相关,如果胸锁乳突肌与咬肌功能相关,无疑将对颈椎功能紊乱病的咬合病因研究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采用T-scan III咬合记录仪和Bio 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名健康受试者的SCM肌电值,分析在不同程度咬合力时SCM肌电值与自主最大紧咬(maximal voluntary clenching,MVC)时肌电值的比值的变化,并以咬肌(masseter muscles,MM)为参照,探索在牙尖交错位作最大紧咬的过程中,SCM肌电水平与咬合力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Bio EMG III肌电图仪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EGN),同步记录20名健康受试者单侧咀嚼运动时的双侧SCM和MM的肌电及咀嚼运动轨迹,分析、比较SCM和MM肌电峰值在咀嚼运动轨迹上的所处位置。结果表明:1、MVC时,不仅双侧MM而且双侧SCM都有明显的肌电活动,左右侧SCM及MM肌电值均无明显差异;SCM肌电幅值约为MM的9.13±4.77%10.23±6.47%;SCM及MM的肌电比值在达到最大咬合力的75%之前均呈逐渐增高趋势,但从最大咬合力的75%水平至MVC时肌电值显着下降(P<0.05)。2、单侧咀嚼时,双侧SCM与MM均在最终咀嚼位(TCP)之前出现峰值电位,但SCM的肌电峰值水平很小,在单侧咀嚼时仅为MM的6.95±3.48%7.78±4.57%;平衡侧SCM的肌电早于平衡侧和工作侧MM肌电达峰,而工作侧SCM与双侧MM肌电峰值出现的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由于对称性正中紧咬时SCM与MM表现出同步活动特征,而非对称的单侧咀嚼时SCM与MM峰值电位不同步,平衡侧SCM峰值电位提前发生,以稳定头颈姿势,为咬肌发挥咀嚼力提供稳定的颈部姿势环境。因此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SCM参与了正中紧咬和咀嚼运动,在正中紧咬和咀嚼运动中,SCM与MM具有协同作用关系。2、平衡侧SCM在单侧咀嚼时头颈姿势的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俊峰[9](2014)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因素和机制复杂。目前,TMD被公认为是多因素疾病。其中,(?)因素尽管存在较大争议,但已被许多临床医生所接受。有研究表明安氏Ⅱ类错(?)患者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风险较大,认为安氏Ⅱ错(?)比安氏Ⅰ类错(?)更多的咬合特征与TMD相关,如前牙深覆盖、深覆(?)、咬合接触减少、咬合侧滑、非工作侧(?)干扰等。TMD主要包括功能紊乱、结构紊乱、关节器质性破坏。临床上患者通常出现下颌运动异常,下颌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压痛,以及关节弹响和杂音。无症状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间隙变化、骨质改变(吸收或硬化)或者关节盘移位。(?)板作为一种保守、可逆的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因素引起的TMD治疗中。(?)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下颌颌位,为正畸的诊断、治疗计划制订以及疗效的稳定性提供可靠保证。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有TMD患者在正中(?)位(centric occlusion, CO)和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 CR)时髁突位置和咬合关系的变化及RW-splint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颌位、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为RW-splint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有TMD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1~2013年在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5例,男1例,女14例。年龄14~28岁,平均年龄21.5岁。纳入标准:(1)符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用诊断标(RDC/TMD);(2) CBCT检查有关节间隙的改变或(和)髁突表面骨质改变;(3)牙列能满足RW-splint的固位要求;(4)患者同意试验且能配合者。排除标准:(1)急性期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或关节炎患者;(2)张口困难,开口度小于3cm;(3)有外伤史或者颞下颌关节手术史;(4)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患者;(5)有精神或心理问题患者。2.研究内容2.1髁突移位测量仪(measures condyle displacement, MCD)记录通过面弓转移,在(?)架上采用MCD描记纸对患者CO-CR位髁突位置进行记录。2.2患者CO-CR位咬合关系的变化在(?)架上测量患者CO-CR位上颌左右侧第一恒磨牙和尖牙矢状向的位置关系变化及前牙覆(?)、覆盖的变化。2.3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法,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评估。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包含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DI)和肌肉压痛指数(palpation index, PI),DI和PI的平均分为Fricto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2.4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用Winceph7.0软件对患者∠ANB、∠SN-MP、S-G0/N-Me、前牙覆(?)、覆盖进行测量,观察患者颌位的变化。2.5咀嚼肌(颞肌前束、咬肌、二腹肌前腹)肌电幅值的测量RW-splint戴入成功后,采用BioPAK系统的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RW-splint治疗后1周、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1.MCD记录结果显示:15例患者髁突CO-CR位矢状向偏移量均值左侧为0.99mm;右侧1.22mm,左右髁突矢状向偏移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向上70.0%(21/30)CR位髁突位于CO位的后方,其中左侧比率为66.7%(10/15),右侧比率为73.3%(11了/15)。垂直向偏移量均值左侧为1.09mm,右侧1.37mm,左右髁突垂直向偏移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向63.3%(19/30)CR位髁突位于CO位的上方,其中左侧比率为60.0%(9/15),右侧比率为66.7%(10/15)。髁突垂直向偏移量均值(1.23mm)大于髁突矢状向偏移量均值(1.10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横向偏移量均值为0.54mm,髁突在横向偏移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53.3%(8/15)CR位髁突位于CO位的右方。2.髁突CO-CR位咬合关系变化的测量结果显示:经RW-splint治疗后,15例患者左右侧下颌相对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的均值分别为1.57mm,1.69mm;左右侧尖牙向远中移动的均值分别为1.54mm,1.51mm;前牙覆(?)减小,均值为1.16mm;覆盖增加,均值为1.99mm。3.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显示:经RW-splint治疗后,15例患者LANB增大,前牙覆(?)减小,覆盖加大,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降低。4. 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法显示:RW-splint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相比,15例患者治疗后下颌运动分(mandibular movement MM1)、X关节杂音分(joint noiseJN)、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DI)、肌肉压痛指数(palpation index 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关节压诊分(joint palpationJ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RW-splint治疗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15例患者治疗后下颌运动分(mandibular movement MM1)、X关节压诊分(joint palpation JP)、关节杂音分(joint noise JN)、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DI)、肌肉压痛指数(palpation index PI)、颞下颌关节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W-splint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肉疼痛明显缓解甚至消失,弹响症状减轻,开口受限缓解。5.咀嚼肌(颞肌前束、咬肌、二腹肌前腹)肌电值的测量5.1咀嚼肌肌电值比较与治疗前相比,RW-splint治疗1周后12例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幅值,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及吞咽位时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12例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和吞咽位时二腹肌前腹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大于咬肌的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咀嚼肌不对称性指数比较治疗1周后、2月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12例患者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双侧咀嚼肌的总体不对称性指数(Astot)、双侧颞肌不对称性指数(AsTA)和双侧咬肌不对称性指数(As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安氏Ⅱ类错胎畸形伴有TMD大部分患者髁突存在CO-CR不调以及咬合关系的不真实性,且大部分患者CR位髁突位于CO位髁突的后上方。2. RW-splint治疗能促使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有TMD患者下颌发生顺时针旋转。3. RW-splint治疗能改善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有TMD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患者咀嚼肌疼痛症状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下颌运动和关节区弹响。4.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有TMD患者ICP紧咬时咬肌的肌电值偏低。5. RW-splint能降低咀嚼肌的肌电值,但改善其对称性作用不明显,可能与RW-splint改变了患者的牙位而呈现出原本有的早接触或(?)干扰有关,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李娟[10](2013)在《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下颌运动轨迹及咀嚼肌表面肌电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个别正常胎人群的下颌运动轨迹及咀嚼肌表面肌电测量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下颌运动轨迹及咀嚼肌表面肌电的规律和差异,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择15-17岁、18-25岁、26-30岁年龄组的正常(?)人群,每个年龄组分别选择20例,其中男、女各10例。采用SAM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测各组每位受试者的下颌叩齿运动、边缘运动、咀嚼运动的轨迹及幅度;检测髁状突中心在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上运动轨迹特征,前伸髁道斜度,非工作侧矢状面、水平面的侧方髁道斜度,用肌电仪同步检测其双侧咬肌及颞肌表面肌电变化。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个年龄组人群下颌切点运动轨迹重复性较好,重复性高低依次为:叩齿运动、前伸运动、左右侧方运动和最大开口运动;2.3个年龄组正常(?)人群最大开口运动幅度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3.3个年龄组下颌切点前伸运动矢状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4.3个年龄组下颌切点左右侧方运动幅度在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一年龄组间左右侧方运动轨迹对称性好,运动幅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5.3个年龄组左右侧咀嚼运动的咀嚼环形态光滑,出轨与入轨规律性强,在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运动轨迹幅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6.正常(?)人群左右侧方运动时髁状突中心运动轨迹光滑,左右对称性好,3个年龄组的前伸髁道斜度、矢状面非工作侧侧方髁道斜度、Bennett角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7.咀嚼肌表面肌电图显示3个年龄组下颌边缘运动时咬肌、颞肌肌电幅度较为平缓,咬肌肌电略高于颞肌,最大开闭口、前伸运动等对称运动中,左右侧同名肌咀嚼肌的峰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侧方运动中工作侧颞肌比非工作侧颞肌肌电峰值高,工作侧咬肌比非工作侧咬肌肌电峰值高;正常(?)入群咀嚼肌在下颌边缘运动及咀嚼运动时咀嚼肌均有肌电活动,咀嚼肌咀嚼运动时较边缘运动肌电活动更明显,且咬肌肌电峰值均高于颞肌。8.本研究显示正常(?)人群咀嚼肌的收缩力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3个不同年龄组咀嚼肌肌电峰值高低依次为:26-30岁年龄组、18-25岁年龄组和15-17岁年龄组。同一年龄组左右侧同名咀嚼肌的肌电峰值在最大开口、前伸等对称运动时无显着性差异(p>0.05);左右侧方运动及左右咀嚼运动时,工作侧同名咀嚼肌肌电峰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所测正常人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及咀嚼运动规律性好,左右侧侧方运动幅度无显着性差异。2.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下颌运动轨迹及咀嚼肌有其典型的特征并存在差异。3.本研究所测数值范围可为颞下颌关节病、口颌系统功能异常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二、下颌生理运动的同步肌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颌生理运动的同步肌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偏侧面肌痉挛与面肌联带运动的电生理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偏侧面肌痉挛临床及特异性电生理指标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肌电相同的喉内外肌NGF及Trk A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主要试剂和仪器
    1.2实验动物及分组
    1.3研究方法
        1.3.1免疫印迹检测
        1.3.2荧光定量PCR
        1.3.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免疫印迹检测
    2.2荧光定量PCR
3.讨论

(3)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 临床资料收集
    1.3 下颌运动及咀嚼肌肌电活动记录
        1.3.1 安装方法
        1.3.2 下颌运动及咀嚼肌肌电活动采集流程
        1.3.3 下颌运动坐标系的建立和虚拟可视化模型
    1.4 下颌运动数据和肌电活动数据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
    2.2 下颌运动特点
        2.2.1 开闭口运动特点
        2.2.2 边缘运动特点
    2.3 肌电活动特点
3 讨论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动态咬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及其与肌电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咬合接触的检查与研究
    2.咀嚼肌功能的评价指标与研究手段
    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检查与诊断
    4.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6.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肌电
    7. 咬合、肌电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
第一部分 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研究一 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咬合肌电同步检查方法
        1.3 数据收集及分析
        1.4 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检查
        2 结果
        2.1 受试者的临床情况
        2.2 咬合、肌电、锁合及颞下颌关节弹响的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二 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口颌面痛疼痛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受试者的临床情况
        2.2 咬合、肌电、锁合及疼痛的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口颌面痛患者咬合接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过程
    2 实验结果
        2.1 标准一致性检验
        2.2 咬合接触频率
        2.3 咬合接触面积及不对称指数
        2.4 穿通(黑色)咬合接触点在上下颌的分布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1. 2 研究材料
    1. 3 研究方法
    1. 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 1 吞咽位时二腹肌前腹肌电幅值的比较
    2. 2 下颌姿势位时二腹肌前腹肌电值比较
3 讨论

(7)视觉反馈调节的升颌肌及肱二头肌不同水平主动收缩对烦躁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健康正常牙合受试者在不同水平主动收缩咬合力下升颌肌肌电活动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咬合力同步肌电检查方法
        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2 结果
        2.1 右侧颞肌前束
        2.2 左侧颞肌前束
        2.3 右侧咬肌
        2.4 左侧咬肌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二 健康正常牙合受试者在不同水平主动收缩抬臂力下肱二头肌肌电活动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抬臂力同步肌电检查方法
        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2 结果
        2.1 左侧肱二头肌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三 咬合/抬臂功能运动任务难度与其产生的烦躁度与升颌肌/肱二头肌不同水平主动收缩活动的同步关系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咬合/抬臂力同步肌电检查方法
        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2 结果
        2.1 咬合任务难易程度VAS值
        2.2 咬合任务烦躁程度VAS值
        2.3 抬臂任务难易程度VAS值
        2.4 抬臂任务烦躁程度VAS值
        2.5 咬合任务与抬臂任务难易程度VAS值、烦躁程度VAS值的比较
        2.6 咬合任务的难易程度VAS值与烦躁程度VAS值相关性分析
        2.7 抬臂任务的难易程度VAS值与烦躁程度VAS值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胸锁乳突肌在正中紧咬以及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咬合对胸锁乳突肌影响
    2 咬肌和胸锁乳突肌活动相关性研究
    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胸锁乳突肌
    4 下颌运动及头颈运动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关系
    5 相关机制研究
实验一 静态咬合中咬合力与咬肌和胸锁乳突肌电活动的同步关系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二 单侧咀嚼时胸锁乳突肌肌电与咀嚼运动轨迹关系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材料
    3. 试验步骤
    4. 研究方法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1 髁突髁突CO-CR位三维方向的变化
    2. CO-CR位咬合关系的变化
    3. 头颅测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
    4. 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5. 咀嚼肌(TA、MM、DA)肌电活动的变化
第三章 讨论
    1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TMD患者CO-CR位髁突位置及咬合关系分析
    2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TMD患者牙位、颌位的影响
    3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TM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4. 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英文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下颌运动轨迹及咀嚼肌表面肌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一 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下领运动轨迹的比较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 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咀嚼肌表面肌肌电的比较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下颌生理运动的同步肌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偏侧面肌痉挛与面肌联带运动的电生理指标研究[D]. 张欣.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肌电相同的喉内外肌NGF及Trk A的比较[J]. 朱明婧,徐志文.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01)
  • [3]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王晶,陈俊鹏,王洋,许向亮,郭传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3)
  •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动态咬合分析[D]. 冯瑶.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5]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及其与肌电关系研究[D]. 亓坤.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2)
  • [6]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J]. 肖珲,刘从华,刘俊峰. 口腔疾病防治, 2016(03)
  • [7]视觉反馈调节的升颌肌及肱二头肌不同水平主动收缩对烦躁情绪的影响[D]. 周丽娟.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3)
  • [8]胸锁乳突肌在正中紧咬以及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规律研究[D]. 郭少雄.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8)
  • [9]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研究[D]. 刘俊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2)
  • [10]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的下颌运动轨迹及咀嚼肌表面肌电比较研究[D]. 李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下颌生理运动同步肌电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