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一、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董明亮[1](2020)在《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华北落叶松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出生长快、材性好、抗性强的新品种。但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遗传背景复杂、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依靠传统育种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通常效率很低。利用DNA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然而,由于华北落叶松缺乏基因组数据和高质量分子标记,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关于该树种的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多态性EST-SSR标记,并通过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来验证这些标记的实用性;利用部分新开发标记对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后,采用SLAF-seq技术进行大规模SNP标记开发并构建首张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连续两年的表型测定数据,对8个生长和针叶性状进行QTL分析。以上研究对增加华北落叶松高质量分子标记数量,解析重要数量性状遗传结构,促进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了一批落叶松属内通用的多态性EST-SSR标记。利用1300条Unigene序列成功设计SSR引物1065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40对引物经筛选后获得多态性引物52对,再选取扩增最理想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66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进行基因分型,共检测到77个等位位点,每个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7。此外,所有的20对引物在落叶松属其他3个物种中均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条带,有效扩增率高达100%。(2)利用新开发的EST-SSR标记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种子园66个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20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4,显示了该种子园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66个无性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2~0.585,平均值为0.317,相对较宽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表明了66个无性系具有多样化的遗传背景。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可以将66个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但由于这些无性系的信息资料不完整和记录混乱,无法确定分群结果是否与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关。(3)通过华北落叶松2个优良无性系的杂交试验构建了由145个子代单株组成的F1作图群体,杂种真实性鉴定后利用SLAF-seq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大规模挖掘了SNP标记。SLAF-seq共产生1501.22 M双末端reads,大约300.20 Gb的原始数据。序列比对和聚类后,共获得6,323,943个SLAF位点。以每个SLAF位点上拷贝数最高的序列为参考序列进行SNP标记挖掘,在检测到324,352个SNP标记中,有122,785个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37.86%。最终获得6931个在亲本中平均测序深度大于10-fold、在F1群体中完整度高于75%、且符合孟德尔分离比率的有效SNP标记。(4)构建了首张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上的6099个SNP标记分属于12个连锁群,连锁群数目与落叶松及松科的其他大多数树种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相同。图谱总长度为2415.58 c M,覆盖了华北落叶松基因组总长度的99.6%,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0 c M。最终上图的SNP标记在亲本和子代中的平均测序深度分别为65.84-和17.73-fold,在F1群体中的平均完整度高于99%。(5)根据遗传图谱信息,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连续两年测定的8个生长和针叶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当LOD阈值为2.5时,共检测到36个QTLs,其中控制针叶面积的QTL有7个,控制苗高、地径和针叶宽的QTL各有5个,控制针叶长和针叶厚的QTL各有4个,控制针叶长宽比和气孔线数的QTL各有3个。这些QTLs分布在除LG7和LG10之外的10个连锁群上,每个QTL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4.2%~18.2%。两个测试年份共检测到6个QTL聚集区域,其中位于LG8连锁群上136.365~161.717 c M区域和LG9连锁群上43.453~65.422 c M区域包含较多数目控制不同性状的QTLs,且每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均较高,将是后续研究重点关注区域。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和SLAF-seq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大批量开发了高质量SSR和SNP分子标记,构建了华北落叶松第一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并首次开展了华北落叶松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分析,获得了一些控制重要表型性状的QTLs,为加速华北落叶松的遗传改良提供有力的分子工具和信息支持。

韩志强[2](2018)在《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的毛白杨育种亲本选配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特有乡土树种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杂交育种中一直存在以杂种为母本而导致母本效应利用不充分问题。有关问题的解决,对于推动毛白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内保存的469个优树,以及课题组前期获得的30个雌株的半同胞家系、34个全同胞家系为材料,围绕毛白杨种内生长性状高配合力杂交亲本选配的目标,依托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毛白杨种质资源库优良无性系SSR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分化分析、亲本SSR遗传距离与生长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关分析、半同胞群体内入选优株父本鉴定、高特殊配合力杂交亲本组合构建、毛白杨全同胞子代群体构建及其评价,以及天然2n配子发生途径及其传递亲本杂合性分析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毛白杨多态SSR引物库和优良无性系指纹图谱库。以469个毛白杨优株无性系的DNA为模板,通过荧光SSR引物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仪检测,筛选出清晰、特异、多态、稳定扩增的SSR引物406对,在毛果杨的19条染色体上的分布介于3-39对之间;并利用BLAST比对分析,将其中389对SSR引物定位到毛果杨基因组,构建了毛白杨多态SSR引物库。同时,通过对SSR引物进行鉴别效率分析,筛选出25对多态性较高的SSR核心引物,以及13对特异的SSR辅助引物,构建了 469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指纹图谱,并完成了指纹图谱的QR编码。有关研究为今后毛白杨遗传资源管理、品种鉴定、亲本分析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奠定了基础。(2)证明了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可以完成毛白杨半同胞优株的父本鉴定和高特殊配合力杂交亲本组合重建。在对30个毛白杨半同胞家系的2292株子代株高、地径、分枝角、胸径、分枝粗、叶长、叶宽、叶面积等主要生长性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源于17个半同胞家系的77株优良半同胞子代,包括三倍体43株、二倍体34株。利用筛选出的14对高多态性SSR引物对77个优良单株进行父本鉴定,为59个优良单株鉴定出唯一父本,包括49个杂交亲本组合,含17个母本、29个父本。(3)根据雌雄株SSR遗传距离初步构建了育种亲本群体。对34个杂交组合的生长性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SSR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证明毛白杨杂交组合亲本特殊配合力与亲本间SSR遗传距离具有显着正相关,通过亲本间SSR遗传距离可以预测高特殊配合力杂交亲本组合。进而基于SSR遗传距离分析,对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育性较好的18个雌株、68个雄株间特殊配合力进行预测,将1224个杂交亲本组合压缩到52个,初步筛选出高特殊配合力育种亲本群体,包括母本15个、父本12个。综合SSR遗传距离初选育种亲本群体以及优良单株父本鉴定结果,构建了毛白杨育种亲本群体,含14个潜在高配合力亲本组合,包括母本10个、父本5个。(4)实践证明,基于亲本遗传距离和半同胞子代优株SSR分子标记父本鉴定的毛白杨育种亲本选配策略科学且高效。从综合SSR遗传距离以及优良单株父本鉴定结果构建的高配合力育种亲本中,选择育性较好的3个母本、6个父本,组配5个目标杂交组合和3个对照杂交组合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共获3984株毛白杨全同胞杂交后代;对各杂交组合子代株高、地径生长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母本与父本杂交对子代株高与地径的影响显着;5个目标杂交组合株高与地径都显着高于同一母本的对照杂交组合;各杂交组合内单株株高和地径均存在较大变异,对照组株高与地径的变异系数较目标杂交组合更大。表明根据毛白杨半同胞子代优良单株SSR分子标记父本鉴定以及亲本遗传距离预测组配杂交组合,可以获得生长表现更有优势的杂种后代。(5)首次发现毛白杨天然2n雌配子的存在,并证明了天然2n雌雄配子发生途径及其传递亲本杂合性特点。对杂交组合“T-F-14 ×T-M-43”获得的87株天然三倍体2n配子来源进行SSR鉴定,首次发现其中存在18株来源于未减数2n雌配子的天然三倍体,占该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总数的20.68%。利用4个低重组率的SSR位点进行2n雌雄配子发生途径鉴定,证明在产生于天然2n雌配子的三倍体中,有6株源自FDR型2n配子,12株源自SDR型2n配子;而在产生于天然2n雄配子的三倍体子代中,有55株源自FDR型2n配子,14株源自SDR型2n配子。同时,利用42对SSR引物对2n配子传递亲本杂合性进行分析,发现2n雌配子传递亲本杂合度低于2n雄配子杂合度。(6)提出了一种更为可靠的林木高特殊配合力育种亲本选配策略。即在毛白杨乃至类似树种的优良无性系选育中,首先利用种质资源库,通过花粉及结籽情况观察筛选育性好的父母本;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育性好的亲本间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基于一定的遗传距离标准筛选潜在的高特殊配合力杂交组合,实现初选育种亲本群体的构建;进而利用初选育种亲本群体的母本构建半同胞家系,从中筛选优良半同胞子代优株,并利用分子标记开展半同胞群体优良单株的父本鉴定;快速、高效实现高特殊配合力杂交组合亲本选配以及育种亲本群体构建。

祁荔[3](2017)在《鹅掌楸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初步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AFLP及SSR分子标记,以鹅掌楸属种间杂交(BM×S)F1代群体为材料,利用新型作图软件highmap构建双亲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对鹅掌楸部分重要性状进行了初步的QTL定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首次将AFLP标记应用于鹅掌楸遗传图谱构建。建立并优化了适合鹅掌楸的AFLP-STR反应体系。a.预扩增25ul反应体系:经酶切-连接后DNA模板3.0μL,d NTP浓度为0.2 mmol/L,Mg Cl2浓度为1.5 mmol/L,E00引物浓度为40 n M,M+C引物为240 n M,r Taq酶浓度为0.04 U/μL。b.选扩增15μL反应体系:DNA模板3.0μL,d NTP浓度为0.2mmol/L,Mg Cl2浓度为2.0 mmol/L,E-NN引物浓度为0.2μmol/L,M-NNN引物为0.6μmol/L,r Taq酶浓度为0.06 U/μL。该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稳定可靠、多态性高的AFLP分子标记。(2)以鹅掌楸属种间杂交组合(BM×S)F1代196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新型作图软件High Map,分别父母本构建遗传图谱。母本北美鹅掌楸(BM)总图距为1914.34c M,包含12个连锁群、389个标记位点,其中,AFLP标记377个,SSR标记12个。父本鹅掌楸(S)总图距为1326.36c M,包含10个连锁群、436个标记位点,其中,AFLP标记428个,SSR标记8个。并利用High Map软件对标记信息进行了单体来源与连锁关系评估。(3)应用R/qtl软件采用CIM法对8 a生鹅掌楸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成龄叶数量性状和分枝性状(分枝数、分枝角)进行了初步的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出23个QTL,其中H1、H2-2、H3-2、H4-2可以推测为同一个QTL,且LOD大于3.5,是控制树高性状的主效QTL;同时,发现控制叶长的3个QTL及控制叶最窄处宽度的9个QTL。

贾礼聪[4](2016)在《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特性鉴定与遗传组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薯(lpomoea batatas(L.)Lam.)是重要的块根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甘薯近缘野生资源相当丰富,并且存在许多甘薯不具有的优良基因。研究表明,体细胞杂交能有效克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存在的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得这些优良的基因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到甘薯的遗传改良中。为了开发和利用甘薯近缘野生种的优良基因,本研究对本研究室已经获得的3个具有膨大块根的甘薯品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种间体细胞杂种XT1(徐薯 18+I.triloba)、KT1(高系 14 号+I.triloba)和 XL1(徐薯 18+I.lacunosa)的特性和遗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XT1进行了 RAPD、细胞学和形态学鉴定。通过对XT1及其亲本植株进行离体、盆栽和大田的抗旱性系统鉴定,表明XT1的抗旱性显着高于徐薯18。在干旱胁迫下,XT1的脯氨酸和SOD和CAT活性以及光合活性显着高于徐薯18,而MDA含量显着低于徐薯18。对XT1及其栽培种亲本徐薯18块根品质的评价结果显示,XT1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徐薯18。用SSR和AFLP技术对XT1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含有双亲的特异条带和改变的条带。用MSAP技术对XT1的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T1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由双亲的特异位点和改变的位点组成。进一步分析显示,XT1中栽培种亲本特异的基因组条带和甲基化位点比例显着高于野生种亲本的比例。RNA-seq分析表明XT1的基因表达模式与徐薯18相近。XT1具有与徐薯18相同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通过RNA-seq和qRT-PCR分析,认为XT1抗旱性优于徐薯18的机制为:XT1遗传了I.triloba的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干旱胁迫下显着上调表达。2、通过对KT1及其亲本植株进行离体、盆栽的抗旱性系统鉴定,表明KT1的抗旱性显着高于高系14号。在干旱胁迫下,KT1的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光合活性显着高于高系14号,而MDA含量显着低于高系14号;抗旱相关基因在KT1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高系14号。用SSR、AFLP和MSAP技术对本研究室获得的甘薯品种高系14号与I.trilob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KT1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表明KT1的基因组含有双亲的特异条带和改变的条带,KT1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由双亲的特异位点和改变的位点组成;KT1中高系14号特异的基因组条带和甲基化位点比例显着高于I.triloba的比例。RNA-seq分析表明,KT1的基因表达模式与高系14号相近。KT1具有与高系14号相同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通过RNA-seq和qRT-PCR分析,认为KT1抗旱性优于高系14号的机制为:KT1遗传了其野生种亲本I.triloba的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干旱胁迫下显着上调表达。3、通过对XL1及其亲本植株进行离体的重金属铝和铬的耐受性鉴定,表明XL1对重金属铝和铬的耐受性显着高于徐薯18。在不同浓度铝和铬胁迫下,XL1的脯氨酸含量、SOD和CAT活性显着高于徐薯18,而MDA含量显着低于徐薯18。用SSR、AFLP和MSAP技术对本研究室获得的徐薯18与I.lacunoas的种间体细胞杂种XL1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分析,表明XL1的基因组含有双亲的特异条带和改变的条带,XL1的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由双亲的特异位点和改变的位点组成;XL1中徐薯18特异的基因组条带和甲基化位点比例显着高于I.lacunosa的比例。XL1具有与徐薯18相同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体细胞杂交在甘薯遗传改良上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甘薯近缘野生种中的有益基因发掘,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甘薯栽培种的进化和系统发育。

刘京京[5](2014)在《枣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体系建立及赞皇大枣起源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枣和酸枣中‘赞皇大枣’是自然三倍体枣品种,表现出多倍体所具有的抗逆性强、果实大、味甜、丰产、营养丰富等优点。目前,有关三倍体赞皇大枣的起源途径还知之甚少,多倍体育种是枣育种的一个方向,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45S、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基因组同源性比较和多倍体起源的探讨。本试验通过借鉴其他作物上的GISH体系,建立枣、酸枣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体系,探讨三倍体赞皇大枣起源,旨在为枣的细胞学研究、多倍体品种的选育以及染色体识别等方面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去壁低渗法染色体制片,探针标记的制备、染色体DAPI浓度优化,建立了枣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体系,并用该技术检测了枣和酸枣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用阜平大枣做探针给酸枣杂交,用酸枣做探针给阜平大枣杂交,以及分别用阜平大枣、酸枣做探针给赞皇大枣杂交,所有染色体都显示出较强的杂交信号并均匀布满其全长。结果表明:枣和酸枣基因组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为证实枣起源于酸枣,两者同属一个种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的证据,研究也表明赞皇大枣为同源三倍体。2、5S rDNA和45S rDNA在枣和酸枣中期染色体上比较定位(1)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5S rDNA在3个枣品种和酸枣类型的中期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阜平大枣、酸枣和赞皇大枣分别有6、4、4个杂交位点;阜平大枣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1、2、6、7号染色体上,酸枣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1、3号染色体上,赞皇大枣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2、6号染色体上,杂交位点的数目和信号的分布情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不固定,45S rDNA和5S rDNA有分布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现象。(2)45S rDNA在5个枣品种和酸枣类型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比较定位:阜平大枣、酸枣、铃铃枣、赞皇大枣和苹果枣分别有4、4、2、5、5个杂交位点;阜平大枣45S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1、3、12号染色体上,酸枣4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2、3号染色体上,铃铃枣4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2号染色体上,赞皇大枣4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1、3、5、12号染色体上,苹果枣45S rDNA杂交位点主要分布在3、5、6、12号染色体上,杂交位点的数目和信号的分布情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分布在:短臂近着丝粒区域、长臂近着丝粒区域、着丝粒区域、短臂末端、长臂末端。从杂交结果说明赞皇大枣杂交位点正好含有阜平大枣的杂交位点,从而进一步说明赞皇大枣的起源可能与阜平大枣有关。3、以阜平大枣和玲玲枣做为封阻DNA,分别以铃铃枣、酸枣和阜平大枣做探针DNA,给赞皇大枣杂交。结果表明:阜平大枣作封阻DNA,铃铃枣和酸枣作探针DNA给赞皇大枣杂交,赞皇大枣36条染色体中24条染色体完全被封阻住没有杂交信号,而12条染色体有杂交信号;以玲玲枣作封阻DNA与赞皇大枣杂交的情况与阜平大枣作封阻情况相反,从而更进一步证实赞皇大枣起源是由阜平大枣2n配子和未知枣品种或酸枣杂交产生。

杨永乾[6](2014)在《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文中提出小麦近缘植物种类繁多,含有许多可以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的优异性状,是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中间偃麦草具有大穗多花、抗病、抗寒、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是在小麦育种中利用最广泛的近缘植物之一。虽然前人对中间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为止,中间偃麦草所蕴藏的优异基因远没有被完全发掘和利用,加之利用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和不同的小麦亲本杂交,可以发现出中间偃麦草的优异基因或已知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所以,迫切需要进一步将其优良性状基因导入小麦,丰富小麦现有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为材料,通过农艺性状、高分子量谷蛋白组成和分子细胞学分析,拟阐明这些材料的遗传构成,为其进一步利用奠定基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与HWM-GS分析:通过测定2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有效分蘖数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达到28.8%,变幅为2.0~9.0,有效分蘖均值为5.0;材料间的株高变异幅度最小,变异系数为9.63%,变幅为70.0~137.0cm,平均株高达到116.3cm;材料间小穗数、穗粒数和穗长的平均值分别为22.8、36.5和14.3cm,变幅分别为14.0~29.0、12.0~75.0和10~21cm,其中4个材料(中199-200、中526、中233和中231)的平均穗长均高于17.0cm,表现大穗的特征;旗叶长和宽的平均值分别为25.9cm和1.5cm,变幅分别为12.5~40.0cm和0.8~2.6cm。结实率统计表明,所有材料的结实率在22.2%~94.7%之间。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在检测的23个材料中,10个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WM-GS)组合类型为Null、7+9、2+12,为材料总数的43.50%;5个材料的HWM-GS组合类型为Null、7+8、2+12,占总数的21.7%;分别有3、2和2个材料的亚基组合类型为1、7+8、2+12,1、8、2+12 和 Null、7+8、5+10,分别占总数的 13.0%、8.7%和 8.7%。4 个材料(中 209、中517、中462和中530)含有5+10优异亚基。2、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统计与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根尖体细胞染色体制片观察发现,在2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中有19个材料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占总数的82.6%;2个材料中243和中265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3,占总数的8.7%;另外,材料中530和中462分别具有2n=44和2n=56条染色体。进一步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和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对这些材料进行GISH分析发现,19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的材料中均含有40条小麦染色体和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为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代换系;2个2n=43的材料(中243和中265)均含有41条小麦染色体和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是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代换系;材料中530的44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和42条小麦染色体组成,为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附加系;染色体数为2n=56的八倍体材料中462含有14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和42条小麦染色体。3.代换系中233的分子细胞学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FISH和SSR、EST-SSR分子标记分析大穗型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中233的遗传组成。结果发现,中23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通常配对成21个二价体;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进行GISH分析发现,中233含有2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和40条小麦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Ⅰ,两条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可以正常配对;利用D基因组特异探针pAsl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发现,中233缺少了一对小麦2D染色体;分子标记鉴定进一步表明,中233的一对小麦2D染色体被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所代换,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代换系。

陈晶鑫[7](2013)在《梅花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文中认为植物染色体研究是基因定位、构建物理图谱的重要前提。目前,梅花的核型分析主要通过常规制片法实现,而利用细胞生物学手段进行核型分析还未见报道。一方面由于木本材料的制约,限制了其取材范围。另一方面梅花属小染色体植物,其制片效果还有待改善。本研究对现有梅花染色体制片技术进行改良,并通过制片材料选取,探索梅花的染色体周年性制片技术。首次采用玉米45SrDNA序列作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将探针定位于梅花中期染色上,并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行核型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拓展了梅花染色体制片取材类型,除了传统的茎尖取材,还利用梅花未成熟种子、组织培养获得的伸长胚根、一年生实生苗顶端生长点等分生组织,均获得了分散程度高、清晰的染色体制片。2、经改良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片法,省略预处理过程,直接进行卡诺低温固定,有效拉伸了染色体长度。这一改良有利于FISH试验结果的显微观察,并提高制片效率。3、玉米45SrDNA探针在梅花中其染色体中发现有6个信号点,主要分布于第1、3、7号染色体上,不同品种略有差异。信号点主要分布于染色体长臂末端,结合染色体核型参数,推测梅花从进化上看属较原始类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梅花中的成功探索,为其精确核型分析、基因定位、物理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具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郑仁华,欧阳磊,肖晖,苏顺德[8](2013)在《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该文阐述了国内外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战略任务、关键技术和战略对策,阐述了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战略对策。

李丹[9](2010)在《杉木端粒相关序列和5S rDNA序列分析及染色体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杉木中克隆了两段端粒相关序列TAS1和TAS2,并对杉科植物墨西哥落羽杉、池杉、落羽杉、中山杉、东方杉的5S rDNA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与杉科其他植物的5S rDNA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首次应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杉木染色体上定位了端粒相关序列TAS1和5S rDNA基因。利用单引物在杉木中进行PCR扩增,得到两段杉木端粒相关序列,在NCBI上进行比对,推测TAS1和TAS2可能来自于杉木不同的染色体,表明即使是同一物种的同一个体,端粒相关序列之间同源性也是很低的,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分别对墨西哥落羽杉、池杉、落羽杉、中山杉、东方杉的5S rDN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与杉木、柳杉和水杉的5S rDNA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杉木与中山杉、东方杉、落羽杉、水杉、池杉的5S rDNA基因区相似度不是很高,与柳杉和墨西哥落羽杉的相似度较低,而柳杉与其他6种树种的相似度最低,亲缘关系最远,说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5S rDNA基因变异较大。东方杉5S rDNA基因区与母本墨西哥落羽杉的相似度达到99.2%,与父本柳杉的相似度为84.9%,推测东方杉5S rDNA与母本墨西哥落羽杉的相似度高可能是致同进化现象。而中山杉,水杉、池杉的5S rDNA基因区的相似度达到100%,推测中山杉,水杉、池杉的5S rDNA的致同进化表现基本一致。首次采用杉木端粒相关序列作为探针,利用FISH技术在杉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上进行定位,发现有4个信号点。用杉木5S rDNA基因作为探针在杉木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上进行定位,在细胞核和中期染色体上均发现有2个信号点。

曾艳华[10](2008)在《薏苡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8份薏苡(Coix Lacryma-jobi L.)不同类型种质进行了同工酶分析,从分子水平比较它们的亲缘关系。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栽培薏苡,野生薏苡及水生薏苡基因组间重复DNA序列的同源程度和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薏苡近缘种玉米和类玉米及其杂交后代的异染色质纽重复序列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研究。对类玉米杂交后代“8493”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亲本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同工酶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结合同工酶染色,比较分析了栽培薏苡,野生薏苡和水生薏苡几个不同种质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的分布和活性度。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含量丰富,活性强,酶谱复杂,酶带清晰,稳定,种间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8份种质薏苡大致可以聚为四类:1和3归为一类;4、5、6归为一类;7和8归为一类;2号种质单独成一类。结果可以作为研究薏苡种内分类及种质亲缘关系的基础依据。2用四倍体栽培薏苡(Coix lacryma-jobi,2n=20,)总基因组DNA为探针,对栽培薏苡自身,野生薏苡和水生薏苡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栽培薏苡和野生薏苡染色体都被强烈而密集的杂交信号所标记,说明野生薏苡与栽培薏苡在基因组染色体水平上的同源程度很高,保守重复序列占很大比重;水生薏苡的基因组中有二十条染色体被强烈标记,有十条染色体杂交信号很弱,说明其基因组中有二十条染色体DNA成分与栽培薏苡的基因组DNA高度同源,推断供试的水生薏苡种属广西六倍体水生薏苡居群。3利用组成玉米异染色质纽的180-bp重复序列和TR-1元件对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Zea diploperennis,DP)、玉米自交系330及其远缘杂交后代异源种质纯系540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证实了玉米自交系330异染色质纽位于染色体近末端,DP异染色质纽位于末端,杂交后代540的纽全部位于近末端,而且数目比亲本要少。所有的随体都含有纽的成分。4利用改良的苯酚品红压片技术对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与墨西哥类玉米的杂交种“849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和中期II少数细胞可见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I和后期II部分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的花粉母细胞约占11.1%,但由于发生频率较低,对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影响不大,不影响杂种花粉的育性;利用FISH技术对减数分裂粗线期和终变期染色体进行了45S rDNA的定位,结果显示:45S rDNA定位在一个二价体上。研究结果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证明了两亲本含有相似的染色体组,亲缘关系很近。

二、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落叶松育种研究进展
        1.1.1 落叶松传统育种的研究进展
        1.1.2 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技术在落叶松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1.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落叶松中的应用
        1.2.1 DNA分子标记
        1.2.2 分子标记在落叶松中的应用
    1.3 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途径
        1.3.1 作图群体的建立
        1.3.2 分子标记选择
        1.3.3 分离标记的连锁分析
        1.3.4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1.4 林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1.4.2 林木QTL定位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华北落叶松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多态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Illumina测序和转录组组装
        2.1.3 SSR挖掘和引物设计
        2.1.4 DNA制备和检测
        2.1.5 PCR扩增及SSR标记检测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组装
        2.2.2 EST-SSR位点识别及分布特征
        2.2.3 EST-SSR标记的开发、验证及通用性分析
        2.2.4 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间的遗传关系
    2.3 小结
3 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的构建
        3.1.2 作图群体DNA提取和检测
        3.1.3 SLAF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3.1.4 SLAF测序数据分析和SNP位点识别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华北落叶松基因组DNA提取
        3.2.2 SLAF测序数据分析
        3.2.3 SNP标记挖掘
        3.2.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5 遗传图谱质量评价
    3.3 小结
4 华北落叶松苗期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表型性状的测定
        4.1.3 遗传图谱构建
        4.1.4 QTL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作图群体数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4.2.2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4.2.3 生长和针叶性状的QTL定位
        4.2.4 QTL在连锁群上的成簇聚集
    4.3 小结
5 讨论
    5.1 华北落叶松转录组测序和SSR位点特征
    5.2 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通用性
    5.3 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5.4 SLAF-seq与分子标记开发
    5.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5.6 基因分型技术比较
    5.7 华北落叶松F1作图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
    5.8 表型性状的QTL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的毛白杨育种亲本选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1.1 杨树杂交亲本选择的研究进展
        1.1.2 杨树杂交亲本组配策略的研究进展
        1.1.3 杨树杂交育种策略的演变
    1.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1.2.1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1.2.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中的应用
        1.2.3 SSR分子标记在预测林木特殊配合力上的应用
        1.2.4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1.2.5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1.3 问题与展望
2 毛白杨SSR多态引物库和指纹图谱库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毛白杨多态SSR引物库构建
        2.2.2 毛白杨指纹图谱构建最佳引物组合筛选
        2.2.3 基于SSR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DNA指纹图谱构建
    2.3 小结
3 毛白杨半同胞优株父本鉴定及高配合力亲本选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毛白杨半同胞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综合评价
        3.2.2 毛白杨半同胞子代优株倍性鉴定
        3.2.3 毛白杨半同胞子代优株父本鉴定引物的筛选
        3.2.4 毛白杨半同胞子代优株父本鉴定
    3.3 小结
4 基于毛白杨SSR遗传距离分析的育种亲本群体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毛白杨地理种源遗传分化及多样性评价
        4.2.2 毛白杨种源及杂交亲本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分析
        4.2.3 毛白杨全同胞杂交组合株高和地径配合力分析
        4.2.4 毛白杨亲本特殊配合力与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
        4.2.5 毛白杨高特殊配合力杂交亲本群体的预测
        4.2.6 基于遗传距离和优株父本鉴定的毛白杨高配合力亲本选配
    4.3 小结
5 基于遗传距离及优株父本鉴定选配的毛白杨亲本杂交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材料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毛白杨全同胞子代群体构建
        5.2.2 毛白杨杂种的倍性鉴定
        5.2.3 毛白杨全同胞子代群体评价
    5.3 小结
6 毛白杨天然2n配子发生途径及其传递亲本杂合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材料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天然2n花粉发生频率与三倍体得率的相关分析
        6.2.2 毛白杨天然杂种三倍体来源的鉴定
        6.2.3 不同来源的毛白杨天然2n配子传递亲本杂合性分析
    6.3 小结
7 讨论
    7.1 毛白杨SSR引物库和优良无性系指纹图谱库构建
    7.2 杨树天然三倍体及其来源鉴定
    7.3 杨树天然2n配子发生途径鉴定
    7.4 杨树天然2n配子传递亲本杂合性分析
    7.5 毛白杨育种亲本群体构建及遗传改良策略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成果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3)鹅掌楸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初步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鹅掌楸属概况
    1.2 林木遗传图谱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1.2.1 针叶树遗传图谱研究现状
        1.2.2 阔叶树遗传图谱研究现状
        1.2.3 林木QTL定位研究进展
    1.3 作图分子标记的选择
        1.3.1 简单重复序列(SSR)
        1.3.2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1.4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软件
        1.4.1 构建连锁遗传图谱的软件
        1.4.2 QTL作图的分析软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鹅掌楸AFLP分子标记体系建立与作图群体检测
    2.1 研究材料
        2.1.1 鹅掌楸作图群体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2.1 实验试剂
        2.1.2.2 实验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DNA模板的制备
        2.2.1.1 基因组DNA提取
        2.2.1.2 模板DNA的检测
        2.2.2 AFLP分子标记体系建立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鹅掌楸遗传图谱构建
    3.1 作图群体
    3.2 试验方法
        3.2.1 作图群体AFLP分子标记分析
        3.2.2 作图群体EST-SSR分子标记分析
        3.2.3 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图谱构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EST-SSR结果分析
        3.3.2 鹅掌楸遗传图谱构建
    3.4 讨论
        3.4.1 作图群体的建立与选择
        3.4.2 分子标记类型对图谱构建的影响
        3.4.3 作图软件的选择
        3.4.4 遗传图谱的质量
        3.4.5 与前期鹅掌楸遗传图谱的比较
第四章 鹅掌楸生长、分枝等性状的QTLs初步定位
    4.1 作图群体表型性状调查及统计分析
        4.1.1 实验材料
        4.1.2 表型测量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图谱构建
    4.3 QTL定位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F_1代平均表现
        4.4.2 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4.4.3 性状分布
        4.4.4 性状相关联标记在连锁图谱上的定位
        4.4.5 鹅掌楸生长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析
        4.4.6 鹅掌楸成龄叶数量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BM”图谱连锁群信息
附录2 “S”图谱连锁群信息

(4)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特性鉴定与遗传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1.1.1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
        1.1.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
        1.1.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式
        1.1.4 植物体细胞杂种的筛选
        1.1.5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
    1.2 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
        1.2.1 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组成研究
        1.2.2 体细胞杂种的基因组表观遗传研究
        1.2.3 体细胞杂种细胞质基因组组成研究
    1.3 植物抗逆研究进展
        1.3.1 植物抗逆机制研究进展
        1.3.2 体细胞杂种在抗逆育种上的应用
    1.4 甘薯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甘薯与I.triloba种间体细胞杂种XT1的特性鉴定和遗传组成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体细胞杂种XT1的形态学鉴定
        2.1.3 体细胞杂种XT1的抗旱性鉴定
        2.1.4 体细胞杂种XT1的产量与品质鉴定
        2.1.5 体细胞杂种XT1的RAPD鉴定
        2.1.6 体细胞杂种XT1的细胞学鉴定
        2.1.7 体细胞杂种XT1的基因组SSR分析
        2.1.8 体细胞杂种X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2.1.9 体细胞杂种X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2.1.10 体细胞杂种X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2.1.11 体细胞杂种X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2.1.12 体细胞杂种XT1及其亲本植株的RNA-seq分析
        2.1.13 体细胞杂种XT1及其亲本植株ABA信号途径、胁迫响应、光合作用和ROS清除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XT1的形态学观察
        2.2.2 XT1的抗旱性鉴定
        2.2.4 XT1的产量和品质鉴定
        2.2.5 XT1的细胞学观察
        2.2.6 XT1的RAPD分析
        2.2.7 XT1的基因组SSR分析
        2.2.8 X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2.2.9 X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2.2.10 XT1及其亲本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2.2.11 X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
        2.2.12 X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2.2.13 XT1及其亲本的转录组分析
        2.2.14 XT1及其亲本植株干旱胁迫响应的模式分析
        2.2.16 XT1的抗旱机制分析
        2.2.17 XT1的块根膨大机制分析
    2.3 讨论
        2.3.1 体细胞杂交技术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重要性
        2.3.2 甘薯组种间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的遗传变异
        2.3.3 甘薯组种间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变异
        2.3.4 甘薯组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细胞质遗传组成
        2.3.5 体细胞杂交引起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对杂种表型的影响
第三章 甘薯与I.triloba种间体细胞杂种KT1的特性鉴定和遗传组成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体细胞杂种KT1的形态学鉴定
        3.1.3 体细胞杂种KT1的抗旱性鉴定
        3.1.4 DNA的提取
        3.1.5 体细胞杂种KT1的基因组SSR分析
        3.1.6 体细胞杂种K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3.1.7 体细胞杂种K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3.1.8 体细胞杂种K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3.1.9 体细胞杂种K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3.1.10 体细胞杂种KT1及其亲本植株的RNA-seq分析
        3.1.11 体细胞杂种KT1及其亲本植株响应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KT1的形态学观察
        3.2.2 KT1的抗旱性鉴定
        3.2.3 KT1的基因组SSR分析
        3.2.4 KT1的基因组AFLP分析
        3.2.5 KT1的基因组MSAP分析
        3.2.6 KT1及其亲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2.7 KT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
        3.2.8 KT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3.2.9 KT1及其亲本的转录组分析
        3.2.10 KT1及其亲本的干旱胁迫响应模式分析
        3.2.11 KT1的抗早机制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甘薯与I.lacunosa种间体细胞杂种XL1的特性鉴定和遗传组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体细胞杂种XL1的形态学鉴定
        4.1.3 体细胞杂种XL1的重金属胁迫抗性鉴定
        4.1.4 DNA的提取
        4.1.5 体细胞杂种XL1的基因组SSR分析
        4.1.6 体细胞杂种XL1的基因组AFLP分析
        4.1.7 体细胞杂种XL1的基因组MSAP分析
        4.1.8 体细胞杂种XL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4.1.9 体细胞杂种XL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XL1的形态学观察
        4.2.2 XL1的重金属胁迫抗性鉴定
        4.2.3 XL1的基因组SSR分析
        4.2.4 XL1的基因组AFLP分析
        4.2.5 XL1的基因组MSAP分析
        4.2.6 XL1的叶绿体基因组组成
        4.2.7 XL1的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枣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体系建立及赞皇大枣起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原位杂交研究概况
        1.1.1 原位杂交技术的产生及原理
        1.1.2 原位杂交探针的类型
        1.1.3 原位杂交标记的方法
        1.1.4 原位杂交技术流程
        1.1.5 原位杂交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1.2 基因组原位杂交研究概况
        1.2.1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一般介绍
        1.2.2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1.2.3 GISH 的分辨能力与适用性
    1.3 荧光原位杂交研究概况
        1.3.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产生
        1.3.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特点
        1.3.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1.3.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药品与设备
    2.3 供试探针与试剂盒
    2.4 试验方法
        2.4.1 染色体制片
        2.4.2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2.4.3 探针标记
        2.4.4 原位杂交
        2.4.5 杂交信号的荧光检测
        2.4.6 镜检及照相
        2.4.7 PCR 扩增条件与反应体系
        2.4.8 染色体核型分析
        2.4.9 封阻 DNA 的打断方法
        2.4.10 不同封阻浓度的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枣、酸枣 GISH 技术体系的建立
        3.1.1 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染色体制片
        3.1.2 探针标记效果的检测
        3.1.3 枣、酸枣染色体 DAPI 复染浓度
    3.2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鉴定枣和酸枣基因组的同源性
    3.3 45S rDNA 和 5S rDNA 在枣和酸枣中期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
        3.3.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PCR 的扩增产物
        3.3.2 PCR 产物测序结果
        3.3.3 5S rDNA 在 3 个枣品种或酸枣类型上的 FISH 定位
        3.3.4 45S rDNA 在 5 个枣品种或酸枣类型间的 FISH 定位
        3.3.5 基于 FISH 图像的核型分析
    3.4 基因组原位杂交探讨赞皇大枣的起源
        3.4.1 标记基因组总 DNA 与封阻基因组总 DNA 浓度比例的确定
        3.4.2 不同枣品种或酸枣类型间基因组杂交
4 讨论
    4.1 枣和酸枣同源性的比较
    4.2 45S rDNA 在 5 个枣品种或酸枣类型中期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
    4.3 5S rDNA 在 3 个枣品种或酸枣类型中期染色体上的比较定位
    4.4 三倍体赞皇大枣的起源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6)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概况
    1.2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1.2.1 偃麦草属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1.2.2 其他属小麦近缘植物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1.3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方法
        1.3.1 形态学检测(Morphological detection)
        1.3.2 细胞学检测(Cytological detection)
        1.3.3 生物化学检测(Biochemical detection)
        1.3.4 分子检测(Molecular detection)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试验设计
        1.5.1 技术路线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农艺性状与HMW-GS组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主要农艺性状
        2.2.2 HWM-GS
    2.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细胞学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统计
        3.2.2 基因组原位杂交
    3.3 讨论
第四章 代换系中233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主要农艺性状与HMW-GS
        4.2.2 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与减数分裂
        4.2.3 GISH和FISH
        4.2.4 分子标记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梅花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染色体研究
        1.1.1. 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
        1.1.2. 梅花染色体研究
    1.2. 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2.1. 荧光原位杂交的产生
        1.2.2.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优势
        1.2.3. 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1.2.4. 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梅花染色体制片技术的优化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2. 制片方法
        2.2.1. 预处理条件筛选
        2.2.2. 酶解条件的筛选
        2.2.3. 低渗实验
        2.2.4. 制片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取材部位制片效果
        2.3.2. 染色体制片技术改良
        2.3.3. 讨论
3. 梅花荧光原位杂交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染色体制片
        3.3.2.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3.4.2. 讨论
4.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及其核型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45SrDNA在间期细胞核中的分布
    4.3. 45SrDNA在中期染色体的分布及核型分析
        4.3.1. ‘粉瓣’核型分析
        4.3.2. ‘单粉垂枝’核型分析
        4.3.3. ‘粉红朱砂’核型分析
        4.3.4. ‘扣子玉蝶’核型分析
        4.3.5. ‘龙游’核型分析
        4.3.6. ‘桃干小宫粉’核型分析
    4.4. 讨论
        4.4.1. 核型主要参数的综合比较
        4.4.2. 平均臂比、染色体相对长度及核型类型的比较
        4.4.3. 基于rDNA-FISH的核型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现状
    1.1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主要树种
    1.2 林木常规育种的研究进展
    1.3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2 国外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及国内外对比分析
    2.1 国外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2.2 国内外对比分析
3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3.1 重视对优良种质资源的发掘、收集保护和培育
    3.2 林木遗传改良将向多改良目标、开发多层次遗传变异方向发展
    3.3 传统育种向纵深方面发展
    3.4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将对林木遗传育种产生重大影响
4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面临的挑战
5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发展思路
    5.2 发展目标
6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
    6.1 优先发展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
    6.2 积极开展“种子卫星”航天搭载育种
    6.3 持续稳定常规育种是新技术育种基础和长期目标
    6.4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是育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7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
    7.1 林木育种的分子基础研究
    7.2 林木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
    7.3 林木细胞工程
    7.4 林木基因工程
    7.5 空间技术育种与辐射诱变育种
8 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8.1 加强林木遗传育种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8.2 加强深化常规育种的基础研究
    8.3 重点攻关模式树种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
    8.4 加大林木遗传多样性与性状遗传解析的研究
    8.5 重视林木遗传育种的人才培养
9 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现状、形势和对策
    9.1 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9.2 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研究面临的新形势
        9.2.1 林业新形势为林木种苗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9.2.2 森林福建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9.2.3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林木种苗的作用
    9.3 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战略对策
        9.3.1 拓宽遗传育种研究的树种
        9.3.2 充分并妥善地利用种内多层次的遗传变异
        9.3.3 育种目标多样化,重视抗性材料的选育,提高林副产品质量和品种
        9.3.4 扩大育种资源,系统开展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测定与利用
        9.3.5 加大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
        9.3.6 加大投入,持续研究,加强科研、生产与管理的配合,巩固现有技术队伍,培养林木遗传育种高端人才

(9)杉木端粒相关序列和5S rDNA序列分析及染色体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杉木概况
        1.1 杉木的生物学特征及利用价值
        1.2 杉木的研究进展
        1.2.1 育种方面的研究
        1.2.2 细胞水平的研究
        1.2.3 分子水平的研究
    2 植物端粒相关序列与5S rDNA 的研究进展
        2.1 植物端粒及端粒相关序列的研究概况
        2.1.1 端粒
        2.1.1.1 端粒的结构
        2.1.1.2 端粒的功能
        2.1.1.3 端粒的合成
        2.1.1.4 植物端粒的研究进展
        2.1.2 端粒相关序列
        2.1.2.1 端粒相关序列概述
        2.1.2.2 植物端粒相关序列的研究进展
        2.2 植物5S rDNA 的研究概况
        2.2.1 5S rDNA
        2.2.2 植物5S rDNA 的研究进展
    3 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3.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3.1.1 在植物遗传研究上的应用
        3.1.2 在植物起源进化研究上的应用
        3.1.3 在植物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上的应用
        3.1.4 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
        3.2 FISH 常用的靶DNA 和探针类型
        3.2.1 中期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技术
        3.2.2 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3.2.3 伸展DNA 纤维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3.3 FISH 的研究进展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菌株与质粒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杉木基因组DNA 的制备(CTAB 法)
        1.2.2 端粒相关序列的PCR 扩增
        1.2.3 切胶回收
        1.2.4 感受态的制备
        1.2.5 PCR 产物的载体连接
        1.2.6 连接产物的转化
        1.2.7 转化产物的检测
        1.2.8 菌液PCR
        1.2.9 质粒的提取
        1.2.10 核酸序列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杉木DNA 的初提及纯化
        2.2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TAS)PCR 条件的优化
        2.2.1 不同退火温度
        2.2.2 不同模板浓度
        2.2.3 不同dNTP 浓度
        2.2.4 不同Mg~(2+)浓度
        2.2.5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PCR 体系的建立
        2.3 端粒相关序列菌液PCR 及质粒情况
        2.3.1 TAS 菌液PCR
        2.3.2 质粒检测
        2.4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的测序结果及分析
        2.4.1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的测序结果
        2.4.2 测序结果BLAST 比对结果
        2.4.3 TAS 的同源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杉木DNA 的提取
        3.2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的PCR 体系建立
        3.3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的序列分析
第三章 杉木及其近缘物种5S rDNA 结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菌株与质粒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基因组DNA 的制备(CTAB 法)
        1.2.2 5S rDNA 的PCR 扩增
        1.2.3 目的片段的扩增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东方杉、墨西哥落羽杉、中山杉、池杉、落羽杉5S rDNA 的扩增
        2.2 墨西哥落羽杉5S rDNA 的测序结果
        2.3 池杉5S rDNA 的测序结果
        2.4 落羽杉5S rDNA 的测序结果
        2.5 东方杉5S rDNA 的测序结果
        2.6 中山杉5S rDNA 的测序结果
        2.7 杉木及其近缘物种5S rDNA 基因序列的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墨西哥落羽杉、东方杉、中山杉、池杉、落羽杉5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
        3.2 杉科植物5S rDNA 基因序列的比较
第四章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及5S rDNA 的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药品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材料准备
        1.2.1.1 杉木组培苗生根
        1.2.1.2 杉木扦插苗生根
        1.2.2 染色体制片
        1.2.2.1 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
        1.2.2.2 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
        1.2.3 染色体原位杂交
        1.2.3.1 原位杂交试剂的配制
        1.2.3.2 探针标记
        1.2.3.3 探针与靶杂交
        1.2.3.4 杂交信号检测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杉木组配苗和扦插苗的生根状况
        2.2 探针标记体系的优化
        2.3 标记探针检测
        2.4 端粒相关序列和5S rDNA 的定位
    3 结论与讨论
        3.1 杉木染色体制片
        3.2 探针的标记
        3.3 杉木端粒相关序列和5S rDNA 的定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10)薏苡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薏苡及其近缘种的研究概况
        1.1 薏苡及其近缘种的遗传资源
        1.2 薏苡研究现状
        1.2.1 薏苡的粮药及综合利用价值
        1.2.2 薏苡的优良基因资源
        1.2.3 薏苡的遗传学研究现状
        1.2.4 薏苡的生理生化研究现状
        1.3 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和利用
    2 植物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
        2.1 玉米染色质纽中的串联重复序列
        2.2 核糖体DNA
    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概述
        3.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发展概况
        3.1.2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3.2 FISH 在植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3.2.1 FISH 在植物遗传研究上的应用
        3.2.2 FISH 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3.2.3 FISH 在植物起源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3.2.4 FISH 在构建植物染色体物理图谱上的应用
        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局限性及应用前景
    4 同工酶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4.1 同工酶技术概述
        4.2 同工酶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4.2.1 同工酶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4.2.2 同工酶技术在物种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4.2.3 同工酶技术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4.2.4 同工酶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4.3 同工酶技术的局限性与应用前景
第二章 薏苡不同种质的同工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仪器设备
        1.2.2 药品试剂
        1.2.3 酶的提取
        1.2.4 电泳
        1.2.5 同工酶染色
        1.3 结果记录及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薏苡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较
        2.2 不同薏苡的多酚氧化酶同工酶比较
        2.3 过氧化酶同工酶酶谱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薏苡不同种质的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方法
        1.3.1 染色体制片
        1.3.2 基因组总DNA 探针的制备
        1.3.3 探针的标记
        1.3.4 点印渍检测
        1.4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
        1.4.1 原位杂交预处理
        1.4.2 原位杂交
        1.4.3 杂交后洗涤
        1.4.4 信号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培薏苡DNA 与自身染色体的GISH 分析
        2.2 栽培薏苡与野生薏苡的GISH 分析
        2.3 栽培薏苡与水生薏苡的GISH 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和类玉米及其杂交后代染色体异染色质纽重复序列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与染色体制片
        1.2 探针及标记
        1.3 原位杂交及荧光信号检出(FISH)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纽信号的分布特点
        2.2 孤雌生殖后代异源种质纯系540 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纽信号的分布特征
    3 讨论
第五章 类玉米“849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亲本的亲缘关系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2.2 减数分裂染色体45S RDNA 定位
    3 讨论
全文小结
图版及其说明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落叶松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分析[D]. 董明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的毛白杨育种亲本选配策略研究[D]. 韩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鹅掌楸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初步定位[D]. 祁荔.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8)
  • [4]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种间体细胞杂种的特性鉴定与遗传组成分析[D]. 贾礼聪.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4)
  • [5]枣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体系建立及赞皇大枣起源的研究[D]. 刘京京.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6]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系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 杨永乾. 河南科技学院, 2014(05)
  • [7]梅花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D]. 陈晶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8]福建省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郑仁华,欧阳磊,肖晖,苏顺德. 海峡科学, 2013(01)
  • [9]杉木端粒相关序列和5S rDNA序列分析及染色体定位[D]. 李丹.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10]薏苡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曾艳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原位杂交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