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探讨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探讨

一、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途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鸿山[1](2022)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秸秆还田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土壤的肥力,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基于此,笔者分析了秸秆还田的优势,探讨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提升策略,全面阐述了农机农艺融合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大量实践证明: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效融合,能够解决秸秆还田的问题,生态环保且应用潜力巨大,既提升了土壤的肥力,又改善了土壤环境,还增加了生产效益。

盖豪,颜廷武,周晓时[2](2021)在《政策宣传何以长效?——基于湖北省农户秸秆持续还田行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非强制的政策工具,政策宣传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本文基于湖北省5市13县88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政策宣传—舆论压力感知—秸秆持续还田"和"政策宣传—机械化还田服务满意度—秸秆持续还田"的分析框架,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系统估计联立方程,探究了政策宣传对农户秸秆持续还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政策宣传带来农户舆论压力感知的提升,对农户秸秆持续还田有显着积极影响;同时,政策宣传通过提升农户机械化还田服务满意度对农户秸秆持续还田有积极作用。比较这两条作用路径发现,前者的作用效果更强。此外,社会网络在政策宣传对农户秸秆持续还田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社会网络有助于实现政策宣传效果的长效性。农户与邻居、村干部互动均有利于发挥政策宣传对农户秸秆持续还田行为的促进作用。

李昊阳,马孝博,郑君发[3](2020)在《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文中指出秸秆综合利用是农业生产的难点、痛点、堵点。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的需求。在总结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针对国内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探寻符合中国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认为秸秆还田是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必经之路。通过对秸秆还田技术梳理分析和应用前景预测,指出随着生态中国的进程加速,秸秆还田技术必将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流,应用前景广阔。

贠超,邢可霞,宋成军,王飞,朱立志,田宜水[4](2020)在《阿荣旗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与分析》文中提出文章以内蒙古阿荣旗为例,对该旗秸秆资源产量分布、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总结了当地政府秸秆利用工作措施、技术路径和配套政策,重点对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秸秆机械化黄贮饲料化利用链条模式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为具有东北特色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张刚[5](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张畅[6](2020)在《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问题已成为行业热点,农业废弃物综合管理旨在大力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务院发文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提到要加强对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治,增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阐明了南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管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农用地膜管理的基本现状,在调研区域主要围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用地膜三个模块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利用的方式与途径、农户行为与偏好、政府政策行为、以及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活跃度展开研究和调查,进一步了解南宁市典型县区的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废弃物科学管理所涉及的生产主体、决策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监督与考核主体间的有效联结和主体间契合度等多方面提出具有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开始本文的调查研究前,通过南宁市近三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在南宁市“五县七区”中科学选取了农业生产相对密集的“五县二区”进行调查研究,它们分别是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邕宁区、武鸣区。本调查研究通过采取市-县区-乡镇-行政村四级下沉的调研模式,共在调研区域下乡入户调查获得712份有效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76%。通过分析7个典型县区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以及农业生产主体、政府政策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三个主体在农业废弃物管理环节上的行为表现,指出目前农业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第一,拓宽环保宣传的渠道,增强生产主体环保意识;第二,健全优化补贴机制,提高政府决策主体主导性;第三,激活再利用环节产业化内生动力,推动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发展;第四,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监督主体责任和纽带作用;第五,强化农业环保科技的渗透,提高生产主体积极性。本文研究的价值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南宁市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的发展,为减少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农业废弃物环境污染,改善南宁市乡村的生活生产环境质量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樊琼[7](2020)在《安徽省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副产品和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用途。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大量秸秆积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日益严重。因此,探索合适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当前针对安徽省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农业模式的研究依旧较为缺乏。本文结合文献搜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安徽省秸秆资源量和空间分布,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现状,以及秸秆循环利用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希望为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提供数据支撑,为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供模型支持。从而实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双重保护,推进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发现,安徽省作物秸秆理论储量和可收集量分别高达6000万t和4800万t每年,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占总量85%以上。但秸秆资源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皖北秸秆资源总量最高,该区小麦和玉米秸秆资源量明显高于皖中和皖南,水稻秸秆资源则在皖中最高。秸秆类型和资源的不均匀分布,对安徽各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安徽省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合适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皖北可根据自身地域、产业特色,发展秸秆沼气循环利用模式、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等将种植、养殖与能源生产相结合的多级循环利用模式。皖中地区可依托高校和企业的技术、经济支撑,开展技术研发,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农工业相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皖南地区秸秆量相对较少,适合开展小规模、操作简单的秸秆利用模式。近年来,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增加,已超过80%,但存在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肥料化是最主要利用方式,占综合利用量的60-80%,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率相对不足。秸秆机械还田系统不完善,企业带动力不强,关键技术相对薄弱等问题,是制约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主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等针对性意见。

穆海鸥[8](2020)在《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作物秸秆是指成熟的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但目前由于其分布零散、体积大、收储运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加之农村能源多样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可用作生活燃料或养畜饲料却逐渐沦为农业废弃物。2020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指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此前国家针对由室外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火灾等一系列事件,以及秸秆的综合利用能被各地区的农民实时采取,我国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多个制度方案,可概括为“两面夹击”,一方面它侧重“阻”,也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立案等行政措施对农民室外焚烧秸秆进行约束;而提出的秸秆肥料化(利用百分比最大),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以及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就是将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是其侧重“疏”的一面。当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较大,但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处理手段不够精细,秸秆综合利用没有整体的计划规制。所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相关部门对秸秆的“焚烧”工作,以及关于秸秆“焚烧”的系列网络搭建,具体责任的落实和防止室外焚烧的情况出现等工作格外注重。本文首先对农作物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等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产业发展理论、循环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全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其次,采用文献查阅、统计数据分析等分析手段,从探究对比优势与劣势两个方面出发,对齐齐哈尔市的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并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阐述当前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为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铺垫。再次,以分析齐齐哈尔秸秆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得出利用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成因,为提出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做好准备。从次,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的政策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得出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利用对策。最后,文章根据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从政府、农户和企业等多角度提出了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化对策。本文结论如下:(1)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利用成本较高、约束条件难化解;收储运体系不健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差;政策支持体系不够系统等问题,问题的成因与农户、中转站、企业及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2)根据研究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在能力提高的分析可知,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潜力、生态潜力、社会潜力、技术潜力的提高重要性权重分别为0.2323、0.5462、0.1377、0.0838,多数专家认为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潜力是最有利于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途径,其次是经济潜力和社会潜力。从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潜力与经济潜力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布局;从秸秆综合利用社会潜力升高的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政策补贴和福利措施;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潜力提升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的进一步完备,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3)为更好地推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一系列优化对策:建设合理的政策补偿和鼓励手段;搭建完备的秸秆收储运服务布局。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等。

崔彪[9](2020)在《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关键信息人访谈、政府统计收集等方式,剖析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为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桦南县秸秆的年产量、秸秆综合利用的程度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桦南县所有秸秆的年产量为194.43万吨左右,综合利用主要围绕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统称“五化”开展利用。(2)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等因素对农户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影响显着。影响程度是:是否有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文化程度。(3)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存在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秸秆手工储运成本高、“五化”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和秸秆储运难度大等问题。(4)根据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本文认为桦南县应该尽快完善秸秆资源化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项目建和突破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力度和秸秆焚烧查处力度、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与宣传等工作。

罗伟文[10](2020)在《全秸硬茬地机播碎秸行间集覆去秸障技术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区水稻收获后田间秸秆含量大、稻秸韧性强,在全量秸秆还田播种作业时易造成架种晾种、机具入土部件挂秸雍堵等问题,影响下茬小麦生产。本文结合稻茬麦生产的洁区宽幅播种农艺要求,对碎秸行间集覆去秸障技术进行研究,对秸秆粉碎行间集覆关键装置进行设计并开展试验研究,以种带清秸率、种带宽度变异系数、碎秸合格率为评价指标,结合理论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对秸秆粉碎、碎秸集覆过程中的碎秸群体运动轨迹、受力和速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各因素对装备清秸覆秸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试验研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该去秸障技术的可行性与装置结构的合理性。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全秸硬茬地的稻秸外形尺寸、密度、外摩擦特性、秸秆含水率和剪切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稻秸相关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的取值范围,为后续离散元仿真试验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全秸硬茬地稻秸特性与常规秸秆还田播种工序,提出碎秸行间集覆去秸障技术方案。(2)对秸秆粉碎装置、碎秸导流装置进行结构和参数设计,确定甩刀结构为2把L型刀夹配1把直型刀,甩刀组数为36组,定刀滑切角为45°,刀轴转速为2000r/min;对碎秸导流装置与秸秆粉碎装置的径向组配参数对装备清秸覆秸性能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对碎秸与导流装置的滑切耦合运动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运动参数、组配参数对装备作业性能的影响规律。(3)搭建碎秸行间集覆过程的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仿真平台,对装备清秸覆秸作业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碎秸群体在粉碎室内的运动轨迹、受力和速度变化规律,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研究碎秸导流装置结构参数对装备作业性能的影响,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虚拟清秸覆秸性能优化试验,明确各关键参数对装备清秸覆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装置导流长度增加,种带清秸率增大,种带宽度变异系数减小;随着径向距离增大,种带清秸率先增大后减小,种带宽度变异系数增大;随着装置导流宽度增加,种带清秸率先增大后减小,种带宽度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对影响装备清秸覆秸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参数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当装置导流长度300mm、径向距离19mm、装置导流宽度298mm时,装备清秸覆秸性能最佳,对应理论种带清秸率、种带宽度变异系数分别为92.60%、9.77%,与参数优化后的仿真结果基本吻合。(4)结合全秸硬茬地实际作业工况,对种带旋耕装置和小麦播种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并开展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表明,平均种带清秸率92.58%,平均种带宽度变异系数10.91%,平均碎秸合格率91.47%,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后续长势对比与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秸秆还田播种方式相比较,未出现明显缺苗弱苗现象,两播种方式产量基本相同,本研究所述碎秸行间集覆去秸障技术满足稻茬麦生产的农艺要求。

二、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途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还田的优势
    1.1 提高土壤肥力
    1.2 改善土壤环境
    1.3 减少化肥施用量
    1.4 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2 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中的应用
    2.1 农作物秸秆还田需要的农机具
        2.1.1旋耕机
        2.1.2秸秆还田粉碎机
    2.2 农作物秸秆还田配套的农艺技术
        2.2.1秸秆腐解
        2.2.2辅助微生物
        2.2.3后续养护
3 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应用中的问题
    3.1 农民认识不足
    3.2 技术应用不成熟
    3.3 政策措施不配套
4 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途径
    4.1 加大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力度
    4.2 完善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4.3 加大宣传力度
    4.4 坚持示范推广
    4.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4.6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培训
5 结论

(2)政策宣传何以长效?——基于湖北省农户秸秆持续还田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
三、实证模型设计
四、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其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1. 被解释变量。
        2. 核心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1. 扰动项相关性检验。
        2. 联立方程3SLS估计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政策宣传的影响效应分析
    (四)社会网络的调节效应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3)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
2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前景
3 结语

(4)阿荣旗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阿荣旗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1.1 秸秆资源产生量
    1.2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2 阿荣旗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2.1 工作措施
        2.1.1 构建秸秆综合利用“三级”工作网络
        2.1.2 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奖惩制度体系
        2.1.3 提升作业监管环节智能化水平
        2.1.4 培育跨区作业经营主体
        2.1.5 引导社会资本
        2.1.6 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2.2 技术路径
        2.2.1 开展秸秆还田
        (1)覆盖还田关键技术:秸秆二次粉碎→均匀抛洒覆盖→免耕播种。
        (2)深松浅翻关键技术:秸秆二次粉碎→均匀抛洒覆盖→深松浅翻。
        (3)深翻深混关键技术:秸秆二次粉碎→均匀抛洒覆盖→深翻深混。
        2.2.2 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
        2.2.3 开展燃料化利用
        2.2.4 收储运体系建设
    2.3 政策配套
        2.3.1 农机购置补贴
        2.3.2 还田作业补贴
        2.3.3 产品设施补贴
3 重点链条产业化利用模式
    3.1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链条模式
        3.1.1 模式概述
        3.1.2 阿荣旗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链条模式
        3.1.3 适宜性分析
        (1)技术适宜性:
        (2)气候适宜性:
        (3)经济适宜性:
        (4)社会适宜性:
    3.2 秸秆机械化黄贮饲料化利用链条模式
        3.2.1 模式概述
        3.2.2 阿荣旗秸秆机械化黄贮饲料化利用链条模式
        3.2.3 适宜性分析
        (1)技术适宜性:
        (2)气候适宜性:
        (3)经济适宜性:
        (4)社会适宜性:
4 结语

(5)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产量测定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8.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废弃物
        2.1.2 公共物品属性
        2.1.3 农户行为
        2.1.4 农户代偿意愿度
        2.1.5 基于废弃农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机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户选择偏好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PDCA机制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4R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
    3.1 南宁市农业发展现状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南宁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主导产业形式
    3.2 南宁市农业发展现状
        3.2.1 调研方案设计
        3.2.2 调研区域种植业发展情况
        3.2.3 调研区域畜禽养殖发展情况
    3.3 调研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量的估算
        3.3.1 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换算
        3.3.2 畜禽粪污资源量的换算
        3.3.3 农用地膜的使用
    3.4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的利用途径分析
        3.4.1 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分析
        3.4.2 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途径分析
        3.4.3 农用地膜利用途径与分析
    3.5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1 农业生产主体自限性影响农业废弃物环境认知
        4.1.2 农业生产主体经济状况影响农业废弃物代偿意愿度
        4.1.3 农业生产外部环境影响农业废弃物过程化管理
        4.1.4 农业生产内部环境影响农业废弃物的管理
        4.1.5 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废弃物管理的认识
    4.2 存在问题
        4.2.1 农业废弃物管理中各主体间契合度不高
        4.2.2 政府决策主体主导性缺失
        4.2.3 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化社会服务性主体活跃度低
        4.2.4 管理运作缺乏闭环机制纽带
第五章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5.1 拓宽环保宣传的渠道,增强农业生产主体契合度
    5.2 健全以及优化补贴机制,提高政府决策主体主导性
    5.3 激活再利用环节内生动力,推动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发展
    5.4 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监督主体责任和纽带作用
    5.5 强化农业环保科技的渗透,提高生产主体积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南宁市农户随机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安徽省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循环农业与农作物秸秆资源
        1.1.1 农业现代化与环境保护
        1.1.2 循环农业与秸秆
        1.1.3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动态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安徽省循环农业与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2.3 研究内容
3 数据与统计
    3.1 数据及材料来源
    3.2 统计分析
        3.2.1 秸秆资源量计算方法
        3.2.2 草谷比系数、可收集系数选择依据
        3.2.3 安徽省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基础
4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区域分布情况
    4.1 安徽省秸秆资源量估算
        4.1.1 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估算
        4.1.2 主要农作物可收集资源量估算
    4.2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4.2.1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空间分布
        4.2.2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单位面积可收集资源量空间分布
5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典型模式分析
    5.1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5.1.1 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情况
        5.1.2 制约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问题
    5.2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5.2.1 秸秆沼气循环利用模式
        5.2.2 秸秆基料化循环利用模式
        5.2.3 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
        5.2.4 农作物秸秆三素分离分级利用联产技术模式
        5.2.5 农作物秸秆离田进园覆盖还田模式
    5.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模式分析
6 总结
    6.1 总结
    6.2 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措施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作物秸秆
        2.1.2 秸秆综合利用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学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3.1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
        3.1.1 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
        3.1.2 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
    3.2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3.2.1 秸秆肥料化利用
        3.2.2 秸秆饲料化利用
        3.2.3 秸秆燃料化利用
        3.2.4 秸秆原料化利用
        3.2.5 秸秆基料化利用
    3.3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情况
        3.3.1 政策宣传
        3.3.2 资金支持
        3.3.3 技术推广
4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4.1.1 秸秆综合利用成本较高、约束条件难化解
        4.1.2 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体系不健全
        4.1.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差
        4.1.4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体系不够系统
    4.2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成因分析
        4.2.1 农户层面原因
        4.2.2 中转站层面原因
        4.2.3 企业层面原因
        4.2.4 政府层面原因
5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的政策需求分析
    5.1 评价体系的构建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数据来源
        5.2.2 计算结果
    5.3 评价结果分析
6 推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化对策
    6.1 设立有效的政策补助和奖励措施
    6.2 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
    6.3 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6.4 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调查问卷

(9)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秸秆的定义及用途
        2.1.2 秸秆综合利用定义及发展历程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科学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假说
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3.1 桦南县概况
        3.1.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2 农业资源情况
        3.1.3 农业发展状况
    3.2 桦南县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3.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3.3.1 秸秆肥料化利用
        3.3.2 秸秆饲料化利用
        3.3.3 秸秆原料化利用
        3.3.4 秸秆能源化利用
        3.3.5 秸秆基料化利用
4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1 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
        4.1.1 数据来源
        4.1.2 模型选择
        4.1.3 变量说明
    4.2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4.2.1 农户个体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影响
        4.2.2 农户认知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4.2.3 外部环境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5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5.1.1 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
        5.1.2 秸秆收购储运成本高
        5.1.3 “五化”利用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5.1.4 秸秆储运难度大
    5.2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建议
        5.2.1 调整桦南县秸秆五化利用财政支持政策
        5.2.2 加快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体系和项目建设
        5.2.3 加大县域农户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及科普力度
        5.2.4 加大秸秆焚烧查处力度
        5.2.5 内引外联,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集成应用
        5.2.6 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领导与宣传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全秸硬茬地机播碎秸行间集覆去秸障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还田播种一体化装备研究
        1.2.2 去秸障防堵技术研究
        1.2.3 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量稻秸地秸秆特性研究与总体设计
    2.1 全量稻秸地作业工况
    2.2 材料和仪器
    2.3 稻秸相关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测定研究
        2.3.1 外形尺寸与密度
        2.3.2 含水率测量
        2.3.3 稻秸外摩擦特性
        2.3.4 稻秸剪切力学特性
    2.4 秸秆还田播种工序与总体方案设计
        2.4.1 轮作区秸秆还田播种工序
        2.4.2 碎秸行间集覆宽幅播种总体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秸秆粉碎行间集覆关键装置设计
    3.1 秸秆粉碎装置
        3.1.1 结构与工作原理
        3.1.2 甩刀设计
        3.1.3 定刀滑切角设计
        3.1.4 甩刀粉碎作业运动分析
        3.1.5 刀轴转速设计
        3.1.6 粉碎刀辊模态分析
    3.2 碎秸导流装置
        3.2.1 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3.2.2 径向组配参数对碎秸抛射的影响分析
        3.2.3 碎秸与导流装置滑切耦合运动分析
    3.3 工作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3.3.1 试验条件
        3.3.2 评价指标
        3.3.3 试验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碎秸行间集覆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4.1 粉碎室内流场模拟分析
        4.1.1 模型建立
        4.1.2 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4.2 离散元仿真平台搭建
        4.2.1 工作模型建立
        4.2.2 接触模型及材料参数设置
    4.3 碎秸运动过程仿真
    4.4 碎秸集覆过程仿真试验
        4.4.1 评价指标
        4.4.2 单因素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4.4.3 性能优化仿真试验
        4.4.4 仿真结果
        4.4.5 结果分析
    4.5 参数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机结构与田间试验
    5.1 总体设计
        5.1.1 整机结构
        5.1.2 种带旋耕装置
        5.1.3 播种装置
        5.1.4 整机作业原理
    5.2 田间试验
        5.2.1 试验条件
        5.2.2 田间验证试验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2.4 田长势及产量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途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J]. 王鸿山. 南方农机, 2022(04)
  • [2]政策宣传何以长效?——基于湖北省农户秸秆持续还田行为分析[J]. 盖豪,颜廷武,周晓时. 中国农村观察, 2021
  • [3]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 李昊阳,马孝博,郑君发. 林业和草原机械, 2020(06)
  • [4]阿荣旗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与分析[J]. 贠超,邢可霞,宋成军,王飞,朱立志,田宜水. 中国沼气, 2020(05)
  • [5]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6]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畅. 广西大学, 2020(07)
  • [7]安徽省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D]. 樊琼.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D]. 穆海鸥.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D]. 崔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全秸硬茬地机播碎秸行间集覆去秸障技术试验研究[D]. 罗伟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