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法探讨

烹调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法探讨

一、煮炼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屈永帅[1](2020)在《基于高沸醇溶剂的苎麻脱胶与溶剂重复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苎麻是一种天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长度长、强力高,可进行单纤维纺纱。苎麻织物因其具有凉爽挺括、防霉抗菌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面料、增强复合材料、工业包装等领域。苎麻原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非纤维素成分(如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约占纤维含量的20~30wt%,统称为胶质。在纺纱之前需要去除原麻纤维表面覆盖的胶质以保留较高纯度的纤维素纤维,即脱胶处理。目前,工业中最常用的苎麻脱胶工艺是传统的碱法脱胶,即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苎麻原麻进行高温煮炼,但该工艺存在流程复杂、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为了降低环境污染,研究学者提出了很多新型脱胶方法,如氧化脱胶、生物(如酶、细菌)脱胶,但由于设备成本高、脱胶不稳定、纤维素损伤大,在工业上推广进程缓慢。本课题研究一种全新的高沸点醇类(简称高沸醇)生态高效脱胶工艺,即利用安全环保的高沸醇试剂对苎麻实施脱胶加工,通过添加催化剂、纤维素保护剂及木质素脱除剂来提升脱胶效率,改善纤维质量;同时探讨高沸醇在脱胶工艺中重复利用的可行性及脱胶黑液中溶剂的可回收特性,以实现降低试剂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低碳数的高沸醇溶剂1,2-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1,4-丁二醇,分别在加压条件下对苎麻进行一步法脱胶,并对比分析其脱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醇类脱胶中由于1,4-丁二醇对纤维素损伤严重而导致纤维易脆断;其它3种醇类的脱胶纤维制成率均较高(73~76%),且纤维断裂强度、线密度、残胶率均能满足后续纺纱需求。综合分析,沸点相对较低的乙二醇和毒性相对较小的丙三醇的脱胶效果最佳,经乙二醇脱胶后的纤维断裂强度(8.27 c N/dtex)最高,经丙三醇处理过的纤维残胶率(3.3%)最低。基于实验结果,本课题对高沸醇的脱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高沸醇溶剂在高温条件下增加的热能、动能及分子活化能会促进其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渗透,且释放出的质子(H+)会对胶质分子间连接的化学键进行攻击。其中半纤维素分子链中O-乙酰基会裂解产生乙酸,同时β-苷键断裂生成的单糖戊糖在乙酸催化作用下会通过脱水作用生成糠醛;而木质素分子间的醚键也易发生断裂,酸性条件下木质素还能避免发生凝聚。由于4种脱胶工艺均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为降低能耗,后续研究均采用常压条件,分别选用乙二醇、丙三醇作为溶剂,通过添加助剂来提高脱胶效率、改善脱胶效果。(2)以沸点相对较低的乙二醇为脱胶液,在常压油浴条件下,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乙酸构成乙二醇/乙酸体系(EGAc)或提高脱胶温度构成高温体系(EG-T)两种方案进行工艺改进。乙酸对生物质分离具有选择特性,可以催化裂解分子间的化学键;而温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脱胶反应速率。脱胶结果表明,乙二醇(EG)脱胶工艺(130℃,6 h)制得的纤维断裂强度、线密度分别达到国家一级、三级标准,但较高的残胶率(12.26%)会对后续纺纱产生不良影响。EGAc体系中,EG/Ac比例为60/40(EGAc-60/40)时制得的纤维物理性能较好,纤维残胶率、线密度分别下降了21.53%、8.72%;EG-T体系中,200℃条件下、脱胶80 min(EG-T80)制得的纤维物理性能最佳,与脱胶60 min制得的纤维相比,其残胶率、线密度分别降低了26.18%、8.74%,断裂强度提高了22.97%。对比两种最优改进工艺(EGAc-60/40、EG-T80),EG-T80制得的纤维残胶率、线密度和制成率均低于EGAc-60/40制得的纤维,表明升高温度可以大幅度提高胶质去除率、改善纤维性能。另外,由于乙酸的催化会降解部分纤维素,使得EGAc-60/40制得的纤维断裂强度、纤维素聚合度均低于EG-T80。综上,与乙酸催化作用相比,脱胶温度的提高更利于提升脱胶效率、改善脱胶效果。(3)“蒽醌”在生物质分离中具有加速脱木质素、清除氧化自由基、抑制碳水化合物剥皮反应的多重作用。在高沸醇脱胶过程中,考虑到纤维素在高温下易被氧化而降解,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木质素去除率,课题以低廉环保型试剂“蒽醌”作为纤维素保护剂及木质素脱除剂,研究苎麻在乙二醇/蒽醌(EG-AQ)溶剂中的脱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蒽醌浓度为0~0.5 g/L时,纤维素聚合度随蒽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脱胶纤维结晶度及强伸度先升高后降低,而纤维线密度、残胶率先降低后升高。蒽醌浓度为0.3 g/L时纤维各项性能达到最佳,与不加蒽醌制得的纤维相比,其结晶度、断裂强度分别提高了20.53%、9.55%;纤维中木质素含量、纤维残胶率及线密度分别降低了21.43%、17.91%、7.24%;由于受到蒽醌的保护作用纤维中半纤维素去除率降低了3.01%,纤维素含量提高了0.74%,使得制成率提高了近1.46%,同时纤维热学性能更加稳定。与不加蒽醌时相比,添加0.3 g/L蒽醌在相同脱胶时间内,纤维残胶率降低约0.5%~0.9%;而在相同残胶率时,脱胶时间可缩短25 min以上。基于以上结论对恩醌的脱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蒽醌在乙二醇溶剂中会电离生成蒽氢醌离子,醌氧负电性的诱导致使木质素结构中β-芳基醚键发生断裂而脱离纤维素纤维;而纤维素剥皮反应又可通过蒽醌对纤维素末端醛基的氧化提前终止;在整个脱胶过程中,蒽氢醌和蒽醌的互相转化使得氧化和还原反应交替进行,既实现了木质素的脱除,又降低了纤维素损伤。综上,蒽醌在提高脱胶效率、改善纤维性能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有望应用于苎麻的有机溶剂脱胶领域。(4)上述研究表明,丙三醇在加压下的脱胶纤维残胶率最低,为降低能耗,这里进一步探究丙三醇在油浴常压下的脱胶过程,并通过添加三氯化铁(Fe Cl3)催化剂来提高脱胶效果(简称GL-Fe Cl3体系)。GL-Fe Cl3体系流程简单、脱胶效率高,且可以选择性地氧化纤维素C6上的伯羟基,减少纤维素降解量,提高纤维制成率及吸湿性。研究结果表明,GL-Fe Cl3体系中Fe Cl3质量分数越高、脱胶时间越长、脱胶温度越高,胶质去除效果越好,但纤维素降解量也会增大。综合分析脱胶纤维的物理性能,GL-Fe Cl3体系中适宜的Fe Cl3质量分数、脱胶时间范围分别为0~1.0%、30~150 min,脱胶温度为200℃。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Fe Cl3质量分数、脱胶时间对纤维残胶率的综合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因素对脱胶纤维的残胶率影响显着,得到最优工艺为:Fe Cl3质量分数1.0%、脱胶时间121 min、脱胶温度200℃。理论预测值(3.96%)与实际测试结果值(3.88%)误差约为2%,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较为理想。与传统碱脱胶(简称Tra-alkali)工艺相比,GL-Fe Cl3体系脱胶制得的纤维酸基含量高、吸湿性大,特别是较高的制成率利于提高纤维产量,节约成本。进一步分析Fe Cl3的脱胶作用机理可知,Fe Cl3以催化半纤维素中的糖类降解生成糠醛为主,但也会导致纤维素降解,由于丙三醇类纤维素结构,可通过被Fe Cl3催化氧化成酮、醛或其中的孤对电子与Fe Cl3的活性位点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两种方式有效降低Fe Cl3对纤维素的降解作用。综上,GL-Fe Cl3体系在制备高性能苎麻单纤维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考虑高沸醇溶剂脱胶的成本问题,课题对脱胶黑液(经脱胶后的溶液)的多次重复利用进行了探究。以沸点较低的乙二醇为例,采用乙二醇单缸重复脱胶工艺,并通过减压蒸馏对黑液中的溶剂进行回收。结果表明,在5次重复脱胶的纤维中脂蜡质和果胶被全部去除,纤维素含量均在95.5%以上,且纤维制成率、线密度、断裂强度处于71.3~73.5%、4.9~6.0 dtex、5.5~8.7 c N/dtex,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特别是经第1、2、3次重复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最佳。由此看出,乙二醇脱胶液至少可以重复利用5次。由于每次脱胶结束后取出纤维时会带离部分黑液,当进行到第5次重复脱胶后剩余量较少的黑液已不足以继续进行脱胶,此时可对黑液进行减压蒸馏,结果表明,黑液中的溶剂几乎完全被回收,经浓缩后的黑液固形物中木质素结构完整,且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含量会随重复脱胶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综上可知,苎麻的乙二醇单缸重复脱胶及溶剂回收体系可行性好,且可以大幅度降低脱胶试剂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陈荣圻[2](2020)在《印染助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续)》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我国印染助剂,特别是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前处理助剂的革新和Gemini表面活性剂及树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提出行业应注重创新,以促进我国印染助剂发展。

何云徽[3](2019)在《甘蔗糖厂压榨工段装嵌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压榨工段是制糖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压榨抽出率和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工段的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对制糖企业的正常生产以及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影响压榨过程的因素很多,压榨机装嵌技术作为影响压榨抽出率和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出现故障或者问题,会造成连续性制糖生产过程中断,降低压榨车间的榨量和抽出率,同时造成压力升高,能耗增加,影响压榨的正常生产。本课题根据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结合沧源A糖厂压榨工段压榨机存在的问题,以压榨机装嵌技术为研究对象,选取开口比、梳嘴、尾隙、下送棍开口四个主要因素,以榨量、抽出率、蔗渣水分、蔗渣转光度为衡量压榨效果的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压榨机装嵌参数最佳值。论文所作研究对压榨工段榨量、抽出率、安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理论指导作用和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正交试验,根据生产经验值,选取正交试验4因素值:梳嘴工作开口值、工作开口比值、尾隙值、下送辊开口值,得到相关试验数据。(2)利用极差分析法,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影响因素的试验指标和、平均值、极差,分析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优水平、最优组合,得到压榨机装嵌参数的最佳值。(3)对实际生产进行湿榨试验验证,采集蔗渣、测试数据,计算出每台压榨机的抽出率、前辊和后辊产生的出汁百分比、甘蔗渣纤维的百分比以及水分含量等值,进行实时检测。(4)压榨机装嵌参数具体实施安装后,对各榨季日常生产运行记录统计分析,得到生产综合实绩,进行合理效果评价,得到优化方案。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到压榨机装嵌参数的最佳值,实现对实际生产装嵌参数的优化,为提高压榨工段生产能力及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参考。

盛占武[4](2018)在《香蕉茎秆纤维脱胶、改性及其结构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香蕉茎秆纤维属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一般麻类纤维的优点,可用作纺织和化工原料。然而,我国每年近千万吨香蕉茎秆直接废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植物资源,而且污染蕉园环境、滋生病虫害。究其原因,是传统的麻类纤维脱胶方式不适合香蕉茎秆纤维。因此,针对我国香蕉主栽品种(巴西蕉),建立茎秆纤维的清洁脱胶和高值化改性技术,对于香蕉茎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建立了我国香蕉主栽品种茎秆纤维的化学脱胶、生物脱胶和蒸汽爆破脱胶工艺,分析了脱胶过程中纤维组分的变化规律,表征了纤维结构和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脱胶后的纤维进行了溶解和改性,制备出生物吸附剂和纤维素薄膜,探究了生物吸附剂对水体重金属离子和油污的吸附机理,评价了纤维素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和水果保鲜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预碱浸泡香蕉茎秆纤维的脱胶效果优于预酸、预水和预尿氧处理,NaOH浓度、煮炼时间、Na2SO3浓度和Na5P3O10浓度是影响一煮的主要因素,优化后一煮工艺的最佳参数为:NaOH 14 g/L、煮炼150 min、Na5P3O103%和Na2SO3 2.75%,纤维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分别为9.19%和7.87%;二煮工艺的最佳参数为:碱煮120 min、NaOH 14 g/L和H2O2 8%,纤维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最低,分别为8.85%和4.68%。化学脱胶后茎秆纤维中纤维素含量增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降低,纤维热稳定性、结晶度和细度增加,而纤维强力降低,说明化学脱胶过程中非纤维素成分的水解优先发生在无定形区域。(2)俐迪链霉菌在果胶和半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中观察到明显的水解圈,具有水解果胶和半纤维素的能力;以残胶率和果胶酶活性为指标,筛选出产酶和脱胶的条件为:pH值5.0、NH4NO3 4 g/L、麸皮10 g、接种量9 m L,在此条件下菌体产酶活力为75μg/(m L·min),香蕉纤维残胶率4.80%,纤维得率为59.4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脱胶后纤维的直径和表面结构发生了改变;脱胶后纤维的强力从345.4 cN降至273.4 cN,纤维的细度由89.0增加至185.5dtex;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增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非纤维素成分明显减少,致使脱胶后的纤维素热稳定性和结晶度都明显增加,这一结果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菌株在香蕉纤维脱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建立了由预碱浸泡、蒸汽爆破和漂白处理工序组成的香蕉纤维汽爆脱胶工艺。经12 g/LNaOH溶液预浸48 h后,在原料水分含量10%、汽爆压力1.75 MPa、维压时间90 s条件下处理,香蕉纤维残胶率和残木质素最低,分别为3.78±0.12%和5.47±0.22%。汽爆处理使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水解,纤维结晶度增加,纤维束得到解体和分离;脱胶前后纤维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热稳定性增加。与化学和生物脱胶相比,汽爆脱胶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脱胶方式。(4)以汽爆脱胶纤维为原料制备的黄原酸盐最佳重金属离子吸附条件为:30℃、pH值6、平衡吸附时间为60 min、Pb2+和Cd2+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纤维素黄原酸盐对Pb2+和Cd2+吸附量最高,分别为98.87 mg/g和66.21 mg/g。分别用20 mL 1 mol/L的HCl溶液洗脱三次,Pb2+和Cd2+的解析率分别达到92.21%和91.31%。汽爆处理纤维对浓度低于100 mg/L的Pb2+溶液吸附能力较强,而改性纤维对高浓度Pb2+和Cd2+溶液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改性纤维素对Pb2+和Cd2+吸附是由离子交换作用、表面螯合效应、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纤维素黄原酸盐引入了-C=S和-O-CS-S-官能团,其热稳定性、结晶度、孔隙和表面积增加,是一种可用于吸附污水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剂。(5)在离子液体[Amim]Cl和碱水体系中制备了香蕉茎秆纤维素吸油生物吸附剂丁二酸酐纤维素酯。在[Amim]Cl中,丁二酸酐的改性最适条件为:摩尔比6:1、90℃和90 min,纤维素取代度达到0.37;碱水体系组成为:7%NaOH、7.5%硫脲、9%尿素,其适宜改性条件为:摩尔比为8:1、60 min和60℃。丁二酰化改性后的纤维素酯衍生物,纤维表面积增加、热稳定性和结晶度降低。IL-cellulose和AL-cellulose吸油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速率由化学吸附控制,二者回用性能良好。(6)纤维素薄膜水蒸气透过率和气体透过率分别为1969.1±88.5 g/(m2·24h)和4280.7±608.3 s/(in2·100cc·1.22KPa),高于市售聚乙烯塑料薄膜。纤维素薄膜拉伸强度为32.8±7.2 MPa,断裂伸长率为4.0±0.5%。纤维素薄膜热稳定性、结晶度较原纤维低,表面结构较为平滑。薄膜包装可降低香蕉和芒果的病情指数,增加商品果率,降低果皮转黄指数,延长贮运期。土埋4周后纤维素薄膜的质量残留率为7.0%,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

徐树英[5](2016)在《香蕉茎秆压榨脱水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香蕉生产大国。每年香蕉收获后,副产物——香蕉茎秆数量急剧增加。由于香蕉茎秆具有体积庞大,含水量高,蕉农劳动强度大,加工处理困难,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等特点,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香蕉茎秆成为了香蕉生产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保并重的理念,本文把目前当做废弃物大量丢弃的香蕉茎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目前国内外对于玉米秸秆等利用较多,而对于香蕉茎秆资源化利用不多,尤其是香蕉茎秆和玉米秸秆不同,其本身具有很多特点,因此本论文针对香蕉茎秆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存在问题体现在:首先生物质量大,除了香蕉茎秆产量大以外,其原料特性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本文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香蕉茎秆脱水工艺及机理研究。其次香蕉茎秆胶质含量高,所以论文针对脱胶问题开展研究,比较了化学法、生物法和机械法脱胶提取纤维工艺等,并对四种方法获得的纤维产品的组成结构及性能进行评价。除了对目前大家关注点较高的香蕉茎秆中所含的纤维研究外,本文还对香蕉茎秆特有的单宁酸的提取和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以寻求高附加值地对香蕉茎秆进行利用。主要完成的工作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香蕉茎秆及其纤维的结构形态,化学成分和新鲜香蕉茎秆的热学性能。测定了香蕉副产物的含水量、灰分和化学成分,并测定了香蕉茎秆的蛋白质含量。分析了不同部位不同层的新鲜香蕉茎秆原料的热学性能。结果表明:香蕉茎秆含水量高达92%;香蕉茎秆(干基)主要由纤维素(21.77%)、半纤维素(25.92%)、木质素(10.88%)、果胶(3.50%)、脂蜡质(3.63%)和水溶物(31.91%)构成,可以看出香蕉茎秆原料的非纤维素成分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较少。(2)研究了香蕉茎秆压榨脱水工艺及机理。分别采用平板硫化机和绉片机对香蕉茎秆进行了液压压榨和辊筒压榨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压压榨实验中,当液压压力、香蕉茎秆直径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液压压力的增大,脱水率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在辊筒压榨实验中,当进料厚度不变,辊筒间隙增大时,脱水率呈线性下降的趋势。在辊筒压榨香蕉茎秆的机理研究中,基于K.L.Johnson非经典接触理论建立了辊筒间隙与压力的理论力学模型。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引出了相对间隙的概念,提出了相对间隙与脱水率的模型方程,探讨了辊筒压榨中香蕉茎秆汁液的流动模型。(3)综合比较液压压榨和辊筒压榨的特点及适用性,选择辊筒压榨作为自动调整压辊式香蕉茎秆压榨机的压榨形式。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制造了自动调整压辊式香蕉茎秆压榨机,该机可根据原料的直径自动调整辊筒间隙,通过对香蕉茎秆整杆压榨脱水实验,脱水率达到50.2%。(4)采用化学法、超声-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法、蛋白酶-果胶酶法和机械刮麻法四种方法对香蕉茎秆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在四种较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香蕉茎秆纤维产品。综合环境、工艺流程长短、纤维精细化程度等因素对比分析了四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提出蛋白酶-果胶酶法脱胶提取香蕉茎秆纤维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发展前景。(5)系统地研究了化学法、超声-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法、蛋白酶-果胶酶法和机械刮麻法获得的香蕉茎秆纤维产品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并对它们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了香蕉茎秆纤维产品的组成结构与纤维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根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理论,提出了半纤维素的降解是造成超声-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法获得的香蕉茎秆纤维产品拉伸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从机理上验证了半纤维素在香蕉茎秆纤维中粘附于纤维素之间,起到了增强作用。(6)本文以脱水后的香蕉茎秆为原料,设计了香蕉茎秆单宁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流程,按此条件单宁酸的提取率为2.82%,纯度为48.54%。并对纯化物进行测定与表征,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纯化物为多羟基酚酯类化合物,分子质量在3.43×104-4.43×104之间。经过DPPH法测出样品浓度达到0.6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6.59%。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香蕉茎秆脱水、脱胶提取纤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为香蕉茎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模式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宁绍明[6](2015)在《糖厂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中,随着全球能源局势的不断紧张,节能降耗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发布,加大了对用能单位的监管力度,强化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随着世界能源局势的日益紧张,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的加大,许多大型用能单位仍然在能源管理和优化方面有相当大的空缺,缺乏真正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系统能耗监管,未能进行能源监测、过程优化等节能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完善。因此,能源管理系统对于用能单位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我国糖厂经过改进工艺水平和引进先进设备,在能耗方面相比以前有了大幅降低,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我国制糖工业还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可以挖掘。而对糖厂生产过程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又是发展节能技术的基础,科学正确、全面可行的评估结果能够解释能源损耗的原因,能够为挖掘节能潜力提供正确思路和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某糖厂能耗情况和现有能源管理模式的分析,搭建了食糖精制过程能源管理系统,运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理念,改变其传统的无科学依据的粗放型生产管理方式,完成了糖厂能源实时监测和能耗数据管理分析系统。通过此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该糖厂的能源管理水平、减少能源浪费并且节省人力,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最后,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糖厂煮糖工段自动化程度低,基本都是以肉眼观察和人工操作为主,因此无法进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在规模大小和产品质量稳定上与国外也无法竞争。为实现煮糖工段自动化生产的目标,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与传统控制手段相结合,然后对煮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神经网络理论,对煮糖过程控制进行了总体的方案设计。

赵影[7](2013)在《卜公茶皂素前处理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环保型印染前处理助剂—卜公茶皂素被提出来后,因其使用工艺不改变原有设备,无需添加烧碱、双氧水即可完成棉织物的退煮漂一浴法的前处理,越来越受到印染行业的关注。但对此工艺的优点功效方面的说理欠充分,特别是在不用烧碱和双氧水方面在理论上未阐述清楚,其应用没有得到有效推广。本课题通过大量系统实验探究了卜公茶皂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1)卜公茶皂素具有很好的漂白煮练性能,处理的棉织物的半成质量均满足生产要求,且浸渍工艺条件下,卜公茶皂素处理的棉织物半成品质量好于常规碱氧前处理助剂处理的织物。2)纯茶皂素对棉织物没有漂白作用。3)卜公茶皂素中其漂白作用的物质是过碳酸钠,其质量含量约为45%。4)卜公茶皂素中碱剂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和过碳酸钠的混合物,其中氢氧化钠质量含量约为28%,碳酸钠的质量含量约为5%。5)卜公茶皂素工作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稳定剂和精炼剂可以有效提高处理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使织物的强降减小。6)卜公茶皂素作用机理:其漂白煮炼的原理实质上是双氧水漂白和碱精炼的结合即碱氧工艺的漂白原理。

蔡精业,张喜,李德鲁[8](2012)在《生物酶脱胶技术在亚麻二粗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在亚麻下脚料——亚麻二粗上应用生物酶脱胶技术,成功制取纺织可用的亚麻纤维。通过大量试验,制定出适合规模生产的生物酶脱胶工艺。测试表明,生物酶脱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冯家乐[9](2008)在《针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基于棉针织产品的印染生产工艺,对印染污水回用技术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污水分流方案的确定和优化、回用污水厂的工艺路线研究、回用水质的生产适用性研究和回用技术的经济分析。织物印染加工中,煮炼、漂白、染色工序用水量小,但排水水质污染严重;而洗涤环节用水量大,排水水质污染程度较轻,有处理回用的潜力。据此,本项目提出分流处理印染废水并回用的节水方案:分流污染程度较重的煮炼、漂白、染色、初步洗涤工序出水,排至综合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收纳污染程度较轻的后续洗涤污水进入回用污水厂,经处理净化后回用于织物染色生产。以印染行业生产用水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洗涤污水水质条件,拟定合理的回用水质量标准。以该水质标准要求为依据,确定了回用污水厂的工艺路线:二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通过小试实验,验证了工艺路线是可行的,能有效地将洗涤污水净化达到回用水质量的要求。在小试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原有污水厂的改造,建立了一个规模为300m3/d的中试回用污水工程,研究和优化净化工艺路线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并开展回用水质对织物染色生产质量的影响性评价。通过中试回用工程的研究,获得了净化系统的系列设计参数;收集了有关水力负荷、污染物负荷(COD、碱度)、搅拌方式、曝气量、水体温度等运行条件影响的资料,为大型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小试和中试的研究,回用污水厂工艺路线得到了认可,处理系统能有效地将洗涤污水净化达到回用水质量的要求。接下来着重探讨回用水质量对织物染色生产的适用性,通过水质分析,筛选了两个可能影响染色产品质量的水质指标:pH值和盐度(硫酸钠)。选用织物染色质量的评价指标:色差、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设计选用合理的分流方案,通过回用污水厂的净化,控制其他水质指标基本恒定,分别考察pH值和盐度对织物染色质量的影响。证实pH值高于8.5时,产品的色牢度下降,色差正常。要求回用水的pH值低于8.5,最好为中性,从而不影响产品质量;在积累范围内,盐度对产品质量影响不明显,色差和色牢度正常。从而为企业科学使用回用水提供指导。回用污水厂的规模或回用率是回用技术工程经济分析的基础,回用率的取值受到污水净化技术层面和企业生产、发展层面双重因素的制约。中试实验从净化技术层面因素出发,限定回用率在66%以下;通过对企业生产特点和发展计划的调查分析,结合净化技术层面因素,进一步将回用率限定在50%。当回用污水厂的规模确定后,回用技术工程的经济分析就可以开展。通过估算工程的一次性费用、运行成本和节约费用,综合分析得:回用工程在第二个生产年度即可实现盈利,回用技术推广前景十分光明。通过净化工艺研究、回用水质适用性研究和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证明了印染污水回用技术的可行性。这些工作将有利于回用技术的推广,为印染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刘华[10](2006)在《苎麻脱胶废水处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概述了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物化法、生物法及生物化学联合法中的新技术和研究现状,对废水的处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苎麻脱胶废水的CODCr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且其中有些物质对微生物有毒害。从处理效果和经济技术角度分析比较,确定采用酸析-内电解—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苎麻脱胶废水进行处理,并确定各处理单元的最佳处理条件和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选择出较适合的方法,成功驯化了能有效降解苎麻脱胶废水的厌氧和好氧污泥。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提出如下结论: ①酸析的最佳工艺条件:10%硫酸,温度为55℃,调节pH值为3,此时CODCr去除率约为35%,SS去除率约为75%,色度去除率约为96%。 ②铁-碳内电解不仅进一步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而且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Cr和色度。内电解法处理苎麻脱胶煮炼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常温下,pH为3,处理时间180min,铁-碳加入量为废水质量1/5,铁与碳的质量比为5∶1,用铁-碳内电解法进一步对废水进行了处理,该阶段CODCr去除率约为20%,色度去除率约为25%。BOD5/CODCr从初始的0.18升高到0.34,有利于接下来的生物处理过程。 ③用苎麻脱胶废水中的其它废水与酸析-内电解的脱胶煮炼废水混合,进行厌氧处理。温度35℃,进水CODCr小于4800m/L情况下,HRT保持3天,最佳有机负荷率7.5kgCOD/m3·d,CODCr去除率稳定在55%以上,色度去除率约在30%左右,大幅降低污染负荷,并可回收沼气。 ④经过厌氧反应后,出水再好氧处理。实验中好氧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最佳有机负荷率1.5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大约24h),CODCr去除率保持在25~30%,色度去除率小于20%。 ⑤酸析—铁-碳内电解—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在小试中稳定运行,苎麻脱胶废水出水CODCr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色度去除率稳定在98%以上。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二、煮炼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煮炼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沸醇溶剂的苎麻脱胶与溶剂重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苎麻概述
        1.1.1 苎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1.1.2 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1.2 苎麻脱胶方法及现状
        1.2.1 生物脱胶
        1.2.2 化学脱胶
        1.2.3 物理脱胶
        1.2.4 联合脱胶
    1.3 醇类在非纤维素成分脱除中的应用
        1.3.1 低沸点醇类的应用进展
        1.3.2 高沸点醇类的应用进展
    1.4 助剂在苎麻脱胶中的应用
        1.4.1 有机酸类催化剂及溶解剂
        1.4.2 纤维素保护剂及木质素脱除剂
        1.4.3 路易斯酸催化剂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2 高沸醇溶剂在加压条件下对苎麻脱胶的对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2.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2.3.1 苎麻在高沸醇中的脱胶工艺
        2.3.2 纤维扫描电镜测试(SEM)
        2.3.3 纤维制成率与成分分析
        2.3.4 纤维物理性能测试
        2.3.5 X射线衍射测试(XRD)
        2.3.6 核磁共振碳谱测试(~(13)C-NMR)
        2.3.7 傅里叶红外显微成像测试(Micro-FTIR)
        2.3.8 纤维聚合度测试
        2.3.9 脱胶液pH值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纤维外观形貌分析
        2.4.2 纤维结晶度(XRD)分析
        2.4.3 纤维化学结构(~(13)C-NMR)分析
        2.4.4 纤维显微红外(Micro-FTIR)成像分析
        2.4.5 纤维物理性能及纤维素聚合度分析
        2.4.6 高沸醇在脱胶中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乙二醇溶剂在乙酸助剂和不同工艺下的苎麻脱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试剂
    3.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3.3.1 乙二醇溶剂脱胶工艺(EG)
        3.3.2 乙二醇/乙酸溶剂脱胶工艺(EGAc)
        3.3.3 乙二醇溶剂脱胶工艺优化(EG-T)
        3.3.4 测试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EG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3.4.2 EGAc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3.4.3 EG-T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3.4.4 EGAc和EG-T最优工艺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乙二醇溶剂在蒽醌助剂下的苎麻脱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试剂
    4.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4.3.1 以蒽醌为助剂的乙二醇脱胶工艺
        4.3.2 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蒽醌对纤维化学成分及制成率的影响
        4.4.2 蒽醌浓度对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4.4.3 蒽醌浓度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4.4.4 蒽醌浓度对纤维线密度及残胶率的影响
        4.4.5 蒽醌浓度对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
        4.4.6 纤维热学性能分析
        4.4.7 纤维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4.4.8 蒽醌在乙二醇溶剂脱胶中的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丙三醇溶剂在FeCl_3助剂下的苎麻脱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及试剂
    5.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5.3.1 丙三醇溶剂-FeCl_3 催化脱胶工艺(GL-FeCl_3)
        5.3.2 传统的碱法脱胶工艺(Tra-alkali)
        5.3.3 FeCl_3质量分数、脱胶温度及时间对脱胶的综合作用效果
        5.3.4 测试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FeCl_3质量分数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5.4.2 脱胶时间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5.4.3 脱胶温度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5.4.4 FeCl_3质量分数、脱胶温度及时间对脱胶效果的综合影响
        5.4.5 GL-FeCl_3 体系脱胶的最佳工艺及特点
        5.4.6 GL-FeCl_3 体系脱胶与Tra-alkali脱胶效果对比
        5.4.7 丙三醇溶剂中FeCl_3的脱胶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高沸醇溶剂对苎麻的单缸重复脱胶及溶剂回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原料及试剂
    6.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6.3.1 乙二醇溶剂对苎麻的单缸重复脱胶工艺
        6.3.2 黑液减压蒸馏工艺
        6.3.3 测试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外观形貌的影响
        6.4.2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表面元素的影响
        6.4.3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官能团的影响
        6.4.4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6.4.5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6.4.6 脱胶黑液中溶剂的回收工艺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本课题创新性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等情况
致谢

(2)印染助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续)(论文提纲范文)

5 精练剂的革命——生物酶的应用
    5.1 果胶酶
    5.2 纤维素酶
    5.3 蛋白酶和脂肪酶
6 氧漂活化剂的低温漂白工艺
    6.1 TAED活化剂[53-57]
    6.2 NOBS活化剂
    6.3 TAED与NOBS的比较
    6.4 阳离子型活化剂
    6.5 TBCC(或THCTS)和NOBS的性能比较
        (1)吸附性
        (2)使用效果
    6.6 甜菜碱衍生物两性型漂白活化剂
    6.7 漂白活化剂小结
7 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在印染、颜料中的应用
    7.1 树枝状聚合物的三维结构
    7.2 树枝状聚合物的分类
    7.3 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
        7.3.1 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
        (1)发散法(divergent methodology)
        (2)收敛法(convergent methodology)
        (3)联合法(combined methodology)[95,99]
        7.3.2 超支化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
        7.3.3 柱状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95]
    7.4 树枝状聚合物的性质
        7.4.1 树枝状聚合物的结构特性
        (1)精确的分子结构
        (2)高度几何对称性
        (3)大量的官能团富集
        (4)分子内存在内腔
        (5)典型的纳米材料
        7.4.2 树枝状聚合物的物化性质
    7.5 树枝状聚合物的应用
        7.5.1 有机颜料中的应用
        (1)颜料粒子的树枝状聚合物的包覆
        (2)用作喷墨印花的印墨
        (3)汽车喷漆[122,123]
        7.5.2 在染料与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1)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2)丙纶染色的染料载体
        (3)阻燃涂层整理剂[133]
        (4)防水整理剂
        (5)染料废水处理
8 结语

(3)甘蔗糖厂压榨工段装嵌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立题背景
        1.1.1 云南制糖产业发展概况
        1.1.2 云南制糖产业发展趋势
    1.2 甘蔗压榨技术研究现状
    1.3 沧源A糖厂压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压榨生产线情况及存在问题
        1.3.2 更换压榨机后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甘蔗糖厂压榨过程及影响因素
    2.1 制糖生产流程
        2.1.1 甘蔗提汁
        2.1.2 亚硫酸法澄清
        2.1.3 煮糖分蜜
    2.2 压榨工段具体生产流程
        2.2.1 压榨生产流程
        2.2.2 影响因素
    2.3 主要影响因素压榨机装嵌技术
        2.3.1 强制入辘受力分析
        2.3.2 底梳安装
        2.3.3 压榨机开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正交试验在压榨工段装嵌参数上的应用
    3.1 正交试验法的基本概念
    3.2 极差分析法
    3.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改进压榨工段生产
        3.3.1 压榨工段正交试验
        3.3.2 压榨工段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嵌参数改进的具体实施及生产验证
    4.1 压榨机强制入辘与开口比的确定
    4.2 下送辊改进具体措施
        4.2.1 下送棍存在的问题
        4.2.2 下送棍实际改进措施
        4.2.3 取得的效果
    4.3 压榨机顶辊轴瓦安装参数的要求
    4.4 压榨机组装嵌参数的具体实施
    4.5 湿榨试验验证
        4.5.1 计算方法
        4.5.2 湿榨试验结果分析
    4.6 日常生产运行记录统计分析
        4.6.1 结果分析
        4.6.2 榨季生产综合实绩及效果评价
    4.7 沧源A糖厂压榨生产过程优化前后技术参数
        4.7.1 蔗渣转光度及水分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压榨装嵌参数后效益分析
    5.1 效益分析
        5.1.1 经济效益
        5.1.2 节能
        5.1.3 安全生产效率
        5.1.4 低投资高产能的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香蕉茎秆纤维脱胶、改性及其结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香蕉茎秆纤维的研究现状
        1.1.1 香蕉茎秆资源现状
        1.1.2 香蕉茎秆纤维特点
        1.1.3 香蕉茎秆纤维纺织品研发现状
    1.2 香蕉茎秆纤维的结构与组成
        1.2.1 细胞壁微细结构
        1.2.2 纤维素
        1.2.3 半纤维素
        1.2.4 木质素
    1.3 香蕉茎秆纤维脱胶方法
        1.3.1 化学脱胶
        1.3.2 生物脱胶
        1.3.3 物理脱胶
        1.3.4 联合脱胶
    1.4 香蕉茎秆纤维素的溶解与改性
        1.4.1 离子液体溶解体系
        1.4.2 碱水溶解体系
        1.4.3 纤维素反应能力
        1.4.4 香蕉茎秆纤维的改性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化学脱胶对香蕉茎秆纤维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纤维化学组分分析
        2.2.4 化学脱胶工艺设计
        2.2.5 纤维预处理
        2.2.6 一煮工艺研究
        2.2.7 二煮工艺研究
        2.2.8 纤维性能测试
        2.2.9 纤维结构表征
        2.2.10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香蕉茎秆纤维化学组成分析
        2.3.2 预处理
        2.3.3 一煮工艺优化
        2.3.4 二煮工艺优化
        2.3.5 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生物脱胶对香蕉茎秆纤维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培养基的制备
        3.2.4 接种物的制备
        3.2.5 水解性能验证
        3.2.6 产酶及脱胶影响因素分析
        3.2.7 纤维组成和性能分析
        3.2.8 纤维结构表征
        3.2.9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脱胶性能验证
        3.3.2 工艺条件对产酶及脱胶效果的影响
        3.3.3 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汽爆脱胶对香蕉茎秆纤维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香蕉茎秆纤维的汽爆脱胶
        4.2.4 预处理
        4.2.5 汽爆单因素实验
        4.2.6 汽爆脱胶工艺优化
        4.2.7 纤维化学组成和性能分析
        4.2.8 纤维结构表征
        4.2.9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预处理工艺优化
        4.3.2 汽爆脱胶单因素实验分析
        4.3.3 汽爆脱胶工艺条件优化
        4.3.4 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纤维基吸附重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香蕉茎秆纤维素黄原酸盐的制备
        5.2.4 纤维素黄原酸盐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解析
        5.2.5 纤维结构表征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3.2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3.3 吸附动力学
        5.3.4 吸附等温线
        5.3.5 解析试验
        5.3.6 吸附机理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纤维基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纤维素的制备
        6.2.4 纤维素吸油材料的制备
        6.2.5 改性纤维素结构表征
        6.2.6 改性纤维素吸油动力学分析
        6.2.7 回用性能分析
        6.2.8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离子液体的溶解与改性
        6.3.2 碱水体系的溶解与改性
        6.3.3 纤维的结构表征
        6.3.4 改性纤维素吸油性能
        6.3.5 改性纤维素吸油动力学分析
        6.3.6 改性纤维素的回用性能
    6.4 讨论
第七章 纤维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水果保鲜效果评价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2.3 纤维素薄膜的制备
        7.2.4 纤维素薄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7.2.5 纤维素薄膜的结构表征
        7.2.6 纤维素薄膜对水果保鲜效果评价
        7.2.7 纤维素薄膜的生物可降解性实验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纤维素薄膜的理化特性表征
        7.3.2 纤维素薄膜对香蕉保鲜效果评价
        7.3.3 纤维素薄膜对芒果保鲜效果评价
        7.3.4 纤维素薄膜的生物可降解性评价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香蕉茎秆压榨脱水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香蕉茎秆概述
        1.2.1 香蕉
        1.2.2 香蕉茎秆
    1.3 香蕉茎秆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1.3.1 香蕉茎秆综合利用模式
        1.3.2 香蕉茎秆纤维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1.4 香蕉茎秆压榨脱水工艺与设备研究现状
    1.5 香蕉茎秆脱胶提取纤维工艺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香蕉茎秆原料结构形态研究及香蕉副产物化学成分分析
    2.1 实验物料
    2.2 实验方法
        2.2.1 香蕉茎秆形态测试
        2.2.2 香蕉副产物水分测定
        2.2.3 香蕉副产物主要化学成分测定
        2.2.4 香蕉茎秆粗蛋白含量测定
        2.2.5 香蕉茎秆热学性能
    2.3 测定结果与分析
        2.3.1 香蕉茎秆形态分析
        2.3.2 香蕉副产物水分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2.3.3 香蕉副产物的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2.3.4 香蕉茎秆粗蛋白含量分析
        2.3.5 香蕉茎秆热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蕉茎秆压榨脱水机理研究及设备开发
    3.1 压榨脱水原理
        3.1.1 液压压榨原理
        3.1.2 辊筒压榨原理
    3.2 压榨脱水实验设计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及主要参数
        3.2.3 实验过程
        3.2.4 实验效果评价指标
    3.3 压榨脱水实验结果分析
        3.3.1 液压压榨实验结果分析
        3.3.2 辊筒压榨试验结果分析
    3.4 辊筒压榨香蕉茎秆脱水机理研究
        3.4.1 相对间隙与香蕉茎秆脱水率之间的关系
        3.4.2 辊筒压榨中香蕉茎秆汁液的流动模型
    3.5 香蕉茎秆压榨机设备设计
        3.5.1 结构设计
        3.5.2 操作原理
        3.5.3 设备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蕉茎秆脱胶提取纤维工艺技术研究
    4.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1.1 原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2 脱胶提取工艺评价指标
        4.2.1 脱胶率
        4.2.2 残余木质素率
    4.3 基于化学法脱胶提取纤维工艺研究
        4.3.1 脱胶提取工艺及关键参数
        4.3.2 纤维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4.3.3 化学法脱胶提取工艺设计
    4.4 基于超声-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法脱胶提取纤维工艺研究
        4.4.1 脱胶提取工艺及基本条件确定
        4.4.2 纤维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4.4.3 超声-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法脱胶提取工艺设计
    4.5 基于蛋白酶-果胶酶法脱胶提取纤维工艺研究
        4.5.1 脱胶提取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4.5.2 纤维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4.5.3 蛋白酶-果胶酶法脱胶提取工艺设计
    4.6 基于机械刮麻法脱胶提取纤维工艺研究
        4.6.1 刮麻方法
        4.6.2 香蕉茎秆纤维主要成分测定
        4.6.3 纤维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4.6.4 机械法脱胶工艺小结
    4.7 四种脱胶提取方法的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蕉茎秆纤维产品的性能评价
    5.1 原料
    5.2 评价测试方法
        5.2.1 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
        5.2.2 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5.2.3 XRD测定方法
        5.2.4 表面形貌测定
        5.2.5 热性能测定
        5.2.6 力学性能测定
    5.3 纤维产品组成与结构分析
        5.3.1 纤维素含量分析
        5.3.2 红外光谱分析
        5.3.3 XRD分析
        5.3.4 表面形貌
    5.4 纤维产品的热学性能
    5.5 纤维产品的力学性能
    5.6 香蕉茎秆纤维产品的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蕉茎秆单宁酸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材料及试剂
        6.1.2 仪器与设备
    6.2 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与纯化工艺流程设计
    6.3 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效果表征
        6.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6.3.2 单宁酸含量测定
        6.3.3 单宁酸的表征
        6.3.4 抗氧化性测定
    6.4 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6.4.1 提取时间对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量的影响
        6.4.2 提取温度对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量的影响
        6.4.3 乙醇浓度对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量的影响
        6.4.4 料液比对香蕉茎秆单宁酸提取量的影响
    6.5 香蕉茎秆单宁酸纯化工艺条件优化
        6.5.1 上样液流速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6.5.2 上样液单宁酸浓度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6.5.3 洗脱液浓度对树脂洗脱量的影响
    6.6 香蕉茎秆单宁酸的表征及其抗氧化性
        6.6.1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6.6.2 FITR分析
        6.6.3 香蕉茎秆单宁酸的抗氧化性研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糖厂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二章 糖厂工艺流程及用能现状分析
    2.1 制糖流程简介
        2.1.1 原糖溶解
        2.1.2 过滤清净
        2.1.3 糖浆加热及煮炼结晶
        2.1.4 分离干燥打包
    2.2 糖厂能源管理现状
    2.3 糖厂能源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糖厂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3.1 系统方案论证
        3.1.1 总体目标
        3.1.2 系统方案
        3.1.3 硬件构成
        3.1.4 软件平台设计
    3.2 能源计量系统与生产过程监控
        3.2.1 系统功能
        3.2.2 生产过程监控
    3.3 能源分析与管理
        3.3.1 报表产生
        3.3.2 能源综合分析
    3.4 能耗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煮糖控制系统设计
    4.1 煮糖工艺及要求
        4.1.1 煮糖工艺
        4.1.2 煮糖工艺要求
    4.2 自动煮糖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4.2.1 控制系统方案
        4.2.2 方案可行性分析
    4.3 自动煮糖硬件系统设计
        4.3.1 控制器
        4.3.2 分布式I/O
        4.3.3 I/O接口模块
        4.3.4 浪涌保护器
    4.4 自动煮糖BP神经网络设计
        4.4.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4.4.2 神经网络设计分析
        4.4.3 数据样本的处理
        4.4.4 确定网络结构及网络训练
        4.4.5 泛化能力测试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卜公茶皂素前处理剂的作用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茶皂素概述
    1.2 茶皂素的化学性质
    1.3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
    1.4 国内外茶皂素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1.4.1 茶皂素理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1.4.2 茶皂素应用性能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标
第2章 实验原理及理论依据
    2.1 卜公茶皂素的制备及组成
    2.2 卜公茶皂素主要配料的结构与性能
        2.2.1 硅藻土
        2.2.2 甲基纤维素
        2.2.3 纳米氧化钛
        2.2.4 天然皂粉
        2.2.5 海泡石
    2.3 棉织物练漂前处理的基础理论
        2.3.1 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
        2.3.2 棉织物的精炼
        2.3.3 棉织物的漂白
        2.3.4 双氧水的漂白机理
        2.3.5 高效氧系漂白剂
    2.4 双氧水的分析方法
        2.4.1 双氧水的定性分析
        2.4.2 双氧水的定量分析
    2.5 硼砂和硼酸的定性分析
    2.6 混合碱的测定
        2.6.1 双指示剂法
        2.6.2 氯化钡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棉织物的茶皂素前处理与碱氧前处理
        3.2.2 纯茶皂素对棉织物的前处理
        3.2.3 漂白性物质的鉴定
        3.2.4 漂白性物质工艺过程中分解率的测定
        3.2.5 碱剂的测定
        3.2.6 复配新的前处理助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数据与分析讨论
    4.1 棉织物卜公茶皂素与常规碱氧工艺的处理效果对比
        4.1.1 棉织物浸渍法退煮漂一浴工艺的效果对比
        4.1.2 棉织物汽蒸法退煮漂一浴工艺的效果对比
    4.2 卜公茶皂素和纯茶皂素对棉织物的处理效果对比
    4.3 漂白性物质的测定
        4.3.1 漂白性物质的定性分析
        4.3.2 漂白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4.4 漂白过程双氧水分解率的测定
    4.5 碱剂的测定
        4.5.1 碱剂种类的测定
        4.5.2 碱剂含量的测定
    4.6 双氧水稳定剂对茶皂素工艺的影响
    4.7 精炼剂对茶皂素工艺的影响
    4.8 卜公茶皂素漂白煮炼机理的提出
    4.9 过碳酸钠前处理助剂的复配
    4.10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针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棉纺印染产品生产工艺和污水处理回用技术概论
    1.1 棉纺印染产品生产工艺
        1.1.1 棉机织产品的染色工艺
        1.1.2 棉针织产品生产工艺
        1.1.3 棉印染产品污染物的来源、特性
        1.1.4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基本路线
    1.2 纺织印染产品废水治理技术
        1.2.1 概述
        1.2.2 棉印染产品废水治理技术
    1.3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1.3.1 曝气生物滤池
        1.3.2 微滤、超滤与亚滤
        1.3.3 废水处理后再利用
    1.4 国内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概况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印染污水分流方案和净化工艺的提出
    2.1 生产工艺、用水情况及分流方案
        2.1.1 棉针织产品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2.1.2 生产用水情况及分流方案
    2.2 净化工艺的提出
        2.2.1 分流后的污水质量和拟定的回用水质量标准
        2.2.2 回用污水厂工艺的提出
    2.3 小试的开展和结果分析
        2.3.1 小试实验的准备
        2.3.2 试验内容
        2.3.3 小试实验的分析和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试回用污水厂的净化过程分析
    3.1 污水厂的改造
    3.2 中试研究的准备工作
        3.2.1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3.2.2 研究内容
        3.2.3 中试污水系统的研究方案
    3.3 中试的开展和过程分析
        3.3.1 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
        3.3.2 考察进水COD_(cr)浓度变化对净化系统效果的影响
        3.3.3 调节进水pH,考察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3.3.4 通过改变水解酸化池的搅拌方式,考察净化系统的处理效果
        3.3.5 好氧接触氧化池内不同气水比对COD_(cr)去除效果分析
        3.3.6 考察水体温度变化对生物处理系统效果的影响。
        3.3.7 设计工况下,考察整个处理系统各单元对COD_(cr)的去除效果分析
    3.4 回用污水厂出水质量和回用水质量标准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用水质量对织物染色质量影响的研究
    4.1 回用水质量分析
    4.2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概述
    4.3 织物染色质量评价指标
    4.4 回用水质量对织物染色质量的影响分析
        4.4.1 试验方案
        4.4.2 pH值对织物染色质量的影响
        4.4.3 盐度对织物染色质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合回用系统盐度积累模型进行经济分析
    5.1 印染洗涤回用水的盐度积累模型
        5.1.1 中试印染废水回用工程概况
        5.1.2 盐度积累模型及模型极限
        5.1.3 盐类的质量衡算
        5.1.4 盐度积累模型分析
    5.2 回用率的确定
    5.3 回用技术的经济分析
        5.3.1 回用污水厂的一次性投资费用
        5.3.2 回用污水厂的运行成本
        5.3.3 回用污水厂的节约费用
        5.3.4 回用工程的综合经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苎麻脱胶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1.1.2 我国水污染现状
    1.2 苎麻废水
        1.2.1 苎麻的简介
        1.2.2 苎麻废水水质
    1.3 废水处理方法
        1.3.1 物理方法
        1.3.2 化学处理法
        1.3.3 废水生物处理法
        1.3.4 物理化学法
    1.4 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1.4.1 好氧处理工艺
        1.4.2 厌氧处理工艺
        1.4.3 好氧法与厌氧法的组合工艺
        1.4.4 生物膜工艺与悬浮生长工艺相结合的联合工艺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实验原理及处理工艺的确定
    2.1 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的设计
    2.2 酸析工艺的原理及工艺选择
        2.2.1 酸析原理
        2.1.2 酸析工艺的技术进展及工艺选择
    2.3 铁-碳内电解原理及工艺选择
        2.3.1 铁-碳内电解原理
        2.3.2 铁-碳内电解工艺的技术进展及工艺选择
        2.3.3 铁-碳内电解法工艺选择
    2.4 厌氧生物法的原理及工艺选择
        2.4.1 厌氧生物法的原理
        2.4.2 厌氧生物法的应用
        2.4.3 厌氧生物法的工艺选择
    2.5 好氧生物法的原理及工艺选择
        2.5.1 生物接触氧化法
        2.5.2 SBR工艺
        2.5.3 好氧生物法的工艺选择
    2.6 确定处理工艺及实验内容
        2.6.1 处理工艺的确定
        2.6.2 实验内容
3 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启动实验
    3.1 酸析实验
        3.1.1 实验水质
        3.1.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2 铁-碳内电解实验
        3.2.1 实验装置
        3.2.2 铁-碳内电解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
    3.3 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
        3.3.1 厌氧系统
        3.3.2 好氧系统
    3.4运行结果
    3.5 问题及分析
        3.5.1 接种用厌氧污泥选择
        3.5.2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策略
        3.5.3 产气量变化
    3.6 小结
4 系统稳定运行研究
    4.1 实验条件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水质及运行安排
    4.2 实验结果
    4.3 分析讨论
        4.3.1 生物处理系统总体运行工况
        4.3.2 好氧系统
    4.4 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艺
        4.4.1 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艺
        4.4.2 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艺稳定运行
    4.5 小结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煮炼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沸醇溶剂的苎麻脱胶与溶剂重复应用研究[D]. 屈永帅. 东华大学, 2020(01)
  • [2]印染助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续)[J]. 陈荣圻. 染料与染色, 2020(02)
  • [3]甘蔗糖厂压榨工段装嵌参数优化研究[D]. 何云徽.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香蕉茎秆纤维脱胶、改性及其结构性能分析[D]. 盛占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5]香蕉茎秆压榨脱水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 徐树英. 天津大学, 2016(07)
  • [6]糖厂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宁绍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5(10)
  • [7]卜公茶皂素前处理剂的作用机理探讨[D]. 赵影.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 [8]生物酶脱胶技术在亚麻二粗上的应用[A]. 蔡精业,张喜,李德鲁. 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 2012
  • [9]针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D]. 冯家乐. 东华大学, 2008(07)
  • [10]苎麻脱胶废水处理研究[D]. 刘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烹调过程中一种新的节能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