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

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

一、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辉[1](2019)在《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二元对比系数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和我们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由于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工农间与城乡间的巨大二元反差,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元经济转型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88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2),但这些转移人口只是基本完成了职业上的非农化转变,却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长期候鸟式往返于乡城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说,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以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虽然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作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但也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职业转变和市民身份转变作为同一过程,受此影响,国外学者很少专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学者虽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涵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尝试以二元经济转型为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农民工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并把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概述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重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劳均耕地面积,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释放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城镇化转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融合。第二,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历史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均衡制度变迁为背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路径特点;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从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现状;基于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4.9%。第三,分析了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不利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是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还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使其难以彻底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相应扩大,反而由于农地非农化等因素持续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低,使他们成为城镇中的边缘群体,导致了城镇内部的二元分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把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第四,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农民工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四个症结性难题。形成上述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论是户籍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及其制度性成因,从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户籍及其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财产性收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张峰源[2](2019)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城乡差距仍然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一方面,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动力,城市在开放中逐渐实现现代化,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生产要素流通限制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差距明显。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实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关系不断积极向前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城乡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思路和政策措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有助于准确认识、把握和重塑新时代城乡关系,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之后,指导城乡关系的最新发展思路。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第一、改革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第二、补齐农业短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第三、平等配置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障碍,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第四、完善规划编制,一体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区域之间协作共赢,促进城乡空间有机融合。

付孟泽[3](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杨智鉴[4](2019)在《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过程中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引起农村人口非农化,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产业结构合理化支撑了城镇化。无论城镇化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都引起了农村人口收入提高。但收入的绝对数在提高时,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65,反映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旧严重。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产业服务化倾向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农村人口收入提高。同时城镇化提高了外部成本,加剧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中服务化倾向不足。在现有的文献中,从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研究不够深入。而且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重要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湖北省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首先,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概念的界定,分别阐述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和收入差距相关理论。其次,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和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对湖北省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进行描述。再次,通过理论及相关文献结合现状,加强了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理论上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假设。然后,本文样本选取为湖北省13个地级市2005年到2016年156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中介变量、构建交互项量化分析方法。从农村非农化衡量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分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角度,实证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间影响路径更为清晰,实证结果符合本文假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利;将产业结构调整细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不利,同时产业结构高度化受城镇化影响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强了城镇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议:在缓解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上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突出农村优先发展。在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协调发展上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吴越菲[5](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陈然[6](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张荣天[7](2016)在《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县域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县域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中基础组成部分,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县域城镇化日益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底座与重要载体。中部地区安徽省总体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欠发达区域,其县域城镇化发展程度、模式及机制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因此,研究转型期以来我国中部欠发达典型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论文基于县域城镇化本质内涵之上,构建县域城镇化测度理论模型,利用19782014年安徽县域数据,测算出1978年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运用HP滤波法、GM(1,1)模型、发展差异指数、ESDA模型、重心模型等定量方法,分析1978年转型期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分异与演变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多视角分析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调控政策建议。论文紧紧围绕“内涵界定-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时空分异-影响机理-调控策略”研究思路,以县域城镇化时空分异及其影响机理为2大研究核心,侧重于探索各因素对19782014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时空效应。论文主要结构分为三大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及第三章。(2)实证案例研究,主要包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3)提升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第七章、第八章。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转型期以来县域城镇化发展是受到环境、人口、产业及制度等多重因子影响,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阶段性演变;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及空间格局分异显着,并且发展的驱动因子及影响机制不尽相同。以产业演变、人口迁移、制度变迁及城镇化时空过程为理论建构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研究核心理论框架。(2)1978年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总体呈提升趋势,但存在显着的“阶段性”规律,且皖南、皖中及皖北三大区域内部县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由南向北递增。工业、服务业主导型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总体高于农业主导型。未来近10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呈上升态势,但仍处诺瑟姆城镇化曲线初级阶段。(3)19782014年安徽县域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皖北、皖中内部差异贡献率表现增大态势。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全局上表现正空间自相关性;局部H-H集聚分布在“合-芜-马”核心区,而L-L集聚分布在“阜-亳-宿”塌陷区。19782014年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位于东经117.58118.05和北纬31.7831.24间波动,空间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等县(市)范围,重心格局演化整体上以东南方向偏移为主。(4)县域城镇化发展受到制度变迁、经济增长、产业演进及农民迁移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宏观层面上,制度变迁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核心动力,经济增长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基础动力;中观层面上,产业演进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根本动力;微观层面上,农民迁移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主体动力,综合作用形成转型期以来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及演变影响机制。(5)结合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差异,重构出“现代农业主导型、新型工业主导型、特殊资源主导型、都市边缘主导型、绿色生态主导型”五种典型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初步解析各模式适宜县域与发展策略;并从“科学规划、人口转移、产业转型、制度创新”四大维度上提出了未来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可能的特色之处主要有三点:(1)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之上,提出了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研究的理论核心体系,并构建了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分异研究基本框架。(2)考虑到当前微观层面研究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不足,论文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多视角建构了转型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综合分析框架。(3)结合转型期安徽县域特征及发展差异,重构不同类型县域发展典型调控模式,以及不同目标导向的路径策略与政策指引。

朱颂[8](2015)在《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财产权是一项古老、传统的权利,在当前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的现代社会,土地财产权的实现与社会多元价值的冲突成为现代法律制度亟待解决的矛盾。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制度深化改革的第一要务。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初始构造起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产权制度,存在产权内容模糊、权利边界不清、权利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历史变迁,阐释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路径、机制、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对国内外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进行了历史考察,阐述了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立的意义。域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与演变,以不同时期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发展特点为主线,结合特定时期社会制度变革,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农民土地财产权演变的相互作用关系。现代西方民主法制社会逐渐孕育了独立、排他、权利内容充实的农民土地财产权。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农民土地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农民在土地上义务多于权利,劳役、税收成为农民土地的沉重负担,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芽毫无生存土壤;近现代农民土地权利虽渐渐得到立法认可,但因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农民土地权利终未得到真正实施;建国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经历了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公社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个阶段。第二章诠释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产权理论是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是研究产权的两种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在于,公有制下土地产权权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得进行适当的调整。西方经济学界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独立性、完整性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基础。这两种分析范式均肯定了产权的激励作用,提高产权效率的前提需要清晰的产权界线——此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改革方向。财产权平等理念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平等的内涵包括财产权起点平等、交换平等、结果平等。财产权行使理论包括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与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要求农民土地财产权得到法律承认与保障、并当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或补偿。财产权适度限制体现在物权法定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限制、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等。第三章对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评价。成都模式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确权赋能。重庆模式注重创新,指标交易独具特色。广东模式较早进行三权分置,大力倡导土地股权改革。浙江模式由下而上,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这些模式的共性特点在于农民土地财产权趋向企业制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作用凸显、农民土地财产权明晰化。各地实践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在于改革常违背农民权益保障的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存在冲突、部分地区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各地实践改革下应充分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建构完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第四章系统梳理我国现行法框架下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解析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障碍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破解的路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具有私权属性、家庭权属性与社会保障属性。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残缺、效率低下、公平缺失。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要充实权利内容,回归处分权,提高提高权利利用效率,明晰权利主体地位。第五章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在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完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基于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状,提出均衡政府、集体、农民三方利益,以及重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我国各地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存在产权交易种类混乱、交易缺乏统一规范等缺陷,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注重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市场。

李明权[9](2015)在《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地征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化规模的必经途径。农地征收过程涉及国家、集体、用地单位及被征地农民等多个权利主体的利益,当农地的权益在这些主体之间发生转移、交换的时候,农地的各项权益开始显现出来,不再隐含或模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有大量农地被征收,被征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增加。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始,直至现在,大规模征收农地的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不充分。今后的农地征收过程中,如何实现农地权益的合理的充分的保护,则是急需研究探索的课题。本研究在考察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运用产权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以及公共利益理论,采用湖南省的数据,通过效益转换模型,利用就业、保险等政策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了农地征收的价值补偿空间及权益弥补范围,得出农地征收补偿项目类别可以拓展到生态、就业、养老等领域,农地用途转换升值空间巨大,农民可以参与开发收益分配等结论。通过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以及农地权益受损的不良影响研究,借鉴国外经验对比,得出需要继续提高征地补偿水平的结论。最后,探讨了农地权益保护从征收环节拓展到农民市民化环节的必要性,研究了“以权益补偿权益”的路径,从而构建了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新体系。本文由八章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其目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简要的述评;同时,提出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介绍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介绍与农地征收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产权、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制度、制度变迁、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公共利益理论以及财产征收等基本理论。第三章,考察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起步探索到形成与深化,厘清历史,分析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同时,分析现行农地征收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特点、难点及形成原因。第四章,利用湖南省的数据,通过数据及模型分析,测算出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所涉及的土地规模、失地农民规模,并测算出农地生态价值、就业保障价值及养老保障价值,论证农民土地权益价值保护的数量空间及政策空间。第五章,论述了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与政府的补偿博弈及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第六章,主要介绍国外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模式及其借鉴意义。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在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并在国外经验上提出对我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启示。第七章,着眼于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构建、拓展与实施路径,研究分析现有保护途径,包括法律途径、补偿安置途径、救助途径等完善路径及方法,并预计其可能的结果。同时,探讨将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从征收环节拓展到农民融入城市的市民化环节,研究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消失与其市民权益获得之间的替代方法与路径,从而拓展和构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新体系。第八章是结论和展望。

周江洪[10](2011)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又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条件,这一点决定了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结构演变都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多学科综合的视角,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和途径问题。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缘由、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所采用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并对文中的基本概念、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特别是重点回顾了关于劳动力转移动因和障碍的研究。在对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本文研究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研究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及启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吸收现有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确定正确的劳动力转移战略。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巴西等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农村动力转移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其贡献和不足,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借鉴意义。第三章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趋势。本章回顾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归纳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是基于中国国情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独特性探讨,其作用是奠定全文研究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第四章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为国民经济提供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长、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第五章阐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模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又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就基本原则而言,要做到“四个相结合”,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政府调控和市场化转移相结合。这些是基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不合理,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等现实问题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可以概括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思路为“七个坚持”:即坚持选择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二、三产业转移并重,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坚持推进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体制性障碍;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坚持国内转移与国际转移并重,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乡进城、离土离乡等四种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六章提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结合国内外实践和经验,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推进农村工业化、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为主的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强国际劳务输出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并力求思路与建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客观、系统总结。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拟将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比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具体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很难有一个学科单独完成,因此,本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也必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过程,需要借鉴吸收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二、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2.1.2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
        2.1.3 关于国际移民融入的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2.2.2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研究
        2.2.3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4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研究
        2.2.5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研究
        2.2.6 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2.2.7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与对策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特点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3.2 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基本涵义
        3.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3.2.2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3.3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3.3.1 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3.3.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3.3.3 通过扩大内需为工农两大部门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
        3.3.4 通过城镇化转型促进工农协调与城乡融合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现状
    4.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特点
        4.1.1 农村工业发展与劳动力的非城镇化转移
        4.1.2 非均衡制度变迁与劳动力半城镇化转移
    4.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4.2.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考察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
    4.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分析
        4.3.1 农民工经济融入情况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融入情况分析
    4.4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
        4.4.1 当前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梳理和评价
        4.4.2 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的逻辑步骤
        4.4.3 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量
第5章 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
    5.1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2 导致城镇化滞后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
    5.3 制约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5.4 形成城镇边缘群体导致城镇内部二元分化
    5.5 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
    6.1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分析
        6.1.1 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
        6.1.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
        6.1.3 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
        6.1.4 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
    6.2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
        6.2.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6.2.3 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
        6.2.4 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6.3 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计量检验
        6.3.1 研究设计与理论模型
        6.3.2 变量构造与数据搜集
        6.3.3 回归分析过程
        6.3.4 研究发现与结论
第7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间与区域间的资源合理配置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基于户籍身份的福利差别
    7.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
    7.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
    7.5 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
        2.1.1 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
        2.1.2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2.1.3 城乡融合发展相关概念辨析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2.1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
        2.2.2 城乡融合发展是把握城乡关系的正确思路
        2.2.3 城乡融合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影响的必然选择
        2.2.4 城乡融合发展是提升乡村价值的有效途径
第3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
        3.1.1 生产力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物质基础
        3.1.2 消灭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
        3.1.3 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
        3.1.4 产业融合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
        3.1.5 科技进步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推动力量
    3.2 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
        3.2.1 工农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
        3.2.2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
        3.2.3 坚持商品等价交换,促进城乡经济交流
        3.2.4 统筹城乡收入分配,兼顾工农利益
        3.2.5 推行城乡户籍制度
        3.2.6 注重城乡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3.3 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
        3.3.1 重视农业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3.3.2 以乡镇企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3.3 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3.3.4 坚持城乡梯次发展和轮动发展,防止两极分化
    3.4 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3.4.1 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3.4.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观点
        3.4.3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第4章 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城乡要素配置不合理
        4.1.1 农业劳动力资本大量流失
        4.1.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完善
        4.1.3 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积累不足
    4.2 城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4.2.1 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4.2.2 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4.2.3 城乡产业分工布局不合理
    4.3 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
        4.3.1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4.3.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等
        4.3.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发展缓慢
    4.4 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不完善
        4.4.1 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缺少统一规划
        4.4.2 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有待加强
        4.4.3 区域之间合作机制缺乏
第5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5.1 改革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5.1.1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5.1.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5.1.3 健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5.2 补齐农业短板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5.2.1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2.2 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
        5.2.3 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布局
    5.3 平等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5.3.1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5.3.2 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5.3.3 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障碍
    5.4 完善规划编制促进城乡空间有机融合
        5.4.1 一体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5.4.2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治理
        5.4.3 推动区域之间协作共赢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发表
致谢

(4)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理论
        一、城镇化理论
        二、产业结构理论
        三、收入差距理论
        四、本节小结
第二章 湖北省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第一节 湖北省城镇化现状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第三节 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第四节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关联性
    第五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关联性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第一节 城镇化效应
    第二节 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
    第三节 产业结构高度化效应
    第四节 产业结构高度化在城镇化中效应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二、样本选取
        三、模型设定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产业结构高度化效应实证分析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在城镇化中效应实证分析
        三、城镇化效应实证分析
        四、产业合理化效应实证分析
        五、控制变量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稳定性检验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继续突出农村优先发展
        三、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5)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6)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资料收集方法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1、实地研究过程
        2、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致谢

(7)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期中国城镇化保持快速地发展态势
        1.1.2 县域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载体
        1.1.3 县域城镇化迫切需在理论层面进行指导
        1.1.4 中部欠发达安徽县域城镇化具有特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镇化概念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县域城镇化
    1.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4.1 转型期县域城镇化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启示
        1.4.2 研究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
        1.4.3 揭示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
        1.4.4 提出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调控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1.5.2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1.5.3 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
        1.5.4 多种学科的研究思维相融合
    1.6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6.1 研究区域
        1.6.2 数据来源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2.1.1 城镇化概念内涵研究进展
        2.1.2 城镇化格局过程研究进展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2.1.5 城镇化优化调控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2.2.1 国外城镇化研究评价
        2.2.2 国内城镇化研究评价
第三章 县域城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启示
    3.1 县域城镇化理论基础及体系构建
        3.1.1 城乡发展理论
        3.1.2 集聚与扩展理论
        3.1.3 城镇化时空理论
        3.1.4 人口迁移理论
        3.1.5 产业演变理论
        3.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7 县域城镇化研究理论体系
    3.2 县域城镇化进程矛盾与借鉴启示
        3.2.1 我国县域城镇化进程与矛盾剖析
        3.2.2 我国县域城镇化模式与经验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时间演变特征
    4.1 县域城镇化测度理论模型
        4.1.1 城镇化测度方法模型梳理总结
        4.1.2 安徽县域城镇化测度理论模型
    4.2 安徽县域城镇化时间变化综合评价
        4.2.1 县域城镇化总体特征分析
        4.2.2 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
        4.2.3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
    4.3 区域维度上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1 皖南地区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2 皖中地区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3 皖北地区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3.4 总体特征及其对比分析
    4.4 类型维度上县域城镇化时序特征
        4.4.1 县域发展基本类型划分理论模型
        4.4.2 不同类型县域城镇化演变特征
    4.5 安徽县域城镇化趋势模拟预测
        4.5.1 GM(1,1)模型基本原理
        4.5.2 安徽县域城镇化GM(1,1)模型
        4.5.3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模拟预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格局空间分异研究
    5.1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格局
        5.1.1 安徽县域城镇化格局空间总体特征
        5.1.2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程度指标
        5.1.3 安徽县域城镇化空间差异格局演变
    5.2 安徽县域城镇化关联格局演变
        5.2.1 ESDA理论模型基本原理
        5.2.2 安徽县域城镇化全局关联格局
        5.2.3 安徽县域城镇化集聚格局演化
        5.2.4 安徽县域城镇化异质格局演化
    5.3 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格局演变
        5.3.1 县域城镇化重心测算理论模型
        5.3.2 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区位及移动趋势
        5.3.3 安徽县域城镇化重心移动方向和距离
        5.3.4 安徽县域城镇化标准差椭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6.1 制度变迁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1.1 制度变迁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6.1.2 制度变迁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影响定量分析
        6.1.3 不同制度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解析
    6.2 经济增长对安徽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2.1 经济增长影响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机制
        6.2.2 经济增长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影响定量分析
    6.3 产业演进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3.1 产业演进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6.3.2 产业演进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机制实证
    6.4 农民迁移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影响
        6.4.1 农民迁移进城理论模型及其研究假设
        6.4.2 农民迁移对安徽县域城镇化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6.5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驱动机制综合解释
        6.5.1 制度变迁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核心动力
        6.5.2 经济增长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基础动力
        6.5.3 产业演进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根本动力
        6.5.4 农民迁移是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主体动力
        6.5.5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动力因素内在综合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转型期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调控策略研究
    7.1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原则导向
        7.1.1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
        7.1.2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7.1.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1.4 统筹协调,绿色发展
    7.2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
        7.2.1 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基本分类
        7.2.2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重构
    7.3 安徽县域城镇化发展政策指引
        7.3.1 科学规划——形成完善县域城镇体系
        7.3.2 人口转移——稳步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7.3.3 产业转型——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7.3.4 制度创新——深化城镇发展制度改革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特色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表名目录
图名目录
附录 :农民迁移进城意愿问卷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四、基本概念厘清
        (一) 农民
        (二) 土地
        (三) 财产权
        (四)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一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之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孕育
        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农民权利
        二、土地权利的兴起与农民权利
        三、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二节 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
        一、日耳曼法制的瓦解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二、中世纪英国土地保有制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三、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三节 近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一、近代英国圈地运动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二、近代美国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三、《法国民法典》颁布与物权概念的兴起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四、近代西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四节 现代西方国家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路径之解析
        一、土地财产权界线清晰与市场流转导向的紧密结合
        二、政府注重农业调控手段的运用与实现
        三、土地发展权等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第五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我国古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状况考察
        二、我国近现代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概述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考察
第二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产权权能理论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界产权权能理论
        三、产权权能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二节 产权效率理论
        一、马克思产权效率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产权效率理论
        三、产权效率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三节 财产权平等理论
        一、财产权平等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
        二、财产权平等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三、财产权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四、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三维平等理论
    第四节 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
        一、财产权自由行使之价值
        二、财产权自由行使之理论学说
        三、农民土地财产权自由行使之要素
    第五节 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
        一、财产权适度限制之价值
        二、财产权适度限制之理论学说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适度限制
第三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模式
    第一节 成都模式
        一、“双放弃换三保障”模式
        二、“两股一改”模式
        三、“土地银行”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二节 重庆模式
        一、“地票”模式
        二、“股田制公司”模式
        三、模式特点
    第三节 广东模式
        一、股份合作制模式
        二、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三、“两化一流转”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四节 浙江模式
        一、“两分两换”模式
        二、规模化转包模式
        三、土地信托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五节 实践中具体问题分析
        一、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间的冲突与选择
        三、部分地区农民参与程度低
第四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障碍与破解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
        一、我国现有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种类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权能解析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表征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功能性弱化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差异性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身份性色彩浓厚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效率低下
    第三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原因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归属不明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缺失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客体差异性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取得规范缺失
        五、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退出困难
    第四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破解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方式创新
        二、充实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内容:未来利益
        三、回归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处分权:流转利益
        四、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用效率:利用利益
        五、明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地位:归属利益
第五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权的现实状况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下农村土地登记的新调适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登记效力须统一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辐射力的强化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一、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础理论
        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
        三、我国集体土地增值收益与农村土地征收的关系
        四、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及基本规范
        三、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主体作用发挥
        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土地产权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9)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不足和局限性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权、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制度
    2.1.1 产权理论
    2.1.2 土地产权与产权制度
    2.1.3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2.1.4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2.2.2 制度变迁的动因
    2.2.3 制度变迁的主体
    2.2.4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5 产权与制度变迁
2.3 资源配置理论
2.4 公平与效率理论
    2.4.1 马克思主义公平与效率观
    2.4.2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观
    2.4.3 改革开放后,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5 公共利益理论
2.6 财产征收理论 第3章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的历史变迁
3.1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农地征收制度的历史变迁
    3.1.2 农民土地权益的变迁过程
3.2 农地征收制度的特点及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
    3.2.1 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2.2 现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及政治意义
3.3 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缺失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难点
    3.3.1 农地征收制度的主要缺陷
    3.3.2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难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程度的测度与分析
4.1 湖南省农民土地征收数量及失地农民数量
    4.1.1 湖南省农地征收年际变化
    4.1.2 湖南省农地征收区域变化
    4.1.3 湖南省失地农民数量估算
4.2 基于效益转换法的湖南省被征收农地生态价值货币化测算
    4.2.1 湖南省被征收农地价值参照体系的建立
    4.2.2 被征收农地货币化价值估算模型及因子修正分析
    4.2.3 计算结果
    4.2.4 被征收农地生态价值测算结论
4.3 湖南省失地农民土地社会保障价值评估
    4.3.1 指标选取与估算方法
    4.3.2 损失估算
4.4 农地增值情况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损失评估
    4.4.1 总体测算思路
    4.4.2 数据计算
4.5 小结 第5章 农民与政府的征地补偿博弈及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不良影响.
5.1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土地权益博弈
    5.1.1 非价值补偿型的征地利益平衡
    5.1.2 价值补偿型的征地利益平衡
5.2 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不良影响
    5.2.1 农地征收将农民陷于相对贫困的局面
    5.2.2 农地征收中农户抗击行为激烈
    5.2.3 农地征收对城镇化的影响
    5.2.4 农地征收产生的间接和深远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国外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6.1 农地征收补偿计价范围的国际比较及其经验借鉴
    6.1.1 农地征收补偿的计价原则
    6.1.2 农地征收补偿的计价范围
6.2 世界各国(地区)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1 美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2 英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3 日本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4 法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5 德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6 匈牙利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7 俄罗斯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3 对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标准提高农地权益保护水平的启示
    6.3.1 以公平补偿原则替代不完全补偿原则
    6.3.2 适当拓宽补偿客体范围
    6.3.3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7.1 构建被征收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的思路
7.2 从完善法律的视角提升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水平
    7.2.1 明确和规范对“公共利益”边界的认定
    7.2.2 提供获取非公共利益用地的法定路径和程序
    7.2.3 公共利益用地的征收法律仍需完善
7.3 征收补偿范围、标准的重新核定
    7.3.1 农地征收补偿范围的扩展
    7.3.2 征地补偿标准的调整
    7.3.3 探索农民参与土地开发收益分配的新机制
7.4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地权益保护体系的拓展与实施路径
    7.4.1 农地社保体系的解体与城市社保体系的建立
    7.4.2 依赖农地就业体系的终结与失地农民城市就业体系的建设
    7.4.3 被征地农民农村社会资本的退化与农民城市社会资本的重构
    7.4.4 农民土地权益的完全退出与被征地农民市民权益的获取和保护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次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分析架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内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观点
        三、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二节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
        一、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述评
        二、国内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及其启示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
        一、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德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二节 中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韩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
        一、印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巴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四节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重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二、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发展农村工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四、应选择适合本国(地区)特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
        五、注重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六、土地制度及农业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影响
第三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还在不断增加
        二、城镇失业人口增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转移规模严重不足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转移的地域和流向特征
        二、转移的产业分布特征
        三、转移的社会群体特征
        四、转移的外出方式特征
        五、转移的就业特征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必须发挥市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三、必须坚持制度改革和创新
        四、必须坚持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必须坚持渐进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
第四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及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因素
        二、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三、城乡、产业、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经济动因
        四、国家制度性安排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原因
    第二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工业化路径偏差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农村城市化进程滞后严重影响劳动力剩余转移进程
        四、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六、劳动力市场组织程度偏低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国民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积累渠道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四、劳动力转移促进了输出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五、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扩大就业和增收的重要途径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
第五章 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及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将政府调控和市场化转移相结合
    第二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二、三产业转移并重,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
        三、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
        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
        五、坚持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制度性障碍
        六、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七、坚持国内转移与国际转移并重,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三节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一、不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二、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
        三、离乡进城模式分析
        四、离土离乡模式分析
第六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
    第一节 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内部转移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第二节 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
        一、农村工业化的地位
        二、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和主要模式
        三、农村工业化必须按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进行战略调整
    第三节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二、实施多元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 坚持制度创新,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二、建立产权明晰、合理流转的土地制度
        三、逐步建立一个全面、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
        二、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第六节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的能力
        一、劳动力素质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资,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
    第七节 加强对外劳务输出,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领域
        一、国际劳务输出与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
        二、中国农民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中国农民对外劳务输出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张光辉. 辽宁大学, 2019(12)
  • [2]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D]. 张峰源. 信阳师范学院, 2019(08)
  • [3]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4]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 ——以湖北省为例[D]. 杨智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6]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 [7]转型期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张荣天.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4)
  • [8]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D]. 朱颂. 南京大学, 2015(10)
  • [9]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D]. 李明权.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9)
  • [10]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 周江洪. 武汉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推进我国农业人口非农化的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