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句子的语义偏差

“因为”句子的语义偏差

一、“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论文文献综述)

秦小凤[1](2021)在《“乘X”近义方式词研究》文中提出

李娟[2](2021)在《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文中研究说明消极完美主义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与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多种心理病理密切相关,也是这些心理病理现象的致病和维持因素(Dry et al.,2015;Mehr&Adams,2016)。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信息加工特点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形成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更有助于开展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临床干预工作,对预防和减少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认知偏向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特定类型刺激的选择性加工偏向(Blanchette&Richards,2010),可区分为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三种类型。这三种认知偏向分别代表了加工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的认知加工特点。那么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是否会表现出对特定信息的认知偏向,这种认知偏向对消极完美主义的维持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是本研究想去探索的。本研究通过探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特点,建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为未来利用认知偏向的规律和特点,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分三部分,分别探讨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第一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因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可表现为“对信息的抑制困难”和“对信息的过度兴奋”两个方面,若要对个体的注意偏向有一个全面认识,需分别对抑制和激活范式下个体的注意偏向进行考察。该部分共四个实验,其中实验1a和实验1b考察抑制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2a和实验2b考察激活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1a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1b也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实验2a使用点探测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1)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2b使用自然视觉扫描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9)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4)在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发现,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未表现出对任一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但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的与完美主义相关的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注意增强。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初始定向阶段和维持阶段也表现出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但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1000ms~2000ms),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开始将注意从不完美图片中撤离出来,更多地关注完美图片。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初始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就存在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当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会使用回避的情绪调节策略减少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第二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记忆偏向,因刺激编码的加工深度可能对记忆偏向产生影响,故第二部分分两个实验,分别对浅加工和深加工水平下个体的记忆偏向进行考察。实验3a比较了浅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实验3b比较了深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研究发现,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浅加工时,会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但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深加工时,未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记忆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信息的加工偏向是否出现,有赖于编码的深度。第三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解释偏向。实验4通过句子补充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3)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2)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和完美主义无关的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研究发现,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无论是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还是对完美主义无关的一般模糊情境都存在消极解释偏向。这表明,在高级信息加工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信息的加工也存在负性认知偏向。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都具有负向认知偏向,且负性认知偏向的内容不局限于与完美主义相关。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不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向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启示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认知偏向矫正来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干预。

王园园[3](2021)在《俄英汉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中性词的语义偏移作为一种跨语言的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俄语、英语、汉语及其他语言中,属于词汇语义的常规变化,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本文以俄、英、汉三语中性词的语义偏移现象及语用层面的制约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例证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时对比分析,描述其异同,使共性和特性更为突出,期望能为我国三语习得者的语言学习与研究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减少跨语言交流中的障碍。本论文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必要性,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为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理论阐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该语言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本章试图将以上不同理论分为语言内、语言外以及语言内外结合三类对中性词语义偏移现象一一加以说明。第二章为俄、英、汉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类型及典型现象列举。首先选用合适的分类标准,将中性词语义偏移现象分为积极偏移、消极偏移和呈对应关系的积极偏移-消极偏移三类。其次分别列举俄语、英语和汉语三种语言背景下的典型偏移现象,从句法角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第三章为俄、英、汉中性词语义偏移现象的语用分析。本章将探讨礼貌原则、语言世界的零度偏离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关系,并在语用层面对三种语言的共有现象进行分析对比。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应努力的研究方向。语言是在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文字系统,存在极大的共性。而人类对不同语言所做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并不相同,因此语言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语言间的相互借鉴和启发,更有利于语言研究的进步、文明互鉴与文化的传播。

王连柱[4](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黄菊[5](2021)在《粤语阳春话的两种疑问句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于粤西地区,阳春市使用的语言主要为阳春话。阳春话属于粤语的“高阳片”或称“两阳(阳江、阳春)片”。阳春地区在古代属于百越民族地区,因此阳春话的语言底层存在与侗台语相似的语言现象,后随着客家人和闽南人的迁入,在语言接触的影响下,阳春话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粤语的特点。阳春话的疑问句分为是非问、正反问、特指问和选择问等四种类型,鉴于目前还没有相关阳春话疑问句研究的专题出现,且学界对于同属为两阳粤语的阳江话的疑问句式“VP无?”是是非问还是正反问的性质归属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主要选取阳春话疑问句中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为研究对象,试图归纳阳春话的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语法特点、功能和演变规律,探寻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层次,重新看待阳江话中“VP无?”的相关问题争论。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自省法等方式收集阳春话是非问和正反问的语料,并运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共时与历时相比较等方法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详细地描写与分析。第一章主要从语调是非问句、语气词是非问句着手对阳春话的是非问句的结构类型进行描写分析,并介绍了阳春话是非问句的功能类型。第二章主要对阳春话正反问中的“VP-Neg?”与“VP-Neg-VP?”式问句的内部结构进行描写和分析,并对正反问的功能进行了归纳。阳春话的“VP-Neg?”式正反问句主要有“VP冇?”“有VP冇?”“系VP冇?”“VP(之)未?”“有VP(之)未?”等类型。第三章主要从结构形式、语义内涵与及特指性是非问和特指性正反问的对比分析上对阳春话的是非问和正反问进行比较研究,并讨论了阳春话中“VP么/咩?”的归属问题。最后总结阳春话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特点、功能类别与比较的情况。

耿芳[6](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陈晓宏[7](2021)在《北京话“人家/人”“别人”的主观视角研究》文中提出北京话中,“人家”“人”“别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旁称代词,说话人使用它们时,言语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性。本文以三部电视剧影像和十一部小说为语料,对北京话旁称代词“人家”“人”“别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主观视角的角度分析其表现的两种主观认识,进一步研究其主观性的认知成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从旁称代词、语言的主观性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介绍,简要介绍“人家”可以省略为“人”的规律。根据本文语料,分析和补充了北京话旁称代词“人家”“人”“别人”已有的分类条件。第二章分析了“人家”“人”“别人”的表主观的形式和主观视角的区别。本文把表主观的形式分为了典型形式和非典型形式。典型形式可以通过视角转换和固定的结构形式确定“人家”“人”“别人”的主观性。非典型形式仅能通过对具体语境的分析确定“人家”“人”“别人”的主观性。本文以是否与现实情状对应为标准,把主观视角分为了强主观视角和弱主观视角。当它们作泛指和他指时,采用了与现实情状对应的弱主观视角;当它们作自指和对指时,采用了与现实情状相异的强主观视角。第三章分析了“人家”“人”“别人”表现说话人认识内外分明的现象。认识的内外分明表现为对指称对象的疏离与礼貌态度。处于弱主观视角时,“人家”“别人”可以通过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现认识的内外分明。处于强主观视角时,有的“人家”和“人”替换后认可度高,有的替换后认可度低。在它们指称听话人表对指称对象的疏离态度时,说话人更倾向使用“别人”表达对指称对象的疏离态度。第四章分析了“人家”“人”“别人”表现说话人认识偏移的现象。认识的偏移表现为认同与羡慕、理解与同情以及玩笑与讽刺。当处于弱主观视角下的“人家”“人”进入不同的结构形式时,可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情感态度。强主观视角下,“人家”表现说话人的自我理解与同情时,具有撒娇或嗔怪的作用,说话人性别多为女性。表现第三方理解与同情时,“人家”“人”“别人”都可以表示对指称对象的理解与同情,“别人”还可以表示对对举对象的理解与同情。表示第三方理解与同情的“人”不能和“人家”替换。第五章分析了“人家”“人”“别人”主观性的认知成因。受说话人认识中的“外人模式”、权势关系以及说话人主观产生的客观立场的影响,“人家”“人”“别人”能产生不同的主观视角,表现话语的主观性。

刘叶晟[8](2021)在《“因为/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的多角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因为X的原因,Y”句式和“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并非是必须出现的,它有时也可以在句中隐去而不影响句子的基本语义。研究主要从“的原因”隐去和出现的差异出发,描写“的原因”在句中的隐现规律,分析“的原因”的隐现动因,梳理“的原因”隐现前后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探究“的原因”的性质和功能。全文共分为五章。章节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其次,从因果联系词、羡余现象、主观性以及“的X”类成分的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梳理和总结研究现状。接着,明确研究的对象。最后,确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以“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为例,分析“的原因”的隐现规律和动因。根据“的原因”隐现的强制性和选择性,从“X的原因”内部的语义关系入手,考察“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隐现的规律。从句法、语义、语用以及认知等角度探究“的原因”隐现的动因。第三章以“因为X的原因,Y”句式为例,将“的原因”能否隐去作为切入点,从“的原因”必用和可用可不用两种情况出发,基于汉语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参照体-目标”认知方式分析“的原因”隐现规律和动因。第四章聚焦于“的原因”在句中出现前后的差异,考察句子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上的变化,探究并总结“的原因”在句中的性质与功能。第五章是结语,总结研究的成果,提出不足之处。

赵国涛[9](2021)在《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文本相似度通过一定策略对比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词语、句子、文档)的相似性,以量化的形式表示出来,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中文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多为英文体系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直接移植,此类方法通常只考虑到词语特征,在中文文本表意复杂形式多变的语言环境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仅依据词语特征计算文本相似度容易丢失中文文本大部分语义与情感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文本分为关键词、中心句、重心词三大特征,综合计算各特征相似度得到文本相似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⑴提出融合语义特征的Text Rank方法,对Text Rank方法进行本体改造,使用依存关系代替共现窗口判断词语关系,引入词性重要度机制使用全词性词语构建有向词汇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关键词抽取准确率高出原方法19.4%,且该方法对低频关键词的抽取效果较对比方法得到了明显提升。该方法提升了关键词相似度的计算精度,提升了本文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整体效果。⑵提出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用以计算中心句相似度。该方法将语义角色作为句中独立语义单元,结合依存关系与词法关系加权计算句子相似度,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情感特征,通过计算情感减益的方式修正句子相似度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具有最佳的计算效果。该方法提升了中心句相似度的计算精度,提升了本文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整体效果。⑶提出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结合上述包含语义、情感信息的关键词、中心句特征与不含语义信息的重心词特征计算文本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67.83%的准确率,优于所有对比方法,证明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能有效提高文本相似度计算效果。

袁昊[10](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指出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二、“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论文提纲范文)

(2)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消极完美主义
        1.1 消极完美主义的定义
        1.2 消极完美主义和心理病理现象的关系
        1.3 消极完美主义的成因
        1.4 消极完美主义的临床干预
    2 认知偏向
        2.1 认知偏向的定义
        2.2 认知偏向的研究范式
        2.3 认知偏向的研究成果
        2.4 认知偏向的理论模型
    3 消极完美主义与认知偏向
        3.1 消极完美主义与注意偏向
        3.2 消极完美主义与记忆偏向
        3.3 消极完美主义与解释偏向
    4 消极完美主义的致病和维持机制
        4.1 消极完美主义的病因模型
        4.2 消极完美主义的维持模型
        4.3 认知偏向在消极完美主义致病和维持机制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1 问题的提出
        1.1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具体特点
        1.2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具体内容
        1.3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作用机制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
        实验1a 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1b 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2a 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2b 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记忆偏向
        实验3a 浅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3b 深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三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解释偏向
        实验4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主题情境的解释偏向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思维阶段都存在负性认知偏向
    2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内容不局限于与完美主义相关
    3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具体作用机制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材料
附录2 问卷
致谢

(3)俄英汉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зюме
引言
一、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的理论阐释
    (一)语言内理论阐释
        1.语言的模糊性
        2.语频效应
        3.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及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
        4.适量准则
    (二)语言外理论阐释
        1.波丽安娜假说
        2.“标尺两极”规律
        3.认知凸显性
    (三)语言的世界图景
二、俄、英、汉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的类型及典型现象列举
    (一)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类型
        1.积极偏移
        2.消极偏移
        3.呈对应关系的积极-消极偏移
    (二)俄、英、汉语中的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典型现象列举
        1.俄、英、汉语中性词的积极偏移
        2.俄、英、汉语中性词的消极偏移
        3.俄、英、汉语中性词呈对应关系的积极-消极偏移
    (三)俄、英、汉语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的句法结构对比
三、俄、英、汉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的语用分析
    (一)礼貌原则与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
        1.在俄语中的体现
        2.在英语中的体现
        3.在汉语中的体现
    (二)语言学中的零度偏离与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
    (三)俄、英、汉语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的语用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5)粤语阳春话的两种疑问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阳春市概况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语料来源和合作发音人情况
    六、阳春话的声韵调系统
    七、符号及体例说明
第一章 阳春话的是非问句
    第一节 语调是非问句与语气词是非问句
        一、语调是非问句
        二、语气词是非问句
        三、语调是非问句与“啊”组语气词是非问句的比较
    第二节 阳春话是非问句的功能
        一、阳春话是非问句的疑问功能
        二、阳春话是非问句的非疑问功能
第二章 阳春话的正反问句
    第一节 阳春话的否定词概述
        一、阳春话的否定词
        二、阳春话否定词“冇”“唔”“未”的区别
    第二节 阳春话正反问句中“之”字的探讨
        一、阳春话“之”字的主要用法
        二、阳春话正反问句中“之”字的性质
    第三节 阳春话正反问的“VP冇?”式问句
        一、“VP冇?”中“冇”的几种变体
        二、 “VP冇?”中VP的结构类型分析和时体要求
        三、“有VP冇?”的结构类型分析和时体要求
        四、“系VP冇?”的结构类型分析和时体要求
        五、“VP 冇?”“有VP 冇?”“系VP 冇?”的比较
    第四节 阳春话正反问的“VP未?”式问句
        一、VP(之)未?
        二、有VP(之)未?
        三、“VP(之)未?”与“有VP(之)未?”的对比
    第五节 阳春话正反问的“VP-Neg-VP?”式问句
        一、V-(之)Neg-V
        二、AB-(之)-Neg-AB?
        三、A-Neg-AB?
        四、AB-之-Neg-A?
        五、V-Neg-VO?——*V-之-Neg-VO?
        六、VO-(之)-Neg-VO
        七、VO-(之)-Neg-V?
        十、V-(之)-Neg-V得 O
        十一、V 得 CO-之-Neg-V 得 CO
        十二、V得 C-(之)-V-Neg-C
        十三、V得 O-C-之-V-O-Neg-C
        十四、V 得 C--(之)-Neg-V-得-C
        十五、V-(之)Neg-V得 C(O)
        十六、有冇VP
        十七、有-Neg-有VP
        十八、系冇(无)/唔系VP与S,系冇(无)/唔系
    第六节 “VP-Neg?”与“VP-Neg-VP?”式正反问句的历时分析
        一、历史上的“VP-Neg?”
        二、历史上的“VP不VP?”
    第七节 阳春话正反问句的功能
        一、阳春话正反问句的疑问功能
        二、阳春话正反问的非疑问功能
第三章 阳春话是非问句与正反问句的比较
    第一节 阳春话是非问句与正反问句在形式上的比较
        一、阳春话是非问句的整体结构形式
        二、阳春话正反问句的整体结构形式
        三、阳春话是非问句“S+语气词?”与正反问“VP-Neg?”式问句的对比
        四、语气词与副词的不同
    第二节 阳春话是非问句与正反问句在语义上的比较
        一、信息的处理
        二、结果的呈现
        三、主客观的推断
    第三节 阳春话的特指性是非问句与特指性正反问句的区别
        一、“有”字式
        二、“想”字式
        三、能愿式
        四、V过/逋式
        五、“有VP”式
    第四节 阳春话的“VP么/咩?”问句是否应归为是非问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7)北京话“人家/人”“别人”的主观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旁称代词的研究现状
        1.2.2 语言的主观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和分类条件
        1.4.1 语料来源
        1.4.2 分类条件
2 “人家/人”“别人”的主观性区别
    2.1 “人家/人”“别人”表主观的形式区别
        2.1.1 典型形式
        2.1.2 非典型形式
    2.2 “人家”“人”“别人”主观视角区别
        2.2.1 弱主观视角
        2.2.2 强主观视角
    2.3 小结
3 “人家/人”“别人”表认识的内外分明
    3.1 弱主观视角下认识的内外分明
        3.1.1 “人家/人”的内外分明
        3.1.2 “别人”的内外分明
    3.2 强主观视角下认识的内外分明
        3.2.1 “人家”和“人”的内外分明
        3.2.2 “别人”的内外分明
    3.3 主观性认识内外分明的异同
4 “人家/人”“别人”表认识的偏移
    4.1 弱主观视角下认识的偏移
        4.1.1 “人家/人”的认识偏移
        4.1.2 “别人”的认识偏移
    4.2 强主观视角下认识的偏移
        4.2.1 “人家”的认识偏移
        4.2.2 “人家”“人”“别人”的认识偏移
    4.3 主观性认识偏移的异同
5 “人家/人”“别人”主观性的认知成因
    5.1 外人模式
    5.2 权势关系
    5.3 客观立场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因为/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从因果联系词看
        1.3.2 从羡余现象看
        1.3.3 从主观性看
        1.3.4 “的X”类成分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 “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的隐现规律和动因
    2.1 “由于X的原因,Y”句式的结构特点
        2.1.1 “由于”的词性
        2.1.2 “X”的句法分布
        2.1.3 “X”的语义限制
        2.1.4 “X”与“原因”的关系
        2.1.5 “由于X的原因”的句法位置与语义角色
    2.2 “的原因”出现的强制性和选择性
        2.2.1 “的原因”强制性出现
        2.2.2 “的原因”选择性出现
        2.2.3 “的原因”的隐现规律
    2.3 “由于”句中“的原因”的隐现动因
        2.3.1 “的原因”强制性出现的动因
        2.3.2 “的原因”选择性出现的动因
    2.4 小结
第三章 “因为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的隐现规律和动因
    3.1 “因为X的原因,Y”句式的结构特点
        3.1.1 “因为”的词性
        3.1.2 “X”的句法分布
        3.1.3 句式“因为X的原因,Y”与句式“因为A原因,B”的关系
        3.1.4 “X”与“原因”的关系
        3.1.5 “因为X的原因”的句法位置与语义结构
    3.2 “的原因”的隐现规律
        3.2.1 “的原因”强制性出现
        3.2.2 “的原因”选择性出现
    3.3 “因为”句中“的原因”的隐现动因
        3.3.1 “的原因”强制性出现的动因
        3.3.2 “的原因”选择性出现的动因
    3.4 小结
第四章 “的原因”的主观性及标记化倾向
    4.1 “的原因”的主观性
        4.1.1 言者视角
        4.1.2 言者认识
        4.1.3 言者情感
    4.2 “的原因”的标记化倾向
        4.2.1 句法环境
        4.2.2 标记功能
        4.2.3 不彻底性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融合语义特征的关键词抽取方法
    2.1 TextRank方法简介
        2.1.1 PageRank算法原理
        2.1.2 TextRank算法原理
    2.2 TextRank方法缺陷
    2.3 融合语义特征的Text Rank关键词抽取方法
    2.4 实验验证与分析
第3章 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
    3.1 中心句选择标准
    3.2 句子相似度简介
    3.3 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
        3.3.1 语义角色提取与分析
        3.3.2 语义独立部分权重赋值及计算
        3.3.3 情感减益的计算
    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第4章 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
    4.1 重心词抽取
        4.1.1 重心词定义
        4.1.2 重心词抽取模型
    4.2 新词发现方法
        4.2.1 新词发现简介
        4.2.2 基于FP树的新词发现方法
    4.3 各特征相似度计算方法
    4.4 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
    4.5 实验验证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课题综述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0.5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3.1 接受美学理论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2.1.3 语料的预处理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选词标准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实施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调查结果
        3.3.2 调查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3.1 文化图示缺省
        5.3.2 文化图示冲突
        5.3.3 文化特色显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乘X”近义方式词研究[D]. 秦小凤.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D]. 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俄英汉中性词词汇语义偏移对比研究[D]. 王园园.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粤语阳春话的两种疑问句式研究[D]. 黄菊.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北京话“人家/人”“别人”的主观视角研究[D]. 陈晓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因为/由于X的原因,Y”句式中“的原因”的多角度研究[D]. 刘叶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D]. 赵国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因为”句子的语义偏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