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偏差指导

“问题”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偏差指导

一、对“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偏差的引导(论文文献综述)

葛越[1](2021)在《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个案工作介入 ——以W镇单亲家庭儿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9月10日,民政部正式发布《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结婚率比上一年下降8.5%,为927.3万对,离婚率比上一年增长5.4%,为470.1万对。现今社会,从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来看,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超越亲子关系,已开始成为现代家庭关系的轴心。在这样的家庭中,夫妻感情以及个人情感体验更为重要,农民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婚姻观念,在面对来自婚姻的压力和痛苦时,选择更加多样的方式解决,不再一味“忍气吞声”。人们更注重自身体验、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随着离婚率的增加,农村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儿童。农村单亲家庭数量逐渐增多,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应该得到关注和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将个案工作方法引入到W镇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困境问题的治疗中,笔者深入到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生活中,针对单亲家庭结构中儿童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评估案主的真实状况以及需求,与案主及其家庭共同寻找走出困境的可行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单亲家庭对儿童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学业进展、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并在选取的个案中加以佐证。本文以实地观察和无结构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依据,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论文写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最后详细阐述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目前所面对的困境进行了解、归纳。这一部分是本次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困境的重要基础。首先,对W镇的基本情况、家庭户数以及单亲家庭形式和数量进行阐述。其次对农村单亲家庭和城市中的单亲家庭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异和共性。最后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困境进行分析、界定。主要从儿童身体发育、心理发展、亲子关系以及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入手确定单亲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不良影响。单亲家庭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所选取的10组个案中得到证实。第三部分是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进行个案工作介入,这部分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对个案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的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步是收集案主相关信息;第二步是与案主父亲及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建立服务关系;第三步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案主周围的优势资源,并评估案主的真实需求,明确介入思路;第四步是制定服务计划,开展个案介入服务。最后,在七次个案介入服务完成后进行成效评估,笔者对案主的改变情况以及介入服务后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学业成绩以及亲子关系情况进行评估,并且案主也需要自评,评估后对照设定的目标,确认完成目标后结案。第四部分是帮助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议,以及本次个案介入服务的反思。在个案介入服务基础上针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困境提出对策,就恢复亲子关系,保障儿童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出协助案主与缺位家长恢复亲子关系,重视家庭情感弥补,强化在位家长支撑家庭的能力;就儿童实现健全人格,心理健康发展,提出加强儿童与父母之间交流沟通,强化家长的道德模范作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就提高儿童学业成绩方面,笔者协助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调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尊重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家庭是儿童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最早、最直接与孩子接触的人。孩子与父母之间血缘亲情使儿童对父母怀有高度依恋,父母也因此成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的最直接的力量。离婚是导致单亲家庭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离婚可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兴趣下降;亲子交流出现障碍,儿童心理上的无助感上升;儿童性格敏感,社交范围紧缩等。本文研究从缺乏生活照料、产生心理偏差、惰性学校教育、亲子沟通不良四个方向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有的单亲家庭儿童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将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帮助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成长困境,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有利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以对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访谈和服务作为实践基础,总结出协助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摆脱生理、心理、亲子关系和学业成绩方面的困难处境的可行性方案,为建立能够普遍推广使用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支持系统提供借鉴方案。

王禹[2](2020)在《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研究 ——以天津市公办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幼儿入学准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良好的入学准备能够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而家庭又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天津市8所不同级别公立幼儿园的440名幼儿及家长做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综合考察了所选样本的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家庭入学准备行为现状总体情况良好。家庭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程度高于家庭自身准备。2.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维度及健康准备、语言准备子维度上呈现显着差异;而子女性别不同、就读幼儿园级别不同及结构不同的家庭在入学准备行为各维度及总体水平上差异不显着。3.幼儿入学准备总体状况良好,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认知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学习方式领域、健康领域。4.不同性别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呈现显着差异,女孩入学准备状况好于男孩入学准备状况;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在认知领域及语言领域维度中呈现显着差异;就读幼儿园级别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的幼儿在入学准备各维度及整体状况上差异不显着。5.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家庭入学准备越充分,幼儿入学准备状况越好。其中,家庭准备行为中,家庭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及家庭自身准备均会对幼儿入学准备整体状况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针对提升家庭入学准备行为及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分别从家庭、幼儿园及教育部门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娄利书[3](2020)在《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际交往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所谓人际交往是指学生个体于社会生活中,双方之间能够顺畅进行意见沟通、信息情报的互动过程。同辈群体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双方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寄宿学生备受社会关注,他们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隐形劳动力,一直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因人际交往问题所引致的校园冲突事件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和谐平安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急需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加以重视和关注。通过查阅、研读先前文献可知,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倾向于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侧重于探究其心理健康,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居多,而对农村寄宿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鲜见。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追根溯源,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层层分析,由外到内,发现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表征表现为6方面:交往互动少,对他人漠然;情绪善变,矛盾凸显;过于关注他人语言和神态;与异性接触困难,规避异性来往;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等。且探究出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这四大核心影响因素之下又分别包含各自的类属,发现关联式编码有12个。通过访谈资料得出的故事线可知:人际交往困难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嵌入整个系统之中,其中,宏观系统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既可通过家庭、学校因素间接对个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产生影响,也可直接对个体行为产生作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处于中观系统当中,可直接影响个体人际交往行为,亦可基于自身因素导致个体人际交往困难;个体因素主要对应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层面,是影响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环节。最后,在构建出相应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颜鹏[4](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也面临着巨大变化。传统的家庭模式不断衰落,多元的家庭模式日益兴起。爱情自由、婚姻自由成为新时代社会人的追求,离异家庭的存在司空见惯,离异家庭儿童也随之不断增长。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离异家庭儿童在这一时期突然遭遇家庭的破碎、家庭结构的失衡,极容易导致离异家庭儿童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而这一现象随着离婚率的增长逐渐演变成了当前亟须改善和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日趋成熟的助人自助专业,它能够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案主宣泄不良情绪,充分激发案主的潜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案主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获得成长。本文立足于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通过对吉安市J小学离异家庭儿童的调查和筛选,最终选取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儿童小忆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案主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其不利影响;其次,在掌握服务对象的详细资料的基础上,和服务对象共同开展需求分析,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专业而详细的服务计划;再次,通过个案工作方法对服务对象进行介入,并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专业评估,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最后,对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任夏夏[5](2020)在《隔代教养经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以及每个家庭最关注的问题,他们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家庭因素最为紧要。随着隔代教育现象的普遍,越来越多的祖辈参与到儿童的成长中来,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现有文献对初、高中和幼儿的隔代研究较多,对小学生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研究单方面侧重于隔代教育对孙辈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本研究将通过隔代教养问卷来了解小学生的隔代教育情况和隔代教育祖辈的相关情况,通过SDQ量表来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隔代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具体影响。希望能为父母和祖父母提供更好的教养建议与指导,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本研究对599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本次调查的599名小学生中,有隔代教育经历的儿童有469人(78.3%),说明隔代教育现象比较普遍。(2)中阳县隔代小学生SDQ量表困难总分的平均分和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无隔代经历的,其中同伴交往问题和品行问题较为突出。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收入以及家庭类型上有差异。(3)本次研究中,隔代儿童的祖辈陪伴情况和祖辈的相关因素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祖辈的相关因素有:照顾儿童的祖辈、祖辈文化程度、祖辈照顾程度、祖辈与父辈是否住在一起、由祖辈照顾的原因、祖辈与父辈管教态度的一致程度,祖辈和父辈的关系及孩子与祖辈和父辈的亲密度。结果显示,祖辈过多参与儿童的教养对其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较多,尤其是周一至周五学习阶段,祖父母过多承担教养任务对儿童健康成长有负面影响,但是也有积极影响,比如城市儿童接受隔代教育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

丛鹳洁[6](2020)在《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否具备优秀的教育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成长的起步阶段,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本论文在浏览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之上,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针对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调查主要围绕教育态度、教育理念、教育措施和与单亲家庭小学生家长沟通现状四个方面进行。第二部分是存在于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研究发现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关注不足,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缺乏统领,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措施有待改进,与单亲家庭的家校沟通障碍较大等问题。第三部分是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存在于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普遍问题,找到影响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三种因素。如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理念偏失影响班级管理质量,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需求,缺乏家校社会协作共管的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合力。第四部分是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问题建议。包括转变“教育态度”,提高小学班主任教育素质,创新“教育模式”,呵护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灵成长,创办“家长学校”,为家校共育保驾护航。研究发现,小学班主任在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上确实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小学班主任应携手解决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给予这类特殊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希望通过小学班主任的努力,让单亲家庭小学生健康成长。

石碧霞[7](2020)在《叩开封闭的心扉——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偏差及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亲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的急剧增加,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偏差的引导、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及行为偏差的辅导及教育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大难题。

余东婷[8](2020)在《单亲家庭幼儿良好性格发展的家园联动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多元价值观的变化,单亲家庭在多元化家庭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会对幼儿心理健康形成直接的影响。对此,幼儿园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引导单亲家庭形成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搭建家园对接平台,优化单亲家庭教育方法,整合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幼儿教育情境等单亲家庭家园共育模式,共同培育单亲家庭幼儿良好的性格,使单亲家庭幼儿健康成长。

曾玉冰[9](2020)在《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幼儿情绪调节是幼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对各种情绪的唤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调节。幼儿情绪调节的良好发展有助于其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学业及社交关系,其发展异常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疾病。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幼儿情绪调节发展在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家庭教育质量还有待提升。通过预研究发现,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评估工具与知识缺乏两个问题。因此,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同时为幼儿情绪调节的教育与促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方便取样,共获得2090份来自S省C市34所幼儿园幼儿父母的有效调查数据。熟悉幼儿的父母们同时完成幼儿情绪调节检核表(Emotion Regulation Checklist,ERC)、幼儿焦虑量表修订版(The Revised Preschool Anxiety Scale,PAS-R)及基本人口学信息。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幼儿情绪调节检核表(ERC)在中国幼儿中的本土化修订。通过修订ERC为家长提供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幼儿情绪调节的科学评估工具,同时以此确保本研究中对幼儿情绪调节现状分析的可信可靠;(2)幼儿情绪调节性别与班级百分等级常模的初步建构。通过常模的建构让家长能够有效解释对幼儿进行评估后的得分,同时以此帮助完成本研究中的幼儿情绪调节发展异常的现状分析;(3)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通过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提出幼儿情绪调节的家庭教育建议,帮助促进幼儿情绪调节健康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修订后的幼儿情绪调节检核表(The Revised Emotion Regulation Checklist,ERC-R)的信效度良好,各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用于对中国幼儿情绪调节的评估与现状调查。ERC-R共12个题目,包括情绪不稳(Lability/Negativity,LN)和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ER)两个维度,维度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36。ERC-R的拟合指数χ2=233.16(P<0.001),df=53,CFI=0.91,TLI=0.89,RMSEA=0.06,RMR=0.02。LN与PAS-R测得的社交焦虑、广泛性焦虑、分离焦虑、特定恐惧焦虑、焦虑总分的相关分别为0.27、0.38、0.24、0.18及0.32;ER与PAS-R测得的社交焦虑、广泛性焦虑、分离焦虑、特定恐惧焦虑、焦虑总分的相关分别为-0.35、-0.28、-0.11、-0.14及-0.28。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1与0.65;(2)幼儿情绪调节整体发展良好,但情绪调节发展异常的幼儿占比为2.4%12.2%;(3)幼儿性别、班级、园所性质、抚养方式、家庭类型、母亲受教育程度、父亲受教育程度是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相关因素。

何珍,黎月清[10](2019)在《高校单亲子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案例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高校单亲子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案例,针对单亲子女学生所存在的缺乏安全感、冲动偏激、自卑敏感等症状与问题,提出以爱换心、积极肯定、全员参与等解决方案,并总结经验:教育的前提是给予真诚的爱,注重激励以树立自信,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交流。

二、对“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偏差的引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偏差的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个案工作介入 ——以W镇单亲家庭儿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简要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1.单亲家庭儿童
        2.困境
    (五)理论依据
        1.社会学习理论
        2.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六)研究方法
        1.无结构访谈法
        2.参与式观察法
        3.个案工作法
一、W镇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
    (一)W镇单亲家庭儿童情况
        1.W镇基本情况
        2.W镇单亲家庭基本情况
    (二)农村单亲家庭的特殊性
        1.家庭居住地偏僻
        2.家庭生活条件艰苦
        3.家庭经济来源单一
        4.儿童受教育资源匮乏
    (三)W镇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现状
        1.缺乏生活照料
        2.产生心理偏差
        3.惰性学校教育
        4.亲子沟通不良
    (四)W镇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成因分析
        1.家庭层面
        2.社会支持
二、个案工作介入W镇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
    (一)个案背景
        1.案主个人信息
        2.案主家庭背景
    (二)建立专业关系
        1.与案主父亲建立专业关系
        2.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3.签订个案工作服务协议
    (三)预估个案
        1.资源分析
        2.需求评估
        3.介入思路
    (四)开展个案服务
        1.分级制定目标
        2.改善亲子关系
        3.纠正心理偏差
        4.重温家庭幸福
        5.链接社会资源
    (五)评估与结案
        1.成效评估
        2.结案
三、个案工作介入的反思与不足
    (一)解决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1.单亲家庭自助
        2.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二)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的反思与不足
        1.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影响介入效果
        2.社会工作提供服务有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研究 ——以天津市公办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良好的入学准备有利于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二)家庭是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重要保障
    (三)关于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研究的不足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入学准备
    (二)家庭入学准备行为
    (三)幼儿入学准备状况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幼儿入学准备的研究
    (二)关于家庭入学准备行为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家庭入学准备行为现状分析
    (二)幼儿入学准备现状分析
    (三)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相关分析
七、讨论
    (一)家庭入学准备行为现状的讨论
    (二)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现状讨论
    (三)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相关性讨论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相关研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家庭入学准备行为访谈提纲
致谢

(3)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发生变化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凸出
        1.1.3 相关人际交往的指导缺失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寄宿中学生
        1.2.2 同辈群体
        1.2.3 人际交往困难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青少年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人际需求理论
        1.4.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4.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扎根理论
        2.1.2 案例分析法
        2.1.3 文献分析法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收集
        2.3.1 预访谈
        2.3.2 正式访谈
    2.4 研究信效度
        2.4.1 信度检验
        2.4.2 研究效度
    2.5 研究伦理
    2.6 研究工具
        2.6.1 研究者本人
        2.6.2 数字录音笔和QSR Nvivo12.0(简称N12)
    2.7 DJ寄宿制学校背景介绍
第3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特征分析
    3.1 人际交往困难的农村寄宿中学生的行为表现
        3.1.1 交往互动少,对同学漠然
        3.1.2 情绪善变,矛盾凸显
        3.1.3 过于关注他人神态和言语
        3.1.4 与异性接触较少,规避异性来往
        3.1.5 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
        3.1.6 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
    3.2 小结
第4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影响因素
    4.1 家庭因素
        4.1.1 家庭教养文化
        4.1.2 家庭结构
        4.1.3 家庭氛围
        4.1.4 留守类型
    4.2 学生个体因素
        4.2.1 学生性格
        4.2.2 “学生圈”文化
        4.2.3 个体心理障碍
        4.2.4 个体认知障碍
    4.3 学校因素
        4.3.1 形式教育的局限
        4.3.2 学校环境的局限
    4.4 社会因素
        4.4.1 社交媒体
        4.4.2 社会文化
    4.5 小结
第5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举措
    5.1 学生个体方面
        5.1.1 主动参与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1.2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5.1.3 控制克服消极情绪,传递正能量情绪
    5.2 学校方面
        5.2.1 设置多种类型的人际交往课程,使其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5.2.2 采取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方式,耐心指导帮助解决困扰
        5.2.3 提供各类样式的人际交往平台,激发学生交往热情活力
    5.3 家庭方面
        5.3.1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关爱
        5.3.2 实行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培养正确的交往观
        5.3.3 关注而非全身心控制,给予适当的交往自由
    5.4 社会方面
        5.4.1 打击不良风气的传播,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5.4.2 限制中学生手机使用,加强网络道德宣传
第6章 结论、研究创新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学位论文类
    (三) 期刊类
附录
    附录一 受访学生基本信息表
    附录二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致谢

(4)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2.理论依据
    (五)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5.研究创新
二、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成因及不利影响
    (一)J小学离异家庭儿童调查情况
    (二)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
        1.低自我认知
        2.亲子关系疏离或紧张
        3.朋辈关系不理想
    (三)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1.个体因素的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3.学校教育的忽视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不利影响
三、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过程
    (一)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必要性
        2.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可行性
    (二)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过程
        1.接案:初次接触并建立信赖关系
        2.需求评估:收集资料与需求评估
        3.服务计划
        4.服务实施过程
        5.服务评估
        6.结案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隔代教养经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隔代教育的研究综述
        1.1.1 隔代教育的国内研究
        1.1.2 隔代教育的国外研究
    1.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国内研究
        1.2.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国外研究
    1.3 隔代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综述
        1.3.1 隔代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国内研究
        1.3.2 隔代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国外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2.2.1 研究问题
        2.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1 研究目的
        2.3.2 理论意义
        2.3.3 实践意义
    2.4 研究设计
        2.4.1 研究对象
        2.4.2 研究工具
    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有隔代教养经历儿童其祖辈的基本情况
    3.2 小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3.2.1 SDQ量表平均分数总体比较
        3.2.2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差异比较
    3.3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3.3.1 小学生心理健康在其基本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3.3.2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在其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4 小学生心理健康在祖辈陪伴上的特征
        3.4.1 小学生心理健康在祖辈陪伴上的差异分析
        3.4.2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祖辈陪伴情况的相关分析
    3.5 隔代小学生心理健康在照顾他的祖辈相关因素上的特点
        3.5.1 隔代小学生心理健康在祖父母相关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3.5.2 心理健康的困难总分与祖辈各个相关项目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4.2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祖父母陪伴情况下的特点
    4.3 小学生隔代经历在祖父母基本情况下的心理健康特点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和启示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六)概念界定
一、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内容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态度的调查结果
        2.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理念的调查结果
        3.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措施的调查结果
        4.小学班主任与单亲家庭小学生家长沟通现状的调查结果
二、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表征
    (一)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关注不足
        1.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较低
        2.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缺乏主动性
        3.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耐性较差
    (二)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缺乏统领
        1.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缺乏专业知识引领
        2.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浮于问题表面
        3.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缺乏整体规划
    (三)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措施有待改进
        1.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2.小学班主任未把握好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分寸
        3.小学班级管理中缺乏针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合力
    (四)小学班主任与单亲家庭的家校沟通障碍较大
        1.小学班主任与单亲家庭小学生家长沟通意识有待加强
        2.小学班主任与单亲家庭小学生家长的沟通质量不够理想
三、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理念偏失影响班级管理质量..
        1.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2.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重智育轻心灵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需求
        1.小学班主任接受针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专业培训不足
        2.学校缺少关注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专业团体
    (三)缺乏家校社会协作共管的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合力
        1.家庭学校社会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目标不统一
        2.社会的不良舆论和氛围增加了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难度
四、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教育态度”,提高小学班主任教育素质
        1.小学班主任加深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角色认识
        2.小学班主任树立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正确的教育理念
        3.小学班主任用专业知识促进自我成长
    (二)创新“教育模式”,呵护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灵成长
        1.小学班主任创新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管理方式
        2.小学班主任加强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创造有利于单亲家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班级活动环境
    (三)创办“家长学校”,为家校共育保驾护航
        1.小学班主任加强对单亲家庭教育的指导
        2.小学班主任建立完善的家长联系制度
        3.学校搭建三方协同管理平台达到资源共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叩开封闭的心扉——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偏差及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亲家庭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及行为偏差
    (一)自卑型
    (二)自暴自弃型
    (三)溺爱放任型
    (四)圆滑、世故型
三、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偏差的引导
    (一)架起家庭与学校的桥梁
    (二)营造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寻找另一片蔚蓝的天空

(8)单亲家庭幼儿良好性格发展的家园联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良性格幼儿家庭教养方式
    (一)溺爱型
    (二)放纵型
    (三)专制型
二、家园联动,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策略
    (一)开设家长学校,引导形成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
        第一,通过单亲家庭家长学校,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第二,通过单亲家庭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三,通过单亲家庭家长学校的沟通,指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成才观。
    (二)搭建对接平台,优化单亲教育方式方法
    (三)整合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幼儿教育情境
三、单亲家庭幼儿性格培养的成功案例与反思

(9)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2 预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方法
    3.4 统计策略
4 幼儿情绪调节检核表在中国幼儿中的本土化修订
    4.1 题目可理解性检验
    4.2 项目分析
    4.3 探索性因素分析
    4.4 验证性因素分析
    4.5 效标效度分析
    4.6 信度分析
5 幼儿情绪调节性别与班级百分等级常模的初步建构
    5.1 幼儿情绪调节性别与班级的百分等级常模
    5.2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异常临界值
6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6.1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分析
    6.2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相关因素分析
7 讨论
    7.1 ERC在中国幼儿中的本土化修订
    7.2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性别与班级常模的初步建构
    7.3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8 家庭教育建议
    8.1 家长要重视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评估
    8.2 家长要把握住幼儿情绪调节教育的关键期
    8.3 家长要加强对男幼的情绪调节教育
    8.4 父母要积极参与幼儿的情绪调节教育
    8.5 父母要积极学习情绪调节知识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高校单亲子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例概述
二、问题分析
    (一)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
    (二)冲动偏激,攻击性强。
    (三)自卑敏感,逃避厌学。
三、解决方案
    (一)情真意切,以爱换心。
    (二)积极肯定,重塑自信。
    (三)全员参与,润物无声。
四、经验总结
    (一)教育的前提是给予真诚的爱。
    (二)注重激励以树立自信。
    (三)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交流。

四、对“问题”家庭、离异及单亲家庭幼儿的心理偏差的引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成长困境的个案工作介入 ——以W镇单亲家庭儿童为例[D]. 葛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家庭入学准备行为与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状况的研究 ——以天津市公办幼儿园为例[D]. 王禹.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D]. 娄利书. 南昌大学, 2020(01)
  • [4]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实务研究[D]. 颜鹏. 井冈山大学, 2020(02)
  • [5]隔代教养经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任夏夏. 山西大学, 2020(01)
  • [6]小学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D]. 丛鹳洁. 渤海大学, 2020(05)
  • [7]叩开封闭的心扉——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偏差及教育[J]. 石碧霞. 智力, 2020(14)
  • [8]单亲家庭幼儿良好性格发展的家园联动对策研究[J]. 余东婷. 教育观察, 2020(16)
  • [9]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 曾玉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高校单亲子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案例分析[J]. 何珍,黎月清. 广西教育, 2019(47)

标签:;  ;  ;  ;  ;  

“问题”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偏差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