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肖雨[1](2021)在《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章通过对凉山州马铃薯产业的调研,分析了凉山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刘化[2](2021)在《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其中,粮食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因此,粮食生产问题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与政府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地理位置特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受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适耕土地少,自然灾害类型多且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因此,云南省的粮食问题显示出其独特性与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云南省近年来粮食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探究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于提高云南省以及同类型地区的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地理学的时空观的角度出发,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动与静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问题。首先,运用统计性描述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分析云南省2000-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其次,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模型和探索性数据空间分析方法,先计算出本研究中所选取的5个时间截面的重心点,分析粮食生产重心的总体变化趋势,再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探究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分布及演变特征;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此外,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提出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现存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从时间序列来看:2000-2018年间云南省粮食产量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整体增长率波动变化较大,但增长率值变化不大;云南省市州粮食产量较高的地区排名前四位的市州为曲靖市、大理州、昭通市,红河州,粮食产量较低的地区排名后四位的市州为迪庆州、怒江州、丽江市、西双版纳州,各市州的粮食产量变化基本与全省变化保持一致,个别地区会有不同;未来10年全省以及各市州粮食产量将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且高产区与低产区都较稳定,只有小幅度变化;结合自然间断点分级法,云南省粮食生产的高产县域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但整体波动幅度不大并呈现上升的态势;中产区县域数量上仅次于中低产区,研究期内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粮食的低产县域数量也较多,在所研究时间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整体变化较小。(2)从空间秩序来看:根据区域重心分析模型可知,云南省粮食生产重心2000-2018年间整体在滇中地区移动且范围变化较小,在空间分布上一直位于楚雄州内部,空间格局趋向稳定;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全局自相关显示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空间分布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表现出非常显着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且随着时间发展,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局部自相关显示粮食的高产县域聚集于滇中和滇西地区,滇东北昭通市有少量分布;粮食的低产县域聚集于滇中地区,空间分布较稳定,范围明显扩大;粮食生产的高~低类型和低~高类型的县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变化也较大。(3)从影响因素来看:自然因素是粮食种植区域集中分布的客观基础,经济要素对粮食生产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政策因素对粮食生产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所选取的指标来看,自然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平均坡度、全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从空间角度看:受平均坡度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北,受年平均气温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中、滇东北,受全年日照时数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中、滇东南,受年降水量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东北;经济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一般公共预算、人均GDP、一产占比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空间角度看,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东南和滇西,受人均GDP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东北,受一产占比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中和滇西,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东北和滇西;农业投入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播种面积、乡村从业人员、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坝区土地面积比例;从空间角度看,受播种面积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中和滇西南,受乡村从业人员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西和滇西北,受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东北,受坝区土地面积比例影响较为显着的地区为滇西南。

吴舒[3](2020)在《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与营养安全研究》文中认为过去四十多年来,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就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继精准扶贫战略后,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持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保障;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和市场化道路,我国粮食安全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人口营养状况在我国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因此,本研究以贫困作为切入点,以深度贫困地区为例,围绕脱贫攻坚进展、产业发展和营养改善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为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人力资本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第二,从产业链视角,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链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把握当前供求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从营养角度,以就地供菜项目作为切入点,研究农户参与供餐项目对营养安全、贫困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最后,综合贫困、产业和营养三个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多样性、市场发展与饮食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第一,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状的分析中,以三年实施方案为基本准绳,通过数据对比,从总体减贫进展与成效、“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重点工程推进情况等方面对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进行年度跟踪监测分析及三年进展情况评价。预计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人口脱贫和贫困县退出两方面能够如期完成2019年度计划目标。余下的贫困县、贫困村与贫困人口计划将在2020年如期实现摘帽、退出和脱贫;两不愁中的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三保障中的基本医疗和义务教育都得到了全面实现和覆盖,饮水和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还在推进中。第二,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生产条件方面,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农产品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些地区多属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也制约了产业现代化发展,资源禀赋与资源短缺共生;二是在优势产品方面,具有独特品质的特色农产品还远没有转化为优势产品;三是在农业生产主体方面,以散户为主,规模小而分散,加上种植管理方面也较为粗放,不利于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四是在市场渠道方面,以批发市场传统交易模式为主,在传统模式下,小农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销售渠道单一,而电子商务模式等新型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五是在产业链长度方面,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售,导致产业链条过短、产品附加值低,限制了利益分配的空间;六是在集群式发展方面,缺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仓储、冷链物流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第三,对贫困地区农户参与供餐项目的影响和机理的研究,构建干预组农户的对照组,利用基线和终线两期数据,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关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农户参与项目对贫困的影响。目前,项目完成了基线调研,可以发现两组样本在关键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具备平衡性的特征:在种植业方面,蔬菜的品种主要有大白菜、白萝卜和胡椒,样本中有63%的农户仅种植一季的蔬菜,农户大多也会种植一些稻谷和玉米,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主要用来自食;在养殖业方面,农户会少量养殖一些牲畜,主要品种有鸡、生猪、鸭等;样本农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净转移支付收入;97%的农户处在食物安全水平区域。从基线结果来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小农户供餐能力,即小农户生产的季节性、产品单一性如何匹配幼儿园消费的长期性和多样性。第四,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多样性与饮食多样化的关系及传导路径的研究,利用2012年、2015年和2018年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三年面板数据,检验了农业生产多样性、市场发展对农户饮食多样化的影响,发现农业生产多样性显着正向影响农户饮食多样化程度,发展农业生产多样性可以促进农户饮食多样化;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所调研农户的食物更多来自市场供给,而不是自产,实证结果也验证了市场发展显着正向影响农户饮食多样化程度,因此,发展饮食多样化不能仅依靠农业生产,市场发展也是影响饮食多样化的显着因素;鉴于在不同商业化程度下农业生产对营养的影响可能会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以农业商业化程度为门限变量,通过构建单一门限回归模型,发现农业生产多样性对饮食多样化存在基于农业商业化程度的门限效应,随着农业商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多样性对饮食多样化产生逐渐变大的促进作用。

王一啸[4](2020)在《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政策下,乡村景观的打造必然成为乡村建设规划发展的重点。其中景观梯田是构成山地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的重要形式。目前对景观梯田的研究还处于新启阶段,本文对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地区特有的山地梯田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和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景观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对山地丘陵地区的乡村景观的打造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运用资料收集整理法、案例分析法、实地勘探法、实践验证法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半站营村景观梯田进行规划设计:(1)以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阐述了乡村景观以及梯田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出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打造手法,同时分析并借鉴了相关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论述景观梯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提供思路。(2)通过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GIS地形坡度分析,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势地貌、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文化资源、道路交通、建筑风貌、周边区域的村落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出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从农作物造景的普遍规律出发,以农作物颜色季相变化的搭配和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达到大地艺术的观赏效果为主要设计手法,运用在半站营现有梯田的规划设计上,得出可行性方案,将其建设为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并存景观梯田。(4)辅以周边溪涧生态廊道景观设计,以及梯田农作物产业产品的规划升级和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措施,得出半站营景观梯田区域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法,以实地规划的角度去印证相关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取得乡村景观建设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本文以半站营景观梯田为例,为凉山州地区同样拥有梯田耕种文化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方法及规划设计思路,体现了研究内容的操作可实施性,得出符合这一地区地势地貌的景观打造和风景区开发的结论和成果,可以有效的帮助因区位环境、地势地貌、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制约脱贫及发展的乡村,在凉山州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禄开辉[5](2019)在《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中共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主题都是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农”问题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是我国整体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面积的64%,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一身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目前已被国家纳入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的范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困难较多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一,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所指的凉山彝区农村,即泛指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区域,以“诺苏”为自称的彝族人口世代聚居、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相对完整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凉山彝区农村发生了巨大变迁。但这片区域目前仍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部分地区还因毒品及艾滋病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凉山彝区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现代化本身及其构成、影响因素都做出整体观察和判断,尤其是要处理好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等关系的平衡。长期以来,凉山彝区的现代化道路基本上是外源型的,以经济为中心,强调来自于外力的支持和帮助。而当地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当地居民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等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凉山彝区拥有悠久、深厚且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生长并适应于这一独特区域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文化,其内在含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智慧和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至今还深深扎根于凉山彝族农村社会,发挥着诸多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对凉山彝区社会影响深远的毕摩文化,正是凉山彝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亦是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和话题。毕摩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在彝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天文地理、历史、道德法律、哲学、习俗、语言文字、农牧业、医药、建筑、艺术、文学等方面都显示出源头性及“百科全书”式的价值。其自身有完整的体系和结构,是调整彝族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整套世界观、价值观和多种意义的文化系统,甚至可以说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标志和代表,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基。毕摩文化生长于凉山彝区特殊的文化生态之中,并在其严格的传承制度和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一直传承延续至今,并且当前仍对彝区农村社会发挥着教育与文化传承、医疗、社会整合与心理调节等功能。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利有弊。经济上,毕摩文化内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毕摩文化倡导的勤劳、自立自强、诚信、考虑长远等价值观有助于彝区农民的经济发展,部分毕摩文化资源也可与相关的美丽山川河湖结合,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受市场经济和贫富差距拉大的影响,彝区在婚丧嫁娶方面的人情消费都普遍偏高,以至于形成攀比的风气,在毕摩文化色彩浓重的葬礼和祭祖仪式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虽然毕摩文化本身并非主要原因,但毕摩群体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和乡村精英仍可在文化和移风易俗方面做出相应的引导。在乡村治理方面,毕摩文化中对彝区民众注重品德修养、亲戚和睦、社会和谐、家人团结、人人平等、重视礼仪、离恶向善等价值观的教育,对彝区农村社会和谐关系的培育及乡村治理的改善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彝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一些毕摩仪式在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家族和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稳定作用,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对彝区民众遭遇意外、突发事故时帮助缓解冲突和心理危机,无形化解社会矛盾。毕摩们还参与彝区禁毒,帮助调解社会纠纷;但毕摩文化中仍部分存在的“诅咒”“神判”等内容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相冲突。在文化上,毕摩文化赞颂学识和贤能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彝区人民重视教育和优良品德的思想;在纵向的师徒系统传承与横向的大众教育与传播中,发挥着将彝族传统文化世代传承并不断发展的功能,保护着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同时也是凉山彝族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但对毕摩文化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在现代化中处于被动境地,毕摩文化的“迷信”之名与民族文化认同相矛盾,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又面临传承危机。生态环境方面,毕摩文化中万物有灵、万物共生共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天然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许多关于动植物和自然灾害的仪式和禁忌,都客观上保护了彝区生态环境。但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整洁、干净、卫生”标准与毕摩文化关于“洁净与污秽”和彝族传统文明观念存在差异和错位,继而造成对当地文化的误解和贬低,造成诸多建设项目收效甚微。显然,毕摩文化在凉山彝区农村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利用毕摩文化中的有益于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资源,调适它与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冲突和错位,最终实现两者的共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高度的文化自觉下推进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整体自觉的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将毕摩文化在内的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自觉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其次,凉山彝区的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文化英雄”引领彝区民众提升文化自觉,需要各个主体在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给予“文化关注”。再次,毕摩文化在自身文化自觉与反思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最后,在毕摩文化与彝区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调适中,可借力毕摩文化资源促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法治观念,辅以毕摩文化之“德治”,提高彝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利用好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提炼毕摩文化生态观,结合彝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促进彝区生态宜居。如此,在两者的对话、碰撞中,互相调整、兼容中,毕摩文化赢得自身的升级换代,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彝区农村社会,彝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融入传统文化价值,有望能够建设成为根基稳固的,有地方和民族传统的独特的、自信的现代化,实现两者的共赢。

陈世海[6](2019)在《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地区寻求发展出路,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移民搬迁后,少数民族嵌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本地村民混合居住而构建了新的生活场域,形成了民族互动的多种样态。本研究在嵌入视角下,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自发从凉山欠发达地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宝乡汉族农村而形成的彝汉民族互动现象开展了研究。文章包括导论等八个部分,主要从物质生产、日常交往、民族文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嵌入视角下的民族互动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有:当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发搬迁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时,便形成了嵌入式民族混居场域;在阶层结构上,因资源占有、职业分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外来的少数民族往往在整体层面嵌入在了社会结构的底层,这种“底层结构嵌入”是双方社会互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汉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等方面也从文化、价值、规范等角度嵌入到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之中,形成了“双重嵌入”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为双方社会互动提供了条件,又限定了行为规范、制度约束的协商空间。居住和种植空间的交叉分布,为双方日常交流以及生产方式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在种植内容和种植工具方面向汉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在形成文化震惊与差异体验的“内驱力”,以及借助社会支持力量等“外助力”完成技术学习后的双重合力驱动下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以及由习惯主导转变为效用主导的理性选择;在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当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哪个民族群体处于高社会阶层,其语言便同其社会地位一样,拥有吸引其他民族自觉学习、使用的力量;在礼物往来中,互惠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礼物的受和授往往依据其社会阶层的位置而决定,除去授受双方礼物数量、价值以外的净值,体现出来的是结余方更高的社会阶层、权力和声望;在民族文化方面,外来小民族群体与本地大群体文化中差异大、甚至带有“危险性”元素的文化特质,最易在外群体压力和内群体自我纠正机制下被同化,相比于内隐文化(如宗教信仰)而言,外显文化(如民族服饰)更容易被同化。在底层嵌入的格局下,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与本地汉族群体在总体上可能构建出“示好型社会关系”和“梯度型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形态,也存在少量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和“排斥型社会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性差距是影响双方社会关系的面上原因,而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方法则是影响社会关系的点上原因;一般来说,有过与汉族人互动经验,具备随和、老实、谦卑、勤劳、肯出力等性格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更容易得到本地人接纳;在后天形成的嵌入式生活中,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鸿沟,没有治理和服务层面的介入,这种鸿沟通常难以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弥合。文章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少数民族嵌入汉族地区的社会互动提出了初步的解释框架,以供后续研究予以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后天生成的民族混居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指出:当异质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体嵌入到规模更大的汉族群体时,原先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治理经验缺乏,特别是缺乏对嵌入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议事规则的了解,对于开展民族治理将造成较大障碍。而嵌入的少数民族群体过分执着于与本地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会给本地人带来心理或潜在人身威胁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将更容易引起大群体的排斥,并反过来影响自身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更将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通常来说,地方管理者受本地稳定发展的“大局观”限制,会在多重比较和博弈后生成“不出事逻辑”,以此为基础,运用体制内动员、多部门联合、法理与协商等多种治理手段,化解因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纠纷。而事实上,这种治理理念和方法都存在弊端,难以应对民族嵌入后的社会格局。要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界定“大局意识”,将管控式思维转变为服务性思维,吸纳本土精英和嵌入精英,激发内源性发展力量,强调自组织建设,在专业社会组织的配合下,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综合化、专业化、本土化服务,完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善治的最终目标。

邓浩月[7](2019)在《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生态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向农村地区的集聚不断加速推进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土地流转的持续推进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细碎的发展模式,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形成,引领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其力度的大小受到正、负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发挥正外部性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负外部性则会导致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产生累积效应,对经济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关注产业集聚是与建设美丽乡村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农业经济发展是两方面的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体现绿色发展。四川省农业资源丰富,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然而农业生产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其中农业种植污染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农药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严重破坏了土壤环境,还会危及农产品安全和饮水安全,与绿色发展相悖。因此,在农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进程中,改变粗放式资源消耗,践行生态绿色理念,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论文结合农业产业集聚有关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21市(州)为研究样本,考察农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首先,采用区位熵对四川省10种农作物2006-2016年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从时序上考察了10种农作物的产业集聚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发现除糖料和烟叶作物以外,四川省其他农作物的产业集聚度在不断提高,并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在地理分布上,特色农产品往往存在区位优势,如茶叶、烟叶以及糖料等作物。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集聚的正、负外部效应为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以及生态污染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最后,使用GMM分析法和改进的STIRPAT模型对文中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以探究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论文实证结果表明:就产业集聚度的经济效应而言,四川省不同农作物的农业产业集聚度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其中,粮食类、棉花、油料、麻类、蔬菜、烟叶这6类农作物的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糖料和茶叶这两类农作物的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药材和水果这两类农作物的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同时,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机制,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后期的经济增长。就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而言,不同农作物的产业集聚对不同生态污染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在农药污染方面,棉花、油料以及蔬菜等作物的生态污染效应呈倒U型特征,而糖料、茶叶和水果等作物则与生态污染效应呈U型特征,粮食类、烟叶和药材作物则呈线性关系,而麻类农作物与农药使用污染的关系不显着;在农膜污染方面,棉花、油料和药材作物的产业集聚度与生态污染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糖料作物则与生态污染之间呈显着的U型关系,粮食和蔬菜作物则与农膜使用呈线性关系,此外,麻类、烟叶、茶叶、水果等4类农作物与农膜污染的关系不显着;在化肥污染方面,烟叶作物与化肥使用量之间呈倒U关系,茶叶作物与化肥使用污染呈U型关系,且21个市(州)都处于集聚度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油料作物与化肥使用污染呈线性正相关,而粮食作物、棉花、麻类等7类农作物与化肥使用污染的关系不显着。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刚性约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代价。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厘清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为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决策参考。根据论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推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性调整;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生产,适当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建立健全农村种植污染防治机制,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升群众的环保参与力度,进一步牢筑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

毛俊君[8](2019)在《四川省金阳县白魔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策略选择》文中认为白魔芋是我国特有魔芋属种,只生长在我国金沙江大峡谷区域,区位优势明显;金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探究其以白魔芋这种优质绿色农产品作为县内支柱产业的发展,不仅符合当前消费者高品质健康饮食的追求,更是契合当前国家利用产业扶贫以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金阳县白魔芋产业现状调查,结合对白魔芋产业发展环境及发展势态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出适宜于金阳白魔芋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策略。本文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整理已有研究,将文献从农业产业发展、魔芋产业研究现状、产业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2)通过实地调研,对金阳白魔芋产业现状从生产、加工、销售、政策扶持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后文产业发展策略选择打好基础;(3)利用PEST模型分析法对金阳白魔芋产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进行宏观环境的综合分析;(4)利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挑战四个角度,梳理、分析了前文微观现状与宏观环境对白魔芋产业发展的影响;(5)综合上述分析作出SWOT分析矩阵,得出金阳白魔芋产业发展策略方向;总结前文分析,选择出在当前环境与资源下,最适宜金阳白魔芋产业发展的策略,并提出具体策略实施要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金阳白魔芋产业发展的策略应该采用增长型策略(SO)与开拓型策略(WO)相结合的方向,并且应该有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应以WO策略为主,SO策略为辅,利用外部优势,重点改善亟需解决的内部劣势,这是保障白魔芋产业发展健康优质可持续的发展前置条件;(2)第二阶段应以SO策略为主,WO策略为辅,在内部劣势改善后,再采取争取外部机遇,进一步提升金阳白魔芋产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的策略,实现产业优质高效发展、达成发展愿景。最后,本文结合实际为金阳白魔芋产业设计出分三个步骤进行的策略,第一步是稳定发展(WO为主,SO为辅);第二步是多元提升(SO为主,WO为辅);第三步是跨越突破(SO为主,WO为辅)。并为三个步骤分别提出了策略实施建议,包括:扩大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种芋自给;扩大白魔芋种植规模,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制定品牌培育方向;发展县内龙头企业,带动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加强合作社联社影响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加大农产品科研力度,解决白魔芋产业顽固病害问题;引进高精尖新产品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吴冬林[9](2019)在《基于效率和生态视角的耕地休耕识别与时空配置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耕地减少和粮食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农业生产集约化、化学化、规模化程度极高,耕地利用重用轻养,耕地资源面临着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污染等多重挑战,严重阻碍了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开展和推进,围绕耕地轮作休耕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开展耕地休耕识别和时空配置研究,可以为科学识别休耕区域、合理确定休耕规模、实现休耕时空配置提供参考,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典型生态与环境脆弱带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利用四阶段DEA模型和灰色关联投影法对2012—2016年凉山州各县(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和耕地生态安全值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基于效率和生态的视角,识别确定耕地休耕区域;在综合考虑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预测耕地需求量和耕地供给量,开展平衡分析,确定各休耕区域不同时段的可休耕规模;最后以耕地产能为基础,选择地形指数等指标进行修正,得到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值,将各休耕区域不同时段的可休耕规模作为约束,进行休耕地的空间配置,并提出休耕工作实施的相关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凉山州耕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但部分县出现波动下降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普遍较为脆弱,部分县耕地安全状况波动下降;基于效率和生态视角,识别诊断盐源等4县为耕地休耕区域。研究期内凉山州17个县(市)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整体较高,不同时期耕地综合利用效率达到最优的县(市)比例超过50%;耕地综合效率变化较为明显,呈现出平稳发展、波动上升、波动下降三种类型。耕地生态安全普遍较为脆弱,无县(市)耕地安全状况为“安全”等级,耕地安全状况为“不安全”和“较不安全”等级的县(市)比例较高;耕地生态安全变化主要呈现保持较安全型、保持一般安全型、一般安全转为较安全型、较不安全—不安全变换型四种类型;对利用效率和生态安全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发现盐源、甘洛、金阳、越西4县耕地质量下降且生态退化,识别盐源等4县为耕地休耕区域。(2)在保证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预测耕地需求量和供给量并进行平衡分析,测算凉山州Ⅰ期(2016—2020年)的总休耕规模为9880.39hm2,Ⅱ期(2021—2025年)的总休耕规模为2268.19hm2。两个阶段4个休耕县可休耕规模差异明显,Ⅰ期(2016—2020年)凉山州休耕县盐源、金阳、越西、甘洛4县的可休耕规模分别为950.77hm2、2892.45hm2、4979.97hm2、1057.20hm2;Ⅱ期(2021—2025年)金阳、越西2县的可休耕规模分别为1251.37hm2、1016.82hm2,盐源县和甘洛县由于耕地需求量超过耕地供给量,可休耕规模为0。(3)以可休耕规模为约束,以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值为依据,对休耕区域内Ⅰ期和Ⅱ期的休耕地进行空间配置,从耕地休耕工作的实施开展和政策保障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Ⅰ期休耕地主要分布在盐源县东北、西北边缘山区及西南部的巴折乡等,金阳县中部和西北角的依达乡、甲依乡和丙底乡等,越西县西北部和南部的尔赛乡等,甘洛县北部的乌史大桥乡等;Ⅱ期休耕地集中分布在金阳县中部和西部的尔觉西乡、高峰乡、小银木乡和越西县中北部和南部的7个乡镇。

毛呷呷[10](2019)在《凉山彝族家支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为个案》文中指出凉山彝区乡村是一个家支传统浓厚的社会,家支是传统彝族社会乡村治理的主要载体,作为彝区乡村权力网络的内生性组织机构,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政权与地方之间作用的桥梁,地方权威与国家政权对于一个彝区乡村治理的发展而言其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凉山彝族社会,因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形态、社会结构和文化礼俗、价值观念等,其乡村治理势必会呈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的文化特质和治理特征。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处于治理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对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研究就有必要先了解彝族村落的权力网络格局,家支与基层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定性分析家支在基层民主自治和公共事务管理等中的作用,从而阐释其参与乡村治理的动机、功能,客观评估达到的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凉山彝区偏于内部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下,如何将国家政权与本土文化和地方权威有机结合,以避免彝区基层政权建设内卷化,推动凉山彝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鉴于此,本论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作为个案,将国家政权嵌入凉山彝区乡村权力文化网络中,还原凉山彝区乡村治理的真实具象,深入考察凉山彝区乡村不同权利主体和利益阶层的动态变化,以及凉山彝区乡村地方权力文化网络与国家政权的互动效应。分别从传统彝区乡村治理概况,彝区社会乡村治理主体变迁,家支与乡村治理展开,家支与村治互动的绩效评估,家支背景下推进彝区乡村治理的可行性路径做了实证研究。并结合现代化进程中彝区乡村的改变,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来深描民族文化、价值形态主导下地方权力文化网络中家支的转型变迁。论文结构主要如下:第一章描述了洒瓦洛且博村概况,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农作、行政区区划沿革,并梳理了洒瓦洛且博村历史上各时期的土司统治和社会形态,家支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元朝土司制度、明清时期改土归流后,以及奴隶制血统等级制下,不同彝族社会结构时期中央王朝对彝区的不同政策,和彝族村落的社会状态。着重记述了民主改革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家支组织在彝族社会的不同境遇,以及改革开放后家支复兴后的乡村治理。第三章探讨了家支精英与体制内村干部作为乡村的治理主体,对凉山彝区基层民主政治的“双轨治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凉山彝区乡村不同利益主体以及家支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凉山彝区乡村的权力结构。第四章从村级民主自治、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产品供给、扶贫开发等维度,论述了加强国家政权与基层实践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地方权力文化对基层政府职能的有效补充。同时,客观分析了家支在乡村治理中的不利影响。第五章肯定了家支在凉山彝区民众文化生活、情感交流、精神需求以及经济政治方面的功能和效益。定性分析了彝区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社会转型时期,家支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转变。第六章提出可行性路径建议,研究认为在凉山彝区乡村治理,家支是基层政府的有效补充,家支组织与国家权力在村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形成发展中是良性互动的过程。作为地方传统资源,其自身也在适应和调整,应当通过创新彝区乡村治理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打破地方家支固化格局,引导和发挥家支的规范作用,优化家支的治理功能,才是符合凉山彝区乡村治理实践需要的合理途径。

二、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
    1.1 温光水资源丰足充沛
    1.2 土地资源潜力巨大
    1.3 政策助力
2 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2.1 种植区域广泛,是农民收入重要来源
    2.2 种植规模产量翻番,成为最主要粮食作物
3 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凉山州马铃薯产业自身发展的不足
        3.1.1 生产基础条件较差,耕作粗放,产量不均衡
        3.1.2 品种结构不合理,基地规模小,不适应市场需求
        3.1.3 加工、营销不发达,市场体系滞后
        3.1.4 服务体系、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
    3.2 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不足
        3.2.1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3.2.2 教育水平不平衡,专业人才短缺
        3.2.3“空心化”现象仍然存在
        3.2.4 特色产业发展成果缺乏精准保护
4 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大良种繁育建设力度,提高单产水平
    4.2 加强基础设施和营销平台建设促进销售增收
    4.3 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增产增收
    4.4 加大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4.5 壮大优秀师资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4.6 拓宽就业渠道,营造高质量就业环境
5 结语

(2)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粮食研究进展
        1.3.2 国内粮食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粮食研究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论
        2.1.2 雁行形态说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云南省的区域位置
        3.1.2 云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3.1.3 云南省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
第4章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模型建构
        4.1.1 统计性描述分析
        4.1.2 灰色预测模型GM(1,1)
        4.1.3 区域重心计算方法
        4.1.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4.2 云南省粮食产量时间变化分析
    4.3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空间变化分析
    4.4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重心演变分析
    4.5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4.5.1 全局自相关分析
        4.5.2 局部自相关分析
第5章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5.1 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
        5.1.2 模型构建
    5.2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5.2.1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自然因素分析
        5.2.2 云南省县域粮食产量人文因素分析
第6章 云南省粮食生产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6.1 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问题分析
        6.1.1 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6.1.2 粮食生产的地理环境复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6.1.3 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技术薄弱
        6.1.4 粮食商品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
    6.2 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优化对策
        6.2.1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2.2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作物产业
        6.2.3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
        6.2.4 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引导作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与营养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展研究
    2.1 问题分析
    2.2 总体减贫进展与成效
    2.3 “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2.4 重点工程推进情况
    2.5 调研发现问题
    2.6 亮点工作
    2.7 小结
第三章 深度贫困地区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问题分析
    3.2 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品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3.3 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品产业链发展中存在问题
    3.4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品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3.5 小结
第四章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营养供餐项目的影响和机理研究
    4.1 全球学校营养供餐状况
    4.2 项目逻辑框架
    4.3 基线调研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多样性与饮食多样化的关系及传导路径研究
    5.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5.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3 相关概念界定
    5.4 研究内容与框架
    5.5 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多样性与饮食多样化关系的分析
    5.6 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多样性对饮食多样化的门限效应分析
    5.7 农业生产多样性与饮食多样化之间传导路径的分析
    5.8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乡村景观与梯田相关理论研究
    2.1 乡村景观相关研究
        2.1.1 乡村景观的概念
        2.1.2 乡村景观的特征
        2.1.3 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2.1.4 观赏乡村景观的条件
        2.1.5 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
    2.2 梯田相关研究
        2.2.1 梯田的概念
        2.2.2 梯田的种类
        2.2.3 梯田改造原则
    2.3 乡村景观建设与梯田改造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方法构建
    3.1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原则
        3.1.1 生态可持续原则
        3.1.2 人文规划原则
        3.1.3 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3.2 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梯田中的景观载体
        3.2.1 植被
        3.2.2 农作物
        3.2.3 水景
        3.2.4 道路
        3.2.5 场地
        3.2.6 建筑物
        3.2.7 景观小品
    3.3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手法
        3.3.1 利用农作物类型进行景观功能分区
        3.3.2 利用农作物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3.3 合理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搭配
        3.3.4 梯田田埂景观艺术化设计
        3.3.5 丰富水景串联道路系统
        3.3.6 建筑民俗特色改造
        3.3.7 合理选择观景点使景观质量最优呈现
    3.4 相关案例分析
        3.4.1 云南哈尼梯田
        3.4.2 菲律宾伊富高梯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村现状概况
    4.1 半站营村区位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交通区位
        4.1.3 气候特点
        4.1.4 地形分析
    4.2 半站营梯田自然景观资源
        4.2.1 高山
        4.2.2 水渠、溪流
        4.2.3 植被
        4.2.4 梯田农作物景观资源
    4.3 半站营村人文文化资源
        4.3.1 建筑文化
        4.3.2 移民文化
        4.3.3 红军长征文化
    4.4 村落综述
    4.5 半站营梯田现有景观资源存在的问题
        4.5.1 梯田景观结构单一
        4.5.2 建筑无风格特色,布局散乱
        4.5.3 植被缺乏景观效果
        4.5.4 缺乏内部道路系统
        4.5.5 辅助性景观较少
        4.5.6 缺乏基础设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实践—德昌市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
    5.1 半站营景观梯田构建的原则及理念
        5.1.0 规划设计依据
        5.1.1 半站营梯田景观设计主体思维
        5.1.2 规划设计原则
    5.2 半站营景观梯田总平面设计
    5.3 景观梯田游览区规划设计
        5.3.1 景观梯田游览区分区平面设计
        5.3.2 景观梯田游览区道路规划设计
        5.3.3 梯田游览区内部观景点设置
        5.3.4 景观梯田游览区建筑民俗特色改造
    5.4 二道沟溪涧生态风景廊道景观设计
        5.4.1 溪涧生态风景廊道景观设计
        5.4.2 溪涧生态风景廊道生态保护措施
    5.5 交子坪全景观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5.5.1 交子坪荞麦梯田观景台设计
        5.5.2 蓝家坪、交子坪乡村基础设施规划
        5.5.3 蓝家坪、交子坪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5.6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5.6.1 入口景观区牌坊设计
        5.6.2 标示系统及小品设计
    5.7 旅游季节规划
    5.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探索
        (二)关于凉山彝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
        (三)关于凉山毕摩文化的研究
        1.对毕摩文化的整体介绍和研究
        2.毕摩经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3.毕摩仪式研究
        4.毕摩及其技艺研究
        5.毕摩文化与彝区社会关系的研究
    四、所用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文化功能论
        (三)文化相对论
        (四)文化自觉理论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田野调查法
        (二)创新点
    六、田野工作情况
第一章 新时代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概述
    第一节 凉山彝区概况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凉山彝区概况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第二节 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性
        一、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三、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节 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目标任务
        一、凉山彝区现代化历程
        二、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第四节 传统文化——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一、民族地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二、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传统力量来源
第二章 凉山彝区毕摩文化辨析
    第一节 “毕摩”及“毕摩文化”的界定
        一、毕摩
        二、对毕摩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毕摩文化的结构分析
        一、毕摩文化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毕摩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三、毕摩文化在行为层面的内容
        四、毕摩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内容
    第三节 毕摩文化的历史及现实社会基础
        一、毕摩及毕摩文化的历史流变
        二、当前凉山彝区社会毕摩文化的现状
第三章 毕摩文化根植并长期延续于凉山彝区农村的原因
    第一节 毕摩文化生长于彝族特殊的文化生态
        一、文化生态的概念
        二、毕摩文化生长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较为封闭的环境和严格的传承制度使毕摩文化得以传承
        一、毕摩文化处于较为封闭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二、毕摩群体严格的传承制度
    第三节 毕摩文化尚存有满足彝区某些社会需求的功能
        一、彝区社会仍有毕摩文化的需要
        二、毕摩文化在彝区社会仍有诸多功能
第四章 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之“利”分析
    第一节 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一、凉山彝区农村经济现状
        二、毕摩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
        三、通过毕摩文化仪式确立并且传播的内容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毕摩文化中有助于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资源
    第二节 毕摩文化对彝区乡村治理具有的积极影响
        一、毕摩文化中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观念
        二、毕摩文化仪式的乡村治理功能
        三、毕摩群体的优良品德和“德古”身份也是彝区农村社会和谐的因素
    第三节 毕摩文化在彝区农村文化现代化中的积极影响
        一、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二、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贡献
    第四节 毕摩文化在彝区农村生态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凉山彝区农村生态现状
        二、毕摩文化中的生态保护观念和智慧
        三、毕摩文化中有益于彝区农村生态的仪式
第五章 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冲突
    第一节 毕摩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的内容
        一、毕摩文化仪式中献祭蕴涵的文化观念
        二、毕摩文化仪式“高消费”与彝区人情消费的紧密联系
        三、彝区人情消费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毕摩文化中“诅咒”与当前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冲突
        一、彝区农村仍然存在诅咒观念和仪式
        二、诅咒观念和行为与当前和谐社会观念的冲突
    第三节 毕摩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一、对毕摩文化的依赖造成彝区民众在现代化中的被动处境
        二、现代文化对毕摩文化的冲击
        三、毕摩文化“迷信”之名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冲突
    第四节 现代化建设的“卫生”要求与毕摩文化的“洁净”观念的冲突
        一、毕摩文化中的“污染”与“洁净”观念
        二、彝区农村“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与彝区传统文化观念的冲突
第六章 对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合理调适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文化自觉下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与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整体自觉的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
        二、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者的“文化关注”
        三、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文化英雄”引领文化自觉
        四、毕摩文化自身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共赢
        一、借力毕摩文化促进彝区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
        二、提高法治观念,辅以毕摩文化之“德治”,提高彝区乡村治理水平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利用好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
        四、提炼毕摩文化生态观,结合“整洁”要求,促进彝区生态宜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田野图片
致谢

(6)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主题
        (一) 传统农村社区、空心化及其转型的可能路径
        (二) 少数民族扶贫与异地搬迁、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后的“嵌入式”生活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 有关嵌入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二)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与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流动背景下的民族互动研究
        (四)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研究
        (五) 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概念与思路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田野点介绍
        (一) 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二) 宝乡经济社会概况
第一章 宝乡的空心化及彝胞的嵌入
    第一节 民工潮与宝乡空心化
        一、民工潮的形成与农村空心化
        二、宝乡汉族的人口迁出及农村空心化
    第二节 社会网牵引下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嵌入
        一、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全面嵌入
        二、彝胞自发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网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土地的流转与利用
        一、彝胞对宝乡闲置土地的利用
        二、闲置土地再利用的价值及其不确定性
    第二节 从荞麦、背篓到水稻和扁担
        一、种植内容的变化: 从荞麦到水稻
        二、种植工具的变化: 从背篓到扁担
    第三节 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一、城镇化与汉族农民工回流创造的兼业机会
        二、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三、兼业过程中的纠纷及底层抗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汉语的使用、习得及情境选择
        一、彝胞在宝乡的日常语言使用
        二、彝胞在宝乡的汉语习得
        三、特殊情境下的语言使用
    第二节 礼物交换: 从有来无回到礼尚往来
        一、有来无回的礼物
        二、有来有往的礼物交换
        三、彝汉双方礼物交换的逻辑
    第三节 留守与流动: 儿童的“战争与和平”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二、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日常交往
        三、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调适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另类”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一、彝族服饰的传统特征
        二、彝胞服饰的呈现及汉族人的反应
        三、彝族服饰向汉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阴宅”恐惧与泛神信仰
        一、凉山彝族的泛神化宗教信仰
        二、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呈现
        三、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演变逻辑
    第三节 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一、火文化对凉山彝族的重要性
        二、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三、“冷落”火把节的背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彝汉互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帮工”及其构建的社会关系
        一、彝胞各种形式的“帮工”行为
        二、由“帮工”所呈现的社会关系
        三、“帮工”改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分析
    第二节 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
        一、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探讨
        二、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案例
        三、不成功的通婚呈现出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非常难得的守望相助
        一、从互帮互助到守望相助
        二、守望相助背后的交往选择
        三、守望相助背后的深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彝汉互动背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第一节 “提供帮助”还是“让人头疼”: 嵌入式生活的治理难题
        一、治理难题的具体表现
        二、治理难题的形成原因
        三、治理难题背后的深层因素
    第二节 “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 治理中的主客反转
        一、主客反转的诱因及文化基础
        二、主客反转的治理方法与逻辑
        三、主客反转引申出的治理反思
    第三节 服务型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宝乡的农村治理体系
        二、彝胞的服务型需求
        三、可能的服务型治理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致谢

(7)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生态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面板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2.2 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2.3 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四川省农业产业及生态发展现状
    3.1 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1 四川省大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2 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3.2 四川省农业产业集聚度的现状分析
        3.2.1 产业集聚的测度
        3.2.2 四川省21 个市(州)的农作物产业集聚度评价
    3.3 农业生态污染现状分析
        3.3.1 农业生态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3.3.2 四川省县域生态环境状况
第4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
    4.1 产业集聚对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4.1.1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机制
        4.1.2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机制
        4.1.3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机制
    4.2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4.2.1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正向影响机制
        4.2.2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机制
        4.2.3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机制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5.1 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效应的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5.1.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5.1.2 方法选择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产业集聚生态效应的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检验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实证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四川省金阳县白魔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简介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及产业扶贫
        2.1.2 白魔芋产业及产业链
    2.2 相关研究现状
        2.2.1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
        2.2.2 关于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2.2.3 关于魔芋产业研究
        2.2.4 关于产业策略选择研究
        2.2.5 文献评述
    2.3 相关理论简介
        2.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2 策略管理理论
3.金阳县白魔芋产业现状分析
    3.1 金阳县白魔芋基本情况说明
        3.1.1 金阳白魔芋开发价值
        3.1.2 金阳白魔芋地理优势
        3.1.3 白魔芋产业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性
    3.2 白魔芋生产现状分析
        3.2.1 金阳白魔芋种植分布
        3.2.2 金阳白魔芋种植规模变化情况
        3.2.3 金阳白魔芋选种情况
        3.2.4 金阳白魔芋选地情况
    3.3 白魔芋加工现状分析
        3.3.1 白魔芋加工技术情况
        3.3.2 白魔芋产品附加值情况
    3.4 白魔芋销售现状分析
        3.4.1 白魔芋销售收入
        3.4.2 金阳白魔芋销售的三种渠道
    3.5 白魔芋产业政策扶持情况分析
        3.5.1 规范种植技术
        3.5.2 创新惠农政策
        3.5.3 成立合作社联社
        3.5.4 保障资金来源
    3.6 本章小结
4.金阳县白魔芋产业发展环境及势态分析
    4.1 白魔芋产业发展环境(PEST模型)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1.5 PEST模型分析小结
    4.2 白魔芋产业发展势态(SWOT)分析
        4.2.1 内部优势
        4.2.2 内部劣势
        4.2.3 外部机遇
        4.2.4 外部挑战
        4.2.5 SWOT分析小结
5.金阳白魔芋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策略选择及实施建议
    5.1 金阳白魔芋产业策略选择及方案制定
        5.1.1 策略愿景与目标
        5.1.2 金阳白魔芋产业SWOT策略综合分析矩阵
        5.1.3 策略方向设计及策略选择
        5.1.4 策略方案
    5.2 金阳白魔芋产业发展策略具体实施建议
        5.2.1 稳定发展阶段
        5.2.2 多元提升阶段
        5.2.3 跨越突破阶段
    5.3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效率和生态视角的耕地休耕识别与时空配置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轮作与休耕
        1.3.2 休耕与撂荒
        1.3.3 耕地利用效率
        1.3.4 耕地生态安全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论文框架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4 基于效率和生态视角的耕地休耕识别研究
    4.1 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4.1.1 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4.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4.2.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4.3 耕地休耕识别研究
        4.3.1 耕地休耕识别原则
        4.3.2 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分析
        4.3.3 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变化分析
        4.3.4 耕地休耕识别确定
5 休耕地时空配置研究
    5.1 不同时段的可休耕规模测算
        5.1.1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
        5.1.2 考虑经济发展的耕地供给量确定
        5.1.3 不同时段的可休耕规模确定
    5.2 休耕地空间配置研究
        5.2.1 耕地地块综合质量评价
        5.2.2 空间配置结果分析
6 耕地休耕实施的政策建议
    6.1 实施政策建议
    6.2 保障政策建议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凉山彝族家支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现有研究状况
        一、有关家支研究回顾
        二、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本选题创新点
        二、本选题重点、难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田野调查概况
        一、四开乡基本情况
        二、地质、植被、水利资源
        三、洒瓦洛且博村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第二节 洒瓦洛且博村历史上的土司统治和家支
        一、洒瓦洛且博村历史概况
        二、近代阿硕兹莫的土司乡村管理
    第三节 洒瓦洛且博村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的洒瓦洛且博村势力划分
        二、解放后洒瓦洛且博村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凉山彝族各历史时期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家支”与凉山彝区乡村治理
        一、历史上的凉山彝族传统社会
        二、传统彝族社会的家支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家支与凉山彝区乡村治理
        一、民主改革时期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第三章 洒瓦洛且博村家支与乡村治理主体变迀
    第一节 洒瓦洛且博村多元并存的治理主体
        一、洒瓦洛且博村的治理主体分类
        二、洒瓦洛且博村各家支来源
        三、作为“行政”权力主体的村两委
    第二节 家支与彝区乡村基层政权
        一、家支与村干部
        二、家支与乡村政权的互动
        三、家支关系影响彝区乡村社会秩序
    第三节 家支与普通村民
        一、家支会议
        二、整理编撰家支谱系
        三、家规
第四章 洒瓦洛且博村的家支与乡村治理
    第一节 家支对乡村民主政治的补充
        一、家支成员高度参与
        二、家支对乡村民主的影响
    第二节 乡村公共事务中的家支
        一、乡村法治建设中的家支
        二、基层政府决策管理中的有效表达
        三、洒瓦洛且博村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家支参与
        四、家支中薪给阶层的影响
    第三节 扶贫开发中家支作用
        一、洒瓦洛且博村扶贫开发任务
        二、贫困户识别中的家支作用
        三、脱贫工作中的家支作用
    第四节 基层政府管理职能中的家支参与
        一、禁毒工作中的家支
        二、对基层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弥补
        三、协调处理乡村社会关系和矛盾
    第五节 家支对彝区社会生活的不利影响
        一、传统家支制度的势力增加基层行政难度
        二、家支对乡村社会治安的不利影响
        三、家支对婚姻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章 洒瓦洛且博村家支与村治的互动成效
    第一节 家支与正式组织的配合
        一、家支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内在张力
        二、家支对村民自治的社会监督
    第二节 家支的文化功能
        一、家支活动的社会教化
        二、繁荣村落精神文化生活
        三、洒瓦洛且博村的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第三节 “规模效益”下家支组织的经济功能
        一、信任关系与乡村生产的有效合作
        二、互惠规范与乡村中的家支运作
        三、参与乡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四节 当前彝区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乡村基层干部的境遇
        二、凉山彝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凉山彝区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的现代化进程
        一、洒瓦洛且博村乡村治理的变化
        二、彝族村落血缘家支等级的转变
第六章 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彝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将家支“势力”转化为治理“资源”
        一、加强制度创新
        二、促进家支转化参与乡村治理
    第二节 发展彝区乡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物质基础
        一、积极改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二、发展乡村经济是完善彝区乡村治理的中心任务
    第三节 构建政府引导下的“多元主体”乡村治理
        一、参与乡村公共管理的权威角色及其调整
        二、吸纳家支参与村落事务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探究[J]. 肖雨. 广东蚕业, 2021(12)
  • [2]云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与营养安全研究[D]. 吴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6)
  • [4]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D]. 王一啸.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D]. 禄开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D]. 陈世海. 云南大学, 2019(09)
  • [7]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生态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面板数据的实证[D]. 邓浩月.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四川省金阳县白魔芋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与策略选择[D]. 毛俊君.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基于效率和生态视角的耕地休耕识别与时空配置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D]. 吴冬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凉山彝族家支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凉山州昭觉县洒瓦洛且博村为个案[D]. 毛呷呷.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凉山州豆类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