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差异化发展观

邓小平差异化发展观

一、试论邓小平的差异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厉磊[1](2015)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是当前学界较为关心的两个问题。本文通过回溯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研究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期望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寻求可供借鉴的启示。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工业文明的兴起条件和发展历程,描述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与危机,探究工业文明的内涵与特征。第二部分主要回顾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的过程,分析其产生的思想依据及现实基础,进而概括其内涵和特征。第三部分分析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究生态文明从工业文明那里继承什么,又扬弃什么。本文指出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共性包括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强调科技的进步作用,重视制度保障;区别在于价值观、发展观、科技观和消费观的差异。最后,在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可供生态文明参考的借鉴启示。该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首先,选题新颖,当前分别研究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文章较多,但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进行并列、共同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其次,研究方法新颖,将唯物主义辩证法引入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认识,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得出结论;最后,研究结果新颖,本篇论文得出较为创新的结论,指出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共性包括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强调科技的进步作用,重视制度保障;区别在于价值观、发展观、科技观和消费观的差异。

陆福荣[2](2012)在《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S市M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和使命,符合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教师要善于采用适合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使学生能在此方式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这也是学校教育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实现从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到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的转变,要在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本研究以一所农村初中——M中学为例,探索这所学校进行的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与理论,分析其成就与教训,以此相应地提出学校开展此项教育研究与实验时的一些反思与经验。本论文的基本内容为:在对核心概念进行厘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上自主教育探索以及当代自主教育研究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自主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初中生自主发展的内涵、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理论假设等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基于S市M中学的个案,开展了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得出了对农村初中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经验性及启示性的结论。

黄云超[3](2005)在《论邓小平差异发展理论》文中认为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中 ,差异发展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 ,邓小平的差异发展理论也体现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今天 ,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 ,我们仍然应当高度重视发展中的差异性 ,重视研究邓小平的差异发展理论 ,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包正桦[4](2004)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我国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出发,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农村课程主要存在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农村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加以阐释,目的是让政府、社会、家庭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

潘晓珍,吴晓丽[5](2000)在《试论邓小平的差异发展观》文中研究表明

骆新华[6](1999)在《从苏联的解体和西方的战略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文中研究说明

二、试论邓小平的差异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邓小平的差异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工业文明的历史考察与研究
    (一) 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1. 工业文明兴起的条件
        2.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二)工业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1.工业文明的内涵
        2.工业文明的实质
        3.工业文明的核心特征
    (三)工业文明的问题与危机
        1.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
        2.人与社会的矛盾加深
        3.科技的负面作用显现
        4.价值观逐渐扭曲
二、生态文明的兴起与发生
    (一) 生态文明提出和发展的历程
        1. 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的历史铺垫
        2. 生态文明的正式提出和发展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1.生态文明的内涵
        2.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三) 生态文明兴起的思想基础和现实依据
        1.生态文明兴起的思想基础
        2. 生态文明兴起的现实依据
三、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
    (一)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性
        1. 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
        2. 重视科技的推动作用
        3. 重视制度的保障作用
    (二)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差异性
        1.生态价值观的差异
        2. 发展观的差异
        3. 科技观的差异
        4. 消费观的差异
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的现实启示
    (一)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二)树立践行科学发展观
    (三)加快发展生态科技
    (四)鼓励提倡生态消费
参考文献
致谢

(2)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S市M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案
第二章 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理性思考
    一、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学生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初中生自主发展的内涵解析
    四、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假设
第三章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案探索——基于 S 市 M 中学的个案
    一、个案学校校情及开展学生自主发展实践的原因分析
    二、个案学校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举措
    三、个案学校学生自主发展的成效
第四章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发展实践的启示
    一、坚持农村初中实施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原则
    二、坚持农村初中实施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
反思与展望
    一、深化自主发展教育模式如何与推进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二、深化自主发展教育模式如何与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
    (一) 教育在农村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构建农村“终生教育”体系
    (三) 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水平, 构建农村“全民教育”体系
    (四) 普遍重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农村课程主要存在那些问题
    (一) 课程内容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脱离
    (二) 课程管理体制过于统一, 结构过于单一
    (三) 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四) 课程实施上片面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五) 重视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阻碍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
    (一) 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1. 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2. 课程的现代化。
        3. 课程的综合化。
        4. 课程的人本化。
        5. 强调基础性。
        6. 提倡国际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二) 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2. 建立面向农村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3. 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4. 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5. 制定“因地制宜”的教材
        6. 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7.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8.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必须坚持民主参与和科
        9. 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新课程改革。

四、试论邓小平的差异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研究[D]. 厉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
  • [2]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S市M中学为例[D]. 陆福荣. 苏州大学, 2012(10)
  • [3]论邓小平差异发展理论[J]. 黄云超. 经济师, 2005(04)
  • [4]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措施[J]. 包正桦. 河西学院学报, 2004(06)
  • [5]试论邓小平的差异发展观[J]. 潘晓珍,吴晓丽.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0(06)
  • [6]从苏联的解体和西方的战略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J]. 骆新华. 理论月刊, 1999(Z3)

标签:;  ;  ;  ;  

邓小平差异化发展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