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通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一、痛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潘航[1](2016)在《强骨康疏方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活血祛瘀,补肾强骨”的理论,研究强骨康疏方对骨折大鼠愈合过程中VEGF和BMP-7表达的影响,并对骨组织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观察,探讨强骨康疏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1)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活血祛瘀,补肾强骨”法运用于骨折愈合治疗的理论基础。(2)建立150只大鼠骨缺损模型,用夹板固定后随机分为阳性组、空白组、强骨康疏方低、中、高组(以下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分别对造模部位行DR摄片。阳性组给予伤科接骨片混悬液0.33g/kg/d剂量灌胃;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7g/kg/d、14g/kg/d和28g/kg/d的剂量给予灌胃。分别于灌胃后第3、6、10周分批处死动物并获取骨组织标本(处死前行DR摄片),行骨痂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BMP-7表达,并用IPP6.0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所有数据用SPSS17.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结果:(1)DR摄片:灌胃后第3周,各组大鼠均可以看到较为清晰的骨缺损线,中药低剂量组和空白组与造模当天无明显差别,阳性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在骨折区出现较模糊类似于新生纤维骨痂组织。第6周,阳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的骨折断端散在的骨小梁已经陆续连接成片,骨髓腔渐通。中药中剂量组可见模糊的低密度骨组织,而此时中药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仍可以看见骨缺损线,骨痂的连续度和覆盖面积不高,但有增加的趋势。第10周,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大鼠骨缺损已经愈合,髓腔已通,骨密度接近正常周围骨组织和右侧胫骨相同区域的骨密度无明显区别。中药中剂量组的骨缺损线也接近愈合,而低剂量组和空白组还未完全愈合,骨缺损端有少量低密度的骨组织存在。第3、6、10周中药高、中剂量组和阳性组的骨痂生成速度、质量、阴影密度均高于空白组和中药低剂量组,骨折愈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灌胃后第3周,光镜下可见阳性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的骨折断端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和纤维连接,并可见散在、断续的的骨小梁及少量软骨细胞增殖,中药低剂量组和空白组则较差。第6周,阳性对照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的骨折断端可见散在的骨小梁已陆续连接成片,编织骨、新生骨形成,软骨细胞增多,纤维骨痂面积增大;而空白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未见连接成片的骨小梁,只有散在的软骨细胞和纤维骨痂存在。第10周,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组有大量板层骨连接,骨髓腔已通,中药中剂量组可见连接成片的骨小梁,髓腔渐通,中药低剂量组和空白组的髓腔未通,可见少量骨痂和软骨细胞。(3)免疫组化结果:灌胃后第3、6、10周,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组所测得BMP-7M0D值和VEGF的MOD值与空白组对比,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BMP-7和VEGF在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组的表达较高,时间较长。结论:强骨康疏方能明显提高骨愈合的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BMP-7和VEGF在骨折局部的表达含量、延长表达时间,促进骨痂的生长以及软骨细胞增殖和骨化来实现的。

王轩[2](2014)在《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1.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研究理路北京中医药大学“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是行业内第一款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市的中医类医疗器械,是唯一一款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于一体并嵌入动态II导心电监测、指端光电容积(可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寸口桡动脉压力脉搏波、血管顺应性等多种人体指标参数,同时给出四诊合参报告的中医类医疗器械。在老一辈专家付骢远教授、赵绍琴教授、董建华教授、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俞梦孙院士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30余年的诊法现代化研究,提出以“位、数、形、势”属性和“模态”属性等简化归类、执简驭繁的诊法研究理路,实现从“象”研究,到“形”的量化,再到“神”的四诊合参多模态识别的方法学创新;融合主、客观判断于一身,宏观辨证、微观辨识相结合的中医数字化提取与量化识别的方法,不断诠释四诊的生物学内涵,阐明其医学工程学原理,发展形成了“搞清机理—单诊突破—两诊集合—四诊合参”的研究思路和“数字化、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技术路线,是全国多领域优秀人才智慧的结晶。1.2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影响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二批重点“推广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开发一批”中医诊疗设备中“重点推广一批”产品,也是唯一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评估选型推荐品。相继受邀参加商务部和北京市委共同主办的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暨“中国中医药展”、国际生物经济大会。2011年受中央电视台《创新无限》节目组的邀请,参加了第132期节目录制。历次展会都备受关注,有众多国内外参观者体验了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诊断。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诞生和使用,提高了健康与疾病的辨识能力,使得许多初期特征不明显的疾病能够得到早期预测及干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山西、河北等多家医院。研究团队研制的可远程复现、四诊合参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由心电发生器的心电信号触发机械心泵系统,以“位、数、形、势”四属性为纲,模拟输出单一脉动信息或组合全部符合中医脉学理论的脉动信息,实现心动脉应诊训练。于2013年9月通过北京市药监局、中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1.3原创的中医四诊合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形成,是数千年来中医学发展成熟的标帜。其融入医患双方主观和客观判断自成体系、把握整体的辨证施治理论和四诊合参的诊病模式,是中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近50年来借助现代物理科技的手段,脉诊、舌诊、闻诊、腹诊、望面诊等的发展,使特色的、过去仅凭医家主观判断的“心中了了”的诊断,有了数字化、量化和规范的标准。不仅促进了教学和学术交流,同时提高了“一把草药,一根银针”的中医诊疗技术和认识疾病规律的水平。1.4主客观联合辨证中医四诊中,问诊过程的四诊合参是医家和病人(主诉)交流中,把诸多主客观的不确定因素,辨识为诊家对病人的认识,并主导辨证和遣方用药。当问诊把病人主诉和医生的判断而借助“工具量表”数字化规范成标准的诊断过程时,中医的四诊合参,是融主客观判断于一身,既可“舍脉、舌而从症”,又可依据主观判断形成“桂枝汤证”、“白虎汤证”……而辨证施治。医家宏观辨识阴阳、精气神、脏腑、体质、四时……和辨识微观层面的变数,形成集客观可见和主观判断于一身,四诊合参辨病辨证的认知;“上工治人,治未病”的思想,在发展中的医学体系中,体现了中医具有更高的辨识健康与疾病的能力,因而更科学。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认识理念先进,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滞后。传承中医理论,突破制约中医四诊关键技术的瓶颈和深化辅助诊断设备的研究,实现望、闻、问、切四诊全面吸纳现代科技进步成果,助推中医医生四诊诊断技术的回归和提高,必将大大促进中医学的发展。2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数字化量化方法学探讨2.1从量表、CRF表到脱离量表的数字化量化诊疗知识数据库采用不断发展完善、融主客观辨证于一身的中医特色的可辅助医生辨证的四诊合参装置和关键技术,筛选典型抑郁症病人的四诊证候因素的分类分级信息;对比抑郁症量表评分,建立人机互参的数字化、量化的抑郁症证候诊断特征指标参数;在中医知识库的数字化的病例报告表(CRF)基础上,通过多家医院多中心筛选典型病例进行验证,聚类和相关分析,形成应用于筛查抑郁症的中医四诊合参技术规范;发展和创新主客观联合辨证的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进而拓展该辅助诊断技术规范,形成普适的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检测的辅助诊断规范,并探讨对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中医数字化、量化诠释。2.2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用于抑郁症的辅助诊疗结果研究30例抑郁症患者共有6种证型:心胆气虚型(8例)、痰热内扰型(6例)、阴虚火旺型(6例)、肝郁化火型(6例)、心火炽盛型(3例)、心脾两虚型(3例)。对各证型的脉诊、舌诊、闻诊、问诊等四诊合参参数特征和给出的方剂进行了分析和方法学探讨。2.3心神合一,主客观联合辨证抑郁症中医四诊合参的数字化、量化的实现,融合有经验的医生得出的抑郁症四诊特征与采用四诊合参辅助诊断仪采集的患者的四诊信息特征,以抑郁症的证候因素分级归类,通过二者的比较与结合,从而增加并形成诊断系统的关于抑郁症的中医知识信息库。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数字化、量化”已经成为各个学科领域中所追求的统一标准。在医学领域中,标准化的诊断量表处处可见,对于研究对象作出标准化的归类研究,既方便于医生一目了然的统计患者疾病信息,又能让检查过程简洁并且完备。本研究选择抑郁症的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证候诊断为突破口,有望形成特色的主客观联合辨证的数字化诊断模式,探索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现代诠释和评估。3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3.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利于中国医改问题的解决该研究应用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成果的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的整体辨证论治方法,发挥其以人为中心,多属性数据采集分析、在体质、亚健康辨识、慢病调治、养生、预防、健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其“简便效廉”、占用空间少、便携、低成本、先进性、整体全科、可广覆盖、检测流程简便、易在社区基层推广、利于中医回归家庭等优势,发展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中国医改需要“中国式”的解决办法,呼唤“中国式”的中医重大仪器的发展,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社区、家庭的推广和应用,可促进覆盖城乡居民和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3.2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在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健康、体质辨识、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型研究基础上,推广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通过对健康管理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制定出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平台系统的总体需求和具体需求,并且以中医药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对系统模块进行详细设计,进行系统结构和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联合软件公司实现系统开发,形成了 一套集系统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基于脏腑经络辨识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推广为基础的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3.3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系统的实现基于脏腑经络辨识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构建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古今中医健康管理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思维的融合,将居民生活习惯、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和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从生活方式、运动饮食、中医保健以及心理情志等方面的个性化干预是社区卫生服务规模化、标准化的需求,也是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健康工具,还是维护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的手段,更是以健康管理平台为依托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推广策略的实现。4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社区/家庭健康服务系统构建中的应用集成可获取人体诊断关键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使原创的、集成创新与再创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设备真正走向社区与家庭,以此为基础,构建治未病、全覆盖、低成本、高收益的社区与家庭POS/HOC(Point-of-Service/Home-of-Care)中西医结合网络健康干预管理系统,使大众能够共享先进的中医现代化诊疗成果。

陈文奇[3](2001)在《痛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痛血康胶囊治疗骨年病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方法 两组骨折病人均采用胸带固定,治疗组服用痛血康胶囊,每次0.2g,1日3次。连服24d。对照组服用一般活血化瘀药及止痛等处理。结果 在X线下两组长折线模糊外骨痂形成时间对比:15d、25d、30d、40d,使用痛血康胶囊X片痊愈时间为22~25d,对照组痊愈时间为42d。结论 痛血康胶囊治疗骨折有止痛作用于,缩短愈合时间,有助于骨折修复。

二、痛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痛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强骨康疏方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骨折的认识
        1.1 中医骨伤科发展源流
        1.2 中医学对骨折病因的认识
        1.2.1 外因
        1.2.2 内因
        1.3 骨折的病机
        1.3.1 皮肉筋骨病机
        1.3.2 气血津液病机
        1.3.3 脏腑经络病机
        1.4 中医对骨折的治疗
        1.4.1 外治法
        1.4.2 内治法
    2 西医学对骨折的认识
        2.1 病因
        2.1.1 外伤性
        2.1.2 病理性
        2.2 骨折愈合机制
        2.2.1 BMP-7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2.2.2 VEGF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3 强骨康疏方治疗骨折的理论探讨
        3.1 组方依据和现有研究
        3.1.1 巴戟天
        3.1.2 淫羊蕾
        3.1.3 称砣叶
        3.1.4 三百棒
        3.1.5 鸡血藤
        3.1.6 山药
        3.1.7 骨碎补
        3.1.8 鹿角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设备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2.1 强骨康疏方
        1.2.2 伤科接骨片
        1.2.3 其他
        1.3 实验仪器
        1.4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实验取材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4.1 DR摄片
        2.4.2 组织学观测
        2.4.3 免疫组化
    3 实验结果
        3.1 强骨康疏方对大鼠骨折端骨密度的影响
        3.2 强骨康疏方对大鼠骨组织学的影响
        3.3 强骨康疏方对BMP-7和VEGF的影响
第三章 讨论
    1 模型的选择和评价
    2 阳性药物的选择
    3 强骨康疏方对BMP-7和VEGF表达干预的探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读研期间完成的文章

(2)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第一章 中医诊法与四诊合参
        1 中医四诊与西医四诊的比较
        2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3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脉诊研究
        4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舌诊研究
        5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闻诊研究
        6 四诊合参研究
        6.1 四诊合参的意义
        6.1.1 四诊合参
        6.1.2 四诊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片面性
        6.2 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研究
        6.2.1 主客观联合辨证的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
        6.2.2 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数字化量化
        6.2.3 “搞清机理—单诊突破—两诊集合—四诊合参”的研究理路
        6.2.4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实现
        6.2.5 四诊合参诊疗技术进入社区、家庭、掌上诊疗
        6.2.6 可远程复现、四诊合参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
        7 中国自己的仪器助推医改问题的解决
        8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与西医诊断仪器的比较优势
        9 结论
        9.1 中医需要引入现代技术发展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关键技术
        9.1.1 传统中医四诊信息的获取缺乏数字化量化
        9.1.2 古老的中医学在可视与数字化的发展中有着很大的技术空缺
        9.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
        9.2.1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辨证论治
        9.2.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规范化
        9.2.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可以在基层的应用
        9.2.4 先进低成本便携普惠的“中国式”重大诊疗仪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抑郁症数字化四诊特征的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1 精神情志类疾病证候的数字化四诊特征诠释
        2 脑卒中后抑郁症证候的四诊合参特征研究
        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墨西哥的推广应用
        4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5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6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及辨证研究进展
        7 结论
        7.1 中国需要自己的重大仪器
        7.2 抑郁症尚无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诊疗规范
        7.3 四诊合参辅助诊技术利于抑郁症辨证分型规范化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社区医院/家庭服务网络健康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学探讨
        1 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服务理念
        2 基于数字化量化的脏腑经络辨识健康、体质、亚健康的监测与动态评估
        2.1 数字化量化四诊合参关键技术
        2.2 肝气郁结型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的数字化量化四诊合参特征比较及干预研究
        2.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电针干预前后四诊特征比较
        3 IGT诊断与筛查方法
        4 IGT流行病学研究
        5 IGT的发展
        6 IGT的危险因素
        7 IGT干预
        8 基于虚拟云构建中西医结合网络健康服务体系
        8.1 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8.2 基于虚拟云的中医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势
        8.3 基于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构建网络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
        8.4 网络健康服务体系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下篇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 抑郁症证候四诊数字化量化特征研究
        引言
        1 研究目标
        2 资料
        5 病例信息采集
        6 结果
        7 讨论
        8 结论
        8.1 创新之处
        8.2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第二章 构建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推广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
        引言
        1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社区推广
        2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构架设计
        3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
        4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系统实现及相关功能描述
        5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和预期效果
        6 讨论
        6.1 个体情况是探索健康状态原因的重要依据
        6.2 体检数据是对健康状况的确认
        6.3 体质辨识是对采集各项数据的综合
        6.4 通过辨识制定个性化处方
        7 结论
        7.1 专利技术推广理念决定着推广策略和产品的生命力
        7.2 中医药对维护居民的健康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7.3 以中医诊查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平台使健康的维护更加系统化
        7.4 待完善之处
    第三章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健康干预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引言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设计原则
        1.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1.3 系统运行环境
        1.4 社区医院一站式服务POS(Point-of-Service)系统的模块设计
        1.5 家庭服务HOC(Home-of-Care)系统
        2 POS/HOC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实现与操作说明
        2.1 POS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实现与操作说明
        2.2 HOC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初步实现与操作说明
        3 结论
        4 待完善之处
附录 脏腑经络辨识装置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痛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强骨康疏方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 潘航. 湖北民族学院, 2016(04)
  • [2]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D]. 王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3]痛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疗效观察[J]. 陈文奇. 海峡药学, 2001(04)

标签:;  ;  

通血康促进肋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