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沉积盖层构造变形与基底构造关系初探

库车坳陷沉积盖层构造变形与基底构造关系初探

一、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Cover and Basement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文献综述)

庞菲菲,唐永,宋换新,唐文军[1](2021)在《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侏罗系逆冲构造变形及应力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逆冲构造是较为常见的构造形式,其由弱到强的变形过程及应力定量分布状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库车前陆盆地东部逆冲构造为例,基于构造剖面的解析,将逆冲构造活动分为4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改造期,并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对不同阶段剖面进行了精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逆冲构造的扩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前翼、后翼不断往复迁移推进的历程。简单的逆冲断褶带发育于逆冲构造初始期,应力主要集中在后翼;变形向后翼扩展,转折端范围不断增加对应逆冲构造发展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变形向前翼扩展,前翼范围开始增大对应逆冲构造成熟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和前翼靠近转折端区域;后翼掀斜,前翼竖直,前翼前缘大量新的逆冲断层发育对应逆冲构造改造期,应力主要集中于前翼前缘。理清逆冲构造变形过程及应力集中分布范围的差异,可为后期指导裂缝发育部位以及超压异常发育带的预测奠定较好的基础。

刘璐霄[2](2021)在《基底构造对盐构造变形的影响分析 ——以库车褶皱冲断带为例》文中认为

韩强[3](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秦翔[4](2021)在《天山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横亘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地区最主要、规模最大的年轻陆内造山带之一,在经历了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复杂的增生造山作用之后,中生代以来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以来多期陆内变形主要受塔里木板块南缘一些陆块的持续汇聚事件影响,如:羌塘地块、拉萨地块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受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场效应影响,天山地区经历了多期强烈的陆内构造活动,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的库车坳陷也发生强烈的褶皱变形,改造了前新生代的构造变形格局。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天山地区及天山南北两侧盆地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而关于天山地区中生代陆内变形的特征却鲜有报道。而且,天山地区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起始时间、变形期次等也存在很大争议。本论文通过对南天山南缘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积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浅层地震剖面解译和生长地层识别等工作,完成对南天山中-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的研究。天山南缘库车坳陷12个来自早三叠系-第四系碎屑锆石样品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天山南缘自早中生代以来锆石物源区来自北侧的天山山脉,且绝大多是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95%)。12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于145-3336Ma之间。这些年龄在统计学上可分为四个主要组分:210-250 Ma(峰值226 Ma)、260-350 Ma(峰值290 Ma)、360-460 Ma(峰值410 Ma)和500-3336 Ma(峰值886 Ma)。这四个年龄组分分别对应天山及周缘三叠纪火山和岩浆活动、南天山和伊犁-中天山地块晚古生代岩浆热事件、早古生代伊犁-中天山地块和南天山的碰撞以及随后的岩浆活动、南天山结晶基地及早古生代沉积物的再循环。碎屑锆石年龄统计分析指示南天山自早中生代以来经历6期主要物源变化阶段:(1)早中三叠世至中晚三叠世;(2)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3)晚白垩世-始新世;(4)始新世-早渐新世;(5)中新世-中中新世;(6)中新世-上新世。生长地层剖面分析在库车坳陷识别多套生长地层序列:(1)库车坳陷北部沿南天山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的中-晚三叠世克拉玛依组具有典型的同构造生长地层特征,生长层底部和顶部两个凝灰质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组分的U-Pb年龄分别为223.4±3.1Ma和215.5±2.9Ma,限定了克拉玛依组生长地层与南天山褶皱系三叠纪的活动时间为223–215Ma;(2)库车坳陷中部库姆格列木向斜内部首次识别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生长地层;(3)库姆格列木向斜北翼识别渐新世吉迪克组和中中新世康村组生长地层序列;(4)库车坳陷自北向南多条褶皱冲断中识别上新世库车组-更新世西域组的连续生长地层序列。结合生长地层、碎屑锆石U-Pb物源变化、沉积不整合、前人古地磁和低温热年代学冷却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南天山-库车坳陷中新生代耦合过程:(1)中晚三叠世天山区域经历一期差异抬升为库车坳陷提供新的物源,并在南天山南缘断裂带前缘形成同构造生长地层记录(223–215Ma);(2)晚三叠纪至早中侏罗纪沉积物源稳定,并且也是主要的成煤阶段,反应天山地区在该阶段处于弱伸展阶段;(3)中侏罗至早白垩库车坳陷沉积物源的变化和早白垩“城墙”砾岩与晚侏罗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指示天山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一期挤压变形;(4)库车坳陷中部库姆格列木向斜内部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生长地层及底部物源变化记录了南天山新生代陆内变形的启动(~50Ma);(5)库车坳陷渐新世-中中新世的物源变化及两期生长地层序列(~36Ma和~13Ma)指示天山地区阶段性的构造隆升;(6)广泛发育于库车坳陷多条褶皱带内部的上新世库车组和更新世西域组连续生长地层序列指示南天山于库车坳陷新生代地貌格局形成于上新世以来(~6.5 Ma)。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指示库车坳陷新生代以来主要受NNW-SSE方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多期挤压变形应力方向一致。库车多条褶皱冲断带的变形模式表现为分层收缩变形模式,深部中生代变形与基地变形一致,形成一系列叠瓦和双重构造;浅部新生代则发育典型的薄皮构造,表现为一系列发育于新生代膏岩层之上的滑脱褶皱和突破的断层传播褶皱。天山造山带中生代以来多期的陆内变形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塔里木地块南缘的汇聚事件,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影响,塑造了天山现今地势地貌。

孙统[5](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前断裂带”指造山带隆起与盆地或平原之间的区域性断裂带,本论文中用以描述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造山带隆起区之间的构造带,在特指这一构造带在盆山过渡带的地貌位置同时,还试图强调盆山构造演化上的内在联系。论文遵循构造解析原则,在对地面地质露头资料、地震勘探资料、重磁勘探资料等的地质解释基础上建立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构造几何学模型,通过平衡剖面约束分析构造几何学模型的构造演化过程,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盆山结构和演化过程的认识设计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山前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并在构造解析基础上分析山前带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圈闭分布规律。论文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认识:(1)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成果,认为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的西昆仑山、南天山之间盆山过渡带的构造变形是根植于山前断裂带的两个独立的冲断构造系统,具有垂向上的分层、横向的分带和沿走向的分段的特征。垂向上以中寒武统膏岩、古近系或中新统膏泥岩为滑脱层分隔成上、中、下3个构造变形层,表现出分层收缩、上下叠置的变形特征。横向上自造山带向盆地区可分为“根带”、“中带”和“前锋带”等3个变形带,“中带”和“前锋带”的低角度基底卷入构造和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总体上与“根带”平行延伸,受“根带”基底卷入冲断性质和位移量及盖层能干性等因素影响表现为线性平行、斜列、弧形等不同型式的构造组合特征。走向上受山前断裂带走向变化及NW-SE、S-N向断裂(带)切割的影响表现出分段性,西昆仑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自西向东可分为甫沙-柯东段、喀什-叶城段和乌泊尔段等3段;南天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以NW-SE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为界沿走向可以划分为乌恰东和乌恰西2段。(2)依据构造不整合面、同构造期沉积地层分布以及地质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塔西南坳陷及两侧山前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中新世初始挤压、上新世强烈挤压和更新世以来前锋扩展等4个阶段。冲断构造系统是新生代区域挤压构造作用的产物,其变形过程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形成演化表现出由盆山边界的深断裂向盆地内部“前展式”扩展。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奠定了山前冲断构造系统的基础,中新世以来在南北向区域挤压作用下西昆仑山、南天山西段的强烈收缩隆升和塔西南坳陷的压陷导致山前深断裂带复活形成南北对冲的两个冲断构造系统。中新世初始挤压阶段盆山边界的基底卷入冲断楔开始形成,并在上新世强烈挤压阶段向盆地方向渐进扩展发育多层次滑脱的盖层冲断-褶皱变形,直至形成现今的山前冲断构造系统。(3)综合分析山前冲断系统的构造组合、构造样式以及盆山地壳结构的差异性,认为塔西南坳陷南北两侧的山前冲断系统均符合“根带冲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即晚新生代时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向挤压背景下西昆仑山、南天山两个造山带的收缩隆升及沿着山前深断裂带向塔里木克拉通的仰冲或斜冲是山前冲断构造系统发育的动力原因。盆地边缘及内部的构造变形组合差异与山前深断裂的产状、位移以及盆地内充填同沉积地层的分布有关。(4)依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在挤压作用下受力岩层的能干性、结构等在垂向上、横向上的差异变化对构造变形样式有重要影响,相对软弱的基底岩层更易发生韧性收缩,并且促使在不同厚度的软弱层条件下均能构成局部的滑脱面,形成分层滑脱、下上叠置的冲断褶皱构造组合。以此佐证,塔西南坳陷盖层内软弱层厚度较薄导致盖层冲断褶皱向盆地内的扩展宽度较少,且强变形带更靠近盆地边缘,造山带的韧性基底有利于根带冲断楔隆升以及向盆地方向发育更宽的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5)综合分析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及已探明油气藏地质特征,认为断层是控制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靠近根带的断层多为基底卷入或沿盆地基底面滑脱的逆冲断层、走滑逆冲断层,较易构成油源断层,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主要逆冲断层的后期活动是否破坏了早期形成的圈闭;靠近前锋带的断层多为沿盖层软弱层滑脱的逆冲断层,深层滑脱、倾角较陡的逆冲断层和具有撕裂断层特征的横向断层有利于成为油源断层,具有连通深层烃源岩和浅层储层的运移能力。

成亚[6](2020)在《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分析:先存断裂与膏盐岩发育对构造变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使得南天山重新复活,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包括库车坳陷在内的复杂再生前陆盆地和褶皱冲断带。库车坳陷西部由于其丰富的构造类型和油气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东部相对来说研究程度较低,对其构造特征、变形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利于完整地揭示库车坳陷的整体构造特征,从而为理解中国西部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和盆山耦合关系,以及库车坳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本论文以库车坳陷东部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地质调查、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构造建模、构造平衡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手段,开展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库车坳陷东部分段构造地质模型,从而为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启示。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库车坳陷东部划分为吐格尔明段和依奇克里克-亚肯段。吐格尔明段构造形态较为简单,整体上为一个背斜,表现为受高角度先存基底断裂控制,新生代构造变形被限制在先存断裂上盘,并具有后展式的特点,背斜高点向北迁移;依奇克里克-亚肯段表现出多排背斜、后缘基底卷入与前缘薄皮滑脱、分层变形和前展式的特点。(2)库车坳陷东部存在吐格尔明古隆起、依奇克里克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其中,依奇克里克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是白垩纪古隆起。吐格尔明古隆起具有晚二叠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末多期构造活动背景。地层趋势厚度法对库车坳陷东部进行中生代以来各期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结果表明:晚白垩世是一次较强的构造活动期,剥蚀范围较广;古近纪末期剥蚀仅局限于吐格尔明古隆起区。通过构造平衡恢复,分析了吐格尔明段和依奇克里克-亚肯段的形成演化过程,刻画了两段不同的构造迁移过程。(3)构造解析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先存构造与膏盐岩发育是影响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时空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先存基底断层在后期的构造运动中会优先复活,将变形限制在其上盘;但如果有较好的滑脱层,构造变形则会向前传递。因此库车坳陷东部吐格尔明段表现出后展式的变形序列,而依奇克里克-亚肯段由于存在较厚的中新统吉迪克组膏盐岩,构造变形向盆地传递,形成东秋里塔格背斜和亚肯背斜。

张红波[7](2019)在《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充构造位于川中低缓褶皱区,处于川中隆起的大斜坡位置。一直以来,前人们对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的研究大多为须家河组或侏罗系油气储藏评价研究,缺少对南充构造的构造地质研究,也较少通过二维地震剖面及剖面反演恢复对南充构造深部结构特征及构造运动学特征、构造动力学特征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以二维地震测线剖面以及研究区相关钻井资料作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识别解释地震剖面地震反射层、识别分析研究区不整合面特征以及平衡剖面演化,以此来对南充构造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南充构造形成成型的动力来源加以研究分析,最后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行验证。研究取得了符合实际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及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的认识。主要取得认识如下:(1)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区域不整合面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再结合南充构造研究区相关地震测线剖面不整合面的识别解释,将南充构造研究区沉积盖层划分为四个构造地层层序:震旦系构造层、寒武系-志留系的下古生界构造层、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2)南充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处于川中隆起的斜坡位置,地腹震旦系埋深往北西及北东方向,埋深均加大。研究区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系及上奥陶统剥蚀严重,部分区域中下奥陶统与上覆下二叠统角度不整合接触。研究区深部构造层及下部构造层地层沉积较稳定,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中部构造层以嘉陵江五段地层为界,嘉陵江五段及雷口坡组在南充构造核部加厚明显,嘉陵江五段以下的上二叠统及下三叠统厚度变化不大,受构造变形影响较小。上部构造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中下侏罗统沉积厚度稳定,发生等厚变形,总体上,南充构造属于滑脱褶皱。南充构造南东段在地表出现分叉现象,更多考虑是地形剥蚀的原因,而非构造运动引起的。(3)南充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根据经过南充构造的四条测线01、02、03、04的平衡剖面缩短量结果分析,以嘉五段为主滑脱面,南充构造北西段滑脱面之上地层平均缩短量为144.27m,中段滑脱面之上地层平均缩短量333.22m,南东段滑脱面之上的地层平均缩短量27.51m。总的来说,南充构造北西段及中段受到构造应力影响较大,地腹褶皱形态发育,南东段受到构造应力影响小,地腹褶皱形态不太发育。(4)南充构造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之后在喜马拉雅期构造最终定型。通过设计实施构造物理模拟验证实验,根据物理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及实验模型切片结果的研究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南充构造在隆升应力作用下形成成型的可能性。

李勇[8](2018)在《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文中认为古隆起是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的隆起构造,是了解盆地演化与构造变形的重要窗口。古隆起也是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其几何形态、地质结构、演化过程及其与沉积和油气成藏作用之间的关系是盆地动力学和石油地质学共同研究的方向。库车前陆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地。“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晚古生代发育古隆起,其在中生代的沉积体系、古近系膏盐岩的分布、晚喜山期冲断带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开展库车坳陷南部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对解决油气勘探生产面临的地质问题,支撑并指导库车南缘油气勘探领域优选与区带评价,推动库车前陆盆地地质结构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地质露头、地震以及非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解释、构造建模、构造平衡剖面、古构造恢复等技术,开展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地质结构、构造演化过程及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成藏条件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并为完善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基础。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区域地震剖面、非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建模,建立了库车前陆盆地与塔北隆起过渡带地质结构特征,发现库车前陆冲断带南缘存在大型古隆起带—温宿-轮台古隆起。该隆起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为温宿次隆、西秋次隆、新和次隆及牙哈次隆,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特征。(2)通过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确定了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三期构造演化过程。二叠纪南天山洋逐渐闭合,库车地区经历挤压构造变形,温宿-轮台地区成为挤压构造前缘的构造枢纽带,形成古隆起带雏形。三叠纪库车前陆盆地整体表现为南天山隆升而产生的前陆载荷压陷作用,温宿-轮台古隆起形成一个近东西向的狭长古隆起;同时受构造活动影响,古隆起带内基底断裂发育。侏罗纪-白垩纪,库车地区表现为整体坳陷,温宿-轮台古隆起活动逐渐减弱。新生代中晚期,南天山再次隆升,受强烈造山运动影响,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再次活动,受古隆起垂向隆升作用的影响,在膏盐岩层覆盖区形成了大规模盐底辟构造。(3)通过对古隆起形成机制的研究,认为在古隆起的演化过程中,基底断裂是形成分带分段的重要因素;脆性地层与塑性地层的交互沉积造成的地层能干性差异对古隆起及上覆地层分层变形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4)通过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聚集控制作用的研究,认为古隆起在限制冲断范围、控制生储盖组合分布及促进油气运聚等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生界碎屑岩向古隆起超覆沉积,在古隆起以北形成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白垩系、古近系储层与古近系盖层的储盖组合;喜山运动晚期,前陆冲断带主要在发育古隆起以北,在盐下形成大面积背斜、断背斜圈闭;喜山运动晚期,在古隆起及以南则表现为油气沿中生界厚层砂岩或不整合面大范围横向运移,沿断裂带短距离垂向输导聚集成藏(简称为“大横向、小垂向”),不同于其北部的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表现为沿断裂垂向短距离输导成藏(简称为“小横向、小垂向”)。

方成名[9](2018)在《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中西部大型挤压性盆地山前冲断带独特而复杂的变形结构样式、油气成藏特征是复合大陆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不同于典型板块体制下的相关结构及油气响应。板块体制背景下的山前冲断带以薄皮构造发育为特征,而中西部地区板内环境的山前冲断变形具有结晶基底乃至整个地壳卷入的厚皮构造性质。传统的厚皮构造、薄皮构造的山前冲断结构划分方式显然难以满足复合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需要,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与类型差异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急需深化研究。通过此项研究取得的成果将对推动复合大陆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山前带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山前构造变形结构及其对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从而提高油气分布预测水平。论文以中西部大型盆地典型山前带为研究对象,运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综合分析类比、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理论或技术方法,通过对典型多尺度地球物理剖面、野外地质露头和油气分布特征的详细研究,以“变形机制-结构分类-油气响应”研究为主线,将典型山前冲断类型差异与深部地质结构、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结合起来,分析地壳浅层构造变形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建立复合大陆冲断变形结构分类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西部典型山前带的结构分类,并与规模油气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变形带的结构模式差异与当前油气分布的关系,建立变形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匹配的动态过程,揭示变形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以此指导山前冲断变形结构模式下的油气分布预测。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及周缘造山带深部地质结构在地球物理场、地质结构及冲断时序演化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特征。中西部大型盆地位于正常型地壳与岩石圈区,其周缘造山带则处于莫霍面深度梯级带,岩石圈底界多表现为起伏跌宕、局部上涌扰动特征。中西部典型山前带所处盆山体系岩石圈具有不同流变学特性:大巴山、雪峰山、六盘山等冲断带等具有垂向结构稳定,壳内层系耦合程度高、壳内软弱层相对不发育,几乎没有地壳横向缩短形成的“山根”;而龙门山、天山两侧等冲断带垂向结构相对复杂,深地震反射界面错断不连续,壳内塑性层发育,存在明显的“山根”。“山根型”山前冲断带主干剖面重新解释表明,盆区“刚性”高密度岩石圈向周缘低密度地壳或岩石圈发生不同程度的俯冲,俯冲的深度及规模受控于壳内或岩石圈地幔“塑性层”发育的程度和部位。深俯冲导致中、上地壳发生反向拆离冲断,形成造山带向盆地发生多层次逆冲冲断格局,“塑性层”起到了分割断裂、褶皱等变形层的作用。此类山前冲断带浅层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带、分段特征,岩层缩短以断片叠置为主,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呈镜像关系,隐伏三角或冲断构造发育。而“无根”型冲断带因岩石圈的整体刚性特征,深、浅变形在基底面附近解藕,强烈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浅层,表现为沉积盖层的多层次滑脱冲断。此类山前冲断构造变形呈过渡性分带特征,分段性较弱,以宽式滑脱冲断褶皱为主,造山带与盆地同步渐变隆升。大型中西部山前带冲断演化过程在时序上与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的幕次闭合、碰撞期次一致。基于典型山前带深、浅部地质结构分析,划分出前缘突破型、三角带型与推覆型3类中上地壳前缘冲断的几何学样式。前缘突破型,即地层缩短量通过沉积盖层内部“软弱层”滑脱调节,并通过其向前缘传递挤压应力,形成出露地表的冲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主要发育典型叠瓦冲断或双重式逆冲构造。大巴山前冲断带、雪峰山前冲断带、六盘山前冲断带等是此类的典型。三角带型,即地层缩短量通过沉积盖层内部倾向盆地的被动反向逆冲断层消减、吸收,盖层被动地向造山带方向逆冲,典型的有龙门山前冲断带北段、米仓山前冲断带等。推覆型,即快速隆升的造山带前缘,地壳规模的逆冲断裂吸收大部分构造应变量,构造变形集中在主断裂周边,主断裂前方变形无论是地层缩短量还是构造位移均相对较小,典型如博格达山前冲断带、库鲁克塔格山前冲断带等。根据3类地质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开展了无滑脱层、基底面/上地壳滑脱、双滑脱层等多组单因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上地壳沉积盖层无滑脱层模型实验条件下,主要发生基底卷入式构造变形,以发育高角度冲断层为主,且构造变形主要集中边界断层附近,变形范围窄。壳内塑性层-沉积盖层滑脱层模型实验条件下,早期表现为宽式叠瓦冲断构造,晚期演变为堆叠式或堆垛式三角带,变形带逐步收窄。实验结果表明,边界力学条件与中上地壳变形介质条件是控制山前冲断沉积盖层变形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差异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中西部山前冲断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讨论。中西部山前带的冲断变形,本质上是在碰撞远程挤压力作用下,因深部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差异而引发不同层次的陆内变形响应。下地壳陆内楔入式俯冲及其中上地壳反向拆离滑脱冲断的复合模型与地壳缩合环境下中上地壳多层次滑脱冲断模型分别提供了“山根型”、“无根型”山前冲断带变形结构差异形成的合理性解释。基于中西部山前冲断构造变形模式,以“主滑脱层深度为主,兼顾构造变形样式”的原则,提出了从造山带向盆地方依次划分出厚皮带、过渡Ⅰ带、过渡Ⅱ带和薄皮带4分的分类分带方案,并依组合类型划分无过渡带型、过渡Ⅰ带型、过渡Ⅰ+Ⅱ型、过渡Ⅱ型等4种过渡带组合类型。它们代表了复合陆内山前冲断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转换的4种类型,深、浅层滑脱层发育状况及挤压持续时间联合控制了厚皮带向薄皮带转换的方式。无基底面滑脱层发育时,主要通过壳源推覆断层实现厚皮向薄皮构造的转换;基底拆离滑脱则是厚皮向薄皮转换的主要方式,而作用力的方式则决定拆离滑脱形成的过渡带组合类型。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主要是通过过渡带实现转换的。“山根”型山前冲断带基本以过渡Ⅱ或过渡I+Ⅱ为主,如天山两侧山前带、龙门山前中北段山前带;而“无根”型则主要以过渡I或无过渡带为主,如大巴山前、六盘山前、博格达山前等。现今规模油气分布在特定的变形带内,过渡Ⅰ带、过渡Ⅱ带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变形带。通过对金马-鸭子河、克深等典型油气富集构造区带的演化与油气成藏过程的匹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变形带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与富集特征。厚皮带油气富集的关键是反转推覆带与生烃凹陷的空间匹配,油气富集主要位于主断裂下盘,成藏期与构造反转期一致,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过渡I带油气成藏富集的关键是晚期的保存条件,油气成藏具有边成藏边调整的特点,现今油气藏多为残留保存型,以构造、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带内前缘是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薄皮带的油气成藏特征与过渡I带类似,构造发育程度与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关键。过渡II带通常具有两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征:早期与过渡I带类似,边成藏边调整;后期随着断片垂向叠置,烃源岩再次埋藏生烃,会促成油气的二次生烃与运移成藏。晚期油气的充注条件是过渡Ⅱ带油气成藏与富集的关键,中后缘是油气富集相对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山前带的油气勘探应重点关注过渡I带、过渡II带两个有利变形带,在深化关键因素评价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有利区带及其勘探目标。

余海波,漆家福,杨宪章,刘骐峣,曹淑娟,范绳,孙统,杨向阳[10](2016)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构造古地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区域地面地质、地震、钻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库车坳陷中生界的盆地结构、构造样式、中生界各层序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相分布、古隆起形态、区域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重建了库车坳陷中生代盆地构造古地理,并对盆地原型成因进行分析。库车坳陷残留中生界总体上为北厚南薄、北剥南超的地质结构,北部强烈角度不整合在南天山海西期褶皱带,南部微角度不整合面在寒武-奥陶系之上,南部边缘沿着温宿-西秋-牙哈古隆起有基底断裂活动。北部单斜带为冲积扇和辫状河三角洲,克拉苏构造带为深湖,南部沿着古隆起带为缓坡三角洲、浅湖。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位于南天山海西期造山带和塔里木克拉通边缘过渡带之上,地壳均衡可能是盆地沉降的主要动力。南缘古隆起带在南天山洋扩张期为塔里木克拉通台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的台地边缘,南天山洋闭合期为前陆隆起带,发育基底断裂和断块差异活动,在中生代有继承性活动,晚新生代新天山挤压隆升使古隆起带发生挤压变形,成为新天山逆冲变形造山楔的前锋。

二、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Cover and Basement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Cover and Basement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提纲范文)

(1)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侏罗系逆冲构造变形及应力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逆冲构造变形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2.1 逆冲构造变形特征
        (1)DQ04-360剖面
        (2)DQ16-308剖面
        (3)DQ06-268剖面
        (4)DQ12-227K剖面
    2.2 构造差异变形分析
    2.3 逆冲构造变形阶段划分
3 逆冲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3.1 垂向目的层段的粗化与归并
    3.2 物理模型建立
        (1)材料属性的确定
        (2)网格单元划分
        (3)边界条件确定
    3.3 应力数值模拟结果
        (1)逆冲构造初始期
        (2)逆冲构造发展期
        (3)逆冲构造成熟期
        (4)逆冲构造改造期
4 讨 论
5 结 论

(3)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基础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2.2.1 南天山造山带
        2.2.2 库车坳陷
        2.2.3 沙雅隆起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2.4 烃源条件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沉积岩特征
        3.1.3 变质岩特征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4.2.2 断裂平面展布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4.2.4 断裂形成机制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4.3.2 平衡剖面恢复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1.1 震旦系储层
        5.1.2 下寒武统储层
        5.1.3 上寒武统储层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5.4 潜山盖层条件
        5.4.1 盖层分布特征
        5.4.2 盖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天山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中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
        1.2.2 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野外地质填图
        1.4.2 生长地层分析
        1.4.3 构造解析
        1.4.4 平衡剖面制作与恢复
        1.4.5 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沉积地层序列
        2.3.1 前二叠系沉积层序
        2.3.2 晚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序列
        2.3.3 新生界
第三章 中生代构造变形与沉积响应
    3.1 三叠纪构造变形与沉积响应
        3.1.1 晚二叠-早三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指示
        3.1.2 中三叠统生长地层特征
        3.1.3 生长地层时代厘定
        3.1.4 地壳缩短量计算
    3.2 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沉积特征
    3.3 白垩纪沉积特征
    3.4 中生代物源变化及构造指示
        3.4.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3.4.2 潜在物源区分析
        3.4.3 碎屑锆石物源变化对盆山耦合的指示
    3.5 小结
第四章 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沉积响应
    4.1 构造变形特征与古构造应力场
        4.1.1 南天山南缘逆冲断裂带及提克塔格推覆体
        4.1.2 比尤勒包谷孜构造带
        4.1.3 库姆格列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
        4.1.4 吉迪克构造带
        4.1.5 秋里塔格构造带
        4.1.6 小结
    4.2 生长地层对构造变形期次的限定
        4.2.1 始新统库姆格列木生长地层
        4.2.2 中新统吉迪克组和康村组生长地层
        4.2.3 上新世库车组生长地层和更新世西域组生长地层
        4.2.4 小结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与物源分析
        4.3.1 碎屑锆石组分变化
        4.3.2 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盆山耦合的指示
    4.4 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第五章 南天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陆内变形动力学探讨
    5.1 中生代盆山耦合过程
    5.2 新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山耦合历史
        5.2.1 新生代挤压变形的启动
        5.2.2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阶段性挤压
        5.2.3 中中新世阶快速隆升阶段
        5.2.4 上新世-更新世全面隆升阶段
    5.3 库车坳陷深部变形模式及地壳缩短量
    5.4 中新生代陆内变形动力来源探讨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碎屑锆石U-Pb(LA-ICP-MS)测年数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山前断裂带概念和主要类型
        1.2.2 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
        1.2.3 山前带构造变形影响因素
        1.2.4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区域地质背景
    2.1 塔西南坳陷周缘主要地质单元
        2.1.1 构造单元
        2.1.2 边界断裂
    2.2 区域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塔西南坳陷地层格架
        2.3.2 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对比
        2.3.3 地层电阻率特征
第3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解释模型
    3.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单元
    3.2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特征
        3.2.1 甫沙-柯东正向逆冲段
        3.2.2 喀什-叶城走滑冲断构造段
        3.2.3 乌泊尔弧形逆冲构造带
    3.3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特征
        3.3.1 乌恰西段
        3.3.2 乌恰东段
    3.4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结构特征
        3.4.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样式
        3.4.2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分带特征
        3.4.3 构造变形分段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4.1 塔西南山前带新生代构造变形过程
        4.1.1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4.1.2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4.1.3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运动学分析
    4.2 西昆仑山-南天山对接演化
        4.2.1 同沉积地层分布特征
        4.2.2 帕米尔东缘中新世构造变形过程
        4.2.3 南天山和西昆仑对接带过程
    4.3 构造演化阶段
    4.4 小结
第5章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形成机制
    5.1 区域动力学机制
        5.1.1 盆地内构造变形层次
        5.1.2 区域内地壳结构
        5.1.3 塔西南山前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
    5.2 冲断系统分段变形的影响因素
        5.2.1 根带断裂的控制作用
        5.2.2 同沉积地层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影响
        5.2.3 次要影响因素
    5.3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控制作用物理模拟研究
        5.3.1 实验模型设计
        5.3.2 实验结果
        5.3.3 实验结果讨论
        5.3.4 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指示
    5.4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5.4.1 石油地质特征
        5.4.2 典型油气藏分析
        5.4.3 潜在有利勘探目标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分析:先存断裂与膏盐岩发育对构造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库车坳陷构造特征研究现状
        1.2.2 库车坳陷古构造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性认识
2 库车坳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主要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3 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研究
    3.1 吐格尔明段构造变形特征
        3.1.1 吐格尔明段东部构造变形特征
        3.1.2 吐格尔明段中部构造变形特征
        3.1.3 吐格尔明段西部构造变形特征
    3.2 依奇克里克-亚肯段构造变形特征
        3.2.1 依奇克里克-亚肯段东部构造变形特征
        3.2.2 依奇克里克-亚肯段西部构造变形特征
    3.3 库车坳陷东部东西分段差异变形分析
4 构造演化特征
    4.1 构造变形期次分析
    4.2 吐格尔明段构造演化
    4.3 依奇克里克-亚肯段构造演化
5 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5.1 先存构造
        5.1.1 古隆起的识别
        5.1.2 剥蚀厚度恢复
    5.2 膏盐岩发育特征
6 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物理模拟
    6.1 物理模拟基本理论
    6.2 实验设置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7 认识和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南充构造研究现状
        1.2.2 大巴山构造带研究现状
        1.2.3 构造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球物理场及基底结构特征
        2.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2.2 航磁极异常特征
        2.2.3 深部速度结构特征
        2.2.4 基底结构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概况
    2.4 研究区构造地层层序划分
        2.4.1 震旦系构造层
        2.4.2 下古生界构造层
        2.4.3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
        2.4.4 上三叠统-侏罗系构造层
    2.5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第3章 构造几何学特征
    3.1 浅表构造特征
    3.2 深部结构特点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地震剖面特征
    4.2 运动学特征
        4.2.1 平衡剖面技术
        4.2.2 缩短量问题
        4.2.3 剖面演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造动力学特征
    5.1 动力学特征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相似性准则
        5.2.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5.2.4 实验材料选取
        5.2.5 实验模型设计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研究现状及面临的科学问题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
        1.2.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的提出
        1.2.3 面临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温宿-轮台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温宿-轮台地区大地构造背景
        2.1.1 塔里木盆地周缘大地构造背景
        2.1.2 库车前陆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
        2.1.3 塔北隆起发育的构造背景
    2.2 区域沉积地层特征
3.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1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剖面特征
        3.1.1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西段剖面结构
        3.1.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中段剖面结构
        3.1.3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东段剖面结构
    3.2 次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1 温宿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及演化过程
        3.2.2 西秋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3 新和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3.2.4 牙哈次隆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
4.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作用
    4.1 库车—塔北地区晚古生代—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4.1.1 库车—塔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4.1.2 库车—塔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4.1.3 库车—塔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4.2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平面展布特征
        4.2.1 二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2 三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3 侏罗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2.4 白垩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3 温宿—轮台地区古隆起形成因素
    4.4 古隆起对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控制
5. 温宿—轮台地区晚古生代古隆起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5.1 晚古生代古隆起对三叠系—古近系生储盖组合的沉积体系分布的限制
    5.2 晚古生代古隆起影响了库车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分布
        5.2.1 源上运聚体系
        5.2.2 源间运聚体系
        5.2.3 远源运聚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造山带类型及板内造山作用模式
        1.2.2 前陆盆地及山前冲断结构模式
        1.2.3 前陆冲断带研究现状
        1.2.4 前陆盆地及冲断结构研究方法
        1.2.5 山前冲断带结构及油气关系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方案
    1.4 研究阶段与工作量
        1.4.1 研究阶段
        1.4.2 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中西部山前带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背景
    2.1 中西部地区深部物理场特征
        2.1.1 重、磁异常与基底构造层
        2.1.2 莫霍面与岩石圈结构特征
        2.1.3 2类山前带的深部结构及其与邻区差异
    2.2 深部地球物理剖面的地质解释
        2.2.1 天山造山带及两侧
        2.2.2 秦岭造山带及两侧
        2.2.3 龙门山造山带
    2.3 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构造演化
        2.3.1 洋盆闭合与山前冲断构造时限
        2.3.2 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地构造演化
第三章 主要大型山前带演化过程与动力学机制
    3.1 典型山前冲断带变形及地质模式
        3.1.1 前缘突破型
        3.1.2 三角带型
        3.1.3 推覆型
    3.2 山前冲断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3.2.1 构造模拟条件与边界
        3.2.2 实验结果及其构造解析
        3.2.3 实验结果与山前构造变形特征的对比分析
    3.3 典型山前冲断变形模式及其动力学机制
        3.3.1 山前分层滑脱冲断变形模式及控制因素
        3.3.2 深部动力学机制探讨
第四章 中西部山前带冲断结构变形分类分带模式与特征
    4.1 变形结构分类分带模式
    4.2 典型山前带变形分类分带特征及对比
        4.2.1 龙门山前冲断带
        4.2.2 米仓山前冲断带
        4.2.3 大巴山前冲断带
        4.2.4 南天山前冲断带
        4.2.5 准南山前冲断带
        4.2.6 博格达山前冲断带
        4.2.7 典型山前冲断带厚-薄转换类型及特征对比
第五章 山前冲断结构变形差异的油气响应
    5.1 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带油气地质条件
    5.2 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带规模油气分布
    5.3 主要变形带演化与油气富集关键要素
        5.3.1 过渡Ⅰ带
        5.3.2 过渡Ⅱ带
        5.3.3 薄皮带
    5.4 中西部地区典型山前带油气有利区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构造古地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库车坳陷盆地结构特征
3 库车坳陷中生界各个时期构造变形特征
    3.1 三叠系沉积前构造变形
    3.2 三叠系同沉积期构造变形
    3.3 三叠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3.4 侏罗系沉积前构造变形
    3.5 侏罗系同沉积期构造变形
    3.6 侏罗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3.7 白垩系沉积前构造变形
    3.8 白垩系同沉积期构造变形
    3.9 白垩纪末期古隆起分布
4 库车坳陷中生界原型盆地沉积特征
5 库车坳陷中生代盆地构造古地理成因分析
6 结论

四、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Cover and Basement in Kuqa Depress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库车前陆盆地东部侏罗系逆冲构造变形及应力演化分析[J]. 庞菲菲,唐永,宋换新,唐文军.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5)
  • [2]基底构造对盐构造变形的影响分析 ——以库车褶皱冲断带为例[D]. 刘璐霄. 河北地质大学, 2021
  • [3]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4]天山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D]. 秦翔.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5]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D]. 孙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分析:先存断裂与膏盐岩发育对构造变形的影响[D]. 成亚. 浙江大学, 2020(02)
  • [7]川中地区南充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 张红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塔里木温宿-轮台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对大型天然气聚集的控制[D]. 李勇. 浙江大学, 2018(02)
  • [9]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D]. 方成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10]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构造古地理分析[J]. 余海波,漆家福,杨宪章,刘骐峣,曹淑娟,范绳,孙统,杨向阳.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4)

标签:;  ;  ;  

库车坳陷沉积盖层构造变形与基底构造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