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土颜色与气候之间的定性至半定量关系

表土颜色与气候之间的定性至半定量关系

一、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运坤[1](2021)在《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区,既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现代东亚季风区和中纬度西风区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表响应极佳的实验场所,但是该区域研究工作极少,年代记录缺乏,因此本文选择门源盆地风成黄土剖面和其他辅助剖面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载体研究该区域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门源盆地YHC黄土剖面和其他9个辅助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磁化率、粒度、色度、SOC、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了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全新世西风区及东亚季风区已有气候记录,探讨了门源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YHC黄土剖面中大量指标对门源盆地环境变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需要选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2)通过高密度OSL建立门源盆地39~0 ka的年代框架,在35~24 ka和21~14 ka有两处明显的地层缺失,应为侵蚀间断,由冰川作用和风力侵蚀导致。(3)整合多种环境指标,重建39 ka以来门源盆地古环境演化,可分7阶段:39~35 ka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气候波动幅度增大;35~24 ka,地层缺失;24~21 ka气候达到最干冷期,冰川作用强烈,导致地层侵蚀,冰碛沉积、冰水沉积等特殊事件频发;21~14 ka,气候改善,冰川消退,冲洪积事件频发,风力强劲,地层受到侵蚀;14~8.5 ka,气候趋于暖湿化,降水显着增加,冲洪积事件频发,8.5ka达到最暖湿期;8.5~4 ka,气候最暖湿期;4~0 ka,气候由最暖湿向干旱化变化。(4)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亚季风区、中纬度西风区的环境过程,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由东亚季风所控制,同时也受中纬度西风的影响。

焦洁钰[2](2021)在《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主要面临的生存挑战之一,探究过去气候变化,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中国东北地区是重建古环境、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以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五棵村和大夫岭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龄框架,进行沉积物的植硅体提取鉴定和组合特征分析,采用古植被指数等重建该区域中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过程,并结合磁化率、粒度指标对样品沉积环境的指示性,烧失量、色度指标对样品物质组成及形成条件的指示性,反演出古气候过程。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植硅体组合特征和古植被指数分析,得到中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域为草原群落,(1)约7300~6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升高,画眉草亚科、C3植物数量中等;(2)约6600~5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画眉草亚科植物增多、C3植物总体较少;约5600~4100 a B.P.,五棵村剖面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该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大夫岭剖面更多;约4100~3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总体增大,大夫岭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五棵村剖面数量水平高;(3)约3100~1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降低,画眉草亚科、C3植物增多;约1100~300 a B.P.,木本植物无明显变化趋势,画眉草亚科、C3植物减少。2.结合磁化率、烧失量、色度、粒度指标对沉积物磁性物质、有机质含量、形成条件、沉积环境的指示性,验证研究区域植硅体古气候指数所反演的气候过程,(1)约7300~6600 a B.P.,气候较凉,湿度适中;(2)约6600~5600 a B.P.,气候温和,总体略湿;约5600~4100 a B.P.,气候温凉,湿度略低,五棵村剖面气候偏凉;约4100~3100 a B.P,气候温和略湿;(3)约3100~1100 a B.P.,气候温和略干;约1100~300 a B.P.,气候温暖,湿度增大。3.将研究区域古气候过程与太阳活动指数、辽宁暖和洞石笋δ18O、东北地区主要火山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区域干湿程度对季风活动有较好的响应,据此推测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区域气温总体上升,对应太阳辐射增强,据此推测太阳活动对区域气温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运用植硅体指标初步探究了中全新世以来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交界地带的古植被古气候过程,并得到较好的区域响应性,对完善该区域古气候过程研究资料具有一定意义。

薛艳霞[3](2021)在《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现代花粉雨研究对于化石花粉的古植被、古气候解释与定量重建至关重要。滇中地区植被类型多样、湖泊(水库)众多,为现代花粉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本研究采集了滇中地区157个湖泊(天然、半天然湖泊及人工湖泊如水库和池塘)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作花粉/炭屑分析,结合收集到的气候观测资料和现有的植被资料,采用排序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滇中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植被和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探讨了影响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和现代花粉雨的分布特征。本研究获得了下列主要结果:1.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总体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花粉优势属种具明显的区域差异,同现代植被类型有良好的对应。湿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的花粉雨以常绿栎、青冈属、柯/栲属、和大戟科等喜湿的常绿木本植物占优势,松属花粉含量较低;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花粉雨以松属、桤木属、常绿栎和桦木属等木本花粉为主,其中松属花粉含量占绝对优势,AP/NAP(乔木/非乔木)均值高达2.71;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硬叶林和松栎混交林区的平均AP/NAP=1.01,主要木本植物包括松属、桤木属、榆科和桦木属,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蓼科和十字花科为主。2.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轴的特征值为0.56、0.21,分别解释了55.7%和20.7%的花粉百分比变化。其中,第一主成分的正半轴为耐干的松属,负半轴分布着喜湿的柳属、榛/鹅耳枥属等本本植物以及莎草科、唐松草属等草本植物,指示有效水分的差异。第二主成分的正半轴分布有桤木属、常绿栎、枫杨属和柯/栲属等喜暖的花粉,负半轴则分布有云杉、铁杉和唐松草属等喜冷的花粉,是温度差异的反映。PCA的前两轴可将聚类分析得出的3个花粉类群区分开,对应于三个不同的植被类型,但可能受非地带性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样品没被恰当分类。3.将现代花粉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排序分析。冗余分析(RDA)的结果显示,前两个排序轴累计解释了27.2%的物种信息和97.0%的物种—环境变量信息,其中第一排序轴主要指示区域的湿度,第二排序轴主要指示温度状况。P-dry、MAT和MAP是影响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组合特征的主要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落叶栎属和胡桃科外,其余优势木本花粉及AP/NAP与三个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显着,说明现代花粉雨可以代表滇中地区的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AP/NAP可以作为降水量的代用指标。4.主要木本花粉的空间分析表明,不同的花粉类型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温度和降水区间,反映了不同的水热组合条件下花粉空间分布的差异。在滇中地区,9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可以作为优势木本花粉类型分布的界限。其中,松属的分布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栗属和常绿栎、青冈属、柯/栲属和大戟科主要分布在900mm降水量线以南以及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云杉主要分布在本地区降水量相对较低的区域,而桤木属主要分布在降水量较高的区域,落叶栎在整个滇中地区分布均匀,与温度和降水量无明显关系。

李娜娜[4](2021)在《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殊的地理单元之一,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介于3169-4649 m,受南亚、东亚、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共同影响,对气候响应灵敏,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区内沉积物成为研究古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借助色度及粘土矿物指标来记录青海湖地区的沉积环境,探讨色度及粘土矿物的古气候意义,发挥其揭示古环境变化的精确性及可行性,可丰富青海湖周边及类似高寒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使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能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以厚度10 m的青海湖地区大水溏剖面(QDST)为研究对象,利用CM-5分光测色计及Rigaku D/Max 2500 PC X射线衍射仪测得232个土壤样品的色度参数(a*、b*、L*、C*、h*)及粘土矿物含量,分析了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并辅以SC/D(粒度敏感指标)、磁化率、Rb/Sr、CO32-、有机质、p H值等指标,结合OSL测年,恢复了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a*、b*、C*自剖面底部向上呈波动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态势,均大致呈下层古土壤高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温湿气候,低值示冷干气候;L*、h*自剖面底部向上先急剧减小后微升,且存在下层古土壤略低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冷干气候;L*可反映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降水量;h*高值指示冷干气候、低值指示温湿气候。(2)QDST剖面存在8种主要粘土矿物,其含量变化特征明显,能记录一定的古环境信息,揭示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剖面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I)含量占主导(67.10%),高岭石+绿泥石(K+C)组合(27.13%)及绿泥石(C)(16.95%)次之,高岭石(K)(10.18%)和蒙脱石(S)(0.39%)含量较低。粘土矿物含量高低为:伊利石(I)>高岭石+绿泥石(K+C)>绿泥石(C)>IC/S>高岭石(K)>绿蒙混层(C/S)>伊蒙混层(I/S)>蒙脱石(S)。其中QDST剖面绿泥石(C)和伊利石(I)高值指示冷干气候;蒙脱石(S)高值指示降水量增加;剖面高岭石(K)含量高值指示水热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高岭石+绿泥石(K+C)含量可反映青海湖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伊/蒙混层(I/S)矿物可用来表示QDST剖面形成以来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3)QDST剖面色度参数与粒度、磁化率、地化学元素、有机质、p H值等典型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应良好。结果显示:a*、b*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a*与p H值呈显着负相关,L*与p H值的峰谷区对应较好;a*、b*、C*与磁化率、L*与Rb/Sr均呈显着负相关,L*与碳酸盐呈显着正相关且与SC/D值变化态势一致;碳酸盐对L*贡献较大。(4)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整体向冷干方向发展,且经历了温湿-冷润-温润-凉干-温润-温湿-凉干-温凉-冷干的环境演变过程,进一步可划分为:a*、C*较高、b*最高、h*低,伊利石(I)、绿泥石(C)含量相对较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蒙脱石(S)含量最多,气候整体较为温湿的末次冰期间冰阶(32.0-23.3 ka);a*、b*、C*低、L*、h*较高、伊利石(I)含量全剖面最高,高岭石(K)含量低,气候整体偏冷润的末次冰期冰盛期(23.3-15.2 ka);a*、b*较低、L*最低,伊利石(I)和绿泥石(C)含量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气候整体温凉偏湿的末次冰消期(15.2-10.4 ka),该阶段记录的典型冷暖气侯事件较多;以及色度参数及粘土矿物曲线谷峰变化明显,气候冷暖波动频繁的全新世(10.4ka至今)。色度与粘土矿物反演的青海湖地区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与典型夏季风指数(EASMI)与利用石笋资料重建的氧同位素EAδ18O指标对应良好,特征吻合度较高,反演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一致。

刘颖[5](2021)在《辽东半岛典型群落-表土植硅体对应关系及其在古植被重建中的准确性》文中研究说明辽东半岛位于东亚季风区北段,是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的敏感区域,定量地重建该区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对解译过去植被和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植硅体为指标,通过分析211个木本单种样品(81个树叶样品、73个树枝样品、57个树皮样品),90个典型群落样品(30个草本层样品、30个枯枝落叶层样品、30个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混合样品),84个典型群落对应的表土样品,119个泥炭剖面样品,开展了植硅体的来源、群落植硅体对植物分类、表土植硅体对植被类型判别、表土植硅体与群落盖度间数量关系等一系列植硅体现代过程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集安剖面,重建了该剖面自中晚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化过程,并结合周围区域的古植被重建资料验证了应用植硅体在该区域开展古植被重建工作的适用性。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辽东半岛常见的木本植物中树枝和树皮均不产生植硅体,树叶主要产生表皮植硅体、导管型、硅化气孔等植硅体;利用群落植硅体组合能够将辽东半岛典型植物群落分为松栎林、麻栎林、杂木林,证明植硅体有能力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通过对枯枝落叶层和草本层植硅体组合对比确定了仅产生于木本植物的植硅体及仅产生于草本植物的植硅体,利用这两类植硅体的比值,即W/G可以确定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2.不同群落下表土中植硅体产量和表土植硅体组合均不相同,利用所有表土植硅体的组合构建的判别函数能够有效地将松栎林、麻栎林、杂木林进行区分,判别准确率达80%;Ic指数和Iw指数在三类群落中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该区域内适用;基于WAPLS建立表土植硅体组合-群落盖度数量关系,预测植被盖度与实测植被盖度有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证明这种数量关系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古植被盖度重建工作。3.利用群落-表土植硅体对应关系重建了集安剖面自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植被面貌演化过程:4961-4187cal a BP,植被类型为杂木林,盖度较小,C3草本植物较C4草本植物更有优势,林草比较大;4187-2400cal a BP,植被类型为杂木林-松栎林的转变,证明该阶段内松科植物相对增加,盖度较大,C4草本植物较C3草本植物更有优势,林草比较小;2400-590cal a BP,植被类型以松栎林和麻栎林为主,盖度较小,C3草本植物较C4草本植物更加占优势,林草比相对较大。对比周围区域的古植被类型演化结果、古植被盖度重建结果、古温度重建结果及植被周期性演变规律均证明集安剖面植硅体-古植被重建结果是准确的,植硅体在辽东半岛进行古植被重建是适用的。

管艳霞[6](2021)在《土壤铁氧化物的致色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土壤颜色是土壤重要的形态学特征,是可见光波段土壤光谱的综合反映,具有重要的成壤学及环境学意义,广泛应用于土壤鉴定分类与气候重建中。铁氧化物是地球及火星土壤最重要的致色组分,包括致色效应迥异的不同矿物相,同时其致色效应可能受基底、粒径以及腐殖质等因素的干扰。理清土壤中铁氧化物相的致色效应以及影响因素,对于准确解译土壤颜色可见光光谱特征,开展基于土壤颜色的土壤分类和气候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区域及行星尺度的铁氧化物定量和环境遥感奠定基础。本文围绕常见铁氧化物赤铁矿(Hm)和针铁矿(Gt)的致色效应、基底效应、粒径效应及腐殖质干扰等问题,选择合成矿物以及腐殖质制成混合土壤模拟样品,通过漫反射光谱(DRS)技术,系统分析了不同混合序列的光谱特征及多系统颜色指数变化,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单一铁氧化物相的致色效应为赤铁矿(Hm)强于针铁矿(Gt),赤铁矿使土壤致红,针铁矿使土壤致黄。赤铁矿含量与Lab颜色系统的红度(a*)以及基于DRS计算的红度(Red%)呈指数正相关,针铁矿含量与Lab系统中的黄度(b*)以及基于DRS计算的黄度(Yellow%)之间也呈指数正相关。各颜色指数在铁氧化物含量为0~5%范围对相应铁氧化物富集的敏感度明显高于5%~20%范围。2.在铁氧化物二元混合体系中,针铁矿对赤铁矿致色的影响较小,虽然针铁矿会降低赤铁矿与红度(a*和Red%)之间响应的敏感度,但二者之间的指数关系始终成立;赤铁矿对针铁矿的致色影响较大,针铁矿含量与黄度(b*和Yellow%)之间的关系受铁氧化物总量和比例的影响,当二者增大时,针铁矿含量与黄度之间的相关性降低。3.不同矿物基底混合样品的颜色指数对赤铁矿富集的敏感度大小为碳酸盐>原生硅酸盐>次生硅酸盐。原生硅酸盐基底中,对赤铁矿富集的敏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石英(Qtz)>钠长石(Ab)>云母(Mu)>正长石(Or);次生硅酸盐基底中,对赤铁矿富集的敏感度大小为高岭石(Kao)>伊利石(Il);碳酸盐基底白云石(Dm)和方解石(Ca)对赤铁矿富集的敏感度无明显差别。这可能与不同矿物基底的反射率不同有关。4.铁氧化物粒径和基底矿物粒径对于铁氧化物致色均具有明显影响,前者可能与铁氧化物粒径增长导致色调由红向紫的转变有关,后者可能与矿物粒径增长导致的比表面降低有关。具体而言,赤铁矿粒径增大时,对赤铁矿富集的敏感度明显增强,分别为0.1μm>0.2μm>0.3μm>0.7μm;Kao粒级序列中,对Hm富集最敏感的粒径为5μm,其他粒径则相差不大;Qtz粒级序列中,对Hm富集的敏感度大小为:38μm>18μm>6.5μm=2.6μm。5.腐殖质的加入对于铁氧化物的致色具有明显干扰,胡敏酸(Ha)的干扰强于富里酸(Fa);铁氧化物与腐殖质的二元混合体系中,铁氧化物与相关颜色指数之间的关系依然成立,腐殖质的加入会降低颜色指数响应的敏感度。腐殖质对铁氧化物定量的干扰具体表现为胡敏酸的加入使基于红度和黄度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估值普遍偏低;富里酸的干扰形式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范围有关,一般会使基于红度的赤铁矿估值偏高;对针铁矿的估值的干扰较小。

陈梓炫,吕镔,郑兴芬,刘鑫[7](2020)在《基于漫反射光谱和色度的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半定量探讨》文中认为土壤中赤铁矿(α-Fe2O3)和针铁矿(α-FeOOH)的含量和比例对气候变化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对其半定量和定量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选取黄土–古土壤样品以及红壤样品进行加热试验,对比加热前后的漫反射光谱(DRS)峰高,红光段,色度指标红度a*、黄度b*、b*/a*参数,分析红壤与黄土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组成和差异,探讨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半定量重建,结果表明:黄土样品的DRS一阶导数形态与红壤存在差异;红壤样品的a*整体上高于黄土,b*差异不明显,a*与b*具有协同变化的特点;红壤和黄土样品的DRS赤铁矿特征峰峰值与色度指标a*密切相关。加热过程中针铁矿特征峰下降,并显示出黏土矿物峰和赤铁矿特征峰整体上升的特征,表明针铁矿脱水并生成赤铁矿。在有氧参与情况下,除针铁矿向赤铁矿转化外,细小颗粒的磁铁矿(Fe3O4)和不稳定磁赤铁矿(γ-Fe2O3)可能是有氧加热后产生赤铁矿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平帅飞[8](2020)在《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估今后全球增温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当今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始新世作为地球演化过程中距今最近的典型极端温室气候时期,其环境和气候演变特征对于我们更好理解温室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依兰地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内连续沉积的始新世地层完整记录了该时期的古气候信息。本文以连续的岩心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明确沉积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岩心进行精确取样,通过样品碎屑组分统计、磁化率和色度指标的测试,对依兰地区始新世的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认识如下:通过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综合分析,认为本岩心从下到上依次划分为3个一级旋回,第1个一级旋回发育水下扇相,第2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相,第3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扇三角洲相。水体随旋回发生较深-深-较深-较浅-较深-较浅的变化过程。镜下采用Gazzi-Dickinson记点法统计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单晶石英,多晶石英,杂基)含量,结果显示本岩心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阶段,其中797-900.2m,风化侵蚀作用逐渐增强,F/Q数值由高到低,Q%和成分成熟度升高,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432.4-797m,风化侵蚀作用由强变弱,F/Q数值增高,Q%和成分成熟度逐渐降低,气候由湿热逐渐下降。131.75-432.4m,风化侵蚀作用较弱,F/Q数值较高,Q%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岩心磁化率、色度指标显示:797-900.2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逐渐降低,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逐渐升高,反映气候由较干凉逐渐转为湿热。432.4-797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由低到高,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由高到低,显示气候湿热程度逐渐下降。131.75-432.4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较高,频率磁化率、红度数值较低,黄度因绿泥石存在较高的异常,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对岩心碎屑组分、磁化率、色度多种指标数值进行有序聚类分析,并结合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早始新世时期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总体上以湿热为主。中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湿热但后期呈现下降趋势。晚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以相对干凉为主,但波动相对明显。气候区域对比显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与中国大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黄启明[9](2020)在《河北邢台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有机质来源及古气候意义》文中提出邢台宁晋泊地区处于河北平原的关键位置,西接太行山脉、东接平原区域,是古气候变化的典型地区,宁晋泊地区湖相沉积物发育广泛,湖相地层具有面积大、连续性较好的沉积特点,是揭示第四纪气候的关键。同时作为湖相沉积物的研究重点,其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研究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机质来源可以推断不同时期湖泊的输入问题进而推断该期古气候环境。本文通过湖相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碳氮比(C/N)、总有机碳(TOC)的研究结合色度意义分析宁晋泊地区机质来源、湖泊生产力,通过有机质的保存状况进而反映湖泊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最终分析该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变。通过对沉积剖面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碳氮比(C/N)、总有机碳(TOC)及色度(L*、a*、b*)的测定与分析,讨论并得出了如下认识:(1)宁晋泊地区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值整体偏负,推测有机质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占比较大,碳氮比(C/N)值介于2.513之间,总有机碳(TOC)值偏小,推测早期沉积过程作用会对C/N值略有影响,其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按地层从老到新分为六个阶段:Ⅰ陆生高等植物为主体、Ⅱ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为陆生C3植物输入、Ⅲ有机质含量增加、藻类植物增加、Ⅳ有机质含量减少主要为陆生C3植物输入、Ⅴ有机质含量增加,水生植物和C4植物略有增加、Ⅵ输入种类繁盛多样的有机质来源情况。(2)通过有机质来源及色度指标推测晚更新世73ka以来的气候总体寒冷干旱穿插温暖湿润期,气候按地层从老到新分别为:Ⅰ温暖湿润、Ⅱ寒冷干燥、Ⅲ温暖湿润、Ⅳ寒冷干燥、Ⅴ气候为暖转冷转暖总体温和干旱、Ⅵ温暖湿润。在温暖湿润时期湖泊面积增加;在寒冷干燥时期湖泊面积收缩、水深变浅。(3)通过与太阳辐射量、冰量、石笋氧同位素的对比发现了宁晋泊地区气候与太阳辐射、东亚季风的相关性,宁晋泊地区在万年尺度上受太阳辐射影响表现出冰期-间冰期的旋回,在短期尺度上受东亚季风影响,使得冷期低温、干燥、少雨;暖期升温、湿润、多雨。

师永辉[10](2020)在《福建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响应》文中研究指明自然土壤的磁性变化是反映环境变化过程的一面镜子,在不同的成壤环境中,磁性矿物会随之发生迁移、转化、溶解等行为,通过研究土壤的磁性变化特征可以反演土壤的发生及环境变化过程,进而可以指导人类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环境,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由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很难在区域尺度上建立土壤磁性的空间变化规律,而山地浓缩了跨越地带性的气候梯度,通过研究山地土壤中磁性矿物的变化机制有助于明确土壤磁性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模式。福建戴云山在南方亚热带山地中具有代表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特征显着,山地土壤类型较多,因此选择该区域山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元素地球化学、环境磁学和光谱学方法开展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风化发育特征、土壤磁性变化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等研究,以期明确亚热带山地土壤中磁性矿物的磁性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戴云山不同海拔高度基岩的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很小,所选样品的岩性基本一致,为分析研究区土壤发育特征及磁学属性对比提供了统一的前提条件。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常量元素含量及风化参数特征显示:SiO2含量整体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Al2O3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表明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气候趋于凉湿,垂直地带土壤的脱硅富铝化作用减弱,而Fe2O3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的特点与研究区淋溶作用增强有关。土壤风化参数显示,Sa值、Saf值、Fe2O3/Al2O3和Na2O/K2O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表明土壤风化发育程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弱,而在山地剥蚀面区域有所增强。(2)通过系统分析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剖面的磁学结果发现,其磁性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岩性较为一致的土壤剖面,其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当海拔达到1400m以上时,土壤中出现次生纤铁矿,表明此海拔高度以上土壤湿度较高,且长期处于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当排除地形的影响后,磁学参数χfd%与χARM/χlf、SIRM/χlf、磁滞回线形态共同指示磁畴颗粒随着海拔升高逐渐由SP颗粒为主转向以SD或PSD为主,即磁畴颗粒逐渐变粗,指示土壤发育程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弱。另外,由于χARM/χlf受母质层磁性矿物影响,研究认为在该区域不宜作为土壤发育程度的代用指标。(3)研究区土壤的磁性特征与成土要素关系复杂,通过分析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与成土要素的关系认为,母质(岩性)的差异会显着影响土壤的初始磁性,对分析发育较弱的土壤及区域尺度土壤磁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干扰很大;地形的差异包括坡度、坡向等也会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进而影响土壤磁性的变化;生物对土壤磁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表层,表层土壤的磁性增强或减弱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土壤微生物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气候要素对成壤过程的影响最大,本研究认为常温磁学指标中χfd%、HIRM和S-ratio所指代的磁畴颗粒大小及次生磁性矿物含量对气候因子具有一定响应能力,但仍需寻找对气候因子响应更加明确的代用指标。(4)通过分析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光谱学特征认为,气候要素显着影响土壤中赤铁矿与针铁矿(及纤铁矿)的含量变化。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剖面B层的色度结果显示,随着海拔升高,气候趋向凉湿,土壤b*呈明显增加趋势,而a*显示为降低趋势,与漫反射光谱指示的针铁矿(及纤铁矿)、赤铁矿含量变化较为一致,说明针铁矿(及纤铁矿)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赤铁矿含量呈降低趋势。对比加热前后针铁矿和赤铁矿漫反射光谱特征峰并进行半定量化分析表明,随着海拔增加,土壤中赤铁矿含量减少,当年均降水量超过1900mm且年均温度低于13.5℃时,赤铁矿信号消失,而针铁矿(及纤铁矿)的含量显示出增加趋势,证明在亚热带垂直地带性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对气候梯度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

二、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1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多材料记录的环境变化
        1.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年代学研究
        1.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和西风研究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2.2 .研究剖面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光释光样品年代测量
        3.1.1 光释光原理
        3.1.2 释光样品处理
        3.1.3 剂量率测定
        3.1.4 纯度检验和De测试
        3.1.5 OSL流程
    3.2 粒度参数指标
        3.2.1 粒度的沉积学意义
        3.2.2 粒度的测试
    3.3 磁化率参数指标
        3.3.1 磁学的沉积学意义
        3.3.2 磁化率的测试
    3.4 色度参数指标
        3.4.1 色度的沉积学意义
        3.4.2 色度的测试
    3.5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3.5.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5.2 元素地球化学的测试
    3.6 土壤有机碳指标
        3.6.1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6.2 土壤有机碳的测试
    3.7 碳酸盐指标
        3.7.1 碳酸盐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7.2 碳酸盐的测试
    3.8 软件使用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OSL结果
        4.1.1 剂量率分析
        4.1.2 石英OSL释光特征分析
        4.1.3 年代结果
    4.2 粒度参数结果
        4.2.1 粒度组成特征
        4.2.2 沉积判别
        4.2.3 沉积组成特征
        4.2.4 粒度参数特征
        4.2.5 沉积动力特征
        4.2.6 粒度敏感因子提取
    4.3 磁化率参数结果
    4.4 色度参数结果
    4.5 元素地球化学
        4.5.1 常量元素
        4.5.2 微量元素
        4.5.3 稀土元素
    4.6 有机碳结果
    4.7 碳酸盐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门源盆地各指标相关分析
    5.2 门源盆地的时间序列
    5.3 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
    5.4 门源盆地黄土动力学分析
    5.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异同
    5.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现状
        1.2.1 中全新世以来古植被古气候研究进展
        1.2.2 植硅体在古植被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质与地貌特征
    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2.3 植被与土壤特征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 实验室处理及分析
        3.2.1 植硅体提取及鉴定
        3.2.2 磁化率、色度、烧失量测定
        3.2.3 粒度分析
    3.3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年代框架的建立
    4.2 植硅体组合特征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
        4.2.2 五棵村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4.2.3 大夫岭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4.3 磁化率变化特征
    4.4 烧失量、色度分析
    4.5 粒度分析
第5章 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重建分析
    5.1 古植被过程重建
        5.1.1 植硅体古植被指数分析
        5.1.2 草本群落演替分析
    5.2 古气候过程重建
        5.2.1 植硅体古气候指数分析
        5.2.2 其他指标古气候分析
        5.2.3 古气候重建综合分析
    5.3 区域对比
    5.4 影响因素浅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花粉雨研究区域
        1.2.2 现代花粉雨与植被的关系研究
        1.2.3 现代花粉雨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1.2.4 现代花粉雨与植被和气候关系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与植被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花粉的提取
        3.2.2 花粉的鉴定
    3.3 花粉数据统计与图谱绘制
        3.3.1 花粉百分比计算
        3.3.2 孢粉的浓度计算
        3.3.3 花粉图谱的绘制
    3.4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3.4.1 气象数据的处理
        3.4.2 排序分析
        3.4.3 相关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滇中现代花粉雨
        4.1.1 现代花粉雨总体特征
        4.1.2 现代花粉雨组合特征
    4.2 排序分析结果
        4.2.1 PCA结果
        4.2.2 RDA分析
    4.3 相关分析结果
    4.4 空间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现代花粉雨组合特征与植被间的关系
    5.2 现代花粉雨组合与气候的关系
    5.3 主要花粉的空间分布特征
    5.4 现代花粉雨与气候重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图版
致谢

(4)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研究进展
        1.3.1 土壤色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1 国外研究进展
        1.3.1.2 国内研究进展
        1.3.2 粘土矿物揭示环境信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植被土壤
3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测定
        3.2.1 土壤色度
        3.2.2 粘土矿物
        3.2.3 粒度
        3.2.4 磁化率
        3.2.5 地化学元素
        3.2.6 有机质含量
        3.2.7 土壤p H值
        3.2.8 年代
    3.3 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3.3.1 土壤色度主要研究方法
        3.3.2 粘土矿物主要研究方法
4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4.1 剖面概况
    4.2 QDST 剖面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2.1 土壤色度参数变化特征
        4.2.2 色度参数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3 QDST 剖面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3.1 粘土矿物含量特征
        4.3.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4.3.3 粘土矿物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4 其它气候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1 粒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2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3 地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4 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5 土壤pH值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5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4.5.1 色度参数与有机质、pH 值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4.5.2 色度参数与 SC/D 值、磁化率及地化学元素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5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及对比
    5.1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重建
    5.2 末次冰期冰消期典型特征冷暖事件研究
    5.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辽东半岛典型群落-表土植硅体对应关系及其在古植被重建中的准确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辽东半岛古植被重建研究现状
        1.2.2 植硅体产量与形态分类研究现状
        1.2.3 表土中植硅体的组合特征研究现状
        1.2.4 表土中植硅体的保存机制研究现状
        1.2.5 表土植硅体对植物群落的代表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水文特征
        2.1.3 土壤植被特征
    2.2 样品采集
        2.2.1 植物单种样品采集
        2.2.2 植物群落及表土样品采集
        2.2.3 剖面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AMS~(14)C年代测定
        2.3.2 植物单种和群落样品植硅体提取
        2.3.3 表土样品和剖面样品植硅体提取
    2.4 数据处理
        2.4.1 年代序列的建立
        2.4.2 植硅体指数公式
        2.4.3 数据处理方法与软件
3 辽东半岛典型群落表土植硅体对应关系及验证
    3.1 辽东半岛木本植物植硅体形态和群落植硅体组合特征
        3.1.1 辽东半岛典型木本植物植硅体形态
        3.1.2 辽东半岛典型木本植物植硅体组合特征
        3.1.3 辽东半岛典型群落植硅体组合特征
    3.2 辽东半岛典型群落与表土植硅体对应关系
        3.2.1 典型群落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
        3.2.2 表土植硅体-植被类型判别函数的建立
        3.2.3 表土植硅体指数特征
        3.2.4 表土植硅体与群落数量特征之间关系
    3.3 中晚全新世以来集安剖面植硅体-古植被定量重建
        3.3.1 自中晚全新世以来集安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3.3.2 剖面植硅体-古植被定量重建
4 讨论
    4.1 植硅体组合特征及植硅体指数适用性
        4.1.1 温带典型群落植硅体组合特征探讨
        4.1.2 暖温带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探讨
        4.1.3 植硅体指数在暖温带地区的适用性探讨
        4.1.4 暖温带地区利用植硅体重建古植被精度探讨
    4.2 基于植硅体的集安剖面古植被重建准确性探讨
        4.2.1 集安剖面古植被类型演化准确性评估
        4.2.2 集安剖面古植被盖度重建结果准确性评估
        4.2.3 集安剖面植硅体对气候变化响应准确性评估
        4.2.4 集安剖面植被周期性演变准确性评估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土壤铁氧化物的致色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颜色致色因子研究进展
        1.2.2 土壤颜色描述系统与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1.2.3 土壤颜色指数与铁氧化物定量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铁氧化物致色效应研究材料选取
        2.1.2 基底效应研究材料选取
        2.1.3 粒径效应研究材料选取
        2.1.4 腐殖质材料选取
    2.2 土壤样品模拟
        2.2.1 铁氧化物相致色效应样品模拟
        2.2.2 铁氧化物致色基底效应样品模拟
        2.2.3 铁氧化物致色粒径效应样品模拟
        2.2.4 腐殖质对铁氧化物致色的干扰样品模拟
    2.3 研究方法
        2.3.1 漫反射光谱测定
        2.3.2 颜色指数换算
        2.3.3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3.4 相对误差计算
第3章 不同铁氧化物相的致色效应研究
    3.1 基底和铁氧化物光谱及颜色指数
    3.2 单一铁氧化物序列光谱及颜色指数
    3.3 铁氧化物的内部致色效应
        3.3.1 针铁矿对赤铁矿的致色影响
        3.3.2 赤铁矿对针铁矿的致色影响
        3.3.3 赤铁矿与针铁矿的交互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氧化物致色的基底效应研究
    4.1 不同原生硅酸盐基底对铁氧化物的致色影响
    4.2 不同次生硅酸盐基底对铁氧化物的致色影响
    4.3 不同碳酸盐基底对铁氧化物的致色影响
    4.4 原生硅酸盐和次生硅酸盐基底对铁氧化物致色的影响对比
    4.5 硅酸盐与碳酸盐基底对铁氧化物致色的影响对比
    4.6 基于基底的铁氧化物定量
        4.6.1 基于基底的铁氧化物定量模型
        4.6.2 基底对铁氧化物定量的干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氧化物致色的粒径效应研究
    5.1 不同粒径铁氧化物致色的影响
    5.2 不同粒径高岭石对铁氧化物致色的影响
    5.3 不同粒径石英对铁氧化物致色的影响
    5.4 基于粒径的铁氧化物定量
        5.4.1 基于粒径的铁氧化物定量模型
        5.4.2 粒径对铁氧化物定量的干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腐殖质对铁氧化物致色的干扰
    6.1 腐殖质致色特征
        6.1.1 腐殖质光谱及颜色指数分析
        6.1.2 单一腐殖质序列光谱及颜色指数分析
        6.1.3 腐殖质的内部致色干扰
    6.2 腐殖质对铁氧化物致色效应的二元干扰
        6.2.1 胡敏酸对赤铁矿序列致色效应的干扰
        6.2.2 富里酸对赤铁矿序列致色效应的干扰
        6.2.3 胡敏酸对针铁矿序列致色效应的干扰
        6.2.4 富里酸对针铁矿序列致色效应的干扰
    6.3 腐殖质对铁氧化物致色的三元干扰
        6.3.1 腐殖质与铁氧化物三元混合正相关干扰
        6.3.2 腐殖质与铁氧化物三元混合负相关干扰
        6.3.3 腐殖质与铁氧化物三元混合不相关干扰
    6.4 基于腐殖质的铁氧化物定量
        6.4.1 基于腐殖质的铁氧化物定量模型
        6.4.2 腐殖质对铁氧化物定量的干扰
        6.4.3 基于腐殖质的铁氧化物定量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漫反射光谱和色度的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半定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漫反射光谱(DRS)
    1.3 色度的测量
    1.4 加热试验
2 结果
    2.1 黄土和红壤加热前后的漫反射一阶导数图谱特征
    2.2 黄土和红壤加热前后的漫反射特征峰高和色度变化对比
3 讨论
    3.1 漫反射光谱指标与色度指标的联系
    3.2 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半定量重建探讨
4 结论

(8)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始新世气候研究现状
        1.2.2 全球变化沉积学研究现状
        1.2.3 磁化率研究现状
        1.2.4 色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分布
第3章 沉积特征分析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测井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
    3.3 岩心沉积相分析
第4章 沉积碎屑组分分析
    4.1 碎屑组分统计方法
    4.2 砂岩组分特征分析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碎屑组分特征
    4.3 物源特征分析
    4.4 碎屑组分的古气候意义
        4.4.1 气候指数(F/Q)
        4.4.2 杂基含量与成熟度
        4.4.3 古气候变化过程
第5章 磁化率与古气候
    5.1 磁化率原理及测试方法
        5.1.1 磁化率原理
        5.1.2 磁化率测试方法
    5.2 磁化率影响因素
    5.3 磁化率测试结果
    5.4 磁化率的气候指示意义
    5.5 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第6章 色度与古气候
    6.1 色度原理及测试方法
        6.1.1 色度测试原理
        6.1.2 色度测试方法
    6.2 色度测试结果
    6.3 色度的气候指示意义
    6.4 色度指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化
    7.1 多组分数据处理
    7.2 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7.3 气候区域对比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河北邢台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有机质来源及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
        1.2.2 有机质来源分析现状
        1.2.3 宁晋泊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地貌概况
        2.2.1 区域地貌
        2.2.2 区域地层
        2.2.3 区域构造特征
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年代学研究
    3.3 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3.3.1 有机碳同位素的研究方法
        3.3.2 有机碳同位素的测试分析
    3.4 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的研究
        3.4.1 研究意义及方法
        3.4.2 测试分析
    3.5 色度的研究
        3.5.1 研究方法
        3.5.2 色度特征
4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与气候指标意义分析
    4.1 基于有机碳同位素的有机质来源分析
        4.1.1 有机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4.1.2 有机质来源分析
    4.2 基于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的有机质来源分析
        4.2.1 影响因素
        4.2.2 有机质来源分析
    4.3 色度的环境意义
    4.4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小结
5 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研究
    5.1 基于有机质来源问题的气候研究
        5.1.1 基于有机质来源和色度的气候事件对比分析
        5.1.2 气候变化对于有机质来源的影响
        5.1.3 基于有机质来源的沉积环境分析
    5.2 沉积物形成环境的讨论
    5.3 区域对比分析
        5.3.1 基于孢粉研究对比分析
        5.3.2 基于宁晋泊地区研究对比分析
    5.4 区域远程对比与原因分析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福建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磁性与环境
        1.1.1 土壤磁性研究概述
        1.1.2 环境因素对土壤磁性的影响
        1.1.3 土壤磁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内容
    1.3 论文工作量和技术路线图
        1.3.1 论文工作量表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剖面信息
    2.3 实验方法
第三章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风化发育特征
    3.1 戴云山基岩常量元素组成特征
    3.2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风化发育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研究
    4.1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剖面的磁性特征分析
        4.1.1 山地红壤磁性特征
        4.1.2 山地黄红壤磁性特征
        4.1.3 山地黄壤磁性特征
        4.1.4 山地草甸土磁性特征
    4.2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变化趋势分析
    4.3 戴云山土壤磁性与成土因素的关系探讨
        4.3.1 母质因素的影响
        4.3.2 地形因素的影响
        4.3.3 生物因素的影响
        4.3.4 气候因素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气候响应研究
    5.1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光谱学特征分析
        5.1.1 色度特征分析
        5.1.2 漫反射光谱特征分析
        5.1.3 垂直地带土壤加热前后的漫反射光谱特征
    5.2 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对气候的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D]. 史运坤.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2]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D]. 焦洁钰. 吉林大学, 2021(01)
  • [3]滇中地区现代花粉雨及其与气候关系的研究[D]. 薛艳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D]. 李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辽东半岛典型群落-表土植硅体对应关系及其在古植被重建中的准确性[D]. 刘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土壤铁氧化物的致色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管艳霞. 西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漫反射光谱和色度的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半定量探讨[J]. 陈梓炫,吕镔,郑兴芬,刘鑫. 土壤, 2020(05)
  • [8]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D]. 平帅飞. 吉林大学, 2020
  • [9]河北邢台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有机质来源及古气候意义[D]. 黄启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福建戴云山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响应[D]. 师永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表土颜色与气候之间的定性至半定量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