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整——以广西爱山村壮族为例

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整——以广西爱山村壮族为例

一、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适:以广西矮山村壮族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蕾[1](2021)在《生计文化变迁背景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构建研究 ——以包头市希拉穆仁镇为例》文中认为生计方式是人类群体为快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所需要采取的一种谋生主要手段。生计方式的选择,是在国家政策及地区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做出谋生手段选择的主观意愿。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草原牧区开启了旅游化进程,草原旅游地居民利用草原风光、乡土风情等旅游资源谋求新的生存方式,生计方式与生计文化的变迁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希拉穆仁草原是内蒙古旅游开发最早、旅游化程度最高的草原旅游地,居民生计方式及文化传承模式的变迁具有典型性。以文化堕距理论研究为基本指导,从草原旅游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对希拉穆仁镇的传统产业、景观传统建筑、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民俗文化、社会结构、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认同等进行审视,发现在人们生计文化不断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的具体走向、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和当地居民的生计选择,是促推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变迁的重要动因。生计文化的变迁,改变了草原旅游地文化的传承环境,如何构建适宜的传承方式,关乎草原牧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值得深入思考。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重点,包括学术研究背景、研究的学术意义、文献资料述评、研究主要内容、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方法等;第二章重点突出界定本文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并重点突出阐释了基础理论;第三章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对希拉穆仁镇生计文化变迁进行透视;第四章分析了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方式变迁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第五章为生计变迁影响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模式的构建;第六章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本文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三点:一是牧业生计是当地居民传统文化产生与传承的基础,是风俗、道德、礼仪等依附的载体。生计方式的文化变迁主要可以从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透视。二是希拉穆仁镇多元的生计方式对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表现在文化传承主体变化、传统文化涵化、对政府的依赖加强、传承方式变迁、活动载体缺失等方面。三是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选择建设生态博物馆、开发演艺产品、引领草原生活体验、研发特色商品、推进草原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等方式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凯歌[2](2020)在《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易地搬迁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举措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位于甘肃省肃南县万余名以畜牧生活为主的裕固族人民,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实现扶贫搬迁。实施该举措后的集中定居生活,不仅减轻了祁连山的生态负荷,而且大力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牧民步入现代化进程。然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完全提高裕固族民众的整体幸福指数,对生产方式的转型以及对集中定居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使得部分裕固族民众产生了隐忧,担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因此改变或消失。本文以生态移民搬迁为背景,通过对明花乡裕固族社区进行个案研究,从经济生活变迁入手梳理搬迁后裕固族牧民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原因,对促进移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定居后的裕固族农牧民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切实体悟到因搬迁定居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在部分裕固族群体中所引发的职业身份转换后的“心路历程”。本文试图在身份转换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缓解集中定居后裕固族群体的“不适应感”,使其转变思想观念,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使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弘扬。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明花乡裕固族生态移民背景进行叙述;其次,对移民搬迁前后民众的生计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对比;再次,对移民后农牧民职业身份转换的不适应带来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社区认同等困惑论述分析;最后,族群认同进行深入思考,并对搬迁后的裕固族群体如何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提出了一些浅见。

韩想[3](2020)在《民族村寨生计变迁研究 ——以富川瑶族自治县虎头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精准扶贫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中国乡村的社会风貌以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来说,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步瓦解,以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政策为依托的生计方式,为了适应不同的时代背景也进行了主动或被动的变迁。生计方式是人们维持稳定生活的谋生办法,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研究生计方式的变迁路径以及变迁动因、变迁影响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民族地区村寨的生计方式变迁,对于现阶段做好乡村振兴和民族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虎头村为田野调查点,在文献资料收集理论和田野调查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和研究依据,深入探讨了虎头村的生计方式变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虎头村以农为主、畜牧为辅的传统生计模式,到水库移民之后以渔业为主、种植为辅,再到现代的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现代渔业和农业等多元发展的生计格局的发展与变迁,虎头村的这种变迁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村民自身的发展愿望,而变迁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的变迁。但虎头村的现代生计变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重因素的生计风险,因此虎头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觉。

冉芳[4](2020)在《唤醒沉睡的高山 ——一个土家族村落传统生计的现代转型》文中认为生计方式和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役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经济生活逐渐融入到农村社会,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改造,一系列的生态改善、科技下乡、社会帮扶等活动,在国家权力政策和社会扶持,以及农民自身的觉悟下,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生计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机遇和挑战,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为研究个案,探究这个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传统土家族村落从几十年前传统落后的生计方式到现代多种生计模式并存的生计变迁过程。这里的武陵山区指的是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包括山脉也包括其中的小型盆地和丘陵等),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位于中国华中腹地,面积达1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现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华溪村就是一个生活在武陵山区腹地传统的土家族村落,由于武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这里的土家族形成了一种区别与汉族的生计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集农耕、渔猎采集为一体的传统生计方式。本文立足于下,农村地区发生的巨大变迁为宏观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分析、访谈法,总结出华溪村独特的传统生计方式,对改革开放以来华溪村土家族传统生计的现代转型进行研究,探究其生计转型的动力机制,论证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环境下,地处偏僻的华溪村土家人同外界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生计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也影响着当地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和社会意识。论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华溪村的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沿革、民风习俗和社会情况、经济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描述华溪村传统的农耕型生计方式,包括农耕种植业、家庭副业和手工艺人三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介绍华溪村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人们通过中药材种植、经果种植、后备箱经济作物种植和中蜂养殖这些扶贫产业来改善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增加经济收入;第四部分分析了华溪村生计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政府政策的运作、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农民的意愿有着密切联系;第五部分从物质文明、人际交往、社会意识、民族文化资源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华溪村的生计模式变迁对华溪村的影响。研究发现,华溪村能够完成生计的现代转型,其动力主要是由外部力量促成,包括政府政策的运作、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外部力量,特别是政府政策的运作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总结分析出华溪村村民生计的多样性,包括在外力介入后的具有华溪村特征的生计方式,中药材种植、经果种植、后备箱经济作物种植以及中蜂养殖,此外还有随着这些产业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华溪村完成现代生计转型遵循几个基本步骤:一是政府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通过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以及产业发展上的政策补贴,调动村民积极性;二是由政府牵头,引进相关企业,在当地进行相关产业的技术推广和培训,解决大产品的销路问题;三是当地村民的积极回应,通过产业管护、发展乡村旅游、自主创业等形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此过程应该遵循一些原则:企业要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在政策的制定上尽量达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融洽;当地村民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不固步自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号召,在产业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参与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去;对于当地政府,应该谨慎地选择引进的企业,制定详细合理的操作流程,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好政府的统筹作用,充分调动引进企业和村民的积极性。在针对引进企业和在产业发展较好的农户方面,以及在解决贫困户生计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通过政府的调控作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村民的本地就业等方面,来实现当地生计现代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脱贫摘帽的目的,也为民族村落的现代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李建勇[5](2020)在《“存序”之道 ——中越边境一个瑶寨的山地生计与社会秩序》文中研究说明生计方式是人类在适应居住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环境的改变通常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而生计变迁又会引起社会文化的变迁,从而对社会秩序形成冲击。社会秩序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更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自人类文明诞生以后,任何社会都需要秩序,也都需要对秩序进行维系。为此,本文试图以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个村落——和平村为田野点,分析其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劳动力“回归”和“靠山吃山”生计方式得以维持的现象,并探讨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和平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东面的中越边境线上,是一个纯瑶族村。从1949年至今,和平大板瑶人的生计方式经历了由“居山游耕”转变为“定居农耕”,再由“定居农耕”转变为以“山林”经济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今年轻的大板瑶人将外出务工作为一个重要的生计选择。生计方式的变迁,使大板瑶人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变迁。虽然其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建构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在总体上实现了“有序化”。从地方性视角出发,大板瑶人的“回归”主要是基于“父母权力”和群体习惯的双重迫力;大板瑶人对“靠山吃山”生计方式的偏好,主要是基于“生存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是包含在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之内的,既表现出生活的经验性,又表现出生活的智慧性;大板瑶人之所以能较好地维持“靠山吃山”的社会秩序,与其社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的“差序格局”特征不无关系。大板瑶人以“互惠”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在社会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板瑶人在互帮互助的社会关系之上所塑造的相似的价值观和共有的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手段,在维系“靠山吃山”的社会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华[6](2019)在《土生土长:人土关系的人类学阐释 ——以柳江百朋镇为例》文中认为人土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永恒话题。人离不开土,没有土地的依托,人类将无法生存;土也依附于人,土地的利用与保护必须有人类的参与。人与土是“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但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急速发展而导致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使得怎样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持续有效地发展经济,成为人们日益共同关注的焦点。生态文化研究者认为,小型土着社会更具有深厚的实践性环境知识,是经过数代人与环境亲密接触后积累起来的经验与教训。生活在广西柳江百朋稻作区的壮族人民,利用其世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深入挖掘土地的利用价值,且予以及时的保护与给养,使之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效益。本文以农作物的变迁为切入点,以柳江百朋稻作区为例,运用人类学的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收集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梳理了百朋稻作区农作物变迁的基本脉络,探讨了当地农民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与发展当地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百朋人由种植水稻转变为种植莲藕的变迁分析,试图为土地利用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也为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区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持续发展各地经济提供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人类学实证模式。本论文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语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调查点的基本概况,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容,使之对百朋镇的生态文化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第三部分从“土生稻”讲起,通过描述百朋镇种植稻谷的历史渊源、以稻为核心的时间与空间对本地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由种植水稻而产生的农耕文化的民间信仰,揭示了土地对于百朋人物质及精神需求的重要性;第四部分以“土生藕”为核心,讲述了百朋种植莲藕的发展历程,并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通过对稻变藕的劳作变迁的对比分析,说明这一生计农作物改变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第五部分的“土生莲”,通过描述旅游背景下莲藕种植的业态延伸发展,以举办荷花节为核心,展现了当地民众以生态为依托,充分发掘本地自然资源潜力“为我所用”的才智,以及由此导致的生计方式的转变而引起的本土社会文化的变迁。最后的结语,总结百朋人在土地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并持续地发展本地莲藕产业,“以土生藕、以藕生莲”,在充分开发利用土地的同时,不忘给予其营养的反哺,最终达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理想模式。

马小斐[7](2019)在《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扎河村是保靖县唯一的一个瑶族村落,值得关注的是,它是一个夹杂在湘西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周边有苗族、土家族两个少数民族族群聚落,周围还有汉族居住。在进一步分析文化变迁主体与社会环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保靖阿扎河瑶族村落的文化变迁及其文化模式的形成及其内涵。本文通过分析阿扎河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发展困境,使该村在土家族、苗族族群聚居地得到更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学关于瑶族文化变迁的研究补充更详细和完整的资料,进而当地瑶族的文化变迁是适应当地环境的产物这一结论。在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中,要想获得内部动力就需要不断的调整与丰富,与时俱进,自觉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时代的文化,充分了解自己,充满自信。本文尝试从生态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出发,对田野点——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阿扎河村进行解析,聚焦其瑶族族群在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问题。在绪论部分,以田野点为背景,对相关主题的学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第一章主要是阿扎河瑶村的基本概况包括现田野点概况、祖先源流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阿扎河瑶族聚落族际格局。首先,从阿扎河人中对“住家”、“客家”以及“步家”三个当地人互相称呼的概念进行剖析;其次,从农耕主题下的族际交往和与周边民族的共生交换来看当代阿扎河瑶族周边族际交往格局。第三章讲述了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与环境适应。首先,阿扎河瑶族的起源及“七姓瑶”的说法进行讨论。同时对家屋、婚姻、服饰、丧葬等方面的变迁做了生态文化理论视角方面的解读。在谈到阿扎河瑶族生计变迁与生态环境适应时,笔者从生计变迁的特点、生计知识变迁与自然生境的适应、饮食变化与自然生境适应等层面进行剖析,使用几个典型案例讨论了阿扎河村变迁的相关领域和内容。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展现了阿扎河瑶年盘王祭祀变迁以及龙王祭祀仪式,映射出属于当地瑶民的精神支柱。但是由于这部分补充的文献资料较少,因此后面两章主要是五十年代以后的记载以及相关的一些田野资料补充,探讨和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往后,当地瑶族人民族文化生活方式转变背后的变迁动力。第四章文本从阿扎河瑶族的信仰守望、群体涵化与个体涵化、涵化过程中瑶民心理重塑三方面讲述阿扎河瑶族文化在变迁中带给阿扎河瑶民在文化涵化方面的影响。第五章是本文对于阿扎河瑶村文化变迁研究问题的反思,文章对阿扎河村文化变迁走向何处的问题展开讨论,阿扎河瑶族族群作为文化主体的作用不可或缺。在本文的结语部分,文章观点认为,应对发生文化变迁的相关少数民族村落当给以高度重视,在当下文化碰撞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节点,应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更加包容、宽松的环境。少数民族村寨在这样的浪潮当中,未来的发展也会面向公众参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居民才是规划、发展当中真正的“主体”。通过文化自觉,建设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活力和内涵的社区。在这样的助力下,乡村振兴工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就显得极为有意义。从认识并理解阿扎河瑶族文化的变迁开始,在多次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本文就这种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做出应有的探索。引导当地民族文化走向文化自觉,保护当地多民族丰富的文化样貌,加强社区营造群体活力,让当地村民自己保留自己的传统民俗,建设乡愁村落,振兴本村民族经济发展,使其经济与个性发展并存。

殷强[8](2018)在《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文化整合理论,借鉴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及“链”概念的特点,提出生计链分析框架,并从农户生计链的视角探讨贫困的形成机理。同时,选择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解读和分析L村生计链贫困的精准扶贫化解路径,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成果的巩固以及全面小康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旨在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在对贫困认识以及贫困化解路径的既有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从文化整合的角度对既有研究进行建设性地扬弃,提出综合性的生计链分析框架。同时,以生计链分析框架为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探析贫困陷阱的形成机理;二是深入考察湖南省吉首市L村生计链的历史和现状、生计链贫困的成因以及精准扶贫与生计链化解路径,以期理解并解释现阶段贫困和贫困化解路径。本研究需要证明的核心假设是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贫困的化解应该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本研究一共有六章,除导论和结尾部分外,主体部分共有四个章节,分两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二章,主要是提出生计链分析框架,并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阐释贫困的形成机理。第二部分是经验研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旨在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对田野点L村的贫困问题以及贫困化解路径进行分析和解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贫困认识与贫困化解路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议题、界定相关概念,并介绍田野点概况、选点的理由及研究方法,最后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的题目是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提出。首先介绍生计链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再细分生计链分析框架的环节及贫困类型,最后介绍生计链分析框架各要素的测度。第三章的题目是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分别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产出四个方面剖析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第四章的题目是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分别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方面探析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对成因的探析,从主位和客位两个侧面进行分析,主位分析即立足于农户的立场,客位分析主要是根据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户的立场,运用基于生计链的贫困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的题目是L村精准扶贫与生计链贫困的化解。主要是结合L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维度解读与分析精准扶贫中L村农户生计链贫困的化解情况。第六章的题目是生计链脱困的总结、讨论与反思。主要包括对生计链相关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方法论进行检讨和反思。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生计链是贫困的本土化理论范式;二是L村的贫困问题应围绕农户的生计链进行综合干预;三是精准扶贫需将显性贫困的化解与隐性贫困的预防并重;四是精准扶贫化解生计链贫困要尊重农户意愿;五是稳定脱贫需要建立生计链脱贫长效机制。

王宏涛[9](2018)在《洼村:一个西北贫困村落的民族志》文中认为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出发,针对宁夏固原一个回族村落的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将贫困看作是一种被生产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客观现象的反映,认为它解决的不仅仅是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贫困农户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过程中,所形成和展示出的行为模式和文化适应。贫困农户的生计方式是村落文化系统中的核心内容,而文化教育、婚姻家庭、亲属关系、病患医疗等则是适应环境的生活结果,受到文化系统中生计方式的决定和塑造,同时自身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显示出促进或延缓生计适应性的作用。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缘起与问题意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关键概念、研究方法及文章内容结构。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作为田野调查地点的洼村村落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约束下、人文生态环境影响下的人居生态环境适应性进行历时性分析,可以在时空层面更好地理解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提供贫困村落应对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适应。第三章主要从对洼村生计的时间、空间角度出发,分析贫困农户生计结构及其背后的逻辑运行机制,提出了“生计决策”和“生计平衡”。以扶贫机构的视角,描述一个致力于贫困农户生计改善的扶贫项目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分析扶贫机构所秉持的“发展的话语”与贫困农户“隐藏的文本”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指出“目标错位”是导致扶贫项目难以持续推进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大众传播介入贫困问题的话语作用和影响。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探讨在当前洼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现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学校教育在洼村中满足生存条件下底层社会身份再生产机制的生成。第五章分为性别分工与生育制度、婚姻与亲属关系和家庭结构三个部分,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洼村贫困在性别分工和生育抚育方面的影响,以及由高价彩礼所导致的家庭贫困和家庭结构在应对贫困的功能变迁。第六章主要从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感受和经历,包括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求医行为、求医方式选择、医疗机构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对医疗场域的村医治疗惯习和医患互动关系进行解剖,揭示村民在贫困生活状态下的疾病治疗逻辑,寻求文化传统在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中的参与和价值,力图从医疗场域的动态变化形式中折射出洼村村民对待疾病和治疗的生活态度。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在前文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贫困农户在生计文化适应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生存逻辑和消费特征,从对发展话语的反思向对地方性知识尊重的基础上,提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文化人类学路径实施转变,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作为脱贫发展的最终目的。

孙荣垆[10](2017)在《红星一牧场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调适研究 ——一个环境人类学的认识》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其理论来源多样,用更加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权力、文化与历史等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给哈萨克牧区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府的这些措施使牧民的生计方式走向“多样化”和“去游牧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北方牧区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和牧民的生计方式变迁问题成为学界所关注的话题。本项研究以红星一牧场为调查点,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环境人类学的视角对红星一牧场近六十年来哈萨克牧民的生计方式变迁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变迁的互动过程进行了探究,并探讨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和牧民贫困原因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解决红星一牧场当地的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和牧民贫困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由六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包括研究的缘起、相关研究述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红星一牧场的历史变迁情况和生态环境变迁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从牧场的牧工、草场、牲畜及牧场一年的主要牧业活动这四个方面对红星一牧场从1959年成立到1984年牧业改革期间的牧业生产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第三章对红星一牧场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调适中的国家权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环境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国家牧业改革、牧民定居政策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对当地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调适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市场机制对当地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牧民适应市场机制的策略;并探讨了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当地牧民环境观念和生计观念的转变。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也就是在民族生计方式调适过程中环境人类学理论方面的思考。基于田野调查,从环境人类学的视角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一个民族生计方式的因素是复杂且多样的,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较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少数民族生计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2.我国北方牧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常常伴随着牧民贫困这一社会现象;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发展模式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解决我国牧区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尊重地方游牧文化,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外需采取包括政策、经济和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措施。3.红星一牧场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的整个调适过程是当地牧民与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当地牧民在外在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自身生计方式的一种主动调整也是牧民在外在自然、社会环境变化下被迫作出的调整,在不同时期牧民在生计方式调适过程中发挥的主动性有所不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家与地方游牧社会间的互动。

二、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适:以广西矮山村壮族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适:以广西矮山村壮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生计文化变迁背景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构建研究 ——以包头市希拉穆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生计方式国内外研究回顾
        2. 文化传承国内外研究回顾
        3. 研究评价
    (四) 研究方案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生计方式
        2. 草原旅游地
        3. 文化传承
    (二) 相关理论
        1. 文化堕距理论
        2. 前台、后台理论
        3. 涵化、濡化理论
三、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文化变迁
    (一) 案例地概况
        1 、地理环境
        2 、社会经济环境
        3 、旅游发展状况
    (二)访谈设计与调研过程
    (三) 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文化的变迁
        1. 物质文化的变迁
        2. 制度文化的变迁
        3. 精神文化的变迁
四、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方式变迁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 传承环境变化
        1. 文化传承群体日渐流失
        2. 文化涵化明显
    (二) 文化商品化趋势明显
    (三) 文化传承对政府的依赖加强
    (四) 传承场域碎片化
五、生计变迁影响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的构建
    (一) 高起点建设生态博物馆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二) 高质量开发演艺产品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三) 高效能引领生活体验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四) 高水平打造特色商品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五) 高标准推进文化教育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六、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不足与展望
        1. 研究不足
        2. 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2)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关于经济生活变迁研究
        (二)关于身份转换相关研究
        (三)关于裕固族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身份转换
        (二)理论基础
    五、研究重点、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裕固族生态移民实践概述
    第一节 走进田野点
        一、明花乡
        二、明花乡裕固族社区
    第二节 生态移民前的经济生活困境
        一、牧区经济衰败
        二、市场导向下的人口流动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移民
        一、明花乡农业综合开发区
        二、移民群体的多元性
        三、移民定居与社区发展的统一性
第二章 移民带来的经济生活变迁
    第一节 生计方式:从游牧到农耕
        一、定居前的游牧生计方式
        二、定居后的农耕生计方式
    第二节 生活方式: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定居
        一、逝去的毡房到新楼
        二、一饭三茶到一日三餐
        三、从骑马放牧到汽车代步
    第三节 消费环境:从本民族交流到多民族交融
        一、多民族群体共居的适应性
        二、“一张网”拉近了距离
        三、多元化的消费方式
    第四节 文化习俗:从普遍的生活习惯到民族文化传承
        一、风俗礼仪的变迁
        二、传统服装成了“传家宝”
        三、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三章 身份转换后的困惑
    第一节 草原与城乡——社区困惑
        一、“我”属于哪里
        二、“亲缘”到“地缘”
    第二节 牧民或农民——身份困惑
        一、“这群人变了”
        二、“我”是真正的农民吗
    第三节 历史与未来——文化困惑
        一、“我”被“抛弃”了吗
        二、故土情怀
第四章 职业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关联及其调适
    第一节 身份认同何以决定
        一、移民对职业身份的困惑
        二、民族认同的两个维度
    第二节 身份困惑何以调适
        一、身份建构——裕固族农民
        二、促进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移民适应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3)民族村寨生计变迁研究 ——以富川瑶族自治县虎头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乡村社会研究
        (二)关于民族生计研究
        (三)关于瑶族生计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人口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风俗习惯
第一章 虎头村传统生计方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土地制度变革
    第二节 虎头村移民前传统生计方式
        一、主要生计方式——稻作农业
        二、传统养殖业
        三、其他辅助生计
    第三节 水库移民与虎头村移民后生计变迁
        一、龟石水库的开发
        二、虎头村移民搬迁
        三、虎头村移民后多元生计方式
第二章 虎头村现代生计方式变迁
    第一节 湿地公园建设
    第二节 现代渔业
        一、生态渔业的发展
        二、从渔民到渔商
    第三节 现代农业
    第四节 旅游业的发展
        一、虎头村主要旅游资源
        二、旅游产业链下的生计方式
    第五节 其他生计方式
        一、外出务工
        二、在乡务工
第三章 虎头村现代生计变迁原因、影响与挑战
    第一节 虎头村生计变迁原因
        一、国家政策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发展
        四、村民自身发展愿望
    第二节 虎头村生计变迁影响
        一、生计变迁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生计变迁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虎头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人为本
        二、注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发挥传统乡村治理魅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唤醒沉睡的高山 ——一个土家族村落传统生计的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理论框架
第一章 走进华溪村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风俗习惯
    第四节 社会经济情况
第二章 华溪村传统的农耕生计方式
    第一节 农耕种植业
    第二节 家庭副业
    第三节 手工业
第三章 华溪村现代的多元化生计方式
    第一节 特色种植业
    第二节 致富养殖业
    第三节 外出务工
    第四节 本地谋生
第四章 华溪村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政府政策的运行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基础设施的完善
    第四节 村民意愿的选择
第五章 华溪村土家族生计方式转型后的影响
    第一节 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二节 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
    第三节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影响
    第四节 生计转型后所带来的问题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存序”之道 ——中越边境一个瑶寨的山地生计与社会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生计方式研究
        二、社会调控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边境上的和平村
    第一节 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族源
    第四节 人口与家庭结构
    第五节 传统习俗
第三章 靠山吃山:大板瑶人生计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居山游耕
        一、刀耕火种
        二、狩猎采集
    第二节 定居农耕
        一、稻作农耕与生活
        二、大板瑶人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隐忧
    第三节 商品化的山林
        一、稻作农耕的消逝
        二、“山林”经济与生活
        三、种养经济
        四、山地生态的改善
    第四节 、务工的兴起
        一、外出务工的原因
        二、选择性务工
        三、主动性“回归”
第四章 大板瑶人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一节 大板瑶人的传统社会组织形式
        一、共耕生产组织
        二、“村老”制度
        三、封建行政体系的演变
    第二节 大板瑶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现当代的演变
        一、乡村社会的“国家在场”
        二、非正式社会组织形式的现当代演变
第五章 大板瑶人社会生活的嬗变
    第一节 大板瑶人的“现代”生活
        一、社会生活的“便捷化”
        二、社会生活中的分工
        三、社会关系的延展
        四、“他者”眼中的瑶人生活
    第二节 大板瑶人仪式生活中的变与不变
        一、婚姻形式
        二、讲究的新娘装
        三、变动中的婚姻观
    第三节 市场、互惠与社会秩序
        一、“赶街”呈现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维系
        二、大板瑶婚礼中的“借”与“还”
第六章 大板瑶人的“存序”之道
    第一节 大板瑶人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大板瑶人的生存之道
        一、早婚:作为种族棉絮的功能
        二、“回归”:父母权力与群体习惯的双重迫力
        三、大板瑶人的“道义”与“经济”
    第三节 大板瑶人的“有序”之道
        一、大板瑶人的“互惠”与社会整合
        二、大板瑶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调控
    第四节 “存序”之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土生土长:人土关系的人类学阐释 ——以柳江百朋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1.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2.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
        3.关于柳江县百朋镇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调查点的文化生态背景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生计模式
    (二)人文环境
        1.村落建制
        2.历史传说
        3.信仰习俗
二、土生稻
    (一)稻的历史
    (二)与稻作文明相伴生的节令习俗
    (三)与稻作文明相伴生的空间格局
    (四)与稻作文明相伴生的土地信仰
    (五)种植水稻的困境
三、土生藕
    (一)藕的发展历程
        1.莲藕种植发轫期(1986—1994 年)
        2.莲藕种植扩展期(1995—1999 年)
        3.莲藕种植稳步期(2000—2010 年)
        4.莲藕种植创新期(2011 至今)
    (二)稻变藕之劳作变迁
    (三)稻变藕之变迁动因
        1.经济的需要
        2.政府的支持
        3.技术的保障
    (四)稻变藕之生态人类学分析
四、土生莲
    (一)莲生节
    (二)节之美
    (三)节之瑕
    (四)多维透视:文化变迁理论的解释
        1.生计模式的变迁
        2.时间观念的变迁
        3.空间布局的变迁
        4.信仰观念的变迁
        5.精神需求的变迁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文化适应与文化涵化的理论研究
        三、关于瑶族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
        一、参与观察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阿扎河村田野基本概况
    第一节 阿扎河村概况
        一、阿扎河村地理概况
        二、阿扎河村自然资源
        三、阿扎河村建制沿革
    第二节 祖先源流
        一、迁徙源流
        二、有关迁徙的传说
第二章 阿扎河瑶族聚落族际格局
    第一节 客家、住家与步家
        一、客家
        二、住家
        三、步家
    第二节 当代的族际交往
        一、农耕主题下的社会交往
        二、与周边民族的共生交换
第三章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与环境适应
    第一节 阿扎河村变迁背景
        一、瑶族的起源
        二、关于“七姓瑶”的说法
    第二节 阿扎河瑶族社会生活变迁与社会生境的适应
        一、饮食
        二、家屋
        三、婚姻
        四、服饰
        五、丧葬
    第三节 阿扎河瑶族生计变迁与生态环境的适应
        一、生计变迁的特点
        二、生计知识变迁与自然生境的适应
    第四节 阿扎河瑶年祭祖与精神支柱的建构
        一、瑶年盘王祭祀
        二、祭祀龙王仪式
第四章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的文化涵化
    第一节 阿扎河瑶族的信仰守望
    第二节 群体涵化与个体涵化
    第三节 涵化过程中的瑶民心理重塑
第五章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的反思
    第一节 文化变迁走向何处
    第二节 文化变迁重负难堪
    第三节 文化变迁贵在文化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8)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对贫困认识的研究
        二、对贫困化解路径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一节 生计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特征
    第二节 贫困理论本土化的有益尝试:生计链视角下的贫困
        一、“负向循环积累”过程
        二、“负向相互强化”过程
    第三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构成要素
        一、生计环境
        二、生计资本
        三、生计策略
        四、生计产出
    第四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环节与贫困类型
        一、生计链单环节和贫困类型
        二、生计链多环节和贫困类型
        三、生计链全环节与贫困类型
        四、生计链零环节与贫困类型
    第五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各要素的测度
        一、生计链各要素的访谈问项、问项赋值和各要素的权重
        二、生计链各要素贫困指数的计算
        三、总体贫困状况的识别
        四、要素贫困状况的识别
        五、贫困类型的判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L村生计链的历史
        一、L村生计环境的历史
        二、L村生计资本的历史
        三、L村生计策略的历史
        四、L村生计产出的历史
    第二节 L村生计链现状
        一、L村生计链总体贫困
        二、L村生计链要素贫困
        三、L村生计链贫困类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
    第一节 L村生计环境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环境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制度失灵效应的解释
    第二节 L村生计资本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资本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临界门槛效应的解释
    第三节 L村生计策略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策略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邻里效应的解释
    第四节 L村生计产出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产出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路径依赖效应的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村精准扶贫与生计链贫困的化解
    第一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环境贫困的化解
        一、自然环境贫困的化解
        二、社会环境贫困的化解
    第二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资本贫困的化解
        一、人力资本贫困的化解
        二、社会资本贫困的化解
        三、自然资本贫困的化解
        四、物质资本贫困的化解
        五、金融资本贫困的化解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策略贫困的化解
        一、多样化贫困的化解
        二、包容性贫困的化解
        三、现代化贫困的化解
        四、高效化贫困的化解
        五、绿色化贫困的化解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产出贫困的化解
        一、收入状况贫困的化解
        二、生活水平贫困的化解
        三、健康状况贫困的化解
        四、教育程度贫困的化解
        五、资源利用贫困的化解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计链脱困的总结、讨论与反思
    一、生计链脱困: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
    二、方法论的检讨和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田野调查图片

(9)洼村:一个西北贫困村落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野与关键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洼村:一个贫困山区村落
    第一节 脆弱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空间的生态环境适应
第三章 洼村生计与扶贫实践
    第一节 农业生计的时间与空间
    第二节 贫困生计中的决策与平衡
    第三节 扶贫项目中的发展话语与隐藏文本
    第四节 扶贫场域的媒介话语力量
第四章 教育选择的困境与社会底层再生产
    第一节 洼村小学教育
    第二节 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成为农村子弟”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结构
    第一节 洼村的性别分工与生育制度
    第二节 婚姻与亲属关系
    第三节 家庭结构变迁
第六章 贫困与疾病治疗
    第一节 “病患”的行为与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病患”在治疗环境中的叙事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恶性循环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致谢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红星一牧场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调适研究 ——一个环境人类学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关于生计方式的研究
        (二)关于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的研究
        (三)关于环境人类学的研究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与环境人类学的理论视野
        (一)本文涉及的关键概念
        (二)环境人类学的视野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红星一牧场社会、自然环境概况及其变化
    一、历史沿革及人口
    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概况及其变化
        (一)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二)气候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
    小结
第二章 红星一牧场计划经济时期的游牧
    一、由牧民到牧工
        (一)红星一牧场牧工的来源
        (二)兵团特色鲜明的红星一牧场
    二、草场的集体管理
        (一)红星一牧场的草场分布图及游牧路线
        (二)红星一牧场的草场建设与保护
    三、畜群结构及分群管理制度
        (一)畜群结构及其变化
        (二)牲畜的分群管理制度
    四、一年中主要的牧业生产活动
        (一)接羔、育羔
        (二)剪毛
        (三)抓膘
        (四)配种
        (五)转场
    小结
第三章 牧民生计方式调适中的国家力量
    一、牧业体制改革与牧民生计方式的调适
        (一)红星一牧场的牧业体制改革
        (二)牧业体制改革对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牧民生计转型中贫富差距的扩大
    二、定居政策与牧民生计方式的调适
        (一) 红星一牧场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背景
        (二)当地牧民的定居状况及牧民对定居的适应
        (三)定居推动了当地牧民生计方式的多样化进程
    三、草原环境保护政策与牧民生计方式的调适
        (一)红星一牧场草原环境保护政策的缘起
        (二) 现有的草原环境保护措施
        (三)草原环境保护政策与牧民生计方式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牧民生计方式的调适
    一、市场经济下的牧业生计
        (一)牧业生产成本的提高
        (二)陷入困境的牧业生计
    二、市场经济下牧民的生计选择
        (一)牧业发展方式的新尝试
        (二)牧民生计方式的“去牧业化”
    三、市场经济下牧民观念的调适
        (一)牧民自然观的转变
        (二)日益多样的牧民生计观念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适:以广西矮山村壮族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生计文化变迁背景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构建研究 ——以包头市希拉穆仁镇为例[D]. 王学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D]. 凯歌.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民族村寨生计变迁研究 ——以富川瑶族自治县虎头村为例[D]. 韩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4]唤醒沉睡的高山 ——一个土家族村落传统生计的现代转型[D]. 冉芳. 西南大学, 2020(01)
  • [5]“存序”之道 ——中越边境一个瑶寨的山地生计与社会秩序[D]. 李建勇.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土生土长:人土关系的人类学阐释 ——以柳江百朋镇为例[D]. 李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D]. 马小斐. 吉首大学, 2019(02)
  • [8]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D]. 殷强. 吉首大学, 2018(01)
  • [9]洼村:一个西北贫困村落的民族志[D]. 王宏涛. 厦门大学, 2018(06)
  • [10]红星一牧场哈萨克牧民生计方式调适研究 ——一个环境人类学的认识[D]. 孙荣垆. 石河子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整——以广西爱山村壮族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