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极化法探测断层蚀变带型金矿床

感应极化法探测断层蚀变带型金矿床

一、激发极化法探测断裂蚀变带型金矿(论文文献综述)

隆兆笃,王战永,张凯[1](2021)在《地面高精度磁法与激电中梯测量在寻找隐伏金矿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和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对坦桑尼亚某金矿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获得了矿区内清晰的地磁场结构和岩石的电性特征,揭露了该区地层、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构造蚀变带及地下某一深度处地质体等引起的异常特征,圈定了较大规模的地面磁测异常5个,低阻异常带5条,视极化率异常4处,成矿有利地段2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高精度磁法与激电中梯测量在本地区寻找金矿具有明显的效果,为本矿区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张亮亮[2](2021)在《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文中提出焦家式金矿在胶东地区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4000余吨,占山东省金矿资源储量72%,约为全国金矿资源储量29%,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胶东地区的主要成矿带勘查深度已达到2000米甚至3000米,多家科研院所和地勘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深部金矿勘查,显示焦家断裂带、招平断裂带的超深部仍具有较大成矿可能。然而,随着隐伏矿埋藏深度的增加、地质环境不清,不能获得直接的找矿信息,对勘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择2处焦家式金矿床为典型矿床,梳理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标志,研究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展开深部预测。焦家式金矿受区域性构造的控制,空间上与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矿体主要受断层泥以下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的控制,具有界面成矿的特征。矿体在玲珑花岗岩中从地表到地下5km连续成矿,从浅部到深部,矿床蚀变类型、流体特征基本相同,于单个矿体而言,从浅部到深部矿体有差异性。焦家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面下盘,断裂带发育在花岗岩中时,上盘发育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下盘发育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蚀变类型在主断面两侧呈现对称分布特征,但主裂面两侧在岩性特征、结构构造、蚀变强度、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明显,表现出非镜像对称特征。一般下盘花岗岩的构造破碎程度比上盘花岗岩更严重;断裂带上盘黄铁矿含量低、一般无矿化显示,下盘黄铁矿含量高,出现金矿化;断裂带上盘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韧性变形不发育,以脆性破裂为主,下盘发育明显的韧性变形;断裂带上下盘不同蚀变带的成矿元素Au,矿化剂元素S,成矿伴生元素Ag、Pb、Zn,微量元素Ba、Sr以及主量元素Na2O、Mg O含量具有差异性,指示焦家断裂带主断裂面两盘经历了不同的成矿作用过程,下盘花岗岩的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更为密切。依据焦家断裂带不同蚀变带元素的非镜像对称性特征,可利用上、下盘花岗岩和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识别矿体或者不同蚀变带的位置。以多维异常体系理论为指导,查明了胶西北矿集区焦家深部金矿床、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岩中元素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和元素迁移规律,最终确定赋矿地质体,通过蚀变带-矿物-元素等不同尺度变化特征研究,明确赋矿地质体的地球化学标志,梳理总结了典型金矿床的矿致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胶西北地区金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型。该模型中,地球化学勘查指标高度集中为矿化剂元素S、常量元素Na2O以及成矿元素Au等少数几个元素。矿化剂元素S含量是衡量构造蚀变带等地质体赋矿性的典型标志;Na2O负异常指示热液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Au等成矿元素指示构造蚀变带等地质体的成矿物质条件。开展了招平断裂带3000米深钻岩心资料进行垂向蚀变分带与元素异常分带对比研究,利用元素异常特性标定招平断裂带北段的栾家河断裂、破头青断裂和九曲蒋家断裂在深部的位置及规模,并分析断裂性质、控矿特征及其深部成矿潜力。通过对招平带深孔ZK3401开展钻孔岩石测量,分析表征蚀变带的Au、Ag、Cu、Pb、Sb、S、Bi、Na2O等12种元素的协同异常特征,得出栾家河断裂大约在-600米,倾角为80°;破头青断裂破碎蚀变规模、程度较大,集中在-1700米至-2100米;九曲蒋家断裂发育在-2800米左右,破碎蚀变程度较低,Au、Ag高值区一般对应Na20的负异常值区,元素协同表明破头青断裂影响范围1700米-2100米的矿化区间。显示栾家河断裂东南侧深部-1700至-2500米范围内还有斜长1.6km(按倾角30°估算)的找矿空间,目标为相对浅部的破头青断裂。

白德胜,李水平,赵志强,袁杨森,程华,张爱玲[3](2021)在《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地区金矿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地区绿岩带是东非重要的太古宙金成矿带,由于受到准平原化作用的影响,总体覆盖较厚、较广,常规的地质填图和找矿方法效果不佳,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金矿资源勘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为大型隐伏铁建造(BIF)型姆瓦莫拉金矿和中型构造蚀变岩型尼亚斯罗利金矿的发现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以环维多利亚湖地区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岩石物理性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等信息为基础,以姆瓦莫拉金矿和尼亚斯罗利金矿为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坦桑尼亚金矿床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首次归纳建立了该国境内铁建造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提出了物探勘查这两种类型金矿床可采取的最佳方法组合模式,对进入坦桑尼亚的世界各国地勘部门寻找金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意义.随着我国对海外矿产勘查热度的增大,坦桑尼亚金矿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工作模式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绿岩带型金矿勘查、评价及找矿方向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雪飞[4](2020)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河北保定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保定市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地处中朝准地台(Ⅰ)、山西断隆(Ⅱ)、五台台拱(Ⅲ)、阜平穹褶束(Ⅳ)构造单元西北部的赤瓦屋-大海陀构造岩浆岩带南缘赤瓦屋岩体中。区内广泛出露阜平变质表壳岩、变质深成岩;断裂构造发育,太行山深断裂带纵贯本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强烈,多阶段脉动式侵入,形成麻棚-赤瓦屋复式中酸性杂岩体,为区内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赤瓦屋地区铜多金属矿化属斑岩型铜矿,已发现矿体主要产于赤瓦屋岩体内部,以细脉浸染型矿化方式为主。矿石主要金属矿物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主要脉石矿物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根据成矿温度与矿物组合划分为三个成矿期:石英-黄铜矿阶段、钾化多金属阶段、碳酸盐阶段;围岩蚀变强烈,具有蚀变范围广,多阶段,多期次叠加不同分带的特点,并以赋矿岩体为中心,形成强硅化钾化带、钾化硅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矿化蚀变分带现象。本次工作,主要采用地质调查、激电中梯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井中激电等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赤瓦屋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模型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麻棚-赤瓦屋岩体属燕山期复式杂岩体,矿床受赤瓦屋岩体内部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斑岩蚀变体系控制,斑岩矿化特征明显。对矿床成矿模式初步认为是由生成多金属含量的较高初始矿源层,在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经多期次侵入与重熔作用,进而形成多金属含量较高的岩浆热液,多金属元素在成矿构造有利部位不断富集成矿床。2、对研究区进行激电中梯测量,查明了低电阻率(小于800Ω·m)、高极化率(大于2.5%)异常分布形态,准确地反映出测区矿(化)带的特征,与已知地质信息吻合较好,反映了矿(化)体、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对矿(化)体深部规模及形态进行科学预测,为研究矿床分布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3、本次研究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技术手段,通过圈出地球化学异常,发现Mo、Bi、Cu、Ag、W异常套合较好。通过对异常综合分析成矿元素浓集分带特征,划定了新的找矿靶区。4、综合研究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利用综合剖面对成矿有利地段进行物化探技术方法联用,分析综合异常特征并通过工程验证发现了铜、钼、钨矿化体,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多金属矿区的找矿应用积累了实践经验。

李凯春[5](2018)在《综合物探方法在溜河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溜河地区处于夹皮沟金矿南东延长部[1]。区内成矿条件优越,发现了大量金矿点(矿床),尤其是产于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内的六批叶大架金矿,提交了中型规模的金资源储量,其远景资源量可达到大型规模,突破了“太古宙高级变质区无大矿的传统观念”[2-3]。目前溜河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程度依然较低,找矿潜力巨大。研究区主要控矿因素是暗色岩系、北西、北东方向的脆-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以及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常见的金矿化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含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4]。矿产勘查实践表明,地球物理勘查是金矿找矿的主要手段。我队自1991年开始至今,在研究区开展过大量不同比例尺的地球物理勘查工作,主要方法包括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等,但是综合研究程度很低,甚至有些错误的认识。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区19912015年间开展的主要物探工作资料基础上,总结了岩(矿)石磁性参数和电性参数特征;重新处理和解译了区内的航磁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的构造格架,对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新处理了研究区及典型矿区的电法测量资料,探讨了电法在金矿找矿中的主要地位。通过论文研究工作得出结论:高精度磁法测量可以在研究区有效地圈定构造和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中心,大致确定构造带内成矿的有利部位;激发极化法可以在研究区成功地圈定含金硫化物富集带的分布范围、产状和埋深;区内金矿床多受北西向深源构造所控制,应用激发极化法可以达到找矿的目的,但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勘探深度,因此,在控制浅部矿体后,应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等方法进行深部探测。在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和含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中各选取了一个典型矿床,研究其地质特征,结合物探工作成果建立了地球物理找矿模式,为后续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魏成翔[6](2018)在《综合物探方法在福建双旗山金矿区的应用》文中认为寻找浅层资源在地质行业不断的深入发展,仅仅靠着矿化、蚀变、露头、转石、等地表发现,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矿。受到普通的地球物理化学和普通的地质手段限制,勘查浅层资源变得越来越难,随着地球物理的发展,当今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寻找隐伏矿体,未来的找矿勘查研究的重点也变成探究深层隐伏矿的勘查方法。近些年来,地球的深部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方向。对于任意一种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都会因为其单一性、多解性和局限性,而导致数据处理和异常解释的难度增大,容易造成偏差所以,综合运用两种或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是地球探测研究的重要方向。激电法(又称作激发极化法),其理论的提出至今,己有近百年的历史。激电法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拥有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寻找硫化金属矿中特别有效,通过激电的极化率可以反映其异常。电磁法测深技术在地球物理探测的方法中有其优越性,EH-4电磁成像系统属于部分可控源与天然源相结合的一种大地电磁测深系统,该方法在电磁法中属于高频电磁测深技术。激电法确定构造矿化带的平面特征,音频大地电磁展示构造矿化带的纵向特征,平面和空间上确定构造矿化带空间展布特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验证。本文依托福建省双旗山矿业有限公司开展的《福建德化县双旗山金矿物探综合找矿勘查》项目,对福建省双旗山金矿区的矿区地质以及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的思想是结合激电法(以时间域激电为例)和电磁法(以EH4电磁成像系统为例)两种地球物理方法找矿,并在此研究过程中浅谈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综合物探激电扫面、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质等信息,圈出了3个找矿靶区,分别为Ⅰ、Ⅱ、Ⅲ号找矿靶区,Ⅰ、Ⅱ号2个找矿靶区的深部是下一步找矿的首选方向。从后期施工的验证钻孔在孔深约662m和692m处,分别出现品位为2.94和1.03g/t的金矿化,对应D104-1低阻异常的边部,结果与推断相应。研究结果表明了以上方法在双旗山的地质条件下的有效性,为同类型地质条件下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高振男[7](2018)在《陕西凤县老湾沟金矿成矿规律与分布预测地球物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湾沟金矿位于我国西秦岭凤县-太白(凤太)多金属成矿带金矿床集中区内,东临礼县-柞水海西褶皱带,并处唐藏-丹凤-商南大断裂带和礼县-凤镇-山阳大断裂带之间的含金挤压破碎带之中,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极具找矿潜力。测区所在区域早期板块活动和岩浆作用频繁且强烈,使得测区内构造复杂而多样,主要包括不同规模构造NW、NNE方向断裂,为测区金成矿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条件。此外金矿地处凤县-太白(凤太)多金属成矿带金矿床集中区内容矿岩中金元素含量远大于其背景值,这为测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物质来源。金矿形成的时期以海西期-印支期为主,与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的热液交代成矿,矿床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型、石英脉型和热液型等。区内通过槽探、钻探等方式已发现三条含金矿脉带,走向NNE、NW,与测区的构造走向一致,部分发育在构造破碎蚀变带内,推测测区金成矿受区内NW和NE向构造控制。测区地质工作研究较少,主要为同项目组及中陕核工业集团对测区进行的地质、地球化学和钻探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科研和找矿成果,由于方法的局限性,导致深部地质构造信息缺乏,即开展了测区内的地球物理工作,在探清地质构造的同时圈定出金成矿远景区域,继而指导下一步工作的进行。为此,本文进行了资料收集、地质踏探、岩矿石标本采集、电阻率和磁化率室内分析测试及网上查询搜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地面高精度磁法勘探、数据处理、分析反演解译等工作,获得了测区重要的地电剖面图和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图,深入剖析了测区内岩矿石,断裂破碎带和蚀变带等构造的地电异常和磁测异常特征,得出测区内金成矿受测区内NE、NW向构造控制,呈现低电阻率和低磁化率的异常特征。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测区金成矿规律,探清了测区潜在的不同规模的断裂分布和延伸方向,包括两条NW向含金破碎蚀变带,圈定了三条近SN走向的金成矿远景区,提供了最佳布设钻孔的位置。此次勘探成果完善了测区内控矿构造的空间展布,圈定出的三个良好的金成矿远景区为后续的勘探和采矿工作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美[8](2017)在《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地质特征及物化探综合找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田东那矿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的桂西矿集区,属于卡林型金矿,是广西近年来发现的较大金矿床。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右江断陷盆地,平果台地北西-南东向基底断裂横穿矿区。前人在坡表谷背斜核部发现了金矿体,但对该矿的规模及矿体分布规律并未查明,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那矿金矿区的找矿前景,本文对那矿金矿以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相结合进行综合找矿研究。在地质填图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区地层特征,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几何特征、性质、产状,以及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和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岩石成矿蚀变特征。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激电测深方法分别圈定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和激电测深异常。以槽探、钻探对区内化探异常、物探异常进行验证,成功揭露了金矿体。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那矿卡林型金矿区域上位于右江北西向断裂带,岩浆活动强烈,出露大量基性岩,有利于金矿形成。那矿金矿床赋存在坡表谷背斜内的中三叠统百逢组第二段(T2bf2)砂泥岩组合地层中,坡表谷背斜和坡表谷断裂(F1)的复合部位为控矿、赋矿断裂构造,是成矿有利空间。派生的次一级的断裂及岩石的节理、劈理也是矿(化)体赋存部位,具有明显的褶皱与断裂联合控矿作用,构造复合部位较明显地反映出金矿的赋存规律。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与矿体围岩没有明显的或标志性的分界线。强烈硅化、(褐)黄铁矿化、毒砂矿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的泥岩、泥岩夹含白云石粉砂岩、石英岩屑杂砂岩含金矿,是找矿的重要地质标志。2、那矿金矿区内土壤地球化学Au、As、Sb等元素含量显示Ⅰ、Ⅱ、Ⅲ三条地球化学异常带,与地表出露的断裂破碎带的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的压碎岩、蚀变砂岩、泥岩、少量断层角砾岩和石英细脉等组成的矿化地段相对应;大功率激电测深(TDIP)显示Ⅰ号地球化学异常呈相对中低阻的性质。Ⅱ号地球化学异常的激电测深剖面显示出明显的充电率异常,呈椭圆状、“串珠”状分布,并在异常区两侧形成两处椭圆状圈闭,分布在相对中低阻区。物探异常为金属硫化物相对富集所致。利用槽探揭露地球化学异常发现地表金矿体;而钻孔验证了深部激电测深异常,证实地表金矿体在深部具有很好的延伸效果。3、在那矿卡林型金矿区成功的找矿效果,显示:通过地质填图查明控矿因素、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矿化范围、激电测深圈定深部物探异常的综合找矿方法在卡林型金矿区是行之有效的探矿方法。该找矿方法经验可以为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勘查卡林型金矿提供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依据。

王志辉,吕庆田,严加永[9](2016)在《金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黄金兼具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在全球能源市场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过去几个世纪,人们一直在探索、发现和开采金矿.现如今在勘探目标区已由浅表转向深部、由老区专向新区、由出露区转向覆盖区背景下,传统的地质和矿产填图方法受到限制,地球物理方法在金矿资源勘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归纳梳理近二十年来地球物理方法在金矿勘查中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析、总结了重、磁、电、震和放射性方法在金矿勘查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列举典型实例来说明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勘查技术方法,并对未来金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提出了展望.

郭垚嘉[10](2015)在《广西凤山谋屯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文中认为凤山谋屯金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右江金矿带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两个Ⅰ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为卡林型金矿。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上二叠统合山组灰白、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生物灰岩等。由于层间断裂滑动破碎带、断裂破碎带、蚀变带、矿化体的存在,使工区矿石与围岩激电异常特征与磁异常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工作区区域地质特征,本次工作开展激发极化法、电阻率法和高精度磁法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对野外踏勘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典型卡林型型金矿床的研究,总结了凤山谋屯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圈出5个高极化异常带,经过综合研究分析,可知Ⅰ号和Ⅱ号两个异常带异常特征突出,异常形态平整、强度高、中心突出,与视电阻率中低阻异常和磁异常的低负异常区及低正、负磁异常过渡带相对应。在Ⅰ号异常的西部,分布有地表民采揭露的已知金矿体(氧化矿)。研究区整体显示出深部矿体导致异常的特征,并与地表民采揭露的金矿体相对应,具备存在金矿体(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首先利用激电对称四极测深探测Ⅰ号异常带,通过数据二维反演方法对Ⅰ号异常带的测深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显示该异常带深部存在呈脉状的、极化率较高的、延伸约260m的异常体,并与地形表面民采揭露的已知矿化体的产状相吻合。反映出本地区极化率较高的异常带主要由地表以下175m深处的脉状含金矿体(矿化体)引起的。全区推测出的5个金矿(化)体,埋藏深度50300m,矿(化)体长40550m,沿倾向方向延伸80300m。初步推断凤山谋屯未知金矿区具备一定的金资源储量,建议利用探测的地球物理成果数据开展深部的地质和钻探勘查验证工作。

二、激发极化法探测断裂蚀变带型金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极化法探测断裂蚀变带型金矿(论文提纲范文)

(1)地面高精度磁法与激电中梯测量在寻找隐伏金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地质概况
2 数据采集
    2.1 测线部署
    2.2 高精度磁法
    2.3 大功率激电中梯
3 物探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3.1 岩(矿)石物性参数统计特征
    3.2 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3.3 激电异常特征及解释
        3.3.1 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及解释
        3.3.2 视极化率异常特征及解释
    3.4 综合异常特征及解释
4 钻探工程验证
5 结论

(2)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2 焦家式金矿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胶西北焦家式金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2.1 焦家式金矿基本特征
        2.1.1 焦家式金矿产出于胶北隆起区
        2.1.2 焦家式金矿吨位大、品位稳定
        2.1.3 焦家式金矿的矿石特征
        2.1.4 焦家式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源性
        2.1.5 焦家式金矿成因具有特殊性
    2.2 焦家式金矿成矿规律
        2.2.1 区域金矿床矿化结构受地球化学场控制
        2.2.2 中生代岩浆岩对金矿床的约束
        2.2.3 胶西北地区构造体系对金矿的控制
        2.2.4 蚀变岩分带对矿体控制规律
        2.2.5 焦家式金矿具界面成矿规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焦家式金矿典型矿床矿体特征
    3.1 焦家巨型金矿床
        3.1.1 主要矿体特征
        3.1.2 矿石成分和金矿物特征的变化
    3.2 大尹格庄金矿床
        3.2.1 主要矿体特征
        3.2.2 金矿物特征变化
    3.3 矿体从浅部到深部差异
        3.3.1 矿体品位、厚度差异
        3.3.2 矿石类型差异
        3.3.3 矿化蚀变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焦家式金矿蚀变分带非镜像对称特征
    4.1 蚀变分带展示宏观对称性
        4.1.1 蚀变带类型
        4.1.2 蚀变岩分带岩性特征
        4.1.3 蚀变岩带对矿体控制特征
    4.2 主断裂面上下盘蚀变非镜像对称特性
    4.3 矿源岩与金矿成矿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矿要素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5.1 焦家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5.1.1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5.1.2 主要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5.1.3 焦家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5.2 大尹格庄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5.2.1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5.2.2 主要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5.2.3 大尹格庄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3000 米深钻的成矿预测示范
    6.1 示范区成矿深度与找矿空间
    6.2 示范区地质背景
    6.3 3000 米钻探验证发现深部矿体
    6.4 钻孔岩石测量识别出更大规模蚀变矿化带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地区金矿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坦桑尼亚地质背景及金矿床分类
2 环维多利亚湖地区岩(矿)石物理性质
    (1)岩(矿)石磁性特征
    (2)岩(矿)石电性特征
3 地球物理方法
    3.1 磁 法
    3.2 电 法
        3.2.1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
        (1)时间域近场源激发极化法
        (2)时间域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法
        (3)时间域激电测深
        3.2.2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4 应用案例
    4.1 铁建造(BIF)型金矿
    4.2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5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5.1 岩(矿)石物性模型
    5.2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5.2.1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1)姆瓦莫拉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2)尼亚斯罗利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5.2.2 找矿勘查物探优选方法组合流程
        (1)铁建造型金矿勘查物探优选方法组合流程
        (2)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勘查物探优选方法组合流程
6 找矿效果
7 结 论

(4)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河北保定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金属矿床物探勘查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3.2 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现状
        1.3.3 赤瓦屋铜多金属勘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本次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2.7 区域矿产
第3章 赤瓦屋地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3 岩浆岩
第4章 赤瓦屋勘查区铜多金属矿化特征及成因
    4.1 矿化特征
        4.1.1 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4.1.2 矿石特征
        4.1.3 成矿期次/阶段划分
        4.1.4 围岩蚀变及分带特征
    4.2 铜多金属矿化成因
        4.2.1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2.2 成矿时代
        4.2.3 成矿构造环境
        4.2.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第5章 综合物化探找矿技术方法及应用
    5.1 工作方法
    5.2 激电工作方法技术
    5.3 激电工作成果
    5.4 化探测量
    5.5 化探工作成果
    5.6 地-物-化找矿模型
第6章 靶区圈定与找矿效果
    6.1 异常圈定
        6.1.1 地球化学异常圈定
        6.1.2 地球物理异常圈定
        6.1.3 成矿靶区预测
        6.1.4 成矿靶区主要异常剖析
    6.2 找矿效果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综合物探方法在溜河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物探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高精度磁法
        1.3.2 激发极化法
        1.3.3 物探方法应用趋势
    1.4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特征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床类型划分
        3.1.1 破碎蚀变岩型
        3.1.2 隐爆角砾岩型
        3.1.3 含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
    3.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2.1 三道溜河六批叶金矿床
        3.2.2 头道溜河二道高丽沟金矿床
        3.2.3 三道溜河蛰麻沟金矿床
第4章 地球物理勘查模式建立及应用
    4.1 研究区物探方法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 主要物探工作
        4.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3 下一步物探工作的建议
    4.2 研究区地球物理基本特征
        4.2.1 岩矿石电参数特征
        4.2.2 岩矿石磁参数特征
        4.2.3 重力异常特征
        4.2.4 航磁解析
    4.3 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物探找矿模式
        4.3.1 地球物理特征
        4.3.2 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4.4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物探找矿模式
        4.4.1 地球物理特征
        4.4.2 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4.5 含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物探找矿模式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综合物探方法在福建双旗山金矿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激电法研究现状
        1.2.2 电磁法研究现状
    1.3 以往工作
    1.4 物探工作目的任务
    1.5 工区地理概况
    1.6 本次工作情况
    1.7 主要找矿成果
第2章 矿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矿区地质特征
    2.3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第3章 物探工作方法技术与质量评价
    3.1 工作布置
    3.2 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3.2.1 激电中梯工作方法
        3.2.2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工作方法
    3.3 工作质量评价
        3.3.1 激电中梯工作质量评价
        3.3.2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质量评价
        3.3.3 物性工作及质量评价
第4章 物探工作推断解释
    4.1 方法有效性试验
    4.2 激电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4.2.1 激电异常的确定与划分原则
        4.2.2 激电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4.3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解释
    4.4 物探异常综合分析与找矿靶区圈定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陕西凤县老湾沟金矿成矿规律与分布预测地球物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2.1 控矿因素
        1.3.2.2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1.3.2.3 成矿预测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和完成工作量
        1.5.1 论文结构
        1.5.2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测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2.1 测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3 矿区地质背景
        2.3.1 矿区地层
        2.3.2 矿区构造
        2.3.3 矿区岩浆岩
    2.4 矿床地质
        2.4.1 矿床地质特征
        2.4.2 矿石特征
        2.4.3 成矿条件
        2.4.4 围岩蚀变和矿化
    2.5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第3章 物探方法原理及工作布置
    3.1 音频大地电磁法
        3.1.1 方法原理
        3.1.2 仪器设备
        3.1.3 技术标准
        3.1.4 测线布置
    3.2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
        3.2.1 方法原理
        3.2.2 仪器设备
        3.2.3 技术标准
        3.2.4 测线布置
第4章 数据处理
    4.1 音频大地电磁法
        4.1.1 SSMT2000
        4.1.2 MT-editor
    4.2 地面高精度磁法
        4.2.1 磁数据处理校正
        4.2.2 延拓处理
第5章 异常解释
    5.1 AMT探测结果
        5.1.1 L100线
        5.1.2 L200线
        5.1.3 L300线
        5.1.4 L500线
        5.1.5 L700线
        5.1.6 L900线
        5.1.7 L1100线
        5.1.8 AMT结果总结
    5.2 地面高精度磁测结果
        5.2.1 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图
        5.2.2 地面高精度磁法平面等值线图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地质特征及物化探综合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矿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区域矿产
        2.1.5 构造与岩浆活动、成矿的关系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2.1 区域磁场、重力场特征
        2.2.2 重磁反映的地质特征
        2.2.3 金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标志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3.1 地质单元元素含量特征
        2.3.2 微细粒型金矿的元素分布
        2.3.3 矿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区地质背景
    3.1 地层
    3.2 构造
    3.3 矿体地质特征
    3.4 矿石及矿物
    3.5 矿床成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物化探方法的基本理论
    4.1 地球化学方法原理
    4.2 地球物理方法原理
    4.3 地-物化找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化、物综合方法在那矿金矿区的找矿应用
    5.1 基础地质
    5.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应用
        5.2.1 野外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5.2.2 因子分析
        5.2.3 相关分析
        5.2.4 异常特征参数
        5.2.5 元素异常特征分析
        5.2.6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
    5.3 地球物理勘探找矿应用
        5.3.1 测量工作
        5.3.2 激电测深工作方法
        5.3.2.1 岩(矿)石物性参数
        5.3.3.2 剖面资料分析及解释
        5.3.3 物探异常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化、物综合方法在那矿金矿区的找矿成果
    6.1 地质-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
    6.2 地质工程验证结果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金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金矿床分类
2 地球物理方法
    2. 1 磁法
    2. 2 电法
        2. 2. 1 自然电位法
        2. 2. 2 直流电阻率法
        2. 2. 3 激发极化法
        2. 2. 4 电磁法
    2. 3 重力
    2. 4 地震
    2. 5 放射性
3 应用实例
    3. 1 浅成热液型金矿
    3. 2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3. 3 斑岩型金矿
    3. 4 BIF型金矿
4 结论与展望

(10)广西凤山谋屯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成果
        1.2.1 主要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概况
    2.1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简史
        2.1.1 国外地球物理勘探发展概述
        2.1.2 国内地球物理勘探发展概述
    2.2 磁法勘探概述
        2.2.1 磁法勘探原理
        2.2.2 磁力仪的使用
        2.2.3 磁测数据的整理和磁异常的解释
        2.2.4 磁法勘探在寻找金属矿产方面的应用
    2.3 电法勘探概述
        2.3.1 激发极化法原理
        2.3.2 激发极化法中的主要参数
        2.3.3 野外工作
        2.3.4 激发异常的解释
第三章 凤山谋屯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3.1 滇黔桂“金三角”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3 地质特征
        3.3.1 区域容矿围岩概述
        3.3.2 矿区地质特征
        3.3.3 矿床地质特征
    3.4 凤山谋屯金矿地质找矿标志
第四章 物探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4.1 工作技术方法的选用及测网布设
    4.2 磁法勘探
        4.2.1 磁法勘探工作原理
        4.2.2 仪器设备
        4.2.3 基点与分基点
        4.2.4 日变观测
        4.2.5 野外工作流程
    4.3 电法勘探
        4.3.1 中间梯度法
        4.3.2 对称四极测深法
    4.4 野外工作条件
第五章 谋屯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图件解译
    5.1 谋屯金矿矿床地球物理特征
    5.2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
        5.2.1 物探资料的编辑与整理
        5.2.2 磁异常延拓处理
    5.3 地球物理异常定性解释
        5.3.1 高精度磁异常的定性解释
        5.3.2 中间梯度电法异常定性解释
    5.4 地球物理异常定量解释
        5.4.1 高精度磁异常的定量解释
        5.4.2 中梯激电异常的定量解释
        5.4.3 电测深异常的定量解释
    5.5 地球物理异常地质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激发极化法探测断裂蚀变带型金矿(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面高精度磁法与激电中梯测量在寻找隐伏金矿中的应用[A]. 隆兆笃,王战永,张凯.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铀矿冶分卷), 2021
  • [2]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D]. 张亮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地区金矿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应用研究[J]. 白德胜,李水平,赵志强,袁杨森,程华,张爱玲.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3)
  • [4]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河北保定赤瓦屋铜多金属矿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 王雪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5]综合物探方法在溜河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D]. 李凯春. 吉林大学, 2018(04)
  • [6]综合物探方法在福建双旗山金矿区的应用[D]. 魏成翔.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陕西凤县老湾沟金矿成矿规律与分布预测地球物理研究[D]. 高振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8]广西田东县那矿金矿地质特征及物化探综合找矿研究[D]. 黄美.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9]金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综述[J]. 王志辉,吕庆田,严加永.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2)
  • [10]广西凤山谋屯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D]. 郭垚嘉.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07)

标签:;  ;  ;  ;  ;  

感应极化法探测断层蚀变带型金矿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