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

一、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论文文献综述)

胡清亮,蒙昌平[1](2018)在《结核性脑膜炎38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结核性脑膜炎中症状不典型16例(42.1%),脑脊液改变不典型11例(28.9%),所有患者均合并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感染30例(78.9%)。治疗后38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3例,均为轻度肝功能损害,可耐受结核药物治疗;好转出院34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行脑脊液分流术1例。结论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脑脊液RNA检查、头颅MRI改变,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率,脑脊液RNA检查有利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对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全身多处结核感染患者常规进行结核性脑膜炎筛查,可减少漏诊率,有利于早期发现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李莹,王发平,毛辉[2](2017)在《骨髓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髓结核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反应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2例通过骨髓活检诊断骨髓结核的患者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辅助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及预后随访等。结果本组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发病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3±35.7)岁。21例(33.9%)伴有慢性疾病及脏器功能不全,包括晚期肾病、肝病、慢性呼吸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1例(98.4%),症状缺乏特征性。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者血小板减少者有59例(95.2%),两系或三系同时减少38例(61.3%)。胸部影像学提示典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2例(36.1%),继发性肺结核6例(9.8%),26例(42.6%)无典型结核征象。腹部影像学发现脾脏长大32例(55.2%),肝脏长大16例(27.6%),肝脾同时长大13例(22.4%)。62例患者均行骨髓相关检查,其中53例(85.5%)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查见肉芽肿病变,57例骨髓活检标本行抗酸染色,28例(49.1%)阳性。25例完成电话随访,因结核及并发症死亡8例。结论骨髓结核是播散性结核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肺外结核的少见类型,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者血小板减少,可作为重要线索,骨髓组织活检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警惕此病,并尽早完善骨髓活检。由于骨髓结核感染部位的特殊性,常常引起白细胞减少,导致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更容易造成不良结局,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地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万彬,曾义岚,陈竹,陈丽[3](2016)在《54例抗结核药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抗结核药所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抗结核药物所致DILI的结核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DILI的发生率为11.56%(54/467),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DILI发生率最高(20%,14/70)。54例患儿中,肝细胞型DILI最多见(48.15%,26/54),其次是胆汁淤积型(33.33%,18/54)及混合型(18.51%,10/54);肝细胞型DILI患儿的ALT水平最高(F=6.993,P=0.003),而胆汁淤积型DILI患儿的AST和TBil水平最高(F=3.884,P=0.031;F=3.884,P=0.001)。复治结核患儿与初治患儿相比,更易发生DILI,且服药至发病的时间更长(124.29天vs.37.52天;t=-5.093,P=0.000)。经治疗后,48例患儿治愈或好转(88.89%,48/54),6例患儿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DILI,提高依从性。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儿童抗结核治疗中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综合护理,积极防治DILI。

黄秀娟[4](2016)在《脑梗死后遗症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5例脑梗塞后遗症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转归,并着重介绍其护理过程,得出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张福成,岑文昌,温文沛,萧芃[5](2012)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情况与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害与患者年龄、结核病类型、用药时间及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抗结核治疗中多种影响因素可诱发药物性肝损害,应引起重视,并定时检测肝功能,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治疗并治愈疾病。

岑文昌,肖芃,吴睿彦,陈惠玉[6](2012)在《抗结核药物致高危人群肝损害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主要因素,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4例抗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例数,总结患者分析导致肝损伤的高危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结核病的类型、抗结核药物疗程、并发症,结果使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越大、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肝损害更容易发生,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时间长、合并肝炎患者容易发生肝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伤与年龄、并发症、治疗疗程和抗结核类型均有关系,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医生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林文锋[7](2011)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344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对肝功能损害与年龄、用药时间、结核病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大部分在用药两周至两个月时发生,年龄>60岁、粟粒型肺结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结论:强化期内、老年肺结核、粟粒型肺结核、HBsAg阳性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应加强临床观察及肝功能监测,并预防性应用保肝药。

李鸿槟,刘文君,蔡泽璇[8](2009)在《130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管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7年收治的130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在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105例(占80.8%),病灶吸收、好转100例(占76.9%)。结论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具有病情重,并发症多,误诊率高等特点。坚持合理抗结核治疗,纠正各种并发症,采用DOTS管理方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周学萍,江一平[9](2007)在《发热、颈部肿块、腹水、昏迷——查房选录(297)》文中指出

庞传武[10](2006)在《乡村医生综合试题(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论文提纲范文)

(1)结核性脑膜炎3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54例抗结核药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儿的临床表现
    2.2 结核类型与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
    2.3 初治结核与复治结核患儿的DILI发生率、发病时间及肝功能比较
    2.4 不同DILI患儿的肝功能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
    2.5 治疗及预后
3 护理对策
    3.1 基础护理
        3.1.1 健康教育
        3.1.2 病房环境
        3.1.3 饮食与休息
        3.1.4 病情观察
        3.1.5 心理护理
    3.2 肝功能不全的专科护理
4 讨论

(4)脑梗死后遗症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6 后遗症功能恢复护理

(5)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与肝功损害的关系
    2.2 不同用药时间与肝功损害的关系
    2.3 不同肺结核类型与肝功损害的关系
    2.4 结核病肝损患者合并症发生情况
    2.5 治疗与转归
3 讨论
    3.1 老年及青少年人群是药物性肝损的高发人群, 临床上应予重视
    3.3 重症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治疗中易发生药物性肝损, 临床上积极预防

(6)抗结核药物致高危人群肝损害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年龄因素
    3.2 结核类型
    3.3 并发症
    3.4 其它因素
    3.5 预防措施

(7)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肝功能损害的判定标准[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功能损害情况
    2.2 肝功能损害发生时间
    2.3 肝功能损害的年龄分布情况
    2.4 肝功能损害与结核病分型的关系
    2.5 肝功能损害与HBV感染的关系
3 讨论

(8)130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合并症
    1.4 结核菌素试验
    1.5 胸部X线检查
    1.6 误诊分析
    1.7 治疗
    1.8 观察项目
    1.9 不良反应
2 结果
3 讨论

四、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核性脑膜炎38例临床分析[J]. 胡清亮,蒙昌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28)
  • [2]骨髓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J]. 李莹,王发平,毛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02)
  • [3]54例抗结核药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万彬,曾义岚,陈竹,陈丽.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6(02)
  • [4]脑梗死后遗症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护理体会[J]. 黄秀娟.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01)
  • [5]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J]. 张福成,岑文昌,温文沛,萧芃. 现代医院, 2012(08)
  • [6]抗结核药物致高危人群肝损害临床分析[J]. 岑文昌,肖芃,吴睿彦,陈惠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12(07)
  • [7]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J]. 林文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04)
  • [8]130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分析[J]. 李鸿槟,刘文君,蔡泽璇. 中国热带医学, 2009(02)
  • [9]发热、颈部肿块、腹水、昏迷——查房选录(297)[J]. 周学萍,江一平. 新医学, 2007(03)
  • [10]乡村医生综合试题(4)[J]. 庞传武. 社区医学杂志, 2006(08)

标签:;  ;  ;  ;  ;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与肝功能损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