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责任和文化现实

翻译责任和文化现实

一、译者责任和文化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平[1](2022)在《生态翻译学之三大哲学价值功能》文中指出本文认为,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革命性、建构性和阐释性的翻译范式,体现了生态翻译宇宙论、生态翻译知识论和生态翻译伦理观的三大哲学价值功能。在"关联序链"过程中,翻译活动作为此在的"小宇宙"(microcosm),与自然和社会这个共在的"大宇宙"(macrocosm)进行异质同构,促进了翻译活动中诸要素的共荣共生,实现了从"天人合译"到"天人合一"的翻译生态境界。生态翻译学的知识论范式把转换过程建立在生命过程的动态功能之上,衍生出一种以"生生"为主导的新的翻译知识形态。其知识论的构建展现了对工具理性的反思和主客二分模式的批判,突出了翻译的生命价值和人与世界的互动。生态翻译学的伦理观彰显了译者应承担起翻译的生态责任和生态翻译伦理。它有利于翻译界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译者的生态意识,超越我族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王琰[2](2022)在《翻译伦理视角下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译者责任探究》文中指出翻译作为一种对外交流活动,会受到各种伦理的制约。而中国东盟警务培训与合作的复杂性、敏感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本文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基础,探讨在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的翻译活动中译者需承担的责任。以期为译者更好的完成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的翻译任务提供借鉴。

汪世蓉,刘泓[3](2021)在《翻译伦理视角下对中国网络文学在域外初热的冷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文学创作方式、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传统翻译的内涵和外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卖出去"比传统"送出去"方式更能贴近域外普通受众,具备切实的跨文化传播价值。同时,在网络文学译介初现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精品缺乏和译介失范等问题,亟待学界回归"翻译伦理"视角,对此重新进行审视和干预。从翻译活动的职业化和社会化视角出发,网络译者对身份、责任与选择这三个核心概念的翻译伦理思考,对当前的网络文学译介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怡飞[4](2021)在《浅谈生态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助力》文中提出近年来,生态翻译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这不仅是翻译学研究视域不断扩大的结果,也是我国翻译学科对于译语理论话语权急切需求的体现。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视角,把握翻译生态内部的平衡规律,有助于我们了解翻译问题的实质,从东西方生态智慧与哲学之中找寻到切合之处,增加翻译学科的话语阐释空间,推动我国翻译学科的"生态化"最终实现"国际化",助力我国实现从"翻译大国"走向"翻译强国"。

罗迪江,廖倩[5](2018)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结合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从翻译教学模式、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口笔译人才),旨在建构一个整体关联、和谐平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

李梦飞[6](2019)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纪录片已成为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产纪录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纪录片翻译的质量却不尽人意,有待提高。该文是一篇中译英的翻译实践报告,翻译任务选取了 CCTV-9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并重点节选其中的第二集——陕西篇和第六集——上海篇的解说词作为翻译对象。总体来看,在这两集的解说词中,长短句相结合,多文化词汇的使用,语言平实,但其中也不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译者在用简洁扼要的语言向观众传达原文文本信息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和维护原文生态环境,再现原文文风,使原语得以在译语环境中生存并延续发展,从而实现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平衡。该报告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出发,对于原文中的典型句型、修辞手法和文化词汇等在英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阐释说明了三维转换法对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的实际指导性作用。笔者希望借此为译者在今后翻译时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选择性,为国产纪录片解说词的翻译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角,以此为提高国产纪录片英译的质量和水平做出些许贡献。

罗迪江[7](2018)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文中提出译者中心论确立了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本体地位,是译者主导、译者责任与译者发展三者之间的辩证互补。它强调翻译的人文关怀,旨在建构"以人为本"的翻译观;作为一种从"物本论"向"人本论"的回归,大大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在译者中心论发展的十多年里,学界对其中"译者"的作用与本质始终质疑不断。但质疑者往往把译者主导、译者责任与译者发展割裂开来进行片面分析,而未能触及译者中心论的核心思想与本质内容,因此不足以否定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辛广勤[8](2018)在《“译者伦理”?——皮姆翻译伦理思想析辨》文中研究指明安东尼·皮姆在其《论从译者伦理》及多篇文章中阐发了他的翻译伦理思想,认为翻译伦理即译者伦理(涉职业译者、泛职业译者和代理译者),认为他们皆主要处在交互文化空间,短期为交换价值而译,长期为文化合作而译,影响广泛。但皮姆翻译伦理思想问题很多。本文认为皮姆交互文化空间过于理想化、忽视译者主观能动性,而译者伦理不能代替翻译伦理,因翻译伦理涉及多方复杂因素,如原文类型与质量、不同翻译所涉不同价值层级等。

刘佳[9](2018)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民族典籍的翻译伦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许多传统文化记载于本民族的文化典籍之中。因此,民族奠基翻译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随着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提出了新的伦理要求。在生态翻译学的视野,我国民族典籍翻译需要遵循新的伦理原则。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阐释了生态翻译学发展下对翻译的伦理要求,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典籍翻译伦理的现状,从生态翻译学的视野下提出了提高民族典籍翻译的伦理的策略和建议。

罗迪江,盛洁[10](2017)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思想分析及其本体论立场》文中研究指明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实现了狭隘的微观翻译研究层面向整体性的宏观翻译研究层面的转变。生态翻译学作为胡庚申翻译思想的特识,将"何为译""谁在译""怎样译"与"为何译"之间动态的互联互动生成一个多元一体式的本体论体系,其本体论立场也在为"译者中心"辩护之中得到了巩固与发展,实现了翻译生态、文本生命、译者生存、译者责任等方面的共存互生与通融和谐,反映了生态翻译学分析视域的拓展与完善。

二、译者责任和文化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译者责任和文化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翻译学之三大哲学价值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生态翻译学从“天人合译”到“天人合一”的哲学价值功能
三、生态翻译学的知识论核心价值功能
四、生态翻译学中确立的生态翻译伦理价值及其意义
五、结语

(2)翻译伦理视角下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译者责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
    (一)再现的伦理
    (二)服务的伦理
    (三)交际的伦理
    (四)基于规范的伦理
    (五)职责的伦理
三、翻译伦理模式视角下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的译者责任
    (一)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翻译实践概述
    (二)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视角下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的译者责任
        1、再现伦理下的译者责任
        2、服务伦理下的译者责任
        3、交际伦理下的译者责任
        4、基于规范的伦理下的译者责任
        5、职责伦理下的译者责任
四、结语

(3)翻译伦理视角下对中国网络文学在域外初热的冷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走出去具备切实的跨文化传播价值
    1. 文学“卖出去”比“送出去”更能贴近域外普通受众,具备切实的传播效果
    2. 民间力量通过新技术加入文化译介,使翻译工作更接地气、更自主高效
三、网络文学走出去面临精品缺乏及译介失范等问题
    1. 纯商业导向使得网络文学缺乏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精品
    2. 网络翻译市场缺乏伦理指导及专业规范
四、网络译者的翻译伦理思考:身份、责任和选择
五、结语

(4)浅谈生态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助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翻译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生态翻译学的建构特点
    (一)凸显华夏本土文化
    (二)显着的“生态”特征
    (三)理论本身的“包容性”
三、生态平衡:助力翻译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平衡之动态平衡
    (二)生态平衡之文化平衡
    (三)生态平衡之新生态主义
四、生态翻译学的未来展望
五、结语

(5)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生态翻译学
    1.1 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特性
    1.2 生态翻译学对翻译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作用
2.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
    2.1 建构“译者中心”与“译者责任”为互动机制的翻译教学模式
    2.2 建构职业化与服务化为互动机制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
    2.3 建构“校企合作”与“双导师制”为互动机制的培养模式
3. 结语

(6)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选题背景
    1.2 文本介绍
    1.3 选题意义
第2章 翻译实践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2 纪录片相关背景知识准备
        2.1.3 纪录片解说词的特性对翻译的影响
        2.1.4 翻译辅助工具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3章 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译文案例分析
    3.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1.1 意合与形合
        3.1.2 主观与客观
        3.1.3 修辞手法
    3.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2.1 文化负载词
        3.2.2 成语
    3.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3.1 补译——补建译文翻译生态环境
        3.3.2 改写——重构译文翻译生态环境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4.2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4.3 生态翻译学对今后国产纪录片翻译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1.0引言
2.0“译者中心”相关研究评述
3.0“译者”的含义、作用与本质
    3.1以“译者主导”诠释译者地位
    3.2以“译者责任”规范译者行为
    3.3以“译者发展”提升译者能力
    3.4“译者”的作用与本质
4.0结语

(8)“译者伦理”?——皮姆翻译伦理思想析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皮姆的主要翻译伦理观点
3 皮姆伦理思想的问题
4 结语

(9)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民族典籍的翻译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翻译学及其对翻译的伦理要求
    (一) 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概述
    (二)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对翻译的伦理要求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民族典籍翻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译者并未充分履行译者责任
    (二) 未做到原文生态与译文生态的平衡
    (三) 译本难以做到多元共生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提高我国民族典籍翻译伦理的策略
    (一) 提升译者翻译素养, 加强民族典籍翻译的“译者责任”伦理
    (二) 采用生态翻译策略, 践行“平衡和谐”的翻译伦理
    (三) 对外出版多语种译本, 遵循“多元共生”伦理
结束语

(10)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思想分析及其本体论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建构
    1.1 生态翻译学的生态取向
    1.2 生态翻译学的“四译说”思想
    1.3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范畴
    1.4 生态翻译学的生态范式的优越性
2. 为“译者中心”辩护的生态翻译学本体论立场
    2.1“译者中心”的合理性
    2.2“译者中心”的本体论性
3. 结语

四、译者责任和文化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翻译学之三大哲学价值功能[J]. 刘军平. 上海翻译, 2022(01)
  • [2]翻译伦理视角下中国东盟合作与培训中译者责任探究[J]. 王琰. 作家天地, 2022(01)
  • [3]翻译伦理视角下对中国网络文学在域外初热的冷思考[J]. 汪世蓉,刘泓. 怀化学院学报, 2021(03)
  • [4]浅谈生态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助力[J]. 陈怡飞. 民族翻译, 2021(01)
  • [5]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研究[J]. 罗迪江,廖倩. 当代外语教育, 2018(00)
  • [6]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李梦飞.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J]. 罗迪江. 山东外语教学, 2018(06)
  • [8]“译者伦理”?——皮姆翻译伦理思想析辨[J]. 辛广勤. 中国外语, 2018(04)
  • [9]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民族典籍的翻译伦理研究[J]. 刘佳.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1)
  • [10]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思想分析及其本体论立场[J]. 罗迪江,盛洁. 外语教育研究, 2017(01)

标签:;  ;  ;  ;  

翻译责任和文化现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