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心然[1](2021)在《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既往相关研究及导师临床治疗发现,羌月乳膏对治疗神经性皮炎(局限性)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研究以诊断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激素类药物尤卓尔软膏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皮肤屏障测试仪及皮损症状评分与自拟中医证候评分对受试者皮损的不同疗程阶段进行量化评分,以各项评分总分计算有效率与皮肤屏障观察指标为临床观察数据,评价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有效性与对皮肤屏障的修复情况,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为丰富神经性皮炎外治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与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非劣性随机阳性平行对照的方法。收集我科符合纳排标准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用药为羌月乳膏,对照组用药为尤卓尔软膏,指导两组受试者均按照统一的方法用药,试验组用药疗程为28天,对照组按照用药说明疗程为14天。于三个时间观测点记录治疗情况,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4±3d、治疗28±3d。而后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处理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最后对所有入组患者随访观察,评估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有效率对比:治疗14±3天后,试验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治疗28±3天后,两组总有效率相等,均为88.24%,故比较两组治疗显效率,试验组显效率为79.41%,对照组显效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对照组尚未有不良反应报告。试验组复发率17.65%,对照组复发率26.37%。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2临床症状指标评分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症状总分均值为试验组22.79±0.30,对照组22.44±0.23,两组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分均值为试验组9.53 ±0.35,对照组10.65 ± 0.33,经比较两组评分均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主客观临床症状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色泽、肥厚程度、苔癣样变数目、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除主观症状(包括瘙痒及失眠焦虑症状)外,试验组的各项评分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皮肤屏障指标评价对比:治疗前,试验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12.33±6.15、10.29±0.89、55.29±2.50、70.15±1.18;对照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10.06±2.24、11.44±1.14、60.38±2.11、69.94± 1.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皮损皮肤屏障数值均与自身正常皮肤皮肤屏障数值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23.41±13.68、2.97±0.33、62.00±2.13、80.88±0.91;对照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 14.79±1.99、8.35±0.90、60.29±1.88、72.47±0.93。除水分度评分(ML)经检验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评分数值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不同转归组的皮肤屏障修复情况对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TEWL)进行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及无效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TEWL)及皮肤屏障评分值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显效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皮肤水分度(ML)与皮肤屏障评分值分别与好转组、无效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且三组的数值评分依次降低,无效组皮肤屏障评分为最次,试验组药物对皮肤屏障修复程度优于对照组药物。研究结论: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损形态、面积、色泽、肥厚程度及苔癣样变数目。对于该病瘙痒症状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皮肤屏障,减少经皮水分流失值流失、促进表皮修复作用有关。2本研究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是弱效激素尤卓尔软膏,两者均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治疗效果,羌月乳膏疗效非劣于尤卓尔软膏。3在皮肤屏障修复方面,羌月乳膏优于尤卓尔软膏,其疗效与皮肤屏障修复程度呈正相关,证明羌月乳膏在改善皮损症状方面更具有优势。4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缓慢持续作用,患者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坚持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余本璐[2](2020)在《毫火针治疗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毫火针治疗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将治疗前后患者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症状、体征、理化指标、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明确毫火针治疗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包括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探讨毫火针治疗该类病种的独特优势及作用机理。方法本研宄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来自国医堂外治中心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50例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治疗采用毫火针疗法,选取瘙痒较重、皮肤干燥粗糙或肥厚增生等改变的部位,使用毫火针点刺,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8次),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毫火针治疗本病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第4周(治疗8次)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毫火针疗法能有效减轻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的瘙痒程度。2.与治疗前相比,第4周(治疗8次)后患者皮损评分(PASI)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毫火针疗法能有效改善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的皮损情况。3.本研究对21例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血生化指标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有4例患者治疗前血清IgE检测值高于正常值(包括银屑病患者1例、神经性皮炎患者2例、慢性湿疹患者1例),17例患者血清IgE为正常值,治疗后随着瘙痒程度和皮损增生面积的改善,血清IgE值无明显变化趋势。4.与治疗前相比,第4周(治疗8次)后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毫火针疗法可以提高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5.通过随访观察,治疗后第一月(第4周)与治疗后第二月(第8周)随访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毫火针治疗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疗效持久,复发率低。结论毫火针能够有效改善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的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及增生面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毫火针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包括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的最佳有效干预疗程是4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含量)没有明显改变;毫火针在治疗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中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值得大力推广。

黄秀琴[3](2019)在《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来源于我科门诊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血虚风燥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数相等,均为35例。实际临床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最终仅有34例患者坚持完成研究,而对照组为33例。治疗组给予吾师自拟方养血润肤汤内服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将各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的客观症状(皮损面积、丘疹、苔藓样变数目、肥厚程度、皮损颜色)、主观症状(瘙痒、失眠程度)、症状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给予每组患者疗效判定。另外,观察每组疗程结束后随访2月的复发情况和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两方面)。结果:1.治疗4周末,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客观症状评分、主观症状评分以及DLQI积分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治疗2周末,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总评分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再将两组患者症状总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继续治疗至4周以后,两组间比较,存在极其显着差异(P<0.01)。3.治疗4周末,治疗组愈显率(67.65%)明显优于对照组(45.45%),经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本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不仅能显着改善患者的皮损形态、瘙痒及生活质量情况,而且在减轻患者皮损颜色、失眠等方面亦收效满意。2.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且上述指标及总体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故比传统疗法更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张书鹏[4](2019)在《刺络泻血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本课题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刺络泻血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目前关于针刺放血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多停留在临床症状的观察层面,很少有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本次研究以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皮肤科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常用西药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作为对照药物,以各项皮损评分和有效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以炎症因子:白介素-6和瘙痒介质:组胺,作为理化观察指标,不仅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验证刺络泻血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有效性,而且通过对2项理化指标的分析,对其部分治疗作用的机制予以探讨。2.方法: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63例辨证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刺血组(治疗组)32例,脱落2例,入组30例;西药组(对照组31例),脱落1例,入组30例。刺血组的治疗方法为:先将三棱针、皮损部位局部及周围予常规消毒后,然后根据皮损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选择合适的刺血部位和面积,皮损局部经刺血后立即选用合适的火罐进行拔罐治疗,治疗完毕在三棱针施术部位贴以创可贴进行保护,嘱患者要保持治疗局部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每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8周。西药组治疗方法为:每日早晚各涂西药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一次,连续治疗8周。3.结果:①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均值比较,刺血组21.65±5.16,西药组20.61±4.13,两组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均值分别为刺血组4.83±3.31,西药组8.18±3.65,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观察指标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的皮损色泽、形态、面积、伴随症状的评分均下降。除瘙痒症状外,刺血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有效率的比较:经过治疗刺血组的有效率为93.3%,西药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和理化指标的分析:治疗前,刺血组和西药组的白介素6均值分别为97.10±7.74和96.03±7.66,组胺均值分别为81.33±8.16和79.93±7.78,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刺血组和西药组的白介素6均值分别为61.16±3.93和73.30±4.67,组胺均值分别为45.09±4.44和55.81±5.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①刺络泻血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具有显着临床疗效,与西药组相比,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②刺络泻血能够明显降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液中白介素6和组胺的水平,对皮损局部慢性炎症状态和瘙痒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③刺络泻血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探讨。

陈燕,余仙平,叶俊华[5](2018)在《箱庭疗法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箱庭疗法实施心理护理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和内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干预组同时辅以箱庭疗法。观察两组痊愈率及复发率、症状、体征评价,瘙痒程度由患者根据瘙痒程度标尺自评,皮损形态和皮损面积由3位皮肤科医师进行评分;心理状态采用采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患者进行自评。结果 4周后,干预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着变化(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66.67%,干预组痊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干预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辅以箱庭疗法进行心理护理可显着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杨钰鑫,窦鹏,曾丽[6](2015)在《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方法:对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进行评估,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躯体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因子分值均显着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性皮炎对患者心理、穿衣、社交娱乐、工作学习、治疗影响较大;发病部位位于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的DLQI分值比较,男女神经性皮炎患者DLQI分值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与已婚患者DLQ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性皮炎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该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马晓燕[7](2015)在《精神心理因素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既可防止体液散失和阻止有害物质的入侵,也可感受各种刺激,参与全身各种机能活动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在皮肤病的起病和病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精神因素与常见皮肤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1皮肤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皮肤疾病主要是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性疾病,常见原因有过敏、感染

丁玉珊[8](2013)在《复方白鲜皮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血热风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心理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复方白鲜皮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血热风盛型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疗效,探讨慢性单纯性苔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与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血热风盛型慢性单纯性苔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埋线并配合内服复方白鲜皮汤和外用丹皮酚软膏,对照组30例内服复方白鲜皮汤联合外用丹皮酚软膏,疗程6周,通过观察皮损分布范围、皮损形态及瘙痒程度等的变化来判定疗效。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数据资料,分析中医三种证型的积分差异。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率43.33%,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有28.42%的患者焦虑程度高于标准,有23.16%的患者抑郁程度高于正常标准。中医证型中,焦虑患者中以血热风盛证多见,抑郁患者中以血虚风燥证多见。结论:复方白鲜皮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血热风盛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心理因素与慢性单纯性苔藓有密切关系,焦虑患者中以血热风盛证多见,抑郁患者中以血虚风燥证多见。

任磊[9](2012)在《甘石青黛膏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报告两部分。文献综述论述了古今医家对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的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及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治疗进展。临床研究旨在探讨甘石青黛膏干预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的中医外治近期、远期疗效,建立神经性皮炎的中医外治疗效评价体系。方法:从2010年4月30日至2011年6月30日间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神经性皮炎肝郁化火型患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苔藓样变之斑片并结合中医肝郁化火辨证分型标准),本项研究共入组神经性皮炎患40例,详细记录病人的皮损形态、瘙痒程度、焦虑状况、靶皮损面积及中医症候等指标,并客观评价上述指标。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甘石青黛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模拟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和甘石青黛膏模拟剂治疗,观察4周,随访3月,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主要有卡方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两组在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丘疹、皮损色泽、瘙痒程度、靶皮损面积方面均有效,总体疗效近似,两组整体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止痒效果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作用基本相当,缓解瘙痒效果优于丁酸氢化可的松。

肖莉[10](2012)在《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入选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归脾汤加减”,外擦冰黄肤乐软膏,每日三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商品名:西可韦),外擦冰黄肤乐软膏,每日三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总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总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体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比较: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伴随症状积分比较: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本试验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均有效。

二、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与治疗
        1 古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病名的认识
        1.2 古代文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治疗举隅
        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3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3.1 内治法
        3.1.1 从血瘀论治
        3.1.2 从血虚论治
        3.1.3 肝郁化火
        3.1.4 风湿蕴热
        3.2 外治法
        3.2.1 洗剂
        3.2.2 酒剂、酊剂
        3.2.3 醋剂
        3.2.4 熏蒸剂
        3.2.5 膏剂(软膏)
        3.2.6 油剂
        3.2.7 中医其他疗法
        3.2.8 中西医联合外治
        4 中医对与皮肤屏障的认识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 流行病学
        2 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精神心理方面
        2.2 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
        2.2.1 神经系统
        2.2.2 免疫系统
        2.2.3 内分泌系统
        2.3 胃肠功能紊乱方面
        2.4 机械物理刺激方面
        2.5 遗传方面
        2.6 其他方面
        3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3.1 系统治疗
        3.1.1 抗组胺药
        3.1.2 钙剂及维生素类
        3.1.3 镇静安眠抗抑郁药
        3.1.4 病损封闭
        3.1.5 雷公藤制剂
        3.1.6 免疫调节剂
        3.1.7 其他药物治疗
        3.2 局部治疗
        3.2.1 糖皮质激素制剂
        3.2.2 免疫调节剂
        3.2.3 非甾体抗炎药
        3.2.4 维生素D3衍生物
        3.2.5 角质松解剂与维A酸类制剂
        3.3 物理疗法
        3.4 其他
        4 西医对本病与皮肤屏障的认识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2.1 设计类型
        2.2 设计方法
        2.3 样本量估算
        3 研究对象
        4 诊断标准
        4.1 西医诊断标准
        4.2 中医诊断标准
        5 病例选择
        5.1 纳入标准
        5.2 排除标准
        5.3 剔除标准
        5.4 受试者退出的条件
        5.4.1 受试者自行退出
        5.4.2 研究者决定的退出
        5.5 脱落病例的处理
        6 治疗方案
        6.1 治疗药物
        6.1.1 治疗组药物
        6.1.2 对照组药物
        6.1.3 用药方法
        6.1.4 注意事项
        6.1.5 合并用药规定
        6.1.6 研究设备
        7 数据观察
        7.1 一般数据观察
        7.2 临床观察指标
        7.2.1 皮肤屏障数据评分
        7.2.2 皮损主客观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8 时间节点
        9 疗效评判
        10 安全性评价
        11 不良事件处理
        12 统计方法
        13 技术路线
    二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
        2.1 性别
        2.2 年龄
        2.3 职业
        2.4 BMI指数
        2.5 学历
        2.6 民族
        3 临床情况
        3.1 病程
        3.2 靶皮损部位
        3.3 过敏史
        3.4 治疗史
        3.5 既往史
        4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4.1 治疗前评分对比
        4.2 结果评分
        5 不良反应
        6 随访情况
    三 结论与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与讨论
        2 临床资料分析与讨论
        3 治疗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疗效分析
        3.2 皮肤屏障数据分析
        4 安全性及随访分析
        5 药物分析
        5.1 对照组药物选取
        5.2 羌月乳膏方药分析
        5.3 羌月乳膏疗效评价
        6 神经性皮炎治疗与皮肤屏障修复关系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毫火针治疗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一般资料
        1.2.1 研究对象来源
        1.2.2 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操作器材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2.5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1.中医学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记载
        1.2 中医学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治疗
    2.现代医学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认识
        2.1 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
        2.2 现代医学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治疗
    3.对火针疗法的认识
        3.1 火针疗法的起源及发展
        3.2 火针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3 火针操作的注意事项
    4.毫火针与火针
    5.方案确立依据
        5.1 实践依据
        5.2 理论依据
    6.观察指标确立依据
    7.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致谢

(3)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西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治疗进展
    2 祖国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2.1 古籍文献研究
        2.2 当代中医各家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3 中医学对火针的认识
        3.1 火针的历史渊源
        3.2 火针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1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设计方案
    1.1 研究方法
    1.2 技术路线
    1.3 设计方案
研究结果及分析
    1 基本资料可比性分析
        1.1 性别、年龄、病程(见表3)
    2 治疗结果分析
        2.1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客观症状评分对比(见表4)
        2.2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主观症状评分对比(见表5、6)
        2.3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症状总评分对比(见表7)
        2.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定(见表8)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LQI积分对比(见表9)
    3 随访情况
    4 安全性评估
        4.1 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
        4.2 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立论依据
    2 方药分析
        2.1 养血润肤汤方药组成
        2.2 养血润肤汤组方分析
    3 火针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优势
        3.1 中医治疗原理
        3.2 现代医学研究
        3.3 火针治疗皮肤病的优势
    4 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的疗效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5.1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5.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刺络泻血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中医学对神经性皮炎及刺络泻血治疗皮肤病的论述
        1 古代文献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
        2 近现代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
        3 古代文献中关于刺络泻血及其治疗皮肤病的论述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1 神经性皮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2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
        3 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
        4 鉴别诊断
        5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法
        2.2 临床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2.3 理化指标
        2.4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研究结果
        3.3 不良反应
    4 分析与讨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与讨论
        4.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关于瘙痒评分和笑脸评分的应用分析
        4.4 刺络泻血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作用机制的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观察指标评分标准表
    附表4 疗效判定标准表
致谢
个人简历

(5)箱庭疗法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干预组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1.3.1 观察指标
        1.3.2 疗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的比较 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SCL-90评分比较 见表3。
    2.4 复发状况
3 讨论

(6)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皮肤科门诊,入选标准:
    1.2 调查及评定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的比较见表1。
    2.2 观察组DLQI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见表2及表3。
3 讨论

(7)精神心理因素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2 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常见皮肤疾病
    2.1 银屑病
    2.2 慢性荨麻疹
    2.3 神经性皮炎
    2.4 斑秃

(8)复方白鲜皮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血热风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心理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一般资料
    二、 诊断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辩证标准
    三、 病例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六、 治疗方法
    七、 观察指标
        (一) 临床观察指标及评分方法
        (二) 安全性观察及随访观察
    八、 疗效判定标准
    九、 统计学处理
临床心理调查
    一、 一般资料
    二、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辨证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三、 调查方法
        (一) 一般情况
        (二) 调查工具
        (三) 调查表积分方法
    四、 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 疗效比较结果
        (一) 综合积分比较
        (二) 临床疗效比较
        (三) 随访结果
        (四) 不良反应
    二、 心理调查结果
        (一) 证型分布
        (二) SAS 积分
        (三) SDS 积分
        (四) 焦虑状态与一般情况相关性
        (五) 抑郁状态与一般情况相关性
        (六) 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讨论
    一、 中医对慢性单纯性苔藓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单纯性苔藓的认识
    三、 穴位埋线在慢性单纯性苔藓治疗中的应用
    四、 方药分析
        (一) 立方及选穴依据
        (二) 方药组成
        (三) 组方分析
        (四) 单味药药理学研究
    五、 穴位分析
    六、 研究结果分析
        (一) 临床疗效分析
        (二) 随访结果
        (三) 不良反应
    七、 心理调查分析
        (一) 患者焦虑、抑郁产生原因
        (二) 影响焦虑、抑郁状态的因素
        (三) 心理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八、 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甘石青黛膏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
        1 古代文献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法
        1.4 小结
        2 近现代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2.1 近现代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近现代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
        2.2.1 辨证论治
        2.2.2 验方
        2.2.3 中药外治
        2.2.4 针灸疗法
        参考文献(一)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特点
        2 神经性皮炎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2.1 神经因素
        2.2 精神心理因素
        2.3 内分泌、免疫因素
        2.4 局部刺激
        2.5 基因因素
        2.6 其他
        3 现代医学对瘙痒病机研究进展
        4 诊断及鉴别诊断
        5 治疗进展
        5.1 一般治疗
        5.2 内治法
        5.3 局部用药
        5.4 封闭疗法
        5.5 物理治疗
        5.6 心理治疗
        5.7 手术冶疗
        6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二)
第二部分 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诊疗标准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压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病例的脱落
        3.4 研究病例的终止
        3.5 研究病例的剔除
        4 研究方法
        4.1 药物
        4.2 分组方法
        4.3 用药方法及疗程
        4.4 观察时间
        4.5 临床症状积分
        5 疗效判定标准
        6 安全性检查
        7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 治疗前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3 治疗四周后两组疗效比较
        4 痊愈病例3月内复发情况
        5 安全性
    讨论
    参考文献(三)
致谢
个人简历

(10)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1.1 西医诊断标准
        1.2.1.2 中医辨证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标准
        1.2.5 中止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指标
        2.3.1 瘙痒程度
        2.3.2 皮损面积
        2.3.3 皮损程度
        2.3.4 伴随症状
        2.3.5 不良反应
        2.3.6 病情程度判定标准
        2.4 记录情况
        2.5 疗效评价
        2.5.1 疗效评定标准
        2.5.2 病例脱失情况记录
        2.5.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病例入组情况
        3.1.2 病例剔除及脱失情况
        3.2 两组均衡性分析
        3.2.1 两组间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3.2.2 两组间患者年龄(岁)均数与分布情况
        3.2.3 两组间患者病程(月)均数及分布情况
        3.2.4 两组间患者病情比较
        3.2.5 两组间患者瘙痒积分均数及分布情况
        3.3 结果
        3.3.1 两组间总体疗效比较
        3.3.2 两组间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积分比较
        3.3.3 两组间治疗前后伴随症状积分比较
        3.3.4 疗效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的关系比较
        3.3.4.1 性别与疗效关系
        3.3.4.2 年龄(岁)与疗效关系
        3.3.4.3 病程与疗效关系
        3.3.4.4 病情与疗效关系
        3.4 不良反应
    4 结果分析
    5 讨论
        5.1 从“心主神明”探讨神经性皮炎
        5.2 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作用机制初探
        5.3 归脾汤加减方源、组方原理
        5.4 归脾汤加减的现代药理研究探讨
        5.4.1 镇静催眠作用
        5.4.2 抗焦虑作用
        5.4.3 抗炎、抗过敏作用
        5.4.4 免疫调节作用
        5.4.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6 问题与展望
        6.1 本课题的不足
        6.2 今后科研思路
    7 结果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2.1 神经精神因素
        2.2 免疫-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
        2.3 疾病因素
        2.4 刺激因素
    3. 治疗近展
        3.1 中医治疗近况
        3.1.1 中药内治疗法
        3.1.2 中药外治疗法
        3.1.3 中成药外治疗法
        3.1.4 中药内外合治
        3.1.5 其它疗法
        3.2 西医治疗近况
        3.2.1 内治疗法
        3.2.2 心理疗法
        3.2.3 药物加心理疗法
        3.2.4 外治疗法
        3.2.5 其它疗法
    4. 思考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四、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D]. 林心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毫火针治疗局限性增生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余本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3]养血润肤汤联合火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的临床观察[D]. 黄秀琴.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刺络泻血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 张书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箱庭疗法对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J]. 陈燕,余仙平,叶俊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8(04)
  • [6]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 杨钰鑫,窦鹏,曾丽. 医疗装备, 2015(12)
  • [7]精神心理因素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J]. 马晓燕.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5(03)
  • [8]复方白鲜皮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血热风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心理调查分析[D]. 丁玉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9]甘石青黛膏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临床研究[D]. 任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10]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心脾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D]. 肖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心理因素在神经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