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左心室功能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左心室功能

一、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翁莹莹[1](2021)在《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tracking,CMR-TT)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右室心肌应变评估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并经临床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在HCM患者中,22例伴有右心室肥厚HCM,28例不伴右心室肥厚;31例合并有间隔壁强化,19例是无间隔壁强化。病变组收集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对照组收集磁共振平扫图像。心脏磁共振检查平扫主要序列包括心室短轴和长轴四腔心层面快速平衡稳态进动(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序列;增强采用反转恢复-快速梯度回波(Inversion Recovery Fast Grass,IRFGR)序列。所有的图像利用后处理软件(cvi42,Circle Cardiovascular Imaging,v.5.6,Calgary,AB,Canada)进行处理。用该软件追踪并算出右心室的应变相关参数,包括右心室整体及节段心肌的纵向峰值应变(peak strain longitudinal,LPS)、环向峰值应变(peak strain circumferential,CPS)、径向峰值应变(peak strain radial,RPS)及右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应变率(strain rate longitudinal,LSR、strain rate circumferential,CSR、strain rate radial,RSR),并生成右心室的时间-应变和时间-应变率曲线图。分析比较HCM与正常对照组的应变及应变率差异,并依据分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及正常对照组的参数。所有计数资料以数字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C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整体纵向应变分别为(-6.96±4.32;-9.73±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右心室节段性心肌分析中,HCM组与对照组的室中段纵向应变(-5.45(-9.74,8.77);-8.90±7.90)和径向应变(56.92(37.87,86.76);61.9±19.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3)。室间隔强化组与无强化组两组的右室心肌整体径向、环向和纵向应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心室肥厚(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RVH)组与非RVH组两者整体纵向应变(-5.50±4.27;-8.00±4.09)有统计学差异(P=0.003),而两组整体径向应变及环向应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RVH组、非RVH组及对照组的收缩期纵向应变率(peak systolic strain rate longitudinal,SLSR)(-0.64(-0.82,-0.31);-0.47(-0.78,-0.80);-0.78±0.29)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HCM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较正常对照组减低,合并右室肥厚的患者右室功能减低更明显;CMR-TT可以早于RVEF减低检测出HCM患者的RV心肌改变,伴有RVH的HCM心肌应变减低更为显着。

毕亮亮[2](2021)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化疗相关心脏损伤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多种超声心动图技术联合在表柔比星诱导的心脏毒性动物实验模型中的应用目的:本研究比较了多项超声心动图参数在早期检测、预测和联合诊断抗肿瘤相关心脏毒性方面的潜在能力。方法:通过反复给予雄性Balb/c小鼠低剂量表柔比星(6×3mg/kg;n=20)以诱发心脏损伤,同时给予对照组小鼠(n=10)生理盐水来制作动物模型。使用高分辨率啮齿动物超声诊断仪在基线,第二、第四和第六周期后的1天以及化疗结束后的第12天(作为随访)对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斑点追踪应变参数以及心肌做功指数(MPI)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束后,测定了小鼠的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并通过尸检组织学分析评估了心肌损伤。结果:表柔比星实验组中共有13只小鼠出现了心脏毒性。与基线值相比,治疗结束时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纵向应变率(LSR)显着降低(P均≤0.01),MPI升高(P≤0.05)。GLS表现出与心肌病理损伤最佳的相关性,尤其是与胶原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更优(ρ=-0.68,P<0.01)。此外,GLS和MPI与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相关。从基线到化疗的第四个周期,GLS降低超过9.5%以上可预测未来的心脏毒性(OR=0.331,P<0.05)。GLS(截断值=-15.16%)与 MPI(截断值=0.64)联合可以提高诊断心脏毒性的准确性(敏感性92%;特异性87%)。结论:GLS是表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的独立预测因子。GLS与MPI联合可以为心脏毒性的早期检测提供一种无创且灵敏的方法。第二部分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收缩后缩短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脏损伤中的预测价值目的:收缩后缩短(Post systolic shortening,PSS)已被提出作为心肌局部收缩功能障碍的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PSS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脏损伤中的预测潜能。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针对69名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结束后随访观察发生心脏损伤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借助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获取患者化疗结束后左室心肌各节段的收缩后应变指数(Post-systolic strain index,PSI)。PSI(%)定义为:[(心动周期中峰值应变-收缩期峰值应变)/心动周期中峰值应变]×100。当PSI>20%时,认为存在有意义的PSS。终点事件为心脏损伤,可表现为心脏毒性、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严重的心律失常,满足其中之一,即可认为出现终点事件。根据表现为PSS的心肌壁数,将患者分为三组:组(1)无心肌壁表现为PSS、组(2)1个心肌壁表现为PSS、组(3)≥2个心肌壁表现为PSS。根据PSI值的三分位数对患者进行分层。结果:在中位随访18个月(四分位间距为17-18个月)中,有17名患者(24.64%)出现了终点事件。随着表现为PSS的心肌壁数目的增加和PSI分层级别的升高,出现终点事件的风险逐渐增加。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收缩压、整体纵向应变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峰值运动速度e’(E/e’)后,这种关联仍很显着,(每增加一个表现为PSS的心肌壁数,风险比率:1.96;95%置信区间:1.23-3.39;P=0.007;PSI每增加1%,风险比率:1.44;95%置信区间:1.26-1.64;P<0.001)。就预测能力而言,PSS 的 Harrell’s C 指数是 0.70,PSI 的 Harrell’s C指数是0.73,(P均<0.01),提示为中等准确度。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结束后,PSS的存在可以对未来心脏损伤的发生提供独立的预后信息。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3](2020)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文中研究说明心肌病是一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比较复杂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种影像技术如心脏磁共振(CMR)、心脏CT和超声心动图等在心肌病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操作简单, 可直观显示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室壁运动、心脏血流和功能情况, 在心肌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成为心肌病检查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近年来超声声学增强剂(ultrasonic enhancing

蒲彩玲[4](2020)在《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参数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tracking,CMR-TT)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心肌应变情况,进一步探究心肌应变参数对HCM患者有无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的鉴别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诊断的HCM患者93例,其中HCM合并VAs的患者38例,HCM不合并VAs的患者55例,同时纳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将所有受检者的电影和晚期钆剂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图像导入CVI42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常规左心功能参数、左心形态学参数、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和LGE质量百分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HCM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HCM合并VAs与不合并VAs患者之间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CM患者发生VAs的风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得出心肌应变参数和LGE质量百分比对HCM合并VAs的诊断效能,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心肌应变参数与LGE质量百分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M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增高(P<0.001),但其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环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径向舒张应变率(global radial strain of diastolic rate,GRSDr)、整体环向舒张应变率(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of diastolic rate,GCSDr)、整体纵向舒张应变率(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diastolic rate,GLSDr)均降低(P均<0.01)。HCM患者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AP)及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maximal wall thickness,LVMWT)明显增加(P均<0.001)。与不合并VAs的HCM患者相比,合并VAs的患者其LVEF更低(P<0.01),但LAD-AP更大(P<0.01)、LVMWT增厚更加明显(P<0.01)、LGE质量百分比更大(P<0.001)。此外,HCM合并VAs的患者心肌应变受损更加明显(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GE质量百分比和GCS是预测HCM患者发生VA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显示当LGE质量百分比>5.35%或GCS<-14.73%时,能够有效鉴别HCM是否合并VAs,当联合LGE质量百分比和GCS进行诊断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优于两个指标单独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81和0.79)。结论1.HCM患者早期的LVEF尚处于正常范围甚至升高,基于CMR-TT技术探究的心肌应变参数有助于及早发现HCM患者的心肌受损情况。2.LGE质量百分比和GCS均是预测HCM患者发生VA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个指标可提高HCM合并VAs的检出率。3.由于肾衰等特殊原因无法行LGE扫描的患者,GCS有望成为评估HCM患者是否发生VAs的新参数,可为临床诊疗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王方方[5](2020)在《超声分层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早期改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获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内、中、外三层心肌纵向及圆周应变,探讨该技术评估尚无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受累证据的SLE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改变,以期辅助临床判断,改善患者预后。根据SLE患者是否处在活动期来评价其左室心肌机械力学功能改变的程度。方法收集SLE患者42例(SLE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受检者同步连接心电图,待心率稳定及图像显示清晰后,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储存左心室3个心尖长轴切面(标准两腔心、三腔心及四腔心)和3个短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的动态图像,于Echo PAC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准确描记心内膜边界后获得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各层心肌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及各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PSD),并比较两组间机械力学参数的差异。根据SLEDAI-2000评分标准将SLE患者分为两亚组:非活动期SLE组(SLEDAI积分0-4分,SLE-组),共22人,其中男1人;活动期SLE组(SLEDAI积分≥5分,SLE+组),共20人,其中男3人,分析相关参数间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左室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判断活动期SLE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LE组静息心率、收缩压、血脂代谢异常比例均增高(P<0.05)。SLE组LVEF较对照组减低(P<0.01),但数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剩余基本资料及常规超声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SLE组左室整体及节段性各层心肌LS、CS保存一定的梯度特征,即心内膜下层心肌>中间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P<0.05)。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左心室除心尖段各层心肌的LS、整体纵向应变跨壁差值△LS、整体各层心肌及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降低(P<0.05)。SLE组同步化参数PSD较对照组升高(P<0.01)。3.SLE两亚组间比较,SLEDAI和补体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发作次数、病程、补体C4、ESR及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LE-组仅左室整体内层心肌及基底段各层心肌LS降低(P<0.05),PSD升高(P<0.01);SLE+组左室整体、基底段及中间段各层心肌LS减低(P<0.05),整体及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减低(P<0.05),PSD升高(P<0.01)。SLE亚组间比较,SLE+组心尖段中、外两层心肌CS减低(P<0.05),同步化参数PSD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OC曲线分析:左室心尖段CSmid预测活动期SLE患者的截断值为-25.64%、灵敏度85.51%、特异度80.02%、正确指数0.656、曲线线下面积(AUC)是0.819;左室心尖段CSepi预测活动期SLE患者的截断值为-18.92%、灵敏度92.51%、特异度 70.52%、正确指数 0.622、AUC 是 0.881。结论1.本研究中SLE患者左室心肌LS、CS的梯度变化规律与健康人群保持一致,即由内而外逐层递减,由基底到心尖逐段递增。2.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应变梯度规律变化之前,SLE患者左室整体及节段性各层心肌纵向及圆周方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参数已有不同程度下降,另外心肌运动同步化参数PSD较对照组也不同程度地减低。与SLE-患者相比,SLE+患者左心室纵向及圆周运动的损伤程度及范围相对较大。3.以左心室心尖段CSmid、CSepi判断活动期SLE患者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64%、-18.92%,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4.应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检测SLE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各层心肌的机械力学功能变化的可操作性强、图像直观,结合患者是否处在活动期来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下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SLE患者心脏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周淑丽[6](2020)在《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tracking,CMR-TT)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房应变和应变率,探讨其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经1.5T磁共振扫描的5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梗阻组)、54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非梗阻组)和2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有快速平衡稳态自由进动(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 FIESTA)电影序列,扫描层面包括左室短轴,左室二腔心和四腔心长轴层面。采用心血管后处理分析软件cvi42计算左心房应变及容积等相关参数,包括左心房应变(总应变[εs]、被动应变[εe]、主动应变[εa])、应变率(正向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左心房负向应变率峰值[SRe]、舒张晚期左心房负向应变率峰值[SRa])、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及射血分数(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被射血空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GE后处理工作站Cardiac VX计算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包括LVEDV,LVESV,SV,LVEF。根据入院24小时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APB)者和无房性早搏者,各组间心肌应变及容积参数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独立样本t检验,肥厚型心肌病两亚组间房性早搏出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各参数指标与房性早搏出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并用ROC曲线分析观察值对APB的诊断效能。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应变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梗阻、非梗阻和对照组的εs,εe,εa,SRs,SRe和SRa均有统计学差异,呈增高趋势(P均<0.05)。各组的εs分别为17.7±6.0、21.8±7.1和30.4±7.8(%);εe分别为8.6±4.3、11.0±5.8和17.2±5.6(%);εa分别为9.1±3.7、10.8±3.2和13.3±3.5(%);SRs分别为0.86±0.3、0.99±0.4和1.31±0.3(s-1);SRe分别为-0.75±0.2、-0.89±0.3和-1.76±0.4(s-1);SRa分别为-0.82±0.3、-1.02±0.4和-1.36±0.3(s-1)。梗阻、非梗阻和对照组的LAVmin,LAVmax和LAVpre有统计学差异,呈减低趋势(P均<0.05),各组的LAVmin(ml/m2)分别为49.7±18.8、39.7±13.3和19.0±6.1;LAVmax(ml/m2)分别为100.7±26.2、89.9±16.0和59.5±13.5;LAVpre(ml/m2)分别为80.3±22.1、68.6±14.5和41.1±11.0。梗阻、非梗阻和对照组的LATEF及LAPEF有统计学差异,呈升高趋势(P均<0.05),各组的LATEF(%)分别为51.3±10.4、56.4±10.5和68.3±5.4;LAPEF(%)分别为20.3±6.9、23.9±7.5和30.4±12.4,LAAEF(%)在梗阻及非梗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值分别为47.9±9.6、51.6±12.0和63.8±6.4。梗阻组房性早搏出现率明显高于非梗阻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εs是HCM发生APB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0.85;P<0.01),εs诊断APB发生的最佳截段值为20.25%,诊断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79.7%。所有受试者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参数的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曲线均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CMR-TT可通过定量评估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来评价左心房功能改变,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及泵功能均受损,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较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一步受损。εs是HCM患者发生APB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利于指导HCM患者早期临床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雨潇[7](2020)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前后左室心肌应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测量妊娠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分娩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值,分析HDCP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以评价该技术对于HDCP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锦州市妇婴医院产科收治住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HDCP组),同期于两院产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正常妊娠育龄期孕妇42例作为正常妊娠组,同期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行常规身体检查的非妊娠健康妇女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左室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研究对象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A值,再使用3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LV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LVGAS)。两组孕妇分娩后3个月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技术复查,进行比较。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来进行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SNK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DCP组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与正常妊娠组的体重、孕周、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常规超声参数组间比较:分娩前HDCP组、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三组的 LVDD、LVDS、LVEDV、LVESV、LVEF、E 峰、A 峰、E/A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LVDD、LVDS、LVEDV、LVESV 为 HDCP 组>正常妊娠组>对照组,LVEF、E/A值为HDCP组<正常妊娠组<对照组(两两比较P<0.05);E峰、A峰值仅为HDCP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HDCP组、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三组的LVDD、LVDS、LVEDV、LVESV、LVEF、E峰、E/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DD、LVDS、LVEDV、LVESV、LVEF、E 峰、E/A 值为 HDCP 组与正常妊娠组,HDCP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超声参数组内比较:HDCP组分娩前后LVDD、LVDS、LVEDV、LVESV、LVEF、E峰、E/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LVDD、LVDS、LVEDV、LVESV 值减小,LVEF、E 峰、E/A 值增大。正常妊娠组分娩前后LVDD、LVEDV、LVES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 LVDD、LVEDV、LVESV 值减小。(4)3D-STI参数组间比较:分娩前HDCP组、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三组的GLS、GCS、GAS、GR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LS为HDCP组<正常妊娠组<对照组,GCS、GAS、GRS为HDCP组与对照组、正常妊娠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0.05)。分娩后三组比较仅为GLS值在HDCP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HDCP组<对照组。(5)3D-STI参数组内比较:HDCP组分娩前后GRS、GLS、GCS、G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分娩后增大。正常妊娠组分娩前后GLS、GCS、GAS、G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高血压及正常妊娠孕妇妊娠晚期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妊高症患者心肌损害较正常妊娠孕妇严重,分娩后3个月明显恢复。(2)三维斑点追踪技术GLS、GCS、GAS、GRS应变值可反映妊娠高血压及正常妊娠孕妇心肌心功能变化,尤以GLS最为敏感。(3)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客观的评价心肌的形变与收缩功能,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分娩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提供了新方法。

俞子恒[8](2019)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肌淀粉样变性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进行评估,并与肥厚型心肌病相鉴别,并对预后作判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经病理确诊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心肌淀粉样变患者(CA组)共32例,选择同期入住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共34例,并设门诊体检的健康对照组16例。各组进行基线比较并标记心电图记录各参数,同时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并应用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各组进行分析,得到应变指标,并分析指标差异,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指标差异,采用Kaplan-Meier及Cox作生存回归分析。结果:3D-STI测得CA组与HCM组整体径向应变比较(16±7%比23±9%)、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比较(52±17ms比77±25ms)、Sokolow-Lyon指数比较(20±6mm比34±1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其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整体径向应变0.725(截点值19.4%)、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0.812(截点值51ms)、Sokolow-lyon指数0.832(截点值27.5mm)。故整体径向应变<19.4%联合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51ms及Sokolowlyon指数<27.5mm是诊断CA具有高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的指标。CA组与HCM组整体心尖/基底部纵向应变比较(1.49±0.65比0.93±0.5),整体心尖/(基底部+中间段)纵向应变比较(0.59±0.15比0.44±0.19),均高于HCM组;CA组与对照组室间隔心尖/基底部纵向应变比较(3.05±1.49比1.4±0.34),室间隔心尖/(基底部+中间段)纵向应变比较(1.09±0.35比0.64±0.12),均大于对照组;HCM组与对照组整体心尖/基底部纵向应变比较(0.93±0.5比1.24±0.25)、整体心尖/(基底部+中间段)纵向应变比较0.44±0.19比0.59±0.11),均小于对照组。这种应变比值在区分CA组、HCM组、对照组具有显着的意义。对于预后评估,整体面积应变-19%、房间隔厚度10.5mm为生存预后的强烈预测因子。结论:不同于常规超声心动图的是,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的应变指标,收缩功能保留的心肌淀粉样变性与肥厚型心肌病的整体径向应变、左室各壁达峰时间差均具有明显差异,表明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指标可以鉴别心肌淀粉样变性与肥厚型心肌病,该方法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对于预后评估,在整体面积应变的基础上结合房间隔厚度,方法具有独特的预测意义。

孙梦瑶[9](2019)在《分层应变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的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左心室不同构型的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以及心外膜下心肌的圆周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1875岁,平均46.8±10.3岁)。纳入标准:原发病为肾脏疾病;血肌酐水平>707umol/L;年龄>18岁;每周进行三次血液透析,每次持续4h,整个血液透析持续时间至少为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LVEF值>50%);无心包积液。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既往接受过心肺手术或长期服用心血管疾病治疗相关药物;患有恶性肿瘤术后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将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1)左心室构型正常(left ventricular normal,LVN)组:共42例,其中男24例,LVMI≤115g/m2;女18例,LVMI≤95g/m2;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3±9.5)岁;(2)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组:共36例,其中男20例,LVMI>115g/m2;女16例,LVMI>95g/m2;年龄4072岁,平均(48.2±8.9)岁。在同一时期,选择了3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无各类相关疾病,各项临床相关检查均无异常,年龄、性别比与病例组均匹配,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372岁,平均(44.8±9.1)岁。1、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的获取:记录所有受检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及体质量,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并记录血压,抽血化验得到血肌酐(SCr)水平、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2、常规超声参数的测量:具体参数包括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eft atrial end-systolic diameter,LA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stolic thickness diameter,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下侧壁厚度(end-diastolic thickness of the LV posterior wall,LVPWT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以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A)并计算E/A比值、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LVEF。应用公式计算LVMI:LVMI=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LVM=0.8×{1.04[(LVDd+LVPWTD+IVSTd)3–(LVDd)3]}+0.6;BSA=0.0061×身高(cm)+0.0128×体质量(kg)–0.1529。3、二维应变参数的测量:应用Echo PAC工作站,分别从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获取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以及心外膜下心肌的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曲线及与心动周期相对应的心肌应变值。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结果比较:三组年龄、性别、心率及BMI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N组和LVH组的SCr水平、BUN水平、iPTH水平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超声参数比较:与对照组和LVN组相比,LVH组的LADs、IVSTd和LVPWTd显着升高,E/A值显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N组与对照组相比,LVDd、IVSTd、LVPWTd、LADs、E/A值、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维应变参数比较:(1)三组的CS存在梯度特征: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2)与对照组比较,LVN组三层心肌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LVN组比较,LVH组心尖水平三层心肌的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心外膜下心肌的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下心肌和中层心肌CS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尿毒症心肌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左心室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圆周运动受损程度不同,并且左心室壁三层心肌受损程度不一致;2、2D-STE分层应变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不同构型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圆周收缩功能,为判断尿毒症患者心肌的损害程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安超[10](2016)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心脏运动定量(Cardiac Motion Quantification,CMQ)分析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左室纵向应变,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节段的功能。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解放军八十八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G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选取其中示以左冠状动脉主干和/或左前降支(LAD)和/或左回旋支(LCX)病变为主的患者50例,左心收缩功能尚正常(LVEF≥50%),且均为窦性心律;排除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以及既往接受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者(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以及影响心内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疾病,并排除超声图像质量差者。按供血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将缺血心肌分为两组:重度组(狭窄≥70%缺血心肌组),轻度组(即狭窄<70%缺血心肌组)。健康对照组20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美国PHILIPS EPIQ 7C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做常规测量。在心尖四腔切面使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存取左心室流入道血流频谱图及侧壁二尖瓣环的组织多普勒图像,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三腔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进入aCMQ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及左室整体应变并获得牛眼图。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更换三维探头,得到理想的左室图像后,启动全容枳“Full Volume”显像模式,釆集连续4个心动周期形成“金字塔”样全容积三维数据,存储图像以便脱机后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1、冠心病患者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基本临床信息的比较:年龄、性别构成、心率、体重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健康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比较:三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左室舒末内径(LVE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E/A、e/a、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患者两组与健康对照组牛眼图分析比较:冠心病组颜色出现差异,部分心肌节段呈粉色,重度组颜色差异较轻度组显着,而健康对照组牛眼图各心肌节段颜色均匀一致。4、冠心病患者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心肌各节段纵向应变值的比较:牛眼图部分缺血心肌节段纵向应变(SLS)绝对值在冠心病重度组、冠心病轻度组、健康对照组间呈明显递增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冠心病患者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左室长轴整体纵向应变值的比较:健康对照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曲线呈单峰趋势,达峰时间一致;而冠心病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曲线形态变化出现差异,且峰值和达峰时间明显不一致。两腔切面纵向应变(AP2LS)、四腔切面纵向应变(AP4LS)、三腔切面纵向应变(AP3LS)绝对值在冠心病重度组、冠心病轻度组及健康对照组呈递增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在冠心病重度组、冠心病轻度组及健康对照组呈递增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冠心病患者两组与健康对照组实时三维超声测量指标的比较及实时三维超声测量指标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三维超声指标LVEDV、LVESV、LV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牛眼图颜色出现差异,且各节段VTC分布不一致、杂乱,达到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差距较大,健康对照组颜色均匀一致,且各节段VTC达到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一致。三维超声测量指标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比较:应用3DQ Adv分析软件测得的LVEDV、LVESV、LVSV及运用改良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所得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重度组LVEF在RT-3DE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GLS诊断冠心病的截断值:ROC曲线显示以GLS-Avg-19.4%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截断值,其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52%,AUC=0.81。8、相关性分析: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两腔切面纵向应变(AP2LS)、三腔切面纵向应变(AP3LS)、四腔切面纵向应变(AP4LS)与LVEF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1、冠心病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尚正常时,狭窄程度越重,相应心肌局部应变能力越低。应用2D-STI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可准确地反映心肌各节段的收缩功能,为定量分析缺血心肌局部心肌功能提供准确的检查手段。2、2D-STI不仅能够测量各节段心肌的应变值,还可获得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它可以无创、客观、有效地评价病理状态下整体心肌的应变能力,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3、2D-STI心脏运动定量(CMQ)可通过测量冠心病患者左室纵向应变定量分析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节段的功能。

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2.2 成像设备与检查方法
        2.2.1 成像设备
        2.2.2 扫描方法及步骤
    2.3 图像分析及后处理
        2.3.1 心功能分析
        2.3.2 右室心肌应变指标分析
    2.4 重复性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分析
    3.2 HCM组的整体应变一致性分析
    3.3 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右室心肌应变分析
    3.4 室间隔强化组与无强化组右室心肌应变分析
    3.5 RVH 组与非RVH 组右心室心肌应变分析
    3.6 RVH 组、非RVH 组与正常组的整体应变率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与病理
    4.2 肥厚型心肌病的右心功能改变
    4.3 CMR在肥厚型心肌病的应用现状
    4.4 CMR-TT在评估右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心脏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2)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化疗相关心脏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多种超声心动图技术联合在表柔比星诱导的心脏毒性动物实验模型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收缩后缩短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脏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参数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和方法
    2.3 图像分析
    2.4 心肌应变参数的重复性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人的比较
    3.2 延迟强化与心肌应变参数的相关性
    3.3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之间的比较
    3.4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分析
    3.5 心肌应变参数的重复性检验
    3.6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人的影像示例
4 讨论
    4.1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肌应变情况
    4.2 心肌纤维化与心肌应变的相关性
    4.3 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纤维化和心肌应变的相关性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超声分层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早期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成像设备与检查方法
        2.2.1 磁共振成像设备
        2.2.2 扫描方法及步骤
    2.3 图像分析与后处理
        2.3.1 心功能分析
        2.3.2 左心房心肌应变指标分析
        2.3.3 左心房容积指标分析
    2.4 一致性检验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基本资料
    3.2 左室心功能参数比较
    3.3 左心房心肌应变各参数的一致性检验分析
    3.4 左心房心肌应变参数及容积参数比较
    3.5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3.6 ROC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左心房功能
    4.2 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
    4.3 HCM心房容积与左心房功能的关系
    4.4 HCM心房功能与房性早搏的关系
    4.5 HCM心房形变参数与左心房功能的关系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前后左室心肌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8)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肌淀粉样变性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分组及入选、排除标准
    2.2 主要复合终点事件
    2.3 仪器设备
    2.4 血压及血液学检测指标
    2.5 常规超声心动图采集
    2.6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采集方法
    2.7 病理组织活检
    2.8 常规超声指标及斑点追踪应变参数
    2.9 心电图参数指标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CA组、HCM组、正常对照组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3.2 CA组、HCM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比较
    3.3 CA组、HCM组、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LS)参数比较
    3.4 CA组、HCM组、正常对照组二尖瓣水平、乳突肌水平、心尖水平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值(CS)比较
    3.5 CA组、HCM组、正常对照组三维整体应变参数比较
    3.6 CA组、HCM组、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各导联参数比较
    3.7 鉴别CA组与HCM组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
    3.8 对收缩功能保留的CA组进行生存预后分析
4 讨论
    4.1 常规超声参数与应变指标的价值
    4.2 斑点应变指标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
    4.3 右心系统功能与预后
    4.4 心房与房间隔厚度
    4.5 预后相关指标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淀粉样变性的影像诊断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分层应变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左室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D]. 翁莹莹. 南昌大学, 2021(01)
  • [2]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化疗相关心脏损伤中的应用[D]. 毕亮亮.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J].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10)
  • [4]心脏磁共振心肌应变参数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价值[D]. 蒲彩玲. 浙江大学, 2020(02)
  • [5]超声分层应变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早期改变[D]. 王方方. 郑州大学, 2020(02)
  • [6]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D]. 周淑丽. 南昌大学, 2020(08)
  • [7]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前后左室心肌应变[D]. 郑雨潇.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肌淀粉样变性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D]. 俞子恒. 浙江大学, 2019(03)
  • [9]分层应变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圆周应变的研究[D]. 孙梦瑶.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D]. 安超. 泰山医学院, 2016(06)

标签:;  ;  ;  ;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左心室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