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

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

一、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胡宏雁[1](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闵童童[2](2020)在《过度负债条件下国有企业降杠杆对策研究 ——以中钢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高杠杆率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降杠杆也成为了近年的热点词汇。随着高杠杆问题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降杠杆也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可以说高杠杆率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共有的问题。据中国财政部统计,2014年以来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在60%以上,而高产能重工业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高杠杆对企业而言有过重的债务压力,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对社会而言,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降低资金流动率,造成资源浪费。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发布了《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在2019年发改委以及各部门联合发布《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在此降杠杆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策性问题。然而当前降杠杆的正规模式还未形成、降杠杆的可靠方法尚未找到、降杠杆的法律依据未完善、巨额债务的问题仍未解决、高杠杆率问题依然存在,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存在在多家银行有巨额欠款的情况,降杠杆依然是国家待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在这种经济市场环境下,研究降杠杆的有效方法、分析降杠杆实施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对国有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都非常重要。钢铁行业自发展以来就是国家的重要支柱行业,从改革发展之前钢铁行业就是由国家管控的,尽管近几年有很多民间企业也进入其中,但是大型的钢铁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而且,钢铁行业由于内在的体制原因使得钢铁企业能够获得大量的贷款,但如今钢铁行业行情的下行、钢铁价格降低、钢铁原料价格上升、新型钢铁材料替代品的研发,都促使钢铁行业供过于求。钢铁行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在中铁、中建等大型钢企资产负债率基本在75%以上。中钢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兼钢铁企业同样存在高杠杆率的情况,在2016年中钢集团因为天价负债逾期问题选择了债转股降杠杆,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所以,研究国有企业降杠杆对策,可以通过研究钢铁行业的国企的降杠杆情况来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对国有企业降杠杆所运用的债务重组以及债转股的方法和结果分析,结合中钢集团的公司背景以及中钢集团降杠杆的过程的研究分析,提炼出高负债率的国有企业在降杠杆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针对这些共同的问题,研究出通过债转股、债务重组、增加股权融资、增加投资提升经济效益等方法来降杠杆。本文研究中钢集团的降杠杆过程,完善了国有企业降杠杆的方法对策,为其他过度负债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建议,为债转股的过程提供了案例,使其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陈佳[3](2020)在《增长期权创造视角下并购与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并购浪潮推动的技术进步与技术革命,还是借助并购快速成长起来的独角兽企业,以及传统产业中成熟企业通过资产剥离实现转型发展的实践都共同表明,并购重组是企业创造增长机会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关研究方面,尽管公司金融领域关于并购的成果较为丰富,但尚少从资产定价视角考察并购的作用与影响;资产定价领域增长期权的相关研究则缺乏对并购创造增长机会作用的关注。本文从增长期权创造的视角,综合运用实物期权、定价核技术、数值仿真和多元回归等方法,理论为主、实证为辅,深入研究了并购和资产剥离两种行为通过创造增长期权影响并购方资产构成,进而影响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机理,以及生命周期、增长期权特征、并购市场竞争、现金持有等因素对并购创造增长期权作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考虑并购方可通过购买新技术而创造增长期权的外生简化情景,通过比较考虑和不考虑并购两种情形下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大小,理论上揭示了创造增长期权的并购如何通过改变资产构成而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基本机理,并分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并购对资产风险溢价的不同影响,最后进行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结果一致表明:通过提高总资产中增长期权的价值占比,创造增长期权的并购可以提升并购方的资产风险溢价;进一步,在新创增长期权风险和单位投入回报同时较高的情况下,成熟阶段较之年轻阶段进行并购更加能够提升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其次,考虑到并购并非总是能够成功创造增长期权,通过构建同时包含并购期权和增长期权的(两阶段)复合期权模型,将并购创造增长期权的过程内生化,理论上揭示了增长期权创造过程中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动态变化,重点分析增长期权出现概率和持续投入两个重要特征,以及并购市场竞争对并购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长期权的出现概率越高,并购方的资产风险溢价越高;如果并购带来的技术互补和资产协同两种效应都较小,或者增长期权所需的持续投入成本较高的条件下,并购对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体现为提升作用;并购市场的竞争越激烈,潜在并购方的资产风险溢价越高。再者,考虑存在融资摩擦的情形,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功效出发,通过构建带约束条件的并购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理论上分析了现金持有对并购决策的影响,并从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两个层面讨论了现金持有对并购作用的影响,以及利用面板回归和投资组合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现金持有对并购决策具有促进作用,现金持有越高,并购方越可能发起并购;进一步,现金持有不会改变并购对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方向,但会增强并购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程度。最后,除了直接并购增长期权外,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来聚焦核心资产,也可实现类似于增长期权创造的效果。在将资产剥离行为刻画为交换期权的基础上,构建了资产剥离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理论模型,重点分析资产剥离决策的等待灵活性、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等对资产剥离作用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方向取决于非核心和核心两类资产风险溢价的相对大小;而且,总资产中两类资产的价值占比差异越大,交换期权的价值越小,资产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程度越大。进一步,等待剥离的决策灵活性会削弱资产剥离的影响;相对于成熟阶段,年轻阶段进行资产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提升作用更强。

梁龙晖[4](2019)在《黑牛食品并购国显光电估值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愈加活跃。在并购重组中,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估值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项并购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并购效益能否成功实现。现实中,并购动机、市场环境、企业业绩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目标企业的估值产生影响。在本案例中,黑牛食品并购国显光电不仅展示了企业并购多方的利益博弈过程,而且其并购估值有很多值得行业借鉴和总结的地方。黑牛食品和国显光电,在并购发生时双方都是严重亏损的企业,这为并购及其估值增加了难度。本文从宏观到微观、从行业到企业,首先描述了并购的宏观、行业背景,以及公司的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现状;其次,介绍了黑牛食品并购国显光电的整个过程;最后,重点介绍了这次并购的估值,包括估值的方法选择、依据等。在案例描述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黑牛食品并购国显光电的动机、产业环境以及并购活动。研究发现,并购双方在并购时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下,被并购方国显光电的估值主要是因为它掌握了AMOLED核心专利技术,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和潜力,而AMOLED正是当前市场发展潮流和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而且,这类技术也得到了国家政策鼓励,可以享受国家税收政策及资金等多项支持。可见,并购估值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受到方法选择本身的影响,还会受到并购动机、产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认为公司的发展既要契合市场发展,同时也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这样公司才能迅速发展壮大,国显光电的并购估值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展开的。本文为企业转型升级中并购重组估值方法选择、估值影响因素衡量,提供了借鉴,为并购及其估值监管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王盼盼[5](2019)在《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分别提出“建设”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多数海域使用开发需要较大投资,给海域使用权人带来较大流动性压力,海洋自然灾害等可能使投资收益突变为零,又使其承受巨大风险。作为一种结构化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既能盘活发起人存量资产,又能分散其风险,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信用风险是金融产品最主要的风险之一,证券化产品也不例外,测度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可以测算预期违约概率,确定安全发债规模,是信用风险控制的基础。相关研究虽已引起学界关注,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论文立足我国海域使用权融资及资产证券化发展实际,提出将资产证券化应用在海域使用权领域,并测度其证券化信用风险。首先,分析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交易结构,进而分析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来源和特征,确定信用风险测度对象;其次,构建改进的KMV模型,基于实物期权法初步确定基础资产价值,并运用信息扩散技术估计海洋自然灾害概率风险、校正基础资产价值,尽可能实现海域使用权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合理测度;最后,以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为例,进行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实证研究。选取胶东半岛X港散杂货堆场工程项目、Y港油品及液化品罐区回填一期、二期工程项目和堆场扩建回填一期工程项目共四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项目组建资产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依据实物期权法初步确定基础资产价值为15714万元;依据信息扩散技术估计海洋自然灾害概率风险为0.476%,据此校正基础资产价值为15639万元。(2)改进的KMV模型在缺少海域使用权人历史违约数据时也可以较好地测度证券化信用风险。发债规模在13639~15639万元之间时,预期违约概率较大,信用风险较高;当发债规模低于13639万元时,预期违约概率较小,信用风险较低,结合信用评级得出的安全发债规模应不高于13652万元。

赵雅屏[6](2019)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视角下的市场化债转股定价机制研究 ——长航凤凰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仍存在企业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运营效率低下、部门债务负担较重和杠杆率过高等问题。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市场化债转股应运而生。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正式启动。2018年11月13日发布的《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通知》旨在鼓励企业参与市场化债转股,降低全社会的杠杆率,释放市场潜力。但市场化债转股启动至今仍存在明股实债、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执行机制上存在诸多难点,因此,对市场化债转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航凤凰公司市场化债转股为案例展开研究,在选取公司债转股前后股票收盘价及财务报表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基础上,首先探讨市场化债转股执行机制中存在的难点、实施方案中模式的设计、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及实施之后的财务效应;其次,从国有资产的市场价值、安全价值和权力价值三个视角研究债转股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发现价值评估方法的选取和债转股执行方案的制定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期权定价模型对债转股的定价机制进行研究,将计算评估结果与案例中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运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得出的股权价值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同时,进一步分析以股抵债的比例、债转股的比例和执行期限等三个重要因素对债转股执行效果的影响,为债转股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认为,选取合理的定价方法作为制定债转股方案的依据可以保证企业债转股之后有效运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案例研究,本文针对市场化债转股的执行方案和定价机制提出相应建议,认为产权交易市场应更加公开透明,使资产定价更加公正合理;第三方实施机构范围应拓展到业务成熟的股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避免关联交易发生;企业要有效结合债转股持续创新融资模式,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孙佳圣[7](2019)在《中国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开启了我国非金融企业标准化直接债务融资高速发展的通道,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9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类债券融资规模已远超股票融资规模,债券市场用近20年的时间取得了美、英等国债券市场200多年发展的成果,无论在市场形态还是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相较于西方市场都存在诸多的独特性。然而在学术研究方面,与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相比,国内对于债券发行价格的研究少之又少,其中大部分研究都建立在西方债券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债券市场适用性不强,对于我国非金融企业在债券市场中融资成本的研究亟待补充。相较于交易所债券市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方面历史更悠久,发行量更大,总体历史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券发行量约占全市场的75%,是最能代表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情况的市场;另一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相较于交易所债券市场更加丰富,基本覆盖了国内主要大型机构,丰富的市场成员使得对该市场的研究更有普适性。同时考虑到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制度更加灵活,银行可参与承销等特点,本文选择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银行间债券市场2005年首单发行以来至2017年底的共计19752期非金融企业债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分宏观、公司、个券三个层面建立20个包含中国市场特色的解释变量对样本债券发行信用利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其次,分别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倾向评分匹配模型与内生转换模型进一步分析承销商声望与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关系,并将通过不同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再次,考虑到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显着差异,本文分别研究承销商声望对两类企业融资成本的不同影响。最后,为了得到更有指导性的可行建议,本文探讨并进一步探究发行人在聘请承销商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多变量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第一,解释变量对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面板回归拟合优度达到0.61,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进行了较好的解释,可以作为实际债券发行的参考;第二,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债券发行价格的影响是显着的性、整体性的,对不同债券影响的差异较小;第三,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显着低于其他企业约60BP。债券市场中存在地方隐性担保,某一省份债券发生违约将对该省份政府信用造成影响,进而提升该省份其他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一个省份某家发行人发生的违约将会显着提高该省份其他企业的融资成本约10BP。第四,本文对国内研究较少的交叉违约条款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条款的添加未达到其保护投资者进而降低融资成本的应有效果,这很可能与该因素的内生性有关,即监管机构要求资质较低的发行人添加该条款。通过使用面板回归模型、倾向评分匹配模型、内生转换模型三种模型分别分析承销商声望与融资成本的关系,在考虑到发行人-承销商匹配内生性的基础上,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承销商声望有助于降低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对于资质较低的发行人则可以降低更多的成本。本文将该结论归因于高声望承销商的“认可作用”、“宣传作用”以及“包销作用”。另外,承销商声望对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发行成本都具有降低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的降低作用更强,非国有企业通过寻求与高声望承销商合作发行债券,可以更大程度降低其发行成本。通过对内生匹配模型中实际信用利差与假设信用利差的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本文提出发行人在选择承销商时,高资质发行人主要应考虑自身规模、资产负债率、发行规模、发行方式;低资质发行人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盈利能力、是否上市、行业、性质、所在地违约情况等因素,承销商声望有助于弥补发行人上述因素的不利,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在文章的结尾,本文根据结论,对市场建设、债券发行人、债券投资人以及承销商分别提出建议,并针对本文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孙林[8](2019)在《实物期权视角下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与价值研判》文中研究说明恰当的战略调整方式和时机选取,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价值创造的关键,关乎企业兴衰。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资源的不断变化促使企业战略动态调整,同时,也是企业决策者选择战略调整路径的出发点。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是战略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和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从实物期权视角,基于企业战略调整方式开展研究:选择最优战略调整时机以及制定相应投资决策来最大化企业价值;宏观经济环境和战略实施效果双重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时机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具有不同资本结构企业的前向并购时机选择问题;内部增长与外部并购战略调整案例研究。具体包括:依据企业战略调整方式—战略调整时机选择—投资策略的研究路径,剖析战略调整时机选择对当前价值和增长价值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用暂时性冲击影响因子刻画战略调整,构建战略调整时机选择模型及相应投资策略模型,运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获得最优战略调整时机、企业价值解析解和相应的投资策略。剖析托宾和现金流对增长期权的影响,战略调整成本的增加使托宾、战略调整后瞬时现金流对增长期权的边际影响程度均变大,使战略调整前瞬时现金流对期权增长的边际影响程度变小。分析战略调整时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讨论最优战略调整时机的基础。刻画宏观经济环境对战略调整时机的影响。在战略调整时机选择模型中引入马尔科夫过程,用状态转换强度表示宏观经济状态间的转换概率,获得两种客观经济状态转换条件下的企业战略调整阈值、企业价值和相应投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状态转换概率越大,相对战略水平阈值、托宾值、增长期权价值与企业价值比值的越大。将经济状态转换影响纳入战略调整时机选择框架,可为企业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变化动态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探究互联网环境对企业前向并购时机选择的影响。引入互联网效率系数度量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投入成本的变化,运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和实物期权博弈理论,获得了企业并购前后的产量、具有不同资本结构的企业并购阈值,探讨互联网环境对并购时机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倾向于提前进行顺周期前向并购,而存在破产可能时,企业倾向于推迟并购;与传统环境下相比,互联网环境下,并购时机随规模收益参数或原材料价格弹性系数变化而变化的方式发生改变。对比分析互联网环境与传统环境下企业最优战略调整策略,有助于理解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决策行为,并为其提供科学参考。具体应用案例研究。从潍柴动力成长历程入手,剖析潍柴动力实施内部增长战略及潍柴动力并购湘火炬的动机和特征,着重分析了互联网环境对并购效果的影响,并辅以数值模拟验证。本文从企业战略调整方式切入,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研究不同情况下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和企业价值研判问题,丰富了企业战略调整理论与投资决策理论,为企业战略调整决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借鉴。

李心[9](2019)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在高科技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 ——以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数量和金额的增加,高溢价并购带来是难以实现的高业绩承诺和商誉大减值,已经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发展。在众多上市公司中,高科技企业经营较为不稳定,无形资产较多,难以合理估值,更易造成“三高”并购,引发商誉“爆雷”!本文选取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案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高科技企业并购估值问题。宇瀚光电自并购后企业价值与并购估值明显不符,各项财务指标与资产评估机构所采用的收益法预测数存在较大的差异,金利科技经营业绩受到严重拖累。本文借用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实物期权理论,风险溢价理论等企业估值理论,针对高科技企业价值构成与估值特殊性,对比实物期权法与传统估值法评估宇瀚光电之间的优缺点,构建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重新评估宇瀚光电并购价值。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资产评估机构采用的传统估值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确认高科技企业经营出现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对比二叉树模型、成本法、收益法的估值结果并结合并购绩效,证明了应用二叉树模型评估宇瀚光电更具合理性,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评估结果溢价率较低,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不大,比较贴进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三高”现象,防止商誉“爆雷”。对此,建议并购方必须充分重视并购估值方法,提高估值的准确性,减少过度依赖业绩承诺;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应尽量采用不同估值方法进行对比评估,做到合理估值!

李准[10](2019)在《企业决策灵活性对资产风险溢价和资本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总资产可以分解为在位资产和增长期权两类资产。在不确定的决策环境下,企业不仅拥有收缩在位资产以降低固定运营成本的收缩决策灵活性,还拥有执行已有增长期权或创造新增长期权的投资决策灵活性。进一步,考虑在位资产和增长期权两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不同,在位资产的收缩和增长期权的执行(或创造)会通过改变总资产的相对构成而最终作用于资产风险溢价;而且,在债务融资的情形下,企业收缩和投资决策过程中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还将影响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本文在“资产端→负债权益端”的框架下,将在位资产和增长期权作为企业资产的基本构成,分别考虑在位资产收缩和增长期权执行及创造的决策灵活性,综合运用实物期权决策方法、定价核资产定价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等,以理论为主,深入研究资产端两类资产的相对构成及其决策灵活性,如何影响负债权益端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和杠杆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并利用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辅以实证考察。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具体如下:首先,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同时考虑增长期权的执行和创造,通过比较两种决策行为对资产风险溢价的不同影响,理论上揭示了二者共同作用下资产风险溢价随企业生命周期可能的变化规律,并将资本支出和R&D投资分别作为增长期权执行和创造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一致表明:增长期权的执行和创造分别会降低和提升风险溢价,且二者分别对年轻和成熟阶段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理论预示还表明,增长期权的不断执行会使得资产风险溢价随企业生命周期推进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如果考虑增长期权的持续创造,资产风险溢价可能出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其次,注意到运营杠杆和收缩期权同时嵌入于在位资产的事实,理论上揭示了收缩期权和运营杠杆分别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机理所在,并据此为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的“价值溢价”现象给出了一种严格的理论解释与证明,以及通过投资组合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一致表明:运营杠杆和收缩期权分别会提高和降低资产风险溢价,而“价值溢价”现象只有在运营杠杆高且收缩期权价值低的情况下才会存在。进一步,理论上指出了收缩期权和运营杠杆分别对账面市值比与市值规模两个定价因子因子载荷的影响:收缩期权会减弱市值规模效应;运营杠杆则会放大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减弱市值规模效应。再者,从债务利息税盾和破产成本权衡的资本结构理论出发,理论上研究了增长期权不断执行如何导致最优资本结构随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性变化,并进一步考虑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对这种变化趋势的影响。理论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推进的过程中,增长期权不断执行和在位资产逐渐累积会降低企业整体的破产风险,进而导致最优财务杠杆呈现递增趋势;同时,增长期权执行过程中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会降低最优财务杠杆,但代理成本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而逐渐降低。此外,针对最优财务杠杆的变化趋势和代理冲突的影响,给出了基于中国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最后,构建了同时考虑在位资产收缩和杠杆企业破产的实物期权模型,理论上分析了股东和债权人在资产收缩决策过程中的代理冲突如何影响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以及如何影响运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我国实施《劳动合同法》的自然实验事件,给出了支持理论预示的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缩灵活性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运营损失,但如果考虑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收缩灵活性的增强反而可能对最优财务杠杆具有负向影响;而且,运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之间的替代关系只有在考虑收缩灵活性的情况下才更为明显。此外,针对代理冲突导致的收缩灵活性的不利影响,实证证据还表明,企业负债结构中的银行贷款和长期负债可以起到债务治理的作用。

二、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过度负债条件下国有企业降杠杆对策研究 ——以中钢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过度负债研究
        1.2.2 关于降杠杆研究
        1.2.3 简要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过度负债
        2.1.2 降杠杆
    2.2 理论基础
        2.2.1 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2.2.2 债务重组理论
        2.2.3 风险预警理论
        2.2.4 资本结构理论
3 过度负债国有企业降杠杆分析
    3.1 国有企业降杠杆的现状
        3.1.1 过度负债概述
        3.1.2 降杠杆的环境分析
    3.2 国有企业降杠杆的主要内容
        3.2.1 国有企业降杠杆的策略实施
        3.2.2 国有企业降杠杆的主要过程及情况
    3.3 国有企业降杠杆存在的问题
        3.3.1 总杠杆率依然较高
        3.3.2 数字主义降杠杆
        3.3.3 降杠杆阻碍融资
        3.3.4 债转股条件限制严格
4 中钢集团降杠杆分析
    4.1 中钢集团的基本情况
        4.1.1 中钢集团简介
        4.1.2 中钢集团过度负债情况
        4.1.3 中钢集团过度负债的原因
    4.2 中钢集团降杠杆过程
        4.2.1 中钢集团降杠杆的主要方法
        4.2.2 中钢集团降杠杆的实施过程
    4.3 中钢集团降杠杆的评价
        4.3.1 降杠杆的成效
        4.3.2 降杠杆的不足之处
        4.3.3 降杠杆情况总结
        4.3.4 债转股降杠杆建议
5 降杠杆研究结论及对策
    5.1 调整投资结构
    5.2 调整筹资结构
        5.2.1 减少债务融资
        5.2.2 增加融资方式
        5.2.3 分拆股份
        5.2.4 调整债务结构
    5.3 管理营运资金
        5.3.1 强化经营性资金管理
        5.3.2 增强营运资本周转
        5.3.3 往来业务客户风险管理
    5.4 调整利润分配
        5.4.1 减少税收
        5.4.2 减少现金股利分配
参考文献
致谢

(3)增长期权创造视角下并购与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
        1.3.1 并购与资产剥离
        1.3.2 资产风险溢价
        1.3.3 增长期权
        1.3.4 复合期权
        1.3.5 交换期权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并购重组的相关研究
        2.1.1 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决策研究
        2.1.2 并购动机的相关研究
        2.1.3 并购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
        2.1.4 资产剥离的相关研究
    2.2 增长期权与资产定价的相关研究
        2.2.1 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脉络
        2.2.2 增长期权系统风险特征的相关研究
        2.2.3 增长期权执行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
    2.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购创造增长期权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基本假设
    3.3 企业估值的实物期权模型
        3.3.1 不考虑并购的情形
        3.3.2 考虑并购创造增长期权的情形
    3.4 并购决策对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
    3.5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并购作用的比较
    3.6 实证检验
        3.6.1 数据与样本
        3.6.2 变量与指标
        3.6.3 描述性统计
        3.6.4 多元回归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风险溢价随并购创造增长期权过程的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基本假设
    4.3 基于复合期权的并购决策模型
        4.3.1 第二阶段的增长期权
        4.3.2 第一阶段的并购期权
    4.4 资产风险溢价随增长期权创造过程的动态变化
        4.4.1 第二阶段的增长期权风险溢价
        4.4.2 第一阶段的并购期权风险溢价
    4.5 进一步的扩展
        4.5.1 考虑增长期权所需的持续投入
        4.5.2 考虑并购市场的竞争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金持有对并购创造增长期权作用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基本假设
    5.3 现金持有影响并购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
        5.3.1 考虑融资约束的并购决策模型
        5.3.2 现金持有对并购决策的影响
    5.4 现金持有对并购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
    5.5 实证检验
        5.5.1 数据与样本
        5.5.2 变量与指标
        5.5.3 描述性统计
        5.5.4 现金持有对并购概率的影响检验
        5.5.5 现金持有分组下并购对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影响检验
        5.5.6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产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基本假设
    6.3 基于交换期权的资产剥离决策模型
    6.4 资产剥离对风险溢价的影响
        6.4.1 NPV规则下的基准情形
        6.4.2 交换期权的情形
    6.5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资产剥离影响作用的比较
    6.6 实证检验
        6.6.1 数据与样本
        6.6.2 变量与指标
        6.6.3 描述性统计
        6.6.4 多元回归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3-1:各类资产风险溢价的推导
    附录3-2:关于年轻企业并购对资产风险溢价影响的缩放推导
    附录5-1:现金持有与并购对风险溢价影响程度关系的推导
    附录6-1:剥离部分非核心资产的情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黑牛食品并购国显光电估值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并购估值文献回顾
        1.2.2 文献总体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并购及其动因
        2.1.1 并购内涵
        2.1.2 并购动因
    2.2 并购类型与借壳上市
        2.2.1 财务型并购与战略型并购
        2.2.2 借壳及其动机
    2.3 并购估值
        2.3.1 并购估值的方法
        2.3.2 并购估值影响因素
    2.4 并购估值的法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介绍
    3.1 并购双方概况
        3.1.1 壳公司黑牛食品概况
        3.1.2 借壳方国显光电概况
    3.2 并购估值的背景
        3.2.1 宏观背景
        3.2.2 产业背景
    3.3 并购估值的过程
        3.3.1 黑牛食品定向增发及新股估值
        3.3.2 国显光电估值与新设合并
    3.4 并购整合与估值修复
        3.4.1 战略整合与价值再造
        3.4.2 并购估值修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并购估值形成的分析
        4.1.1 资产基础法运用分析
        4.1.2 收益法运用分析
        4.1.3 方法选择与估值的形成
    4.2 产业因素与估值
        4.2.1 产业环境对估值的影响
        4.2.2 产业政策对估值的影响
        4.2.3 产业周期对估值的影响
    4.3 并购动机与估值
        4.3.1 黑牛食品的并购动机
        4.3.2 国显光电置入的动机
        4.3.3 并购动机对估值的影响
    4.4 并购融资、支付与估值
        4.4.1 并购融资对估值的影响
        4.4.2 并购支付对估值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启示
    5.1 来自并购动机的启示
        5.1.1 战略转型与估值
        5.1.2 财务并购与估值
    5.2 来自融资、支付的启示
        5.2.1 并购融资与估值
        5.2.2 并购支付与估值
    5.3 估值方法选择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分析
    3.1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必要性
    3.2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
    3.3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来源
    3.4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4.1 KMV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
    4.2 改进的KMV模型理论框架
    4.3 改进的KMV模型计算步骤
    4.4 本章小结
5 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实证分析
    5.1 样本描述
    5.2 基础资产价值确定
    5.3 计算违约距离和预期违约概率
    5.4 安全发债规模确定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视角下的市场化债转股定价机制研究 ——长航凤凰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去杠杆理论研究
    2.2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
    2.3 债转股对公司的影响研究
    2.4 债转股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2.5 国外债转股借鉴经验
    2.6 文献评述
3 市场化债转股现状分析
    3.1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背景和目的
    3.2 政策实施和落地推进情况
        3.2.1 政策实施情况
        3.2.2 落地推进情况
    3.3 市场化债转股与政策性债转股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长航凤凰债转股案例分析
    4.1 长航凤凰基本情况
        4.1.1 经营业务与行业情况
        4.1.2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4.2 长航凤凰债转股实施方案及效应
        4.2.1 债转股实施方案
        4.2.2 执行机制难点分析
        4.2.3 长航凤凰财务情况分析
    4.3 债转股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4.3.1 市场价值分析
        4.3.2 安全价值分析
        4.3.3 权力价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长航凤凰债转股定价机制研究
    5.1 债转股定价方法的选择
        5.1.1 不同定价方法分析与比较
        5.1.2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优势及适用性分析
    5.2 基于实物期权定价模型长航凤凰定价机制研究
        5.2.1 模型基础与假设
        5.2.2 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5.2.3 股权与债权价值的计算
        5.2.4 价值评估结果分析与比较
    5.3 定价方案决策优化研究
        5.3.1 以股抵债的比例选择
        5.3.2 债转股的比例选择
        5.3.3 债转股执行期限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7)中国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用债券定价模型
    2.2 信用债券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定价介绍
    3.1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历程回顾
    3.2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流程简介
    3.3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流程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价格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4.1 样本的选取与描述
    4.2 无风险利率对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价格的影响分析
    4.3 信用风险因素的选取与描述
    4.4 实证分析及结果描述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承销商声望对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价格影响研究
    5.1 相关理论
    5.2 实证模型
    5.3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5.4 实证分析
    5.5 稳健性分析
    5.6 承销商选择因素分析
    5.7 不同性质企业对比研究
    5.8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8)实物期权视角下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与价值研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来源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与应用
        2.2.2 战略调整驱动机制
        2.2.3 企业并购分类及动因
        2.2.4 期权博弈理论在企业并购中的运用
        2.2.5 企业投资特征及决策依据
    2.3 总结与分析
第3章 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分析框架
    3.1 企业价值与战略调整
        3.1.1 企业价值构成
        3.1.2 企业战略调整方式
        3.1.3 战略调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2 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思路
        3.2.1 内部增长战略调整时机选择路径
        3.2.2 状态转换下的战略调整时机选择路径
        3.2.3 互联网环境下前向并购时机选择路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部增长战略调整时机选择与企业价值
    4.1 模型框架与战略调整刻画
        4.1.1 企业营业利润及其静态优化
        4.1.2 企业战略调整刻画
        4.1.3 考虑战略调整的企业价值
    4.2 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
        4.2.1 模型求解与分析
        4.2.2 最优战略调整时机
        4.2.3 托宾解析解
        4.2.4 投资支出解析解
        4.2.5 托宾和现金流对增长期权乘数的影响
    4.3 数值分析
        4.3.1 参数选择
        4.3.2 战略成本的影响
        4.3.3 托宾和现金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状态转换下的战略调整时机选择与企业价值
    5.1 经济建模
        5.1.1 经济状态转换刻画
        5.1.2 状态转换下的营业利润及其静态优化
        5.1.3 状态转换下的企业价值
    5.2 状态转换下的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
        5.2.1 无战略调整时的企业价值
        5.2.2 状态转换下最优战略调整时机选择
    5.3 数值模拟及转换概率的影响分析
        5.3.1 参数选择
        5.3.2 转换概率对托宾的影响
        5.3.3 转换概率对最优投资支出的影响分析
        5.3.4 转换概率对当前价值和增长机会价值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前向并购时机选择
    6.1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前向并购模型
        6.1.1 问题描述及互联网环境刻画
        6.1.2 前向并购后的企业利润
        6.1.3 模型特征分析
    6.2 互联网环境下无负债企业的前向并购时机选择
        6.2.1 无负债企业价值
        6.2.2 无负债企业前向并购阈值
    6.3 互联网环境下负债企业前向并购时机选择
        6.3.1 负债企业逆周期并购阈值
        6.3.2 负债企业并购策略
        6.3.3 模型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应用研究
    7.1 应用研究一:潍柴动力内部增长战略调整分析
        7.1.1 潍柴动力概况及内部增长战略动因分析
        7.1.2 内部增长战略模拟计算与分析
        7.1.3 状态转换下的战略调整模拟计算与分析
    7.2 应用研究二:潍柴动力并购湘火炬案例分析
        7.2.1 湘火炬概况
        7.2.2 并购动因及效果分析
        7.2.3 互联网环境下前向并购模拟计算与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9)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在高科技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 ——以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目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基本思路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研究情况
        2.1.2 国内文献研究情况
        2.1.3 研究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2.2 期权定价理论
        2.2.3 实物期权理论
        2.2.4 风险溢价理论
    2.3 并购目标企业评估方法选择
        2.3.1 传统估值法
        2.3.2 实物期权法
        2.3.3 实物期权法与传统估值法对比分析
    2.4 高科技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2.4.1 高科技企业概念
        2.4.2 高科技企业价值构成
        2.4.3 高科技企业估值的特殊性
        2.4.4 传统估值法评估高科技企业价值的局限性
        2.4.5 应用实物期权法评估高科技企业价值的比较优势
        2.4.6 评估高科技企业价值的实物期权法估值模型选择
3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2 案例公司简介
        3.2.1 并购方金利科技简介
        3.2.2 被并购方宇瀚光电简介
    3.3 案例公司并购过程简介
        3.3.1 并购过程
        3.3.2 并购估值情况
        3.3.3 并购后金利科技业绩情况
4 案例分析
    4.1 应用传统估值法评估宇瀚光电存在的问题
    4.2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评估宇瀚光电的比较优势
    4.3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在宇瀚光电估值中的应用
        4.3.1 构建营业收入二叉树
        4.3.2 构建自由现金流量二叉树
        4.3.3 未调整宇瀚光电企业价值的确定
        4.3.4 调整后宇瀚光电企业价值的确定
    4.4 评估结果有效性检验
        4.4.1 不同估值方法评估结果比较
        4.4.2 应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
    5.3 启示与建议
        5.3.1 针对并购方的建议
        5.3.2 针对资产评估机构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企业决策灵活性对资产风险溢价和资本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在位资产与增长期权
        2.1.2 运营杠杆与财务杠杆
        2.1.3 资产风险溢价
    2.2 文献综述及评介
        2.2.1 经典的资产定价模型
        2.2.2 增长期权影响企业估值和资产定价的相关研究
        2.2.3 在位资产对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
        2.2.4 资产构成影响资本结构的相关研究
        2.2.5 文献总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增长期权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研究
    3.1 引言
    3.2 基本假设
    3.3 增长期权执行的动态影响
        3.3.1 资产价值
        3.3.2 资产风险溢价
    3.4 增长期权创造的动态影响
        3.4.1 新创期权的价值
        3.4.2 年轻企业的增长期权创造
        3.4.3 成熟企业的增长期权创造
    3.5 增长期权执行和创造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数值释例
    3.6 资产风险溢价随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
    3.7 实证检验
        3.7.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3.7.2 变量定义与指标测度
        3.7.3 描述性统计结果
        3.7.4 多元回归结果
        3.7.5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两类投资影响程度的比较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位资产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研究
    4.1 引言
    4.2 基本假设
    4.3 企业价值
        4.3.1 考虑收缩期权的在位资产价值
        4.3.2 增长期权价值
    4.4 资产风险溢价及构成
    4.5 比较静态分析
        4.5.1 收缩期权
        4.5.2 运营杠杆
        4.5.3 运营杠杆和收缩期权对风险溢价的共同作用
    4.6 进一步的讨论
        4.6.1 价值溢价
        4.6.2 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市值规模效应
        4.6.3 生命周期
    4.7 实证检验
        4.7.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7.2 变量定义与指标测度
        4.7.3 描述性统计
        4.7.4 构造投资组合的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增长期权影响财务杠杆的研究
    5.1 引言
    5.2 基本假设
    5.3 成熟企业
        5.3.1 权益价值
        5.3.2 债务价值
    5.4 年轻企业
        5.4.1 企业价值最大化
        5.4.2 股东价值最大化
    5.5 数值示例
        5.5.1 债务利息
        5.5.2 投资决策与破产决策
        5.5.3 财务杠杆
        5.5.4 代理成本
    5.6 实证检验
        5.6.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5.6.2 变量定义及指标测度
        5.6.3 财务杠杆随企业年龄的变化趋势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在位资产影响财务杠杆的研究
    6.1 引言
    6.2 理论建模
        6.2.1 基本假设
        6.2.2 全权益企业的价值
        6.2.3 杠杆企业的价值
        6.2.4 最优财务杠杆
    6.3 数值示例
    6.4 实证检验
        6.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4.2 变量定义与指标测度
        6.4.3 多元回归结果
    6.5 控制内生性问题的进一步检验
        6.5.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5.2 变量定义与指标测度
        6.5.3 DID模型设定
        6.5.4 多元回归结果
    6.6 本章小结
    附录6A 权益价值、债务价值、收缩临界值和破产临界值的推导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2]过度负债条件下国有企业降杠杆对策研究 ——以中钢集团为例[D]. 闵童童.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1)
  • [3]增长期权创造视角下并购与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D]. 陈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黑牛食品并购国显光电估值的案例研究[D]. 梁龙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海域使用权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测度研究[D]. 王盼盼.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视角下的市场化债转股定价机制研究 ——长航凤凰债转股案例分析[D]. 赵雅屏. 浙江大学, 2019(01)
  • [7]中国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 孙佳圣.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8]实物期权视角下企业战略调整时机选择与价值研判[D]. 孙林. 湖南大学, 2019
  • [9]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在高科技企业并购估值中的应用 ——以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为例[D]. 李心. 暨南大学, 2019(02)
  • [10]企业决策灵活性对资产风险溢价和资本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李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企业资产剥离决策的期权定价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