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柴油污染模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两种柴油污染模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一、两种柴油污染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诗豪[1](2021)在《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氮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稻田免耕因具有节本增效、培肥减排等优点,近些年来已得到大规模推广,然而,长期免耕也存在氮肥损失大、水稻氮吸收低和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厢作免耕在免耕基础上开沟分厢,增强了稻田光温资源、改善了土壤微环境等,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大力推广,可以作为解决免耕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厢作免耕技术对于土壤肥力的改变以及作物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对厢作免耕技术对于稻田土壤中氮素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忽略了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硝化作用与水稻氮素吸收的内在联系。同时,虽然大多研究对于厢作免耕技术在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上有一定的关注,但却缺乏该耕作技术在水稻栽培中的生态经济综合评价。因此,研究厢作免耕技术对稻田土壤中氮素变化的影响,探寻厢作免耕技术下稻田土壤硝化作用及关键微生物与水稻氮素吸收的内在联系、通过不同评价手段对厢作免耕稻田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与2017-2019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镇开展大田试验,设计不同的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水稻氮素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通过碳足迹、能量收支和经济效益手段对不同耕作模式下的稻田生态经济进行评估。具体试验处理包括:常规耕作精耕细作(CT)、常规平田免耕(FNT)和厢作免耕(RNT)。本研究从土壤氮关键微生物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变化规律和土壤氮素变化,结合根系刺激水稻对氮的吸收,探讨了水稻氮吸收与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本研究从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出发,通过碳足迹、能量收支和净生态经济效益对不同耕作模式进行评估,阐述了不同耕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具体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显着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硝酸根(NO3-)含量和铵根(NH4+)含量。与CT处理相比,RNT与FNT处理NO3-含量分别增加了3.8%-16.6%和5.8%-19.2%,RNT与FNT之间差异不显着。相比于CT与FNT处理,RNT处理的NH4+含量分别显着增加5.6%-32.6%和3.2%-19.4%。水稻生育期土壤处于还原状态,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Eh均呈现出了RNT>FNT>CT趋势。2)耕作模式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有机碳(SOC)含量。免耕显着提高了土壤DOC的含量。RNT与FNT处理土壤SOC含量相比于CT处理分别增加了7.2%-11.6%和10.3%-15.0%,但RNT与FNT处理差异不显着。RNT与FNT处理相比于CT处理MBC含量分别增加了15.5%-34.9%和4.48%-23.0%;相比于FNT处理,RNT处理MBC含量显着增加了9.8%-15.4%。3)耕作模式显着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关键功能微生物丰度,但对土壤反硝化作用没有影响。与FNT与CT处理相比,RNT处理土壤平均硝化作用速率分别显着增加19.4%-39.5%和6.2%-16.3%。与CT和FNT处理相比,RNT处理显着提高了总PLFAs、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群落,提高了细菌多样性指数,提高了农田土壤营养(G+/G-)和土壤通气状况(MUFA/STFA)。RNT处理AOA基因拷贝数相比于FNT与CT处理分别增加了35.1%-71.7%和26.3%-46.7%;相比于CT处理,RNT与FNT处理AOB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了17.4%-60.2%和9.3%-26.3%;在反硝化基因方面,FNT处理nir S基因拷贝数分别为CT与RNT处理的1.35-1.96倍和1.28-1.50倍,nir K基因拷贝数分别是CT与RNT处理的1.46-1.91倍和1.30-1.39倍。4)与CT与FNT处理相比,RNT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提高了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与CT处理相比,RNT与FNT处理水稻产量分别增产了15.5%-33.3%和7.0%-22.1%。与CT相比,RNT处理的水稻穗部干物质量显着增加了9.1%-16.6%;相比于CT与FNT处理,RNT处理的水稻穗部氮吸收量分别显着增加了8.8%-21.4%和8.2%-19.2%,RNT的总氮素积累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0.0%-20.4%和4.0%-18.5%。5)耕作模式显着影响土壤CH4排放、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与CF,但对N2O排放没有影响。与CT和FNT处理相比,RNT处理分别减少了29.5%和9.9%的土壤CH4排放。与CT处理相比,FNT和RNT处理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降低15.8%和23.1%。与CT和FNT处理相比,RNT处理降低了CF 34.3%和15.3%。相比于CT处理,RNT处理显着提高41.2%的净能量、25.0%的能量效率和26.7%的能量生产率,降低24.7%的比能。RNT处理NEEB最高,是CT和FNT处理的1.66倍和1.20倍。综上所述,三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厢作免耕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硝化作用速率,刺激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了水稻氮吸收;厢作免耕缓解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足迹,提高能量效率,增加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一项低碳绿色的稻田新型耕作模式。

沈群力[2](2021)在《生物柴油副产品(BCP)对酸性土壤氮循环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能源的不断消耗,化石燃料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枯竭,加之气候环境急剧恶化所引起的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多,给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化石燃料替代品。生物柴油作为碳中和产物,主要利用植物油或动物脂肪通过酯化反应得到,具有清洁、低污染的特点,可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柴油副产品(Biodiesel co-products,BCP),其主要成分是甘油、钾皂及挥发性有机酸。由此,BCP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以及如何高效利用BCP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表明添加BCP可以提高微生物对中性及弱碱性土壤氮素的固持,从而减少氮素淋失,但其对酸性土壤氮素循环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论文以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和淋溶试验,并结合高通量测序、荧光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氮同位素标记等实验手段,探究BCP对酸性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添加BCP对酸性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将BCP与酸性土壤(p H=4.1)充分混合,通过培养和淋溶实验,探究BCP对酸性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施用BCP(1.5 mg BCP-C g-1 soil)显着增加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及微生物活性,并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施用BCP显着降低肥料15N在淋溶液中的回收率。施用BCP显着减少了酸性土壤氮素的淋失(p<0.05)。经BCP的处理土壤无机态氮的损失量与微生物量氮固持增加量相当。说明BCP可能主要通过促进微生物对土壤氮素的固持,从而减少土壤氮素淋失。(2)BCP的添加方式对酸性土壤氮素淋失及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比较表面施加(0-6 cm)和将BCP与土壤均匀混合(0-18 cm)两种添加方式,探究BCP的添加方式对酸性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微生物学机制。不论是表面施加还是与土壤混合添加BCP均显着增加了MBC、MBN,尤其是在表面施加BCP的表层(0-6 cm)土壤中。只添加15N尿素处理的淋溶液中15N回收率为68%,而BCP与土壤混合处理淋溶液中15N回收率仅2.14%,表面施加处理淋溶液中15N回收率为51%。表面施加BCP显着降低了表层(0-6 cm)土壤中AOA amo A和AOB amo A基因丰度以及反硝化基因nir S、nir K和nos Z的基因丰度(p<0.05)。BCP显着增加了nif H基因丰度。第5天时表面施加土层中及第35天时混合施加土层中的nif H基因丰度均显着增加。表面施加BCP处理的表层土壤中(nir K+nir S)/(nos Z)的比值显着低于其他未添加和混合均匀添加的处理,而该处理下的深层(7-18 cm)土壤(无BCP)中(nir K+nir S)/(nos Z)的比值最高。表面施加BCP处理中的CO2和N2O的排放速率显着高于其他未添加和混合均匀添加的处理。完全混合施加比表面施加能更有效地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及N2O气体排放。(3)BCP对不同含水量的酸性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及机制通过向不同含水量(最大田间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的40%、60%、80%和100%)的酸性土壤中添加BCP,探究其对不同含水量的酸性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在所有含水量条件下,BCP均显着提高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MBC、MBN含量及微生物活性。虽然在前7天的培养过程中BCP显着提高了N2O排放,但在7天后所有BCP处理中N2O排放均停止,最大的N2O排放量出现在80%WHC处理中。BCP显着提高了nos Z基因丰度(p<0.05),尤其是在100%WHC处理中。在100%WHC中,与未添加处理相比BCP显着减少了N2O的排放约减排40%。此外,在第7天BCP显着增加了40%和60%WHC下的AOA和AOB amo A基因丰度(p<0.05)。培养结束时BCP显着降低了(nir K+nir S)/(nos Z)的比值(p<0.05)。(4)BCP对不同含水量的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含水量下添加BCP对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随WHC的增加而增加。除在100%WHC外,BCP增加了细菌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而WHC的增加和添加BCP降低了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添加BCP使得细菌群落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细菌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尽管Rhodanobacter(罗河杆菌属)和Clonostachys(生赤壳属)的相对丰度较低,但它们与本实验土壤中N2O排放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除此之外Trichoderma(木霉菌属)、un Burkholderiaceae(伯克氏菌属)和Alicyclobacillus(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N2O排放量仅在第7天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BCP显着增加了生物防治菌种(木霉菌种和伯克氏菌种)的OTU数量(p<0.05),表明BCP可能具有土壤病害防治剂的作用,更利于土壤健康。(5)BCP的添加方式对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BCP不同添加方式对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BCP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BCP显着增加了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Burkholderiaceae(伯克氏菌属)的相对丰度,而显着降低了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及Acidothermus(酸热菌属)的相对丰度(p<0.001)。混合均匀施用(1.5 mg BCP-C g-1 soil)对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没有产生影响,而表面施用(4.5 mg BCP-C g-1 soil)反而会降低表层(0-6cm)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BCP显着增加了Ascomycota(子囊菌门)及Trichoderma(木霉菌属)的相对丰度(p<0.01),而显着地降低了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及Basidiomycetes(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p<0.01)。BCP显着增加了生物防治剂菌种的数量(主要是木霉菌种及伯克氏菌种),混合均匀施用效果优于表面施加。BCP使得土壤群落结构更加优化,并可能对改善土壤健康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阮华[3](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杨小伟[4](2021)在《成本收益视角下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第一师阿拉尔市棉农微观调研数据》文中指出201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用航空建设”。2016年农业部印发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更是要求要淘汰传统喷洒工具,因地制宜推广无人机施药技术。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国家农机补贴的基础上颁布植保无人机补贴政策,进一步推动无人机施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与传统的施药技术相比,无人机施药技术具有不受地形和作物高度的限制、效率高、农药利用率高等显着优点,该技术能有效缓解因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而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更能降低因传统施药技术粗放式喷洒而导致的施药者农药中毒、农药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师阿拉尔市种植的232.52万亩棉花中约1/3的棉田采用无人机施药技术完成施药作业,农户对该技术的采纳率较低。传统的棉花施药技术和无人机实施药技术相比较,成本收益孰高孰低?哪些因素制约了棉农对该项技术的采纳?基于此,本文利用第一师阿拉尔棉区棉农微观调研数据,以农户行为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庇古税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成本投入、环境成本、棉花种植收入三方面入手对研究区不同施药技术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量化核算,在此基础上,从棉农禀赋特征、家庭特征、耕地特征、外部环境、技术认知等不同维度构建了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棉农采纳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各项因素,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2019年一师阿拉尔市无人机施药技术下亩均棉花的施药经济成本为152.493元,亩均环境成本为12.034元,亩均棉花收入为2297.506元,相比研究区其他三种施药技术无人机施药技术在节省施药成本、保护环境、增加收益方面具备明显优势。(2)棉农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是否拥有农用拖拉机3个因素和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行为具有负向影响,棉农的受教育程度、是否兼业、棉花种植面积、参加农业培训频次、周围无人机施药技术使用情况5个因素对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3)完善无人机施药技术推广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棉农有序开展兼业活动、强化棉农教育培训四条对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棉农对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率。

王英南[5](2021)在《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尾气净化装置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车体尾气作为主要污染源之一自然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在国家最新发布的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对于柴油车尾气的排放又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如今针对氮氧化物的处理方式多为车体自带的SCR系统,通过在尾气中加入氨气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排放到空气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应条件要求严格、具有一定毒性等不足。为了进一步保护、净化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本文设计研究一种移动简单、对于工程车辆尾气具有一定净化效果的可移动式车体尾气净化装置,并对其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对装置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将整体分成三个模块:进气模块、净化模块、微纳米气泡循环模块。进气模块保证车体排出的气体可以顺利进入净化装置内部,净化模块保证对尾气的净化效果,微纳米气泡循环模块可以保证装置内的净化因子可以循环产生。提出装置的移动方式,在三维软件中进行装置的初步整体建模。对装置主要承重部件静力学优化分析。对尾气净化装置关键零部件:底板、移动状态下框架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以及移动状态下是否满足许用要求,由分析结果可知,均满足许用条件。为增加底板刚度,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在底板下方添加了加强筋,最大变形量减小了90%。研究吸收塔内的流体运动情况,探究吸收塔结构与填料的性质对于流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填料会提高吸收塔内流场的均匀性,增大空间利用率,填料的各向性质越好也会增加流体在装置内的流动时间。侧向分布流场入口在无填料的条件下可以延长流体的运动轨迹,提高传质时间,在有填料时,侧向分布入口优势会被稀释,还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搭建实验装置,验证所设计装置的使用性能。研究不同因素对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可移动式尾气净化装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张惠云[6](2021)在《基于LCA的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是全球最大的耗水部门,2019年我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1%,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显示我国农业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7.9%。水稻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活动的22.6%,稻田中甲烷的排放占整个农业活动的40.1%。同时,水稻种植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估水稻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水足迹和碳足迹分别是评估水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为综合评估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水足迹和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吉林省2004-2018年水稻生产的水足迹和碳足迹进行核算,分析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组成结构变化。并利用STIRAPT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研究期内水稻生产水足迹与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04-2018年吉林省水稻生产的水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值为149.95L H2Oeq kg-1,其中水稀缺足迹为124.02 L H2Oeq kg-1,约占83%,水劣化足迹为25.93 L H2Oeq kg-1,约占17%。水足迹和水稀缺足迹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2)2004-2018年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碳足迹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值为0.595kg CO2eq kg-1。碳足迹构成中,44.3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甲烷,是水稻生产碳足迹的主要排放源,其次为化肥施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为26.58%。(3)利用相关分析探讨水足迹和碳足迹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足迹和碳足迹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在空间分布上不一致,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吉林省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水足迹较大而碳足迹较小,而东部和中东部地区则碳足迹较高、水足迹较小。(4)利用STIRAPT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水足迹和碳足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和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是水足迹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碳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5)吉林省的水稻生产应在保障水稻高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分区域制定不同的缓解措施。可以通过改善施肥方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以达到优化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目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沈雪[7](2020)在《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将迈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村居民就业与增加农业收入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品的密集投入,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增长,保障了粮食总量供给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实现水稻产出增加已呈乏力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要素的密集投入不仅引致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种植收益的较少,还加剧了生产效率的损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在此背景下,水稻生产需要满足稳定或增加粮食总供给以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以增加农户种植收益所表达的经济目标,也要满足降低水稻生产引致的环境损害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表达的环境目标。从结构优化的视角出发,本研究试图明晰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及其差异性,并探索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水稻生产格局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模式优选—空间布局—引导策略”的基本思路,以回答三个关键的现实问题:“种什么?”“种在哪?”“谁来种?”,以及三个相应的科学问题:(1)我国当前推行的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差异性特征如何?(2)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与方向如何?(3)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为回答上述关键现实与科学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实现整个水稻生产系统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根据上述研究问题与目标,本研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展开了较为细致且严谨的实证分析。据此,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分析表明: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在经济与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单季稻种植模式在减少单位面积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优势显着;再生稻种植模式则在增加单位面积水稻净利润与减少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排放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双季稻种植模式虽然在增加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导致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上述差异性为通过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实现水稻生产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生产格局提供了契机。第二,水稻生产布局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时间视域下,1978~2018年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空间视域下,水稻生产布局总体呈现“南减北增”、“向中靠拢”的变动特征;(2)气候、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是影响水稻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且我国水稻种植的生产布局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第三,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水稻总产量的稳定、种植收益的增加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基于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约束条件,以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为优化对象,我国水稻生产区域的现有空间布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具体来说,东北单季稻稻作区与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保持现有的水稻生产空间格局基本不变;西南稻作区的水稻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以单季稻种植模式为主;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与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将从单、双季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向再生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转变。第四,从土地、劳动力和服务要素匹配视角出发,探究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结果表明:(1)土地转入对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对经营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进一步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转入扩大经营规模并不必然获得规模经济,分散化的土地转入会抑制规模经济的实现。而通过土地整合实现地块经营规模扩张,转入土地的农户选择再生稻与双季稻种植模式的概率均将显着增加。(2)非农兼业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单季稻种植模式。这表明,在劳动要素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具备非农就业能力的农户将更多的家庭劳动配置于非农部门,从而选择劳动投入较少的水稻种植模式。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的生计模式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单季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却显着提升了农户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概率。这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改善生产绩效,诱导农户选择要素投入相对密集、生产环节更为复杂的水稻种植模式。但分工受限于交易成本,过多的生产环节可能导致交易成本激增,因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不必然促使农户选择双季稻种植模式。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再生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显着为正;在非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显着抑制了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1)兼顾经济-环境效应的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应重视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调整与组合创新;(2)发挥区域间水稻生产布局的联系互动效应,水稻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应重视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与贸易壁垒,增强区域间的要素流动;(3)重视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全国水稻种植模式生产布局;(4)促进土地、劳动力与服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相互匹配,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模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经济与环境效应纳入整合的分析框架,为水稻种植模式的优选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2)纳入再生稻种植模式,突破了以往普遍考虑单季稻与双季稻两类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研究对象的完备性;(3)研究充分考虑了土地连片流转、地块整合所表达的地块规模经济,以及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生计模式的影响效应,拓展了有关要素流动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影响的研究。

邓志明[8](2020)在《长江中游区域不同稻田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碳足迹》文中认为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已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农业生产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稻田是CH4的主要排放源,也是重要的固碳场所。因此,优化水稻种植系统可能是一种减少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系统固碳能力的有效措施,对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评价了长江中游区域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固碳能力,以期确立低碳足迹、高固碳能力和高周年产量的水稻种植系统。试验以休耕-早晚稻(FEL)、油菜-早晚稻(REL)、休耕-再生稻(FRa R)、油菜-再生稻(RRa R)、休耕-中稻(FMR)和油菜-中稻(RMR)六个水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油菜播种到水稻收获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定义为系统边界,采用静态暗箱法周年采集农田温室气体(CH4、N2O、CO2),气相色谱法测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元素分析仪测定植株各组分的含碳量,采用重铬酸钾高温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浓度。主要结果如下:(1)2017-2019年各系统油菜产量无显着差异,水稻产量表现为双季稻>再生稻>中稻;从周年产量来看,6个水稻种植系统周年产量(t ha-1 yr-1)从高到低表现为REL(19.4)>RRa R(16.5)>FEL(16.16)>FRa R(15.41)>RMR(13.22)>FMR(10.81);相比于冬季休耕的休耕-水稻种植系统(FEL、FRa R和FMR),冬季种植油菜的油菜-水稻种植系统(REL、RRa R和RMR)的周年产量分别增加了20.0%、7.1%和22.3%。因此,周年三茬的REL和RRa R系统更有利于粮食增产,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从各系统周年农资投入造成的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看,相比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周年农资投入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增加了36.7%、50.4%和73.1%;中稻系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显着低于早晚稻和再生稻系统,再生稻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也显着低于早晚稻。周年农资投入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贡献者为机械柴油消耗,其次为肥料。(3)2017-2019年各系统周年CH4排放主要来源于水稻季,周年N2O排放主要来源于油菜季,稻田CH4排放是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贡献者,因此减少稻田CH4排放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各系统周年CH4排放趋势与水稻季相似,相比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周年CH4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9.5%、28.8%和29.4%;中稻的CH4排放显着低于早晚稻和再生稻,再生稻由于再生季的CH4排放较低,再生稻的CH4排放也显着低于早晚稻。因此,RMR和RRa R系统减排效果最好。(4)2017-2019年6个水稻种植系统的有机碳固定量(以CO2当量记,kg CO2-eq ha-1 yr-1)从高到低依次为FRa R(3495.1)>RRa R(2740.4)>FMR(2655)>RMR(2118.1)>FEL(2046.7)>REL(611.7)。6个水稻种植系统的有机碳固定量抵消了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对碳足迹有着积极影响。(5)2017-2019年6个种植系统周年生产的单位面积碳足迹(以CO2当量记,kg CO2-eq ha-1 yr-1)介于21696-36647 kg CO2-eq ha-1 yr-1之间,单位产量碳足迹(kg CO2-eq kg-1 yr-1)从高到低依次为FEL(2.27)>FMR(2.18)>REL(1.76)>RMR(1.65)>FRa R(1.6)>RRa R(1.45)。冬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碳足迹均分别低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其中种植再生稻的RRa R系统周年单位产量碳足迹最低,主要是由于RRa R系统较低的稻田CH4排放造成的。水稻季稻田CH4排放是系统周年碳足迹的最主要构成,其次是农资投入的肥料和机械柴油消耗,而N2O排放所占比例较小。(6)2017-2019年6个水稻种植系统的周年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分别为6.43、8.21、6.56、9.65、0.64和3.75 t C ha-1 yr-1,各系统每生产1kg经济产量分别固定了0.40、0.42、0.43、0.57、0.06和0.28 kg C kg-1 yr-1,表现为RRa R>FRa R>REL>FEL>RMR>FMR。冬季种植油菜的REL、RRa R和RMR系统的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分别显着高于冬季休耕的FEL、FRa R和FMR系统,其中RRa R系统的周年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固碳能力均为最高。综上表明:油菜-水稻种植系统有利于提高系统周年产量和减少稻田CH4排放,从而降低了系统周年碳足迹和提高系统周年固碳能力;相比于双季稻和中稻系统,再生稻系统由于其“一种两收”的特点,再生稻的农资投入和稻田CH4排放显着降低,且植株固碳量较高。因此,在6个种植系统中,油菜-再生稻系统在周年高产的同时,能够减少水稻种植系统农资投入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系统周年碳足迹和提高系统固碳能力,是实现我国长江中游区域农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周晓雪[9](2020)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产业,也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关键在于促进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贸政策变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日趋凸显。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断涌现,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着改变。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模拟。(1)为揭示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变化特征,论文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并将农业碳排放绩效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时序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探究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整体改善速度呈下降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全国总体及区域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广义的技术进步,部分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恶化。(2)为研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影响,本文构建了贸易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农业碳排放绩效受到贸易环境变化、农户生产规模和减排技术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使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持农业碳排放绩效的长期均衡,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负向抑制作用,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正向促进作用。(3)为进一步探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本文构建门槛模型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的单门槛效应,各区域不同的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是导致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各区域的适度规制及投入有助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发挥正向作用。(4)鉴于近年来中美贸易冲突问题日渐复杂,为探究贸易政策改变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动态GTAP-E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降维技术探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的影响,预期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农业互征25%关税的情景下,2020—2030年中美两国累计GDP相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0.023%和0.001%,累计农业出口分别下降0.096%和0.331%,中美累计碳排放分别下降0.010%和0.02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压力较大,大西南、黄河中游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较高的提升潜力,长江中游、大西北、东北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比较稳定。农业碳排放绩效提升是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且具有区域差异,中美贸易冲突会对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各区域通过适度规制、差异化投入以及改进农业低碳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实现农业绿色经济增长。

巫玉杞[10](2020)在《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建立与清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研究污染形成机制和空气质量管理的基础数据,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排放清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完善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体系,已有的清单评估方法研究都仅针对影响清单质量的某一种或几种因素进行分析,而无法全面评估排放清单质量。定量不确定性分析是清单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缺乏输入参数不确定性信息阻碍了定量分析的应用。为此,本研究在广泛文献调研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了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并结合专家判断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了验证该评估体系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其应用到广东省2017年区域排放清单的质量评估中,从数据质量、排放总量、排放源贡献、空间分布、定量不确定性分析和清单校验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找到影响排放清单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排放清单未来的改进提出建议。此外,在广泛收集排放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源分类的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为清单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构建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自上而下分为4个层级,涵盖数据来源及质量、清单精细程度、清单结果合理性和报告规范性4项评估内容,16项一级评估指标和35项二级评估指标。数据质量重点评估数据来源可靠性及数据代表性;精细程度重点评价估算方法、源分类、时空分辨率细化程度及点源化率等;清单结果的合理性主要从总量、源结构、时空特征及不确定性分析结果综合衡量;报告规范性则是对清单编制工作、报告组分完整性及文档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2)通过收集的35453个基于实际测试或其他权威来源的排放因子,构建了包含478条排放因子不确定性信息的数据集。总体上颗粒物和VOCs排放因子不确定性较大。非道路移动源、扬尘源和工艺过程源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溶剂使用源和工艺过程源的VOCs排放因子不确定性均较高。因此未来应针对颗粒物和VOCs排放,尤其是不确定性较大的排放源开展更多实测研究,以降低其排放因子不确定性。(3)基于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对区域清单进行定量不确定性分析,其SO2、NOx、CO、PM10、PM2.5、BC、OC、VOCs 和 NH3 的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17%~20%、-25%~28%、-30%~39%、-45%~60%、-43%~62%、-53%~116%、-54%~160%、-34%~50%和-50%~86%。由于估算方法的优化及本地化参数的应用,清单不确定性与2012年的结果相比有所降低。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研究各排放源对污染物排放不确定性的影响,发现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扬尘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等对排放清单整体不确定性影响较大。(4)利用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广东省2017年区域排放清单的评估得分为A=0.83,说明该排放清单整体质量良好,其编制工作过程较规范,数据来源较可靠,清单精细程度适中,其结果能够较为准确描述该区域污染物排放特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优化。利用评估体系从上而下逐层分析发现主要是排放因子及相关参数的数据质量影响得分,因此建议未来应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效率进行本地调研,同时制定相应的采样标准和测试规范,并量化实测排放因子不确定性,以提高排放因子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本研究构建国内首个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成功实现对广东省区域排放清单质量的综合评估,同时也为排放清单质量综合评估提供了参考和思路。此外,构建的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不仅为定量不确定性分析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也指导了未来重点排放源测试。

二、两种柴油污染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柴油污染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氮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耕作模式对作物氮吸收的影响
        1.2.1 土壤氮素的研究
        1.2.2 不同耕作模式对根系的影响
    1.3 耕作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
    1.4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研究
        1.4.1 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研究意义
        1.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作用影响研究
        1.4.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反硝化作用影响研究
    1.5 耕作措施对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1.5.1 CH_4排放与耕作模式的关系
        1.5.2 N_2O排放与耕作模式的关系
    1.6 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7 不同耕作模式的生态评估
        1.7.1 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的评价
        1.7.2 农业碳足迹的评价
        1.7.3 农业能量足迹的评估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指标与方法
        2.4.1 试验前样品预处理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3 植株指标测定
        2.4.4 CH_4与N_2O温室气体排放的测定
        2.4.5 碳足迹(CF)及能量收支生态评估
        2.4.6 土壤硝化作用及反硝化作用速率测定
        2.4.7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的测定
        2.4.8 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测定
    2.5 生态经济效应计算
        2.5.1 经济效益(EB)的计算
        2.5.2 生态经济效益(EEB)的计算
        2.5.3 净生态经济效益(NEEB)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NH_4~+和NO_3~-的影响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DOC与 SOC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的影响
    3.4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MBC含量的影响
    3.6 讨论
        3.6.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NH_4~+与NO_3~-的影响
        3.6.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Eh的影响
        3.6.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DOC、SOC及 MBC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PLFAs)的影响
        4.2.1 土壤总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变化
        4.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
        4.2.3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真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
        4.2.4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
        4.2.5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革兰氏阴/阳性菌
        4.2.6 不同耕作模式下磷脂脂肪酸比值
        4.2.7 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的评价
    4.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的影响
        4.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作用关键功能基因丰度AOA及 AOB的影响
        4.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反硝化作用关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4.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关键功能基因丰度与活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氮吸收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5.1.2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根系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影响
        5.1.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1.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氮吸收的影响
        5.1.5 土壤硝化作用与水稻氮吸收的内在关系的分析
    5.2 讨论
        5.2.1 不同耕作模式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5.2.2 不同耕作模式对根系酶活性的影响
        5.2.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氮吸收量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耕作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能量收支与净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
    6.1 结果与分析
        6.1.1 CH_4 排放通量
        6.1.2 CH_4 累积排放量
        6.1.3 N_2O排放通量
        6.1.4 N_2O累积排放量
        6.1.5 GWP与 GHGI
        6.1.6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碳足迹(CF)的影响
        6.1.7 不同耕作模式对农业能量总支出的影响
        6.1.8 碳足迹多元回归分析
        6.1.9 不同耕作模式对EB、EEB和 NEEB的影响
    6.2 讨论
        6.2.1 耕作模式对CH_4排放的影响
        6.2.2 耕作模式对N_2O排放的影响
        6.2.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GWP与 GHGI的影响
        6.2.4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碳足迹及能量足迹农业投入的影响
        6.2.5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总碳排放、碳足迹和能量足迹的影响
        6.2.6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EB、EEB和 NEEB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项目情况
致谢

(2)生物柴油副产品(BCP)对酸性土壤氮循环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中缩略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柴油副产品(BCP)
        1.2.1 生物柴油生产
        1.2.2 生物柴油副产品在土壤中的应用
    1.3 土壤氮素流失的现状及减少措施
        1.3.1 土壤氮素流失现状
        1.3.2 减少土壤氮素流失的措施
    1.4 水分变化及添加易分解碳源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1.4.1 水分变化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1.4.2 添加易分解碳源对土壤氮素循环影响
    1.5 水分变化及添加易分解碳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5.1 水分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5.2 添加易分解碳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6 论文研究依据与思路
        1.6.1 论文研究依据
        1.6.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添加BCP对酸性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概况及土壤基础特征
        2.2.2 实验设计
        2.2.3 BCP的制备
        2.2.4 微生物量及无机氮的测定
        2.2.5 土壤ATP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培养过程中微生物量及CO_2累计排放量的变化
        2.3.2 培养过程中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2.3.3 淋溶过程中微生物量和ATP含量的变化
        2.3.4 无机氮淋失变化与氮肥回收率
    2.4 讨论
        2.4.1 培养实验中BCP对微生物量和CO_2排放的影响
        2.4.2 淋溶实验中BCP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BCP的添加方式对酸性土壤氮素淋失及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土壤采集
        3.2.2 实验步骤
        3.2.3 DNA提取与定量PCR分析
        3.2.4 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生物量与ATP含量的变化
        3.3.2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3.3.3 各处理氮素淋失的变化
        3.3.4 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
        3.3.5 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的变化
    3.4 讨论
        3.4.1 BCP对微生物量碳、氮和ATP含量的影响
        3.4.2 BCP对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3.4.3 BCP对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和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BCP对不同含水量的酸性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土壤采集及基础特征
        4.2.2 实验步骤
        4.2.3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4.2.4 DNA提取与定量PCR分析
        4.2.5 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4.3.2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4.3.3 微生物量碳和ATP的变化
        4.3.4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的变化
        4.3.5 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
    4.4 讨论
        4.4.1 微生物量氮对BCP添加的响应
        4.4.2 CO_2与CH_4排放对BCP添加的响应
        4.4.3 N_2O排放与无机氮含量对BCP添加的响应
        4.4.4 N_2O排放的生物调节
        4.4.5 反硝化基因丰度对BCP添加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BCP对含水量不同的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土壤
        5.2.2 试验设计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5.3.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5.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的变化
        5.3.4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细菌群落对BCP添加和水分变化的响应
        5.4.2 真菌群落对BCP添加和水分变化的响应
        5.4.3 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对BCP添加和水分变化的响应
        5.4.4 微生物共生网络对BCP添加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BCP的添加方式对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 引言
    6.2 方法与材料
        6.2.1 采样点概况及土壤特征
        6.2.2 土壤DNA提取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6.3.2 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6.3.3 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
        6.3.4 土壤细菌共生网络
        6.3.5 土壤真菌共生网络
        6.3.6 共生网络关键物种
    6.4 讨论
        6.4.1 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6.4.2 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6.4.3 BCP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影响
        6.4.4 BCP对共生网络拓扑性质和关键物种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流转
        2.1.2 土地流转规模
        2.1.3 土地流转期限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契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3.2.1 要素替代效应
        3.2.2 人力资本效应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4.1 调研过程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户主基本特征
        4.3.2 家庭特征
        4.3.3 生产特征
        4.3.4 土地流转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5.1.1 模型介绍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6.2.1 描述性统计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1.1 模型设定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7.2.1 描述性统计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致谢

(4)成本收益视角下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第一师阿拉尔市棉农微观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1.3.2 关于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无人机植保技术方面的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户行为
        2.1.3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
        2.1.4 植保无人机
        2.1.5 无人机施药技术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创新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2.3 农业技术采纳理论
        2.2.4 庇古税理论
第3章 第一师阿拉尔市棉农不同施药技术采纳现状分析
    3.1 第一师阿拉尔市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第一师阿拉尔市棉花种植概况
        3.2.1 棉花种植面积概况
        3.2.2 棉花种植特点
        3.2.3 棉花单产概况
        3.2.4 棉花无人机施药技术应用状况
    3.3 第一师阿拉尔市棉农不同施药技术采纳情况调研分析
        3.3.1 问卷设计
        3.3.2 样本区域选择
        3.3.3 调查方法
        3.3.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一师阿拉尔市不同棉花施药技术成本、效益核算
    4.1 第一师阿拉尔市棉农不同施药技术采用情况
    4.2 不同施药技术的成本分解
        4.2.1 不同施药技术的经济成本构成
        4.2.2 不同施药技术导致的环境成本
    4.3 不同施药技术的成本核算
        4.3.1 不同施药技术经济成本说明及核算
        4.3.2 不同施药技术导致的环境成本核算
    4.4 不同施药技术下棉农的棉花种植收入
        4.4.1 棉花种植收入构成
        4.4.2 不同施药技术下棉农的棉花种植收入
    4.5 不同施药技术的效益对比
        4.5.1 不同施药技术的经济成本对比
        4.5.2 不同施药技术的环境成本对比
        4.5.3 不同施药技术的效益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分析
    5.1 计量理论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2 自变量对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的预期影响结果
        5.2.1 棉农禀赋特征的预期影响
        5.2.2 棉农家庭特征的预期影响
        5.2.3 耕地特征的预期影响
        5.2.4 外部环境、技术认知特征的预期影响
    5.3 模型估计结果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棉农自身特征对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5.4.2 棉农家庭特征对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5.4.3 耕地特征对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5.4.4 外部环境、技术认知特征对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基本研究结论
    6.2 提升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的对策建议
        6.2.1 完善无人机施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6.2.2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棉花规模化种植
        6.2.3 引导棉农有序开展兼业活动
        6.2.4 强化棉农的教育培训工作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尾气净化装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背景及意义
    1.2 柴油车尾气
        1.2.1 柴油车尾气特点
        1.2.2 当前柴油车尾气净化处理方法
    1.3 微纳米气泡(MNBs)
        1.3.1 微纳米气泡性质
        1.3.2 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方式
        1.3.3 微纳米气泡的应用
    1.4 气体净化装置的研究现状
        1.4.1 气体净化装置概述
        1.4.2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与实际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净化装置结构设计与研究
    2.1 设计要求
        2.1.1 装置基本要求
        2.1.2 装置使用相关要求
    2.2 装置主要参数指标
    2.3 总体方案设计
        2.3.1 进气模块设计
        2.3.2 尾气净化模块设计
        2.3.3 微纳米气泡水循环模块设计
    2.4 关键零部件选型与设计
        2.4.1 主要承重部件设计
        2.4.2 装置框架设计
        2.4.3 承重轮选型
        2.4.4 轴流风机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零部件力学分析与设计
    3.1 底板静力学分析
        3.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3.1.2 定义材料
        3.1.3 网格划分
        3.1.4 添加载荷与约束
        3.1.5 求解分析
    3.2 底板优化设计
        3.2.1 加强筋对底板影响
        3.2.2 模型建立
        3.2.3 定义材料与网格划分
        3.2.4 添加约束条件与求解分析
    3.3 移动状态下框架结构强度分析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2 受力分析
        3.3.3 定义材料与网格划分
        3.3.4 添加约束及载荷
        3.3.5 求解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置内双线路循环与吸收塔仿真分析
    4.1 CFD基本理论与流程
        4.1.1 计算流体力学(CFD)
        4.1.2 CFD流体分析基本控制方程与模型
        4.1.3 CFD软件求解一般流程
    4.2 吸收塔内单路线流体分析
        4.2.1 尾气净化路线
        4.2.2 微纳米气泡水循环路线
    4.3 填料对双路线协同运行影响
        4.3.1 流体分析前处理
        4.3.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设置
        4.3.3 求解及结果分析
    4.4 入流口位置对吸收塔流体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尾气净化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仪器
    5.2 微纳米气泡直接脱除尾气实验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5.2.3 实验内容
        5.2.4 实验条件
        5.2.5 实验结果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NO浓度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5.3.2 进气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5.3.3 装置运行稳定性
    5.4 微纳米气泡设备与传统设备差异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LCA的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碳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2.1.2 吉林省水稻生产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系统边界
        2.2.2 水足迹的计算方法
        2.2.3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2.2.4 影响因素分析
    2.3 数据来源
3 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特征
    3.1 水足迹的时空特征
        3.1.1 水稻生产水足迹时间变化特征
        3.1.2 水稻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化
    3.2 碳足迹的时空特征
        3.2.1 水稻生产的碳足迹时间变化特征
        3.2.2 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空间变化特征
4 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变量与模型选择
    4.2 偏相关分析
    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 主成分分析
    4.5 优化对策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主要结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图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水稻种植模式
        2.1.2 经济效应
        2.1.3 环境效应
        2.1.4 作物空间布局
    2.2 文献回顾
        2.2.1 作物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
        2.2.2 作物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研究
        2.2.3 农户作物种植模式选择行为研究
        2.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3.1 总体分析框架
    3.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理论分析
        3.2.1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
        3.2.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
    3.3 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分析
    3.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分析
        3.4.1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3.4.2 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3.4.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第4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成本-收益统计分析
    4.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置
        4.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基准回归:基于O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4.3.2 内生性问题讨论: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基于MESR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4.3.4 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4.4 进一步讨论:基于生产成本分解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分析
    5.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5.1.1 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
        5.1.2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5.1.3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分析
    5.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置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5.2.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5.2.4 稳健性检验
        5.2.5 异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6.1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特征分析
        6.1.1 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动
        6.1.2 特征性事实描述
    6.2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2.2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6.3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实证分析
        6.3.1 空间布局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6.3.2 模型构建
        6.3.3 参数确定
        6.3.4 空间布局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与引导策略分析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7.1.1 研究方法
        7.1.2 变量选择与说明
        7.1.3 核心变量描述性统计
    7.2 土地转入、非农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
        7.2.1 基准回归:基于MN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7.2.2 内生性问题:基于RBP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影响: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7.3 进一步讨论:土地整合、代际分工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7.3.1 基于地块整合的异质性分析
        7.3.2 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
        7.3.3 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7.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引导策略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长江中游区域不同稻田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碳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列表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1.2.1 稻田CH_4排放
        1.2.2 稻田N_2O排放
    1.3.不同种植系统的碳足迹
        1.3.1 碳足迹的定义
        1.3.2 农业碳足迹
        1.3.3 不同种植系统对农业碳足迹的影响
    1.4.水稻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
    1.5.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域概况
    2.2.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3.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农资投入
        2.3.2.土壤有机碳固定
        2.3.3.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4.产量测定
        2.3.5.温室气体采集与测定
        2.3.6.碳足迹计算
        2.3.7.系统固碳能力计算
    2.4.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下油菜和水稻以及周年产量
    3.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农资投入
    3.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
        3.3.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各生长季和周年CH4排放
        3.3.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各生长季和周年N2O排放
    3.4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碳足迹
        3.4.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油菜生产碳足迹
        3.4.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水稻生产碳足迹
        3.4.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周年生产碳足迹
    3.5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
        3.5.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油菜和水稻植株各组分含碳量
        3.5.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油菜季固碳能力
        3.5.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水稻季固碳能力
        3.5.4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周年固碳能力
4 讨论
    4.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1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CH4排放的影响
        4.1.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N2O排放的影响
        4.1.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周年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4.2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碳足迹的影响
        4.2.1 油菜和水稻对碳足迹的影响
        4.2.2 农资投入对碳足迹的影响
    4.3 不同水稻种植系统对固碳能力的影响
    4.4 研究的创新点、问题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4.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4.4.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4.4.3 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Supplemental table1:本研究的农资投入调查问卷数据
致谢

(9)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测度
        2.1.1 农产品贸易开放
        2.1.2 农业碳排放
        2.1.3 农业碳排放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低碳农业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3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2.3.2 国际贸易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2.3.3 文献述评
    2.4 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
        2.4.1 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
        2.4.2 贸易开放的基础设施效应
        2.4.3 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时空异质性分析
    3.1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3.1.1 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3.1.2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3.2 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2.1 中国四大板块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2.2 中国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3.3 中国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绩效时空异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总体时序分析
    4.1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
        4.2.1 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
        4.2.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4.2.3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发展历程
    4.3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3 协整分析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5.2 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2.1 四大板块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2.2 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5.3 门槛效应检验
        5.3.1 门槛模型构建
        5.3.2 门槛模型结果与分析
        5.3.3 四大板块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5.3.4 八大经济区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6.1 农产品宏观经济贸易模型建模
        6.1.1 动态全球贸易能源-环境分析模型
        6.1.2 全球贸易的区域影响降维方法
        6.1.3 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方法
        6.1.4 GTAP-E数据库集成
        6.1.5 政策情景设置
    6.2 国别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6.2.1 各国及地区实际GDP的变动
        6.2.2 各国及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变动
        6.2.3 中国进出口去向变动
        6.2.4 各国及地区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的变动
        6.2.5 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出变动对比
    6.3 中国省(市、区)级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6.3.1 中国各省(市、区)经济总产出变化
        6.3.2 中国各省(市、区)出口贸易总额变动
        6.3.3 中国各省(市、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碳排放变动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
        7.2.2 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
        7.2.3 适度规制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7.2.4 差异化投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7.2.5 引进农业低碳生产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建立与清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1.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评估研究现状
        1.2.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校验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方法体系建立
    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选取
        2.1.1 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与原则
        2.1.2 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方法建立
        2.2.1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2.2.2 排放清单质量综合评估模型
        2.2.4 排放清单质量等级评估与结果分析
    2.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合理性评估方法
        2.3.1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2.3.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合理性其他评估方法
    2.4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分析与数据集构建
        2.4.1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的构建原则
        2.4.2 排放因子数据来源
        2.4.3 排放因子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2.4.4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源分类的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构建
    3.1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总体情况
    3.2 固定燃烧源
        3.2.1 电厂
        3.2.2 工业燃烧源
        3.2.3 民用源
    3.3 道路移动源
    3.4 非道路移动源
    3.5 工艺过程源
    3.6 溶剂使用源
    3.7 扬尘源
    3.8 生物质燃烧源
    3.9 农业源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排放清单不确定性量化与校验研究
    4.1 区域人为源污染物排放清单概况
        4.1.1 区域排放清单排放源分类分析
        4.1.2 区域排放清单结果及排放源贡献结构分析
        4.1.3 区域排放清单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区域排放清单点源化率分析
    4.2 区域排放清单定量不确定性分析
    4.3 排放清单关键不确定性源识别及分析
        4.3.1 道路移动源
        4.3.2 非道路移动源
        4.3.3 工艺过程源
        4.3.4 溶剂使用源
        4.3.5 扬尘源
        4.3.6 生物质燃烧源
    4.4 区域排放清单校验
        4.4.1 排放清单横向比较
        4.4.2 排放清单趋势分析
        4.4.3 空气质量监测浓度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体系应用研究
    5.1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
        5.1.1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的选择
        5.1.2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的赋值
        5.1.3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权重
        5.1.4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结果量化
    5.2 区域排放清单评估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及质量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附录2 清单精细程度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附录3 清单结果合理性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附录4 报告规范性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两种柴油污染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氮吸收的影响[D]. 李诗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生物柴油副产品(BCP)对酸性土壤氮循环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沈群力. 浙江大学, 2021
  • [3]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成本收益视角下棉农无人机施药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第一师阿拉尔市棉农微观调研数据[D]. 杨小伟.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5]基于微纳米气泡的尾气净化装置设计与研究[D]. 王英南. 东华大学, 2021(01)
  • [6]基于LCA的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惠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 沈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8]长江中游区域不同稻田种植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碳足迹[D]. 邓志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10]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建立与清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巫玉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两种柴油污染模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