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的启示

心理实验的启示

一、心理学实验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寇文亮[1](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赵梓辰[2](2020)在《汉语阅读中词语学习的重复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前经验往往影响认知和学习,重复启动效应是其中较为典型的现象,即刺激的重复出现能够提升人的反应速度或降低反应错误率。该效应在教学中则体现为利用重复学习和复习来提升学习效果。目前重复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多探讨英语或汉语中单独字词、语法句法或在较长语篇中词语的重复启动效应。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词语时常伴随着较短的语句背景和其他辅助手段,并对所学词义进行了解和理解,而且复习与首次学习之间常常夹杂一些无关信息。为了探讨汉语语句中所学词语的背景线索、所学词语在例句中的位置、语义以及延时重复期间的无关语句是否影响重复学习的效果,本研究试图采用两刺激启动范式下的词汇判断任务,通过三个实验分别探究这些因素对汉语语句中词语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在两刺激启动范式中,每次试验中相继呈现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目标刺激与启动刺激相同或为新刺激。本研究采用的启动刺激为带有语句背景的词语,目标刺激为单纯词语,被试对目标词语进行真假词判断,记录被试反应时与反应正确率。实验材料中,真词采用汉语双字词语,假词部分采用双真字合成的无意义词语,背景语句为中性汉语短句。实验在心理学行为实验室进行。具体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实验一探讨了线索提示(语句中启动词语是否标有下划线)对重复启动学习效果的影响,采用2(重复性:重复vs.新颖)*2(线索:有vs.无)的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重复启动效应与下划线线索效应均存在,且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线索提示在提升重复学习的效果上,其显着性较之无线索提示的情况下更突出;实验二考查了词语熟悉性(即对词义的理解)和启动词语在句中的位置是否影响重复学习效果,采用2(刺激词语的熟悉性:真词(熟悉)vs.假词(不熟悉))*2(重复性:重复vs.新颖)*3(启动词语位置:句首vs.句中vs.句尾)的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重复/启动效应只在启动与目标词语均为真词的情况下存在,且当词语位于句中时重复启动效应最强;实验三通过在语句与目标词语之间插入干扰句检验其对重复学习效应的影响,采用2(重复性:重复vs.新颖)*3(干扰句数:0句vs.1句vs.3句)的被试内设计。结果得出,即使存在少量与启动句逻辑不相关的干扰句,重复启动效应仍然存在。根据本研究的三个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三个实验中重复主效应均显着,表明在语句中重复学习词语时能够提升学习效果;(2)线索效应存在,且能够凸显重复效应,可能因为二者同时存在时注意力主要分配在启动刺激上,这使得被试对启动词语的加工更为精细完善;(3)重复启动效应只在启动词语与目标词语均为真词的情况下存在,结果符合词汇通达理论,即重复启动效应的产生可能是因为重复使被试更好的理解了词义;(4)空间位置效应显着,在实验中体现为当启动刺激位于句中时促进效应最显着,可能是由于视域的中央凹区域效应存在,即被试最先关注和加工视觉中部信息(在实验中体现为语句中央);(5)即使存在少量与原句逻辑不相关的干扰句,重复启动效应仍然存在,可能是由于语句中词语的学习效应能存在一定时间,逻辑不相关语句并不足以显着干扰加工。结合研究结果,本研究对汉语语词学习提出如下建议:(1)利用汉语语句学习双字词语,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在利用语句中学习词语时,可在所学目标词语下方添加下划线等线索提示,来进一步提升重复学习/复习的效果;(3)教师在为汉语教学选取例句时,优先选取目标学习词语位于句中的句子,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应当加强知识巩固;(4)重复学习/复习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语义理解,因此教学时应避免死记硬背;(5)从语句中学习词语的学习效应能够持续一定时间,少数无关干扰句不会影响这一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暂时的分心,或教师短时转移到其它知识的讲解对重复学习影响不大。

曹晓静[3](2020)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注意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注意决定着学习者能否对学习内容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真正的学习能否发生,学习注意是保证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的重要前提。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知识表征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其具有丰富且灵活的色彩信息客观形态,学习者伴随着对色彩信息的感知获得知识与技能。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厘清色彩与学习注意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必要从促进学习注意的角度对色彩表征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资源画面的色彩表征不仅具有知识表征的内涵,而且在学习过程具有吸引、引导、保持学习者学习注意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除了要正确的表征知识内容,还应实现对学习注意的管控,使得色彩表征更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因此,如何利用色彩表征设计正确的表达知识信息、提升学习注意、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了解、认知、体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咨询、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学习注意的研究视角开展色彩表征设计的研究,探讨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影响学习注意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研究从学习注意、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相关研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与述评。通过对学习注意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学习注意的类型(选择性学习注意、持续性学习注意、分配性学习注意)、学习注意的驱动过程(显性刺激驱动→隐形刺激驱动→目标导向驱动)。通过对学习资源画面的文献内容分析指出色彩表征在学习资源画面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对色彩表征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形态(知识内容形态、知识关系形态、知识目标形态),以及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特征(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视致简与实致繁的学习体验特征、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对相关研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从视觉注意研究的角度进行眼动实验与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脑波实验的联合实验研究验证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色彩构成理论的分析,推衍出色彩表征知识内容形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关系形态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目标形态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观点,为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特征整合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信号检测理论为本研究提出优化学习注意色彩表征设计的三种基本形式“色彩编码设计形式”“色彩线索设计形式”“色彩信号设计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在学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色彩编码设计即对“色彩内容的组织”、色彩线索设计即对“色彩关系的调节”、色彩信号设计即对“色彩目标的控制”的观点。本研究在模型构建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构建了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与操作模型。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理论探讨。关系模型从优化学习资源画面设计质量的理论研究视角指出,影响学习注意驱动过程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可以实现色彩内容对知识内容形态的表征、色彩关系对知识结构的表征、色彩目标对知识目标的表征。操作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促进有效学习注意形成的设计流程的系统梳理,其整体架构是:学习注意类型分析→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分析→画面语言设计架构→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形式影响。画面语言设计架构是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研究架构形成“色彩表征语义设计→色彩表征语用设计→色彩表征语构设计”。画面语言设计架构展示出语义设计与知识内容关联,语用设计与学习者、教师、媒介的关联,语构设计与画面要素的关联。本研究主要以画面中的三种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开展眼动与脑电波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学习情绪、学习结果的测量,导出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具体包括:研究一、关于色彩内容的组织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动态画面、静态画面、文本画面中的色彩内容的研究。在学习过程的“时间线”中对色彩表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中色彩内容的合理组织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产生选择性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的中后期随着时间的发展色彩表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逐渐减弱,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了解。2文本画面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明度差会影响学习者的选择性学习注意,明度差大于50灰度级的画面有利于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更好的学习结果。研究二、关于色彩关系的调节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静态图文融合画面中不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红色线索、蓝色线索、无色彩线索)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以及不同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色彩基本属性形成的线索(色彩相变化线索、明度推移线索、纯度变化线索)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通过对发生时空变化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画面”中色彩线索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红色在“吸引”学习者视觉注意上具有优势;蓝色在“引导”“保持”视觉注意上即产生持续性学习注意方面具有优势;无色彩线索的画面不利于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认知;2对于大学生,陈述性知识更适合采用与知识内容相匹配的色彩线索表征(如纯度变化)知识关系;程序性知识更适合采用具有层次感与结构感(如明度变化)的色彩线索表征知识关系;色彩线索设计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如主观色彩偏好)。研究三、关于色彩目标的控制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对比色、近似色)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以及色彩信号的位置呈现方式(临近呈现、顺序呈现)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画面中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的强弱容易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速度以及学习者对知识目标的体会;2不同画面中色彩信号的临近呈现方式更易于学习者产生分配性学习注意,有利于学习者体会知识目标促进学习结果的提升。本研究最后提出了色彩表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画面语义定位策略(情感定位、结构定位、符号定位)、画面语用管控策略(视觉意象管控、视觉线索管控、视觉信号管控)、画面语构匹配策略(关联匹配、艺术匹配、双重匹配)三大策略,所有策略的细则均来源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架构、实验研究等整体研究过程。

戴蒙蒙[4](2020)在《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手机、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媒介融合的加速,各媒介间的交融合作引发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图像阅读。“图像”是指人们的眼睛所能捕捉到的每一张、每一幅、每一帧画面,而图像阅读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阅读画面的过程,伴随画面的阅读过程会产生视觉注意,那么画面本身的某些特征就会影响视觉注意行为。探究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的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借助眼动设备能捕捉到人们的眼球运动情况,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的情境选择,既考虑到实验开展的便利性,又参考了群体的代表性。本研究是通过眼动实验来验证不同画面平衡关系下某些视觉注意特征是否存在,从而挖掘画面中的方向和重力与视觉注意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研究的视角及主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图像阅读的热情“拥抱者”,研究这一群体在阅读图像时的视觉注意行为是教育领域值得探索的方向。以画面平衡为研究视角,通过眼动实验,探究画面中的线条以及左右、顶底重力关系与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之间的联系,进而借鉴相关规律来帮助资源开发者合理设计教育教学资源。第二部分是眼动实验的设计及开展。实验设计主要包括素材的制作、评估和筛选、实验程序的编写以及实验被试的招募等环节,通过预实验的经验总结,最终确立正式实验方案。实验共有三组,第一组实验是验证画面中的线条是否对视觉注意行为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否表现为一定的引导作用,阅读过程又是否会在线条的转折区域发生停留;第二组及第三组实验分别是验证画面中左右重力、顶底重力处于大于、小于和等于三种不同关系时,阅读顺序和注意力分配是否会发生变化,即视觉注意的轨迹和热点区域是否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第三部分是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验共收集到45名被试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注视时长、注视点数目、注视次序、眼跳次数等指标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首先剔除眼球捕捉率较低的数据,然后借助Excel对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排序和条件筛选,再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画面平衡与视觉注意行为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画面中的线条会影响视觉注意的轨迹,视觉注意习惯跟随线条的引导,而且曲线(不含圆和螺旋线)的引导效果优于直线。另外,圆对视觉注意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人们习惯按照圆的顺时针方向进行阅读,在阅读螺旋线时,视觉注意习惯从螺旋中心向外移动;另一方面,画面中的左右重力关系会影响视觉注意的热点,当画面处于物理平衡(左重力=右重力)和视觉平衡(左重力>右重力)状态时,注意力会平均分配在左右两区域,当画面处于不平衡状态(左重力<右重力)时,注意力则会更多分配在重力大的一侧。除此之外,实验数据还揭示了画面中顶底重力关系的改变不会对视觉注意行为产生影响,视觉注意总是习惯从上向下移动,并且对顶部区域的关注更多。第四部分是实验结论的应用。根据实验结论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启示:第一,线条可以作为重要的视线引导元素被应用在资源的设计中;第二,通过调整画面左右重力的关系,能有效突出重要信息;第三,在顶底结构的画面中,内容要按照视觉习惯从上到下进行排放。这些规律能为教育领域的资源开发提供指导,使资源设计走向合理化。视觉注意行为作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行为,会发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研究教育情境下的视觉注意规律,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是一次有价值的探索。“以人为本”、“学生主体”这些教学理念的实现,核心就在于尊重学生,这当然也包括尊重学生的视觉规律,探究这些规律,并在资源开发中运用好这些规律,将会开发出更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习。

崔艳英[5](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刘慧鸿[6](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刘锦诺[7](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刘立明[8](2020)在《主观程序正义的法理研究》文中指出主观程序正义的概念源起于社会心理学对程序正义的实证研究,但我们不能因此便把主观程序正义限定为“程序正义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系统梳理主观程序正义的研究脉络不难发现,其界定的核心依据乃是“程序正义评价来源”的主观性,“主观”意旨程序参与者及社会公众对程序正义的内心确信。主观程序正义对程序正义主观性的关注也离不开程序正义的客观性,二者辩证统一于程序正义之中。主观程序正义的理论阐释存在规范主义与工具主义两种进路以及自利模式与群体价值模式两种理论模式。虽然两种模式的分歧很难通过一种单一的程序正义理论予以整合,但其都立基于人们关于程序正义的价值和信念。主观程序正义的界定,有助于揭示司法公信力提升以及人们自愿服从法律权威的内在机理。作为程序正义理论的构成部分,主观程序正义当然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古老的程序正义两原则中蕴含着程序正义的“感受”标准,程序内在价值论中对“信任感”、“尊严感”的重视构成了程序具有独立价值的主观理由。作为法律程序中行为互动的产物,主体间性乃是主观程序正义的本质属性。其不再把主体与体之间沟通的“理想化程度”即程序正义与否的判断权交给任何一方“主体”,而是真正交给了“沟通”本身,其目的乃是为了通过多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追求对程序正义“内心确信”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主观程序正义是理性与情感综合作用的产物,对程序场域内主体的情感进行治理乃是其核心追求。主观程序正义的产生乃是程序正义的规范性期望与程序主体的主观期望之间沟通的结果。期望沟通的过程是多种期望“意义”同一化的过程,也是生成更大偶然性的过程。主观程序正义复杂的期望构成中包含着认知性期望与规范性期望,是充满着感受偶在性的程序主体及社会公众对程序正义的观察以及他们相互之间观察的结果。归纳学界关于当事人期望的实证研究结论不难发现,主观程序正义的规范性期望主要包含“有意义的参与”、“法官努力实现公正的职业形象”、“受到礼貌对待”、“裁判结果正义”等。也正是这些期望的满足让人们生成了“信任感”、“尊严感”以及“控制感”有机组合而成的程序正义感受。规范性期望的满足仰赖其规范化的程度,主观程序正义期望脉络的规范化是从主观行为期望向可识别的客观意义转化的过程,一般可以从时间、事实、社会三个维度以及人格、角色、制度、价值四个层面进行考量。主观程序正义的作用机理蕴含在结果接受与程序接受的复杂关系之中。人们对于裁判的接受不单单是接受结果,还包含着对正当法律程序的接受,这种复杂的“接受”旨在寻求“接受”的理由。而这一理由就是“程序正当性”能够保证“结果正当性”的直觉,此种直觉就是社会公众关于“程序正当性能够保证结果正当性”的共识。而人们之所以达成了关于程序正义的共识,关键是因为“信了”正当法律程序,其信任又源自对正当法律程序规范性期望的满足,即主观程序正义的发生。正是主观程序正义所蕴含的信任感、尊严感与控制感,让人们获得了关于法律程序的主观满足,从而生成了对于法律程序的情感认同。在促进裁判接受的同时,主观程序正义还能通过情感的抚慰纾解司法过程中积聚的“怨气”,亦即发挥“缓冲功能”。主观程序正义作为一种现代程序的理念,亦蕴含在我国当下的法治实践之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话语中蕴含着主观程序正义的本土表达。“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心在于感受到程序正义,其核心目的当是在增进程序“获得感”的基础上说服当事人及社会公众信赖正当法律程序。“感受到的程序正义”蕴含着主观程序正义的法理,突显了人民的法治主体地位及“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发展准则,其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法治实践,是情理法深度融合的理论结晶。增进主观程序正义的实践进路应该重视“主观”的视角,要尽力避免人民群众“关于程序非正义的想象”,努力提升其程序获得感,不断强化法官的职业伦理责任,着力提升法官的法理思维。

王奋平[9](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李志云[10](2020)在《文化价值观、程序正当与合作行为 ——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文中认为陌生人间合作属于一种内含“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悖逻辑的集体行动问题,始终面临因“搭便车”而瓦解的风险,然而现实中又存在着诸多的成功实现合作的案例经验,如此引致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对“社会合作何以成行”这一世纪命题的长期关注。以往围绕囚徒式社会困境,主流思路基本是延续庇古的传统,从决策者的约束与激励入手,引入博弈规则(奖惩等)促成“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从而实现与维持合作秩序。然而,这种局限于机制设计的“外部”视角忽视了制度规则由当事人内部调整可能性及其对合作行为的积极影响。对此,现有来自案例、田野与实验室控制实验的跨文化证据表明至少存在以下两大系统性差异现象:其一,同一公共品实验架构在不同文化情景下合作绩效显着不同,即社会合作的跨文化异质性;其二,来自西方发达社会的研究表明,同一博弈规则由小组成员投票决定引入的情况下,合作投入水平显着高于外生强加(博弈规则)的情况下,称之为“内生溢价”,但是有研究认为,这一结论并不能毫无保留地“移植”于其他文化情景。据此,牵涉出两个主要的待解决问题:一方面,合作模式的跨文化差异是否意味着在微观层面上文化价值观将对个体合作行为产生影响,或者说需要探寻合作秩序拓展背后的文化价值根源;另一方面,针对产生博弈规则的程序规则本身对合作行为的直接影响,需要检验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特征的中国情景下是否依然成立,若不成立,则如何解释程序规则的直接影响及其跨文化异质性。对此,受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分层思路启发,本研究从文化与制度互动的视角出发,构建“文化传统-程序正当-博弈规则-合作行为”的分析框架,将因文化实践、制度经历而习得的正当性认同纳入个体偏好构成,考察关于“何种行为、何种程序”的正当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文化与制度互动关系视角,构建纳入正当性认同的合作行为解释框架。在系统性归纳现有跨文化群体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制度分层思路,构建具有“文化传统-程序正当-博弈规则-合作行为”逐层递进逻辑的分析框架,提出制度规则约束人类行为的两条路径:因改变博弈支付结构的“物质路径”与因正当偏离厌恶的“非物质路径”,从而将因文化实践、制度经历而习得的正当性认同纳入“非物质路径”,以拟合经验现象中合作模式的跨文化分歧。基于此,尝试构建融合物质利益盘算与正当偏离厌恶的主观效用函数,形式化地推导不同类型个体的最优行为及其互动均衡可能,形成基本的理论假说,为实证检验工作提供综合性的概念、逻辑与数理基础。(2)文化价值观影响合作行为的实验考察。针对社会合作的跨文化异质性现象,在国家层面上利用权威二手数据,对不同文化群体在公共品实验中合作表现与国家文化维度特征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在个体层面上采用价值观量表与控制实验,检验个体秉持的文化价值观与合作行为间因果关系,以期建立宏观相关与微观因果的联系机制。(3)纳入程序正当的内生制度绩效实验考察。在标准公共品实验基础上,分别引入最小投入建议、惩罚机制作为博弈规则,并设置博弈规则的两类产生方式:成员投票约定与外部权威设定,比较不同程序情景下合作表现,以检验在中国背景下内生溢价是否成立;并且,采用显示性偏好思路,设置竞价程序进入权环节,以花费金钱成本度量个体关于程序正当的偏好程度,从而检验纳入程序正当的理论逻辑有效性。此外,借助问卷采集的个体特征、价值观得分等变量,探寻程序正当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支撑。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关于社会合作的文化价值根源。基于国家与个体的双层面实证分析表明,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上,与现代合作伦理相容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公共品实验中合作表现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而与之相斥的“传统权威服从倾向”则与合作表现负相关,尤其是有惩罚的情况下,较强的权威服从倾向严重削弱其在陌生人情景下的合作意愿。因此,社会合作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逻辑。2)引入最小投入建议的两阶段内生制度实验中呈现的正当性逻辑。一方面,“事前”竞价进入权环节表明中国被试普遍存在关于不同程序规则的偏好,并且整体而言中国情景下不存在内生溢价现象,但投票程序偏好足够强的个体在喜好程序下合作水平更高。另一方面,与低强度建议水平相比,中、高强度建议水平下合作表现得到显着改善,但后两者间无显着差异,也就是说过高的建议水平并不能有效改善合作。3)引入惩罚规则的两阶段内生制度实验中呈现的正当性逻辑。其一,不管是在成员投票约定还是外部权威给定的情况下,非震慑的惩罚规则均可以显着地提高合作水平;其二,整体而言再次确认中国情境下不存在内生溢价现象;其三,“事后”竞价程序进入权环节测度的投票偏好表明,部分秉持较高投票偏好的个体呈现出内生溢价现象,并且回归分析表明投票偏好与不同程序情景下合作投入差异间显着正相关。4)关于程序正当的影响因素。借助问卷采集的个体特征、价值观等信息,发现基于程序正当的投票偏好与以自我表达为核心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个体责任感知以及风险偏好有关。本研究在理论上建构纳入因文化经历习得正当性认同的理论框架,建立融合物质利益与正当偏离厌恶的主观效用函数,为诠释合作现象的跨文化异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决策逻辑。在经验检验上不仅证实了常见于西方社会的内生溢价现象在中国情景下不成立,而且采用竞价购买程序进入权的方式为测度“真实”的程序偏好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方法,这种关于投票程序的异质性偏好是内生制度下合作表现差异的根源所在。

二、心理学实验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三)幼儿教育实验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设计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汉语阅读中词语学习的重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研究法
    1.5 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
    1.6 核心概念界定
        1.6.1 重复启动效应
        1.6.2 线索效应
        1.6.3 刺激熟悉性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言重复启动效应的基础理论
        2.1.1 词汇通达模型
        2.1.2 自动化模型
        2.1.3 情景记忆模型
        2.1.4 复合线索理论
    2.2 重复启动效应与语言认知
        2.2.1 字词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
        2.2.2 语句阅读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
        2.2.3 片段/篇章阅读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
    2.3 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字词的熟悉性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2.3.2 干扰项和时间间隔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2.3.3 启动与目标刺激的相对空间位置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2.4 重复启动效应在教与学中的探讨
        2.4.1 课堂中教师重复手段的使用
        2.4.2 学习者的重复学习
    2.5 文献述评
        2.5.1 重复启动效应的产生途径仍然存在争议
        2.5.2 汉语重复启动效应的相关研究仍然有待补充与完善
        2.5.3 汉语重复启动效应的实验材料仍然有待丰富与发展
        2.5.4 教学实践仍与实验研究存在一定隔阂
        2.5.5 影响重复教学效果的有关因素亟待研究支持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一
        3.3.2 实验二
        3.3.3 实验三
    3.4 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一:启动词语下划线线索对重复学习效果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设计
        4.2.3 实验材料
        4.2.4 仪器与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反应时分析
        4.3.2 正确率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4.5.1 实验结论
        4.5.2 教学启示
第五章 实验二:刺激熟悉性和空间位置对语句中词语重复学习效果的影响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方法
        5.2.1 被试
        5.2.2 设计
        5.2.3 实验材料
        5.2.4 仪器与程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反应时分析
        5.3.2 正确率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5.5.1 实验结论
        5.5.2 教学启示
第六章 实验三:干扰语句对双字词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方法
        6.2.1 被试
        6.2.2 设计
        6.2.3 实验材料
        6.2.4 仪器与程序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反应时分析
        6.3.2 正确率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6.5.1 实验结论
        6.5.2 教学启示
第七章 总讨论及教育启示
    7.1 总讨论
        7.1.1 重复对词语含义理解具有易化作用
        7.1.2 线索在语句中词语学习的效应
        7.1.3 启动词空间位置效应
        7.1.4 干扰句数量与重复在语句中词语学习的效应
    7.2 教育启示
        7.2.1 重复和线索的共同使用在教与学中起良好作用
        7.2.2 语义理解是重复学习效果的必要因素
        7.2.3 关键学习材料位置影响重复学习的效果
        7.2.4 重复学习的启动效果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7.2.5 实验研究与教学实践仍值得进一步有机结合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实验一语句、词语及词频表格(样例)
附录2:实验二语句、词语及词频表格(样例)
附录3:实验三语句、词语及词频表格(样例)
附录4:语句情绪与唤醒度问卷调查(样例)
附录5: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设计的问题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数据可视化评价标准的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三)学习资源画面色彩信息应满足新生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问题提出
        (一)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色彩刺激影响注意的问题
        (二)从教育科学视角分析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六、研究意义
        (一)在理论上完善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体系
        (二)在实践中为学习资源开发提供了色彩设计指导
    七、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习注意
        (二)学习资源画面
        (三)色彩表征
    八、论文组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研究
        一、学习注意的相关文献调研
        二、述评
    第二节 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相关研究
        一、色彩表征的相关文献调研
        二、述评
    第三节 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
        一、脑电波技术
        二、眼动追踪技术
        三、述评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内容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的启示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及其色彩设计理论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
        (二)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的已有研究
        (三)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色彩设计理论的研究
        二、研究启示
        (一)多媒体画面色彩表征设计应与学习注意的研究相结合
        (二)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构建色彩表征设计框架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加工模型与学习过程、学习条件的研究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
        (二)学习过程的研究
        (三)学习条件的研究
        二、研究启示
        (一)学习注意出现在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
        (二)色彩表征是促进学习注意形成的一种学习条件
        (三)学习注意在信息流中呈现出循环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特征整合理论
        (一)FIT模型
        (二)研究启示
        二、双重编码理论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研究启示
        三、注意控制理论
        (一)注意控制与线索研究范式
        (二)研究启示
        四、信号检测理论
        (一)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
        (二)研究启示
    第四节 色彩构成理论
        一、色彩构成的基本理念
        二、研究启示
第三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模型建构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分析
        一、学习注意类型的分析
        (一)选择性学习注意
        (二)持续性学习注意
        (三)分配性学习注意
        二、学习注意过程的分析
        (一)学习注意是学习者的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二)学习注意是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
        (三)学习注意是刺激驱动过渡到目标驱动捕获注意的过程
        三、小结
    第二节 色彩表征的相关分析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特征的分析
        (一)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
        (二)视致简与实致繁的体验特征
        (三)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形态的分析
        (一)知识内容形态
        (二)知识关系形态
        (三)知识目标形态
        三、小结
    第三节 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机制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机制形成的学理依据
        (二)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作用机制
        二、色彩表征的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
        (一)知识内容形态对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二)知识关系形态对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三)知识目标形态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三、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架构及内涵
        (一)关系模型的架构
        (二)关系模型的内涵
        (三)关系模型的说明
        四、小结
    第四节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
        一、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
        (一)色彩编码设计形式
        (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
        (三)色彩信号设计形式
        二、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因素分析
        (一)首轮专家意见咨询
        (二)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
        (三)第三轮专家意见咨询
        三、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的构建思路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流程
        (四)设计方式
        四、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架构及内涵
        (一)操作模型架构
        (二)操作模型内涵
        五、依据模型的研究推论
        (一)关于色彩编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二)关于色彩线索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三)关于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六、验证模型及研究推论的合理途径
        七、小结
第四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研究框架
        一、实验研究逻辑
        二、实验变量与假设
        (一)实验变量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设计
        (一)实验研究架构
        (二)实验研究测量方法与工具
    第二节 色彩编码设计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1-1动态与静态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二、实验1-2文本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第三节 色彩线索设计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2-1色彩线索设计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二、实验2-2知识类型与色彩线索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第四节 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3-1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二、实验3-2色彩信号的呈现位置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第五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策略讨论
    第一节 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架构
        二、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说明
    第二节 画面语义层的定位设计策略讨论
        一、情感定位策略
        二、结构定位策略
        三、符号定位策略
    第三节 画面语用层的管控设计策略讨论
        一、视觉意象管控策略
        二、视觉线索管控策略
        三、视觉信号管控策略
    第四节 画面语构层的匹配设计策略讨论
        一、关联匹配策略
        二、艺术匹配策略
        三、双重匹配策略
    第五节 设计策略的验证
        一、验证的过程
        二、验证的结果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相关问卷
        问卷1
        问卷2
        问卷3
        问卷4
        问卷5
        问卷6
    附录二 实验材料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2-1
        实验2-2
        实验3-1
        实验3-2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4)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视觉注意行为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意义: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一、图像阅读的相关研究
        二、视觉注意行为的相关研究现状
        三、画面平衡的相关研究
        四、眼动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图像阅读的概念内涵
        二、画面平衡的概念内涵
        三、视觉注意行为的概念内涵
        四、眼动实验及数据分析概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二、认知负荷理论
        三、注意理论
第三章 关于视觉注意眼动特征的预实验
    第一节 预实验准备及过程
        一、预实验目的
        二、预实验被试
        三、预实验设备
        四、预实验材料评估
        五、预实验过程
    第二节 预实验的问题及优化
        一、实验前讲解:避免实验过程被干扰
        二、仪器预调节:避免延长正式实验时间
        三、预留间隔时间:减少被试等待时长
        四、后测问卷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问卷
第四章 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设计及过程
    第一节 画面中线条引导作用的眼动实验
        一、假设来源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材料选择
        五、实验设计
    第二节 画面中左右重力与视觉注意间关系的眼动实验
        一、假设来源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材料选择
        五、实验设计
    第三节 画面中顶底重力与视觉注意间关系的眼动实验
        一、假设来源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材料选择
        五、实验设计
    第四节 正式实验流程安排
        一、实验准备阶段
        二、正式实验阶段
第五章 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第一节 画面中的线条与视觉注意行为间的关系分析
        一、实验一基本数据统计筛选
        二、画面中的线条是否影响视觉注意行为
        三、图像阅读的过程是否跟随线条的引导力
        四、视觉注意的热点是否落于引导线条的转折处
        五、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分析
    第二节 画面中左右重力关系对视觉注意行为的作用分析
        一、实验二基本数据统计筛选
        二、不同左右重力关系下视觉注意行为的差异性比较
        三、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分析
    第三节 画面中顶底重力关系对视觉注意行为的作用分析
        一、实验三基本数据统计筛选
        二、不同顶底重力关系下视觉注意行为的差异性比较
        三、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总结
        二、实验结果总结
第六章 视觉注意规律对资源开发的启示
    第一节 线条的应用:视线引导的重要元素
        一、画面中的直线:突出知识点,连接信息链
        二、画面中的曲线:呈现生动设计,梳理知识脉络
        三、圆和螺旋线:引导阅读,突出主题
    第二节 左右重力关系:视觉热点的分配依据
        一、按照内容脉络,从左到右排放
        二、加重右侧重力,突出记忆内容
    第三节 顶底重力关系:视线注意的参考依据
        一、根据内容顺序,从上到下排放
        二、顶部放置信息,吸引视觉关注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过程及结果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反思及展望
        一、实验过程反思
        二、研究及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实验素材的兴趣区编辑情况
附录二: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
附录三:实验编程及数据分析截图
附录四:眼动实验中的视觉轨迹图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5)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
        (二)教学理论
        (三)美学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一、“美”的微观论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二、“美”的宏观论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三、美与真的关系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主观程序正义的法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进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主观程序正义的界定
    一、“主观”的界定
        (一)主观程序正义与社会心理学
        (二)界定“主观”的理由
        (三)“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二、主观程序正义的社会心理学阐释
        (一)心理学的两种立场
        (二)理论阐释的两种模式
    三、主观程序正义的法治意义
        (一)阐释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程序机理
        (二)揭示人们自愿服从法律权威的心理动力
第二章 主观程序正义的法理意涵
    一、主观程序正义的理论渊源
        (一)自然正义两原则的阐释
        (二)程序价值独立的理由
    二、主观程序正义的理论内核
        (一)主体间性是主观程序正义的本质属性
        (二)情感治理是主观程序正义的核心追求
第三章 主观程序正义中的规范性期望
    一、主观程序正义的期望构成
        (一)主观程序正义期望的复杂性与偶在性
        (二)规范性期望与认知性期望
        (三)主观程序正义的规范性期望
    二、主观程序正义中的“感受”构成
        (一)信任感
        (二)控制感
        (三)尊严感
    三、规范性期望的规范化
        (一)主观程序正义期望规范化的三个维度
        (二)主观程序正义期望规范化的四个层次
第四章 主观程序正义的作用机理
    一、裁判结果的接受
        (一)程序正义共识的支撑
        (二)程序正义共识的达成
        (三)作用机理的普遍性分析
    二、司法怨恨的纾解
        (一)“理性程序”中的情感发酵
        (二)“道德叙事”中的情感扩散
        (三)主观程序正义对情感的抚慰
第五章 主观程序正义的本土建构
    一、“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本土表达
        (一)“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程序意涵
        (二)主观程序正义的本土特质
    二、主观程序正义的实践进路
        (一)尽力避免“程序非正义”的想象
        (二)努力提升程序“获得感”
        (三)不断强化法官职业伦理责任
        (四)着力提升法官的法理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的问题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范围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思路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3.4 教学实验设计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0.2 反思和建议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编着作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奖
致谢

(10)文化价值观、程序正当与合作行为 ——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与主要任务
        1.2.1 内生制度绩效的跨文化差异
        1.2.2 构建纳入程序正当的制度绩效理论框架
        1.2.3 基于程序正当的投票偏好的度量问题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内生制度与合作行为
        1.3.2 文化价值观
        1.3.3 行为正当与偏离厌恶
        1.3.4 程序正当与偏好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内生制度下合作行为的研究进展
        2.1.1 民众参与政策制定促进诚实纳税
        2.1.2 田野案例研究中的内生溢价现象及其方法局限性
        2.1.3 内生溢价现象的实验室检验工作
        2.1.4 内生溢价现象的跨文化异质性
        2.1.5 内生溢价现象的场景依赖特征
    2.2 内生制度绩效的成因机理分析
        2.2.1 基于投票信号的规范强化机理
        2.2.2 外部规制导致挤出效应
        2.2.3 基于程序公平的正当认同
        2.2.4 研究现状与评价:成因机理缺乏统一框架
    2.3 经济学中非标准化偏好研究进展
        2.3.1 社会偏好理论及其不足
        2.3.2 基于行为规范的主观效用理论
        2.3.3 纳入正当性效用的决策逻辑
    2.4 社会合作中正当性逻辑的实验依据
        2.4.1 公共品实验中的合作伦理及文化价值的介入
        2.4.2 公共品实验中的内在动机及其挤出效应
        2.4.3 博弈规则所体现的正当性逻辑
3 基于正当性认同的内生制度绩效理论框架
    3.1 问题提出与简化
    3.2 多层制度规则体系的理论思想史
        3.2.1 诺斯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逻辑
        3.2.2 威廉姆森的制度分析“四层次框架”
        3.2.3 奥斯特罗姆的共享资源治理“三层规则视角”
        3.2.4 基于分层制度思路的研究展望
    3.3 “文化传统-程序正当-博弈规则-合作行为”的理论逻辑
        3.3.1 内生制度绩效跨文化差异的程序正当根源
        3.3.2 纳入程序正当的决策模型
        3.3.3 纳入程序正当的效用函数及互动均衡分析
    3.4 关于程序正当的界定与度量可能
        3.4.1 程序正当的文化价值观逻辑
        3.4.2 程序正当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3.4.3 程序正当的实验经济学探索
    3.5 本章小结
4 社会合作的文化根源:基于国家与个体双层面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背景
    4.2 纳入文化价值观的合作逻辑与待检验假说
        4.2.1 文化价值观的界定与度量
        4.2.2 文化价值观影响合作行为的可能机理
        4.2.3 文化价值观影响惩罚制度下合作行为的可能机理
    4.3 国家层面上文化维度与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2 研究结果与进一步讨论
    4.4 个体层面上文化价值观与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
        4.4.1 公共品实验设计与实施
        4.4.2 文化价值观指标计算与稳健性考察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4.4 进一步讨论:文化价值观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内生制度情景下最小投入建议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框架、待检验假说与实验设计
        5.2.1 基于正当性认同的最小投入建议机理框架
        5.2.2 理论推导与待检验假说
        5.2.3 实验设计与实施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异质性程序偏好的分布
        5.3.2 不同程序情景下合作行为分析
        5.3.3 不同的最小投入建议下合作行为分析
        5.3.4 纳入程序偏好、最小投入建议的多元回归分析
    5.4 投票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内生制度情景下惩罚规则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2 理论框架、待检验假说与实验设计
        6.2.1 基于程序正当的投票偏好解释框架
        6.2.2 理论推导与待检验假说
        6.2.3 实验设计与实施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不同程序情景下合作投入比较分析
        6.3.2 程序正当与合作投入间因果机理分析
        6.3.3 稳健性讨论
    6.4 制度选择、程序正当的决定因素分析
        6.4.1 惩罚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
        6.4.2 投票程序偏好的文化价值支撑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与建议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共品实验说明与价值观问卷(4.4 中实验)
附录B 最小投入建议实验说明与z-Tree界面(5.2 中实验)
附录C 引入惩罚的公共品实验说明(6.2 中实验)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的研究项目与成果

四、心理学实验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2]汉语阅读中词语学习的重复效应[D]. 赵梓辰. 江南大学, 2020(01)
  • [3]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D]. 曹晓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研究[D]. 戴蒙蒙.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主观程序正义的法理研究[D]. 刘立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文化价值观、程序正当与合作行为 ——基于公共品博弈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 李志云.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心理实验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