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摆放

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摆放

一、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放置(论文文献综述)

韩彩霞[1](2020)在《盆景跌枝及其造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跌枝是树木盆景的一种特殊类型,而跌枝盆景则是当今流行的动感强烈、造型奇特并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新类型。跌枝盆景的研究和创作为中国盆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跌枝盆景的造型特点在行内已形成美学共识,但目前其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诸多基础理论已不能适应现实发展,对创作实践缺乏指导。针对此现状,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基础理论和创作技法为研究重点,并形成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本文认为,跌枝是指在盆景树冠中具有相对粗度和过渡变化,由多级枝(或枝脉)以短直线、硬角为主以不规则方向构建,垂直跌幅大且节奏感强的下俯式特殊枝条。跌枝与盆景造型中的其它几种特殊枝型如摊手枝、飘枝、垂枝等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已借助“出枝点高度”、“枝条下俯角度”、“跌幅”等量化指标予以清晰界定。2.跌枝的分类研究是跌枝盆景创作研究的前提。本文提出跌枝有单枝型和多枝型(枝群)二种。单枝型按枝态可分为正跌枝、飘跌枝、垂跌枝、泻跌枝;按出枝部位可分为主枝跌枝和中心主枝跌枝。而多枝型跌枝根据形态又可分为垂状跌枝群、泻状跌枝群、飘状跌枝群等三种。跌枝根据其与盆树走势的关系可分为向跌枝、背跌枝二种。3.创作跌枝盆景应充分发挥跌枝的力度美、节奏美和空间美等美学特征,并根据树材的特点重点把握跌枝在盆景中的画龙点睛、突出主体、丰富构图、调整树势等功能作用。4.本文结合实操首次提出跌枝培育的“盘主曲侧弯小”蓄枝定形法,该法能做到一级枝、二级枝、三级枝同步蓄养,蓄枝与整枝同时进行,从而改变了传统岭南“蓄枝截干”法的枝脉逐节、逐级完成的现象,从而大大缩短培育时间,为跌枝盆景的普及、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对进一步深化跌枝盆景理论研究,加强对跌枝盆景的创作指导,促进盆景行业创新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尹淮莹[2](2020)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古建古迹保护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越来越重视。巷弄景观作为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合理的解决传统景观保持与现代居民生活舒适性要求的矛盾问题,更好的追求现代生活的品质至关重要。本巷弄景观方案设计以“现代与古典文化融合”作为主要设计理念,发掘地域文化、在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理论上,致力于打造可入可游的巷弄景观,来引导巷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细节、构成元素以及方法措施。整个巷弄景观通过各种构筑物、植物配置、特色节点设计,来体现现代与古典的文化融合过程。通过适宜的景观设计,营造出具有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并适宜居住、生活和游赏的特色巷弄景观,致力于解决现代生活要求与传统景观保持的矛盾问题,实现巷弄不仅仅是“通道”的功能,更具有“景观”的特色。本研究的目的是能够对巷弄景观的设计方法有所突破,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巷弄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巷弄景观在农业社会就已经形成,目前国内外虽都主张保护历史街区,但是对巷弄的重视仍不够,尤其需要加强对巷弄景观的研究。(2)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巷弄有通道、生活的功能,有正面巷弄、侧面巷弄、背面巷弄等类型,有古典、市井的景观特点。(3)通过对优秀案例和实地调研研究,巷弄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保护原真性、融入文化、安全性等原则,遵循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设计思想,按照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的原理进行。(4)通过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与调查问卷法,对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进行愿景意向研究,揭示了公众对巷弄景观的审美意向与审美规律,对巷弄的整体定位、空间营造及6类专项设施,进行6类不同愿景选择。(5)结合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进行特点和愿景统计结果,对巷弄定位、空间营造、墙面、地面、管线、空调外机、箱柜、巷弄整体进行表面处理、外加装置、融入环境、增加装饰、植物软化处理、不做处理等针对性景观设计。

王小路[3](2019)在《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文中指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一卷“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卷“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目前学界对“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而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的“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关注度较小。据研究发现,现存《韩熙载夜宴图》的不同图本将近有9个,并且多数诞生在明代,这样一幅具有特殊寓意的作品在明代被重复临摹,显然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由于目前学界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险些被忽略,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首先对目前笔者所了解的不同图本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介绍,通过对“传顾闳中本”和“传唐寅本”两幅画作进行全面的考析,对两个图本的形式语言展开比较,分析两个图本之间的内在差异,揭示两个图本所处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寓意。其次通过对明代繁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消费展开研究,揭示出“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所以在明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缘由,研究得出唐寅和韩熙载在人生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契合,在艺术市场的作用下“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正是“传移模写”和艺术市场相互作用的产物。再次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置于整个明代绘画的历史长河之中,横向的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其他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别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角度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考察,从而窥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整个明代绘画艺术的内在联系。“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和“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还是画作中人物的服饰装束,以及画作中屏风家具等一系列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明代特有的文化气象和生活特征,这幅画作和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的文人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焦点对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细节之上,将其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文人的生活背景相互连接,在研究明代中晚期文人闲情雅逸、避世心隐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观念的同时,分析“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折射出来的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生活气象和更深刻的内涵思考,这样的生活气象故然在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采取“避隐”之态,这样的现实追求和“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所折射出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的文化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共鸣,从而此图在精神层面实现了明代中晚期失意文人对文化的理想追求。最后本文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极具代表性的明代文人结合讨论,从而剖析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特殊的文化生态。

徐朕[4](2019)在《“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创作影响及创作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盆景艺术起源于我国,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文人树”盆景属于树木盆景的一种,发源于中国的文人文化,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阶层的长期追求并得以继承和流传。“文人树”盆景有其自身的艺术语言特质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尤其能体现盆景创作者的个性、气质、风度和情感,从而越来越受到广大盆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关注,且现已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人树”盆景作品,对当今的中国盆景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未来盆景发展和产业化的重要类型,但其理论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认为,“文人树”盆景的发展经历“文人”、“文人画”、“文人树”、“文人树”盆景等历程,与当今“素仁格”盆景属同源异名,但“素仁格”盆景在意境上更加追求空灵和禅悟,形态上更为简洁;“文人树”盆景与普通盆景相比具有主干细长、枝高而稀、叶细短且冠幅较窄、根盘稳固并配小口浅盆等外观形态特征;其主要语言特质表现为自然语言更富野趣、线条语言简洁流畅、空间语言以少胜多、意境语言深邃悠远等。本文研究得出,“文人树”盆景是指具有体小、干细、枝高、叶稀、冠窄和荒皮等主要形态特征,极度表现作者孤傲、清逸的文人气质或富有幽玄、空寂禅意的一种特殊风格的树木盆景类型。“文人树”树形常见于环境恶劣的高山上的自然界树木,只是进行了适度艺术夸张,同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本文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文人树”盆景创作应重点掌握“九个创作环节”、“四个创作要点”和“三个关键方法”,以期为“文人树”盆景的普及、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吴佩君[5](2017)在《浙江庭园营造技法与风格研究》文中指出浙江是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重省,人文荟萃,吴越与南宋两朝代建都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在庭园营造方面,浙江庭园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营造技法独特,充分了体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品味。相比江南之江苏、安徽等省的庭园营造,多有文献、史料记载,而针对浙江庭园的营造技法与风格探讨却鲜有资料。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浙江境内的几个代表性庭园,如杭州郭庄、绍兴沈园、南浔小莲庄、海盐绮园、宁波天一阁、绿城·江南里、梦溪园等园中各庭园展开分析研究。通过整理史籍资料和现场调查,基于庭园的营造法则,分别从平立面布局、空间构成、景观序列等宏观技法,以及建筑、叠石、理水、植物、铺装等微观技法,详尽分析上述庭园的景观元素,并进一步理解庭园的表达意境。结合凯泰庭园和君子静庭园的项目跟踪与实践,探讨庭园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初步凝练浙江庭园的营造风格,为今后浙江庭园风格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托江南地域与文化特质,浙江庭园之营造具有江南造园技法的共性,同时也因浙江的环境与历史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营造风格。尤其近年来浙江诸多园林施工企业传承江南传统,不断创新,精致造园,“浙江风格”庭园显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业内也开始探讨此类现象。(2)从庭园营造的宏观技法出发,浙江庭园极为注重平、立面布局与空间变化,强调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用不同的组景手段,达到不同空间的分隔、过渡、渗透、映射,充分体现了庭园环境的空间转承,营造扬抑结合、变幻丰富的景观序列。(3)从庭园营造的微观技法出发,浙江庭园整体环境注重与建筑风格协调,叠山理水常有壁山、方池形式;置石并非强调湖石,更注重体现其“神、情、气、韵”特质;铺装讲究细腻与精巧的工法;植物配置往往多见组团形式,主次明朗,层次分明,植物材料丰富,植物的景观季相与文化寓意凸显。各个造景元素相互组合、配置,到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4)在浙江庭园中,常有诗文吟诵、书画描绘、乐韵演奏等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意境深远。文中比较了浙江庭园与中国北方庭园、岭南庭园,以及江南的江苏、安徽庭园,探讨营造技法,归纳营造风格,浙江庭园具“扬抑有致之空间,技近乎道之艺匠,多重关联之借景,一壶天地之意境,大家闺秀之气质”之表征特质,浙江庭园风格可归纳为“自然大气、精致灵秀、人本情怀”。最后,结合作者对杭州的凯泰庭园和君子静庭园的项目跟踪与设计实践,进一步体会浙江庭园的方案设计与工程施工过程。

周鎏源[6](2017)在《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新思维、智慧城市的今天,使得人们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因此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室内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观赏植物受到室内设计师的重视,将健康无毒且优美的植物引入室内,不仅可以提高室内装饰设计的视觉效果,更是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同时使室内空间环境自然化、人性化,不仅仅成为室内装饰设计的一种新要求,也是一种需求,一种时尚,代表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系统梳理了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的概念、发展历史、作用及发展现状,论述了室内植物装饰设计应该以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为原则,采用点状、带状、块状、立体等方式进行设计,其主要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镶嵌式和悬垂式。同时,提出要结合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方法进行不同功能空间的植物配置。在室内植物的养护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养护的方法,以期给室内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晓华[7](2013)在《广州市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园林植物组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对广州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的园林植物组景应用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人们对环境美化的要求提高,室内公共空间环境美化受到重视,大量的观叶植物、观花植物在室内公共空间起到装饰美化作用,提升环境质量。当前国内外有室内植物应用方面的研究,但多数是关于室内植物的生态习性研究、室内植物的摆放位置和养护研究等,还没有对室内植物的组景应用方面的专题探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室内植物的发展应用历史进行了梳理,从中找出室内植物应用的理论依据;对广州室内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市场采购信息调查,不同类型空间中的植物应用调查,收集到室内植物市场主要品种的销售信息,以及在不同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情况,找出广州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的园林植物组景应用的实践依据。分析研究了室内植物在现代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室内植物组景的主要构成要素,从而确立室内植物组景的基本构成模式和在空间中的基础应用。其次,通过大量的实践应用案例分析,梳理出植物组景在广州室内公共空间中应用的不同形式:在商业空间、酒店空间、办公空间不同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在中秋节、圣诞节、春节不同节日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最后,对当前室内公共空间园林植物组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对广州室内公共空间植物组景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发现一些组景的特点和规律,为室内园林植物组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总结梳理出对大众有所帮助的一套组景设计和应用的方法,找出今后广州以及岭南地区乃至全国更大范围的室内公共空间的园林植物组景的发展方向。

梁明捷[8](2013)在《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散篇和建筑学科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科学方法,涵盖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三大要素的全面研究成果仍然相当匮乏。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先后提出了岭南古典园林“畅朗轻盈”和“绚丽多姿”风格特征的诸多观点,然而也缺乏统一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岭南古典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具体表现形式的系统分析,其目的是构建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全面系统研究框架,显示出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岭南古典园林的建筑、叠山、理水和植物配置是其风格特征的四个具体表现形式。“畅朗轻盈”和“绚丽多姿”风格特征的二重统一性在四个方面均有突出表现。第二章中,通过基于明清、近代岭南园林与同期的巴洛克、洛可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西方设计艺术的频繁交流而进行的横向对比研究,以及岭南园林风格的发展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南越王朝园林、南汉王朝园林和明清近代园林的纵向对比研究。指出:岭南古典园林建筑为解决亚热带湿热气候和受到商业经济和意识的影响,一方面具有畅朗轻盈的体型、简单规整的紧凑型平面布局和科学合理装饰的实用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发达的民间工艺和外来文化影响,又表现出不拘一格、组合灵活的庭园空间布局、通透玲珑、灵活变化的立面造型和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建筑装饰。第三章中,通过岭南与北方、江南园林在叠山的石材、代表作品、服务对象、结构类型、假山规模、布局手法、洞窟技术等对比研究,以及岭南叠山技术中常见的“石谱”类型、成熟的工艺流程和塑山技法的分析,指出:岭南古典园林叠山一方面表现出材料运用和结构原理的科学性,并与建筑居住空间构成紧密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纹饰的审美传统、英石材料的特性、连镶带贴塑山的技术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玲珑通透、新奇多姿的表现主义倾向,更深刻地认识其风格特征。第四章中,岭南古典园林的理水通过与北方、江南园林在理水规模与池岸、理水文化、水体构筑形态、理水原则、山水关系和水乡文化的影响等对比研究分析,一方面体现出适应庭园边界与面积要求的几何形状聚合式、环水式平面布局、利用水体达到降温作用和房水相伴、亲水建筑的营建,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注重活水引用、盛行的水上活动、水边植物景观的配置和以水为财、活泼多姿的南国水乡“水文化”特征。第五章中,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通过与北方、江南园林植物配置的选材、配置文化等的对比研究,以及植物配置中独特的组织形式与观赏方式分析,指出: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一方面表现出重利实惠的理念、注重地方树种、岭南佳果和香花植物栽植的实用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显现出四季葱郁、花馨色艳、果丰延绵、外来树种和水边以及棕榈科植物繁多、此起彼落、热闹非凡的热带、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景观风貌和绚丽多姿的南国风光。第六章,综上,明清代岭南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鼎峙成为三大地方风格之一。从宏观的环境因素看,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岭南的三大文化体系和四大文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二重统一性倾向。从微观的环境因素看,明清代岭南古典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表现出来的“娱于园”取代“隐于园”的功能倾向和“壶中”、“芥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风格的最终形成。通过现存粤中四大名园的综合性案例研究,揭示了:岭南古典园林风格,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和江南私家园林“怡情写意,隐逸超脱”的意匠指归,充分体现了“求真而传神,求实而写意”的审美风格和艺术精神,它是“畅朗轻盈”和“绚丽多姿”二重性风格特征的完整统一体。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和谐统一。

白娇娇[9](2012)在《基于环保理念的室内绿化设计研究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涌入城市生活,这就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城市中高楼林立导致绿地面积减少,车辆川流不息造成道路拥挤,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同时也造成环境的污染严重。现如今,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绿色”的渴求已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而室内环境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空间,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环保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室内绿化设计的实际内容和现状,对绿色植物进行各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刻了解了其在室内的功能作用,以及在各不同空间中的应用,并结合相关的实际案例,为实现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室内绿化设计提出了有益的思路。第一章是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室内绿化设计进行概述,并对室内绿色设计的兴起、设计手法及意义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同时,针对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室内绿色设计的未来展望。第二章通过对现代环保理念的分析研究,将现代环保理念与室内设计相结合。在室内环保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绿化设计,实现室内环保。通过对室内绿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全面分析了绿化的布局、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及绿化植物的配置方式和布置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绿化的选择和布局方法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第三章针对绿色植物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绿色植物的发展趋势,并对绿色植物的功能作用及应用原则等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和探究出绿色植物对人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根据居室不同功能空间对不同植物的不同需求,作出相应的分析研究,探讨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应用中巧妙的使用方法,以达到美观与健康的最佳选择。最后为了使绿色植物在室内充分起到美化绿化空间的作用,并保持长久性,阐述了如何养护植物。第四章通过对居室阳台功能、类型、风格等相关理论的概述,及其对阳台绿化的影响,对阳台绿化的作用、绿化形式及应注意的原则和问题进行了阐述,不同类型的阳台绿化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时分析了几种不同风格阳台绿化,最后对阳台绿化的前景做了相关分析。第五章主要通过对几种不同风格的餐厅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空间的色彩、体积、格调等选择相宜的绿化植物,做出对室内绿化植物类型、大小、布局方式等的不同选择,从而创造舒适美观的就餐环境。第六章通过两个生态建筑案例,来说明绿色设计的应用及建筑室内绿化,充分展现现代绿色植物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孙小娇[10](2012)在《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社会进步和经济的与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把大自然中的植物景观加工提炼并引入室内,不但可以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为生硬的建筑内部增添生机和活力,而且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给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运用可以使室内空间自然化和人性化。将植物景观应用于室内设计不仅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需要,它代表了当今室内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本课题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阐释与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和概念,明确室内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二、着重以南京地区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建设为调研对象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并对其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三、实例分析选取南京火车站、南京禄口机场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交通空间,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室内植物景观的设置点,以及景观点收益作出调查及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地区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的建设,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更多存在着不足。为此,笔者针对其现状,从公共的重视度和保护意识、设计以及施工、植物选配与养护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几点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室内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之处。

二、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放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放置(论文提纲范文)

(1)盆景跌枝及其造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理论
        1.1.1 相关概念
        1.1.2 盆景相关理论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跌枝”的定义、分类及审美特征研究
        1.4.2 树木盆景中几种特殊造型枝的区别与关联研究
        1.4.3 跌枝在盆景空间结构中的位置及造势功能研究
        1.4.4 跌枝的培育方法(技法)研究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6.2 比较分析法
        1.6.3 归纳推理法
        1.6.4 案例分析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跌枝定义、类型及特性研究
    2.1 跌枝的定义
    2.2 跌枝的分类研究
        2.2.1 按单枝型分类
        2.2.2 按多枝型(枝群)分类
    2.3 跌枝与其它几种特殊枝型的界定
    2.4 跌枝与树冠中的其它枝条的关联分析
        2.4.1 营养分配关系
        2.4.2 审美主次关系
        2.4.3 空间构图关系
        2.4.4 整体协调关系
3 “跌枝”的审美特征与功能分析
    3.1 跌枝的审美特征
        3.1.1 枝线的力度美
        3.1.2 枝线的节奏美
        3.1.3 枝线的空间美
    3.2 跌枝在盆景中的功能分析
        3.2.1 画龙点睛
        3.2.2 突出主题
        3.2.3 丰富构图
        3.2.4 调整树势
    3.3 “跌枝”在盆景中的取势作用
        3.3.1 顺势与逆势
        3.3.2 刚势与柔势
        3.3.3 枝势与气势
4 跌枝的创作技法研究
    4.1 跌枝培育途径
        4.1.1 以剪为主的跌枝培育方法——“蓄枝截干”法
        4.1.2 以扎为主的跌枝塑造方法——“盘主曲侧弯小”蓄枝定形法
    4.2 跌枝创作主要程序
        4.2.1 选择树材
        4.2.2 立意构图
        4.2.3 选定出枝点
        4.2.4 “盘主曲侧弯小”蓄枝定形
        4.2.5 养护管理
    4.3 跌枝创作关键要点分析
    4.4 跌枝促老增粗的几种特殊方法
        4.4.1 摘叶促枝法
        4.4.2 旋扭增粗法
        4.4.3 创伤矫型法
5 “跌枝”盆景案例分析及创作实践
    5.1 “跌枝”盆景精品赏析
        5.1.1 盆景作品《鹤舞》
        5.1.2 盆景作品《勇士探险》
        5.1.3 盆景作品《文笔独秀》
    5.2 跌枝盆景创作实践
        5.2.1 创作条件
        5.2.2 创作实践——以三角梅跌枝盆景为例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部分盆景作品集
    附录2 :盆景基地概况
    附录3 :本人参赛作品获奖证书、展会现场及与大师合影
    附录4 :创作学习与交流
致谢
作者简介

(2)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巷弄景观的研究现状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3 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3.1 案例一成都宽窄巷子
        3.1.1 项目概况
        3.1.2 景观设计手法
    3.2 案例二上海“新天地”
        3.2.1 项目概况
        3.2.2 景观设计手法
    3.3 案例三杭州拱宸桥西历史街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景观设计手法
    3.4 小结
4 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法概述
    4.1 相关概念界定
        4.1.1 景观
        4.1.2 历史文化街区
        4.1.3 街巷
        4.1.4 巷弄
    4.2 巷弄景观空间特点与功能作用
        4.2.1 巷弄空间
        4.2.2 巷弄的比例与尺度
    4.3 巷弄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4.4 巷弄景观的类型
        4.4.1 景观格局分类
        4.4.2 侧面界面构成分类
    4.5 巷弄景观设计依据与相关理论
        4.5.1 地域文化
        4.5.2 场所精神
        4.5.3 新古典主义
        4.5.4 景观设计学
        4.5.5 景观美学
    4.6 巷弄景观处理方式
    4.7 巷弄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4.7.1 安全性原则
        4.7.2 融入文化原则
        4.7.3 保护原真性原则
        4.7.4 整体协调性原则
        4.7.5 以人为本原则
    4.8 巷弄景观要素分析
        4.8.1 物质要素
        4.8.2 非物质要素
    4.9 小结
5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愿景研究
    5.1 评价方法
        5.1.1 评价媒体
        5.1.2 调查人群与调查方法
        5.1.3 问卷设计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调查人群统计分析
        5.2.2 巷弄景观定位分析
        5.2.3 巷弄空间营造形式分析
        5.2.4 巷弄节点景观形式分析
        5.2.5 专项设施分析
        5.2.6 材料与风格分析
    5.3 小结
6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提升方案设计研究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地域文化
        6.1.4 旅游发展需求
    6.2 基址分析
        6.2.1 用地现状分析
        6.2.2 使用人群分析
        6.2.3 交通现状分析
        6.2.4 周边环境分析
    6.3 设计总则
        6.3.1 设计范围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任务
    6.4 设计思路
        6.4.1 设计原则
        6.4.2 设计依据
    6.5 整体定位
    6.6 巷弄空间设计
    6.7 巷弄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6.7.1 小游园市井文化设计
        6.7.2 佛禅文化景观营造设计
    6.8 专项设计
        6.8.1 基座方案设计
        6.8.2 空调外机方案设计
        6.8.3 箱柜方案设计
        6.8.4 管线方案设计
        6.8.5 路面
        6.8.6 墙面美化设计
        6.8.7 巷弄整体景观设计分析
        6.8.8 雾森景观
        6.8.9 材料选择
        6.8.10 植物设计
    6.9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总平面图
附录 B 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设计愿景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3)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考析
    第一节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概况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第三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形式语言比较
    第一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构图空间特征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人物造型特征
    第三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色彩语言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诞生之缘由
    第一节 人生态度之契合
    第二节 文化消费之驱使
    第三节 传移模写之践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绘画
    第一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看人物画“用典”特征
    第二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画看时代特征
    第三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花鸟画看时代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
    第一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形态
    第二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文化折射
    第三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画家之文化理想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创作影响及创作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文人树”盆景历史演变
        1.3.2 “文人树”盆景审美特质及主要艺术语言特征
        1.3.3 “文人树”盆景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技法
        1.3.4 “文人树”盆景发展对当代中国盆景的影响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案例分析法
        1.5.5 经验总结法
    1.6 技术路线
2 盆景理论及相关知识
    2.1 盆景的概念与分类
        2.1.1 盆景概念
        2.1.2 盆景分类
    2.2 盆景艺术表现手法
    2.3 盆景艺术特点
3 “文人树”盆景的发展演变与创作特征分析
    3.1 “文人树”盆景主要文化渊源
        3.1.1 儒家文化
        3.1.2 道家文化
        3.1.3 禅宗文化
    3.2 “文人树”盆景的历史溯源
        3.2.1 “文人”
        3.2.2 “文人画”、“文人树”
        3.2.3 “文人树”盆景
        3.2.4 “文人树”盆景与“素仁格”盆景
    3.3 “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
        3.3.1 “文人树”盆景外观形态特征
        3.3.2 “文人树”盆景审美特征
    3.4 “文人树”盆景的定义
4 “文人树”盆景主要艺术语言特质及发展影响分析
    4.1 盆景主要艺术语言
        4.1.1 自然语言
        4.1.2 线条语言
        4.1.3 空间语言
        4.1.4 意境语言
    4.2 “文人树”盆景主要语言特质
        4.2.1 自然语言更富野趣
        4.2.2 线条语言简洁流畅
        4.2.3 空间语言以少胜多
        4.2.4 意境语言深邃悠远
    4.3 “文人树”盆景主要语言特质对当代中国盆景的影响
    4.4 “文人树”盆景的发展地位及需要注意的发展问题
        4.4.1 “文人树”盆景的发展地位
        4.4.2 “文人树”盆景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 “文人树”盆景创作技法研究
    5.1 九个创作环节
    5.2 四个创作要点
    5.3 三个关键方法
6 “文人树”盆景案例分析与创作实践
    6.1 “文人树”盆景经典作品分析
        6.1.1 松柏类“文人树”盆景作品鉴赏
        6.1.2 杂木类“文人树”盆景鉴赏
    6.2 “文人树”盆景创作实践
        6.2.1 创作条件
        6.2.2 创作树材
        6.2.3 创作案例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尽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文人树”盆景作品集
    附录2 :经典“文人树”盆景作品集(赵庆泉、韩学年)
    附录3 :与赵庆泉盆景艺术大师的一次访谈
    附录4 :本人参展作品获奖证书、展会现场及与大师合影
致谢
作者简介

(5)浙江庭园营造技法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园林、庭院、庭园、花园
        1.2.1.1 园林
        1.2.1.2 庭园
        1.2.1.3 庭院
        1.2.1.4 花园
        1.2.1.5 概念内涵比较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造园论着
        1.3.1.1 东方造园论着
        1.3.1.2 西方造园论着
        1.3.1.3 现代庭园相关论着
        1.3.2 庭园起源与发展
        1.3.2.1 起源
        1.3.2.2 西方庭园发展
        1.3.2.3 中国庭园发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查阅
        1.4.2.2 专家访谈
        1.4.2.3 案例调研
        1.4.2.4 探讨归纳
        1.4.2.5 设计实践
    1.5 研究框架
2 浙江庭园之历史与现状
    2.1 浙江庭园历史演绎
        2.1.1 起源时期(东晋以前)
        2.1.2 发展时期(东晋至北宋)
        2.1.3 繁盛时期(南宋至明清)
        2.1.4 没落时期(清末至20世纪)
    2.2 浙江庭园发展现状
        2.2.1 传统浙江庭园现状
        2.2.2 现代浙江庭园现状
        2.2.2.1 浙江园林企业之风格渐显
        2.2.2.2 浙江庭园营造之业内关注
    2.3 浙江庭园文化背景
        2.3.1 安全防卫
        2.3.2 需求满足
        2.3.3 社会等级
        2.3.4 风水选址
        2.3.5 天人合
    2.4 浙江庭园社会价值
        2.4.1 生态价值
        2.4.2 经济价值
        2.4.3 人文价值
    2.5 浙江庭园类型区分
        2.5.1 根据营造手法分类
        2.5.1.1 自然式庭园
        2.5.1.2 规则式庭园
        2.5.1.3 混合式庭园
        2.5.2 根据建筑关系分类
3 浙江庭园营造之宏观技法
    3.1 浙江庭园空间布局
        3.1.1 平面布局
        3.1.1.1 居中——封闭
        3.1.1.2 居边——单向
        3.1.1.3 居角——双向
        3.1.1.4 居中——洞开
        3.1.1.5 出挑——三向
        3.1.2 立面营造
        3.1.2.1 叠加型
        3.1.2.2 延续型
        3.1.2.3 递进型
        3.1.3 庭园围合
        3.1.3.1 围合手段
        3.1.3.2 围合形式
        3.1.4 营造小结
    3.2 浙江庭园景观序列设计
        3.2.1 基本要素
        3.2.2 景观设计
        3.2.2.1 空间布局
        3.2.2.2 景观序列
        3.2.3 营造小结
        3.2.3.1 营造主体
        3.2.3.2 保持统
        3.2.3.3 适当重复
        3.2.3.4 把握均衡
        3.2.3.5 控制尺度
        3.2.3.6 加强联系
        3.2.3.7 演绎韵律
        3.2.3.8 产生对比
        3.2.3.9 安排质地
        3.2.3.10 提升趣味
    3.3 浙江庭园空间转换手法
        3.3.1 空间转换
        3.3.1.1 分隔
        3.3.1.2 过渡
        3.3.1.3 渗透
        3.3.1.4 映射
        3.3.2 组景设计
        3.3.2.1 对景
        3.3.2.2 分景
        3.3.2.3 借景
        3.3.2.4 框景
        3.3.2.5 引景
        3.3.2.6 点景
        3.3.2.7 障景
        3.3.2.8 隔景
        3.3.2.9 藏景
        3.3.3 营造小结
4 浙江庭园营造之微观技法
    4.1 浙江庭园之建筑与门窗
        4.1.1 建筑——屋宇虽多不碍景
        4.1.1.1 厅
        4.1.1.2 楼阁
        4.1.1.3 亭
        4.1.1.4 榭
        4.1.1.5 舫
        4.1.1.6 廊
        4.1.1.7 轩
        4.1.1.8 塔
        4.1.1.9 桥
        4.1.1.10 墙
        4.1.2 门窗——素竹隐门窗外碧
        4.1.2.1 庭园门
        4.1.2.2 庭园窗
        4.1.3 营造小结
    4.2 叠山与理水
        4.2.1 叠山——山光日影揽明月
        4.2.1.1 升华自然山光
        4.2.1.2 精营人为山石
        4.2.2 理水——春碧悠悠无尽休
        4.2.2.1 水体边界
        4.2.2.2 水体动静
        4.2.2.3 水体来源
        4.2.3 营造小结
    4.3 植物与鱼鸟
        4.3.1 植物——满园芬芳不负侬
        4.3.1.1 多彩植物
        4.3.1.2 植物作用
        4.3.1.3 植物造景
        4.3.1.4 植物文化
        4.3.1.5 植物保护
        4.3.1.6 盆景艺术
        4.3.2 鱼鸟——鲤鹂共戏莲叶间
        4.3.2.1 游鱼
        4.3.2.2 飞鸟
        4.3.3 营造小结
    4.4 铺装与小品
        4.4.1 铺装——柳絮纷飞铺地白
        4.4.1.1 材料选用
        4.4.1.2 色彩渲染
        4.4.1.3 纹样文化
        4.4.2 小品——缀于山水画满楼
        4.4.2.1 雕塑
        4.4.2.2 石桌凳
        4.4.2.3 石鼓,瓷鼓
        4.4.2.4 缸
        4.4.2.5 照壁、雕墙
        4.4.2.6 碑碣、牌坊
        4.4.3 营造小结
    4.5 微观元素组合手法
        4.5.1 并置
        4.5.2 重复
        4.5.3 置换
        4.5.4 穿插
5 浙江庭园营造之艺术与风格
    5.1 浙江庭园艺术美学——高山流水皆有情
        5.1.1 意境营造
        5.1.1.1 意境结构
        5.1.1.2 意境内涵
        5.1.2 诗文吟诵
        5.1.2.1 园为诗宅
        5.1.2.2 诗为园境
        5.1.2.3 “诗”字题景
        5.1.2.4 处处诗意
        5.1.3 书画描绘
        5.1.3.1 天然图画——书画与造园之关联
        5.1.3.2 景观经营——书画构图与庭园布局
        5.1.4 乐韵演奏
        5.1.4.1 有声音乐——留得枯荷听雨声
        5.1.4.2 无声韵律——空间时间互协和
    5.2 浙江庭园感官审美——遇处随缘皆成趣
        5.2.1 视觉
        5.2.1.1 色彩
        5.2.1.2 光照
        5.2.2 嗅觉
        5.2.3 触觉
    5.3 浙江庭园与其他庭园之景观比较
        5.3.1 与广泛地域岭南、北方之庭园比较
        5.3.2 与江南地域江苏、安徽之庭园比较
    5.4 浙江庭园之表征特质
        5.4.1 扬抑有致之空间
        5.4.2 技近乎道之艺匠
        5.4.3 多重关联之借景
        5.4.4 一壶天地之意境
        5.4.5 大家闺秀之气质
    5.5 浙江庭园之风格探讨
        5.5.1 自然大气
        5.5.2 精致灵秀
        5.5.3 人本情怀
6 庭园营造案例研究与项目实践
    6.1 案例研究——杭州凯泰庭园营造分析
        6.1.1 案例概况
        6.1.2 宏观空间——布局与序列
        6.1.2.1 平面设计
        6.1.2.2 立面营造
        6.1.2.3 景观序列
        6.1.2.4 空间转换
        6.1.3 微观要素——造景与意境
        6.1.3.1 庭园建筑
        6.1.3.2 叠石理水
        6.1.3.3 植物配置
        6.1.3.4 铺装小品
    6.2 项目实践——“君子静”庭园设计说明
        6.2.1 项目概况
        6.2.2 设计理念
        6.2.3 详细设计
    6.3 庭园营造施工
        6.3.1 庭园工程之个性
        6.3.2 施工质量之问题
        6.3.3 营造精品之措施
        6.3.3.1 完善前期工作——基础
        6.3.3.2 控制施工质量——核心
        6.3.3.3 发挥监理职能——关键
        6.3.3.4 完善监督手段——保障
    6.4 庭园管理与保护
        6.4.1 对于传统浙江庭园
        6.4.2 对于现代浙江庭园
7 结语与展望
    7.1 传承与创新是浙江庭园营造之重
        7.1.1 传统文化性——营造技法的传承
        7.1.2 景观功能性——传承创新的探索
        7.1.3 持续生态性——人本自然的保障
    7.2 浙江庭园之展望
参考文献
浙江庭园主要植物名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历史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概念、作用和现状
    2.1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概念
    2.2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的作用
        2.2.1 组织空间、调整空间
        2.2.2 分隔空间、引导空间
        2.2.3 美化室内、陶冶情操
        2.2.4 柔化环境、净化空气
    2.3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的现状
3.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原则与方法
    3.1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原则
        3.1.1 生态性原则
        3.1.2 艺术性原则
        3.1.3 文化性原则
    3.2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方法
        3.2.1 室内植物景观布局
        3.2.2 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的具体形式
4. 室内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4.1 室内植物的选择
        4.1.1 选择体型大小适中美观的植物
        4.1.2 选择适应室内不同光照的植物
        4.1.3 选择适应室内不同温度的植物
        4.1.4 选择适应室内不同湿度的植物
        4.1.5 选择有效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
    4.2 室内植物的配置
        4.2.1 室内植物配置的方法
        4.2.2 室内植物装饰的配置形式和地点
5. 不同功能空间的植物装饰设计
    5.1 住宅空间的植物装饰设计
        5.1.1 玄关
        5.1.2 客厅
        5.1.3 餐厅
        5.1.4 厨房
        5.1.5 卧室
        5.1.6 卫生间
        5.1.7 书房
        5.1.8 阳台
    5.2 公共空间的植物装饰设计
        5.2.1 办公室场所的室内植物装饰
        5.2.2 服务性场所的室内植物装饰
        5.2.3 室内临时性会场、会展与婚庆的植物装饰
6. 室内植物的养护管理
    6.1 日常养护
        6.1.1 光照适宜
        6.1.2 保温保暖
        6.1.3 合理浇水
        6.1.4 恰当施肥
        6.1.5 整型修剪
        6.1.6 防病治虫
        6.1.7 通风换气
    6.2 栽培管理
        6.2.1 有土栽培
        6.2.2 无土栽培
        6.2.3 防寒过冬
        6.2.4 适时换盆
7. 结语
    7.1 结论
    7.2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室内常用植物名录
作者简介

(7)广州市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园林植物组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由来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范畴
    1.6 相关概念的解释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室内公共空间植物组景的构成要素
    2.1 植物组景中的主题
    2.2 植物组景中的构架
    2.3 植物组景中的色彩
    2.4 植物组景中的光影
    2.5 植物组景中的质感
    2.6 植物组景中的声音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植物组景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3.1 空间过渡与延续
    3.2 空间限定与分割
    3.3 空间提示与导向
    3.4 柔化空间
    3.5 装点剩余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室内公共空间植物组景的应用
    4.1 植物组景在不同空间中的应用
        4.1.1 植物组景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4.1.2 植物组景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
        4.1.3 植物组景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
    4.2 植物组景在不同节日中的应用
        4.2.1 植物组景在中秋节的应用
        4.2.2 植物组景在圣诞节的应用
        4.2.3 植物组景在春节的应用
    4.3 植物组景在不同季节中的应用
    4.4 植物组景案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室内公共空间植物组景存在的问题
    5.2 室内公共空间植物组景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1. 广州地区常用的几种室内园林植物列表
附录 2. 2012 年岭南花卉市场主要室内植物销售价格调查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8)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岭南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
    2.1 岭南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特征
        2.1.1 畅朗轻盈的体型
        2.1.2 实用主义的风格倾向
        2.1.3 不拘一格的庭园空间和活泼多姿的造型
    2.2 岭南古典园林建筑装饰的风格特征
        2.2.1 岭南古典园林建筑装饰风格形成的历史源流分析
        2.2.2 绚丽多姿的装饰风格特征
        2.2.3 岭南庭园与西方同期装饰艺术风格特征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古典园林的叠山风格
    3.1 岭南古典园林叠山风格的历史源流分析
        3.1.1 生长期----秦、汉代的山岳崇拜
        3.1.2 兴盛期----南汉、宋代的叠山风格
        3.1.3 成熟期----明清、近代的叠山风格
    3.2 岭南古典园林叠山的风格特征
        3.2.1 岭南庭园叠山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3.2.2 岭南庭园叠山风格形成的材料因素
        3.2.3 岭南庭园叠山风格形成的技术因素
        3.2.4 粤东庭园叠山的风格特征
        3.2.5 岭南庭园叠山的美学表现
        3.2.6 三大园林叠山风格的对比分析
    3.3 岭南古典园林的叠山技术
        3.3.1 岭南古典园林叠山的类型
        3.3.2 岭南古典园林叠山的工艺流程及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古典园林的理水风格
    4.1 岭南古典园林理水风格形成的历史源流分析
        4.1.1 贝丘与沙丘滨海部落的理水特征
        4.1.2 秦汉代园林理水风格
        4.1.3 隋唐、南汉和宋代园林理水风格
        4.1.4 明清、近代园林理水风格
    4.2 岭南古典园林理水的风格特征
        4.2.1 三大园林理水风格的对比分析
        4.2.2 岭南古典园林理水的风格特征
        4.2.3 岭南古典园林理水的类型与形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风格
    5.1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风格的历史演变
        5.1.1 史前时期的植物种类
        5.1.2 秦、汉代宫苑的植物配置
        5.1.3 晋、南汉、宋代的植物种类及宫苑植物配置
        5.1.4 明清、近代园林的植物配置
    5.2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风格特征
        5.2.1 岭南植物的生境条件特征
        5.2.2 岭南植被的类型和特征
        5.2.3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风格特征
        5.2.4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文化内涵
    5.3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组织形式
        5.3.1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种植方式
        5.3.2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与建筑空间关系
        5.3.3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材料的观赏方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岭南古典园林的风格特征总述
    6.1 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
        6.1.1 岭南古典园林风格形成的宏观环境因素
        6.1.2 岭南古典园林风格形成的微观环境因素
        6.1.3 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特征的观点统一
    6.2 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特征的案例综合研究
        6.2.1 顺德清晖园
        6.2.2 番禺余荫山房
        6.2.3 东莞可园
        6.2.4 佛山梁园
    6.3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基于环保理念的室内绿化设计研究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室内绿化设计概述
    1.3 室内绿色设计
        1.3.1 当前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室内绿色设计的兴起
        1.3.2 室内绿色设计的手法
        1.3.3 室内绿色设计的未来展望
        1.3.4 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现代环保理念与室内绿化设计
    2.1 室内设计中的现代环保理念
    2.2 现代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2.1 室内空间的设计与现代环保理念
        2.2.2 室内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环保意识
    2.3 将室内设计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2.4 室内绿化设计的方法
        2.4.1 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
        2.4.2 室内绿化设计的植物配置方式
        2.4.3 室内绿化设计的布局
        2.4.4 室内绿化设计的布置方式
        2.4.5 室内照明与绿化植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设计中绿色植物的应用
    3.1 使用绿色植物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2 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发展趋势
    3.3 室内设计中绿色植物的功能及作用
        3.3.1 生态功能
        3.3.2 空间功能
        3.3.3 美学功能
    3.4 室内绿色植物应用的原则
    3.5 居室不同的功能空间中绿色植物的应用
        3.5.1 客厅内的绿色植物应用
        3.5.2 卧室中的绿色植物应用
        3.5.3 厨房绿化和植物配置
        3.5.4 书房内的绿色植物应用
        3.5.5 卫生间绿化和植物配置
    3.6 室内绿色植物的养护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居室阳台的绿化景观营造
    4.1 阳台概述
        4.1.1 居室阳台绿化的功能作用
        4.1.2 阳台绿化设计的基本形式
        4.1.3 居室阳台绿化配置原则
        4.1.4 居室阳台绿化需注意的问题
    4.2 不同类型阳台的植物绿化
        4.2.1 内阳台
        4.2.2 外阳台
    4.3 居室阳台绿化设计风格与选择
        4.3.1 中式风格
        4.3.2 日式风格
        4.3.3 欧式风格
        4.3.4 现代简约风格
    4.4 阳台绿化景观的前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餐饮空间中的室内绿化设计
    5.1 餐厅室内绿化设计研究意义
    5.2 餐厅室内绿化设计风格分析
        5.2.1 中式古典风格
        5.2.2 民俗及地方风格
        5.2.3 欧式田园风格
        5.2.4 美式快餐风格
        5.2.5 东南亚热带风格
        5.2.6 地中海风格餐厅
        5.2.7 特色植物装饰
    5.3 餐厅中绿色植物的选择与布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新加坡展览塔楼(EDITT TOWER)
    6.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10)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现状的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缘起
        1.1.1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成为接近自然的新途径
        1.1.2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及前景
        1.1.3 目前室内植物景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1.5.1 室内植物
        1.5.2 室内植物景观
        1.5.3 公共对外交通空间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2.1 室内植物景观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2.1.1 中国室内植物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2.1.2 欧洲室内植物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2.2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功效
        2.2.1 室内植物景观对人的生理功效
        2.2.2 室内植物景观对人的心理功效
        2.2.3 室内植物景观的物理功效
        2.2.4 室内植物景观的空间功效
        2.2.5 室内植物景观的文化功效
    2.3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2.3.1 通用原则
        2.3.2 特殊原则
    2.4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2.4.1 通用设计方法
        2.4.2 特殊设计方法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现状调研
    3.1 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
        3.1.1 公共对外交通空间概念
        3.1.2 公共对外交通空间植物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3.1.3 公共对外交通空间植物景观的构成与分类
        3.1.4 总结
    3.2 南京市公共对外交通空间信息总览
    3.3 南京市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现状概述
        3.3.1 植物景观的设置点和设置要素
        3.3.2 总体植物景观设置的比例和使用人数的对比
        3.3.3 植物景观的植物景观的设置方式和植物选择
        3.3.4 植物景观的设置详情
    3.4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3.4.1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比重分析
        3.4.2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设置情况分析
        3.4.3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3.5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现状原因分析
        3.5.1 意识问题的原因
        3.5.2 现实问题的原因
        3.5.3 具体做法上的问题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实例评析
    4.1 典型案例的选择依据与研究方法
        4.1.1 典型案例的选择依据
        4.1.2 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
    4.2 南京火车站室内植物景观设计评析
        4.2.1 南京火车站基本情况概述
        4.2.2 南京火车站主要室内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4.2.3 南京火车站室内植物景观点设计总评价
    4.3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室内植物景观设计评析
        4.3.1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基本情况概述
        4.3.2 南京禄口机场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综述
        4.3.3 南京禄口机场室内植物景观设计总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在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内设置植物景观是有必要的
        5.1.2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南京地区公共对外交通空间中植物景观的设置现状堪忧
        5.1.3 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内的植物景观设置得宜,能够很好地提升空间质量
        5.1.4 通过个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的设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5.2 建议
        5.2.1 应加强对室内植物景观的重视程度和民众生态保护意识
        5.2.2 对室内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5.2.3 室内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需要跟进
        5.2.4 室内植物的选择配置与养护方面需与现实相结合
        5.2.5 室内植物景观的设置形式需要多样化
        5.2.6 室内植物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本土性以及文脉的体现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植物景观设置详情
附录3 南京地区公共对外交通空间汇总表
成果
致谢

四、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放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盆景跌枝及其造型应用研究[D]. 韩彩霞.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D]. 尹淮莹.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3]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D]. 王小路. 上海大学, 2019(02)
  • [4]“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创作影响及创作技法研究[D]. 徐朕.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浙江庭园营造技法与风格研究[D]. 吴佩君. 浙江大学, 2017(01)
  • [6]室内植物装饰设计研究[D]. 周鎏源. 浙江大学, 2017(01)
  • [7]广州市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园林植物组景应用研究[D]. 张晓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8]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 梁明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9]基于环保理念的室内绿化设计研究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 白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12(02)
  • [10]南京公共对外交通空间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现状的调研与分析[D]. 孙小娇. 南京工业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浅谈几种树桩盆景的摆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