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启贤先生诗评

蔡启贤先生诗评

一、蔡起贤先生诗文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苏皖[1](2021)在《丁日昌与《百兰山馆古今体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媛媛[2](2020)在《陈鹏年及其诗文研究》文中提出陈鹏年是清代康熙年间着名的廉吏、学者、诗人、书法家,虽一生为官,政务繁忙,但热爱交游,注重友情,与“江左十五子”中的部分成员来往密切,雅集唱和,探讨诗文,因此他诗词文兼善,善于用文学作品记录生活,表达心境。其诗文创作与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是他坎坷的仕宦经历和耿介性情的再现,更是汉族士大夫阶层在康熙年间如履薄冰的生存状态的缩影。本文在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陈鹏年的诗文作品进行全面探讨。本文共由七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梳理和综述陈鹏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交代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陈鹏年的家世情况、生平经历与着述。首先从家世背景入手,先介绍陈鹏年家族的基本情况,再交代陈鹏年的生平经历与着述,以期对陈鹏年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关照和把握。第二章考述了陈鹏年的交游状况,以籍贯为界将交友对象分为湖湘籍亲友和各地为官时结识的非湖湘籍的友人两类,选取其中交游频次最多的重要友人作为考述的重点。第三章归纳总结陈鹏年的文学主张,结合其所处的时代特征、诗学渊源、个人经历等具体情况,将其文学主张分为诗学主张和散文主张两节进行讨论。第四章探析陈鹏年的诗歌创作。首先,按照题材内容对其诗歌进行划分,并选取其代表性的诗作予以评析,意在展现诗人的心态变化。其次,选取一些艺术性较强的诗歌,从语言、情感、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总结其诗歌的整体艺术风格。第五章探究陈鹏年的散文创作。陈鹏年作为一代名臣,注重文章的实用性,因此他的散文创作多为功用之文。本章首先按照题材内容将其散文进行分类,其次,从散文的语言、情感、叙事等方面分析其艺术风格。结语部分概述陈鹏年诗文创作的得失,评述其在康熙文坛的地位与影响。

周晓楠[3](2019)在《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文中提出唐代是中国南宗禅发展的重要时期,禅僧交游十分普遍,岭南禅僧的交游活动也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对推动南禅传布有一定影响。岭南禅僧群体交游从对象上可分为世俗群体和方外僧侣,与前者的往来多是交游对象慕名而来,以参禅问道的方式进行交游,这既是南宗禅“人间佛教”主张之体现,也是践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同后者的交游则由禅僧主动发起,多为参谒访师,旨在精进个人禅学修为,促进南禅内部禅教义理的融汇衍化,是中晚唐南禅“一花五叶”盛景形成的原因之一。从交游影响来看,岭南禅僧交游对南禅传布有开源象征,在奠定南宗禅发展基础,扩大南宗禅声誉,延播南宗禅脉,形成佛教弘禅文献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岭南社会发展而言,则表现为促进地区儒释和融,丰富岭南僧俗文学,深化地方文化意识等作用。但整体来看,由于受到高僧驻锡人数,交游对象身份及奉佛态度影响与岭南地域环境制约,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影响不及湘赣两地,这也是为何南宗禅兴起于岭南,但发迹于湘赣的原因之一。文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从文化背景、传承法系、禅宗寺院、弘禅文献四方面介绍唐代岭南禅宗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对禅僧群体与帝王权臣、地方官员、佛教僧侣等不同对象之间的交游事迹进行论述;第三,将唐代岭南禅僧的交游活动和其他曹溪禅僧及湘赣南岳、青原法系禅僧交游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呈现唐代岭南禅僧交游整体影响,总结岭南禅僧交游特点。第四,分析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在奠定南禅传布基础、扩大南禅声誉影响、丰富岭南僧俗文学、提供儒释融合契机、促进禅门义理融汇等方面的交游作用。

陈峰[4](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陈泽森[5](2017)在《饶宗颐词及词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饶宗颐是当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人,词体创作与词学研究是其成就卓着的领域之一。饶宗颐承袭了晚清民国的治学门径,于师法上博取宋、清词家之所长,在推崇清真、白石的同时,不忽视其他名家。对于浙西词派、阳羡词派与常州词派的词学主张也各有取舍。其词学缘起与师法取向,既有家学的熏陶,也有民国词家的影响,更有时代环境的作用。从创作心态与作品数量变化的角度考虑,可以将饶宗颐的词作大致划分为1939—1969年、1970—1979年、1980年至21世纪三个时期,每一时期的词作内蕴都是词人心路历程的表征。饶宗颐精通词调、重视音律,其词作在形式上以和韵为主,在技法上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创作上多使用“雪”与“梅”两种意象,词风清雅,是学人之词的典型代表。“选堂词”因其独特的人生阅历与渊博的学识体系而自成一家,在二十世纪词坛上别具一格,倡导“幽敻”,指出“向上一路”,是对当代词学思想的重要贡献,对于当代词的创作与研究不无启示意义。

张响[6](2017)在《唐宋词笺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宋至民国时期唐宋词笺注的文献梳理与考察为基础,将唐宋词笺注与词集整理、词学观念、社会文化、学术思潮等因素结合在一起,重点论述唐宋词笺注的类型、特点、内容和方法,梳理唐宋词笺注的发展脉络,揭示其独特的价值及意义。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理由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说。论文主体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主要探讨了唐宋词笺注的历程、类型、特点、内容和方法。从历程上看,唐宋词笺注起源于宋,发展于明,深化于清,兴盛于民国。从类型上看,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多种唐宋词笺注类型,如别集笺注型、选集笺注型、普及传播型、学术型、教学型等。从特点上看,不同的视角呈现出多种特征,如笺注总体呈递进式发展,笺注对象侧重名家、名选,笺注者有学者、词家、教师、业余爱好者几类。从内容上看,词调、题序、本事、词旨、词艺等共同构成了词体笺注的特殊性;文本、历史、词意、词艺和词学是唐宋词笺注的五个主要层面。从方法上看,训诂、征引、考据、串讲、综合分析等是笺注的主要手段。下编以文献考述为主,并以苏轼和吴文英作为个案加以具体分析。文献考述部分按别集和选集两类,重点考察了20余种别集笺注和30余种选集笺注。个案部分分别介绍了苏轼和吴文英词集笺注的文献情况,梳理了笺注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二人词集笺注情况,简要分析了各自笺注的特点与难点。结语部分探讨了唐宋词笺注的价值及意义,认为唐宋词笺注在文献、理论和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词体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代的词学,更有赖于笺注,以深入挖掘词之内含及审美价值,突显其在当代的意义。

吴旭文[7](2016)在《论苏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文中提出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不仅在诗、词、文、书、画等多种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于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文学思想涵盖了文学创作理论、文学批评理论、鉴赏主张和审美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对文艺创作有着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尤其是对于文艺创作的心理变化十分重视,提出了很多文艺创作心理学的命题和理论论断。本文依据文艺心理学原理,以苏轼作品中的论述和观点作为出发点,着重研究苏轼关于文艺创作的心理学思想,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论题,并对国内苏轼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论述,提出本文的研究角度及主要内容,并阐释研究意义。第一章,介绍文艺创作主体的心理准备。苏轼十分重视学识修养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要广泛阅读前人经典作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认真学习前人的优秀思维成果和道德精神;其次,苏轼还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他认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深化情感认识,形成独特的情绪记忆;最后苏轼积极吸收道家思想并化用到文艺创作中去,追求“虚静”的心理状态。第二章,观物感兴的审美心理。观物是文艺创作者获取写作素材,触发内心创作冲动,进行文艺创作的主要途径。苏轼观物,注重物我之关系,道家的“齐物论”和“游”之态度深深影响着他的观物心态,主张既“游于物外”,也要“寓意于物”,追求审美的愉悦。除此之外,苏轼十分重视“审物之理”,充分了解和把握事物规律,对于所写之物“了然于心”,这些思想都是符合文艺创作心理学观察要求的。第三章,文艺创作的心理动机。苏轼的文艺创作心理主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身份要求他积极践行士大夫职责,追求诗文的“有为而作”,以求有补世用是他进行文艺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其二,苏轼在政治失意、人生不顺畅时,他将内心郁积的苦闷化作创作动力,寄情山水,以闲游之态向自然索求心理补偿和精神宽慰;其三,情感交流,寻求亲和,也是催发他文艺创作的重要动力。第四章.文艺构思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中枢环节,是将感官摄取的物象转化为创作意象的过程。苏轼“成竹于胸”的构思主张正符合文艺创作的构思需要;灵感活动往往是文艺构思的枢纽,对于构思和传达都有锦上添花之功,但是其突发性使得它可遇不可求;“酒”之形象经常出现在古代的文艺作品中,它作为一种触发创作灵感和冲动的媒介,对于文艺创作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文艺传达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文艺创作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词不达意或者言不称意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无道无艺。因此,苏轼主张文艺创作传达过程中,要追求“道技两进”,注重“辞达”、“心手相应”,真正做到“了然于口与手”。结语部分,主要对苏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进行简要总结。

张帆[8](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谭若丽[9](2015)在《民国学人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政治上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开启了中华民主共和的新时代,文化上把以文言文为主体的古典文学推下了主流舞台,开始了以白话文为主体的现当代文学的新篇章。亘古未有之变浓缩于几十年之中,变化激烈之程度可想而知。民国,既是政治上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是传统词学的终结和新词学的创始时期,这是中国千年词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关捩,民国词很多方面传承于晚清,受常州派的影响很大,亦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伴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巨变,新旧文化的转型,又呈现出诸多新景象。对这一时期词史发展的考察可以清晰地描绘传统词文化的演化轨迹和发展趋势,探究其形成原因、转换过程以及词学史意义。本文界定的“民国学人词研究”,即以民国期间在某一领域具有成熟的专门着作,且曾在高校任职过的学者的词作作为研究对象。民国,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中介点,集结束与开创为一体,对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可以完整地描述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各种文体于千古未有之大变时期,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变化是以多种思想与学术的激烈交锋为表现形式的,高校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阵地之一。处于阵地中心的“民国学人”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民国学人作为民国时期的社会人,对环境人文有普通人的一般感受;民国学人也是文化人,在一般感受外,又有其独特感受;民国学人的学者属性是其更高旨归,他在普通人的感性认知之上辅以理性思考,其思索与关注的范围甚广,与整个社会的脉搏跳动息息相关,并在有意或无意间将其思维带入学术活动及着作抒写中。拥有学人多重属性的民国高校学人,又处于中西文化交锋的舞台,这一民国特殊场域的中心,他们于这一时期文化学术的接触感受,较一般人更为亲密,感受更为真实,震动愈加强烈,以“民国高校学人”为研究对象,揭示这个时代的变化更具代表性。词,较于诗,更适合蕴藉性灵,抒发真情,即使西学东渐之际,亦有相当多的学人用这种传统形式进行创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民国学人成长于民国,接受的是新式教育的研究训练,甚至有留洋求学经历,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相反的路途上呈渐行渐远之势,此时却与老一辈文人默契地选择“词”这一传统形式记录感受,表明心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文学是现实基础上艺术的再加工,即意味着,晚清民国学人词作作品正是我们回到民国现场,感受学人所感,还原历史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民国学人词研究”意在通过词作的研读,回到晚清民国历史现场,探究风云诡谲中学人的抉择与心路历程。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上编、下编两大部分,绪论综述“民国文学”的含义,话题的提出,以及“民国文学”研究的状况;论述“民国词史”与千年词史、与清词的联系。上编第一章论述民国视域范畴内“民国学人词”的含义与划定标准;第二章是笔者在阅读民国词作感受中,感到前后相继的两股词风主导着民国词坛的走向,一是晚清至民国前期,即截止到朱祖谋逝世之时的时间段内,朱祖谋大力推崇梦窗词并在当时词坛“一枝独秀”;二是朱祖谋逝世之后,梦窗词的影响开始减弱,词体的密丽堆砌弊端严重,需要新鲜的活力。同时,晚清以来的战争灾难一直冲击着词人心灵,各种冥冥之感已酵化为郁勃愤懑之气,要喷薄而出。在这双重呼唤之下,“稼轩风”再次兴起,并与清初“稼轩风”鼓扬的背景相比较,凸显晚清民国时期鼓扬背景的独特性。在辨明“稼轩风”与“稼轩体”区别的基础上,明确我们研读稼轩词应有的态度。并分析了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稼轩风”向“稼轩体”的转变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编意在上编研究状况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词作予以分析。本文主要选择了龙榆生、夏承焘、詹安泰、沈祖棻、吴梅、卢前几位学者词人,选择的标准主要依据两条:一是在民国词史中,以上各位词家可称大家,至少是名家,具有能够代表民国学人词成就,划定坐标的效用。二是在民国学人词为中流砥柱的民国中后期,他们的词学选择和词风走向都具有典型性。具体说来,龙榆生作为朱祖谋的授砚弟子,尽力校勘朱氏遗作,而在词的创作路径选择上,却打出以苏、辛别建一宗的旗帜,成为领导词坛风气转换的旗手。惜处于多种转型时代中,身世曲折,用世之心未泯,时常于政治与文化间徘徊,导致心境忧郁,词作多有未甘忏悔之意混杂,被学者认为未达苏、辛之境。民国学人中,夏承焘涉猎面极广,卓然一代大家,就词学研究而言,在词学考订、校勘、谱牒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词作风格出入南北宋,壮采奇情,融合多种特色而自成面貌,变化甚多。总体说来,以上二位词作风格以学苏、辛为主,可划为反常州之道而行者。詹安泰少时师法朱祖谋、况周颐,自是常州派内之人,但同时也尝试开新,曾致词人刘伯端书云:“拟别出生辣一路,由生辣以寻重拙大之义”,词作多化用楚骚美人以表坚贞悱恻,方法多变,荡气回肠,自成面目。沈祖棻作为女性词人代表,师法汪东、吴梅,其词作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品质及对世界的关怀,词作整体面貌婉丽深厚,覃思妍妙,不同时期又多有变化,堪为民国女性词人大家,即使置于男性词学史中也毫不逊色。吴梅与沈祖棻、卢前都有师生之谊,无师学问无以传,吴梅自当录之,其《霜厓词录》重“情”重“品”,不作无病之呻吟,民国学人词史中固当有一重要地位。以上三位可算得为承继常州派主张者,可大体了解常州词派在民国中后期的流变状况。抗战兴起,中情激荡,昂扬呐喊式“稼轩体”盛行,卢前所作《中兴鼓吹集》是最为典型代表,它为特定时代而作,具有特殊意义;卢前还作论词词百首,表明自己的词学观。本文认为卢前此种词学批评形式都选取《望江南》这一词牌是有原因的,并对原因进行初步的推断与探讨。

郭小稳[10](2014)在《王维与园林》文中提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的王朝,跨越唐朝盛世的王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更是一位在书、画、乐、园林等方面都有丰硕成就的人。他的诗歌为人吟诵、他的画作为人模仿、他的音乐为人流传、他的园林为人游赏、他的故事为人传唱。他是一个”全面的典型”;他是一个独立的范式;他奠定了“唐音正宗”;他设计并建成了着名的文人园林——辋川别业,开辟了自然山水与文化结合的辋川模式,尝试了中国自然山水园向文人园的转型;他对后世文人园有着巨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对王维的研究集中在从文学角度去分析王维的思想和作品,并且研究得比较充分,分析得也比较透彻,研究的水平比较高,然而缺乏了从造园的角度去对王维这个造园家的研究,缺乏作为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工作者对于王维的园林观的研究。本课题就从王维的生平经历、思想转变、交游场所、个人喜恶等方面来分析那个时代的文人对园林的看法,并从他留下来的诗集、绘画、文章、园林来分析他的造园方法,系统地、元素化地分析他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再结合诗人生活的社会背景、生平经历等来分析和研究作者的园林审美观。对造园家王维的立体化分析,让我们了解了唐朝那个时代中国园林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解读了中国古典园林时期的园林建设审美与倾向,推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造园学理论,对现代的风景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蔡起贤先生诗文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蔡起贤先生诗文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2)陈鹏年及其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陈鹏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鹏年的家世、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陈鹏年的家世
    第二节 陈鹏年的人生轨迹
    第三节 陈鹏年的着述
第二章 陈鹏年的交游
    第一节 陈鹏年与亲族、乡人的交游
    第二节 非湖湘籍友人
第三章 陈鹏年的文学主张
    第一节 陈鹏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陈鹏年的散文主张
第四章 陈鹏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陈鹏年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二节 陈鹏年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陈鹏年散文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陈鹏年散文的题材内容
    第二节 陈鹏年散文的艺术特征
结语
附录一 :陈鹏年年谱简编
附录二 :《陈鹏年集》勘误
参考文献
后记

(3)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唐代岭南禅宗史研究成果
        1.2.2 唐代岭南禅僧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方法
        1.3.2 概念界定
    1.4 创新之处与重点难点问题
        1.4.1 创新之处
        1.4.2 重点问题
        1.4.3 难点问题
第二章 唐代岭南禅宗发展
    2.1 唐代岭南禅宗发展背景
    2.2 唐代岭南禅僧法系
    2.3 唐代岭南禅宗寺院
    2.4 唐代岭南禅籍文献
第三章 唐代驻锡岭南禅僧交游
    3.1 与帝王权臣交游
    3.2 与地方职官交游
    3.3 与佛教僧侣交游
    3.4 与地方百姓交游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岭南籍外出弘法禅僧交游
    4.1 与地方官员交游
    4.2 与佛教僧侣交游
    4.3 与佛教居士交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南禅僧人交游对比
    5.1 唐代曹溪禅系僧人交游
    5.2 唐代湘赣南岳、青原法系禅僧交游
    5.3 唐代岭南禅僧交游对比分析
        5.3.1 禅僧人数对比
        5.3.2 交游对象对比
    5.4 唐代岭南禅僧交游特点
        5.4.1 “民禅”特点鲜明
        5.4.2 生活化特征突出
        5.4.3 世俗化趋势明显
第六章 唐代岭南禅僧交游作用
    6.1 奠定南禅传布基础
    6.2 扩大南禅声誉影响
    6.3 扩展南禅传布范围
    6.4 提供儒释摄融契机
    6.5 丰富僧俗文学内容
    6.6 融汇禅门义理精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代曹溪别支禅僧
附录二 唐代驻锡江南道、湖南道南岳法系僧人
附录三 唐代驻锡江南道、湖南道的青原法系僧人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史料取用
    1.4 内容架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2.1 世风与家学
        2.1.1 清初学风
        2.1.2 扬州学术
        2.1.3 白田家学
    2.2 交游与转益
        2.2.1 学林硕彦
        2.2.2 理学名臣
        2.2.3 乡贤名士
    2.3 着述与流传
        2.3.1 《朱子年谱》
        2.3.2 《白田草堂存稿》
        2.3.3 《白田草堂续稿》
        2.3.4 《读书记疑》
        2.3.5 《朱子文集注》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3.1 背景与动因
    3.2 过程与意图
    3.3 取鉴与采择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4.1 考订早年学行
        4.1.1 删汰神异书写
        4.1.2 考辨武夷从学
        4.1.3 讳言学禅经历
        4.1.4 改订延平授受
    4.2 辨析朱、张交游
        4.2.1 过程的序列
        4.2.2 史料的辨析
        4.2.3 立场的审视
    4.3 形塑朱、陆之争
        4.3.1 书写鹅湖之会
        4.3.2 重释南康之会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4.4 论定晚年宗旨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5.1.1 征于古今礼书
        5.1.2 验诸人情风俗
        5.1.3 考之朱熹行年
        5.1.4 余论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5.2.1 校雠于版本
        5.2.2 寻绎于师说
        5.2.3 决疑于本事
        5.2.4 小结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6.1.1 治《书》历程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6.2.1 治《诗》历程
        6.2.2 辨毛、郑之异
        6.2.3 订朱熹之注
        6.2.4 创自得之说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6.3.1 治《礼》历程
        6.3.2 纂礼求通
        6.3.3 博古求是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7.1 校雠以判史实
    7.2 尊朱以申《纲目》
    7.3 博古以通世用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8.1.1 着作的评价
        8.1.2 观点的征引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5)饶宗颐词及词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饶宗颐家世生平及词学交游
    第一节 家世生平
        一、解字说名
        二、家学渊源
    第二节 词学缘起
    第三节 词学交游
        一、海内圈
        二、亚洲圈
        三、欧美圈
第二章 饶宗颐词的创作轨迹与人生境界
    第一节 1939—1969 年:乡国之忧寄“琴心”
    第二节 1970—1979 年:词境追求“形而上”
    第三节 1980年至21世纪:渐臻淡然通脱境
第三章 饶宗颐词的形式特征与审美取向
    第一节 学人之词的品质与风格
    第二节 和韵:在因循中自树个性
        一、和韵作品统计
        二、和韵对象分析
    第三节 精品意识与词艺锤炼
        一、词调运用
        二、重视音律
        三、以禅入词
        四、以画入词
        五、檃栝入词
    第四节 意象偏爱与人格完善
        一、“雪”意象
        二、“梅”意象
第四章 饶宗颐的词学思想
    第一节 宋词论
        一、重“浑成”
        二、尚“高韵”
        三、主“多元”
    第二节 清词论
        一、承袭常州词派词学观念
        二、不废浙西、阳羡二派主张
    第三节 词境论
        一、倡导“幽敻”
        二、指出“向上一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选堂词”注释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6)唐宋词笺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四 论文的相关概念及框架
上编
    第一章 古籍笺注概说
        第一节 笺注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二节 笺注的内容及其形式
    第二章 唐宋词笺注的历程
        第一节 宋元时期——唐宋词笺注的开端
        第二节 明清时期——唐宋词笺注的发展
        第三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笺注的拓展
    第三章 唐宋词笺注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唐宋词笺注的类型
        第二节 唐宋词笺注的特点
    第四章 唐宋词笺注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词体笺注的特殊性
        第二节 唐宋词笺注的内容
        第三节 唐宋词笺注的方法
下编
    第五章 唐宋词集笺注叙录
        第一节 唐宋词别集笺注叙录
        第二节 唐宋词选集笺注叙录
    第六章 苏轼词集笺注考论
        第一节 宋元时期苏词笺注考论
        第二节 明清时期苏词笺注考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苏词笺注考论
    第七章 吴文英词集笺注考论
        第一节 吴文英词集的流传情况
        第二节 民国以前梦窗词笺注考论
        第三节 民国时期梦窗词笺注考论
结语 唐宋词笺注的价值及其意义
附录一 唐宋词别集批注、评点本汇录
附录二 唐宋词选集批注、评点本汇录
附录三 钱曾“旧藏注释宋本”考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论苏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 创作主体的心理准备
    (一)学识修养
    (二)情感体验
    (三)创作心境
二 观物感兴的审美心理
    (一) 观物感兴
    (二) 游心物外
    (三)“寓意于物”
    (四) 审物之理
三 文艺创作的心理动机
    (一)有为而作的政治动机
    (二)寄情山水的补偿动机
    (三)情感交流的亲和动机
四 文艺构思的心理方式
    (一)“成竹于胸”
    (二)“作诗火急追亡逋”
    (三)“得酒诗自成”
五 创作传达与审美表现
    (一)“道技两进”与知能转换
    (二)“辞达”与创作思想的外化
    (三)“了然于口与手”与艺术传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民国学人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民国学人词与民国文学
    二、 民国学人词与“20 世纪词史”
上编
    第一章 民国词史语境下的“民国学人词”
        一、 1849——1912:以反映现实为特质的常州词派的大兴
        二、 1912——1931:“梦窗词”的大热与群流新兴
        三、 1931——1949:学人成为词坛中流砥柱时期
    第二章 民国词的特质——“天下兴亡”背景下“稼轩风”的再兴与鼓扬
        一、 “稼轩风”的来历与涵义迁变
        二、 民国词风潮:“稼轩风”向“稼轩体”的转变
下编
    第三章 法乳苏、辛之《忍寒词》
        第一节 忧愁风雨,且发龙吟:龙榆生的传奇人生
        一、 风雨龙吟年正少,强村遗业遽相承
        二、 为苍生请命,为千古词人吐气
        第二节 现代词学奠基人之一: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主张
        一、 “允博允精,不囿一能”的词学成就
        二、 “别建一宗”的词学观
        第三节 今古几词手,我自爱东坡:龙榆生的《忍寒词》
    第四章 综合而自出新意——试谈夏承焘与《天风阁阁词》
        第一节 一代综合之词学大师
        一、 学术综合之大师
        二、 综合之着作:《天风阁学词日记》
        第二节 一代综合之词人
        一、 欲合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于一家
        二、 作词喜从气象方面落笔
        三、 立意卓大,沉郁顿挫,成就文人之词
    第五章 鞭笞精怪成瑰辞,寄托家国自生辣——詹安泰《无庵词》
        一、 韩山韩水少年游,取径石窗作跬步
        二、 师碧山,重寄托,欲以“生辣”苫词坛
    第六章 涉江采芙蓉,忧伤以终老——沈祖棻《涉江词》的“芬芳”与“忧愁”
        第一节 多种文体均擅的创作生涯
        第二节 “秋波临去尚销魂”的《涉江词》
        第三节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李词异同比较
        第四节 《涉江词》的美学特色与词学渊源
    第七章 吴梅、卢前词合论
        第一节 重“情”重“品”——不作无病之呻吟的吴梅《霜厓词录》
        第二节 卢前:雄风托举的《中兴鼓吹集》与论词词
        一、 战争环境中“稼轩体”的代表:《中兴鼓吹集》
        二、 别具一格的“论词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王维与园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问题
        1.2.1 研究动态
        1.2.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王维研究
    2.1 研究对象和意义
        2.1.1 唐朝历史的发展脉络
        2.1.2 唐朝历史发展与王维人生起伏——王维所处的唐朝
        2.1.3 唐朝社会发展与多才多艺的王维
    2.2 王维的生平事迹研究
        2.2.1 王维的生平
        2.2.2 王维游历的地区
    2.3 王维的思想研究
        2.3.1 儒家思想与王维
        2.3.2 佛家思想与王维
        2.3.3 禅学思想与王维
        2.3.4 道家思想与王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王维的山水诗
    3.1 王维诗的种类和内容
    3.2 山水诗的景观要素分析
        3.2.1 景观要素之山水
        3.2.2 景观要素之田园
        3.2.3 景观要素之植物
        3.2.4 景观要素之声音
        3.2.5 景观要素之建筑
    3.3 山水诗的园林活动分析
    3.4 山水诗反映出的园林审美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王维的山水画
    4.1 王维的画和画论
        4.1.1 王维的山水画
        4.1.2 王维的山水文
    4.2 山水画中的人文要素分析
    4.3 山水画中的景观要素分析
    4.4 山水画中的园林活动分析
    4.5 山水画中的空间关系分析
    4.6 山水画反映出的园林审美观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维的山水园——辋川别业
    5.1 辋川别业概论
    5.2 资料考证
        5.2.1 蓝田县志考证
        5.2.2 辋川人物考
        5.2.3 辋川图考
        5.2.4 辋川诗文考
    5.3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诗文解读
    5.4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景观要素
    5.5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空间关系
    5.6 辋川别业的诗文寓意
    5.7 辋川别业中凝聚的造园思想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王维的造园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四、蔡起贤先生诗文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丁日昌与《百兰山馆古今体诗》研究[D]. 夏苏皖.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陈鹏年及其诗文研究[D]. 周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唐代岭南禅僧群体交游研究[D]. 周晓楠. 广州大学, 2019(01)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5]饶宗颐词及词学思想研究[D]. 陈泽森. 暨南大学, 2017(02)
  • [6]唐宋词笺注研究[D]. 张响.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论苏轼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D]. 吴旭文.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民国学人词研究[D]. 谭若丽. 吉林大学, 2015(08)
  • [10]王维与园林[D]. 郭小稳. 天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蔡启贤先生诗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