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 Hillis Miller先生的讨论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 Hillis Miller先生的讨论

一、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李自雄[1](2021)在《“文学终结论”与文学形态变革及重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中国文论研究领域,需要关注中国问题的理论应答与阐释,盲目地理论跟风,或是用别人的理论来套我们的现实,并不能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来反观"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解读与引发的讨论,有必要对其做出重新审视与反思。任何理论问题的提出,都有它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时代文化的现实要求,我们的认识与理解不能与之相脱离。对于"文学终结论"的解读及其讨论来说,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当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实际情况,特别是当代中国所处的这种实际情况与现实做出具体而准确的把握与认识,而不是停留于不切实际的滔滔宏论,要求我们的文学研究根据这种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做出适时的身份调整,能对文学形态的图像转向及形态变革抱有一种正确的看法,而以一种理论的自觉,融入到这种文学形态的变革及重组中去,做出有效的"介入",并有利于文学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于瑞[2](2021)在《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性”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文论概念,如今已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它最早于1921年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被认为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经历了理论建构、意义解构和话语重构的过程,并据此彰显出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文论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语境正式“接合”,伴随“审美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发生,“文学性”逐渐关联起当代文艺学的知识构型与研究范式,成为一个涵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域的核心命题。将“文学性”还原为一个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并对其关键的基本问题域做全面研究,有助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推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系统性工程。本论文的写作围绕着“文学性”在中西文论史中的嬗变进程而展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而言:第一章,立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化背景,探讨“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理论内涵及其文论史意义。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基础,是对当时文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一种反拨。它接续了西方自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传统。“文学性”体现为一种学科自主性的理论创构,其生成机制为“陌生化”。“文学性”助推了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第二章,对“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发展流变展开论述。雅各布森从俄国出走,同时开启了“文学性”在西方世界的“理论旅行”。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文学性”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和后理论转向等一系列的话语变迁。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展开,可以全面揭示“文学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也是我们立足于当下文化语境探讨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章,探讨的是“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审美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现代意义的“文学性”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正式“介入”到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进程之中。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表述,“文学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文学性”在中国文论语境中体现出多种面向,对此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构型,同时揭示“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相互渗透与不断建构的理论形态。第四章,结合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论状况,分析“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知识转型所发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文学性”问题,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当代文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范式转型,具体体现于“文学终结论”“文学性扩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等一系列命题之中。本章主要聚焦于与“文学性”相关的学科反思与理论重构,分析了“文学性”的内涵变迁与外延拓展,进一步探讨“文学性”对于当代文论知识生产及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五章,立足于“中西文论比较”的视野,对“文学性”在不同文论语境中的范式转型与文论史意义进行总结。具体而言,在西方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理论转向,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后理论转向;在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同样具有三次重要的转型意义,即审美论转向、文化转向和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二者在言说方式、理论形态、话语体系方面有异有同,共同丰富了“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建构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本章还深入分析了古代文论语境中与“文学性”相关的理论资源,以期推进古代文论资源接入“文学性”当中,助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文学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可以发现,“文学性”在中西文论语境中,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与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概念,“文学性”虽源起于西方,却直接参与了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构建与知识转型。时至今日,“文学性”已突破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未来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文论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既是一种学科话语,也是一种主体话语,既需要体现学科性,也需要体现时代性、本土性和主体性。“文学性”问题关联着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域,由此,立足于“文学性”问题来探讨“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曾佳[3](2021)在《当代“文学终结论”问题论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佩[4](2021)在《观照·人文·时代——关于“文学终结论”的反思》文中认为"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及论争引起了学界的轰动,米勒的"文学终结论"的真实含义指向文学的边缘化和图像文化的胜利,是大众传播时代带来的图像霸权现象。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文学理论对人文主体性和情感性的坚持,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回归。科学的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提供了观照尺度和人文尺度,对文学终结的观点进行了反击,阐明了文学理论的永恒性。"日常生活审美化"、人工智能与后人类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和情感性,彰显了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对文学终结观点批判的延续。

姜文振[5](2020)在《“人的文学的终结”与文学研究的可能指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通讯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和人工(超)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影响日趋深入,我们已不可避免地处身于后人类时代/AI时代的境遇之中,自古以来以人为主体与主题的文学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人的文学被机器人文学全面取代的"人的文学的终结"还远未到来,但潜在的文学终结的趋势在吁请着我们对于人的文学的坚守。虽然在后人类时代/AI时代,人文主义将不可逆转地走向后人文主义,但后人文主义既不是反人文主义,也不是人文主义的终结,它标示的是"人"的观念的重要转变,是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定位和人类文化秩序的新的建构。在这样的新的"后学"语境中,文学研究仍将以开放、包容的理论姿态去观照与人的存在相关的文学艺术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陈聪[6](2019)在《J.希利斯·米勒小说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的学术生涯分为四个阶段,即新批评阶段、现象学-意识批评阶段、解构主义阶段和文学言语行为阶段。本文以希利斯·米勒的小说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纵向梳理并总结了他在这四个阶段中的小说批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米勒小说批评理论体系。纵观米勒的研究生涯,从新批评的起步到意识批评的崭露头角,在解构主义的背景下走向成熟,在言语行为理论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路。尽管米勒的文学批评实践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甚至他本人也认为自己研究阶段更易的实质是学术重心的转移,而这种转移并不具有前后的关联性。但是,细读其每一个阶段的批评实践和研究结果,对语言的浓厚兴趣与对“异质性”的考察构成了米勒小说批评理论和实践的绳之两股,打通了米勒小说批评乃至整个文学批评的路径。本论文由绪论、主体部分的五个章节和结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在绪论部分,在对国内外关于米勒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米勒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解构主义时期的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浓墨重彩与对早期新批评和现象学-意识批评时期理论与实践的寡淡形成对照;米勒研究的丰富性与“误读”和“缩水”同时并存;针对米勒小说批评理论的研究尚未成型;缺乏针对米勒整体文学研究进行描述的关键词。以上米勒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奠定了本文的整体思路和框架。同时绪论部分还阐述了米勒小说批评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文学批评理论家,米勒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关系密切。对于中国的学者来说,米勒已经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对于米勒的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米勒本人和他的文学理论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的关键因素,融入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之中。米勒几十年来将自己的文学研究建立在具体文本的基础上,以细读为主要方法,通过对文本的阐释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为当下中国文论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构成了米勒文学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米勒的小说批评理论展开研究,将他的研究阶段分成四个部分,以他的小说批评的“异质性”和小说批评的语言重心为主要线索,并对新批评、意识批评阶段的小说批评理论进行了阐述,力图呈现完整的小说批评理论体系,这构成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历时梳理了米勒的文学理论谱系。作为一名批评成绩斐然的文学批评家,米勒的文学理论是他从事文学批评和小说批评的背景,为具体的批评实践提供了基础和思路。从新批评到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米勒的文学研究一直是“有法可依”的,每一次研究重心的调整都是米勒谦虚、谨慎地向理论靠近的结果,同时也伴随着米勒对理论创造性地运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米勒新批评时期的小说批评理论。新批评作为米勒文学研究的起始阶段,不仅是他从事小说批评的开端,更重要的是,米勒在这一阶段通过阅读传统哲学和新批评学者的着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他对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之间差异的关注成为他探讨文学语言“别异性”的起点。新批评作为米勒文学批评的起点,对米勒的文学批评实践,特别是小说批评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从新批评那里所继承的“细致阅读”的策略成为他以后各个时期所秉持的重要方法论。细读策略本身就是一种致力于对文本中存在的各种奇异语言现象辨识和阐释的方法论,对于新批评来说,在细读的方法下探寻文学语言的怪异和奇特是其旨归,正是在新批评的细读策略下米勒开始了自己小说研究的“求异”之旅。现象学时期对作者整体意识的把握,解构主义时期通过细读作品而实现对作品意义稳定性的解构,文学言语行为理论时期对作品不同层面上述行效力的分析等都是建立在新批评时期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第三章主要从小说的意识本体、小说的结构、叙事要素与阅读模式方面讨论米勒在现象学-意识批评时期的小说批评理论。现象学-意识批评是米勒文学研究初露锋芒之时。米勒受到乔治·布莱意识批评理论的影响,将小说视为各种意识交汇的场所,而非仅仅是对现实的机械反映。小说以意识为本体,意识具有整体性,即一位作家的意识总是体现在不同的作品中,具有一种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在一位作家不同的作品中所体现的意识也是差异的,是一种“变化中的一致”。米勒从意识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上对小说中的各种意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作品中的意识并不是处在静止的状态,而是运动的。意识的主体间性与时间性使小说的结构呈现出开放和自我支持、自我生长的特点。这使小说成为一种类句子的结构。小说的意义并不存在于小说之外,而是存在于小说各部分的关系之中。小说结构的这种类语言特点模糊了小说与现实的界限。米勒后期对小说作品中虚构问题的探讨为他向解构主义转折提供了预设。在细读维多利亚时期经典小说的基础上,米勒在意识批评的框架内探讨了小说中的叙述者问题。他注意到这一时期的作家都采用全知的叙述者,都力图表现一种“集体意识”。但是,同时代作家的意识也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每一个作家都在作品中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彰显了这种独特性。在阅读方法上,米勒并不认同布莱的“认同”批评。后者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读者的“牺牲”行为,牺牲掉自己的欲望、信仰等,以一种完全中立的姿态去体会作者的意识,实现完全的“认同”;尽管个体意识不同,但最后读者意识应该与作者意识达到完全的认同。这是一种“差异中的认同”。米勒的阅读方式是“认同中的求异”,即在认同的前提下去探求意识的多样性。第四章论述解构主义时期米勒的小说批评理论。本章重点探讨了米勒在解构主义时期的语言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小说的意义、小说的结构和小说的阅读的解构。从现象学-意识批评到解构主义,米勒的批评重心从意识回到语言,并且在德里达和德·曼等人的影响下阐述了语言的“异质性”。米勒认为语言内部语法和修辞互相颠覆与解构的状态是语言“异质性”的表现。语言的异质性使语言失去了稳定的所指。他以语言的“异质性”为逻辑起点,解构了小说稳定的意义,认为一部小说的语言、句子和文本层面都是异质的,并不能指向一个稳定的外部现实。继而米勒探讨了小说的结构特征。他认为小说由纵向和横向两条线共同编织而成,前者在“异质性”的重复中体现自身,后者解构了传统叙事理论中连续的“线条”意象。小说的语言、意义和结构的“异质性”需要一种新的阅读模式,米勒称之为修辞性阅读或解构性阅读。具体说来就是指两种阅读模式,“寄生性阅读”与“重复性阅读”。这两种阅读模式在尊重语言本质的基础上,共同致力于解构主义小说批评,延续并深化了小说批评的“求异”之旅。第五章主要探讨文学言语行为理论时期的小说批评实践与理论。在文学言语行为阶段,米勒认为小说是一种言语行为。米勒在言语行为理论时期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异质性问题,由解构主义时期对语言的静态的异质性的探讨深入到对语言内部记述与施为的动态异质关系的研究,指出“言即行”,从而论证了叙事作品以言行事的品格,即作品的述行性,并进一步阐述了作品以言行事的路径,即“活现法”与“词语误用”。这两种述行的方式都是使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都建立在一种差异的基础上。从作者方面来看,作者试图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以言行事的意图,通过艺术性地运用语言引起读者的兴趣,建立一个虚构的世界,实现与现实的互补。但是,由于语言的“异质性”特点,作者的意图并不能被完全实现。这样,作者的写作意图总是与文本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距离。写作的述行性就在这种差异中体现。在阅读方面,由于语言的“异质性”,读者的阅读的过程是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求异”的过程。作者通过写作所创造的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世界;读者阅读的重点应该放在阐发作品的独特性上,这是一个揭示人生法则、创造新异的现实的过程。在结论中,本论文总结了米勒小说批评的整体品格,总结了贯穿于他小说批评实践过程的两条线索,即对语言的关注与对“异质性”的探索,并阐明了二者的关系。对语言的重视与对“异质性”的探索共同构成了米勒小说批评体系的纲纪,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区分,语言是异质的语言,“异质性”是语言的“异质性”。语言是米勒小说批评的重点和出发点,“异质性”是其小说批评实践的旨归和目的。

任利娜[7](2019)在《希利斯·米勒的文学阐释观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希利斯·米勒的文学阐释观念体现在他的诸多批评理论着作之中,本论文主要是对其解构主义阶段的文学阐释观念进行研究,分别从米勒理论的来源与策略、方法、目的、价值与限度展开叙述。第一部分是对米勒的阐释策略进行整理,就理论策略来源即新批评、日内瓦学派思想影响及其“修辞性阅读”理论的形成进行概述。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米勒解构论的方法,专注语言修辞性分析和表层变化、词源追溯等,并明确语义的边界;在坚持细读的基础上,践行一种内在的阅读。第三部分就米勒的解构目的加以叙述,明确解构的目的不仅是对文本原义的解构,不破不立,对意义的建构才是其阐释观念的根本目的,并注意到米勒解构观的修正与发展。第四部分论述了解构论的价值,然后对米勒文学阐释观念的限度展开讨论,这也是本章重点研究的问题。撮其要,在对米勒文学阐释观念进行较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期可以深入地把握米勒的文学批评理论。

吴丹[8](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王晴[9](2017)在《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一种思想的复活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思想魅力,还在于人们对其不同视角的开掘解读,更在于读者的一代代接受传承。本文所论及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文论界对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接受情况,也就是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在中国的复活,主要着眼于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译介传播、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评析、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批评实践、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接受反思四个方面。首先,由对米勒的文本和访谈译介让其走入中国学术界,并为中国文论界所熟识,进而引发关于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探讨热潮。其次,在这股探讨热潮背后梳理出中国文理论界对米勒文艺理论富有针对性的评析,即关于文学终结论和解构叙事理论的评析。再次,随着对其理论的深入剖析,尤其是解构叙事理论,自然而然挖掘出中国文论界对米勒重复理论和叙事线条的实践应用已蔚然成观。至此,中国文理论界完成了对米勒文艺美学的思想的接受,米勒的文艺理论也在中国实现了自身的复活。然而,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接受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理论变异性和实践强制性。问题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从"接受"的角度切入研究米勒的文艺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一方面,有利于让人们清晰地看到米勒批评思想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更好的认识到米勒文论的内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视域下构建我国文论的主体性。

陈海[10](2016)在《文学理论的技术考察——重读米勒事件》文中提出米勒事件是近年讨论文学危机的典型案例。虽然学术界对米勒的批评有失公允,然而此事件本身却有其文论史价值。它鲜明地表达了当代文论界的集体焦虑,而此焦虑来自数字时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困境。反思数字技术对文学的冲击,构建更具活力的数字时代新文论,不仅应指出文学在"终结",更应该积极面对技术嵌入文学理论这一事实。

二、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终结论”与文学形态变革及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终结论”的提出
二、中国文论界对“文学终结论”的解读与讨论
三、“文学终结论”话题讨论的重新审视与反思
四、面向现实:文学形态变革及重组

(2)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性”问题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内涵
    一 “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性”与未来派的文学实践
        (二)“文学性”对社会历史派的反拨
        (三)“文学性”与传统理论资源的接续
    二 “文学性”的理论内涵
        (一)“文学性”与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
        (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语言的“陌生化”
        (三)“文学性”与审美化的艺术取向
    三 “文学性”问题的文论史意义
        (一)“文学性”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
        (二)“文学性”助推了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
        (三)“文学性”彰显出广义的政治性蕴涵
    小结
第二章 “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流变
    一 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理论建构
        (一)语言的“结构”: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视角
        (二)从“作品”到“文本”:“文学性”的结构主义路径
        (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 解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意义解构
        (一)对文学学科“建制”的消解
        (二)对“文学性”边界的拓展
        (三)提出意义创造的批评观念
    三 文化研究转向与“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一)作为“后学科”的文化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向外转”
        (三)对“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四 后理论转向与“文学性”的审美重启
        (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
        (二)“后理论”对于“理论”的反思
        (三)后理论对“文学性”的言说新途
    小结
第三章 “文学性”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转型
    一 “文学性”溯源:从概念表述到理论探讨
        (一)作为本质特性的“文学性”
        (二)形式主义文论的早期译介与评析
        (三)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理论话语
    二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接合”的动因
        (一)审美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接续
        (二)从功利化向审美化转型的现实背景
        (三)当代“纯文学”创作的实践探索
    三 “文学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的审美化建构
        (一)“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学科反思
        (二)“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建构
        (三)“文学性”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开掘
        (四)“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的重估
    小结
第四章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知识生产
    一 “文学性扩张”与文学理论的危机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文学性”的两种维度: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三)“文学性”的第三种维度
    二 “文学性”问题反思及其理论重构
        (一)“文学性”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二)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重构路径
        (三)“文学性”与文论重构的关联性
    三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一)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
        (二)文学实践的中国经验
        (三)文学价值的“人学”意义
    小结
第五章 中西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比较
    一 当代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语言学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后理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 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审美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对“文学性扩张”的讨论
        (三)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 “文学性”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合”
        (一)“文”在古代的言说方式与存在形态
        (二)古代文论中的“文辞”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三)“文学性”与古代文论“接合”的当代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观照·人文·时代——关于“文学终结论”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终结论”的提出
    (一)语境
    (二)谱系
二、文学理论的永恒性
    (一)观照尺度———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
    (二)人文尺度———理论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三、文学理论的时代性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人工智能与后人类时代
四、结语

(5)“人的文学的终结”与文学研究的可能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6)J.希利斯·米勒小说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1.1 米勒文学批评理论在国外的研究状况
        1.1.2 米勒文学批评理论在国内的研究状况
        1.1.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2.2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 本文的现实意义与创新
        1.3.1 本文的现实意义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1章 文学世界:米勒文学研究的理论谱系
    1.1 新批评:牛刀小试
    1.2 现象学:初露锋芒
    1.3 解构主义:声名远播
    1.4 文学言语行为:创新求异
    1.5 米勒文学研究的特点:经典的关注与求异的批评
第2章 文本细读:“新批评”的理论馈赠
    2.1 新批评理论的承袭:细读策略与文本语言的特异性探求
    2.2 新批评与意识批评:细读策略与意识的探异之旅
    2.3 新批评与解构主义批评:细读策略与文本的“异质性”解读
    2.4 新批评与言语行为:细读策略与文本伦理价值的阐释
第3章 意识批评:现象学批评时期的精神内在结构探索
    3.1 理论背景:从胡塞尔到日内瓦学派
        3.1.1 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
        3.1.2 日内瓦学派的意识批评理论
    3.2 小说与本体:作者的意识呈现与作品的精神现实
        3.2.1 小说的意识本体
        3.2.2 意识与语言的关系
        3.2.3 意识的整体性与别异性
    3.3 小说的结构特质与意识的时空二维
        3.3.1 意识的时空二维
        3.3.2 小说结构的开放与自足
        3.3.3 小说与现实
    3.4 叙述要素与意识呈现:全知的叙述与时代的整体意识
        3.4.1 叙述者
        3.4.2 叙述视点
    3.5 意识本体与作品的批评方式:小说阅读的主体间性
        3.5.1 阅读是对意识的意识
        3.5.2 阅读是主体间的行为
第4章 阐释的多元:解构主义批评时期的经典再现
    4.1 理论背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解构的阅读模式
        4.1.1 解构逻各斯中心
        4.1.2 修辞性的语言
    4.2 同质与异质:小说语言的解构分析
        4.2.1 “异质性”来源
        4.2.2 小说语言的“异质性”阐述
    4.3 重复与线条:小说结构之解构
        4.3.1 横组合与纵聚合
        4.3.2 异质的重复
        4.3.3 断裂的线条
        4.3.4 解构与建构
    4.4 小说与阅读:关注差异的修辞性阅读
        4.4.1 两种阅读模式
        4.4.2 求异的阅读
第5章 以言行事:言语述行理论的后期演变
    5.1 理论背景:奥斯汀的“以言行事”与德里达的解构质疑
        5.1.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5.1.2 德里达与奥斯汀的争执:一场关于“差异”的争执
    5.2 记述与施为:小说的述行探讨
        5.2.1 不彻底的解构主义语言观
        5.2.2 小说语言的施为性
        5.2.3 小说以言行事的途径:词语的误用与活现法
        5.2.4 作为整体的小说文本的述行
    5.3 写作与行为:作者的述行之维
        5.3.1 写作意图的表达与文本效果的距离
        5.3.2 精巧微妙的谎言与心甘情愿的入局
    5.4 作品与阅读:阅读的伦理性探讨
        5.4.1 读不完的书,还不完的债
        5.4.2 来自文本背后的伦理命令
        5.4.3 阅读的伦理时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希利斯·米勒的文学阐释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米勒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国内外米勒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本文的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构主义批评的阐释策略
    第一节 阐释观念的理论来源
        一、新批评理论影响
        二、日内瓦学派思想影响
    第二节 一种阐释性阅读:“修辞性阅读”理论
        一、解构修辞研究的“本体”追溯
        二、德里达及德·曼的解构理论
        三、米勒“修辞性阅读”的文本面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本语义密度与细读
    第一节 文本的语义密度追求
        一、语言表面变化
        二、词源追溯
        三、语义的边界范围
    第二节 文本细读
        一、内在的阅读
        二、米勒的细读姿态与呼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原义的解构与建构
    第一节 文本原义的解构
        一、文本符号的认识
        二、差异性重复与意义解读
        三、文本无意义与多义之辩
    第二节 文本原义的建构
        一、建构与“拆手表的孩子”
        二、追求文本原义的解构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米勒文学阐释观念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解构论的价值
        一、文艺理论史与文艺批评史价值
        二、作为现代性理论构成的解构论
    第二节 阐释观念的限度
        一、理论自身的悖反
        二、个人鉴赏维度与公共视域的阐释缺失
        三、阐释观念中现实特性的缺失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小结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9)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译介传播
    (一) 文本翻译
    (二) 作者访谈
二、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评析
    (一) 关于文学终结论评析
    (二) 关于解构叙事理论评析
三、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批评实践
    (一) 关于重复理论批评实践
    (二) 关于叙事线条批评实践
四、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接受反思
    (一) 理论变异性
    (二) 实践强制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终结论”与文学形态变革及重组[J]. 李自雄. 社会科学, 2021(12)
  • [2]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D]. 于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当代“文学终结论”问题论争研究[D]. 曾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观照·人文·时代——关于“文学终结论”的反思[J]. 陈佩.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5]“人的文学的终结”与文学研究的可能指向[J]. 姜文振. 青海社会科学, 2020(01)
  • [6]J.希利斯·米勒小说批评理论研究[D]. 陈聪. 辽宁大学, 2019(11)
  • [7]希利斯·米勒的文学阐释观念研究[D]. 任利娜.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9]希利斯·米勒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接受研究[D]. 王晴.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10]文学理论的技术考察——重读米勒事件[J]. 陈海. 中外文论, 2016(01)

标签:;  ;  ;  ;  ;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 Hillis Miller先生的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