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齐鲁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齐鲁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高杨[1](2021)在《“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因此,本文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齐鲁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当地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这一举措符合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阐述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研究依据及可行性。相关概念主要包括语文课程资源、校本课程、齐鲁文化三个方面,研究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论的支撑和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三个方面。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文化资源优势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介绍了“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价值及原则。资源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四大主题。课程开发的价值主要包括完善当地课程结构、传承优秀地方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四个方面。开发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适宜学情、灵活运用和与时俱进四个方面。第三章从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第四章介绍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并就四大主题分别展示了一个教学案例。实施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实践为导向。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合作探究式、阅读鉴赏式、研学旅行式和多媒体辅助式。第五章介绍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保障。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课程的保障主要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展开。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价值,同时,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论题未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展望。总之,本文旨在通过整合齐鲁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地方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同时,此举进一步顺应了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潮流,对于完善当地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莫鲁生,景雪年,宋敏,刘程程[2](2020)在《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意义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传承齐鲁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要坚持把传承齐鲁文化作为育人的文化根基,坚持用齐鲁文化孕育着优秀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应用于立德树人实践中,探索践行齐鲁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以此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施昭卉[3](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对外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只有做好中华文化传播,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对中华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华文化涵盖多类地域文化,是凝练不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主体标志,而地域文化则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齐鲁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研究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立足齐鲁文化,结合“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以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为基础,从齐鲁文化自身特征、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分析齐鲁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5W”角度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传播的策略,提出了扩大文化传播主体队伍,提高文化传播者素质;传播齐鲁文化精髓;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构建互联网文化传播平台,发展齐鲁文化产业;全面分析传播受众以及建立齐鲁文化传播反馈机制的策略。

贾海鹏[4](2017)在《《晏子春秋》思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化典籍,《晏子春秋》曾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直被怀疑为伪书。故历代学者对它的探讨多集中在"学派归属与文体性质""作者与成书时间""文本校勘与注疏"等问题上,而对其思想内涵探究得很少。直到近三十年来,尤其是1972年银雀山汉墓《晏子》竹简出土以后,学者们才开始真正对该书的思想内涵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其研究领域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与社会福利、外交、军事和哲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成果斐然,同时亦存在些许不足。

贾海鹏[5](2017)在《《晏子春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古典名着,《晏子春秋》主要记载了春秋末年齐国贤相晏婴的言论事迹,它初步成书于战国稷下学宫,最终在西汉刘向手中形成定本,流传后世。然而,该书命途多舛,古代学者因其并非某一诸子学派的代表作而未予应有的重视,后来更因被判定为伪书而遭到过度的怀疑和批评。近现代以来,人们就《晏子春秋》的学派归属、文体性质、成书时间、作者考证和校勘注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其思想内涵的重视程度则相对欠缺。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晏子》竹简出土以后,该书的真伪问题才基本得到了解决,学术界也迎来了探讨《晏子春秋》思想的一个良好契机。但直至今日,相对于其它先秦诸子而言,学界对该书思想的研究仍十分薄弱,且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分散而又重复,各种“诸子研究”、“思想史”、“哲学史”等着作,或根本不提及《晏子春秋》思想,或仅仅简单涉及,论述不详。迄今为止,尚没有出现对其进行全方位探究的博士论文。这对于一部传世先秦经典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之事。本文采用了思想史研究的多重方法,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实事求是,努力在当时的背景下探讨该书所蕴含的各种思想。晏氏家族成员自桓公时才开始登上齐国政坛。晏婴之祖虽然受到了桓公的重用,却未进入朝廷的核心。晏婴之父晏弱智勇双全,得到灵公青睐,在灭莱一役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晏婴是晏氏家族从政的巅峰,他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位君主,显名诸侯。晏婴卒后,因受个人才能和历史际遇的影响,其子孙后代逐渐走向衰落。晏子以“一心事三君”的事君方式,充分体现了他“和而不同”的君臣思想;晏氏家族与陈氏家族早年就有交往,关系融洽。晏子与陈桓子之间的感情更是密切。身为齐国世民,晏子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辅佐公室,然而对于以后可能会取代姜氏政权的田氏家族却态度微妙暖昧;晏子还灵活而巧妙地处理好了与一般同僚、谗佞邪人、叔向、孔子和布衣百姓等人之间的关系。刘向对《晏子春秋》的影响极大,其《晏子叙录》对该书篇章数目的记述存在着“矛盾”之处。他为政生涯所体现出来的忠臣品格深深地影响了《晏子春秋》篇章的编排顺序,从而使《谏上》、《谏下》、《问上》、《问下》四卷(篇)依次位居该书前列。作为一名颇负责任的文献大家,刘向对关于晏子的其它材料也做了精心的整理与编排。这些都反映了该书的不同内容在刘向心中的地位高低。从《汉书·刘向传》的记载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经历在“灾异鬼神”、“进贤臣,退谗侯”、“抑大夫,黜外戚”和“重节俭,倡薄葬”等方面与《晏子春秋》颇具相通之处。《晏子春秋》的“君臣思想”具有“君可择臣,臣亦可择君”、“政昏礼违,可抗命面斥”、“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君民者,社稷是主;臣君者,社稷是养”和“远离暴君乱国”等进步性;“民本思想”除受先秦文化传承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外,还主要是因为清楚地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巨大作用,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人才思想”提倡在宗族血缘关系的背景下于齐国的贵族阶层中选贤任能,虽然范围有所扩大,但却严重地束缚了平民人才的发展;“礼治思想”具有赞同不法之礼、反对儒家繁杂误民之礼、提倡社稷高于礼和颂扬特殊场合情高于礼等独特性,它遵循了“崇实尚简”原则,并传达出晏子开明的君臣思想和进步的历史观念,同时还与该书的文学性质及整理者刘向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晏子春秋》支持成文法的实施,它的“法治思想”包涵了许多儒家因素,故显得有些温和,但这是一柄双刃剑,若为昏君佞臣所用,则会害国害民。《晏子春秋》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个“节”字上,具有较为浓厚的保守色彩。《晏子春秋》尊晋、重鲁、轻吴、贬楚的感情倾向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中晚期齐国对各诸侯的不同态度外,还或多或少地受该书文学性质的影响。《晏子春秋》的军事理念以反对战争为主,这与其“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及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但其并不一味盲目反对战争,也主张君主在一定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举兵讨逆。《晏子春秋》的辩证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不仅与晏子的身份有关,而且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哲学的实践型特征;该书虽然提出了对天命鬼神的诸多怀疑,却并不彻底,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无神论思想的发展规律有关。《晏子春秋》各种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外,“上古三代历史”、“春秋时代背景及前诸子文化”和“齐国本土文化”对其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总之,本文对《晏子春秋》所蕴含的丰富思想进行了几近全方位的探析且颇多创新之处,以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爱钰[6](2016)在《美德山东建设的历史文化基因与现代转化》文中研究说明美德山东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对齐鲁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体现了山东"德"性文化的深厚底蕴。齐鲁文化具有深厚的道德基因,奠定了美德山东建设的文化基础。探索齐鲁文化的道德因子,并由此提出美德山东建设的内涵追求,对阐释和构建美德山东的传统文化基因,增加美德建设的时代感和现代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张友谊[7](2016)在《论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下)》文中研究指明(接上期)六、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民贵君轻"思想是孟子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孟子·尽心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民本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的充分表现。其实,民本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已形成一种思潮,对当时诸子的思想有较大的影响,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是管仲。管子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这里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一种民本思想。《尚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民为

庄仕文[8](2016)在《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影响力提升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表现出自强不息、重视经济,崇尚人本,天下为公,诚信友爱,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对当今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挖掘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提升齐鲁文化的影响力,一要发挥政府主导功能,二要利用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各类载体,三要结合山东区域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邢华华[9](2016)在《王志民: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中认为记者:王教授,您好!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我们今天要加强对齐鲁文化的研究、在研究中传承和创新齐鲁文化的理由。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去深入挖掘、阐释齐鲁文化的主体精神?王志民: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觉去深入

任者春,郭玉锋[10](2014)在《齐鲁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文中提出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齐鲁文化的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求相契合,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充分重视齐鲁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齐鲁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方略启示,齐鲁文化的思想内容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促进齐鲁文化的现代转型,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重大文化课题。

二、齐鲁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鲁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关于齐鲁文化的研究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关于地方文化与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研究依据及可行性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阐释
        1.语文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
        3.齐鲁文化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依据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教育理论的支撑
        3.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1.文化资源的优势
        2.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价值及原则
    (一)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
        1.名人文化
        2.名胜古迹
        3.文学艺术
        4.民俗文化
    (二)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
        1.完善当地课程结构
        2.传承优秀地方文化
        3.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4.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三)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适宜学情原则
        3.灵活运用原则
        4.与时俱进原则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构建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理念
        1.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2.把握好语文的学科特点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组织
        1.课程的设置
        2.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四、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2.坚持以实践为导向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
        1.合作探究式
        2.阅读鉴赏式
        3.研学旅行式
        4.多媒体辅助式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1.教学人员的组织和配置
        2.课程的具体安排
        3.建立多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四)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举例
        1.主题一:历史名人篇
        2.主题二:名胜古迹篇
        3.主题三:文学艺术篇
        4.主题四:民俗文化篇
五、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保障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方式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保障
        1.学校方面
        2.教师方面
        3.家长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学生问卷
附录 (2)教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意义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功能和意义
二、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三、在齐鲁文化基本内涵孕育下培育出的齐鲁人的优秀品德
    1.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2.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
    3.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
    4.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
    5.“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
四、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路径

(3)“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对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法
        1.3.2 分析归纳法
        1.3.3 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
    2.1 “一带一路”内涵
        2.1.1 “一带一路”提出
        2.1.2 “一带一路”文化内涵
    2.2 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
        2.2.1 传播的定义与内涵
        2.2.2 文化传播的模式和意义
    2.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现状
        2.3.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取得的成就
        2.3.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齐鲁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
    3.1 齐鲁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基本内涵
        3.1.1 齐鲁文化的发展脉络
        3.1.2 齐鲁文化的基本内涵
    3.2 齐鲁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播的必要性
    3.3 齐鲁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播的可行性
        3.3.1 政策支持
        3.3.2 历史影响
        3.3.3 齐鲁文化自身特征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传播途径
    4.1 扩大文化传播主体队伍,提高文化传播者素质
        4.1.1 扩大文化传播主体队伍
        4.1.2 提高文化传播者素质
    4.2 传播齐鲁文化精髓
    4.3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4.3.1 打造齐鲁文化交流平台
        4.3.2 构建互联网文化传播平台
        4.3.3 推动齐鲁文化产业发展
    4.4 全面分析传播受众
    4.5 建立齐鲁文化传播反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晏子春秋》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期刊论文
    (一) 政治思想
    (二) 经济与社会福利思想
    (三) 外交思想
    (四) 军事思想
    (五) 哲学文化思想
    (六) 其他思想
二、学位论文
三、专着与论文集
结语

(5)《晏子春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
    《晏子春秋》研究综述
        一、学派归属与文体性质
        二、作者与成书时间
        三、文本校勘与注疏
        四、思想研究
        五、其它方面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晏婴其人、其事、其书
    第一节 晏婴及其家族
        一、晏婴之祖:家族在政坛的开端
        二、晏婴之父:家族在政坛的崛起
        三、晏婴本人:家族在政坛的巅峰
        四、晏婴后人:家族在政坛的衰落
    第二节 晏婴与他人的关系
        一、晏婴与齐君的关系:以一心事三君
        二、晏婴与陈氏的关系:纠结中的支持
        三、晏婴与其他人的关系:原则坚定,方式灵活
    第三节 关于《晏子春秋》
        一、《晏子春秋》概述
        二、刘向与《晏子春秋》的成书
第二章 《晏子春秋》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晏子春秋》的君臣思想
        一、对君主的要求
        二、对大臣的要求
        三、对君臣双方的要求
        四、小结
    第二节 《晏子春秋》的民本思想
        一、“春省耕,补不足;秋省实,助不给。”
        二、及时救灾,保障生活;轻徭薄赋,保证生产
        三、宽狱省刑,安居乐业;扶老赈孤,延及骸骨
        四、少动干戈,保民性命
        五、民本思想形成的缘由
        六、小结
    第三节 《晏子春秋》的人才思想
        一、贤人的作用:国之根本
        二、贤人的标准:德、辩、才的统一,求和弃同,批驳异端
        三、求贤的方法:考言事,察德行,展现诚意
        四、贤人的任用:用长避短,君主统筹
        五、摒弃:欲进贤,须退不肖
        六、小结
    第四节 《晏子春秋》的礼治思想
        一、礼的作用:别人禽,定秩序,利国家
        二、礼的“经”与“质”:常道与实体中的对等原则
        三、礼的具体内容
        四、礼的独特性:别于鲁礼,兼顾社稷人情
        五、礼独特性的深层缘由
        六、小结
    第五节 《晏子春秋》的法治思想
        一、法律的作用:为时禁暴
        二、法律的制定:以仁为本,理由明晰
        三、法律的实施:公正公开,为民省刑,树立榜样
        四、小结
第三章 《晏子春秋》的经济、外交和军事思想
    第一节 《晏子春秋》的经济思想
        一、逐利,人之本性
        二、“幅利论”与“义利论
        三、节俭实践
        四、经济思想形成的缘由
        五、小结
    第二节 《晏子春秋》的外交思想
        一、外交思想的总原则:“内安其政,外归其义”
        二、与晋国的外交:尊敬与防范
        三、与鲁国的外交:亲近与重视
        四、与吴国的外交:不屑与轻蔑
        五、与楚国的外交:嘲弄与贬斥
        六、小结
    第三节 《晏子春秋》的军事思想
        一、军事思想的总原则:慎战
        二、“不侵大国之地,不秏小国之民
        三、君欲服外,必先安内
        四、国中有贤,方能争雄
        五、持义行勇,遍赏有功
        六、小结
第四章 《晏子春秋》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晏子春秋》的辩证思想
        一、生死之辩:以豁达的心态看待生命的自然盛衰
        二、和同之辩:求和弃同,相济相成
        三、幅利之辩:对于“度”的把握
        四、小结
    第二节 《晏子春秋》的天命鬼神思想
        一、对上帝鬼神的怀疑
        二、不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三、施行德政可避祸求福
        四、小结
    第三节 《晏子春秋》的其它哲学思想
第五章 《晏子春秋》各种思想的关系及渊源
    第一节 《晏子春秋》各种思想的关系
    第二节 《晏子春秋》思想形成的渊源
        一、上古三代历史的影响
        二、春秋时代背景及前诸子文化的影响
        三、齐国本土文化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美德山东建设的历史文化基因与现代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齐鲁文化的道德基因
    (一) 从文化中孕育的道德
    (二) 齐鲁文化及其道德精华
二、“美德山东”建设的内涵与文化传承
    (一) “美德山东”建设内涵
    (二) “美德山东”建设是对齐鲁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三、美德山东建设的多维实践
    (一) 讲好山东“美德故事”
    (二) 构建“美德山东”形象标识系统
    (三) 加强“美德山东”理论和舆论建设
    (四) 做好“美德山东+”的文章

(7)论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下)(论文提纲范文)

六、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
七、“内圣外王”的人格精神
八、中庸和谐的和合精神
九、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十、德行天下的义礼精神

(8)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影响力提升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齐鲁文化的内涵
二、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
    1.自强不息,重视经济
    2.崇尚人本,天下为公
    3.诚信友爱,仁者爱人
三、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的途径
四、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齐鲁文化资源

四、齐鲁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 高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齐鲁文化的立德树人的意义和路径研究[J]. 莫鲁生,景雪年,宋敏,刘程程.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2)
  • [3]“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对外传播[D]. 施昭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晏子春秋》思想研究综述[J]. 贾海鹏. 管子学刊, 2017(03)
  • [5]《晏子春秋》思想研究[D]. 贾海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9)
  • [6]美德山东建设的历史文化基因与现代转化[J]. 徐爱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7]论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下)[J]. 张友谊. 理论学习, 2016(07)
  • [8]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影响力提升探析[J]. 庄仕文. 理论观察, 2016(03)
  • [9]王志民: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邢华华. 党员干部之友, 2016(02)
  • [10]齐鲁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J]. 任者春,郭玉锋. 海岱学刊, 2014(00)

标签:;  ;  ;  ;  ;  

齐鲁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