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相思马站人工林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

鹤山相思马站人工林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

一、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胡陇伟[2](2020)在《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亚热带人工林碳循环模拟》文中认为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准确评估是预测气候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基础。经过长期的观测和模拟研究,人们在碳循环领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对其主要过程有了一定的认知。然而,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观测和模型模拟方法的局限,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估算结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尺度碳循环观测数据,辨别不同观测数据对模型的约束作用,获取典型生态系统关键参数信息,提高碳循环估算的精度,减少估算的不确定性,实现对碳循环过程的合理客观评价已成为碳循环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长期观测资料和模型数据融合方法(Model-Data Fusion,MDF),对模型参数化以及模型的应用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利用DALEC模型和会同亚热带人工针叶林(HTF)的长期碳循环观测数据(生物计量数据和通量数据)进行参数优化分析,系统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约束数据对参数估计和相关状态变量的约束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内典型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观测数据(会同亚热带人工针叶林(HTF)、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QYZ)和鹤山亚热带人工阔叶林(HSF)),获取我国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关键参数信息,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变异性。主要结论如下:(1)植物碳库观测数据显着减少参数估计和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这些数据提供了相关碳库大小的信息;同化土壤碳数据对减少土壤碳库的不确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化多尺度和多类型的观测数据对于约束模型至关重要。当所有的生物计量数据和通量数据用于约束模型时,模拟结果最佳,叶面积指数(LAI)、叶片碳库(Cf)、木质碳库(Cw)、细根碳库(Cr)、土壤碳库(Csom)、凋落物碳库(Clit)、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以及土壤呼吸(Rs)的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12 mm-2,346.82,164.21,2.10,113.20,13.52,1.44,0.66 g C m-2;0.12 m m-2,215.71,111.73,1.79,90.68,10.50,1.17,0.55 gCm-2。(2)受环境条件和植被生理特征影响,QYZ和HSF的叶片的周转率明显高于HTF;分配至叶片的NPP(Fnf)在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间差异很小;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自养呼吸占GPP的比例(Fg)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最大,优化后的参数平均值为0.57,会同亚热带人工针叶林次之,鹤山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最小。参数温度敏感系数(Et)与Fg类似,QYZ最大,0.08。HTF、QYZ和HSF单位面积的NEE年总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52~-282.85,-142.92~-653.68,-484.05~-1209.87g Cm-2a-1,变异系数分别为0.56,0.43,0.31,NEE呈现“双峰”的季节变化模拟(2005-2015)。

林雯,李聪颖,周平[3](2019)在《广州城市森林六种典型林分碳积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广州市城市森林中桉树、马占相思、黧蒴、木荷、马尾松、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解析木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各林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的分配状况,及不同树种在生长过程中的碳积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碳储量的分布均表现为土壤层>植被层(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枯落物层,但是林分间存在差异,土壤层碳储量最高为马占相思林,植被层碳储量最高为黧蒴林。各林分的总碳储量依次为马占相思(283.95t·hm-2)>黧蒴(262.99t·hm-2)>木荷(244.92t·hm-2)>马尾松(224.09t·hm-2)>桉树(166.28t·hm-2)>杉木(157.66 t·hm-2)。各树种均在7 a时的材积则表现为桉树(0.1037 m3)>马占相思(0.0386 m3)>杉木(0.0189 m3)>木荷(0.0102 m3)>马尾松(0.0068 m3)>黧蒴(0.0038m3);25年生(25a生)时黧蒴(0.3001m3)>木荷(0.2228m3)>马尾松(0.0783m3)。其中,7a生马尾松的材积高于黧蒴,然而25 a生材积正好相反。六种林分年均净生产力表现为:桉树(7.57 t·hm-2·a-1)>马占相思(6.67 t·hm-2·a-1)>黧蒴(4.49 t·hm-2·a-1)>木荷(3.22 t·hm-2·a-1)>杉木(2.49 t·hm-2·a-1)>马尾松(1.37 t·hm-2·a-1)。该研究可为南亚热带城市森林中主要人工林树种和林分固碳效益的评价提供依据。

宋变兰[4](2015)在《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植被恢复和重建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主要为天然恢复和人工重建(即人工林种植)。为此国家在该区域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这些生态项目实施以来,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黄土丘陵区作为植被建设重点区,也是重要的增汇潜力区。森林碳汇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热点,且黄土丘陵区正面临植被恢复后固碳氮现状、速率与潜力评估的迫切实际需求。为此,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择黄土丘陵区两种典型的植被恢复方式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顶级群落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刺槐人工林),利用固定样地长期监测资料、样地清查和二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旨在为定量评价当地及类似地区乃至全国的森林固碳能力和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该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战略决策意义。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刺槐林总生物量分别为183.58和163.51 t h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总植被层的比例在辽东栎和刺槐林中分别为84.74%和86.27%。辽东栎林下植物种类和生物量较刺槐高。(2)辽东栎天然林和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密度分别为78.8和67.6 t ha-1,氮密度分别为1.47和2.79 t ha-1。刺槐林根系氮密度占乔木层的比例明显高于辽东栎林,表现出较好较好的氮固定能力。(3)土壤深层中仍有大量碳氮储量。传统0100cm深度土层,辽东栎和人工刺槐林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97和71.41 t ha-1,氮密度为8.14和7.04 t ha-1;020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为128.85和117.83 t ha-1,全氮密度为12.08 t ha-1、11.59 t ha-1,较0-100 cm土层高1/3左右,且在100200 cm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不随深度变化而变化,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值。传统测定土壤深度显着低估了土壤层碳氮密度。(4)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绝大部分贮存于土壤中。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以0100 cm深度土层计算)分别为167.8和139.9 t ha-1,氮密度分别为13.5和14.4 t ha-1。而土层以0200 cm计入,辽东栎和刺槐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07.7和186.3 t ha-1。土壤全氮贡献率辽东栎和刺槐林分别为89.1和80.6%。刺槐林植被层氮密度明显高于辽东栎林,但是在土壤层尤其是表土层显着低于辽东栎林,总从整个生态系统层面并未表现其固氮优势。(5)辽东栎林植被层年固碳量显着高于刺槐林,而固氮量却显着低于刺槐林。两生态系统主要固氮主体为枯落物,印证了水土流失导致的枯落物积累效应差是刺槐生态系统固氮优势不明显的主要因素。(6)刺槐林生态系统净碳固存表现为重要碳汇。辽东栎林生态系统亦为碳汇。结果表明该区实行的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对减缓CO2浓度上升有一定的贡献。

杜虎,曾馥平,王克林,宋同清,温远光,李春干,彭晚霞,梁宏温,朱宏光,曾昭霞[5](2014)在《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桉树3种主要人工林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年龄各3块1000 m2样地(共计45块)的建立和调查,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型不同林龄径级样木和其它基本数据,探讨了3种人工林各组分各层次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与林龄密切相关,增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相关显着;杉木、马尾松、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成熟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92.30、191.53、105.77 Mg/hm2,其中活体植物分别占95.76%—98.39%、75.01%—99.14%、85.60%—97.61%;生物量的层次分配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并随年龄而增加,其它层次所占比例较小,总体趋势为凋落物>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器官分配以干所占比例最高,杉木、马尾松、桉树分别占54.89%—75.97%、49.93%—83.10%、51.07%—98.48%,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根的比例次之,枝叶所占比例较小,随林龄而下降;灌木层器官分配以枝的相对生物量较大,草本层的地上和地下分配规律不明显;与其它森林类型相比,杉木和马尾松的生物量处于中上游水平,桉树的生物量较低,但3种人工林的生产力均很高,分别为12.37、8.98、21.10 Mg hm-2a-1,均是光合效率高、固碳潜力大的中国南方速生丰产优良造林树种。

王云霓[6](2012)在《宁夏六盘山主要树种及典型森林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我国温带干旱缺水区林水矛盾的问题,本文以六盘山区几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半湿润气候的香水河小流域和半干旱气候的叠叠沟小流域,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及树木年轮测定仪、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和SF-L树干液流仪等仪器,通过估算典型植被叶片的13C、生物量与生产力以及耗水,研究了六盘山主要森林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的部位、种间、生活型和水分生境等方面的差异及不同时间(年内、年际)的变化规律,同时在个体和林分尺度上分析了主要环境因子对WUE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系统认识森林植被WUE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在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中的节水树种选择、树种合理配置和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制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主要树种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华北落叶松、油松、华山松、辽东栎、少脉椴、白桦、沙棘和山桃8个六盘山主要树种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研究表明:同一树种的叶片WUE存在冠层部位差异,但各树种表现各异。华北落叶松、白桦和油松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华山松和辽东栎为:下部>上部>中部。香水河小流域各树种叶片的WUE分布范围为3.62~7.09mmol/mol,平均值为5.35(±0.66)mmol/mol;叠叠沟小流域各树种叶片WUE分布范围是10.42~13.14mmol/mol,平均为11.47(±0.88)mmol/mol;香水河小流域各树种叶片WUE的大小顺序为:油松>山桃>沙棘>辽东栎>华北落叶松>华山松>少脉椴>白桦;不同生活型树木叶片WUE基本上呈现出灌木>小乔木>常绿针叶树>落叶针叶树>落叶阔叶树的变化规律。8个树种叶片WUE在生长季初期较高,而在生长季中、后期较低,但季节变化幅度随树种而异。不同水分生境下的华北落叶松、山桃和沙棘等三种树种叶片WUE都存在着明显的种内个体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半干旱区主要树种叶片WUE极显着地(P<0.01)大于半湿润区的趋势。2.主要树种个体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以华北落叶松为例在生长季内,华北落叶松个体WUE与蒸腾量的变化表现一致,均为先略有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6月份最高。个体WUE在0.889.73g/kg之间,平均值为3.97g/kg,6月份的WUE最大。除空气湿度外,华北落叶松个体水平的WUE与太阳辐射、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与太阳辐射和潜在蒸发散达到显着性相关。3.典型植被群落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1)华北落叶松林的WUETr(生物量增量/蒸腾量)和WUEET(生物量增量/蒸散量)在初期最高,然后持续降低;降水利用效率(RUE)的变化规律是先略有升高后下降。华北落叶松林三种不同表达形式的WUE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其中,WUETr在0.01614.373g·m-2·mm-1变化,均值为5.72g·m-2·mm-1,整个生长季WUETr为6.933g·m-2·mm-1;WUEET在0.00810.718g·m-2·mm-1之间,平均为3.84g·m-2·mm-1,整个生长季WUEET为4.035g·m-2·mm-1;RUE变化幅度是0.0025.126g·m-2·mm-1,均值为1.81g·m-2·mm-1,整个生长季RUE为1.787g·m-2·mm-1。2)华山松林RUE的年际变化表现出“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缓慢下降”趋势,但年际之间的波动幅度存在差异;而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的RUE呈现出波动快速上升的趋势。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与华山松林的RUE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但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的差异不显着。多年平均RUE(g·m-2·mm-1)的大小依次为:华北落叶松林(1.12)>油松林(0.97)>华山松林(0.45);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RUE年际变异最大(0.54),华山松林次之(0.45),油松林最小(0.41)。三种针叶林的RUE受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的影响。华山松天然林的RUE与上年8月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当年911月降水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林的RUE与上年9月降水量显着正相关,与当年4月降水量显着负相关,且华北落叶松林的RUE还与当年9月降水量显着正相关。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林的RUE与大多月份温度成正比,而华山松林的RUE与大多月份温度成反比。3、6月份温度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三种针叶林的RUE,6月温度还影响上年的RUE;华山松与2月月均温和月最高温度呈显着性负相关;华北落叶松林的RUE与4、5月份的温度呈显着正相关,而油松林的RUE与4月温度、5-8月份最低温极显着相关。华山松林的RUE与3月份的湿度极显着正相关,而华北落叶松和油松林的RUE与4月空气湿度显着负相关。4.几点认识1)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华山松林的RUE逐渐减小,而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的RUE均先略有升高后降低;在湿润年份,三种林分的RUE趋向于相同的最小值;而在干旱年份,三种林分也趋向于相同的RUE,但不一定是最大值。2)树木WUE随着研究尺度的扩大呈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光合产物和水分的无效消耗增多有关。同时,不同尺度影响WUE的关键环境因子不同。因此,在实践生产中要综合分析不同尺度上WUE及其主导环境因子,可能才能做到适地适树的原则。3)沙棘、山桃、油松和华北落叶松等4个人工主要造林树种在干旱条件和湿润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叶片WUE,是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的生态型节水树种,在干旱缺水地区可选为主要的造林树种。同时,不同的水分生境下,灌木和小乔木的WUE均大于乔木的,故干旱缺水区可适当减少乔木比例;树木的WUE具有保守性和变异性,可采取适度的抗旱锻炼等措施提高造林树种的WUE。

王卫斌[7](2011)在《西南桦人工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人工林已经成为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保护天然林的重要措施,又作为一种增加森林资源有效的途径而成为中国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大规模发展人工林会不会造成生态退化,需要开展翔实的基础研究提供评判依据。本研究选择典型的热带季节性雨林向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区的西双版纳北部普文试验林场为研究地点,以13年生西南桦人工群落为对象,并以地带性植被山地雨林和西南桦天然林作对照,使用野外样方调查、室内理化分析和数学统计等方法,从群落学特征、土壤理化性状、群落生物量与初级生产力、群落碳储存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科学回答发展人工林对土壤、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桦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及外貌特征与次生裸地状况密切相关。在山地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西南桦人工林Ⅰ演替进展较快,有维管束植物109种,分属59科92属,其科属种数量组成明显高于在以黄牛木、余甘子、红水锦树等为优势种的次生林采伐迹地人工或天然更新的西南桦人工林Ⅱ(33科56属60种)和西南桦天然林(30科52属55种)。西南桦人工林Ⅰ与山地雨林的物种相似性系数为24.68%,外貌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演替趋同性。2)普文西南桦人工林植物区系热带北缘性质明显,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随着演替进展西南桦人工群落热带分布成分具有增加趋势。普文西南桦人工群落以热带区系成分(2-5型)为主,热带性质明显,但无典型热带分布的科。随着西南桦人工林向地带性植被的演替进展,西南桦人工群落热带分布成分呈增加趋势,而温带成分逐渐减少。3)利用西南桦等先锋树种开展人工林造林,有利于群落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快速恢复,并加速向地带性植被演替进程。由于发育时间较短,与地带性植被山地雨林比较,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结构层次分化尚不明显,尤其是乔木层只有一层,为西南桦单优种。但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却较为发达,且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尤其是西南桦人工林Ⅰ已超过山地雨林。随着演替进展,西南桦人工林灌木层乔木幼树的发育,如西南桦人工林Ⅰ灌木层的披针叶楠、红梗润楠、短刺栲、刺栲、杯状栲、红果葱臭木、滇桂木莲、云树、高阿丁枫、滇谷木、南酸枣、思茅蒲桃等树种,将使西南桦人工林乔木层结构进一步分化,形成复层结构。与此同时,灌木层、草本层发育和凋落物层增加,促使人工群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一步加快,群落的物种组成日益丰富,生产力不断增加,群落功能也得以快速恢复,促进了群落演替。4)土壤的恢复与群落的进展演替相并行,不同采伐迹地更新的西南桦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存在较大差异,近自然的人工林经营方式有利于土壤恢复发育。西南桦人工林Ⅰ土壤(0-40cm)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达22.62 g.kg-1、40g.kg-1、243.87 g.kg-1、36.30 g.kg-1、0.56 g.kg-1、159.89g.kg-1,均显着高于或高于西南桦人工林Ⅱ和西南桦天然林。西南桦人工林Ⅰ表土层(0-20cm)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为1.235g.cm-3、52.381%,与西南桦人工林Ⅱ和西南桦天然林比较,表现出随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增加土壤孔性状况逐渐变好的趋势,这说明了人工群落演替进展对土壤的孔性状况有较好的恢复作用。西南桦人工林Ⅰ表土层土壤砂粒、粗粉粒和细黏粒粒级分别为17.526%、22.136%和13.921%,与山地雨林的粒级比例和结构(25.704%、31.067%和24.948%)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群落对土壤的恢复作用随着演替进展而逐渐增强。5)随着西南桦群落演替进展,群落结构不断完善,土壤各养分之间的相关性随之增强。与山地雨林相比较,3种西南桦群落以西南桦人工林Ⅰ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最好。西南桦人工林Ⅰ的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除速效磷与其他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稍差外(相关系数为0.285-0.581),其余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西南桦人工林Ⅱ的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比西南桦人工林Ⅰ差,只有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与其余养分之间显着相关,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与水解氮和全磷之间以及速效磷与速效钾之间都无显着相关关系;西南桦天然林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最差,土壤养分只有有机质与其他养分之间呈显着相关,其余指标之间虽然有部分有显着相关,但多数养分之间都不显着相关,甚至全磷与水解氮之间出现了负相关关系。6)有效态磷素的缺乏和酸性较强是影响西南桦群落林地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人工追施磷肥和改良土壤的酸碱度有利于加速西南桦群落的快速发育。3种西南桦群落有效磷含量低,仅为0.42mg-kg-1-1.07mg-kg-1,与全磷相差39.50-78.19倍;表土层土壤pH值为3.92-4.78,属强酸性土壤,磷素很快被土壤固定,导致速效磷长期处于严重贫瘠的状况,人工追施磷肥和改良土壤的酸碱度有利于加速西南桦群落的健康发育。7)西南桦群落恢复初期林,乔木层、灌木层和凋落物生物量随着演替进展呈快速增长趋势,草本层生物量呈下降趋势。随着乔木层单优种西南桦的快速生长和灌木层的发育,草本层生物量因林分郁闭度增加,呈下降趋势。8)西南桦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和较强的固碳能力,开展抚育间伐有利于林分蓄积的持续增长,以提高西南桦人工林的生态效益。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Ⅰ和西南桦人工林Ⅱ生物量分别为108.31t/hm2和83.62t/hm2,净初级生产力分别为19.99 t/hm2a和11.1t/hm2·a,年固碳量达3.87t/hm2和3.07 hm2,随着西南桦群落的快速发育,西南桦人工林林对光照和水肥的竞争更加强烈,适时地开展抚育间伐,将有利于林分蓄积的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9)西南桦人工林表土层的物理性状在演替初期表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应加强西南桦人工林中幼林的抚育。在西南桦人工林演替初期,随着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增加,对养分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表土层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迅速下降,致使表土层容重增加和总孔隙度减少。加强对西南桦人工林中幼林的抚育,对人工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李平衡,王权,任海[8](2009)在《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格局及其动态模拟》文中认为采用BIOME-BGC模型对广东鹤山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间的碳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占相思生物量在前12 a增长较快,之后增长缓慢,最终达到300 t hm-2;预计2100年马占相思生物量在干、根、叶中的分配分别为73.91%、21.74%和4.35%。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碳贮量在前12 a增长较快,之后增长缓慢并最终维持在325 t C hm-2左右,在造林初始阶段主要分布于土壤中,之后在植被、土壤和凋落物3大碳库中的分配分别为43.08%、52.30%和4.62%;马占相思净初级生产力(NPP)在412 a较大,最大可达11 t C hm-2,之后下降至36 t C hm-2;马占相思叶面积指数(LAI)前3 a增长迅速,5 a达到7.84,之后下降,约为2.75.0;LAI与NPP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I可能是限制马占相思林NPP增长的主要因子。模拟结果还显示马占相思林前期生长迅速,但随后生长缓慢,叶生物量还出现负增长现象。因此,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在以马占相思作为先锋树种进行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时,可在12 a后进行林分改造。

王凌晖,何斌[9](2009)在《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分布与生物循环》文中提出研究广西南宁市马占相思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以及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枯枝>干皮>活枝>树根>干材,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和B,以Cu最低;2)林地土壤微量元素Fe含量最高,其次是Mn,Zn和B,以Cu最低;3)4,7和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依次为13.953,22.357和28.835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占47.37%~58.6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14.76%~23.54%和26.63%~29.10%;4)4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贮存量主要集中在树叶和树枝,7和11年生则主要集中在树干和树根;5)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依次为1.536,1.750和1.652kg·hm-2a-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树干>树枝或树根>树叶>树皮,同一组分各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Mn>Fe>Zn(B)>Cu;6)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5.423,5.862和5.273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3.771,4.112和3.737kg·hm-2a-1,利用系数分别为0.821,0.479和0.312,循环系数分别为0.695,0.701和0.709,周转期分别为1.753,2.979和4.522年。

黄丽娟[10](2009)在《马占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碳素密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不同林龄段(4年、7年、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净生产力、碳素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逐渐积累,林下植被生物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2)马占相思乔木层碳素密度是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同一林分中各层次碳素密度高低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不同林龄段马占相思土壤有机碳碳素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

二、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亚热带人工林碳循环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模型数据融合的概念和组成
        1.2.1 模型数据融合的概念
        1.2.2 模型数据融合的基本组成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1.3.2 模型数据融合技术在碳循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站点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模型驱动数据
        2.2.2 反演数据
    2.3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
        2.3.1 DALEC模型
        2.3.2 DALEC模型参数
        2.3.3 DALEC模型关键过程
    2.4 参数估计方法
        2.4.1 贝叶斯定理
        2.4.2 MCMC方法
    2.5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3 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模型的不同约束作用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站点和数据
        3.1.2 模型描述和评价方法
        3.1.3 试验设计
    3.2 结果
        3.2.1 多源数据对模型的约束作用
        3.2.2 多源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我国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拟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研究站点和数据
        4.1.2 模型描述和评价方法
    4.2 结果
        4.2.1 不同生态系统参数优化结果
        4.2.2 不同生态系统模型模拟性能评价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5.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广州城市森林六种典型林分碳积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及样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2.1 生物量调查方法
        1.2.2 解析木调查方法
        1.2.3 解析木生物量测定
        1.2.4 植物含碳率测定方法
        1.2.5 土壤调查取样方法
        1.2.6 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分类型碳储量空间分布
    2.2 不同树种材积生长规律
        2.2.1 不同树种材积总生长规律
        2.2.2 不同树种材积连年生长规律
        2.2.3 不同树种材积生长估算模型
    2.3 林分净初级生产力
3 讨论与结论

(4)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森林生物量和固碳研究综述
        1.3.1 森林生物量和碳库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森林净固碳研究进展
        1.3.3 森林生物量及固碳估算方法
        1.3.4 NEP估算方法
    1.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4.1 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
        1.4.2 生态系统净固碳力
        1.4.3 生态系统储量氮储量及固氮动态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类型
        2.1.4 植被状况
    2.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地调查
        3.1.3 生物量估算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乔木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3.2.2 灌木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3.2.3 草本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3.2.4 枯落物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3.2.5 细根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3.2.6 总植被层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氮库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调查与取样
        4.1.2 植物样品测定
        4.1.3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氮储量估算
    4.2 结果分析
        4.2.1 植被碳氮含量分析
        4.2.2 植被碳氮库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库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壤调查
        5.1.2 土壤样品测定
        5.1.3 土壤碳氮储量估算
        5.1.4 数据处理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土壤容重分析
        5.2.2 土壤碳氮含量
        5.2.3 土壤碳氮库
    5.3 讨论
        5.3.1 土壤碳氮含量分析
        5.3.2 土壤碳氮密度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库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6.2.2 生态系统氮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估算
    7.1 研究方法
        7.1.1 生物生产力的“3P”概念及估算方法
        7.1.2 样地设置
        7.1.3 NEP估算
    7.2 结果分析
        7.2.1 净初级生产力
        7.2.2 植被净固碳速率
        7.2.3 土壤异养呼吸
        7.2.4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方选择与建立
    1.3 生物量获取
        1.3.1 乔木层
        1.3.2 灌木层、草本层和地上凋落物
    1.4 林分生产力计算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乔木层生物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2.2 不同林龄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2.3 不同林龄人工林灌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2.4 不同林龄人工林草本层及凋落物生物量
    2.5 不同林龄人工林总生物量组成及其分配
    2.6 不同林龄人工林生产力变化
    2.7 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优化增长模型
3 讨论
    3.1 生物量模型的选择
    3.2 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与其它森林类型生物量的比较
    3.3 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与其它森林类型生产力的比较

(6)宁夏六盘山主要树种及典型森林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2.2 个体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2.3 群落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2.4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1.2.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六盘山试验区自然概况
        2.1.2 小流域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样地调查
        2.2.3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2.4 个体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2.5 群落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2.6 气象因子的测定
第三章 六盘山区典型植被的特征
    3.1 典型植被群落的总体描述
    3.2 各种典型植被的群落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六盘山区主要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特征分析
    4.1 主要树种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化特征
        4.1.1 主要树种叶片 13C 的冠层部位差异
        4.1.2 主要树种叶片 13C 的种间和生活型差异
        4.1.3 主要树种叶片 13C 的季节变化
        4.1.4 主要树种叶片 13C 的生境差异
    4.2 主要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
        4.2.1 主要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冠层部位差异
        4.2.2 主要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种间和生活型差异
        4.2.3 主要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
        4.2.4 主要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生境差异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六盘山区主要树种个体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华北落叶松为例
    5.1 华北落叶松样树初级净生产力的季节变化
        5.1.1 树干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
        5.1.2 样树初级净生产力的季节变化
    5.2 华北落叶松样树蒸腾的季节变化
        5.2.1 树干液流的季节变化
        5.2.2 样树蒸腾的季节变化
    5.3 华北落叶松的个体水分利用效率
    5.4 华北落叶松个体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六盘山区典型群落水分利用效率及对气候的响应
    6.1 泾源县多年(1960-2010 年)气象因子分析
    6.2 三个主要针叶树种的年轮宽度变化
        6.2.1 树干径向生长的年际变化
        6.2.2 年轮宽度指数序列分析
    6.3 三种典型针叶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年际动态及对气候的响应
        6.3.1 三种典型针叶树生物量和初级净生产力的年际动态
        6.3.2 三种典型针叶林生物量和初级净生产力的年际动态
        6.3.3 三种典型针叶林初级净生产力对气候的响应
    6.4 典型群落水分利用效率的年内动态——以华北落叶松林为例
    6.5 三种典型针叶林的降水利用效率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1 三种典型针叶林的降水利用效率的年际动态
        6.5.2 三种典型针叶林降水利用效率随年降水量的变化
        6.5.3 三种典型针叶林的降水利用效率对气候的响应
    6.6 讨论
        6.6.1 针叶林的生物量与初级净生产力
        6.6.2 针叶林初级净生产力对气候响应
        6.6.3 针叶林降水利用效率随年降水量的变化
        6.6.4 针叶林的降水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主要结论
    7.1 讨论
        7.1.1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的探讨
        7.1.2 不同研究层次上水分利用效率的讨论
        7.1.3 本研究结果对林业生产的意义
    7.2 结论
        7.2.1 主要树种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
        7.2.2 主要树种个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以华北落叶松为例
        7.2.3 主要典型植被林分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7.2.4 方法的对比与研究的实践意义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7)西南桦人工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研究概况
        1.2.1 生物量研究
        1.2.2 物种多样性研究
        1.2.3 生活型研究
        1.2.4 土壤质量变化研究
        1.2.5 植被动态研究
    1.3 有关西南桦的研究
        1.3.1 西南桦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
        1.3.2 西南桦的栽培利用
        1.3.3 西南桦人工林特征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研究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
        2.1.2 研究地区的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地选择
        2.2.2 群落学特征调查
        2.2.3 生物量调查
        2.2.4 土壤理化性状调查
        2.2.5 碳贮存能力分析
第3章 西南桦人工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3.1 植物种类组成
        3.1.1 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3.1.2 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3.1.3 群落植物种类相似性
    3.2 科属组成与区系成分分析
        3.2.1 科属组成
        3.2.2 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3.3 群落的外貌特征
        3.3.1 植物生活型谱
        3.3.2 叶级谱
        3.3.3 叶型和叶缘谱
        3.3.4 生活强度谱
        3.3.5 光照生态类型谱
        3.3.6 水分生态类型谱
    3.4 群落结构特征
        3.4.1 西南桦人工林Ⅰ的结构特征
        3.4.2 西南桦人工林Ⅱ的结构特征
        3.4.3 西南桦天然林的结构特征
        3.4.4 山地雨林的结构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西南桦人工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研究
    4.1 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4.1.1 土壤有机质含量
        4.1.2 土壤氮含量
        4.1.3 土壤磷含量
        4.1.4 土壤速效钾含量
        4.1.5 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4.2 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4.2.1 土壤孔性
        4.2.2 土壤粒级
        4.2.3 土壤团粒状况
        4.2.4 土壤微团粒状况
        4.2.5 土壤水分特征
        4.2.6 土壤物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4.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综合分析
    4.4 西南桦群落对土壤恢复程度的综合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西南桦人工林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碳贮存能力比较研究
    5.1 西南桦群落生物量
        5.1.1 树木生物量模型
        5.1.2 乔木层生物量
        5.1.3 灌木层生物量
        5.1.4 草本层生物量
        5.1.5 凋落物量
        5.1.6 不同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
    5.2 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净初级生产力
        5.2.1 群落生产力的计算
        5.2.2 叶虫食量
        5.2.3 群落净初级生产力
    5.3 西南桦人工林碳贮存能力
        5.3.1 地上部分各层次生物质的C密度
        5.3.2 地下部分生物质的C密度
        5.3.3 群落的总C密度和年固C量
    5.4 小结
第6章 西南桦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6.1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相关性
        6.1.1 多样性与含水量、容重和总孔隙度
        6.1.2 多样性与表土层pH值
        6.1.3 多样性与表土层养分
    6.2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相关性
        6.2.1 多样性与灌木层、凋落物层及总生物量
        6.2.2 多样性与草本层生物量
    6.3 生物量与土壤理性状化相关性
        6.3.1 生物量与土壤pH值
        6.3.2 生物量与全氮和水解氮
        6.3.3 生物量与有机质
        6.3.4 生物量与全磷和速效磷
        6.3.5 生物量与速效钾
        6.3.6 生物量与含水量、容重和总孔隙度
    6.4 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普文不同西南桦群落和山地雨林的物种组成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出版着作以及获奖情况

(8)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格局及其动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地概况
2研究方法
    2.1 BIOME-BGC模型
    2.2 模型的验证
    2.3模拟方案
3 结果和分析
    3.1 灵敏度分析
    3.2 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
    3.3 生物量及其分配的模拟
    3.4 生态系统碳格局的模拟
    3.5 净初级生产力 (NPP) 的模拟
    3.6 叶面积指数 (LAI) 的模拟
4 结论和讨论

(9)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分布与生物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微量元素含量
    3.2 微量元素贮存量与分配
    3.3 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
    3.4 微量元素生物循环
4 结论与讨论

(10)马占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碳素密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标准地的设置
    1.3 乔木层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4 林下植被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5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与净生产力
        2.1.1 不同林龄段乔木层生物量
        2.1.2 不同林龄段林下植被生物量
        2.1.3 不同林龄段乔木层净生产力
    2.2 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碳素密度
        2.2.1 不同林龄段各器官碳素密度
        2.2.2 林下植被碳素密度
        2.2.3 不同林龄段土壤有机碳碳素密度
3 讨论

四、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亚热带人工林碳循环模拟[D]. 胡陇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广州城市森林六种典型林分碳积累研究[J]. 林雯,李聪颖,周平. 生态科学, 2019(06)
  • [4]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氮库和碳固存特征研究[D]. 宋变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08)
  • [5]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J]. 杜虎,曾馥平,王克林,宋同清,温远光,李春干,彭晚霞,梁宏温,朱宏光,曾昭霞. 生态学报, 2014(10)
  • [6]宁夏六盘山主要树种及典型森林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王云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2)
  • [7]西南桦人工群落特征研究[D]. 王卫斌. 云南大学, 2011(07)
  • [8]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格局及其动态模拟[J]. 李平衡,王权,任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9(05)
  • [9]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分布与生物循环[J]. 王凌晖,何斌. 林业科学, 2009(05)
  • [10]马占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碳素密度研究[J]. 黄丽娟. 广西热带农业, 2009(02)

标签:;  ;  ;  ;  ;  

鹤山相思马站人工林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