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注音表

成语注音表

一、成语注音释义一览表(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冯俊毓[2](2021)在《司登得《汉英合璧相连字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心洁[3](2021)在《《琵琶行(并序)》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统编本、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华师大版和北师大版等六套中学语文教材和20个《琵琶行(并序)》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为基础,结合学界对《琵琶行(并序)》的文本解读成果,分别从教材、教学等不同层次切入,探究《琵琶行(并序)》合适的教学内容。本文第一章从《琵琶行(并序)》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着手,综述古今学者对此诗的文本解读情况,为确定此诗的教学内容提供理论参考。第二章是比较分析《琵琶行(并序)》在统编本、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华师大版和北师大版六套语文教材中的编撰情况,从选文情况、学段安排、单元编排、注释、插图和课后练习多个方面,审视统编本教材的导向性。统编本将《琵琶行(并序)》编入古诗词单元,对此诗学习活动的要求,更侧重于情意方面。第三章梳理了20个《琵琶行(并序)》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归纳与评述,在不同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异同中寻求可借鉴之处,从而为当前《琵琶行(并序)》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经验。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立足于学界的文本解读。对于相似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最终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为以往《琵琶行(并序)》单篇教学的教学内容提供改进建议,并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结合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在体例设计上的新变,尝试由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探究以月意象分析为核心的单元教学内容。希望此研究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杨洋[4](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指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高秀丽[5](2020)在《《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主编的《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为研究对象,从三音节词语释义提示词、释义方式、释义内容等方面对三音节词的释义进行了说明,初步探讨了三音节词语释义的路径,努力为语文词典释义、辞书编纂与三音节词语研究提供可信的资料。全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对三音节词语研究和《国语辞典》释义进行了综述,概括了相关研究情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的研究理论。第二章《国语辞典》(影印本)释义提示词分类分析,主要阐释提示词的功用,说明三音节词语释义提示词的使用概况,总结出《国语辞典》释义提示词是对《辞源》等词典的继承,及其释义的系统性。第三章《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方式分析,主要说明《国语辞典》三音节词语释义的不同方式,通过分析其不同的释义方式,总结词典释义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词典的修订编纂提供一些参考。第四章《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组成与释义的关联,主要分析1+2和2+1的释义构成,总结《国语辞典》三音节词语的释义特点。按不同词性切分1+2和2+1,然后分析三音节词语释义构成,发现1+2式为动词性时,动词性+名词性三音节词语占多数,其释义与组成成分之间多为组合关系。1+2式为名词性时,首字“老”“小”“大”的原义及虚化义都表现出比较强的构词能力。2+1式为名词性时,2多为名词性,其释义与组成成分之间多为组合关系。第五章《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高量构词语素字,印证了“小、老、不、打”在1+2式三音节词语体现出的较强构词能力;分析了在2+1式三音节词语中,“子”尾和“的”尾的词释义与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第六章总结与思考,对《国语辞典》三音节词语释义情况加以总结,说明《国语辞典》的编纂价值。论文运用定量分析法、数据统计与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封闭域内的释义材料作详细的分析。

张秋平[6](2020)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文注释是教材助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辅助学生自学及促进教师教学都起着显着的导向作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篇数量大幅度增加,注释内容和体例皆有变化,这意味着一线教学应当采取相应的新策略、新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及比较的基础上,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内容及使用策略展开探究。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等,大致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以训诂学知识为依托,依据内容的差异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注释划分为注音释义类、语法用字类和文化常识类,以举例分析的形式呈现教材古诗文注释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基于比较视野,分别将统编版与人教版、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注释就版式、数量、内容进行比较。通过与人教版的对比,总结出统编版古诗文注释科学性、规范性和丰富性的编写特色。通过与翰林版的对比,认识到统编版教材可对句法注释和典故注释作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综合比较的结果认为统编版古诗文注释集中体现了坚持守正出新、落实语文素养、追求以生为本的编写理念。第三章以阅读研究领域的“对话理论”为指导,从教师与教材的“对话”出发对注释存在问题及开发策略展开探析。一方面,教师要能发现教材注释在准确性、适切性及系统性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可从四个角度入手对注释进行“二次开发”:探寻教材联结点、解决注释疑问点、开发教学价值点、巩固注释重难点。结语部分强调注释只是打开古诗文大门的“锁钥”,而非古诗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注释的媒介作用,做到因“言”入“文”,体会包孕其中的情感内涵。此外,教师还可围绕某一类特定的注释开展研究性学习,将民俗学、社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注释讲读中。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究,以期较为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编写特色、编写理念、存在问题及开发策略等。同时,也希望对一线师生有所助益,启发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注释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马冲[7](2020)在《安徽方志方言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题以1949-2015年安徽省县级以上综合志和方言志中方言词为对象,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辑录及数字化工程”建立“安徽方志方言词数据库”,从方言分区、共时描写、词汇比较、词源追溯、地理分布等角度研究了安徽方志方言词。根据合肥师范学院方言调查工作组《安徽方言概况》(1962)、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1985)、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1986)、李荣等《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孟庆惠《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储泽祥《岳西方言志》(2009)、王晓淮《蚌埠方言志》(2010)和79部方志的分区,归纳出安徽方言分五区:中原官话区、江淮官话区、赣语区、吴语区、徽语区,有差异的仅怀远、青阳、石台、宁国四县。这四县处于方言分区过渡地带,境内方言复杂,分区难以定论。结合《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方志确定了各方言区方志方言词数量:中原官话区16242个,江淮官话区26710个,吴语区7665个,赣语区14059个,徽语区10573个,共计75249个。五个方言区共有方言词701个。安徽方志方言词资料编排方式以“按义类”为主(83.67%);用字原则是:尽量使用本字,无本字再做变通,变通方式以“同音字替代”为主(75.23%);标音方法以“国际音标法”为主(64.17%);释义模式以《安徽省志·方言志》为例,《安徽省志·方言志》释义模式以“同义词释词义”为主(58.02%)。论文对比了方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语音、语素、词义差异。语音方面探究了音节数量差异、单双音节对照差异、双三音节对照差异。从各方言区方言词和普通话词单、双音节对照情况可知:徽语较多保留了单音节名词(57.71%),吴语较多保留了单音节动词(41.57%),赣语较多保留了单音节形容词(16.14%)。各方言区方言词和普通话词双、三音节对照情况不同,表现:三音节方言词带词缀,而普通话词不带。词缀主要是:中原官话“子”缀(38.25%)、江淮官话“子”缀(37.38%)、赣语“子”缀(19.80%)、吴语“子”缀(19.42%)、徽语“头”缀(36.56%)。语素方面对比了语素选择和语素顺序差异。语素选择对比了方言中和普通话中“同实异名”复合式双音节词构词语素差异,分为三类:二者前一语素相同、二者后一语素相同、二者语素都不同,并从语义框架类型和造词理据两方面分析了各组词语素差异表现形式。语素顺序方面,发现21个方言词(来自赣语、吴语和徽语)和普通话词语素顺序相反。词义方面运用词汇语义学义位理论,对比了49个方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义值和义域差异。引用文献考证46个方志方言词产生时代。其中,35个方言词源自先秦两汉,5个方言词源自魏晋南北朝,3个方言词源自隋唐,3个方言词源自宋代。另有6个词书证早于《汉语大词典》(1993):“坼”“寿器”“壁虱”“厨下”“悭”“头毛”。另将词义比较部分49个方志方言词和此处46个方志方言词同《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进行比较,共发现《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4个安徽方言词漏收,25个安徽方言词失收义项,13个安徽方言词失收方言区。论文还以动物、植物、称谓、时令、天文等5类15个词条为样本,为每个词条下“同实异名”方言词绘制方言地图,考察了98个方言词在皖北、皖中、皖西南和皖南地区分布情况。发现41个方言词仅分布在某一区域,12个方言词仅分布在皖北和皖中地区。

陈敏华[8](2020)在《《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了2016年暨南大学编写的《华文》(柬埔寨初中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材评估、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理念、练习的有效性分析等四方面内容,提出适用于这套教材的练习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展开分析研究。这一练习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板块。首先,在宏观分析部分,主要分析该教材练习册对主教材的配合度,具体根据练习篇幅占比、练习内容覆盖率、练习编排顺序等内容进行评价。其次,在中观分析部分,通过对题量、题型的统计,分析题量的稳定性与练习强度,探究练习题型、练习功能和练习目标三者的关系。再次,在微观分析部分,根据练习内容将练习题分为语言要素练习题、言语技能练习题、文化因素练习题,逐个分析其练习编排的客观情况及特点,以及练习导语和指令语的形式与功能。除了理论层面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之外,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材使用者的练习使用反馈,获取这套教材练习的使用有效性分析结果,从实践角度揭示这套教材的练习题所达到的练习程度。最终结合理论分析和调查反馈,发现和解决华文教材练习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为后续教材尤其是练习部分的修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罗丹[9](2020)在《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江西现存旧志数量,学者统计不一。论文讨论各目录书着录不同的原因:(1)收书范围不同;(2)着录标准不一;(3)收录考证不细。论文取众家目录所载方志,删去新志、亡佚旧志、未见旧志、1佚成果、重复及错)书目,重新厘定《江西旧志存书目录》。计得江西旧志549部,其中,明代62部、清代443部、民国42部。含方言资料江西旧志(为行文方便,如无特殊说明,以下简称为“江西方言旧志”。)共8部。《中国地方志综录》《江西历代地方志书存书目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江西省地方志综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江西方志通考》对各志书卷帙、撰人、版本记载各有不同。论文就志书序、跋、纂修姓氏,对目录书之舛疏进行订补。江西旧志所载方言资料主要由方言特征概述和方言词举例两部分构成。受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时期,江西方言整体呈融合、杂糅的趋势,以方言特徵概述作为着录形式,不仅可以反映各地方言的分类、分布情况,还可以记录方言演变的动态过程。方言词举例,则可以真实、直观地展现方志方言的原始面貌。江西方言旧志的修志模式大体可分为“修纂合一”型与“修纂分离”型两种。“修纂合一”指从志稿设想、体例规划、经费筹措、资料采访,到汇总成书均由一人负责的修志模式。“修纂分离”指由地方长官主持,依靠属僚、士绅或文人撰写的修志模式。江西方言旧志的组织架构十分严密,从修、纂,到搜集资料、刻印成书,形成系统化的职务分工,使修志活动得以有序开展。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的着录位置可分为一级子目与二级子目两种。论文探讨了部分方言资料置於一级子目的原因:(1)志书中收录的方言资料较多;(2)志书编纂者已初步具有语言学意识。江西旧志中的方言词大体可分为直陈式、解说式、对比式3种。直陈式490条,占总数的57%;解说式215条,占总数的25%;对比式156条,占总数的18%。江西旧志方言词的释义术语主要有:言、呼、谓、为、曰和其他6种。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的编排特点是:(1)分布较零散,除单独成篇外,多附於“风俗”或“风俗志”後;(2)虽未冠以义类区别,但方言词基本按照同类相聚的原则排列;(3)多种释义方式交互使用,除语法外,语音、语义、语源均有涉猎。清道光元年(1821)《崇仁县志》方言资料引经籍文献54种,其中,经部13种,史部12种,子部22种,集部7种,以子部为最,占引书总数的41%。从引用次数看,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经部49次,史部14次,子部32次,集部10次,引经、子二部最多,占引文总数的77%。论文以以清道光元年(1821)《崇仁县志》中来源於经籍文献的105条引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引文进行校勘、整理、句读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书证,考释方言词目。把方言词和《汉语大词典》加以比较,以补充词典中词目、词义之罅漏。

窦春秋[10](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离合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合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集词法和句法一体的特殊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本文以当前最具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离合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词典中的离合词进行多角度描写分析,并对比《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离合词的收录情况,对第7版中的新增离合词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期通过呈现离合词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全貌,揭示离合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探求离合词的性质特点,能够对以后的离合词研究及词典编纂有所裨益。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离合词的扩展有限性和意义整体性对离合词做出理论界定。同时从多个角度分析词典对离合词的处理情况,发现词典在离合词处理方式上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给出建议。第三部分,主要从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离合词的数量分布、词性分类、语法特点、结构类型、组成形式和来源等方面对离合词进行多角度考察分析,发现离合词多数不可带宾语,以动词性、动宾结构、“自由语素+自由语素”的组成形式为主的性质特点;口语词和方言词作为语言生活化的代表,也是离合词的重要来源。第四部分,主要从与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对比中考察离合词的新增情况,分析新增离合词的特点,探究词典划分离合词的标准及词典中离合词的新增成因。发现第7版词典中离合词的新增主要是可离合性与新词新义同步出现;词典划分离合词是以离合词的理论界定为标准,基于离合词的意义整体和形式可扩展两方面;缩略造词法和网络的发展对离合词影响很大,是第7版词典离合词新增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主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

二、成语注音释义一览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语注音释义一览表(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一、为“述”而引
        二、为“证”而引
        三、寓“志”而引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结语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琵琶行(并序)》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1章 《琵琶行(并序)》文本解读综述
    1.1 《琵琶行(并序)》的主题内容
        1.1.1 《琵琶行(并序)》的主题思想
        1.1.2 《琵琶行(并序)》的故事情节
        1.1.3 《琵琶行(并序)》的人物形象
    1.2 《琵琶行(并序)》的艺术特色
        1.2.1 《琵琶行(并序)》的叙述手法
        1.2.2 《琵琶行(并序)》的描写手法
    1.3 关于《琵琶行(并序)》注释的争议
        1.3.1 “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瑟瑟”
        1.3.2 “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弟”与“阿姨”
        1.3.3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
第2章 《琵琶行(并序)》在六套教材中的编撰情况分析
    2.1 学段安排和单元编排情况比较分析
        2.1.1 学段安排情况比较分析
        2.1.2 单元编排情况比较分析
    2.2 课文助读系统比较分析
        2.2.1 课下注释比较分析
        2.2.2 课文插图比较分析
    2.3 作业系统比较分析
第3章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例分析
    3.1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例中教学内容的确定
        3.1.1 主题思想类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分析
        3.1.2 艺术特色类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分析
    3.2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例中教学策略的应用
        3.2.1 朗读法的应用
        3.2.2 比较法的应用
        3.2.3 还原法的应用
第4章 《琵琶行(并序)》教学内容的探讨
    4.1 统编教材选择相关教学内容的启示
    4.2 《琵琶行(并序)》单篇教学内容的建议
        4.2.1 纵横对比,理解情感共鸣
        4.2.2 关注文体,把握叙事特征
        4.2.3 合理比较,鉴赏音乐描写
    4.3 《琵琶行(并序)》单元教学内容的建议
        4.3.1 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4.3.2 以月意象分析为核心的单元教学初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琵琶行(并序)》六套教材单元导语一览表
附录二 《琵琶行(并序)》六套教材课下注释一览表
附录三 《琵琶行(并序)》六套教材课后练习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国语辞典》研究概述
        (一)《国语辞典》词汇的比较研究
        (二)《国语辞典》释义与体例研究
        二、三音节词语专题研究
        (一)三音节词语语义与语用研究
        (二)三音节词语语法结构研究
    第二节 研究理论、方法、内容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一)词典与语料说明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
第二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释义提示词功能比较
    第一节 释义提示词的功用
        一、词典编纂的基本指向功用
        (一)表示同一语言单位的不同写法
        (二)表示义项的由来、演变
        (三)表示释语与被释词同义
        (四)表示词语适用的环境
        二、有关词语认知、外延功用
        (一)对人、物的称呼
        (二)表示事物的性状
        (三)相关的其他方面
    第二节 释义提示词之比较
        一、谓、称、指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二、犹、犹言、即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方式分析
    第一节 全部性释义方式
        一、解说式释义
        (一)解说专科词
        (二)解说语文词
        二、定义式释义
        (一)种差加属释义
        (二)种差功能加属释义
        (三)属词释义
        (四)形似定义释义
        三、同义式释义
        (一)同义词对释
        (二)同义交叉释义
        四、组合式释义
        (一)顺序组合
        (二)逆序组合
        五、化合式释义
        (一)肯定化合
        (三)否定化合
    第二节 部分性释义方式
        一、只释三音节词语中的双音节2
        (一)双音节2在前
        (二)双音节2在后
        二、只释三音节词语中的1
        (一)单音节1在前
        (二)单音节1在后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释义与组成的关联
    第一节 1+2式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
        一、1+2式为动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一)动词性单音节1+动词性双音节2
        (二)动词性单音节1+名词性双音节2
        (三)副词性单音节1+动词性、形容词性双音节2
        (四)单音节1、双音节2为非动词词性
        二、1+2式为名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一)专有名词
        (二)特殊名词
        (三)一般名词
        三、1+2式为形容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一)正常式
        (二)ABB式
        四、1+2式为副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一)组合关系
        (二)化合关系
        五、1+2式为其他词性的释义构成分析
    第二节 2+1式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
        一、名词性的2+1中双音节2的性质
        (一)名词性
        (二)数量/名/动词性
        (三)动词性
        (四)形容词性
        (五)代词性
        (六)其他
        二、2+1为动词性
        (一)双音节2为动词性
        (二)双音节2为名词性
        (三)双音节2为其他
        三、2+1为形容词
        (一)双音节2为动词性
        (二)双音节2为数量/动、数数
        (三)双音节2为名、形容词性
        (四)双音节2为其他
        四、2+1为副词
        (一)数词性
        (二)其他
        五、2+1为其他词
        (一)双音节2为否定
        (二)双音节2为数量
        (三)双音节2为其他
    第三节 其他类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对比分析
        一、首素(语素)为数词性
        二、首素(语素)为动词性
        三、首素(语素)为名性、形容词性
        四、首素(语素)为副词性
    第四节 1+2 式和2+1 式三音节词语释义与其组成成分关系对比分析
        一、词性方面
        二、释义方面
第五章 《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之高量构词语素
    第一节 1+2式中高量的首语素
    第二节 2+1式中高量的末语素
        一、“的”尾
        二、“子”尾
        三、合成词素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一、《国语辞典》释义的主要特征
        (一)释义简洁性与准确性
        (二)提示词的使用严整、系统
    二、对一些释义条目的讨论
    三、本文研究中对汉语构词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6)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宏观研究
        (二) 微观研究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写作思路
第一章 统编版古诗文注释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注音释义类
        一、字音标示
        二、词句释义
    第二节 语法用字类
        一、语法阐释
        二、用字现象
    第三节 文化常识类
        一、题解背景
        二、名物史实
第二章 统编版与其他版本古诗文注释比较
    第一节 统编版与人教版对比
        一、编排版式
        二、注释数量
        三、编写内容
        四、编写特色
    第二节 统编版与翰林版对比
        一、编排版式
        二、编写内容
        三、改进空间
    第三节 统编版古诗文注释的编写理念
        一、坚持守正出新
        二、落实语文素养
        三、追求以生为本
第三章 统编版古诗文注释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统编版古诗文注释存在问题献疑
        一、准确性问题
        二、适切性问题
        三、系统性问题
    第二节 统编版古诗文注释教学建议
        一、巧妙整合,探寻教材联结点
        二、考据溯源,解决注释疑问点
        三、延伸拓展,开发教学价值点
        四、科学复习,巩固注释重难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安徽方志方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一)助力汉语史研究
        (二)拓宽方言词汇研究视野
        (三)传承安徽历史文化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安徽方言研究
        (二)安徽方志方言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
        (三)比较法
        (四)考证法
    五、研究重点
    六、创新点
第1章 安徽方志方言资料概况
    第一节 安徽方言分区
        一、方言调查报告和语言地图集分区
        二、方志和方言志分区
        (一)方志分区
        (二)方言志分区
    第二节 安徽方志方言词数据库述略
        一、方志方言词地域分布
        二、方志方言词一致性
    第三节 安徽方志方言词编纂概况
        一、方志方言词编排方式
        二、方志方言词用字情况
        三、方志方言词标音方法
        四、方志方言词释义模式
第2章 安徽方志方言词共时比较
    第一节 共时比较理论基础
    第二节 音节比较
        一、中原官话区
        二、江淮官话区
        三、赣语区
        四、吴语区
        五、徽语区
        六、小结
        (一)音节数量
        (二)音节对照
    第三节 语素比较
        一、语素选择差异
        (一)中原官话区
        (二)江淮官话区
        (三)赣语区
        (四)吴语区
        (五)徽语区
        二、语素顺序差异
    第四节 词义比较
        一、义位义值比较
        (一)表意义值比较
        (二)指物义值比较
        (三)多义义场义位义值比较
        二、义位义域比较
        (一)含元量比较
        (二)组合能力比较
第3章 安徽方志方言词词源年代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先秦两汉词源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词源
    第四节 隋唐五代词源
    第五节 宋代词源
    第六节 《汉语方言大词典》漏收情况
        (一)漏收词条情况
        (二)漏收义项情况
        (三)漏收所属方言区情况
第4章 安徽方志方言词地理语言学考察
    第一节 地理语言学概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步骤
    第三节 动物类方言词
        一、蝙蝠
        二、蜻蜓
        三、青蛙
        四、蟋蟀
        五、蚯蚓
        六、萤火虫
    第四节 植物类方言词
        一、玉米
        二、高粱
    第五节 称谓类方言词
        一、父亲
        二、祖父
        三、舅母
        四、外祖母
    第六节 时令类方言词
        一、昨天
        二、傍晚
    第七节 天文类方言词
    第八节 小结
    第九节 余论
        一、怀远县归属
        二、方言特征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安徽方志文献版本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综述
第二章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册对主教材的配合分析
    2.1 练习篇幅与教材其他版块在主教材中的占比分析
    2.2 练习内容对教材其他版块的覆盖率分析
    2.3 练习编排顺序与难易顺序、教学顺序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题量和题型分析
    3.1 题量
    3.2 题型
第四章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分类分析
    4.1 语言要素练习题
    4.2 言语技能练习题
    4.3 文化练习题
    4.4 练习的特殊部分
第五章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使用效果分析
    5.1 基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对《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的评估
    5.2 基于练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的评估
    5.3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的使用有效性分析
第六章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编排存在问题及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2 :《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二)
致谢

(9)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江西旧志整理
        二、江西旧志研究
        三、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考证法
        二、文献校勘法
        三、统计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为方志理论、方志编纂史研究提供资料
        二、为江西方言研究提供语料
        三、助力语文、文献工具书修订
        四、推动江西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对象创新
        二、研究成果创新
第一章 江西旧志及其方言资料概述
    第一节 旧志数量
        一、收书范围不同
        二、着录标准不一
        三、误收误录失收
    第二节 方言旧志数量及版本
        一、数量统计
        二、版本订补
    第三节 方言资料述略
第二章 江西方言旧志编纂研究
    第一节 编纂群体
        一、撰人数量
        二、修志模式
        三、职掌分工
    第二节 编排体例
        一、着录序次
        二、着录形式
    第三节 释义体例
        一、释义格式
        二、释义术语
第三章 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文述略
    第一节 引文来源
        一、经籍文献
        二、民间传谚
        三、注文
    第二节 引书分类
        一、四部分类
        二、引书数量分布及原因
        三、关於《通雅》的讨论
第四章 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文校理
    第一节 校考
        一、引文误字
        二、引文脱文
        三、引文衍文
        四、引文与方言词义不符
        五、书(篇)名记误
        六、存疑
    第二节 补疏
        一、补释
        二、补例
        三、补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江西旧志存书目录
附录二 本研究搜集旧志
附录三 江西含方言资料旧志编纂人员情况简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离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离合词的理论界定及《现汉》对其的处理分析
    第一节 离合词的理论界定
        一、离合词的扩展有限性
        二、离合词的意义整体性
    第二节 《现汉》对离合词的处理分析
        一、对离合词的标识处理
        二、对离合词的释义配例处理
        三、对离合词与同音非离合词的处理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离合词在第7版《现汉》中的多维考察
    第一节 离合词在第7版《现汉》中的整体分布情况
    第二节 离合词的词性分类及语法特点
        一、离合词的词性分类
        二、离合词的语法功能特点
    第三节 离合词的结构类型及组成成分
        一、离合词的结构类型
        二、离合词的组成成分
    第四节 离合词的来源考察
        一、离合口语词
        二、离合方言词
        三、离合书面语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对第7版《现汉》新增离合词的考察
    第一节 新增离合词整体情况考察
        一、新词出现即为离合词
        二、旧词重新划分为离合词
        三、新增离合义项
    第二节 新增离合词扩展形式及造词方法的考察
        一、新增离合词的扩展形式
        二、新增离合词的造词方法
    第三节 新增离合词成因
        一、离合词的缩略造词法
        二、网络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离合词表
附录二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离合词离析形式例句
附录三 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重新划分的离合词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成语注音释义一览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司登得《汉英合璧相连字汇》研究[D]. 冯俊毓. 北京大学, 2021
  • [3]《琵琶行(并序)》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研究[D]. 王心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词语释义研究[D]. 高秀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D]. 张秋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安徽方志方言词研究[D]. 马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华文》(柬埔寨初中版)练习研究[D]. 陈敏华. 暨南大学, 2020(04)
  • [9]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D]. 罗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离合词研究[D]. 窦春秋.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成语注音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