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

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

一、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芽青[1](2017)在《益气通腑方治疗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益气通腑方对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APACHE I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对益气通腑方治疗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中医辨证“腑气不通”证的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对象,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每组各44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益气通腑为治法,拟益气通腑方。西医常规治疗采用常规氧疗,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支持治疗。观察时间14天。观察疗效性指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次数、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II评分、CPIS评分、乳酸、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在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改善程度、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及对照组APACHE II评分、CPIS评分及乳酸治疗后均下降,差异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炎症指标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5、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出院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方治疗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益气通腑方能改善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胃肠动力,降低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危重程度。

朱敏[2](2013)在《生长抑素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治疗。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和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方式。其中传统方式治疗组(对照组)26例,采用禁饮食、静脉补液、有效的胃肠减压、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肠外营养支持、及应用抗生素;加用生长抑素组(治疗组)30例,在采用传统非手术疗方式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的临床指标,包括症状改善(腹痛腹胀缓解率、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胃肠减压时间、住院天数、中转手术率等疗效指标,进一步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0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每天胃肠减压量(331.62±95.36ml/L)明显少于对照组(482.49±101.60m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减压保留时间(4.03±1.82)低于观察组(5.57±2.19)治疗组的肛门排气时间(3.56±1.57天)早于对照组(4.73±1.90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6.06±1.7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7.50±1.92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转手术率(3.33%)与对照组(7.6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传统方式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过程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腹痛腹胀、缩短胃肠减压保留时间、提早肛门排气时间和缩短住院时间,但不能降低患者的中转手术率。

程抗[3](2012)在《益气止血方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初评》文中认为胃肠道具有消化、吸收、免疫、内分泌等重要功能,其特殊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及预后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导致MODS发生的原动力,参与着SIRS和MODS的病理生理过程。严重创伤、烧伤、重症感染、休克等应激源的打击可导致机体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血中内毒素、内源性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增加、释放,并且可介导免疫机制损伤、胃肠动力障碍,从而促使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微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胃肠黏膜水肿、糜烂和溃疡形成,继发肠源性感染、移位,某些条件致病菌侵入体内组织器官和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远隔器官功能的损伤,、表现为相关的SIRS/MODS。胃肠功能障碍最严重的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病死率较高。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积极纠正休克,改善胃肠道血液灌注、微循环;促进肠蠕动,恢复胃肠动力,预防肠麻痹;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减轻胃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使用PPIs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的修复;应用微生物制剂巩固肠道生物屏障,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时进行肠内营养,合理配方。近二十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里攻下法、益气健脾法等被广泛研究并运用于临床。西苑医院ICU围绕着胃肠功能障碍开展了相关工作,规范了腹胀、呕血、黑便等诊疗常规,并实施了相关中医特色治疗,如大黄粉灌肠通腑、益气止血方经胃管灌入治疗MODS并发消化道出血,疗效较为肯定。由于危重病MODS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故本研究立足于临床实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的:研究益气止血方治疗MODS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严格根据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将入住ICU符合MODS并发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且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对3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5例。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入住ICU的主要疾病病种、APACHE 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观察并分别记录两组病例入组时及入组后治疗第1、3、7天腹内压、肠鸣音、APACHE 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各组病例潜血试验转阴所需天数,并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计算各组总有效率,对上述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内压:对照组治疗前(11.81±2.27)cmH20、治疗第7天(10.54±2.50)cmH2O,治疗前后差异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13.15±2.74)cmH20、治疗第3天(12.13±2.04)cmH20、治疗第7天(10.35±1.49)cmH2O,治疗前后差异比较分别为P<0.05、P<0.01,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度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相比腹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肠鸣音:对照组肠鸣音治疗前(1.53±0.64)次/分、治疗第3天(2.40±0.51)次/分、治疗第7天(3.67±0.72)次/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肠鸣音治疗前(1.20±0.56)次/分、治疗第3天(2.73±0.70)次/分、第7天(4.00±0.65)次/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肠鸣音变化分别为P<0.01、P<0.05,差异分别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潜血试验转阴需要(4.77±1.09)天、治疗组潜血试验转阴需要(3.92±0.86)天,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APACHEⅡ评分: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14.60±3.62)分、治疗第3天(12.67±3.46)分、治疗第7天(11.20±3.38)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15.73±3.86)分、治疗第3天(12.87±3.20)分、治疗第7天(10.53±3.11)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7天APACHEⅡ评分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胃肠功能评分:对照组胃肠功能评分治疗前(2.00±0.65)分、治疗第7天(1.53±0.52)分,治疗前后差异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治疗前(2.13±0.52)分、治疗第7天(1.07±0.59)分,治疗前后差异比较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7天胃肠功能评分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出血症状计分:对照组出血症状计分治疗前(5.60±2.75)分、治疗第3天(3.80±2.11)分、第7天(0.60±1.68)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血症状计分治疗前(6.20±2.39)分、治疗第3天(2.80±2.11)分、治疗第7天(0.40±1.10)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3天出血症状计分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其他中医症状计分:对照组其他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前(11.20±1.47)分、治疗第7天(8.80±2.08)分,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其他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前(12.13±1.19)分、治疗第3天(9.47±1.46)分、治疗第7天(6.40±1.99)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第3天、第7天其它中医症状计分变化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8)证候疗效评定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10、4例,治疗组对应分别为3、11、1例,两组组间总有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加用益气止血方潜血试验转阴所需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能促进肠鸣音、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其他中医症状计分等观察指标的好转,提示益气止血方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和胃肠功能保护作用。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组间证候疗效评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益气止血方能改善患者气阴两虚证的一般症状表现。

王柳青[4](2012)在《基于古代文献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研究从古代儿科文献入手,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依据古代儿科文献资料所展示的各时期该理论发展的特点,可分四个时段。其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这一时期在唐及五代之前。中医藏象学说最早自成体系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虽然《素问》中尚无直接论述五脏与六腑之间两两对应关系的文字,但在《素问·金匮真言篇第四》中已经提到了五脏六腑具有逆从、阴阳、表里、雌雄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中的“五决”诊法则明确指出属于肺的疾病(咳嗽上气)归咎于手阳明、太阴经脉。这就明确了肺与大肠之间可通过经络相联系,而无须借助社会结构的隐喻或五行模式的推导。在《灵枢》中出现了系统的脏腑相合论述,其中“肺合大肠”凡两见。这种相合关系的产生,据当代学者及本文的考证,都与经络学说有关,且在针刺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胸中属于肺之病采用刺手阳明络的方法。现存隋唐医学文献中,逐渐将在《素问》、《灵枢》中零散的肺合大肠、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的表述摘引出来,作为五脏六腑病证前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诸病源候论》中归纳为肺“与大肠合。大肠为府,主表;肺为藏,主里”。为后世“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归纳奠定了基础。《千金要方》则将肺与大肠结合起来论虚实,记载了“肺与大肠俱实”、“肺与大肠俱不足”的病证及相应的药疗方。同时《素问》肺咳日久移于大肠的病证传变途径也被纳入了五脏六腑病证系统。《外台秘要方》转引的《删繁方》治疗大肠实热、虚寒的方剂表明,药疗法中已经开始出现肺、肠同治的实例。其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最初应用,这一时期为宋金元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开始在中医儿科中的得到应用。宋代其中两部官修的大型医方书(《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中,有若干关于肺与大肠关系的重要内容,二书的记载表明,肺合大肠的理论不仅用来解释某些疾病的病因,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出现了肺病治肠,肠病治肺,或肺肠同治的药疗法。《圣济总录》中还第一次出现了“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提法,并用来解释血痔的成因。这意味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宋代已经最终形成。随着“肺与大肠为表里”理论的广泛运用,宋代儿科着作中也开始采用这一理论。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再次出现了“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提法,并用来解释小儿变蒸说中。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这一时期的儿科学在临证中可以不受病位的限制,深入探求脏腑相关的病因,辨证用药,为儿科药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其三,“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诊治儿科病种的扩展与理论探讨,该时段主要是明代。明代儿科医书中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相关的内容较多。这一时期众多医家较多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多种疾病(如肺热、脱肛、赤白痢、便血、麻疹、疳症等)的见证、病机等予以解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王肯堂)一语在明代几乎取代了宋代出现的“肺与大肠为表里”,被后世学术界广为运用。明代“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学中应用最多的是指导临床用药,其涉及的病种主要为杂病,以属于大肠腑证者(便血、脱肛、痢疾、泄泻、大便不通等)居多,也有属于肺疾(马脾风,咳嗽等证)或肺肠同病者。明代儿科疾病诊治中,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辨析所治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为选择先从肺治或先从肠治,或肺肠同治提供依据。此外,明代还开始总结某些具有肺肠兼顾药性的药物,以便临床选用。其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诊治儿科诸病的深化与医案分析,该时段主要是清代。清代是中医儿科应用和发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疫病流行频繁,危害小儿的疾病甚多,因而促使“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更多地应用于儿科疾病诊治。鉴于儿科理论有“痘出于五脏,疹由于六腑”、“麻乃大肠主之”等说法,且麻疹多犯肺,因此清代“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最多见用于麻疹诊治。此外,清代儿科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杂病的记载较明代大为增多,但所治的疾病种类仍多局限于属大肠腑证的下部疾患(如脱肛、痢疾、大便不通、便血等),属于肺疾(咳嗽、肺热喘渴等)者甚少。这从一个侧面提示,小儿疾病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病种主要与大肠腑有关。大肠可以发挥驱邪外出的通道作用,因此,“除肺热而不引大肠”,就容易导致“闭门杀贼”之弊。研究提示,“肺与大肠为表里”一语,其在《灵枢》的最早表述法是“肺合大肠”。这种“合”可以体会为配合、对应,也可以理解为两者有一定的络合关系,两者之间还有着以经脉为媒介的联络通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表里”,是引进经络学说阴阳经相表里的说法。在该理论运用的实例中,肺合大肠最多见是功能、气机的上下交流。在生理上二者互相配合,即肺气肃降正常,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气肃降顺畅而呼吸匀调。病理上互相影响,若肺气失于肃降,津液不能下达,或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可见大便困难或秘结。若大肠实热便秘,腑气不通,可影响肺气肃降而咳喘胸满。但是从广义上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已经延伸扩展到了肺系与大肠系。肺系:皮毛、咽喉、胸、鼻;大肠系:大肠、肛门。肺与大肠在生理密切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肺肠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肺病及肠与肠病及肺以下两方面。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逐渐形成于唐及五代以前。其前身脏腑相合理论见于《素问》、《灵枢》有关针刺经脉的篇章,是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渗透交融的产物。其中“肺合大肠”两见于《灵枢》,并已运用于诊断与针刺疗法。隋唐时期药疗法中已经出现肺、肠同治的实例。(2)“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宋金元时期应用于脉诊、药疗,并开始运用儿科学中。《圣济总录》首次出现“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提法,并用此解释血痔成因。宋金元儿科学开始深入探求脏腑相关的病因,辨证用药,为儿科药疗提供了临床依据。(3)明代众多医家尝试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多种疾病(如肺热、脱肛、赤白痢、便血、麻疹、疳症等)的病证、病机等予以解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王肯堂)一语逐渐被后世医学界广为运用。该理论在明代儿科学中有效地指导杂病临床用药,其适用范围比宋金元要广泛得多。(4)清代是肺肠相关理论在儿科中应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主要表现是越来越多地运用该理论诊治小儿疾病种。“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使大肠成为驱邪外出的通道,避免出现“闭门杀贼”之弊。本文基于系统梳理分析古代儿科文献,全面探讨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过程,及该理论应用于古代儿科的范围与特点。进而系统梳理了该理论在古代药疗及儿科中的应用与发展,其中包括脉诊分部、解释小儿变蒸阶段,以及在儿科麻疹及以大肠腑为主的杂病诊治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中相关的理论阐述。该理论是儿科病证“外感重肺肠”的一个方面,对总结儿科病证从肺、大肠论治的规律有所裨益。

修俊青[5](2010)在《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临床多见病,尤以老年人为着。目前临床上治疗肠梗阻首选手术,但手术对患者创伤性大,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因此选择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中医药对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结合导师多年临床经验,针对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保守治疗的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患者行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辨证论治与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研究,对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以探索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丰富临床治疗手段,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导师的学术思想、用药特点进行初步的总结。方法:参考2007版《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颁布、吴阶平主编《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和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7版)、“中药新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摘自《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记分法并结合导师及课题组多年临床经验拟定诊断标准、恶性肠梗阻分类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和症状评定标准。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观察符合标准的55例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一、二、三、七、十四天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腹部X线或CT或B超检查结果。对所观察的全部资料以SAS8.2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统计学意义。结果:完全缓解:21例(38.18%);好转:31例(56.36%);总显效率:94.55%。无效:3例(5.45%).用药后患者排气排便最短时间为3h,最长时间为64h。本组病例中完全性肠梗阻完全缓解0例,好转1例(占33.33%),无效2例(占66.67%),有效率33.33%;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占38.46%),好转31例(占59.62%),无效1例(占1.92%),总有效率98.07%。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比较,有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中药灌肠操作方便、无创伤性、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患者耐受度好,适应人群广,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身体虚弱、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最适宜。此方法对由肿瘤浸润或压迫所致的肠梗阻及粘连引起的肠梗阻的疗效尤为突出。中药灌肠改变了中药给药途径,使药物直达病所,不仅能解除肠道局部梗阻,而且药物通过肠黏膜吸收,还可以达到调理全身的作用。在临床用药中加用抗肿瘤中药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总之,辨证论治与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综合疗效好,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治疗”方法。

尚晓滨[6](2004)在《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二)》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观察活血承气汤的多靶点治疗效果,证明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制作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观察活血承气汤治疗后的各脏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对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动态检测,同时观察对腹膜的吸收和渗出功能、肠粘膜通透性、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结果:应用活血承气汤可以显着减少腹膜炎时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降低血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促进腹膜的吸收功能,抑制其渗出;保护肠粘膜通透性,改善肠屏障功能;改善小肠组织的血液灌流。结论:活血承气汤能够多靶点治疗急性细菌性腹膜炎,比单用承气合剂或复方丹参合剂效果更为显着。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存在增效作用。

刘如清[7](2001)在《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二、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通腑方治疗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课题来源
    3 临床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量的估算
        4.2 随机方法
        4.3 观测指标及各项指标的测定
        4.4 评判标准
        4.5 观察周期及评估时间
        4.6 研究方案
        4.7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5 研究方案流程图
    6 研究结果
        6.1 基线分析
        6.2 胃肠功能
        6.3 危重程度评分
        6.4 炎症指标
        6.5 乳酸
        6.6 中医证候积分
        6.7 病死率与出院达标率
        6.8 病死率与APACHEⅡ评分、乳酸、胃肠功能障碍的多元相关性分析
        6.9 安全性指标评价
        6.10 小结
    7 讨论
        7.1 西医对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
        7.2 中医对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7.3 益气通腑方的理论依据及方药分析
        7.4 研究结果的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文献综述 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表
    附件3: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生长抑素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及实验标准
        1.3 治疗方式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讨论
    1. 机制及病理生理
    2. 粘连的预防
    3. 临床诊断
    4. 治疗方式
    5. 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益气止血方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初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篇 胃肠功能障碍与MODS的研究进展
    第二篇 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中医中药治疗再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1 腹内压指标变化比较
        2 肠鸣音指标变化比较
        3 两组潜血试验转阴所需天数比较
        4 APACHEⅡ评分变化比较
        5 胃肠功能评分指标比较
        6 出血症状计分指标比较
        7 其它中医症状计分指标比较
        8 两组证候疗效评定比较
    讨论
        1 胃肠功能的重要性
        2 益气止血方的胃肠功能保护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症状评分细则
附录二 APACHEⅡ危重病评分系统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古代文献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一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实验研究概况
        1.1.1 肺病治肠的实验研究
        1.1.2 肠病治肺的实验研究
        1.1.3 肺病及肠的实验研究
        1.1.4 肠病及肺的实验研究
        1.1.5 经络与腧穴相关性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1.2.1 肺肠相互影响的临床表现
        1.2.2 肺病治肠
        1.2.3 肠病治肺
    1.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机理研究概况
        1.3.1 从胚胎发育学角度来看
        1.3.2 从肠道气体排泄途径的角度来看
        1.3.3 从肺与消化道免疫相关性的角度来看(公共黏膜免疫)
        1.3.4 从神经内分泌学
        1.3.5 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角度来看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现代研究概况
    2.1 理论研究
    2.2 临床研究
        2.2.1 肺病治肠
        2.2.2 肠病治肺
        2.2.3 肺肠同治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古代儿科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及逐步完善(唐及五代以前)
        1.1 《素问》藏象学说中的肺与大肠
        1.2 《灵枢》中脏腑相合理论的由来
        1.3 隋唐医学文献中的肺合大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最初应用(宋金元时期)
        2.1 北宋两部大型医方书所记载的肺与大肠关系
        2.1.1 寸口脉分部对应脏腑
        2.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证应用
        2.2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儿科学中的应用
        2.2.1 解释小儿生理特征(变蒸)
        2.2.2 解释小儿病理特点
        2.2.3 指导小儿病证诊治
    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诊治儿科病种的扩展与理论探讨(明代)
        3.1 继承前代小儿变蒸脏腑相续说
        3.2 肺与大肠的相关诊法
        3.3 小儿肺与大肠病机说
        3.4 小儿肺与大肠疾患治法
        3.4.1 肠病及肺,先治肺
        3.4.2 肺病及肠,先治肠
        3.4.3 肺肠同治
        3.5 肺肠兼治药物举例
第二部分 古代儿科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床实践研究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邪出通道的启示
    2 “肺与大肠相表里”诊法应用的扩展
    3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麻疹诊治中的应用
    4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其它常见儿科病证诊治中的应用
        4.1 脱肛
        4.2 咳嗽
        4.3 肺热
        4.4 痢疾
        4.5 大便不通
        4.6 大便下血
    5 基于肺肠关系的小儿用药
第三部分 儿科文献中应用肺肠相关理论的典型医案分析
    1 肺病及肠
        1.1 肺病及肠,先治肺
        1.2 肺病及肠,先治肠
        1.3 肺病及肠,肺肠同治
    2 肠病及肺
    3 肺肠同病
        3.1 肺肠同病,先治肺
        3.2 肺肠同病,先治肠
        3.3 肺肠同病,肺肠同治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内涵
        1.2.1 脏腑功能对应关系
        1.2.2 肺与大肠的病机、病理对应关系
    2 儿科文献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记载的基本情况
    3 儿科文献中记载的肺肠相关疾病证型分析
    4 儿科文献中记载的肺肠相关疾病组方用药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恶性肠梗阻的西医治疗进展
    中医学对恶性肠梗阻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前言
    临床观察及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6)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二)(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论文一 活血化瘀中药与通里攻下中药治疗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实验研究
    摘要
    实验一 活血承气汤治疗实验性急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理学研究
    实验二 活血承气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鼠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和SOD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三 活血承气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鼠腹膜吸收和渗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四 活血承气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肠粘膜通透性和微循环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讨论
论文二 活血化瘀中药与通里攻下中药治疗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摘要
    实验一 活血承气汤治疗实验性腹膜粘连的病理学研究
    实验二 活血承气汤对大鼠腹膜粘连组织中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三 活血承气汤对大鼠腹膜粘连组织中粘连相关细胞因子、MMP-1、TIMP-1及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讨论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继发性腹膜炎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综述二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腹膜粘连的研究进展
    综述三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致谢

(7)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防治方法
3 治疗结果
4 讨 论

四、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通腑方治疗老年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刘芽青.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2]生长抑素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 朱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3]益气止血方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初评[D]. 程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3)
  • [4]基于古代文献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研究[D]. 王柳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5]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大肠癌肠梗阻临床研究[D]. 修俊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6]活血化瘀中药对通里攻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二)[D]. 尚晓滨. 天津医科大学, 2004(04)
  • [7]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J]. 刘如清. 四川中医, 2001(01)

标签:;  ;  ;  ;  ;  

活血承气汤防治外伤性肠麻痹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