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一、英汉礼貌原则比较试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岩[1](2021)在《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关系语义范畴,转折关系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基本语义关系,而转折关系范畴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对于转折关系鲜有范畴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在转折复句或转折连词、转折副词等有转折关联功能的具体形式方面的专项探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转折语义关系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目前的研究仍不全面,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还是停留在表面,尤其关于转折语义关系,主要的认识多是集中在转折关系前后项之间的“相反或对立”,即使已经触及到逻辑角度的研究,也将逻辑语义关系作为研究语义关系的基础来展开,对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却始终未能真正探究,无法全面地认识转折关系范畴。因此,本文选择以关系语义范畴为出发点,从逻辑上确立转折关系的语义本质属性,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基于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找出其语义特征的核心;在转折关系语义范畴的基础上,概括出转折关系语义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其话语表达,在整体立场上对转折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背景及语料说明等方面展开。第2章为研究综述,简要回顾并概括转折关系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转折关系语言表达格式、逻辑角度、认知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中对转折关系的解释并不充分及全面,因此,从关系语义范畴着手,并根据转折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从不同角度了解转折关系范畴的成因及表现,从而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至第6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整体的关系语义范畴出发,根据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概括其语义特征,通过典型的转折关联词语共性及差异的考察,对其语言表征进行描写,同时对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加工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转折语义关系的话语实现,从整体上考察转折关系。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3章是对转折关系逻辑语义本质属性的探究。要真正地认识转折关系,需要从其语义关系范畴的角度,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来阐释转折关系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其逻辑语义基础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将转折关系的语义基础确定为前后两项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有时转折关系的前后两项并非可直接进行比较来形成对立的情况,那么,转折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可知,转折关系并非简单的前后两项间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是蕴含否定。从命题逻辑的角度,转折关系前后项为联言命题,因此,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即为蕴含命题的否命题:并非p→q(即p∧﹁q)。第4章为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从逻辑角度出发,通过对转折关系逻辑基础的研究,找到转折关系的语义属性,即蕴含命题的否定,以此为基础,概括出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即否定蕴含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表达逻辑的否命题是其基础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转折关系语义表现出相对性特征、“逆理”性特征和补充性特征。第5章主要是从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出发,归纳并概括转折关系的语言表征。转折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格式加以实现,而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其语义关系体现的最直接标志。转折关联词语的共同语义特征就是词语所含的“转折义”,在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上,通过本身词语的词性特征,如连词特征、副词特征等,结合代表性转折关联词语的具体用法,从共性扩展至其个性,标示语句的转折关系。第6章是转折关系的话语实现。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获取到对方传递的信息后,识别出信息中的转折关系逻辑语义属性,即蕴含否定的存在,通过认知语境中所含信息与话语所含信息的相互作用,再凭借交际双方大脑中的认知经验,经过语言转换,将两个关联性最低的事件加以整合,并且根据语法规则,充分利用语言表征,如话语标记的使用及话语意义系统的扩充和接收,促成交际双方最终实现交际目的。最后是全文的结语部分。概括全文研究内容及重点,总结转折语义关系的逻辑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义特征及语表特征,进行归纳,并对转折关联词语进行共性及个性的考察,通过对其认知语用加工的分析,完成话语的实现。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本文的研究以探讨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为出发点,旨在解决转折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到底什么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怎么表达转折关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根本在于对转折关系的语义逻辑实质的确立,即蕴含的否定:“并非(p→q)。

王丽斐[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张金霞[3](2021)在《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维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准绳,其本质是促进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手段,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礼貌的表达是语言的共性,语言类型学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进行考察,发现礼貌语言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中,其核心意义相同,但表达方式又有所不同。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大量语言事实进行梳理发现,礼貌语言在汉语中大多采用敬谦辞、语气词来表达,也可通过“少量义”形式的使用来表达。本文重点考察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情况,归纳总结出维译规律,以期丰富汉语和维吾尔语在礼貌语言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中典型成员的考察,可更好地认识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中的其他成员,也可更好掌握其他语言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本文在语言类型学视野下,通过对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敬谦辞、句末语气词以及“少量义”中两种表现形式的考察,发现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在维译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可采取直译法、替换法、引申法、省略法、转换法、增词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再现源语中的礼貌之义。

张欢[4](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认为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姜苹[5](2020)在《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成认识。这些认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认识表达。本文以英国哲学家Karl Raimund Popper(1979)的三个世界理论和Eve Sweetser(1990)三个不同认知域理论为背景,借鉴、运用沈家煊(2003)等结合汉语研究区分“行”“知”“言”三域的理论方法,从知域入手,对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进行系统考察研究。本文关注有标知域表达的系统,从有标知域表达的要素分类,情态特征、时间特征、语体特征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借助认知语法、功能语法等对有标知域表达的过程进行解读,在认知语境、话语组织、语用与语法的互动等领域展开讨论。结合语用理论提出相应的有标知域表达策略,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语体的有标知域表达建立有效的分析框架。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相关研究情况,包括现代汉语的三域研究及知域表达要素研究等,交代本文的理论基础,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情况加以说明。第二章“有标知域表达概说”,主要对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认知语境进行分析。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表达主体、表达标记、表达内容、表达接收主体等。认知语境包括表达主体的表达语境、接收主体的识解语境以及两个语境的语境差异。我们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首先概括出表达的主体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类型,并对其中的特殊主体形式进行了初步说明;然后对表达标记从语法形式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对特殊表达标记做出说明。在对表达内容的考察中,将其从来源上分为表达主体的自主认识和引述认识两类,从语体上将其分为口语有标知域表达和书面有标知域表达两种类型。针对接收主体,我们根据其与表达主体不同的时空关系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现场接收主体和非现场接收主体两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接收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本章最后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的两个认知语境,并对语境差异给有标知域表达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主要从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三方面入手,通过有标知域表达中动词性表达标记与不同类型的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考察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其中与认识情态动词同现时,[必然]义、[盖然]义、[或然]义情态特征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道义情态动词同现,言者向受话人发出对某事物进行认识的指令时,句法结构上动词性表达标记的主语只是形式上的认识主体,实际上的认识主体、表达主体是发出指令的言者。当言者向受话人表达承诺时,言者是表达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同一。承诺某种认识的有标知域表达中,必须有道义情态动词,且需要重读。本身具有明显[推测]义的动词性表达标记与道义情态动词基本不能同现。因此,有标知域表达的动词性表达标记与情态动词同现时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第四章“有标知域表达的时间特征”,首先对有标知域表达与时间词语的同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有标知域表达虽以恒常性为主要特征,但可以通过认识动词与不同时间词语的同现凸显有标知域表达不同的时间特征。与时间词语同现的有标知域表达是静态的有标知域表达。接着以认识动词与动态助词同现为考察内容,对动态的有标知域表达进行讨论。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需要的支持条件、动态化的类型,并借助经济原则、功能语法等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动因及动态化后的功能。我们认为认识作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虽然一经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不需要强调动态表达,但实际语言运用中出于某些主观需要,给予认识动词一定的支持条件也可以形成合适的动态化认识表达。这种认识的动态化表达首先出现在网络媒体中,说明了说话人对这种表达方式的主观需要。最后指出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创新表达很大程度上无法完全脱离已有规则的制约,但范畴的常规认知与异化认知,无标记与有标记具有互补性。表达的合约性与精确性、个性化,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语言运用中常规组合与变异组合的对立与联系,是创造新的有生命力表达方式的基础。语言运用中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也给语法范畴功能的变化提供了契机。第五章“有标知域表达与句类选择”,主要考察了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疑问句(包括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反问句以及祈使句的匹配情况。指出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是无标匹配、自然匹配形式。有标知域表达与疑问句进行匹配时,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疑而问,表达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求取过程,比如有标知域表达是非问的匹配。这种有标知域表达只是形式上的有标知域表达。另一种是借疑问之名行有标知域表达之实,比如有标知域表达与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匹配时。有标知域表达选择祈使句的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认识往往主动形成才有效力,另外祈使句在几种句类中礼貌程度最低,这也是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六章“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从语体的角度对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进行分析。书面语体主要考察了学术语篇等语料,口语语体主要考察了生活对话、访谈对话等语料。考察发现口语语体中生活对话与访谈对话中有标知域表达在表达触发机制、主体间的交互性以及话语使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整体特征与口语语体相差较大。接着抽样考察了工程科技类学术论文和汉语类学术论文中的有标知域表达,发现不同学科门类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使得有标知域表达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七章“有标知域表达的多层面功能”,这章中我们主要运用篇章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和篇章功能理论讨论有标知域表达。人际功能部分主要考察了表达中主体选择与信息给予能力、表达标记强度与信息效率两个问题。对表达主体的信息传递能力从强到弱进行了排列,也对表达标记信息传递效率由强到弱进行了排列。指出有标知域表达中表达主体和表达标记的选择对信息传递具有显着影响。篇章功能部分要考察了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位置,对不同位置的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第八章“有标知域表达框架的建构”,以有标知域表达系统、时间、句类、语体、功能等方面的讨论为基础,尝试建立有标知域表达框架。该框架包括前有标知域表达、有标知域表达、后有标知域表达三个方面,是有标知域表达背景及参与要素的有机配合。接着对框架中涉及到的前文未讨论及讨论未尽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第九章“结语”,总结全文。首先概括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然后对论文的不足之后进行了说明,最后设想了未来可继续进行的相关研究。指出有标知域表达的研究可以对三域研究进行补充;建立有效的有标知域表达框架,有利于提高人们表达认识的水平。

刘淑影[6](2020)在《女性语言的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功能之一,而情态是人际意义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Halliday将情态分为认知型情态与责任型情态,但责任型情态的研究目前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而且以小说为语料展开分析的研究并不丰富。因此,本文选择Austen的经典名作《傲慢与偏见》作为研究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责任型情态为理论框架,分析其女性语言的人际意义,这进一步证明应用责任型情态分析小说的可行性,丰富责任型情态在小说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责任型情态的整体分布上,《傲慢与偏见》中的典型女性人物Elizabeth,Mrs.Bennet和Jane通常倾向于采取中、低值责任型情态词以及主观责任型情态取向表达义务或意愿,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通过对Elizabeth,Mrs.Bennet和Jane的语言的责任型情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她们的责任型情态词、责任型情态取向以及责任型情态值的分布仍存在差异,这清晰地反映出她们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行事方式、态度以及习性的差异。第三,在责任型情态隐喻方面,Elizabeth,Mrs.Bennet,Jane有时也会故意采取不同的责任型情态隐喻的表达方式,因为显性主观责任型情态隐喻具有强调说话者的责任、观点、决心、自信等效果,而显性客观责任型情态隐喻具有强调说话者的客观性、逃避责任、掩盖事实、委婉、展示礼貌或尊重等效果,所以不同的责任型情态隐喻的选择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她们动机的差异,从而人际意义得到了实现。

石金定[7](2019)在《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言语行为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体现了“言则是行”的语言观,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议言语行为作为指令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它与命令、请求、劝告言语行为具有相似之处,但它具有自身本质性的特点:即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话语权势没有严格的限制、受益更多的是受话人、没有强加性且对方具有选择的权利等特点。同时建议言语行为较命令礼貌一些,具有礼貌的性质。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合作原则与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托,对俄汉直接与间接建议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研究。俄语可以通过语法、词汇、动词的不同时、体、态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而汉语是孤立语,没有时、体、态、式的变化,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施间接建议言语行为。同时通过语料分析,得出俄汉建议言语行为的实施策略主要有言语策略与情感策略两种方式。最后我们选取了中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文本中建议言语行为话语作为语料,深入发言人实施建议言语行为的语境,对近四年中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直接建议言语行为施为词与间接言语行为常用词语进行了量化的统计与对比分析,同时对交际策略进行了整理及对比。证明了在这种新闻发布会官方场合下俄汉建议言语行为表达特点共性大于个性,新闻发言人需要从语境出发,建议表达必须得体,且必要时需要使用相应的交际策略,向国际社会传达本国的看法,扞卫国家主权与利益,塑造国家正面积极的形象,表达合作的态度,进而维护世界和平,所以具有一般性的特征。

李琳[8](2018)在《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相关构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做详尽的描写与分析,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相关构式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言语行为理论,语法化等语言学理论对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做出一定的认知与解释。文章分为九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文章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视角、语料来源。第二章重点对疑问代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类疑问代词“什么”、“怎么”、“哪里”、“谁”的非疑问用法进行全面地描写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对语言事实的充分描写是进行合理语法解释的前提与基础。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语义特征,句法语用功能的描写分析将有助于对其非疑问用法语法化的分析,也将有助于对其相关构式的研究。第三章到第六章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相关构式进行分类,按照构式整体的意义分为否定类构式、反预期类构式、顺承类构式、其他构式四类。分别对每一类构式进行研究。第三章选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什么X不X”、“哪里是X,分明/明明/简直/根本/俨然/恰恰是Y”三个否定义构式进行分析研究。表否定的这三个构式都非常具有特色,形成一定的框架格式,因而更具有形式上的特征性。另外,本章还对“什么+NP”、“X什么Y”、“X什么X”、“什么+引述成分”、“X什么”等否定构式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分析。第四章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中的反预期类构式“怎么”、“哪知(道)/想/料”、“谁知(道)/想/料”进行分析研究。这类构式在篇章中都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用上具有主观情态功能,且已经发展成为话语标记。第五章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中具有紧缩复句形式的构式“V1多少V2多少”、“V1什么V2什么”、“怎么X怎么Y”进行分析研究。这类构式中前后两个疑问代词分别在语言线性序列上间隔共现,具有关联性质,前后两个疑问代词存在逻辑上的倚变关系。构式整体义在经过整合后更加强调凸显前后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淡化了构式中动词的动作行为义。第六章讨论了“那什么”和“谁让/叫”两类构式。“那什么”具有指代功能,在交际中也可以作为话语标记使用,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谁让/叫”类构式根据语义可以分为A、B、C三种。B,C型表反问。B型表责备的语气更强烈,C型中的“谁”在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中均不存在,由于宾动词的非典型性,致使主动词“让/叫”失去了操纵性,从而实现了去操纵化。C型“谁让/叫”句是一个归因句,均是对事件的发生或结果进行归因解释。第七章从共时平面的角度考察疑问代词的共时语法化过程,探讨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生成机制,主要从语用因素和认知理据两个方面来分析非疑问用法形成的诱因。疑问代词从表示疑问的用法到表示非疑问用法的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路径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客观意义逐渐缩减而主观性意义逐渐增加的主观化过程。第八章着重探讨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的话语功能,主要包括它们的语篇功能,话语标记功能,在具体语境中的规约化及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立场表达等。在篇章功能方面,很多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的相关构式具有一定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语篇推进功能。第九章为结语,主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曾文华[9](2017)在《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称谓语研究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对称谓语的研究几乎贯穿了整个语言的发展史。随着语文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发展,称谓语研究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复合称谓在新闻报道、媒体访谈、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中使用极其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人际意义,特别是评价功能对于构建人际关系和呈现话语立场,理解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促进语言教学及翻译实践均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中对复合称谓的评价意义和人际功能研究却极为少见。本文试图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基于Halliday的人际意义系统和Martin的评价理论体系,构建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以自建英汉文学语料库为主要来源的英汉复合称谓为研究素材,采用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共时对比研究方法,对汉英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特别是评价意义进行研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英汉复合称谓具有哪些基本称谓构成要素、复合方式及数量分布,有哪些异同?(2)英汉复合称谓有哪些人际意义,是如何表达这些意义的?(3)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受哪些语境因素的制约?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英汉复合称谓的构成要素、结构特征及其人际意义进行系统描述,对复合称谓在人际意义构建、情感表达和社会评价方面具有的功能进行细致分析,为英汉文学作品赏析、对外汉语教学与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用于统计的英语语料源自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的“英国人最喜欢的百部文学作品”外加两部戏剧,共计214,926词,含复合称谓3358项;汉语语料源自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作品外加两部戏剧,共计214,567字,含复合称谓1995项。基于语料但不限于语料中所含的英汉复合称谓,对比描述英汉复合称谓的结构形态和语义功能,依据Martin构建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框架,探讨语域、语类和文化意识形态对复合称谓的语用制约。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发现:(1)复合称谓不仅呈现人际关系,而且参与协商与构建人际意义,是构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与表现形式。英汉复合称谓通过不同构成要素进行复合产生不同的人际功能,如区别性指称功能、描述功能、情感功能和评价功能。通过其丰富的结构形态与语义功能,广泛运用于文学故事类及其他语类语篇中,参与人际意义的协商与构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起着协商、构建、呈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2)英汉复合称谓虽然在总体复合方式上大致相同,但核心构成要素与附属构成元素之间的复合生成能力并不一致,表现形式也有一定差异。英汉复合称谓均包括六大核心构成要素与六大附属构成要素,具有四种主要复合方式。六大核心构成要素为六大主要的核心称谓,包括:代称称谓、泛指称谓、社交特指称谓、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情感称谓;六大附属构成要素,是在复合称谓生成过程中须依附于核心称谓词而存在的要素,包括:指示代词、形容词性的人称/物主代词、数量形容词、普通形容词(包括品质形容词、颜色形容词、分类形容词等)、具有描述性的结构短语、黏着语素。这些核心构成要素与附属构成要素,主要通过偏正、联合、偏正联合以及特殊方式四种复合方式构成复合称谓。无论英汉,通过在核心称谓词前(后)添加修饰限定语,可表现不同性质、不同强度、不同立场和评价的人际意义,通过核心称谓词之间的联合使用,还能起到提升表达力度、强化情感态度的语义功能。语料统计显示,四种复合方式生成的复合称谓在语篇中的使用频率存在显着差异。偏正式复合称谓,占压倒性多数,在英汉语料中分别占81.63%和77.29%以上;联合式复合称谓和偏正联合兼有式复合称谓所占比例较少,在英汉中均略高于总数的8%;英汉特殊结构式复合称谓在四类中的数量最低,在英汉中分别占总数的1.22%和5.81%。核心基本称谓词,通过偏正与(偏正)联合等复合方式,生发出结构相对稳定但又富于变化的复称谓语,来实现不同的人际功能,或实现区别性指称,或直接呈现人际关系,或传递特定的情感功能与评价功能,或参与人际意义的协商与构建。(3)在进行人际定位和关系构建与呈现的过程中,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与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对英汉复合称谓选用的影响,基本符合Martin构建的四级体现关系模型:意识形态→语类→语域→语言(→表示体现关系)。语域的三个变元中,话语基调对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影响最为显着。语篇的正式性,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势与等位语义关系,说话人的礼貌程度以及说话时的情感情绪,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或心理距离,都会制约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这些因素制约着人际交往活动,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体现在语篇和话语的生成过程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势关系与等位关系,是影响复合称谓选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语义关系同时也受交际参与者的职位高低、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亲密程度或心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语类差异也影响说话人对复合称谓的选用。社会事件参与者的多少,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对人际意义的表达都制约着复合称谓的使用。一般说来,话语的发出者与接受者的参与者越多,关系越复杂,选用的复合称谓则更复杂多样化,以便能清晰地体现人际关系、人物特征以及说话人的情感与评价。英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制约英汉语类结构的生成过程,也影响着英汉复合称谓在不同语类语篇中的使用。反之,英汉复合称谓在语篇中的使用也呈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言行的规范与制约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在对英汉复合称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首次对其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六大核心构成要素和六大附属构成要素,以及四种主要复合方式,对英汉复合称谓的内部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分布进行了量化对比与较为细致和全面的描述。(2)主要以文学语料为基础,统计和分析英汉复合称谓在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首次较为全面详实地分析了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分析英汉复合称谓如何在复合的过程中呈现评价意义,实施协商意义与参与意义,提出英汉复合称谓在人际定位、人际关系协商、参与、构建与呈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结合具体的语篇个案《呼兰河传》、《两地书》和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对英汉复合称谓的评价意义、协商意义与参与意义分别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1)对比论证的深入程度不够。对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的表现方式对比不够深入,多为散点对比,全面概括不足。(2)语料的选取不够全面。研究的语料主要为文学语类,仅涉及少量的新闻、访谈、学术简介等其它语类,因而对不同语类对复合称谓的制约作用讨论不够充分。(3)对英汉复合称谓的界定与分类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复合称谓的分类上存在两类或多类称谓并用取其一的情况,归类划分时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对数据统计的客观性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有关语境特征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制约问题,还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究。若对语类进行扩充,对语料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统计和研究,则可能回答出哪些复合称谓仅用于当面称呼,哪些复合称谓仅用于背称,哪些复合称谓可以兼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口头和书面话语方式对复合称谓的语用制约。若对英汉复合称谓进行历时变化研究,则可能发现其语用变化规律,对我们全面认识复合称谓以及研究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影响也具有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价值。

张爱玲[10](2017)在《国内外致谢语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致谢是日常交际中的4大礼貌性言语行为(问候、告别、致谢、致歉)之一。致谢的准确实施取决于致谢语的恰当使用。现代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都对致谢语展开了深入研究。现代语用学侧重研究致谢行为的类别、合适条件和间接致谢的语用策略;对比语言学侧重研究致谢行为和致谢语的跨语言差异及其文化动因;社会语言学侧重研究致谢语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变异。但现有研究存在应用研究多而本体研究少、共时研究多而历时研究少、致谢行为研究多而致谢程式语研究少的情况。这些正是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英汉礼貌原则比较试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礼貌原则比较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与主要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方法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说明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3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属性
    3.1 转折关系的意义
        3.1.1 相反或对立
        3.1.2 蕴含性对立
    3.2 转折关系意义的分析
        3.2.1 对立的基础
        3.2.2 前后意义的对立
    3.3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本质
        3.3.1 蕴含命题
        3.3.2 否命题
        3.3.3 蕴含命题的否命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
    4.1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的含义
        4.1.1 语义特征
        4.1.2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
    4.2 相对性特征
    4.3 “逆理”性特征
    4.4 补充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言表征
    5.1 转折关联词语的共性考察
        5.1.1 转折义
        5.1.2 转折联结功能
    5.2 转折关联词语的差异性考察
        5.2.1 “虽然……,但是……”
        5.2.2 “不过”、“只是”和“就是”
        5.2.3 “可”和“可是”
        5.2.4 “偏偏”和“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话语实现
    6.1 转折关系表达的语用基础
        6.1.1 转折关系的表义关联性
        6.1.2 转折关系的主观性
    6.2 转折关系的语义加工
        6.2.1 语义特点
        6.2.2 转折关系的认知路径
        6.2.3 转折关系话语信息的建构
        6.2.4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义生成
    6.3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表达
        6.3.1 反预期表达
        6.3.2 转折话语标记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礼貌语言表达方式
    第一节 礼貌语言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
        一、敬谦辞
        二、句末语气词
        三、“少量义”形式
    第三节 礼貌语言表达方式的共性及差异
        一、礼貌语言表达方式的共性
        二、礼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汉语中的敬谦辞及其维译
    第一节 敬辞
        一、关于“敬辞”
        二、“敬辞”表达方式及其维译
        (一)第三人称指示语
        (二)敬辞语素组成的词
        (三)人称代词组合式称谓
    第二节 谦辞
        一、关于“谦辞”
        二、“谦辞”表达方式及其维译
        (一)第三人称指示语
        (二)谦辞语素组成的词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句末语气词及其维译
    第一节 语气词“吧”
        一、关于“吧”
        二、“吧”的礼貌功能的维译
    第二节 语气词“呢”
        一、关于“呢”
        二、“呢”的礼貌功能的维译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少量义”形式及其维译
    第一节 “动词+‘一下’”
        一、关于“动词+‘一下’”
        二、“动词+‘一下’”的礼貌功能的维译
    第二节 动词重叠
        一、关于“动词重叠”
        二、“动词重叠”的礼貌功能的维译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0.2.1 条件句
        0.2.2 条件标记
        0.2.3 语义范畴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0.4 语料的选择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1.1 逻辑关系分析
    1.2 句法分析
        1.2.1 句法组成
        1.2.2 句法位置关系
        1.2.3 句法表现
    1.3 语义分析
        1.3.1 偏句语义分析
        1.3.2 主句语义分析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1.4 语用分析
    1.5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2.2.1 多省略形式
        2.2.2 有标记的否定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2.2.4 多受事主语句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2.3.2 接谓词性成分
        2.3.3 接体词性成分
        2.3.4 单独成句
    2.4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3.2.1 高指称性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3.2.4 表示可能假设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6.4 小结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及插图清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5)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的内容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相关研究述评
        (一)现代汉语的三域研究
        (二)知域表达要素研究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二)功能语法
    五、研究方法与语料的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三)其他说明
第二章 有标知域表达系统概观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
        (一)表达主体
        (二)表达标记
        (三)表达内容
        (四)表达的接收主体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两个认知语境
        (一)表达语境
        (二)识解语境
        (三)语境差异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认识情态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必然]义认识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
        (二)有标知域表达标记与[盖然]义认识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
        (三)有标知域表达标记与[或然]义认识情态动词同现情况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道义情态
    三、有标知域表达的动力情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时间特征
    一、静态有标知域表达——认识动词与时间词语同现
        (一)认识动词与时间名词同现
        (二)认识动词与时间副词同现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时间词语同现的认知解释
    二、动态有标知域表达——认识动词与动态助词同现
        (一)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支持条件
        (二)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类型
        (三)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语用动因
        (四)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功能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标知域表达对句类的选择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肯定性陈述句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否定性陈述句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疑问句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是非问句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特指问句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选择问句
        (四)有标知域表达与正反问句
        (五)有标知域表达与反问句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祈使句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一、口语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一)生活对话体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二)访谈对话体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二、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一)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整体特征
        (二)学术论文中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多方面功能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人际功能
        (一)表达主体选择与信息给予能力
        (二)表达标记语义强度与信息效率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功能
        (一)篇首有标知域表达——开启篇章
        (二)篇中有标知域表达——标明阶段性结论
        (三)篇尾有标知域表达——结束语篇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有标知域表达框架的建立
    一、前有标知域表达阶段——“想”阶段
        (一)明确认识对象
        (二)明确接收主体
    二、有标知域表达阶段——“说/写”阶段
        (一)表达主体的实现形式
        (二)信息包装策略
    三、后有标知域表达阶段——反馈阶段
    四、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女性语言的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语料选取及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人际意义的研究现状
        一、人际意义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人际意义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女性语言情态的研究现状
        一、女性语言情态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女性语言情态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责任型情态研究现状
        一、责任型情态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责任型情态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傲慢与偏见研究现状
        一、傲慢与偏见国外研究现状
        二、傲慢与偏见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人际意义
        一、责任型情态的概述
        二、人际意义的概述
    第二节 责任型情态词的表现形式
        一、责任型情态实意动词
        二、责任型情态形容词
    第三节 责任型情态取向
        一、主观的显性分析
        二、客观的显性分析
        三、主观的隐性分析
        四、客观的隐性分析
    第四节 责任型情态值
        一、高值
        二、中值
        三、低值
    第五节 责任型情态隐喻
        一、显性主观责任型情态隐喻
        二、显性客观责任型情态隐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语言责任型情态的分析
    第一节 女性语言责任型情态词的分析
        一、Elizabeth·Bennet的责任型情态词的分析
        二、Mrs.Bennet的责任型情态词的分析
        三、Jane·Bennet的责任型情态词的分析
    第二节 女性语言责任型情态取向的分析
        一、Elizabeth·Bennet的责任型情态取向的分析
        二、Mrs.Bennet的责任型情态取向的分析
        三、Jane·Bennet的责任型情态取向的分析
    第三节 女性语言责任型情态值的分析
        一、Elizabeth·Bennet的责任型情态值的分析
        二、Mrs.Bennet的责任型情态值的分析
        三、Jane·Bennet的责任型情态值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傲慢与偏见》中责任型情态隐喻的人际意义分析
    第一节 显性主观责任型情态隐喻的人际意义分析
    第二节 显性客观责任型情态隐喻的人际意义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俄罗斯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二、西方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三、国内建议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理论基础
        一、建议言语行为概念界定
        二、建议言语行为界定标准
        三、建议言语行为与命令、请求、劝告言语行为区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表达手段及交际策略对比
    第一节 俄汉语直接建议言语行为对比
        一、俄语直接建议言语行为
        二、汉语直接建议言语行为
        三.共性与差异
    第二节 俄汉语间接建议言语行为对比
        一、俄语间接建议言语行为
        二、汉语间接建议言语行为
        三、共性与差异
    第三节 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交际策略对比
        一、交际策略相关理论
        二、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交际策略
        三、共性与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第一节 俄汉政治外交话语语境
        一、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交际者
        二、俄汉政治外交话语场合
        三、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中建议言语行为序列特征
    第二节 俄汉政治外交话语建议中常用词语及交际策略对比
        一、俄汉政治外交话语建议中常用词语对比
        二、俄汉政治外交话语中交际策略对比
        三、共性与差异
    本章小结
结语
论文例句引用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选题意义
    1.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综述
        1.2.1 经典语法着作中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
        1.2.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专题深入研究
        1.2.3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分类研究
        1.2.4 疑问代词各非疑问用法的语义特点
    1.3 非疑问用法相关构式的研究综述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理论与方法视角
    1.7 可能的创新
    1.8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语用功能
    2.1 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2.1.1 “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分类
        2.1.2 语义特征及句法、语用功能
        2.1.3 疑问代词“什么”的任指用法
        2.1.4 疑问代词“什么”的虚指用法
        2.1.5 疑问代词“什么”的承指用法
        2.1.6 疑问代词“什么”的借指用法
        2.1.7 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用法
        2.1.8 疑问代词“什么”的反诘用法
        2.1.9 疑问代词“什么”的列举用法
        2.1.10 疑问代词“什么”的独用法
    2.2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2.2.1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
        2.2.2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
        2.2.3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承指用法
        2.2.4 疑问代词“怎么”的列举用法
        2.2.5 疑问代词“怎么”的反问用法
        2.2.6 疑问代词“怎么”的独用用法
        2.2.7 疑问代词“怎么”的表委婉用法
    2.3 疑问代词“谁”的非疑问用法
        2.3.1 疑问代词“谁”的任指用法
        2.3.2 疑问代词“谁”的承指用法
        2.3.3 疑问代词“谁”的虚指用法
        2.3.4 疑问代词“谁”的列举用法
    2.4 疑问代词“哪里”的非疑问用法
        2.4.1 疑问代词“哪里”的否定用法
        2.4.2 疑问代词“哪里”的虚指用法
        2.4.3 疑问代词“哪里”的任指用法
        2.4.4 疑问代词“哪里”的反问用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否定类相关构式
    3.1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构式解析
        3.1.1 构件分析
        3.1.2 语法功能
        3.1.3 使用特点
        3.1.4 构式的语境适切度
        3.1.5 构式的主观评价义
    3.2 “什么X不X的”构式解析
        3.2.1 构件与构式义
        3.2.2 构式原型与构式变异
        3.2.3 “什么X不X的”的否定内涵义
        3.2.4 “什么X不X的”的语用功能
    3.3 “哪里是X,分明/明明/简直/根本/俨然/恰恰是Y”解析
        3.3.1 构件分析
        3.3.2 构式义分析
        3.3.3 构式义的形成及演化
        3.3.4 构式与构件的互动关系
        3.3.5 构式的话语功能
        3.3.6 语用驱动
        3.3.7 语用功能
    3.4 其他否定类构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反预期类相关构式
    4.1 构式“谁知(道)”的研究
        4.1.1 “谁知道”的语义区分
        4.1.2 反预期类“谁知道”的性质与功能
        4.1.3 “谁知道”的语篇衔接功能
        4.1.4 衔接成分的语义关系类型
        4.1.5 “谁知道”与其他词语的共现
        4.1.6 “谁知道”后项的语义特征
        4.1.7 “谁知道”的语用功能
        4.1.8 “谁知道”的辖域范围
        4.1.9 “谁知道”的话语标记化
    4.2 “哪知道/想/料”类构式研究
    4.3 话语标记构式“怎么”研究
        4.3.1 话语标记“怎么”的特点
        4.3.2 话语标记“怎么”的语篇功能
        4.3.3 话语标记“怎么”的语用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顺承类相关构式
    5.1 “V_1什么V_2什么”构式解析
        5.1.1 “V_1什么V_2什么”的构式原型
        5.1.2 构式主语的划分
        5.1.3 “V_1什么V_2什么”的构式扩展
    5.2 构式“V_1多少V_2多少”研究
        5.2.1 构件分析
        5.2.2 构式义分析
        5.2.3 构式主语的区分
        5.2.4 前后构件语义关系类型
        5.2.5 构件“多少”的语义指向
        5.2.6 构式的句法功能
        5.2.7 构式的主观评价功能
    5.3 构式“怎么X怎么Y”研究
        5.3.1 构件分析
        5.3.2 “怎么X怎么Y”的结构类型
        5.3.3 变项X与Y的语义关系
        5.3.4 构式语义分析
        5.3.5 构式的特点及语用功能
    5.4 顺承类构式的认知理论
        5.4.1 时间顺序原则
        5.4.2 概念整合
        5.4.3 构式压制
        5.4.4 经济原则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其他构式研究
    6.1 “那什么”构式研究
        6.1.1 构件分析
        6.1.2 “那什么”的语用功能
        6.1.3 “那什么”使用的语义特点
        6.1.4 话语标记“那什么”的语用功能
    6.2 “谁叫/让”类构式研究
        6.2.1 “谁叫/让”类结构的三种区分
        6.2.2 C型“谁叫/让”句的语用功能
        6.2.3 C型“谁叫/让”句的非操纵性
        6.2.4 非操纵性的实现及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共时语法化及其生成机制
    7.1 语法化的含义
    7.2 语法化研究的范围
    7.3 疑问代词表非疑问用法的语法化机制
        7.3.1 语义机制
        7.3.2 句法机制
        7.3.3 语用机制
    7.4 疑问代词语法化的单向性
        7.4.1 语法化路径的普适性
        7.4.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语法化的单向性
    7.5 疑问代词的语法化过程
    7.6 疑问代词语法化的认知理据
        7.6.1 言语行为理论
        7.6.2 会话合作原则
        7.6.3 两项原则在疑问代词语法化中的运用
        7.6.4 经济原则与省略、创新
    7.7 语用功能嬗变及规律
        7.7.1 语用推理
        7.7.2 认知理据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及其构式的话语功能——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规约化与立场表达
    8.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篇章功能
        8.1.1 语篇衔接功能
        8.1.2 反预期表转折的关系类型
        8.1.3 语篇推进功能
    8.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话语标记化
        8.2.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反预期话语标记化
        8.2.2 疑问代词反预期话语标记化的诱因
    8.3 规约化与立场表达
        8.3.1 规约化
        8.3.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与立场表达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称谓与复合称谓的定义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称谓研究综述
    2.1 语文学视域下的称谓辞书研究
    2.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2.3 语用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2.4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2.5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2.6 当前称谓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第三章 研究理论框架
    3.1 相关核心概念
        3.1.1 语言的三大元功能
        3.1.2 语言是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系统
        3.1.3 语域
        3.1.4 Martin的语境分析模型
    3.2 人际意义研究理论基础
        3.2.1 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理论
        3.2.2 Martin评价理论体系中的人际意义理论
    3.3 本文的人际意义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复合称谓
    4.1 复合称谓的定义与结构类型
    4.2 英汉复合称谓的构成要素及复合方式
        4.2.1 英汉复合称谓的基本构成要素
        4.2.2 英汉复合称谓的具体复合方式
    4.3 核心构成要素与主要结构类型数量分布
        4.3.1 英汉复合称谓核心构成要素的数量分布
        4.3.2 英汉复合称谓不同结构类型在文学语篇中的数量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复合称谓的评价意义
    5.1 言语互动中的立场、定位与评价
        5.1.1 《边城》第一章中言语互动中的立场与定位
        5.1.2 Jane Eyre第一章言语互动中的立场与定位
    5.2 英汉复合称谓的态度意义
        5.2.1 情感
        5.2.2 判断
        5.2.3 鉴赏
    5.3 英汉复合称谓的级差意义
        5.3.1 语势
        5.3.2 聚焦
    5.4 英汉复合称谓的介入意义
        5.4.1 单声
        5.4.2 多声
    5.5 案例分析:《呼兰河传》选段中评价意义的表达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复合称谓的协商意义
    6.1 协商内容
        6.1.1 称谓命题协商
        6.1.2 称谓提议协商
    6.2 协商模式
        6.2.1 称谓协商的途径与主要结构模式
        6.2.2 典型结构模式
        6.2.3 扩展结构模式
    6.3 案例分析:《两地书》中复合称谓的协商意义表达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汉复合称谓的参与意义
    7.1 群体归属特性表达参与意义
        7.1.1 英汉复合称谓的群体归属特性表达
        7.1.2 英汉复合称谓表达群体归属特性的要素
    7.2 话语立场表达参与意义
    7.3 案例分析:Wuthering He ights中复合称谓的参与意义表达
        7.3.1 Wuthering Heights中复合称谓的群体归属特性表达
        7.3.2 Wuthering Heights中不同话语立场与复合称谓的选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域、语类、意识形态对英汉复合称谓的语用制约
    8.1 语域
        8.1.1 话语基调
        8.1.2 话语基调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制约:以姓名称谓为例
        8.1.3 情感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影响
        8.1.4 其他因素
    8.2 语类
    8.3 意识形态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的结论与发现
    9.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统计所用英语语料来源一览表
附录2 数据统计所用汉语语料来源一览表
附录3 称谓使用正负情感强度调查问卷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英汉礼貌原则比较试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D]. 赵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礼貌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维译研究[D]. 张金霞. 喀什大学, 2021(07)
  • [4]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5]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D]. 姜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女性语言的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D]. 刘淑影.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俄汉语建议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 石金定.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研究[D]. 李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研究[D]. 曾文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国内外致谢语研究述评[J]. 张爱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02)

标签:;  ;  ;  ;  ;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