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经济能繁荣吗?

2002:中国经济能繁荣吗?

一、2002: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论文文献综述)

沈丁心[1](2021)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文中提出2020年9月,安倍晋三内阁闪电辞职,菅义伟接任,日本政治从此开启了“后安倍时代”。安倍晋三两次执掌日本政坛,创下了日本战后政治家最长执政记录。安倍时代已去,但却为日本政坛留下了诸多政治遗产,其中,安倍有关经济外交的构想、政策行动与成效,对日本政治、外交以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依然深远广泛。“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外交将向何方,格外引人注目。因此,从了解菅义伟政府外交政策取向和展望未来日本外交发展趋势的意义上,回顾与总结安倍执政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自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渐趋展现为相对积极的态势。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促动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存的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同时,逆全球化的趋势,亦在相当程度上与全球化共生同行,在相当复杂的国际战略互动中展现出突出的影响。在上述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下,日本经济外交的内涵与外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在日本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实行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经济外交相关变量之间的耦合与交叉互动等问题上,通过这项研究以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在新时代的现状与变化,把握其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对日外交乃至我国外交的发展与未来方向塑造等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以日本官方数据和政府资料等为主要基础数据,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分析以安倍政府(第二次执政)时期为核心的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构想、实施内容、外延变化、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本文由绪论(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分析)、正文(五章)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构成。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内生变化与外在变迁等作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明确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前提,为其后展开的有关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构想、具体政策实践、政策实施的模式建构和发展趋势研究等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一章以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与释义为核心内容,通过对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外交研究的相应理论解读来建构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解读,不仅意在充实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认知,而且能为解读21世纪日本经济外交发展的指导理念提供更为明晰的线索与方法。如何有效评估日本经济外交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关系理论和经济外交研究理论的指引作用。本文第二章以时代演变中的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为主题,梳理与解读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厘清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内涵,特别是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内涵。从纵向的视角分析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构想、布局的变化及其五大支柱(对外贸易、经济援助、对外投资、经济制裁、经济合作)的基本内涵与进展,以及与安倍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实施日本经济外交的具体战略构想与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日本在经济外交的各个领域具体实施经贸外交、投资外交与援助外交,乃至制裁外交,例如签署CPTTP、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等等过程的分析,阐释经济外交与日本政治、经济与社会等的交互作用,展现日本经济外交在日本国家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第三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扩大为主题,通过对“大阪轨道”构想及其实施过程的全面分析和东日本大地震后危机外交公关的经济外交实施案例的实证分析,具体阐述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是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而实现自身理念与政策实践升级的过程。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解读,是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章中对于“大阪轨道”的关注与研究,是针对日本外交整体实践中,基于主场外交与经济外交的关联性互动,阐释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研究。同时,针对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专门性案例研究,以“谣传损害”背景下的经济外交作为分析案例,从另一个侧面充实了有关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论证过程。同时,本章对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比较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通过对比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阐释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本文第四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动因、特点与评价为主题。对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研究,本文的关注不单局限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本身,更注重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产生的动机与深层原因等问题方面。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战略的双重视角,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变化特点等问题。本文第五章以“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题,在综合分析日本经济外交嬗变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对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构想、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展望,是分析、研究与评价日本外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之一。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从国家治理到外交实践的相关构想与政策实践,而且与日本面临的外在国际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依据上述分析考察,本文尝试在结论部分提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本文尝试建构新的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通过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个维度,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政策及其属性嬗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方位地考察日本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实践与发展变化,转变现有日本外交研究的思维定势,实现日本外交研究的理论创新。本文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研究,是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优化与拓展。第二,日本经济外交的内在构成与自身的逻辑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本国内外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日本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断地完善内涵,适时地扩展外延的有机整体。应对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巨大变化,安倍政府重新认识和调整经济外交的价值与作用,是其现实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最明显体现。第三,本文在研究中特别关注了经济外交内涵变化与外延扩大的问题。诸如经济外交中的文化属性问题、公共外交与国际文化传播与经济外交政策的交叉融合问题等,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独立的思考。本文认为,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在21世纪日本国家外交实践中的延续,也是安倍政府在和平主义外交与文化产业立国等治国理念指导下,主动顺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外交实践过程。第四,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对日本经济外交特别是安倍经济外交提供了基本的理念基础和政策动力,同时也决定了日本经济外交的特性与发展困局。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既给日本振兴经济与国际合作,重振国家自信提供了助力,同时也无法避免受到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国际认知等等的局限与约束,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无法摆脱既有的发展思路与框架,无法完全回应日本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后安倍时代”的日本经济外交能否摆脱困局,在日本经济与日本外交、日本国家转型与国际社会发展等等交汇过程中,继续发挥有效的链接与平衡作用,为日本的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持续观察。

蒋海芸[2](2020)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动社会就业、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稳定等方面贡献突出。然而,由于企业信用等级低、抵质押物少、发展前景不明确和偿债能力弱等因素,小微企业难以直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了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任,提高其信用等级,融资担保被广泛引入小微企业融资,然而融资担保公司数量的锐减对其服务质量提出了挑战。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不仅关系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众多小微企业能否获得所需资金,完成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在融资担保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两条路径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现有的融资担保和服务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开发了符合融资担保特点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确定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并通过预调研形成了最终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其次,以江苏省为例进行调研,对正式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当下融资担保服务质量,分析“同类型、异维度”、“同维度、异类型”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之间的差异;随后,在了解服务质量的现状后,考虑融资担保各参与主体对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影响,本文还构建了不同主体参与的博弈模型,分析影响各主体行为决策的因素,识别影响提升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服务质量最终的评价结果来看,互助性融资担保公司的综合评价最高,其次是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商业性担保公司的担保服务评价最低;从融资担保服务类型的角度出发,不同类型的融资担保服务优劣维度各不相同;从融资担保服务维度来看,各维度上各类型融资担保服务表现也各有不同,互助性融资担保服务质量一枝独秀,政策性和商业性融资担保服务却有所差异;融资担保的其他参与主体的行为决策对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提升存在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融资担保公司的内外部提出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通过提出提升各类型、各维度融资担保的服务质量,以及增强各主体参与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性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在内外部共同作用下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

程儒珺[3](2020)在《1930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及1930年代的“鲁迅形象”言说,当前学界大多聚焦于“左翼鲁迅”,“文学鲁迅”或“启蒙鲁迅”等几种范式。以上的鲁迅形象偏重知识分子对鲁迅的认知,而忽略了大众传媒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本文选取了历史悠久,发行量大,刊登鲁迅新闻轶事众多的上海小报为样本,详细探讨了同时代之人对“民间鲁迅”形象的建构和阐释。经过研究发现,在1930年代,除了“经典鲁迅形象”外,商贩、车夫、店员、女明星、小报文人等群体口中的“鲁迅”则成为另一种非严肃、非精英的文化符号。这些边缘群体将关注中心从“社会”转向“个体”,从“精神领域”转移到“生存领域”。“民间鲁迅言说”的出现不仅补充完善了“鲁迅言说”的现有格局,同时也映衬出价值诉求、文化生态的多元局面。对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探究三十年代的“民间鲁迅形象”是从何而来,以及是在怎样的历史语境下生成的。重点分析了在商业经济繁荣、政治舆论扩大、社会文化下移的历史语境下,市民群体对“鲁迅形象”的消费和利用。这其中包括“消费对象”的选择、“消费策略”的运用调整以及“消费结果”的最终呈现。进一步揭示经济生活的民间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城市文化的多样化是如何以“鲁迅形象”言说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出现在30年代的民间群落里。第二章,通过大量的史料考据,呈现三十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的形象特点,以及其与我们过去了解的“鲁迅形象”有何不同。论文关注的中心是“民间鲁迅”言说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多样诉求,从而进一步呈现出一种与学术及权力中心话语相对立的“边缘话语”或“私人话语”。第三章,对1930年代“民间鲁迅”的挖掘,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形象的呈现,更在于与传统的鲁迅言说间的补充完善和相互作用。从与“左翼鲁迅”言说的关系来看,“民间鲁迅”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固有思维,展现了30年代鲁迅建构的多种方式,警醒我们要对教条主义和公式主义话语保持理性和冷静审视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左翼鲁迅”形象的诞生,从官方的立场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避免了对鲁迅崇高性的消解。而“启蒙鲁迅”与“民间鲁迅”虽都提倡“人”的发现,但“启蒙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分歧更映衬出“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和“市民群体”对“鲁迅资源”的不同运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者的不同又并非僵局,反而因其“互补”共同熔铸成“鲁迅阐释”的多维世界。

吴美芹[4](2019)在《金融素养对个人养老准备及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 ——基于2018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数据》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起,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10%,远远超过了老龄化标准。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抚养比上升,对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造成了巨大挑战。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的上升和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可以看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在不断下降,仅依靠政府推出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无法解决居民的养老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居民对未来养老并没有做好安排,而是将其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养老压力较大,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金融素养作为影响个体金融行为及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对个人养老准备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金融素养不同的个体,对养老风险的认识不同,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也不同,个人的养老准备行为、养老责任意识、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也会产生差异。因此,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金融素养对个体养老准备及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2018年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和养老准备选择现状,发现我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不高,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各种养老准备方式选择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秀”,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则发展较慢。金融素养不同的个体,养老准备完善度及个人养老责任意识不同,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及回答正确个数构建金融素养变量,选取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及家庭年收入、抚养孩子数、家庭所属经济带作为控制变量,分别运用有序多分类回归、OLS回归、Probit回归分析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完善度、个人养老责任意识、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文章得到以下结论:(1)金融素养越高的个体参与养老准备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养老准备较完善。(2)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个体的养老责任意识,在面临养老压力时,对政府提供的社会养老保险依赖较低。(3)金融素养对商业养老保险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金融素养水平越高的个体会越倾向于选择商业养老保险这一重要手段对未来养老进行有效的补充。(4)各控制变量中,教育水平越高、身体越健康、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的个体,养老准备行为越完善,养老责任意识越强,越倾向于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年龄、婚姻状况、抚养孩子数对三者呈负向影响;性别、家庭所属经济带对三者的影响则不显着。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自身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增强我国居民的养老准备完善度,缓解财政养老压力,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已有文献的研究侧重于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研究,本文研究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及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可以为金融素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第二,我国目前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基金缺口的文章较多,但从个人金融行为角度对养老准备的研究却相对比较少。与以往从制度层面或宏观政策对个人养老所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次研究从个人金融行为的角度对我国居民的养老准备完善度,特别是商业养老保险的持有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个人的、微观的层面探讨了我国居民未来养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艳超[5](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黄建华[6](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说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高鲜花[7](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认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陈冠华[8](2019)在《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目前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其投资市场广阔。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攀升至12.7万亿美元,2030年更是会暴涨到55万亿美元,按比例计算的话,将会相当于当时全球GDP的2.5%。而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我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的脚步更是大幅向前迈进。但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国情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本文以东道国国家层面、东道国国民层面以及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视角,探讨基础设施投资所面临的区别于其他投资领域的特殊法律问题,包括环境责任问题、劳工保护问题、投资壁垒问题以及适用ICSID机制风险问题。除了引言外,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设施投资定义与现状”。本部分首先介绍基础设施的定义,基础设施投资的特征,然后引述出我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最后说明我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第二部分讲述“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责任问题”。首先说明在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基础设施投资中环境破坏发生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自身特点、管理不到位、立法不完善、企业合规问题等,接下来再说明现有阶段中国对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情况。第三部分分析“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劳工保护问题”。首先介绍了劳工保护的提出背景,其次说明劳工保护的内容,包括工会组织与罢工权、用工制度、解雇及其裁员,最后再提出我国基建企业在劳工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介绍“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投资壁垒问题”。该部分是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出发,讲述投资壁垒问题,具体可以涉及到投资准入壁垒以及国家安全审查壁垒。第五部分说明“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ICSID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笔者站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层面上,论述国有投资者能否作为ICSID机制项下的适格主体,以及PPP模式下适用ICSID机制的风险。第六部分提出“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投资法律问题的应对之策”。该部分围绕前面四个问题分别提出应对之策,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劳工保护问题对策、投资壁垒问题对策以及适用ICSID争端解决机制问题对策。

许鑫[9](2019)在《论金融发展对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然而,逆全球化趋势、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使得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旨在探究全球金融发展和高端制造业的关系,在国际视野下研究金融发展对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论文从金融发展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基于Redding(1999)和Kletzer&Bardhan(1987)的模型,拓展得到了加入金融发展特征的贸易模型,在从理论上论证金融发展对于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与OECD TiVA数据库2004-2016年65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全球的金融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36个OECD国家2009年的银行供给的私人部门信贷/GDP的平均值为104.2%,而非OECD国家仅仅为53.3%。(2)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高度集中,前十大国家和地区的集中度基本达到近80%,其中的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IDVAR持续提高且一枝独秀。(3)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显着促进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高,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商业银行供给私人部门的信贷与GDP的比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高端制造业IDVAR增长0.04个百分点。(4)增加研发支出、丰富要素禀赋、优化营商环境也能够显着促进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高,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研发投入的提高对非OECD国家高端制造业的IDVAR的促进作用高达6.329个百分点,是对OECD国家促进作用(1.241个百分点)的5倍还多。(5)对外直接投资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IDVAR而言并无显着的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高端制造业的IDVAR而言依然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贯彻中性竞争原则和所有制中性原则、遏制经济金融化和产业空心化、推进简政放权与负面清单的政策建议。

李琳,曹瓅[10](2019)在《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湖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稳定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分享性六个维度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1-2016年湖南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动态评估与多层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湖南经济发展质量显着提升,但要素支撑存在分享性"一枝独秀"与有效性、稳定性、绿色性"三大短板"同时并存的非均衡结构特征;13地市经济发展质量及支撑要素结构演化明显呈现"领先型""比较优势型""滞后型"三种不同类型。

二、2002: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延展
第二章 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时代嬗变
    第二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设想与实践
    第三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五大支柱与“三大经贸合作协定”
第三章 日本经济外交的外延扩大
    第一节 “大阪轨道”:日本经济外交的话语构建
    第二节 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日本经济外交的变异
    第三节 应对“谣传损害”的危机公关:日本经济外交的新范式
第四章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特点与局限性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国内外动因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局限性
第五章 “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演变趋势与困境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小微企业的界定
        2.1.2 融资担保概念及类型
        2.1.3 融资担保服务质量
    2.2 融资担保及服务质量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关系贷款担保理论
        2.2.4 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理论
    2.3 研究方法简介
        2.3.1 博弈论和博弈分析
        2.3.2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第三章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构建
    3.1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SERVQUAL量表开发
        3.1.1 对SERVQUAL量表的修正
        3.1.2 融资担保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的维度描述
    3.2 融资担保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形成
        3.2.1 问卷设计与问卷结构
        3.2.2 量表的前测
        3.2.3 最终量表的形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分析
        4.1.1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量表的信度分析
        4.1.3 量表的效度分析
    4.2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评价
        4.2.1 维度权重设置
        4.2.2 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
    4.3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4.3.1 不同类别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比较
        4.3.2 不同维度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部主体行为对提升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
    5.1 博弈主体选择及作用机理
    5.2 企业选择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影响
        5.2.1 博弈模型构建
        5.2.2 博弈模型求解
        5.2.3 模型稳定性分析
    5.3 政府监管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影响
        5.3.1 博弈模型构建
        5.3.2 博弈模型求解
        5.3.3 模型稳定性分析
    5.4 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影响
        5.4.1 博弈模型构建
        5.4.2 博弈模型求解及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6.1 提升各类融资担保的服务质量
        6.1.1 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的响应速度
        6.1.2 增强商业性融资担保服务小微企业的意识
        6.1.3 持续充实互助性融资担保实力
    6.2 提升融资担保各维度的服务质量
        6.2.1 规范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的标准
        6.2.2 提升商业性融资担保代偿的及时性
        6.2.3 关注商业性融资担保服务的专业性
        6.2.4 优化政策性融资担保与银行的合作效果
        6.2.5 强化各类融资担保服务对小微企业的关怀程度
    6.3 提高各参与主体提升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6.3.1 减少融资担保行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成本
        6.3.2 鼓励小微企业形成主动维权意识
        6.3.3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预调查问卷
附录Ⅱ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Ⅲ 被调查小微企业的基础数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

(3)1930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名流消费”:“民间鲁迅”形象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商业社会中的“明星代言”
    第二节 话语导向里的“舆论制造”
    第三节 都市社会里的“文化转向”
第二章 民间群落里的“鲁迅形象”
    第一节 “不被知晓”的文学大家
    第二节 “锱铢必较”的布衣之士
    第三节 诙谐风趣的现代名士
第三章 :“民间鲁迅”与其他鲁迅形象的对话及文化反思
    第一节 “民间鲁迅”与“启蒙鲁迅”的互文
    第二节 “民间鲁迅”与“左翼鲁迅”的互补
    第三节 “鲁迅形象”的生成、传播及其文化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金融素养对个人养老准备及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 ——基于2018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素养影响金融行为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个体养老准备理论分析
    第三节 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及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
第三章 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与养老准备分析
    第一节 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及养老准备现状分析
    第二节 居民养老准备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数据描述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变量设置
    第三节 变量描述性统计
第五章 模型选择及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选择
    第二节 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完善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金融素养对养老责任意识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金融素养对商业养老保险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7)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的
    四、选题意义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一) 同性恋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一) 疾病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一) 孤独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一) 漂泊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一) 一花一世界
        (二) 一林一社会
        (三) 一虫一人生
        (四) 一物一世间
        (五) 一色一身份
        (六) 一音一情绪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二) 借鉴象征手法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定义与现状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
    (二)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特征
    (三)中国在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现状
    (四)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法律问题界定
二、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的环境责任问题
    (一)我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二)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三)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缺陷
三、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劳工保护问题
    (一)中国境外基建投资中劳工保护的内容
    (二)中国企业基建投资中劳工保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投资壁垒问题
    (一)外资准入壁垒
    (二)国家安全审查壁垒
五、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中ICSID争端解决机制问题
    (一)国有企业适格投资者地位争议大
    (二)PPP模式下适用ICSID争端解决机制存在风险
六、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法律问题应对之策
    (一)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二)劳工保护问题对策
    (三)投资壁垒问题对策
    (四)ICSID争端解决机制问题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金融发展对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的研究进展
        2.1.1 金融发展的概念
        2.1.2 金融发展作为比较优势的来源
    2.2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研究进展
    2.3 金融发展影响贸易的研究进展
    2.4 简要评述
3 金融发展影响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机理分析
    3.1 金融发展影响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定性分析
    3.2 理论模型
    3.3 小结
4 金融发展影响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模型的设定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计量模型
    4.2 全球金融发展的情况
    4.3 全球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情况
        4.3.1 全球的增加值贸易
        4.3.2 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
        4.3.3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显性比较优势
    4.4 回归分析
        4.4.1 分阶段的回归分析
        4.4.2 分国家类型的回归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小结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湖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方法
    (一) 指标体系构建
    (二) 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
    (三) 数据来源
二 湖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动态演化特征分析
    (一) 2001-2016湖南全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动态演化
    (二) 2001-2016年四大板块经济发展质量的动态演化
    (三) 2001-2016年13地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动态演化
三 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 结 论
    (二) 政策启示
        (1) 强“优势”, 补“短板”
        (2) 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3) 强化“领先型”地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四、2002: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D]. 沈丁心. 外交学院, 2021(10)
  • [2]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质量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蒋海芸. 江苏大学, 2020(05)
  • [3]1930年代上海小报中的“民间鲁迅”形象研究[D]. 程儒珺.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金融素养对个人养老准备及商业养老保险决策的影响 ——基于2018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数据[D]. 吴美芹.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5]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7]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中国境外基础设施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 陈冠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论金融发展对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D]. 许鑫. 浙江大学, 2019(02)
  • [10]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湖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J]. 李琳,曹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标签:;  ;  ;  ;  ;  

2002:中国经济能繁荣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