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驾驶条件下的汽车尾气检测

模拟驾驶条件下的汽车尾气检测

一、模拟行使状态下的汽车尾气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泉[1](2020)在《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抑尘剂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大气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大气颗粒物不仅自身属于污染物,同时,由于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还是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载体,在大气与地表、水体物质能量循环中具有重要环境指示作用。针对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兰州曾经是我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来,甘肃省、兰州市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治理兰州市大气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及西北荒漠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制约,加上兰州市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尽合理,兰州市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大气颗粒物依然是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兰州市针大气颗粒物的治理措施主要依靠网格化管理+洒水降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更高效抑尘新技术的支持。因此,针对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化学组分、可能来源、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可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研究系列抑尘剂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技术可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控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收集兰州市历年大气颗粒物及气象因子数据,研究其历年、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及一天内的时空分布规律;采集生物制品所(BPI)、铁路设计院(RDI)、职工医院(SWH)、兰苑宾馆(LYH)和兰州大学(LZU)五个主城区监测点不同季节的PM2.5、PM10样本,分析PM2.5、PM10中5种阴离子(F-、Cl-、NO3-、SO32-、SO42-),6种阳离子(Li+、Na+、NH4+、K+、Mg2+、Ca2+),10种重金属铜(Cu)、镉(Cd)、铅(Pb)、铁(Fe)、锰(Mn)、锑(Sb)、钒(V)、钴(Co)、砷(As)、汞(Hg)元素的成分组成与含量特征;评价了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通过该研究掌握兰州市环境空气中PM2.5、PM10的成分组成与含量特征,以期分析总结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本研究在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采用系列抑尘剂控制无组织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的具体措施。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在春冬两季较为严重,PM2.5污染在冬季更严重,PM10污染在春季更严重。PM2.5、PM10浓度月分布特征表现为“U型”。PM2.5和PM10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型”。PM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为:SWH>LYH≈BPI>RDI>LZU;PM10浓度空间分布总体为:BPI>LYH>SWH>RDI>LZU。兰州市冬季的PM2.5与PM10的平均浓度之比为0.75,说明冬季因集中供暖大量燃料燃烧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高;而春、夏、秋季均小于0.5说明颗粒物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散堆料场等扬尘。(2)以气象因子为自变量,PM2.5和PM10浓度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兰州市PM2.5和PM10浓度与风速和大气压呈负相关;与大气温度、大气湿度总体呈正相关。而兰州市冬季静风率高,逆温现象严重,不利于大气颗粒污染物扩散,是兰州市冬季空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主要受城市排放等内因影响较大。(3)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在冬季污染较严重,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城关区和西固区。水溶性无机阴离子浓度大小总体排序为:SO42-﹥NO3-﹥Cl-﹥SO32-﹥F-,水溶性无机阳离子浓度大小总体趋势为:Na+﹥Ca2+﹥K+﹥NH4+﹥Mg2+﹥Li+。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形成的二次污染,土壤源次之。土壤源对PM10的影响比PM2.5更大。(4)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冬春季高于夏秋季,Pb、Sb和Cd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其它重金属均无风险。兰州市PM2.5中重金属浓度大小排序为Pb﹥V﹥Fe﹥As﹥Cu﹥Mn﹥Hg﹥Co≈Cd﹥Sb;PM10中重金属浓度大小排序为Pb﹥Fe﹥V﹥As﹥Cu﹥Mn﹥Cd﹥Hg﹥Co﹥Sb。PM2.5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扬尘和工业排放;PM10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工业排放和交通运输排放。(5)系列抑尘剂是解决无组织源颗粒物污染的有效方法。复合粘结型抑尘剂适用于煤炭、矿粉等大宗散堆粉料储运抑尘,喷洒抑尘剂后煤粉的风蚀率均小于0.2%。复合吸水保湿型抑尘剂适用于城镇铺装道路抑尘,喷洒道路抑尘剂后3 d内,近路面PM10和PM2.5浓度比未喷洒对比路段分别降低约20%和13%。速溶型结膜抑尘剂简化了抑尘剂乳液制备流程,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施工现场,在风速20 m/s、吹蚀时间5 min条件下,风蚀率为0.14%。复合型固沙剂适用于局部沙化土地治理,不影响植物生长。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昊楠[3](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朱俊炜[4](2020)在《考虑转向延误的拥堵区域多目标动态禁左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道路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这也造成了早晚高峰拥堵现象在各级城市的频繁发生。城市交叉口作为车流交汇与疏散的节点是产生拥堵的最主要区域,从工程角度对交叉口进行改扩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起到改善拥堵的作用,但改扩建交叉口一方面需要在施工期间封闭道路对日常交通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现有部分交叉口无法满足大规模改扩建的条件,因此工程手段缓解拥堵并不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禁左控制作为一种交通管理控制方法,其具有提高直行通行能力、改善交叉口通行效率、无需进行额外的道路工程作业等优点,因此考虑采用禁左控制缓解交通拥堵是可行的研究方向。而禁左位置的选择直接决定禁左控制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区域禁左控制的基础上,以拥堵区域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对禁左进口道组合的确定与优化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首先,针对城市主干道早晚高峰流量的方向性变化导致的拥堵方向和拥堵时段变化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区域动态禁左的控制理念,并重点介绍其原理及设置原则。同时为了提高动态禁左控制在实际交通路网中的可操作性,阐述了动态禁左带来的信号相位及道路标志标线的特殊设计。其次,提出改进的转向延误计算方法,并在充分考虑拥堵区域转向延误对禁左控制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多目标的禁左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问题以城市区域路网运行总阻抗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为优化目标,负责将上层禁左决策变量不断传递到下层;而下层规划以用户最优分配问题为基础,负责将下层路段流量作为决策变量反馈至上层。并基于转向车流改进的邻接路段表示方法,对下层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在改进的用户均衡分配算法基础上,结合启发式遗传算法对禁左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设计,并详细给出各算法的具体求解步骤。通过对设计虚拟路网的Matlab求解结果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为了验证模型及算法在真实路网中的可靠性,以苏州工业园区拥堵区域路网为仿真对象,建立路网拓扑结构,运用TransCAD和Vissim仿真平台实现对多目标禁左双层规划模型求解结果的仿真实验。对比分析禁左前后的评价指标变化情况,进一步验证对拥堵区域设置合适的禁左组合可以缓解拥堵、提高区域路网通行效率。

刘佳豪[5](2020)在《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地快速推进,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速攀升。居民在享受交通设施便利的同时,所受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困扰也越来越重。《中国机动车管理年报》指出,当前道路移动源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统筹油、路、车治理,有效防治公路运输大气污染的要求。鉴于石家庄市空气质量越发严峻的现状,及时进行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在当前尤为重要。首先,本文以实际调研交通数据为基础,通过引用由VISSIM-MOVES模型建立的石家庄市典型交叉口及市区路段交通排放量清单,耦合CALPUFF污染源排放扩散模型对城市交叉口及路段交通排放的动态扩散特征进行研究。通过使用模型耦合后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市各类交通污染物的扩散特点。研究结果发现,在定性层面,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相较其它种类污染物扩散范围更大,且扩散过程中受风向、风速的影响明显;在数值层面,笔者从当前少有研究的个人角度出发分析得出:交通流高峰期间道路范围内环境各项指标浓度远大于周边居住环境,而日均浓度指标与之相反。其次,本文以Green-Shield线性交通流模型为基础,通过与MOVES排放因子、CALPUFF稀释因子联合建立了环境容许交通量计算模型。将新建立模型运用于对交叉口和路段环境容许交通量阈值的计算,进而评估实际交通量是否超过环境标准交通量限制。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交通环境排放存在部分问题,交通排放使得整个大气环境承受了一定的压力。最后,本文针对交叉口及路段分别提出减排情景并以环境容许交通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减排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交叉口采取新能源替代减排措施后,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有从10%到20%之间不同程度地减少,交叉口环境容许交通量指标增幅为26.5%,减排效果显着;路段采取AER情景减排措施后,各污染物总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各道路实际交通量与环境容许交通量之差也明显提升。通过减排策略的研究,本文最终落脚于以环境条件为约束的交通管理政策建议,如新能源车辆替代传统能源车辆等。

刘阳[6](2020)在《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上升,机动车排放污染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管控好在用车的排放污染是削减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及机动车车主等引起重视。通过借鉴国外机动车排污治理的立法经验及在用车排放污染的多种治理手段,其中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作为公认的控制在用车辆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经定期检验、抽检,对筛查出的高排放车辆进行维护,规定超标机动车经复检合格才能再上路,形成对在用车排放管控的闭环管理。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我国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律中早有体现,并且和国内早期汽车维护制度中的“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有很大相似性。在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法律法规中,也一直都有规定。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在用车排放监管的主要法律手段。但一直以来,我国在用车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了不少问题,如立法依据不足、监管体制多元等影响了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作为治理在用车排放污染的切入点,系统论述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主要内容、法律规定、法律关系,分析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通过完善我国现有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来更好的削减我国在用车的排气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实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必要性,简要论述了涉及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释义及理论依据。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及制度体系主要内容。第三章,针对我国现有实施情况,借鉴并总结域外立法经验。第四章分析了我国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存在的立法、监管、机构建设等问题。第五章,根据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情况及问题,从完善法律体系、监管体制、检验维护单位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建设的对策。

乔林炎[7](2020)在《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汽油机相比于传统的汽油机,具有优异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在当前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其燃烧方式与柴油机更加类似,相比于传统汽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更多。随着国六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增加了排放限值,而且对颗粒物质量(Particulate Mass,PM)和颗粒物数量(Particulate Number,PN)提出了要求,传统的尾气后处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法规的要求,在尾气后处理系统中增加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GPF)是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基于某在研车型进行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研究与开发。在汽油机排气系统中增加颗粒捕集器这一部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排气背压问题,另外增加颗粒捕集器的主要目的是捕集尾气中的颗粒物,但是当捕集超过一定量的碳烟颗粒物时,也会引起排气背压问题,因此为避免出现排气背压增高、燃油经济性降低的问题,就需要对内部含有碳烟颗粒物的GPF进行再生处理。颗粒捕集器中碳烟的多少无法在行车时进行拆卸测量,因此为了准确的判断GPF中碳载量的多少,需要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计算预估,本文参考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研究方法,关于碳载量预估模型介绍了压差法,重点介绍了压差法的物理模型及实车验证。为了解决由于颗粒捕集器引起的排气背压增高、燃油经济性降低等问题,准确预估模型碳载量后需要进行再生,本文介绍了再生的两种模式: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在整车实际驾驶时,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并不是完全分离的,满足再生条件后,根据所处环境状况进行相应GPF再生。最后在实车试验测试中,为验证模型精度,分为调整标定过程和三高验证两部分。采取组合形式进行,即仅被动再生(仅减速断油),仅主动再生(仅减稀空燃比)和综合再生(两者同时存在)。设计了试验方法,并分析试验结果,模型精度满足使用要求;为满足法规要求,在整车排放实验室测试颗粒捕集器的排放性能。在研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颗粒捕集器的逻辑分析构建模型,并通过大量的整车试验对模型进行校准,通过多轮次的标定并验证,模型预测偏差满足设计的要求,再生过程能够正常进行并未出现影响整车性能的问题。

张琪[8](2020)在《CdS改性g-C3N4负载多孔材料研究及在隧道内降解NO模拟》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隧道以及大型公路隧道,由于特殊的半封闭管状结构,隧道内通风不畅,在车流量大、车速低等情况下易导致隧道中尾气积聚。有害气体浓度过大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危害司乘人员健康,影响行车安全。传统的隧道空气净化方式以物理方法稀释汽车尾气为主,但通风设备运营费用昂贵,没有对污染物进行实质性降解。新型半导体光催化降污染技术的发展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采用CdS对g-C3N4进行掺杂改性,以一氧化氮(NO)降解率为光催化效果评价指标,讨论了CdS与g-C3N4的掺杂比例对光解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光催化效果最好的CdS/g-C3N4比例,以多孔材料泡沫陶瓷为载体,实现CdS-g-C3N4在泡沫陶瓷表面的有效负载,制备出能应用于隧道NO降解的具有光催化效果的泡沫陶瓷。而后,选取重庆某一500m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FD软件模拟分析了隧道内NO浓度分布规律及泡沫陶瓷应用于NO浓度超标的隧道内降解NO效果,为今后g-C3N4应用于隧道降解空气污染物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硫脲和四水硝酸镉为前驱体,设计了低比例、高比例两种不同的g-C3N4与CdS质量比例范围,以简单的软化学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通过NO光催化降解实验探究了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dS能有效提高g-C3N4光催化活性,在不同比例的CdS-g-C3N4复合光催化样品中,g-C3N4/CdS=5%降解效果最佳,对NO降解率达36%,同时循环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因而,认为g-C3N4/CdS=5%为降解效果最好的复合光催剂,确定了CdS最佳掺量。(2)将高、低比例范围内具有最佳NO降解效果的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SEM、XRD、UV-Vis(DRS)、Instu-FTIR、物理吸附等进行表征,揭示了CdS-g-C3N4降解NO的光催化机理。SEM与XRD表明,CdS-g-C3N4有效复合,XRD中能同时观察到CdS与g-C3N4的特征峰。UV-Vis DRS表明CdS改变g-C3N4的能带结构,使g-C3N4吸收边出现明显红移现象,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BET表明表面积不是影响CdS-g-C3N4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FT-IR确定了光催化降解NO后的主要产物。(3)采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泡沫陶瓷作为载体,探索将光催剂应用于隧道降解NO的方法。结果表明将CdS-g-C3N4复合光催剂负载于泡沫陶瓷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泡沫陶瓷材质、泡沫陶瓷负载光催剂次数、泡沫陶瓷块数、光照强度对NO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均有影响。将NO降解反应容器进行优化,通过NO降解实验确定了最佳泡沫陶瓷材质、泡沫陶瓷负载CdS-g-C3N4光催化剂最适宜次数,探究了将浓度为1ppm的NO完全降解所需泡沫陶瓷块、光照强对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影响以及对泡沫陶瓷光催化稳定性进行评价。(4)以重庆某一500m的城市隧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Fluent软件构建隧道气体扩散模型。论文分析了不同行车工况下汽车污染物NO的浓度分布规律,主要考虑因素为隧道通风风速和交通量,为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泡沫陶瓷应用提供基础依据。在NO浓度超过限值的工况条件下,在隧道内布置具有光催化效果的泡沫陶瓷,并模拟分析了泡沫陶瓷降解NO效果。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金鑫[10](2019)在《基于LBM的车用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流场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耗国,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的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排放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何节省燃油的消耗以及降低排放和污染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温差发电技术是一项良好的能源回收的技术,具有无运动部件、无污染、结构简单等特点。利用此技术对汽车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将尾气通道中的热能转换成电能。基于热电效应和多孔介质的特性,本文构建了多孔介质温差发电装置,即在汽车换热尾气通道的上下壁面加入多孔介质材料。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作为介观层次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直观、计算简单、容易编程等优点。本文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讨论不同的物理参数(进口速度、进口温度、多孔介质孔隙度、多孔介质达西数、多孔介质厚度)对温差发电模块热端温度的影响以及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进出口压力差的影响。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换热尾气通道进口处附近的温度梯度非常小,则对多孔介质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进一步优化,在尾气换热通道进口处附近不加入多孔介质材料,并证明其优化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以后温差发电装置的开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模拟行使状态下的汽车尾气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拟行使状态下的汽车尾气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抑尘剂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概述
        1.2.1 大气颗粒物概述
        1.2.2 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
        1.2.3 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
        1.2.4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
        1.2.5 大气颗粒物的形成、传输与去除
        1.2.6 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2.7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
    1.3 抑尘剂研究现状概述
        1.3.1 抑尘剂的作用机理、分类及适用范围
        1.3.2 复合型抑尘剂
    1.4 研究区域概况及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2 实验与方法
    2.1 大气颗粒物历史数据与样品采集
        2.1.1 采样仪器和滤膜
        2.1.2 采样点位及采样方法
    2.2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测定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样品测定
    2.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2.3.1 仪器和试剂
        2.3.2 样品测定
    2.4 系列抑尘剂乳液性能表征与抑尘效果测定
        2.4.1 仪器和试剂
        2.4.2 系列抑尘剂乳液性能表征
        2.4.3 系列抑尘剂抑尘效果测定
    2.5 样品质量保证与控制
    2.6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建模
    2.7 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来源分析
    2.8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2.9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2.10 数据处理与计算
3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3.1.1 不同季节PM_(2.5)浓度的分布特征
        3.1.2 PM_(2.5)浓度历年分布特征
        3.1.3 PM_(2.5)浓度月分布特征
        3.1.4 PM_(2.5)浓度的日分布特征
    3.2 PM_(10)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2.1 PM_(10)浓度的季节分布特征
        3.2.2 PM_(10)浓度的年分布特征
        3.2.3 PM_(10)浓度的月分布特征
        3.2.4 PM_(10)浓度的日分布特征
    3.3 PM_(10)中PM_(2.5)的浓度占比
    3.4 小结
4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4.1 PM_(2.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4.1.1 与风速的相关性
        4.1.2 与大气压的相关性
        4.1.3 与大气湿度的相关性
        4.1.4 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
    4.2 PM_(10)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2.1 与风速的相关性
        4.2.2 与大气压的相关性
        4.2.3 与大气湿度的相关性
        4.2.4 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
    4.3 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建模
    4.4 小结
5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
    5.1 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1 PM_(2.5)中阴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2 PM_(2.5)中阳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3 PM_(10)中阴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1.4 PM_(10)中阳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2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来源解析
        5.2.1 水溶性无机离子相关性分析
        5.2.2 水溶性无机离子主成分分析
    5.3 小结
6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
    6.1 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6.1.1 PM_(2.5)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6.1.2 PM_(10)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6.2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6.2.1 富积因子分析
        6.2.2 相关性分析
        6.2.3 主成分分析
    6.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3.1 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3.2 PM_(10)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4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6.4.1 PM_(2.5)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6.4.2 PM_(10)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6.5 小结
7 系列抑尘剂控制无组织颗粒物污染源应用研究
    7.1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应用于大宗散堆粉料储运抑尘
        7.1.1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
        7.1.2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1.3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抑尘效果
        7.1.4 复合粘结型抑尘剂应用成本分析
    7.2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应用于城镇铺装道路抑尘
        7.2.1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
        7.2.2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2.3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抑尘效果
        7.2.4 复合铺装道路抑尘剂应用成本分析
    7.3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应用于建筑施工抑尘
        7.3.1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
        7.3.2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3.3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抑尘效果
        7.3.4 速溶型结膜抑尘剂应用成本分析
    7.4 复合型固沙剂应用于局部沙漠化土地治理
        7.4.1 复合型固沙剂
        7.4.2 复合型固沙剂乳液制备及喷洒作业
        7.4.3 复合型固沙剂固沙效果
        7.4.4 复合型固沙剂应用成本分析
    7.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文中出现的常用专用名字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B 本文图表中英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2.3.3 CO_2排放因子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2.4.1 潜在结果框架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2.4.3 回归合成方法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3.2.1 排放现状分析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3.3.1 新车准入管理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3.2 实证分析结果
        4.3.3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5.1.2 模型参数设定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5.3.3 推广替代燃料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6.1.2 车辆活动水平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考虑转向延误的拥堵区域多目标动态禁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个交叉口禁左控制研究
        1.2.2 区域交叉口禁左控制研究
        1.2.3 考虑尾气排放的道路网络优化研究
        1.2.4 现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交叉口动态禁左控制
    2.1 区域交叉口动态禁左控制的概念
        2.1.1 传统禁左控制方式的缺陷
        2.1.2 动态禁左控制的理念与原理
        2.1.3 动态禁左设置原则
    2.2 区域交叉口动态禁左控制的实施方法
        2.2.1 改进的单进口禁左信号相位设计
        2.2.2 道路配套设施设计
    2.3 区域交叉口动态禁左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2.3.1 交通流分配理论
        2.3.2 UE分配的Frank-Wolfe算法
        2.3.3 双层规划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转向延误的多目标禁左双层规划模型
    3.1 改进的转向延误处理方法
        3.1.1 禁左规划中考虑转向延误的必要性与难点
        3.1.2 禁左规划中转向延误的常见处理方法
        3.1.3 禁左规划中改进的转向延误计算方法
    3.2 交通网络要素的定义
    3.3 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
        3.3.1 路段匀速工况排放
        3.3.2 交叉口怠速工况排放
        3.3.3 区域交叉口尾气排放总量表示方法
    3.4 上层规划问题描述与数学表达
    3.5 下层规划问题描述与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目标禁左双层规划模型算法设计
    4.1 改进的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算法
        4.1.1 GP算法求解用户均衡分配问题的主要思路
        4.1.2 GP算法的具体求解步骤
    4.2 双层规划问题的启发式遗传算法
        4.2.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4.2.2 遗传算法求解禁左双层模型的求解步骤
    4.3 算法可行性验证
        4.3.1 虚拟路网特征
        4.3.2 验证路网设计依据
        4.3.3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仿真与分析
    5.1 实例仿真设计
        5.1.1 仿真设计思路
        5.1.2 研究路网特性
    5.2 仿真实现关键步骤
        5.2.1 OD反推
        5.2.2 研究路网结构的Matlab实现
        5.2.3 实例路网的Vissim仿真
    5.3 仿真结果分析
        5.3.1 Matlab禁左组合求解结果分析
        5.3.2 Vissim仿真评价
        5.3.3 灵敏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攻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5)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排放清单的研究综述
        1.2.2 CALPUFF扩散分布的研究
        1.2.3 机动车环境容许量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交通排放清单
    2.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1.1 石家庄市交通状况
        2.1.2 石家庄市大气质量状况
    2.2 研究数据获取
        2.2.1 路网交通流量数据
        2.2.2 研究区域地理数据
        2.2.3 研究区域气象数据
    2.3 路网排放清单获取
        2.3.1 交叉口排放清单
        2.3.2 路段排放清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网交通排放扩散模拟与分析
    3.1 CALPUFF模型基本理论
        3.1.1 CALPUFF模型简介
        3.1.2 路网扩散模型运行
    3.2 交叉口交通排放扩散结果分析
        3.2.1 交通系统层面扩散特征分析
        3.2.2 个人层面暴露程度分析
    3.3 路段交通排放扩散结果分析
        3.3.1 快速路扩散结果分析
        3.3.2 非快速路扩散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容许交通量研究
    4.1 环境容许交通量基本理论
        4.1.1 内涵及分类
        4.1.2 特性
        4.1.3 影响因素分析
    4.2 环境容许交通量模型
        4.2.1 容许交通量约束条件
        4.2.2 容许交通量与交通流的关系
        4.2.3 容许交通量与时间的相关性
        4.2.4 容许交通量模型运算法则构建
    4.3 容许交通量研究
        4.3.1 交叉口容许交通量计算
        4.3.2 路段容许交通量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减排策略研究
    5.1 减排情景确定
    5.2 减排效果评价
        5.2.1 交叉口减排效果
        5.2.2 路段减排效果
    5.3 环境条件约束下的交通管理政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附表
    附录 B 儒略日和公历日期格式转换程序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及检验维护制度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概念
        一、机动车
        二、在用车
        三、机动车排放污染
        四、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治理手段
        三、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释义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关系
        一、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法律关系的主客体内容
        二、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行政法律关系
        三、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规制内容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规定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规规章
        三、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地方性法规
    第三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车辆维护制度及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体系
第三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践情况及域外立法经验借鉴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情况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背景与现状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试点城市的情况
    第二节 域外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立法
        一、美国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立法规定
        二、日本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规定
    第三节 域外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启示
        一、美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立法启示
        二、日本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立法启示
第四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规制问题
        一、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相关行政执法问题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依据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
        二、部门职能交叉,协同协作不顺畅
        三、检验机构经营不规范
        四、重检测、轻维修
        五、经济激励尚且不足
        六、公众参与较少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体系完善
        一、细化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专门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法规
        三、加强地方性法规中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法律规范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管理体制完善
        一、树立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权威
        二、完善部门分工、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第三节 强化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规范
        一、加强检验机构监督管理
        二、强化维修单位建设,健全尾气治理体系
    第四节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经济激励
        一、提高车辆淘汰补贴,完善机动车污染税费制度
        二、完善公民投诉举报奖励机制
    第五节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公众参与
        一、完善环保组织参与机制
        二、强化社会监督员法律规定
        三、加强车主环保法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汽油机排放法规介绍
        1.2.1 美国排放法规介绍
        1.2.2 欧洲排放法规介绍
    1.3 GPF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颗粒捕集器介绍
    2.1 颗粒捕集器材料
    2.2 颗粒捕集器的结构和过滤原理
    2.3 颗粒捕集器布置方式
    2.4 颗粒捕集器位置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2.5 颗粒捕集器传感器介绍
第三章 颗粒捕集器累碳模型
    3.1 搭建模型目的
    3.2 GPF碳载量预估模型(压差法)原理分析
    3.3 GPF碳载量预估模型的硬件
    3.4 GPF碳载量预估模型的建立
        3.4.1 模型概述
        3.4.2 GPF碳载量预估计算模型开发
        3.4.3 软件代码生成集成
        3.4.4 GPF碳载量模型的标定和实车验证
    3.5 EO(Engine Out)模型
    3.6 模型最终碳载量确定
第四章 颗粒捕集器再生控制研究
    4.1 再生条件
    4.2 被动再生
    4.3 主动再生
    4.4 灰分对汽车颗粒捕集器的影响
第五章 颗粒捕集器再生模型标定
    5.1 GPF载体温度预估
    5.2 整车转毂再生储备扭矩调整
    5.3 怠速再生控制
    5.4 压差模型验证
        5.4.1 压差传感器读值
        5.4.2 压差传感器学习值分布
        5.4.3 干净的颗粒捕集器的压差测试
        5.4.4 存在碳载量时的压差模型验证
    5.5 EO模型再生速率验证
        5.5.1 仅减稀空燃比再生速率验证
        5.5.2 仅减速断油再生速率验证
        5.5.3 综合清碳再生速率验证
    5.6 EO模型碳载量产生验证
    5.7 SI分布及调整
第六章 三高验证
    6.1 怠速再生控制验证
        6.1.1 干净GPF原地怠速再生测试方法
        6.1.2 实际累碳后GPF原地怠速再生测试方法
        6.1.3 高温干净GPF原地怠速再生测试结果
        6.1.4 高温累碳后GPF原地怠速再生测试结果
        6.1.5 高原干净 GPF 原地怠速再生测试结果
        6.1.6 高原累碳后GPF原地怠速再生测试结果
        6.1.7 高寒干净GPF原地再生
        6.1.8 高寒累碳后GPF原地怠速再生
    6.2 DP模型验证
        6.2.1 压差传感器零位读值分布
        6.2.2 GPF压差传感器零位学习
        6.2.3 干净GPF压差分布验证
        6.2.4 不同碳载量对应的GPF压差分布
    6.3 EO模型清碳速率验证
        6.3.1 再生速率测试验证
        6.3.2 Soot产生量-1000公里测试
    6.4 冷启动测试
        6.4.1 冷启动测试流程
        6.4.2 冷启动测试结果汇总及标定设置
        6.4.3 压差管路结冰状态检查
    6.5 高温状态下特殊测试
        6.5.1 高温状态下激烈驾驶工况再生排温控制验证
        6.5.2 激烈驾驶工况再生排温控制验证结果
        6.5.3 GPF管路热损坏状态检查
    6.6 再生驾驶性验证
        6.6.1 正常再生模式验证方法
        6.6.2 正常再生模式验证结果
        6.6.3 Hi Soot再生模式验证方法
        6.6.4 Hi Soot再生模式验证结果
        6.6.5 Critical再生模式验证方法
        6.6.6 Critical再生模式验证结果
第七章 颗粒捕集器整车排放测试
    7.1 排放测试设备
    7.2 颗粒物质量(PM)测试设备
    7.3 颗粒物数量(PN)排放测量设备
    7.4 排放测试结果
第八章 总结和工作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8)CdS改性g-C3N4负载多孔材料研究及在隧道内降解NO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催化材料在隧道内的应用
        1.2.2 g-C_3N_
        1.2.3 g-C_3N_4光催化剂常见制备方法
        1.2.4 g-C_3N_4光催剂活性优化
        1.2.5 g-C_3N_4光催剂负载方法研究
        1.2.6 隧道污染物浓度检测与分布规律
        1.2.7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应用模拟
    1.3 目前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2.1 光催化降解NO_X基本原理
    2.2 CdS-g-C_3N_4光催化剂制备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热聚合法制备g-C_3N_4
        2.2.3 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制备
    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2.3.1 气相光催化降解装置
        2.3.2 NO光催化降解测试方法
    2.4 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NO效果
        2.4.1 低CdS含量的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研究
        2.4.2 低g-C_3N_4含量的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研究
        2.4.3 高比例范围的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研究
    2.5 材料表征方法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2 X-射线衍射(XRD)
        2.5.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5.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5.5 比表面积(BET)
    2.6 材料表征
        2.6.1 光催化材料微观形貌
        2.6.2 光催化材料晶体结构
        2.6.3 光催化材料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2.6.4 光催化材料原位红外结果及分析
        2.6.5 光催化材料比表面积分析
    2.7 光催化材料样品循环性能测试
    2.8 CdS-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NO机制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泡沫陶瓷负载复合光催化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3.1 泡沫陶瓷简介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设备
    3.3 泡沫陶瓷负载CdS-g-C_3N_4光催化材料制备
        3.3.1 泡沫陶瓷预处理
        3.3.2 泡沫陶瓷负载CdS-g-C_3N_4的制备
    3.4 光催化性能研究
        3.4.1 不同材质泡沫陶瓷对光催化效果影响
        3.4.2 光催化剂负载次数对光催化效果影响
        3.4.3 光催化反应容器优化
        3.4.4 泡沫陶瓷完全降解NO所需个数
        3.4.5 光照强度对光催化效果影响
        3.4.6 泡沫陶瓷稳定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体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4.1 流体动力学基础
        4.1.1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4.1.2 流体动力学的分类
    4.2 流体流动基本控制方程
        4.2.1 质量守恒方程
        4.2.2 动量守恒方程
        4.2.3 能量守恒方程
        4.2.4 组分守恒方程
    4.3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4.4 计算流体力学求解过程
    4.5 数值计算方法和分类
    4.6 常用CFD软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道内污染物扩散模型构建
    5.1 机动车污染物危害
    5.2 采用标准
    5.3 隧道物理模型构建
    5.4 气候影响
    5.5 污染源计算
    5.6 模拟假设与模拟工况
    5.7 边界条件的确定
    5.8 计算条件的设定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污染物扩散模拟分析
    6.1 隧道正常运营时污染气体浓度分布
        6.1.1 V=0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1.2 V=1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1.3 V=2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2 隧道阻塞运营时污染气体浓度分布
        6.2.1 V=0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2.2 V=1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2.3 V=2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3 使用泡沫陶瓷后隧道污染气体浓度分布
        6.3.1 泡沫陶瓷应用于隧道堵塞状态,V=0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3.2 泡沫陶瓷应用于隧道正常状态,V=0m/s时NO气体分布规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7.3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10)基于LBM的车用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流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尾气余热温差发电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车辆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概述
    2.1 温差发电基本原理
        2.1.1 塞贝克效应
        2.1.2 珀尔帖效应
        2.1.3 汤姆逊效应
    2.2 温差发电材料及模块
        2.2.1 热电材料
        2.2.2 热电模块
    2.3 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2.3.1 温差发电系统的组成
        2.3.2 温差发电装置的常用结构
        2.3.2.1 温差发电装置的组成
        2.3.2.2 平板式温差发电装置
        2.3.2.3 圆柱型温差发电装置
        2.3.2.4 网状型温差发电装置
        2.3.3 尾气通道箱体的布置位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介绍
    3.1 流体力学的简介
    3.2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基本理论
        3.2.1 流体运动的数学模型
        3.2.1.1 Navier-Stokes方程
        3.2.1.2 Boltzmann方程
        3.2.2 格子Boltzmann方法
        3.2.3 格子BGK模型
    3.3 格子Boltzmann方程的无量纲化
    3.4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简单边界处理
        3.4.1 反弹边界
        3.4.2 循环边界
        3.4.3 二维压力和速度边界
        3.4.4 压力边界
        3.4.5 速度边界
        3.4.6 非平衡外推边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数值模拟
    4.1 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
        4.1.1 渗流和渗流力学
        4.1.2 多孔介质
        4.1.2.1 多孔介质的孔隙度
        4.1.2.2 渗透率与达西定律
    4.2 温差发电装置尾气通道的数值模拟
        4.2.1 强化换热方法
        4.2.1.1 增大平均传热温度差
        4.2.1.2 增加换热面积
        4.2.1.3 提高传热系数
        4.2.2 计算模型建立
        4.2.3 温差发电尾气通道中的传热控制方程
        4.2.4 温差发电尾气通道中的格子Boltzmann方程
        4.2.4.1 速度场中的格子Boltzmann方程
        4.2.4.2 温度场中的格子Boltzmann方程
        4.2.5 边界处理方法的选择
        4.2.6 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温差发电数值模拟的基本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差发电装置中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5.1 多孔介质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温度场的影响
    5.2 不同的物理参数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流场的影响
        5.2.1 进口速度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流场的影响
        5.2.2 进口温度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流场的影响
        5.2.3 孔隙度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流场的影响
        5.2.4 达西数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流场的影响
        5.2.5 多孔介质的厚度对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尾气通道中流场的影响
    5.3 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和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四、模拟行使状态下的汽车尾气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抑尘剂控制技术研究[D]. 李颖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4]考虑转向延误的拥堵区域多目标动态禁左控制研究[D]. 朱俊炜. 江苏大学, 2020(02)
  • [5]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研究[D]. 刘佳豪.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D]. 刘阳. 武汉大学, 2020(04)
  • [7]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的研究与开发[D]. 乔林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CdS改性g-C3N4负载多孔材料研究及在隧道内降解NO模拟[D]. 张琪.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基于LBM的车用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流场模拟[D]. 金鑫.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5)

标签:;  ;  ;  ;  ;  

模拟驾驶条件下的汽车尾气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