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

针刺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

一、点刺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六阴经五输穴“荥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整理六阴经荥穴文献资料,探析六阴经荥穴主治优势病证及配伍规律,同时总结导师运用六阴经荥穴临床经验。方法:以1949年为时间节点检索文献,1949年以前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1949年后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筛选文献并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Gephi构建复杂网络模型,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同时收集导师运用六阴经荥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典型病案。结果:经检索,1949年以前涉及六阴经荥穴主治病证及配伍的相关文献共2353条,1949年以后期刊共742篇。(1)1949年以前结果:鱼际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15种和16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8组,聚类分析聚成5类;行间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2种和25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8组,聚类分析聚成7类;然谷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6种和28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7类;劳宫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4种和11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5类;大都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14种和10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少府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15种和8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2类。(2)1949年以后结果:鱼际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为9种和13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9组,聚类分析聚成3类;行间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5种和18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9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然谷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种和12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6组,聚类分析聚成3类;劳宫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5种和24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9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大都配伍主治优势病证有6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2类;少府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有2种和12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结论:在主治病证方面,六阴经荥穴均以治疗本经及相关脏腑病证、表里经病证和外经病证为主,涉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在优势配伍腧穴方面,体现了本经及表里经配穴、荥输配穴、荥原配穴、上下配穴、辨证配穴等方法,多配伍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和背俞穴。导师运用六阴经荥穴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失眠、不孕等内科、妇科疾病方面形成了独到的治病体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柳笛,张振领,贾红玲,张永臣[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至阴主治病证和配伍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析新中国成立前后至阴穴主治病证和配伍规律。方法:新中国成立前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主要检索源。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为主要检索源,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的方法。结果:新中国成立前纳入古籍60部,单穴主治病证37种,优势病证为头痛、疟疾等14种,配伍主治病证44种,优势病证为疟疾、中风等17种,配穴148个,与太冲、合谷、三阴交关联最大。新中国成立后纳入文献175篇,单穴主治病证17种,优势病证为胎位不正、痛经等4种,配伍主治病证26种,优势病证为头痛、胎位不正、痛经,配穴85个,与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等穴关联最大。结论:至阴穴主治以内科、妇科病证为主,配伍规律遵循按部、特定穴配穴,即上下、五输、井原配穴,可为临床、科研提供借鉴。

黄梅[3](2021)在《“补肾接经调气法”针灸治疗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补肾接经调气法”针灸治疗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针刺治疗:然谷、太溪、复溜、阴谷、照海、申脉、太冲、合谷,以上穴位均取双侧;毫针刺法:直刺0.5-1寸,行小幅度提插捻转致得气后,均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持续10s。艾灸治疗:选用五年纯艾绒,搓成直径约0.5cm,高约0.5cm的圆锥形艾炷,选取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足窍阴、大敦穴,按以上顺序艾灸,每穴3壮。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尼尔雌醇片2mg/次,1次/2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20mg/次,1次/天口服;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候评分、HAMD-17评分、KMI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组治疗前年龄、病程、抑郁程度、中医临床症候评分、HAMD-17评分、KM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分析:治疗8周后,中医临床症候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两组都可以有效缓解PD患者的中医症候。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前后HAMD-17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两组都可以有效缓解PD患者的抑郁症状。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PD患者抑郁症状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5、治疗前后KMI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两组都可以有效缓解PD患者围绝经期症状。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在改善PD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6、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轻度不良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有1例出现小水泡,不良情况率为3.3%。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度头晕,2例出现轻度恶心,2例出现轻度乏力,不良情况率为20%,余53例患者未见不良情况。结论:“补肾接经调气法”针刺结合井穴麦粒灸和口服西药治疗均能改善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抑郁的中医症候、抑郁症状及围绝经期症状,且“补肾接经调气法”针刺结合井穴麦粒灸疗法优于口服西药治疗。

刘爽[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及刺灸法的应用规律》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古代医家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及刺灸法的应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头痛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中针灸治疗头痛的条文,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和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古代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及刺灸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839个条文,涉及168个腧穴,总频次达1353次。2.处方中,取穴数目以单穴处方为主;使用频次居前五位腧穴为:合谷、风池、百会、上星、解溪;腧穴集中在督脉及阳经;选穴部位以头面颈项部最多;特定穴中,以交会穴、原穴多见;关联规则分析得出9个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丝竹空-合谷,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为风池-合谷;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百会-上星-前顶-后顶-神庭、攒竹-头维-合谷-丝竹空、风池-风府、昆仑-委中、中脘-足三里、列缺-脑空、解溪-丰隆。3.刺灸法应用方面,应用刺法135次,灸法188次,刺血法1 1次。针刺深度以三分为主;留针时间频次最高的是七呼;艾灸壮数选用频次最高的是三壮。结论:1.古代针灸治疗头痛有规律可循,运用数据挖掘探索取穴规律具有可行性,通过对古代医家治疗头痛的腧穴与刺灸法进行数据挖掘,可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2.古代医家治疗头痛以单穴处方为主。针灸治疗头痛的新处方:百会、上星、前顶、后顶、神庭,其余腧穴依据肝阳上亢、痰浊、瘀血、肾虚等症型,辩证取穴,随症加减配穴。核心穴对为风池-合谷、百会-合谷、百会-上星。在腧穴配伍中注重局部、局远、合募、上下、本经配穴。3.刺灸法应用方面,古代医家治疗头痛针灸并用,兼用刺血法,注重操作方法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刺法上,在针刺深度方面,多采用浅刺;留针时间较短;补泻兼施,泻多于补;善于应用透刺法。灸法上,合理控制灸量,灸不可过量;灸分补泻,辨证施灸;灸法可治疗风寒头痛、肾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注重刺血法的应用。

袁莉蓉[5](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刘大鹏[6](2020)在《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效率及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预防偏头痛的复发及慢性化进程、减少偏头痛发作天数、降低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因此被推荐为治疗偏头痛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尽管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优势,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难以提高,这说明患者之间存在疗效差异,对于针刺治疗偏头痛而言,产生不同疗效差异的个体原因尚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个体疗效差异,或许能从另一方面揭示针刺镇痛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达到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偏头痛的研究,我们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疼痛调节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针刺治疗可以调节相关脑区的异常功能。同时亦有研究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并在脑功能上有所体现。目的:通过比较针刺治疗后不同疗效的患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探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以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招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进行为期4周的相同的针刺治疗,每周3次,共计12次,同时采集患者基线期和治疗结束后的脑rs-fMRI数据和临床数据(包括头痛天数、VAS评分、HIT-6、BAI、BDI-Ⅱ、MMSE、MoCA、PSQI)。治疗结束后以头痛天数减少50%为评价指标,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以及临床数据的差异,并将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数据分析显示:①有效组与无效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便无显着差异;②两组受试者基线期的偏头痛天数、HIT-6、VAS评分、BDI-Ⅱ、BAI、MMSE、MoCA、PSQI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③在经过4周相同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HIT-6、PSQI评分明显低于无效组。④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HIT-6、BAI均有显着下降,MMSE有显着提升;且有效组受试者VAS评分及HIT-6的变化较无效组更显着。⑤针刺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BDI-Ⅱ、PSQI明显降低,MoCA明显升高,而这些变化在无效组受试者中并不显着。rs-fMRI数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无效组受试者相比,有效组受试者左侧PAG与左侧小脑前叶(IX)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弱,右侧PAG与右侧小脑后叶(CrusI)、右侧额上/中回、左侧额上/中回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强。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基线期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无显着性相关。②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内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3个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差值具有显着性差异。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的差值与偏头痛天数的差值呈显着正相关。结论: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受试者针刺治疗后头痛天数、头痛程度明显降低,情绪、认知、睡眠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不仅在头痛天数的响应方面具有差异,在其余临床指标的响应方面也有差异,且头痛天数减少≥50%的患者整体临床改善更好。针刺治疗对不同疗效的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不同,这些不同可能存在于对疼痛下行抑制系统的调节存在差异、对偏头痛预期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的调节作用不同。在针刺预后方面,单纯的人口学指标及临床量表评分对于区分不同针刺疗效患者的灵敏度不高,即无法通过简单的患者信息及临床量表评分敏锐地预测本组选穴治疗偏头痛的预后;不同针刺疗效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就存在脑功能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说明无效组受试者的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受损更加明显,有效组受试者在疼痛抑制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两者对疼痛感觉及疼痛认知的调节功能不同。

莫曦雅[7](2019)在《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整理不同时期毫针浅刺的理论基础、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毫针浅刺的刺法、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目录学方法对研究范围内“毫针浅刺”相关文献进行查找、筛选、收集;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运用医学史学方法从学术史的研究角度探寻毫针浅刺的发展历程;运用理论分析评述法对文献资料从针灸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文献数量、分布特点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对建立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1.战国秦汉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内经》《难经》中皮部理论、经脉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阐明毫针浅刺是在针刺皮部、络脉、经筋、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该时期针对腧穴的浅刺以四肢爪甲末端的“部位穴”为主,针对经脉的针刺体现出上肢经脉、下肢阴经应浅刺的特点。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以及“引皮而刺”的直针刺、卧针而刺,后两种是确立于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的萌芽。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毫针浅刺治疗内科、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病位浅、病势轻、病性偏阳热的疾病为主、涵盖以寒客经脉引起拘挛疼痛的肢体经络病证、气血亏虚的虚证;外科疾病多为浅表的痈脓。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理论基础。2.晋唐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内经》《难经》为本,对前期基础理论或直接辑录经典按类编排,或对其进行注解,增加了腧穴主治的理论,确立“腧穴-经络-主治”的理论体系。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占全部记录腧穴的比例接近9%,分布以上肢部、下肢部、头颈部较多,特定穴占比超过85%,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交会穴,以五输穴为主;浅刺经脉阳经居多,以太阳经脉、少阳经脉为主,阴经的浅刺以手太阴脉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与前期基本保持一致,为常规浅刺,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引皮而刺。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涵盖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科、眼科共计20余类50种病症,其中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肺系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胸痹、咳嗽、喘证、痉证。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腧穴理论和腧穴主治的发展。3.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继续丰富腧穴主治的相关内容,腧穴与经络、相应脏腑的关联进一步加强,“腧穴-经络-脏腑-主治”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常规浅刺的腧穴在全部腧穴中的占比稳定(位于1 0%-15%的区间)、分布部位及特点与前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四肢部和头颈部,特定穴的比例超过60%,特定穴的种类增加了郄穴,仍以五输穴数量最多;浅刺经脉仍以阳经浅刺(太阳经、少阳经)为主,手太阴经仍是浅刺最多的阴经。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常规浅刺基础上,增加了沿皮透刺,丰富了毫针浅刺的针刺方式,不同刺法特点有所异同。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20余类80余种病症,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外感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疟疾、外感伤寒、头痛、癫疾。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沿皮透刺的确立和临床运用方面。4.明清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的腧穴主治,以“腧穴-经络-脏腑-病症-刺灸法”为主的毫针浅刺体系得以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不同的浅刺刺法有不同特点,常规浅刺的腧穴、经脉特点与前期大致相同,在沿皮透刺中,腧穴在数量上多于常规浅刺的腧穴数量,占全部腧穴的比重超过20%、分布于头颈部、背部、胸胁部、四肢部、腹部并以头颈部、背部和胸胁部为主,52.9%的沿皮透刺腧穴属于特定穴,特定穴种类增加了背俞穴、募穴,并以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为主;仍以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的浅刺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浅刺刺法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增加沿皮透刺的作用方式、作用部位、作用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选择沿皮透刺的方向及距离。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超过30类共计160种疾病,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咽喉疾病为主,多治疗痹证、头痛、疟疾、胸痹心痛、喉痹。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常规浅刺腧穴主治的补充完善以及沿皮透刺的发展两个方面。结论:1.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起源于《内经》《难经》时期,与皮部理论、经络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有密切关联,毫针浅刺在针刺皮部、刺络脉、刺经筋、针刺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晋唐时期腧穴主治及刺灸法的发展使毫针浅刺逐渐从理论走向临床;宋金元时期腧穴主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沿皮透刺的确立丰富了浅刺理论的内涵,扩展了适用范围;明清时期在对前期文献整理以及临床实践汇总的基础上完善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2.毫针浅刺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在全身各部位均有分布,以四肢部和头颈部为主,沿皮透刺使毫针浅刺在躯干部广泛运用;浅刺腧穴包含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多种特定穴;浅刺经脉整体以阳经居多,其中以太阳经为主,阴经的浅刺则以手太阴经为主。3.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常规浅刺(直刺、沿皮刺)和沿皮透刺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的针刺深度和针刺层次清晰,垂直深度均不超过二分,针刺层次均位于皮肤或皮下,不刺入肌层;相较于常规浅刺,沿皮透刺具有进针角度小、一次针刺刺激面积广、范围大的特点。4.毫针浅刺证治规律:毫针浅刺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证治规律,主要体现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分部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内经》中相应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经筋病”,此外,还包含了特定穴治疗疾病的特点。总体而言,毫针浅刺治疗病症多有痛、痹、寒、热的特点,以肢体经络病证、外感病证、头面五官类病症为主,体现出以治疗表证、热证、阳病为主,兼具治疗阴病、脏腑病、情志病、全身性疾病的特点。

李国强[8](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偏头痛处方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文献、医案及导师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选穴特点并总结腧穴配伍规律,归纳导师临证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结合手工检索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期刊文献、医案书籍,同时收集导师杨佃会教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病例。采用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建立腧穴处方规范数据库,采取计数资料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病因、单穴、主配穴及穴位归经、分部、特定穴属性、中医证候、辅助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取各证型腧穴并导入统计软件SPSSModeler18.0中,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证-穴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导师选用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单穴应用:单穴共29个,常用的为太阳、风池、悬钟、头维、丘墟、足临泣、内关、阿是穴等,经脉多选用足少阳胆经及手少阳三焦经,特定穴属性以交会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等为主,多选用头面部、上肢及下肢的腧穴。2.配伍应用:(1)主穴共175个,常用的为风池、太阳、率谷、合谷、百会、太冲、头维、足临泣、外关等,经脉多选用足少阳胆经、督脉及手少阳三焦经等,特定穴属性以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为主,多选取头面部、下肢、上肢腧穴;(2)配穴共116个,常用的为太冲、丰隆、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溪、血海、风池、行间、百会等,经脉多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特定穴属性以五输穴、交会穴、原穴等为主,多选用下肢、头面部及上肢腧穴。3.证-穴关联分析:(1)肝阳上亢证:风池、太冲配伍加减太阳、率谷、百会、外关、太溪等。(2)瘀血头痛:风池、太阳配伍加减合谷、率谷、血海、三阴交、膈俞、阿是穴等。(3)痰湿内盛证:风池、丰隆配伍加减太阳、率谷、百会、阴陵泉、头维等。(4)气血亏虚证:风池、足三里配伍加减太阳、率谷、百会、合谷等。(5)肾虚头痛:风池、太溪配伍加减太阳、率谷、肾俞、三阴交等。(6)肝胆火旺证:风池、太冲配伍加减率谷、合谷、行间、百会等。(7)少阳头痛:风池、阳陵泉配伍加减率谷、外关等。4.导师常用腧穴为率谷、风池、太冲、百会、神庭、合谷、本神、四神聪、肝俞、外关、三阴交等,选用经脉较多的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特定穴应用较多者多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及背俞穴。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注重辨证论治和辨经论治,选穴贵在少而精,选取单穴,或局部结合远端选穴,特别是注重特定穴的应用。导师临证治疗偏头痛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另外,导师还注重调神及背俞穴的应用。

魏鹏飞[9](2018)在《针刺治疗偏头痛取穴组方规律及其与疗效关系的循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查阅近20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临床文献,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取穴、组方、疗效进行统计,总结出近年来临床治疗偏头痛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配伍关系及取穴个数与疗效关系等情况,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选穴配伍规律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分析取穴个数与疗效关系,进一步丰富并完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合理利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索从1996年到2015年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利用Clementine12.0、SPSS 17.0等数据挖掘软件,剖析近20年临床医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穴位选取和处方配伍规律、处方穴位个数与临床疗效关系。结果:纳入文献中,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穴位为风池、太阳、率谷。经脉归属一共涉及14条经脉,经脉使用频次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足阳明胃经居前4位。足少阳胆经腧穴使用频次及数量均居第一位。所有处方中,以6穴组处方使用最多。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穴位组合为“风池、太阳”,“风池、率谷、太阳”,“风池、百会”,“风池、头维”,“风池、头维、太阳”。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没有随取穴个数的增加而提高,少穴组(≤4穴)处方与多穴组(≥5穴)处方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最常用穴位为风池、太阳、率谷;最常用经脉为胆经、三焦经、督脉、胃经;针刺治疗偏头痛并不是取穴越多疗效就越好,推荐使用4穴组及4穴组以下处方作为针刺治疗偏头痛主要处方:2穴组处方为“风池+太阳/头维/百会”,3穴组处方为“风池+太阳+率谷/头维/百会”,4穴组处方为“风池+率谷+太阳+头维/百会/合谷”。以上穴组仅作为主穴参考,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病情轻重等因素灵活取用。

罗嗣祺[10](2018)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本课题采用通督调神不同针刺法治疗偏头痛,并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较,观察比较通督调神大法下的不同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旨在丰富针刺治疗本病新的有效方法;并且通过研究以明确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2方法选自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75例。随机分成通督调神针刺组(通督Ⅰ组)、通督调神刺络组(通督Ⅱ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普通组),本课题选取的通督调神组腧穴主穴为百会和大椎。辅穴有太阳,风池,外关,合谷等,普通组所选腧穴为患侧太阳,风池,率谷,悬颅,头维,两侧太冲,外关,足临泣穴。各组均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再辨证加减他穴。每日治疗一次,十日一疗程。凡是同意本研究方案医治的病患均需要征求其本人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结束后,选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疼痛的评分量表以期观察其治疗前后头痛缓解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血压值(BP)、血浆五羟色胺(5-HT)浓度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治疗结果和疗效,以探讨通督调神治疗大法下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丰富和优化治疗偏头痛提供临床依据。3结果(1)各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一般性资料,相比较都没有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2)各组治疗过程中VAS比较:各组VAS评分在治疗前比较P>0.05,具备临床意义;在治疗即刻、治疗后的第40min与治疗之前的组内比较,结果有差异(P<0.05);治疗即刻之时,各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40min之后,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1),其中,通督Ⅰ组和普通组相比较P<0.01,通督Ⅱ组与普通组比较P<0.01,通督Ⅱ组与通督Ⅰ组比较P<0.05。(3)各组治疗前后BP比较:三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相互的比较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前后的不同结果有差异(P<0.05),其中,通督Ⅰ组和普通组对比P<0.05,通督Ⅱ组与普通组比较P<0.01,通督Ⅱ组与通督Ⅰ组比较P<0.05。(4)各组在治疗前与治疗10天之后的SF-36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十天前后各组的组间之比有明显差异(P<0.01),通督Ⅰ组比较普通组P<0.05,通督Ⅱ组与普通组比较P<0.01,通督Ⅱ组与通督Ⅰ组比较P<0.05。(5)各组在治疗前与治疗10天后AIS评分比较:治疗前各组内之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有差异(P<0.01),其中通督Ⅰ组和普通组比较P<0.05,通督Ⅱ组与普通组比较P<0.01。(6)各组在治疗前与治疗10天后5-HT水平的比较:各组治疗前5-HT水平之比,结果无差异(P>0.05);治疗10天前后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通督Ⅰ组比较普通组P<0.05,通督Ⅱ组与普通组比较P<0.01,通督Ⅱ组与通督Ⅰ组比较P<0.05。(7)各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10天之后,三组的总有效率依次是普通组76.0%、通督Ⅰ组92.0%、通督Ⅱ组100%,各组疗效间有差异(P<0.05),其中的通督Ⅰ对比普通组P<0.05,通督Ⅱ组与普通组相比P<0.01,通督Ⅱ组与通督Ⅰ组比较P<0.05。4结论(1)通督调神针刺组与通督调神刺络组以及普通针刺组三种方法均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患者的疼痛程度;(2)三组治疗方法比较,通督调神刺络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血浆5-HT的浓度,调节患者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等方面优于通督调神针刺组,通督调神针刺组优于普通针刺组。(3)针灸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二、点刺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刺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六阴经五输穴“荥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六阴经荥穴主治病证与配伍腧穴研究
    资料与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源文献的选择
        2.2 文献的纳入标准
        2.3 文献的排除标准
        2.4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2.5 数据统计
        2.6 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
        1.1949年前六阴经荥穴研究结果
        1.1 鱼际
        1.2 行间
        1.3 然谷
        1.4 劳宫
        1.5 大都
        1.6 少府
        2.1949年后六阴经荥穴研究结果
        2.1 鱼际
        2.2 行间
        2.3 然谷
        2.4 劳宫
        2.5 大都
        2.6 少府
第二部分 导师应用六阴经荥穴临床经验
    1.对六阴经荥穴的认识
        1.1 六阴经荥穴位置的特殊性
        1.2 六阴经荥穴主治的特殊性
    2.导师应用六阴经荥穴诊疗特点
        2.1 整体辨治,审证求因
        2.2 杂合以治,以简驭繁
        2.3 方随法立,讲究配伍
        2.4 双手配合,顾护营卫
        2.5 重视经典,融汇新知
    3.典型病案
        3.1 支气管哮喘
        3.2 失眠
        3.3 不孕症
    4.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荥穴源流
    2.六阴经荥穴概述
    3.六阴经荥穴主治病证分析
        3.1 主治特点总结
        3.2 主治病证分析
    4.六阴经荥穴配伍腧穴分析
        4.1 1949年前、后对比分析
        4.2 配伍规律分析
    5.导师临床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六阴经荥穴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引用《中华医典》书目
致谢
发表论文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至阴主治病证和配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新中国成立前数据采集
        1.1.1 文献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新中国成立后数据采集
        1.2.1 数据来源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1.3.1 病名名称规范
        1.3.2 腧穴名称规范
    1.4 统计学方法
2 数据挖掘结果
    2.1 新中国成立前数据挖掘结果
        2.1.1 单穴主治病证及优势病证
        2.1.2 配伍主治病证及优势病证
        2.1.3 配伍腧穴分析及优势病证处方
        ①配伍腧穴
        ②关联分析
        ③优势病证处方
    2.2 新中国成立后数据挖掘结果
        2.2.1 单穴主治病证及优势病证
        2.2.2 配伍主治病证及优势病证
        2.2.3 配伍腧穴分析及优势病证处方
        ①配伍腧穴
        ②关联分析
        ③优势病证处方
3 讨论
    3.1 主治病证分析
    3.2 配伍规律分析

(3)“补肾接经调气法”针灸治疗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PD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PD病名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PD的流行病学研究
        1.3 现代医学对PD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1.4 现代医学治疗PD的研究进展
    2 祖国医学对PD的研究进展
        2.1 祖国医学对PD病名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PD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药治疗PD的研究进展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方法
        2.5 安全性指标
        2.6 不良反应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量表评分比较
        3.3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中医对肝郁肾虚型PD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肾虚是肝郁肾虚型PD致病之本
        1.2 肝郁气滞是肝郁肾虚型PD发病之标
        1.3 经脉气机不能顺接是肝郁肾虚型PD致病之关键
    2 “补肾接经调气法”治疗肝郁肾虚型PD的主要依据
        2.1 从“补肾”论治肝郁肾虚型PD
        2.2 从“接经调气法”论治肝郁肾虚型PD
    3 本研究选穴依据
        3.1 补肾法选穴依据(补肾以扶正)
        3.2 接经调气法选穴依据(接经调气以使经脉气机顺接)
    4 针灸治疗PD依据
        4.1 针刺治疗PD依据
        4.2 艾灸治疗PD依据
    5 口服西药治疗依据
    6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PD的疗效分析
        6.1 临床疗效分析
        6.2 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变化分析
        6.3 HAMD-17 评分变化分析
        6.4 KMI评分变化分析
        6.5 不良反应评价
    7 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7.1 课题创新点
        7.2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及刺灸法的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综述 祖国医学对头痛的认识
    1 头痛命名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6)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偏头痛的中医认识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1. 偏头痛概述
        2.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2.1 偏头痛的中医病名及内涵
        2.2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
        2.2.1 偏头痛的外感致病机理
        2.2.2 偏头痛的内伤致病机理
        2.2.2.1 瘀血致病
        2.2.2.2 痰湿致病
        2.2.2.3 脏腑功能失调
        2.2.2.4 气血不足、正气亏虚
        2.2.2.5 伏邪理论
        3.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取穴规律
        3.1 循经取穴
        3.2 局部取穴、远端配穴
        3.3 辨证取穴
        4.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特殊针法
        4.1 透刺治疗
        4.2 放血治疗
        4.3 电针治疗
        4.4 耳穴治疗
        4.5 火针治疗
        4.6 头针治疗
        4.7 其他疗法
        5. 针刺治疗偏头痛现代文献研究
        5.1 针刺对脑部血流量的调节
        5.2 针刺对血管活性因子的调节
        5.3 针刺对内源性镇痛物质的调节
        5.4 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节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偏头痛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方法及进展
        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1 ALFF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2 ReHo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3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及研究进展
        2.4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5 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试验研究
    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案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2.6 剔除及脱落处理
        2.3 针刺治疗
        2.3.1 针刺取穴
        2.3.2 针具选择
        2.3.3 针刺操作
        2.3.4 针刺频率
        2.4 试验数据采集
        2.4.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2.4.1.1 核磁扫描设备
        2.4.1.2 扫描准备
        2.4.1.3 扫描参数
        2.4.1.4 质量控制
        2.4.2 临床数据采集
        2.4.2.1 基线期
        2.4.2.2 针刺治疗期间
        2.4.2.3 针刺治疗结束后
        2.5 分组
        2.6 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2.6.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6.1.1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具
        2.6.1.2 数据预处理
        2.6.1.3 数据分析
        2.6.2 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
        2.6.2.1 基本信息比较
        2.6.2.2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比较
        2.6.2.3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值比较
        2.6.3 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信息
        3.2 临床数据分析
        3.2.1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异
        3.2.2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值比较
        3.2.3 小结
        3.3 rs-fMRI数据分析
        3.3.1 基线期PAG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
        3.3.2 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值的比较
        3.4 相关性分析
        3.4.1 基线期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3.4.2 治疗前后zPAG-FC差值与临床数据的差值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取穴分析
        4.2 偏头痛疗效评价的选定是本研究的基础
        4.3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偏头痛的关系
        4.4 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存在脑功能差异
        4.5 不足与局限性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1 毫针浅刺的现代研究概况
        1.1.1 文献研究
        1.1.2 实验研究
        1.1.3 临床研究
        1.1.4 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选题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古代毫针浅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检索方法
        2.1.3 查阅及筛选文献
        2.1.4 提取资料
        2.1.5 统计分析
    2.2 统计结果
        2.2.1 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
        2.2.2 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60年)
        2.2.3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2.2.4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1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源
        3.1.1 皮部理论
        3.1.2 经络络脉理论
        3.1.3 经筋理论
        3.1.4 腧穴理论
        3.1.5 营卫理论
        3.1.6 发源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1.7 小结
    3.2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展
        3.2.1 晋唐时期浅刺腧穴的发展
        3.2.2 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发展
        3.2.3 该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
        3.2.4 该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3.2.5 小结
    3.3 毫针浅刺疗法的丰富
        3.3.1 宋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
        3.3.2 明清时期的沿皮透刺
        3.3.3 沿皮透刺的特点
        3.3.4 沿皮透刺的证治规律
        3.3.5 小结
    3.4 毫针浅刺疗法的完善
        3.4.1 毫针浅刺疗法的适用腧穴
        3.4.2 毫针浅刺的部位分布
        3.4.3 毫针浅刺的经脉分布
        3.4.4 毫针浅刺的特定穴分布
        3.4.5 毫针浅刺疗法适宜病症
        3.4.6 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
        3.4.7 小结
第四部分 从针刺深度及治疗阴病探讨毫针浅刺特点
    4.1 不同针刺深度下腧穴主治的分析
        4.1.1 胸膺部腧穴
        4.1.2 胁肋部腧穴
        4.1.3 背部腧穴
        4.1.4 腹部腧穴
        4.1.5 四肢部腧穴
        4.1.6 小结
    4.2 毫针浅刺治疗阴病
        4.2.1 毫针浅刺治疗癫疾
        4.2.2 毫针浅刺治疗厥证
    4.3 小结
结语
    1.1 结论
    1.2 创新点
    1.3 不足和展望
        1.3.1 不足
        1.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偏头痛处方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数据挖掘
    1 一般资料
        1.1 文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预处理
        2.2 数据库建立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病因分析
        3.2 单穴选用
        3.3 主穴选用
        3.4 配穴选用
        3.5 中医证型
        3.6 辅助治疗方法
        3.7 证-穴关联规则分析
第二部分 临床病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预处理
        2.2 数据库建立
        2.3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性别分布
        3.2 年龄分布
        3.3 中医证型
        3.4 腧穴应用
        3.5 腧穴归经
        3.6 特定穴
        3.7 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1.1 病名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西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2.1 发病原因及机制
        2.2 治疗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文献选穴特点分析
        3.2 证-穴关联规则分析
        3.3 导师选穴特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9)针刺治疗偏头痛取穴组方规律及其与疗效关系的循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偏头痛理论探讨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中医病因病机
        1.2 西医病因与病理机制
    2 针刺治疗偏头痛取穴配伍研究进展
        2.1 选穴归经
        2.2 穴位配伍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偏头痛取穴组方规律及其与疗效关系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工具及方法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数据处理软件及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纳入文献结果
        2.2 取穴规律
        2.3 组方规律
        2.4 取穴个数与疗效
讨论
    1 纳入文献结果分析
    2 取穴规律分析
        2.1 常用腧穴分析
        2.2 常用经脉分析
    3 组方规律分析
        3.1 处方穴位构成
        3.2 基于关联规则的核心穴组
    4 取穴个数与疗效分析
        4.1 各穴组疗效
        4.2 少穴组与多穴组疗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10)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2西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各组治疗前后指标比较
    3.各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4.安全性评价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点刺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六阴经五输穴“荥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D]. 张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至阴主治病证和配伍规律[J]. 柳笛,张振领,贾红玲,张永臣. 中医药学报, 2021(06)
  • [3]“补肾接经调气法”针灸治疗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观察[D]. 黄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及刺灸法的应用规律[D]. 刘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D]. 刘大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莫曦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偏头痛处方规律的研究[D]. 李国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针刺治疗偏头痛取穴组方规律及其与疗效关系的循证分析[D]. 魏鹏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D]. 罗嗣祺.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针刺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9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