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抗生素那西肽的研究进展

兽用抗生素那西肽的研究进展

一、兽用抗生素诺西肽(nosiheptide)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苏宝悦[1](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那西肽残留研究》文中提出那西肽是一种由活跃链霉菌产生的含硫多肽类抗生素,可有效防治动物呼吸道疾病和肠炎,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畜禽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然而,为了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生产中滥用那西肽等兽药及其添加剂的现象,可能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严重,甚至超过其最大残留限量。为保障动物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加强对那西肽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那西肽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一种修改的QuEChERS法应用于样品的提取净化。动物组织样品采用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然后分别加入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震荡、离心后,转移上清液,经碱性氧化铝填料净化,水浴旋干,残渣用0.2%甲酸甲醇溶液复溶,过膜上机检测。以乙腈和0.025%磷酸水为流动相,那西肽经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8色谱柱(250 mm×4.6 mm i.d.,4μm)进行分离,荧光检测波长为激发波长357 nm,发射波长515 nm,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在5~1000 ng/m L的浓度范围内,那西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97,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μg/kg和5μg/kg。在定量限(5)、10、20和30μg/kg四个浓度添加水平下,那西肽在猪肉、鸡肉和鱼肉样品中的批内回收率为67.9%~91.6%,批间回收率为72.3%~89.0%,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1.2%~9.8%和4.1%~7.6%范围内。本研究基于修改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方便和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猪肉、鸡肉和鱼肉样品中那西肽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成功应用于实际动物组织样品中那西肽残留的分析测定。

谢景梦[2](2019)在《饲料和动物组织中那西肽的分析测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饲料添加剂,那西肽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不规范使用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那西肽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严重,甚至超标,从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本研究分别基于分散固相萃取法和碱水解法,建立了高效、灵敏与可靠的测定饲料中那西肽含量和动物组织中那西肽残留的分析方法,为那西肽的分析测定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手段。建立基于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动物饲料中那西肽的分析方法。试样经乙腈-0.1%甲酸水溶液(8:2,v/v)提取,然后采用Silica填料作为吸附剂进行分散固相萃取,离心后,过膜上机检测。使用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那西肽经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8色谱柱(250 mm×4.6 mm i.d.,4μm)分离,等度洗脱。结果表明,那西肽在50~1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在0.5、2.5和5.0 mg/kg三个浓度添加水平下,五种动物饲料样品中那西肽的批内回收率在78.5%~96.8%之间,批间回收率在84.9%~94.2%之间,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5%,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在17~35μg/kg和50~100μg/kg范围内。该方法的选择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实际动物饲料中那西肽的常规检测与监测。基于碱水解的原理,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间接测定动物组织中那西肽残留的分析方法。鉴于那西肽在电喷雾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条件下均不能电离,而那西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其中,4-羟甲基-3-甲基吲哚-2-甲酸(HMIA)片段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具有良好的质谱信号。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测定HMIA实现对那西肽的间接分析。组织试样采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水解,正己烷除脂,M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富集,吹干洗脱液,残渣用50%甲醇水复溶,过膜上机检测。采用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目标物经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150 mm×2.1 mm i.d.,5μm)分离,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2~500μg/kg的浓度范围内,那西肽的浓度与HMIA的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2(4)、10、20和30μg/kg四个浓度添加水平下,那西肽在五种动物组织(猪肉、鸡肉、鱼肉、鸡肝和鸡肾)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5.3%~108.0%,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5%,检测限为0.7~1.5μg/kg,定量限为2~4μg/kg。该方法科学、灵敏、可靠,选择性高和实用性强,可有效监测动物性食品中的那西肽残留,有利于那西肽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的研究。

刘世财,范琳琳,鲍劲霄,刘潇翔,郑珩[3](2017)在《细菌素数据库的构建及信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细菌素数据库,并对已知的细菌素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可为新型细菌素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帮助。方法检索大型蛋白质数据库,收集文献中报道的细菌素;使用My SQL、Perl、php My Admin、Apache、File Zilla、HTML和PHP等软件和语言进行数据库网站的建立。结果收集到了407条细菌素,包括43个PDB结构和2105条活性数据,对细菌素序列信息、结构信息、修饰信息、来源信息、分类信息、活性信息和物化信息进行了详细描述,建立了免费的AMPs from bacterial数据库网站(网址:http://bacteriocins.cpu-bioinfor.org/),提供了搜索(search)、浏览(browse)和相似性比对(blast)等功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细菌素数据库收集了较全面的信息,对于新型细菌素的研发可起到促进作用。

程伟鸽,桂春,鞠建华,李青连[4](2016)在《1株海洋来源Streptomyces sp.SCSIO 1682中那西肽(nosiheptide)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1株海洋来源的菌株SCSIO 1682进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发酵产物中的抑菌活性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抑菌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来进行菌株鉴定;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正相和反相硅胶层析等化学分离手段对菌株SCSIO1682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纯化;运用HR-ESI-MS,1 H和13 C NMR等波谱手段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通过对菌株SCSIO 1682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测序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 sp.SCSIO 1682,所得抑菌活性化合物为那西肽(nosihetide),鉴定了那西肽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论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682中分离鉴定了那西肽,那西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为利用组合生物合成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对那西肽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赵世光,华骏,杨帆,李德才,薛正莲[5](2015)在《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的pH分段控制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p H分段控制策略提升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的发酵效价。方法基于对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基础代谢过程中的生物量、那西肽效价、糖、氨基氮以及p H值进行动态分析,以不同的单一p H值对发酵过程进行恒定控制,考察活跃链霉菌的生物量、比生长速率和那西肽合成的动态变化规律,来确定p H分段控制策略。结果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代谢过程中p H呈S形波动变化,菌体生长与那西肽合成的相对p H值有所不同。发酵过程恒定控制p H6.5模式下,活跃链霉菌具有最大的比生长速率,恒定控制p H7.5模式下那西肽合成效价最高。以C6H12O6/NH3·H2O补料方式进行p H分段控制,那西肽的合成能力比采用酸碱补料及生理酸碱性物质补料的控制模式强,发酵单位高。结论以C6H12O6/NH3·H2O模式进行补料,在072h时恒定控制p H6.5,此后恒定控制p H7.5,那西肽效价较未控制模式下提高了25.58%。

赵世光,李德才,薛正莲,吴安宁,周扬,华骏[6](2015)在《表面活性剂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发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Triton X-100、Ca Cl2、DMSO、山梨醇、SDS、Tween-80、CTAB等表面活性剂对活跃链霉菌发酵产那西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活跃链霉菌的基础代谢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时间对那西肽效价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基础代谢研究表明,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合成相对滞后于菌体生长。多种表面活性剂均显着影响那西肽的生物合成,整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表面活性剂依其类型及加入时机的不同,对那西肽产量的影响表现出组间类型差异性及组内时间依赖性。结论 DMSO、Ca Cl2、Triton X-100在低浓度范围内对那西肽产量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分别在24、24和48h以DMSO 0.808mg/m L、Ca Cl2 0.799mg/m L和Triton X-100 0.574mg/m L的浓度为最佳添加浓度,该条件下那西肽效价达到931.493μg/m L,比优化前提高了7.73%。

张小朋,曹春华,朱游子,丁瑜[7](2014)在《那西肽的发展状况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文章对那西肽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分别从菌种选育、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和发酵条件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那西肽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杜建敏[8](2013)在《那西肽发酵过程关键技术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那西肽是放线菌(Streptomyces actuosus)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抗生素,主要含有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为那西肽A和那西肽B,还含有少量的那西肽C和D。那西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来影响生物体。那西肽因为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并且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所以已作为词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本文以Streptomyces actuosus KS010菌株出发,对其发酵产那西肽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那西肽测定方法的建立,那西肽发酵条件的优化等。对那西肽的微生物检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优化,主要是优化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条件,确定了测定那西肽的微生物检定法的条件并作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标准曲线。主要是对浸提溶液组成、浸提时间试验比较,得出了微生物检定法的检定条件。丙酮浸提液B(丙酮:2mol/L盐酸:水=20:1:21)、浸提时间40 min。通过对流动相配比、浸提时间和流速的考察,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的检定条件。检测波长267 nm,流动相为乙腈:35mM KH2P04 (30:70),流速为1.0mL/min。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液态发酵产那西肽的最佳条件。种子培养基为玉米粉10 g/L,葡萄糖10 g/L,玉米浆15 g/L,蛋白胨5 g/L, (NH4)2SO45g/L, KNO32.5 g/L, NaCl 2 g/L, CaCO34 g/L, PH 7.0,培养温度28℃,发酵罐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玉米粉2.7%、玉米浆2.1%、玉米蛋白粉1.3%以及NH4Cl0.1%、NaCl 0.5%、CaCO30.2%、酵母膏1.2%、磷酸二氢钾10.8 mmol/L、氯化锌的浓度8.4 mmol/L和葡萄糖6.3%,培养温度28℃,培养7天后效价达2158.33 U/ml。

李静[9](2013)在《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及细菌非编码RNA的挖掘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进步,迄今为止已有近两千原核生物基因组被全测序,而二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推进了细菌转录组的研究。面对海量组学数据的剧增,急需大规模深度挖掘这些重要微生物资源。本论文以细菌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和细菌非编码RNA序列特征分析等两个重要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生物大数据挖掘的策略。本论文第一部分是在细菌基因组序列中挖掘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硫肽(Thiopeptides)是一类被高度修饰的、富含硫的微生物源环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病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近期还发现其对人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成员都具有一个以六元杂环为核心、由多个五元杂环和脱水氨基酸组成的典型环肽结构。为了发现新硫肽类抗生素,我们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来表征硫肽合成关键酶的序列保守性,在高性能四路服务器上采用LAMP架构开发了识别硫肽合成基因簇的在线工具ThioFinder。该工具可在2-3分钟内快速地识别出Bacillus cereus ATCC14579基因组(5.4M)中完整的thiocillin合成基因簇及其前体肽的剪切位点。从NCBI收录的1686个全测序和1875个部分测序的菌株基因组序列中,ThioFinder识别出65个硫肽基因簇;其中11个与已得到实验报道的完全一致,其余的54个是首次报道。此外,内置的基于PostgreSQL的开放数据库ThioBase首次系统地收录了99个已知硫肽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产生菌等重要信息,可供硫肽抗生素研究者对相关化合物信息进行快速查找与比较。ThioFinder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和快速高效识别硫肽合成基因簇的网上工具,有助于更多新的硫肽类抗生素的发现,同时对于研究者应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开发新的临床药物提供新的思路。ncRNA是一类长度在几十至几百个核苷酸之间的RNA分子,不编码蛋白质。在不同环境下,细菌ncRNA对宿主基因表达调控有关键作用,从而可能对细菌致病和耐药等重要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本论文第二部分即结合当前RNA-Seq技术在细菌转录组学中的应用,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RNA-Seq实验产生的ncRNA数据。通过对17个细菌RNA-Seq实验进行分析,获得了17个物种中的1490个ncRNA基因。此外,通过大量文献挖掘,获得了878个实验验证的ncRNA基因。整合实验验证和RNA-Seq两个不同来源的ncRNA,将其作为阳性数据集。对这些ncRNA基因的转录起始和终止区域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了ncRNA基因的转录单元特征与细菌基因组的G+C含量紧密相关,从而为不同种属细菌ncRNA的准确预测提供了数据基础。

王超[10](2013)在《那西肽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文中认为那西肽是一种新型的非吸收型饲料药物添加剂,为含硫多肽类抗生素家族中的一员。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残留,毒性小,无交叉耐药性,易降解,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那西肽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业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基因组重排技术定向育种选育那西肽高产菌株,对筛选到的高产融合菌株进行形态分化、遗传特征、发酵罐放大验证试验,并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活跃链霉菌(Streptomyces actuosus)经60Co-γ辐照和LiCl复合诱变,琼脂块初筛、发酵复筛,筛选到17株比原始菌株产量高的诱变菌株,其中500 Gy诱变条件下筛选到11株(其中诱变菌株Y5-10的效价是原始菌株效价的138.10%),正突变率为12.94%,300 Gy和700 Gy条件下分别筛选到2株和4株(均挑取约85个单菌落筛选),正突变率分别为2.35%和4.71%。选取其中5株效价较高的菌株Y3-2、Y5-3、Y5-8、Y5-10、Y7-1作为基因组重排出发菌株。通过对原生质体融合参数的考察,选择酶浓度为2.00 mg/ml,酶解时间为120 min,酶解温度为35 ℃,融合温度为25 ℃,融合时间为20 min。选取链霉素作为原生质体抗性筛选压力,28℃培养。采用上述条件下经过4轮原生质体融合筛选选育出3株那西肽高产菌株,其中D92发酵效价单位达到1148.15 mg/L,是融合出发菌株Y5-10的5.12倍,是原始菌株的6.86倍。并经5次传代,其遗传性能稳定。对链霉菌核糖体S12蛋白编码序列测序,结果表明:与原始菌株相比,融合菌株D92的核糖体S12蛋白序列在1-6位之间以及88位的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即 G2P,A3R,L5Q,L6Q 和 K88R。研究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的菌丝形态分化,结果表明:融合菌株D92在培养前期由带横隔的菌丝逐渐生长成团,在48-60 h,菌丝生长不明显,为停滞期的表现,而后新的细胞快速生长,到96 h菌丝团直径达最大,此时,菌丝团核心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108 h开始,菌丝出现明显的自溶,菌丝直径减小,最终断裂成片段。原始菌株菌丝形态分化与融合菌株相比,生长周期更短,菌丝团直径也更小,生长停滞期也明显提前(36-48 h)。对融合菌株D92和原始菌株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融合菌株的菌浓明显高于原始菌株,在前期快速生长阶段菌丝生物量急剧增加,而代谢产物那西肽基本不合成,生长停滞阶段细胞生长量略有增加,而后大量减少,次级代谢产物继续积累,在96 h那西肽的发酵单位达到最大值,比出发菌株明显推迟。可知形态分化周期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有一定的关联,且可推知菌丝团直径增长停滞阶段及凋亡的延滞将使得发酵产物那西肽有很好的积累,那西肽的生物合成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因此推测菌丝团形成与分化对于那西肽的产物合成积累可能有重要的意义。将融合菌株D92进行10 L发酵罐的放大培养,对其还原糖含量(葡萄糖)、总糖含量、氨基氮、pH、效价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先略有上升,然后下降,再回升;还原糖和总糖在整个发酵过程均被有效利用而不断降低;氨基氮在前96 h也迅速降低,而后由于碳源浓度不足引起菌体自溶,氨基氮快速升高;在发酵的前期,发酵单位积累缓慢,在发酵中期,产物快速积累,并在108h达到最大值(1541.37mg/L)。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吸附法操作简单,效率高,得到的发酵产物组分活性也更高,说明大孔树脂对那西肽的发酵产物有很好的分离效果。进一步验证分离得到的物质是那西肽,将分离组分物质和那西肽标准物分别溶解,进行波长扫描、薄层色谱分析和高效液相分析;另外用中红外对分离组分物质进行官能团确定,和用一级质谱对其相对分子量进行验证。结果都表明分离得到的物质就是那西肽。

二、兽用抗生素诺西肽(nosiheptide)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兽用抗生素诺西肽(nosiheptide)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那西肽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那西肽概述
        1.2.1 那西肽的理化性质
        1.2.2 那西肽的作用机制
        1.2.3 那西肽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2.4 那西肽的检测方法
    1.3 QuEChERS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溶液配制
        2.1.4 试验样品
    2.2 方法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HPLC条件
        2.2.3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2.2.4 回收率与精密度
        2.2.5 检测限与定量限
3 结果与讨论
    3.1 仪器条件优化
        3.1.1 色谱柱的优化
        3.1.2 流动相的优化
        3.1.3 检测条件的优化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3.2.1 提取溶剂的选择与优化
        3.2.2 净化方式的选择
        3.2.3 复溶液的优化
    3.3 方法学考察
        3.3.1 选择性
        3.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3.3 回收率与精密度
        3.3.4 检测限与定量限
    3.4 实际样品的测定
4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2)饲料和动物组织中那西肽的分析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那西肽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药品和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溶液配制
        2.2.4 饲料样品的制备
    2.3 方法
        2.3.1 样品前处理
        2.3.2 仪器条件
        2.3.3 方法学考察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4.2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2.4.3 方法学验证
    2.5 小结
3 基于碱水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间接测定动物组织中那西肽残留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溶液配制
        3.2.4 样品的制备
    3.3 方法
        3.3.1 HMIA的制备
        3.3.2 样品前处理
        3.3.3 仪器条件
        3.3.4 组织中那西肽水解
        3.3.5 方法学考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HMIA的结构表征
        3.4.2 仪器条件的优化
        3.4.3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3.4.4 方法学验证
        3.4.5 统计学比较分析
    3.5 小结
4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附录B

(3)细菌素数据库的构建及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1 数据收集的标准
    1.2 数据收集的方法
    1.3 算法及软件
2 实验结果
    2.1 细菌素数据收集结果
    2.2 数据库主页
    2.3 数据库中信息分析
        2.3.1 细菌素的类型统计
        2.3.2 细菌素来源统计
        2.3.3 活性统计
        2.3.4 物化性质统计
3 结论和讨论

(4)1株海洋来源Streptomyces sp.SCSIO 1682中那西肽(nosiheptide)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菌株SCSIO 1682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3.1. 1 16SrDNA序列的PCR扩增
        1.3.1. 2 PCR产物的序列测定
        1.3.1. 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1.3.2 菌株的发酵培养
        1.3.3 菌株SCSIO1682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1.3.4 菌株SCSIO 1682那西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与注释
        (1)基因组的提取
        (2)菌株SCSIO 1682基因组DNA的扫描测序
        (3)那西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鉴定
    2.2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2.3 Streptomyces sp.SCSIO 1682中那西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讨论

(5)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的pH分段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培养基
    1.3 培养方法
        1.3.1 摇瓶种子培养
        1.3.2 3L发酵罐培养
    1.4 分析方法
        1.4.1 那西肽效价的测定[4]
        1.4.2菌体干重的测定
        1.4.3 其他指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p H下活跃链霉菌代谢特征
    2.2不同p H对活跃链霉菌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p H对那西肽合成的影响
    2.4 p H分段控制对菌丝体生长及那西肽合成的影响
3 讨论

(6)表面活性剂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发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及测定
        1.3.1 培养方法
        1.3.2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
        1.3.3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效价的影响
        1.3.4 表面活性剂添加时间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的影响
        1.3.5 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优化
        1.3.6 响应面实验优化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
        1.3.7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1.3.8 实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发酵基本特征
    2.2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的影响
    2.3 表面活性剂添加时间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的影响
    2.4 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细化
    2.5 响应面实验结果
3 讨论

(7)那西肽的发展状况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那西肽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2 那西肽的作用机制
    2.1 促生长机制
    2.2 抗菌机制
3 那西肽的应用
    3.1 畜禽养殖
    3.2 水产养殖
4 那西肽的发酵工艺
    4.1 菌种选育研究
        4.1.1 诱变育种
        4.1.2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4.1.3 基因工程育种
    4.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3 发酵条件
5小结

(8)那西肽发酵过程关键技术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那西肽的理化性质
    1.2 那西肽的生物学功能
        1.2.1 促生长性能
        1.2.2 抑菌性能
        1.2.3 安全性能
    1.3 抗菌机理及抗菌活性
        1.3.1 抗菌机理
        1.3.2 抗菌活性
    1.4 那西肽的用途概述
    1.5 那西肽的药理及临床研究
        1.5.1 药效学研究
        1.5.2 毒理学研究
        1.5.3 药物残留研究
        1.5.4 临床应用研究
    1.6 发酵生产那西肽的研究进展
        1.6.1 国外研究进展
        1.6.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那西肽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分析方法
第3章 检定方法
    3.1 微生物检定法
        3.1.1 浸提液的选择
        3.1.2 浸提时间的选择
        3.1.3 测定结果
    3.2 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的那西肽含量
        3.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3.2.2 流动相的确定
        3.2.3 流速的确定
        3.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第4章 那西肽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4.1 斜面冷藏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4.2 种子培养基的筛选和接种种龄的确定
        4.2.1 种子培养基的筛选
        4.2.2 接种种龄的确定
    4.3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4.4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4.1 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4.4.2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4.5 培养条件对发酵的影响
        4.5.1 发酵时间的确定
        4.5.2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4.5.3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4.5.4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4.5.5 摇床转速对发酵的影响
        4.5.6 发酵pH的变化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
    5.1 菌种Streptomyces actuosus KS0107b色谱图
    5.2 菌种Streptomyces actuosus KS0106E色谱图
    5.3 菌种Streptomyces actuosus KS0107a色谱图
    5.4 标品溶液和样品发酵液的效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及细菌非编码RNA的挖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硫肽类抗生素概述
        1.1.1 硫肽类抗生素简介
        1.1.2 硫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
    1.2 细菌非编码 RNA
        1.2.1 细菌非编码 RNA 简介
        1.2.2 细菌非编码 RNA 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1.3.1 微生物基因组学
        1.3.2 微生物转录组学
        1.3.3 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开发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挖掘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计算机辅助识别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
        2.2.2 快速识别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在线工具 ThioFinder 的开发
        2.2.3 硫肽类抗生素数据库 ThioBase 开发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典型特征
        2.3.2 硫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识别
        2.3.3 ThioBase 数据库
        2.3.5 基于硫肽基因型和化学型的组合分类法
    2.4 小结与展望
第三章 细菌非编码 RNA的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集
        3.2.2 种属特异性 ncRNA 基因转录起始和终止区域的特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细菌 ncRNA 数据资源的整合
        3.3.2 不同种属细菌 ncRNA 基因的转录起始和终止区域的特征
        3.3.3 利用不同基因组 G+C 含量的细菌评估现有 ncRNA 预测工具
    3.4 小结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10)那西肽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那西肽的理化性质与合成研究
        1.1.1那西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1.1.2 那西肽的合成途径研究
        1.1.2.1 那西肽的生物合成前体
        1.1.2.2 生物合成基因
        1.1.3 那西肽的抑菌机制
        1.1.4 那西肽的安全性评价
        1.1.4.1 那西肽的残留性
        1.1.4.2 那西肽的耐药性
        1.1.4.3 对环境的影响
        1.1.4.4 那西肽的毒性
        1.1.5 那西肽的应用
    1.2 基因组重排技术
        1.2.1 基因组重排技术原理与特点
        1.2.2 基因组重排的过程
        1.2.2.1 出发菌株的获得
        1.2.2.2 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过程
        1.2.2.3 口的菌株的获取
    1.3 链霉素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1.4 菌种保藏方法
        1.4.1 甘油管保藏
        1.4.2 安瓿管保藏
    1.5 那两肽的生产工艺
        1.5.1 那西肽的发酵生产
        1.5.2 那西肽的提取工艺
        1.5.2.1 溶剂萃取法粗提
        1.5.2.2 精制
        1.5.3 那西肽的检测方法
    1.6 形态分化与生长代谢
    1.7 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
    1.8 研究目的、内容及路线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8.3 实验路线
第2章 诱变及基因组重排育种那西肽高产菌株
    2.1 实验材料
        2.1.1 出发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溶液
        2.1.3.1 微量元素(%)
        2.1.3.2 高渗溶液P(%)
        2.1.3.3 TES缓冲液
        2.1.3.4 酶溶液
        2.1.3.5 生理盐水
        2.1.4 药品与试剂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那西肽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2.2.1.1 诱变及筛选流程
        2.2.1.2 孢子悬液的制备
        2.2.1.3 LiCl最适浓度的选择
        2.2.1.4 ~(60)Co-y最佳诱变剂量的选择
        2.2.2 原生质体制备
        2.2.3 原生质体融合
        2.2.4 原生质体再生
        2.2.5 基因组重排
        2.2.6 重组菌株的稳定性
    2.3 那西肽效价测定
        2.3.1 生测法检测那西肽产量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那西肽含量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诱变育种结果
        2.4.1.1 LiCl 浓度的选择
        2.4.1.2 ~(60)Co-γ诱变剂量的选择
        2.4.1.3 诱变筛选结果
        2.4.2 融合出发菌株链霉素的最小抑制浓度试验
        2.4.3 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条件选择
        2.4.3.1 菌丝打碎
        2.4.3.2 溶菌酶浓度
        2.4.3.3 酶解时间
        2.4.3.4 酶解温度
        2.4.3.5 融合温度
        2.4.3.6 融合时间
        2.4.4 基因组重排育种结果
        2.4.4.1 第一轮原生质体融合筛选
        2.4.4.2 第一轮原生质体融合筛选
        2.4.4.3 第三轮原生质体融合筛选
        2.4.4.4 第四轮原生质体融合筛选
        2.4.4.5 基因重排育种结果
        2.4.5 菌株D92发酵产物那西肽的提取验证
    2.5 小结
第3章 高产菌株的形态分化、生长代谢及遗传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化学试剂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种子培养
        3.2.2 荧光染色
        3.2.2.1 摇床培养
        3.2.2.2 活细胞染色
        3.2.3 发酵参数测定
        3.2.3.1 菌体湿重测定
        3.2.3.2 那西肽效价测定
        3.2.4 融合株抗性表征
        3.2.5 DNA抽提
        3.2.6 核糖体S12蛋白位点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原始菌株和融合菌株D92在液体深层培养中菌丝形态分化
        3.3.2 摇瓶发酵曲线与生长的关联
        3.3.3 融合菌株那西肽抗性表征
        3.3.4 融合高产菌株核糖体S12蛋白序列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融合菌株D92罐上代谢及产物分离、纯化与验证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1 主要试剂
        4.1.3.2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培养
        4.2.1.1 种子培养
        4.2.1.2 10L罐上培养
        4.2.2 参数测定
        4.2.2.1 pH测定
        4.2.2.2 DNS法测定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
        4.2.2.3 氨基氮含量测定
        4.2.3 发酵产物分离提取
        4.2.3.1 有机试剂法
        4.2.3.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及再生
        4.2.3.3 静态吸附试验
        4.2.3.4 解吸性能试验
        4.2.3.5 树脂装柱及上样前准备
        4.2.3.6 提取流程
    4.3 实验结果
        4.3.1 发酵罐试验
        4.3.2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
        4.3.2.1 溶剂萃取法
        4.3.2.2 不同大孔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
        4.3.2.3 最佳吸附pH的选择
        4.3.2.4 最适洗脱剂的选择
        4.3.2.5 大孔树脂D-101分离纯化那西肽
        4.3.2.6 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所得样品抑菌活性比较
        4.3.3 提取结果验证
        4.3.3.1 波长测定
        4.3.3.2 薄层层析
        4.3.3.3 高效液相
        4.3.3.4 红外光谱分析
        4.3.3.5 一级质游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兽用抗生素诺西肽(nosiheptide)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那西肽残留研究[D]. 苏宝悦.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2]饲料和动物组织中那西肽的分析测定研究[D]. 谢景梦.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3]细菌素数据库的构建及信息分析[J]. 刘世财,范琳琳,鲍劲霄,刘潇翔,郑珩.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05)
  • [4]1株海洋来源Streptomyces sp.SCSIO 1682中那西肽(nosiheptide)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J]. 程伟鸽,桂春,鞠建华,李青连. 中国海洋药物, 2016(06)
  • [5]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的pH分段控制策略[J]. 赵世光,华骏,杨帆,李德才,薛正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11)
  • [6]表面活性剂对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发酵的影响[J]. 赵世光,李德才,薛正莲,吴安宁,周扬,华骏.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05)
  • [7]那西肽的发展状况及其发酵工艺研究进展[J]. 张小朋,曹春华,朱游子,丁瑜. 饲料工业, 2014(22)
  • [8]那西肽发酵过程关键技术分析与优化[D]. 杜建敏.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8)
  • [9]硫肽生物合成基因簇及细菌非编码RNA的挖掘与分析[D]. 李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10]那西肽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D]. 王超.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兽用抗生素那西肽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