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旋转测试的标准相关有效性

心理旋转测试的标准相关有效性

一、心理旋转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亚[1](2020)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不同材料心理旋转特点》文中研究说明多项研究表明,阅读障碍儿童由于存在视空间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导致无法使用有效的视觉加工策略,从而表现为阅读上的困难。视空间认知能力可以从可视化、方向和心理旋转(MR)三个方面考察,其中,心理旋转与阅读障碍的关系以及阅读障碍儿童在不同材料上的心理旋转特点是以往研究关注不多且存在争议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标准瑞文智力测验、识字量测验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IV教师评估量表,从新疆乌鲁木齐四所小学三、四、五年级1680名小学生中筛选出了阅读障碍组儿童(检出率为3.9%)和年龄匹配组儿童,并比较两组儿童在字母、汉字、图形三种不同材料上的心理旋转特点,以此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不同材料上的心理旋转特点。研究为三个部分:研究一考察了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字母材料上心理旋转的特点及加工策略。结果表明,旋转角度为0°、60°和120°时,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均呈现整体加工条件下的反应时小于局部加工条件下的反应时,即两组儿童都出现了整体加工优势。在整体加工条件下,旋转角度为0°、60°、120°时,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的反应时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即两组儿童在整体加工条件下都出现了心理旋转效应,但阅读障碍组的反应时明显比对照组长。在局部加工条件下,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的反应时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没有产生明显的差异,两组儿童的反应时在各旋转角度下也没有明显差异。此外,180°旋转角度整体加工条件下对照组的反应时长于局部加工条件下的反应时,即出现了局部加工优势。而两种加工条件下阅读障碍组的反应时无明显差别。在正确率方面,组别的主效应显着,阅读障碍组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二考察了阅读障碍儿童在汉字材料上心理旋转的特点及加工策略。结果表明,在反应时方面,在汉字条件下,旋转角度为0°、60°、180°时,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整体旋转的反应时显着小于局部旋转的反应时,出现了整体加工优势。在整体旋转条件下,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都表现为旋转角度为0°、60°的反应时均显着小于120°、180°,两组儿童在整体加工条件下都出现了心理旋转效应,且旋转角度为0°、180°时,阅读障碍组的反应时显着小于对照组。在局部旋转条件下,无论何种旋转角度,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的反应时随各旋转角度的增加无显着差异,且阅读障碍组的反应时显着小于对照组。在正确率方面,阅读障碍组的正确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研究三考察了阅读障碍儿童在图形材料上心理旋转的特点及加工策略。结果表明,在反应时上,图形材料整体旋转的反应时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图形材料局部旋转在旋转角度上无显着差异;对照组整体加工的反应时小于局部加工的反应时,即出现整体加工优势,而阅读障碍组的整体加工的反应时与局部加工的反应时没有显着差异。在正确率上,旋转角度、旋转类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在旋转角度为0°、60°的条件下,对照组和阅读障碍组儿童都表现出整体旋转的正确率显着大于局部旋转的正确率,出现了整体加工优势,但是阅读障碍组在旋转角度为180°条件下,表现为整体旋转的正确率显着小于局部旋转的正确率。在整体旋转条件下,当旋转角度为0°、60°、120°、180°时,两组儿童的正确率也随旋转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即出现了心理旋转效应,且阅读障碍组的正确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在局部旋转条件下,当旋转角度为0°、60°、120°、180°时,旋转角度的正确率不随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变化,且无论哪个旋转角度,阅读障碍组的正确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字母、汉字、图形中都表现出心理旋转加工的落后,而且这种落后在知觉编码阶段时就存在。(2)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的落后在不同文字材料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即在更依赖于字形加工的表意文字——汉字中表现为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都落后;更加依赖于语音加工的拼音文字——字母中仅表现为整体加工上的落后。(3)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图形心理旋转时与正常儿童一样,对字母、汉字和图形三种材料中都出现了整体加工优先效应,并且在整体加工时,产生了心理旋转效应,即:对表象进行了操作。在局部加工时,没有产生心理旋转效应,即没有对表象进行操作。

郝嘉佳,陈英和,刘拓,白学军[2](2019)在《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的编制和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编制《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并初步考察了8~15岁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首先,确定一般思维能力的结构包括具体形象思维、形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其次,以心理旋转、图形折叠与展开、形象归纳推理、形象演绎推理、抽象归纳推理、抽象演绎推理、辩证思维为测验任务,并借鉴经典测验形成题库。选取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共计1900余名学生为被试。经预试和测验修订,最终形成《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结果表明:《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的难度适中,项目区分度较好,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初步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的一般思维能力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不同维度的思维能力发展模式不同,并存在各自的发展敏感期。

雷媛[3](2019)在《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促进初中生空间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能力作为人类的基本智能之一,是与言语能力相对应的另一个独立的智力结构,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创造发明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也是当代学生获得学业成就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3D打印技术作为3D建模成果实体化的主要技术之一,是3D建模与教育结合实现的主要途径,3D建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提升学生空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学习如何构建3D模型的过程与学习者的空间能力密切相关,3D建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空间能力。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3D打印是否可提升学生的空间能力,而少有研究探究3D打印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能力。本研究以工科的CDIO理念为基础,借鉴R.J.Urbanic提出的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学习活动流程,选取了适合进行迭代设计的课程主题,设计了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采用非对等控制组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从空间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空间知觉能力、心理旋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入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作品分析等方法探索了该课程对初中生空间能力的影响。即主要围绕(1)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能否更显着地提升初中生的空间能力?(2)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初中生空间能力的何种组成部分提升效果更为明显?(3)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不同性别初中生的空间能力提升效果是否有显着差异?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通过以上实验,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与传统的3D打印课程相比,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更能显着提升初中生的空间能力;(2)与传统的3D打印课程相比,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初中生的心理旋转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3)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在促进女生空间想象能力方面较男生更为显着。本研究聚焦于3D打印课程对初中生空间能力的影响,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对3D打印走进信息技术课堂的需求出发,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参考CDIO理念下的3D打印学习活动流程,开发出一套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通过准实验研究探索该课程能否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空间能力,并关注此过程中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带来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并且为创新教育新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罗玛[4](2018)在《“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能力在科学教育改革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它是解决科学问题、开展科学探究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在国际科学教育发展变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的背景之下,本论文围绕“证据推理”科学推理能力(SERA)展开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结合多领域的学理探讨,廓清了“证据推理”科学推理能力的概念内涵,强调的是从已有经验、问题情境中识别、转换、形成证据,利用证据进行推理,从而获得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首先对课程标准等文本展开分析,结合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证据推理”,获得能力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整合“证据”和“推理”两方面的复杂性水平,利用专家调查加以修正,最终构建出科学而实用的“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框架。围绕能力框架,进行“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测评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形成初步工具之后开展试测调查,以此检验评价工具质量,根据数据结果对工项目具进行修正、调整,最终形成可以用于正式测评的、质量合格的“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测评工具。运用测评工具,测查了2261名初中学生的能力表现。利用SPSS 22.0与WINSTEPS 3.72.0软件对答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年级、性别和学业等级3个变量上,初中生的SERA表现均具有显着差异;结合框架中的能力水平和个体访谈案例,详细比较了学生在3个变量上的表现特征和差异。遵循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思路,“证据推理”科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包含两个阶段。在模型开发阶段,首先进行理论探究,探寻并确定了阅读学业成就、空间能力、数学学业成就、科学学业成就和科学兴趣5个可能的影响因素,界定出可识别的SERA影响因素模型,从测量模型、结构模型和完整的结构方程模型三方面分别报告。基于此,在模型评估阶段,编制问卷、选择工具,对各因素进行调查,利用SEM统计技术和AMOS 22.0分析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适配检验,尝试建立影响因素与被试群体SERA表现之间的关系路径,进而发展形成SERA的影响因素模型。承接影响因素模型评估阶段的工作,根据模型质量评价数据,对初步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正,使之成为一个较佳模型,确保模型兼具理论意义和统计质量。其后,将模型用于不同群组样本之间的共变结构分析,包括复核效化检验和调节效应分析两个部分。据此,进一步讨论和检验了影响因素模型的质量,同时深入地分析、比较了不同群组的样本在模型结构上的差异。“证据推理”科学能力对科学学习和学生素养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这一关键概念,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展开了测评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获得了丰富的实证数据结果,达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本研究为科学教育研究、能力测评与诊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间接地为提升推理能力、发展高阶思维、形塑学科素养、促进科学学习提供了支持,也为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同时,在测评工具优化、样本选择、影响因素模型修正等方面还需更加完善,由此启发后续研究的实施方向。

牛更枫[5](2017)在《网络自我扩展的概念结构、测量及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不仅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还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这势必会对个体的发展适应带来巨大的影响。伴随着这一趋势,网络心理与行为相关的研究得到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现有的研究在网络使用对个体生理、社会性发展、以及认知思维的影响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个体心理宇宙的中心,自我不仅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也一直是心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但现有的研究对网络使用与自我关系的关注还相对较少,并缺乏系统性。在自我的社会建构理论,特别是自我扩展模型理论的视角下,本研究结合多种研究方法,从自我扩展的视角探讨了网络使用与自我的关系,即网络对自我的扩展。本研究首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了网络自我扩展的基本概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随后使用实验法,在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上,从自我相关信息加工优势的视角为网络自我扩展提供进一步的实证佐证;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网络自我扩展与自我认知结构的关系,从自我认知结构的视角为网络自我扩展提供实证佐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网络自我扩展的社会适应功能。(1)为初步明晰网络自我扩展的基本概念结构,对15名大学生进行访谈,并进一步采用研究者协同一致的质化研究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自我扩展是指个体在网络使用中为自我扩展了新内容的过程,且自我扩展会发生在多种网络使用情境中:网络游戏、网络交往(即时通讯、社交网站以及贴吧论坛)、网络购物和网络搜索等活动中均会出现自我扩展现象;网络使用中的自我扩展依赖于两个基本的途径——新角色和身份,以及新经历和体验,且这两种体验和感受普遍存在于个体的网络使用过程中。网络中的自我扩展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新身份和角色的获得、知识/资源的增加、能力感的提升、新视角的获得和个人成长。(2)为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基于现实生活中自我扩展的测量工具,并结合研究一中的访谈内容,编制了初始问卷项目,随后分别在41 1名和486名大学生中进行初测和正式施测,并基于回收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表明:最终版本的网络自我扩展问卷共有16个项目,包括三个维度,即“新体验的获得”、“成长感的获得”以及“能力感的提升”。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可作为个体网络自我扩展的有效测量工具。(3)由于网络自我扩扩展是一种新的现象和概念,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佐证。本研究拟从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视角,在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上为网络自我扩展提供实证依据。在行为实验中,以5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以被试的真实名字、常用网名、好友名字,以及一个名人名字为实验材料,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范式的研究结果发现:被试搜索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常用网名的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且两者均显着快于作为对照的好友名字和名人名字;在ERP实验中,以15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被试的真实名字、常用网名、以及一个名人名字和一个陌生人名字为实验材料,采用Oddball实验范式,使用BP脑电系统进行脑电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真实姓名和常用网名诱发的P3波幅和潜伏期不存在显着差异,且这两者诱发的P3的波幅显着高于名人名字和陌生人名字诱发的P3波幅,这两者诱发的P3的潜伏期也显着长于名人名字和陌生人名字诱发的P3潜伏期。这表明在行为和认识神经层面上,个体对网络自我相关信息(常用网名)和现实自我相关信息(真实姓名)有着一致的加工优势,这表明网络中的自我也被个体纳入了自我的范畴。这就从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视角为网络自我扩展提供了实证依据。(4)为进一步从自我认知结构的视角为网络自我扩展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使用网络自我扩展问卷、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和自我复杂性测验对8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网络自我扩展对自我概念清晰性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复杂性则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网络自我扩展对个体自我认知结构的不同侧面都有着显着的影响,即网络自我扩展也会反应在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上。这就从自我认知结构的视角为网络自我扩展提供了实证依据。(5)为探讨网络自我扩展的社会适应价值,本研究使用网络自我扩展问卷、网络使用强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绪平衡量表,对110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网络使用与网络自我扩展呈显着正相关;网络自我扩展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均呈显着正相关,与抑郁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网络自我扩展能在网络使用对个体社会适应指标(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和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表明网络自我扩展具有和现实自我扩展相似的社会适应价值,并且它还是网络使用对个体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心理学的核心研究主题,从自我扩展的视角,围绕网络与自我的关系,对网络自我扩展的概念结构、测量、实证依据和社会适应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网络扩展了个体的自我,即个体的网络自我是其现实自我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网络和自我本质的认识,以及网络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还有助于整合有关网络与自我相关领域的研究,并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看待网络对个体的影响。

康麒[6](2015)在《《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的编订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编制《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研究,在基层部队的雷达操纵员岗位初步应用,总结该岗位的一般能力特点并尝试进行雷达操纵员岗位新训人员一般能力发展的预测性研究。方法:运用重测信度法和pearson相关法计算相关,研究重测信度以及效标关联效度;运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研究结构效度;运用pearson相关法研究本量表与韦氏智力测验、在校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运用t检验、pearson相关法观察雷达操纵员与普通军人各项能力问卷的统计学差异;连续跟踪记录雷达操纵员岗前培训班人员的一般能力变化。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存在的5个独立维度(KMO=0.78,P<0.01);在内部一致性方面,各维度的系数维持在0.82到0.91的范围内,而量表的系数则为0.89;在相关性方面,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r值在0.47到0.78的范围内,且P小于0.01,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各维度之间的r值在0.19到0.67的范围内,且P小于0.05,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问卷总分与被试年龄无显着相关;根据r值与P值的大小,问卷各维度与各门学科考试成绩以及韦氏智力测验部分都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在基层部队针对雷达操纵员岗位进行了初步运用,与普通岗位军人一般能力进行比较,雷达操纵员在空间感觉(t=6.687,P=0.002)、相似性(t=5.260,P=0.01)、数学计算(t=5.005,P=0.018)三个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在对雷达操纵员岗前培训班人员进行持续跟踪测量,空间感觉、数学计算两个维度有统计学差异,相似性维度变化不明显。结论:《军人一般能力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基层部队的实际使用中,能够体现出特殊技能岗位的一般能力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王飞[7](2015)在《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认知能力也称为空间能力(spatial ability),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特殊的能力,是一种将非语言性的信息在头脑中生成、保留、检索、转化成有结构的表象图像的能力,空间能力的研究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定向越野运动是参与者借助指北针和定向越野地图完成的运动,定向越野离不开地图,而定向越野地图是地图产品的一种,定向越野识图即地图识读的研究属于地图学的研究范畴。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基于地图的地图空间认知和地理空间认知,地图学或是地理学与认知学的交叉学科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此类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得知地图产品是空间认知的结果,是空间认知能力的图形化表述,地图的识图过程即认知过程它遵循空间认知过程的规律,定向越野的识图能力与空间能力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空间能力的研究方法探索空间能力的强弱对于识图能力的影响,然而运用空间认知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定向越野领域专门考查个体识图能力的研究比较匮乏。本研究通过认知侧化成套测验(cognitive lateralitybattery,CLB)空间能力的四项分测验:定位测验、三维旋转测验、图画完形测验及积木连接测验,探讨了不同专业、不同运动经验、不同接触定向越野运动程度的本科学生空间能力的差异,同时利用定向越野识图能力测试得到不同空间认知能力个体的识图测验成绩,并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差异性及规律性,考查了三维旋转测验是否能有效预测空间认知能力、空间能力测验预测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有效性问题,为定向越野运动的科学选材、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日常教学提供了可依据的理论支持。本研究根据不同专业类型(体育专业、普通理科类专业、普通文科类专业)、不同定向越野学习经验(是否有定向越野知识学习经验)、不同定向越野运动接触程度(是否经历持续性、专业化定向越野训练)抽取四组测验对象:1、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完成定向越野学习并成绩合格的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2、山东师范大学定向越野运动队成员并参加山东省第二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至少取得一项前八名成绩的选手16人(男8人、女8人);3、普通文科类专业(历史系、文学系)没有定向越野学习经验的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4、普通理科类专业(数学系、信息工程系)没有定向越野学习经验的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抽取的四组测验对象分别先后进行两个测验,第一个测验为认知侧化成套测验,本测验分为四部分,分别来研究不同专业类型(体育专业、普通理科类专业、普通文科类专业)、不同定向越野学习经验(是否有定向越野知识学习经验)、不同定向越野运动接触程度(是否经历持续性、专业化定向越野训练)的大学生空间定位测验、三维旋转测验、图画完形测验及积木连接测验四项不同的能力及总体空间能力的差异性。所有被试在认知侧化成套测验之后进行定向越野识图能力测试,并探索不同空间能力下定向越野识图反应时及识图能力的差异性及规律性,考查不同组别认知侧化成套测验四项分测验中的哪一项或者是哪几项对于预测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有效性问题,空间认知能力对于定向越野识图的影响性问题,以及三维旋转测验是否能有效预测空间能力的问题。本研究综合测验结果,经过有效的数据处理并分析、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是:1.不同专业类型(体育专业、普通理科类专业、普通文科类专业)、不同定向越野学习经验(是否有定向越野知识学习经验)、不同定向越野运动接触程度(是否经历持续性、专业化定向越野训练)的学生的空间能力存在差异性,识读定向越野地图的能力存在差异性。2.空间认知能力对于识读定向越野地图的能力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空间定位能力和心理旋转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3.经过定向越野学习并且进行长期训练的定向越野运动员在空间认知能力上表现出较大优势,定向越野地图的识图能力表现出较大优势。4.三维旋转测验能较好的预测被试的空间能力及定向越野识图能力。

雷文斌,刘峰[8](2014)在《语言线索下视觉空间知觉任务的性别差异》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不同方位辨别方式的男女差异,采用自编的经过心理测量学检测符合指标的空间知觉量表和三个语言线索下方位辨别任务范式实验,在测验和实验3中设计两种空间知觉加工方式,即东西南北和前后左右;在实验1中设计东西南北;在实验2中设计前后左右。测验,实验1和实验3均发现,在东西南北方位辨别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且男生优于女生;测验,实验2和实验3均发现,在前后左右方位辨别上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这表明男生更擅长于使用东西南北的方位辨别方式。

李靖,蒋毅,尚永健,邵永聪[9](2014)在《不同空间能力个体二维心理旋转测验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空间能力个体二维旋转图形测验成绩验证二维心理旋转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方法将某军校88名健康男性学员进行认知分化成套测验,选择测验成绩好的24名设为高空间能力组(n=24),成绩差的24名设为低空间能力组,比较两组二维旋转图形测验成绩。结果与低空间能力组比较,高空间能力组二维旋转图形测验单位时间正确数高、平均反应时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言语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旋转图形测验对不同空间能力个体有着较好的预测效度,是空间能力测量的较好指标。

康麒,武圣君,刘旭峰[10](2014)在《军人一般能力测验的信度及效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编制《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问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研究。方法运用重测信度法和pearson相关法计算相关,研究重测信度以及效标关联效度;运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研究结构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存在的5个独立维度(KMO=0.78,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20.91之间;问卷中各维度之间具有显着相关(r=0.190.67,P<0.05),各维度与总分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0.470.78,P<0.01),表明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问卷总分与被试年龄无显着相关;问卷各维度与韦氏智力测验相应部分有显着相关(r=0.6150.977,P<0.01);问卷各维度得分与20门学习科目考试成绩有显着相关(r=0.4360.983,P<0.01),表明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结论《军人一般能力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二、心理旋转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旋转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不同材料心理旋转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发展性阅读障碍
    1.2 视空间认知能力
    1.3 心理旋转
2 文献综述
    2.1 阅读障碍儿童视空间认知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阅读障碍儿童视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阅读障碍的视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综述
    2.2 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的研究综述
        2.2.1 心理旋转的理论假说
        2.2.2 心理旋转的特征
        2.2.3 阅读障碍心理旋转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实践意义
4 研究过程
    4.1 阅读障碍的筛选
        4.1.1 筛选工具
        4.1.2 筛选过程
    4.2 研究一:字母材料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探究
        4.2.1 实验目的
        4.2.2 被试
        4.2.3 研究假设
        4.2.4 实验设计
        4.2.5 实验实施
        4.2.6 实验材料和程序
        4.2.7 结果
        4.2.8 讨论
    4.3 研究二:汉字材料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探究
        4.3.1 实验目的
        4.3.2 被试
        4.3.3 研究假设
        4.3.4 实验设计
        4.3.5 实验实施
        4.3.6 实验的材料和程序
        4.3.7 结果
        4.3.8 讨论
    4.4 研究三:图形材料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探究
        4.4.1 实验目的
        4.4.2 被试
        4.4.3 研究假设
        4.4.4 实验设计
        4.4.5 实验实施
        4.4.6 实验的材料和程序
        4.4.7 结果
        4.4.8 讨论
5 综合讨论
    5.1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视空间认知能力落后
    5.2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落后的普遍性和不同文字材料的特异性
        5.2.1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落后具有普遍性
        5.2.2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落后具有不同的文字特异性
    5.3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落后的原因
        5.3.1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视知觉编码能力落后
        5.3.2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视知觉局部加工能力落后
    5.4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整体加工优先效应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识字量测验(部分)
    附录2 :瑞文推理测验标准版(部分)
    附录3 :复合字母材料(部分)
    附录4 :复合汉字材料(部分)
    附录5 :复合图形材料(部分)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的编制和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编制
    2.1 测验构想
    2.2 初步编制测验
    2.3 筛选题目
        2.3.1 被试
        2.3.2 项目分析
3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质量分析
    3.1 被试
    3.2 施测过程
    3.3 项目分析
    3.4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信度分析
        3.4.1 内部一致性信度
        3.4.2 重测信度
    3.5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效度分析
        3.5.1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结构效度分析
        3.5.2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3.6 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的初步应用
4 讨论
    4.1 一般思维能力的结构
    4.2 测验的质量
    4.3 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
5 结论

(3)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促进初中生空间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变化对学生空间能力的新要求
        1.1.2 3D打印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1.1.3 3D打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空间能力
        2.1.2 CDIO理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建造主义
        2.2.2 项目式学习
    2.3 国内外3D打印促进空间能力发展研究综述
        2.3.1 提高空间能力的技术
        2.3.2 提高空间能力的教学法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变量控制与实施程序
        3.4.1 变量控制
        3.4.2 实施程序
    3.5 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设计
        3.5.1 课程内容构建
        3.5.2 学习活动流程设计
        3.5.3 建模与切片软件
    3.6 研究工具
        3.6.1 空间能力量表
        3.6.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6.3 访谈提纲
        3.6.4 作品评估标准
第4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学生空间能力的总体影响
        4.1.1 学生空间能力量表数据分析与讨论
        4.1.2 学生小组主题作品分析与讨论
        4.1.3 学生空间能力访谈数据分析与讨论
    4.2 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学生空间能力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
        4.2.1 学生空间知觉能力分析与讨论
        4.2.2 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分析与讨论
        4.2.3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讨论
        4.2.4 空间能力组成部分提升效果分析与讨论
    4.3 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不同性别学生空间能力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与传统3D打印课程相比,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更能显着提升初中生的空间能力
        5.1.2 与传统3D打印课程相比,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对初中生的心理旋转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5.1.3 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在促进女生空间想象能力方面较男生更为显着
    5.2 研究启示与展望
        5.2.1 启示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顺应科学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
        1.1.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
        1.1.3 突显科学学科素养及思维培养
    1.2 概念界定
        1.2.1 “证据推理”的词源分析
        1.2.2 相关概念的厘清
        1.2.3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内涵
    1.3 研究现状
        1.3.1 证据推理的相关研究
        1.3.2 推理的心理科学实验
        1.3.3 推理能力的测评工具
        1.3.4 推理能力的发展研究
        1.3.5 推理能力的影响作用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框架模型的构建
    2.1 研究方案
    2.2 课程文本中的“证据推理”
        2.2.1 课标文件词频分析
        2.2.2 “证据推理”的描述与要求
    2.3 课堂教学中的“证据推理”
        2.3.1 思路与方法
        2.3.2 分析与示例
        2.3.3 讨论与启发
    2.4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框架的初步构建
        2.4.1 “证据”的复杂性
        2.4.2 “推理”的复杂性
        2.4.3 初步框架的提出
    2.5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框架的修正
        2.5.1 调查方法与实施
        2.5.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5.3 能力框架的确立
    2.6 研究小结
第3章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
    3.1 研究方案
        3.1.1 测量的理论方法
        3.1.2 工具的研制思路
    3.2 测评工具的设计
        3.2.1 项目编制的原则
        3.2.2 项目对应与评分
    3.3 测评工具的检验
        3.3.1 第一轮小样本试测
        3.3.2 第二轮试测的概述
        3.3.3 第二轮试测的数据结果
    3.4 测评工具的修正
    3.5 研究小结
第4章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表现特征的分析
    4.1 研究方案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样本
        4.1.3 数据处理
    4.2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总体特征
        4.2.1 描述统计与总体能力
        4.2.2 学生的SERA水平分布
    4.3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年级特征
        4.3.1 不同年级的SERA水平分布
        4.3.2 不同年级的SERA差异检验
        4.3.3 不同年级的作答案例分析
    4.4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性别特征
        4.4.1 不同性别的SERA水平分布
        4.4.2 不同性别的SERA差异检验
        4.4.3 不同性别的作答案例分析
    4.5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学业等级特征
        4.5.1 不同学业等级的SERA水平分布
        4.5.2 不同学业等级的SERA差异检验
        4.5.3 不同学业等级的作答案例分析
    4.6 研究小结
第5章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开发与评估
    5.1 研究方案
        5.1.1 研究目标
        5.1.2 研究方法
        5.1.3 研究思路
    5.2 理论探究
        5.2.1 证据推理与认知过程
        5.2.2 认知能力与多元智能
        5.2.3 影响SERA的认知因素
        5.2.4 影响SERA的非认知因素
    5.3 模型界定与识别
        5.3.1 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5.3.2 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
        5.3.3 影响因素的统合模型
        5.3.4 影响因素模型的识别
    5.4 影响因素的测量调查
        5.4.1 影响因素的数据收集工具
        5.4.2 影响因素的数据收集过程
        5.4.3 影响因素测量的数据预分析
    5.5 参数估计与适配检验
        5.5.1 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5.5.2 结构模型的参数估计
        5.5.3 统合模型的参数估计
        5.5.4 假设模型的适配检验
第6章 “证据推理”科学能力影响因素模型的修正与应用
    6.1 模型修正与模型质量
        6.1.1 测量模型的修正与适配
        6.1.2 统合模型的修正
        6.1.3 修正后的统合模型质量
    6.2 模型的复核效化
        6.2.1 检验策略
        6.2.2 检验过程
        6.2.3 检验结果
    6.3 模型的调节效应
        6.3.1 调节变量的选择
        6.3.2 年级的调节效应
        6.3.3 性别的调节效应
    6.4 研究小结
第7章 研究的讨论与总结
    7.1 相关问题讨论
    7.2 研究结论
    7.3 研究启示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5)网络自我扩展的概念结构、测量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自我
        1.1 自我的界定及其成分
        1.2 自我的相关理论
        1.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
        1.2.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
        1.2.3 符号互动论
        1.2.4 自我的社会建构理论
        1.3 自我认知的来源及其结构
        1.3.1 自我认知的来源
        1.3.2 自我认知的结构
        1.4 自我扩展模型
        1.4.1 自我扩展模型的基本观点
        1.4.2 关系情境中的自我扩展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1.4.3 关系情境之外的自我扩展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1.4.4 自我扩展的测量
        1.5 自我参照加工及其对自我扩展的佐证
        1.5.1 自我参照加工
        1.5.2 自我参照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1.5.3 自我参照加工对自我扩展的佐证
    2 网络使用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2.1 网络使用对个体生理健康的影响
        2.2 网络使用对个体社会性发展和适应的影响
        2.3 网络使用对个体认知的影响
    3 网络使用与自我的关系
        3.1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
        3.2 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3.2.1 自我呈现的概念及功能
        3.2.2 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呈现
        3.3 网络使用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
        3.4 网络自我
        3.4.1 网络自我的概念界定
        3.4.2 虚拟自我认同和网络人格
        3.5 网络与自我扩展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1.1 现有研究不足
        1.2 本研究拟讨论的问题
    2 研究总体设计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网络自我扩展的概念与结构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参与者
        2.2 访谈提纲
        2.3 数据收集
        2.4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二 网络自我扩展问卷的编制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2.2 研究工具
        3 研究结果
        3.1 初测问卷的编制
        3.2 初测问卷的施测与正式问卷的形成
        3.2.1 项目分析结果
        3.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3.3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3.4 正式问卷的效度分析
        3.4.1 结构效度分析
        3.4.2 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三 网络自我的扩展: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视角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1: 体对网络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行为实验研究
        2.1 研究被试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程序
        2.4 结果与分析
        3 子研究2: 个体对网络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ERP研究
        3.1 研究被试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程序
        3.4 ERP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3.5 结果
        3.5.1 行为数据分析结果
        3.5.2 ERP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行为结果
        4.2 ERP结果
        5 结论
    研究四 网络自我扩展:自我认知结构的视角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2.2 研究工具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五 网络自我扩展的社会适应功能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2.2 研究工具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与控制
        3.2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3.3 中介效应分析
        3.3.1 网络自我扩展在网络使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3.3.2 网络自我扩展在网络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3.3.3 网络自我扩展在网络使用对抑郁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网络自我扩展的概念与结构
    2 网络自我扩展的测量
    3 网络自我扩展的实证依据
        3.1 自我相关信息加工优势的视角
        3.2 自我认知结构的视角
    4 网络自我扩展的社会适应功能
    5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其意义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
    6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6.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的编订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能力
    2 能力的分类
    3 一般能力
问题提出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第一部分《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的编订
    1 量表编写
    2 受试对象
    3 量表分析设计及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第二部分《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在雷达操纵员岗位的应用
    1 受试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概述
        2.1.1 空间认知能力的概念研究
        2.1.2 空间认知能力水平发展的研究
        2.1.3 空间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2.1.4 空间认知能力的测量方法研究
        2.1.5 空间认知能力的可塑性研究
    2.2 地图空间认知的研究概述
        2.2.1 基于地图的空间认知研究
        2.2.2 定向越野地图识图过程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实验法
4 测验
    4.1 测验一
        4.1.1 被试
        4.1.2 测验材料
        4.1.3 测验任务及过程
    4.2 测验二
        4.2.1 被试
        4.2.2 测验材料
        4.2.3 测验任务及过程
        4.2.4 测验成绩生成
5 结果与分析
    5.1 空间认知能力、识图反应时和识图能力的描述统计
    5.2 空间认知能力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5.3 空间认知能力、定向越野识图能力性别、专业差异与分析
    5.4 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预测作用及学习的调节效应及分析
        5.4.1 对识图能力的预测作用及学习与否的调节效应
        5.4.2 对识图反应时的预测作用及学习与否的调节效应
    5.5 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能力的预测作用及学习程度的调节效应与分析
        5.5.1 对识图反应时的预测作用及学习程度的调节效应
        5.5.2 对识图反应时的预测作用及学习程度的调节效应
6 讨论
    6.1 空间认知能力的差异
    6.2 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的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语言线索下视觉空间知觉任务的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测验
    2.1 目的
    2.2 方法
        2.2.1 被试
        2.2.2 材料
        2.2.3 研究程序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3 实验一男女在东西南北方位加工方式上辨别方位的差异
    3.1 目的
    3.2 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2.4 实验设计
    3.3 结果分析
4 实验二男女在前后左右加工方式上辨别方位的差异
    4.1 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3 实验程序
        4.2.4 实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5 实验三男女在不同加工方式上对方位辨别的影响
    5.1 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3 实验程序
        5.2.4 实验设计
    5.3 结果与分析
6 总讨论
7 结论

(9)不同空间能力个体二维心理旋转测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空间能力个体二维立方体测验成绩比较
    2.2 不同空间能力个体言语智商比较
3 讨论

(10)军人一般能力测验的信度及效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测验简介
    1.3 关联校标测验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重测信度分析
    2.2 结构效度分析
    2.3 与年龄相关
    2.4 与韦氏智力测验相关
    2.5 与学业成绩相关分析
3 讨论

四、心理旋转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不同材料心理旋转特点[D]. 李金亚.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2]儿童青少年一般思维能力测验的编制和初步应用[J]. 郝嘉佳,陈英和,刘拓,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05)
  • [3]基于CDIO理念的3D打印课程促进初中生空间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D]. 雷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证据推理”科学能力的实证研究[D]. 罗玛.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网络自我扩展的概念结构、测量及其实证研究[D]. 牛更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6]《军人一般能力测验》量表的编订及应用[D]. 康麒.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4)
  • [7]空间认知能力对定向越野识图影响的研究[D]. 王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语言线索下视觉空间知觉任务的性别差异[J]. 雷文斌,刘峰. 心理学探新, 2014(06)
  • [9]不同空间能力个体二维心理旋转测验比较研究[J]. 李靖,蒋毅,尚永健,邵永聪.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11)
  • [10]军人一般能力测验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 康麒,武圣君,刘旭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1)

标签:;  ;  ;  ;  ;  

心理旋转测试的标准相关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