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一、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彭成[1](2021)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生物力学变化特点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建立L3-5模型(正常模型)、L4-5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模型以及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弓根钉内固定模型三种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体腰椎在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时,继而分析出三种模型的上位邻近节段应力变化,从力学角度比较三种模型上位邻近节段生物力学变化强度特点。方法通过采集一名正常成人的腰椎CT影像数据(DICOM格式),依次导入Mimics17.0 软件、Geomagic wrap2017 软件、UG 建模软件、Abaqus6.14 软件,建立L3-5模型(正常模型)、L4-5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模型以及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弓根钉内固定模型。比较三个模型在各个方向施加负荷模拟人体运动时L3-4椎间盘的最大膨出值与最大内陷值,以及L3-4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峰值。结果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弓根钉内固定模型与正常模型的L3-4椎间盘的最大膨出值与最大内陷值较L4-5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模型明显增大,且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弓根钉内固定模型较正常模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弓根钉内固定模型与正常模型在左侧弯、右侧弯、左轴向旋转、轴向旋转时L3-4的纤维环应力峰值明显大于L4-5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模型,且L4-5全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弓根钉内固定模型纤维环应力峰值明显大于正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可以引起邻近节段椎间盘发生生物力学改变也就是加重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图14表4

程远培[2](2021)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与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探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L5-S1节段CLDH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8月到2019年12月采用PELD治疗的42例L5-S1节段CLDH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腰椎X线、CT和MRI检查,均被确诊为单节段CLDH。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PEID组(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一组为PETD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比较PEID组和PETD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前Oswestry功能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PEID组和PETD组的临床疗效(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的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比较PEID组和PET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PEID组和PETD组共计4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4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7.40±8.36岁,平均BMI为26.32±3.58,平均病程20.71±29.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57±2.98个月。PEID组和PETD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随访时间、术前VAS评分和术前ODI指数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PEID组和PETD组患者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96±0.62,2.46±0.51,2.17±0.48,1.75±0.44,1.46±0.51;3.28±0.75,2.78±0.73,2.39±0.70,1.89±0.58,1.72±0.46),较术前(7.63±0.97;7.50±0.92)显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和PETD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ODI指数分别为(23.58±4.21,19.42±4.02,16.58±4.02;26.44±5.47,22.00±5.39,18.44±4.58),较术前(70.83±9.80,71.11±12.49)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和PETD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指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PEID组患者均明显小于PETD组(P<0.05)。根据末次随访时改良的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在PEID组:优13例,良9例,可2例,差0例,其优良率91.67%;在PETD组: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1例,其优良率88.89%,PEID组和PETD组患者在优良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PEID和PETD两种手术方式采用超声骨刀、可变向磨钻等特殊工具处理钙化椎间盘,治疗CLDH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CLDH的良好微创手术技术。2.PEID和PETD两种手术方式治疗L5-S1 CLDH的优良率相近。3.与PETD相比,PEID的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工作通道活动范围更大,钙化椎间盘切除及神经根减压更充分等优势。4.PEID更适用于L5-S1节段、肥胖及高髂嵴的CLDH患者。

钟锡锋[3](2021)在《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脊柱骨科住院部住院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研究的患者一共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2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内镜组);B组患者2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全部由科室同一组医师团队操作完成,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责任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切口方面比较,内镜组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发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相互的作用对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内镜组术后第1天、第14天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术后第1天、第14天的ODI评分要优于开放减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内镜组优良率为92%;开放组优良率为88%,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均有良效。(2)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脊柱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微创性及可行性。

胡伟雄[4](2020)在《健腰通络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分析陈博来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总结其治痹经验。2.观察健腰通络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探寻安全有效、可行性强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1.收集陈博来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门诊处方,通过SPSS Statistics 22.0描述性分析、复杂聚类分析及SPSS Modeler14.1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2.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健腰通络方,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片,两组均给予针灸及红外线激光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中医症候评分量表,以量表积分的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次要评价指标: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三个访视点进行评测,随时记录试验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双人录入和管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先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治疗过程中重复测量的中医症候评分量表、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取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收集112个门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涉及药物76味,统计分析结果提示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牛膝、白芍、茯苓、川芎等16味;常用的药对有当归-白芍、杜仲-牛膝、白芍-川芎等,聚类分析以桑寄生、独活、川芎、牛膝、白芍、全蝎、桂枝、茯苓此八味药最为重点。2.基线比较:最终纳入本研究的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分布、病程、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具有可比性。3.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无治愈病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他评价指标:治疗2周、治疗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中医症候、VAS评分、JOA评分、0DI评分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在改善下肢痹痛、肢体麻木、冷痛沉重等中医症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比较:试验过程中,两者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得到陈博来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药为桑寄生、独活、川芎、牛膝、白芍、全蝎、桂枝、茯苓,此乃陈博来教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健腰通络方加减化裁。2.健腰通络方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短期临床疗效,在缓解疼痛情况、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与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片疗效相当。3.健腰通络方在改善下肢痹痛、肢体麻木、冷痛沉重等中医症候方面的临床效果优于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片。4.健腰通络方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良生[5](2019)在《经皮脊柱内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如何降低学习曲线。2.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和后路开放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OLM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16例应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单节段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男64例、女52例,平均34.8(15-61)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在术后1周、3月、6月、1年进行随访,通过患肢疼痛VAS评分、腰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2.使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MEDLINE等数据库对上述两种术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以英文撰写的试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两名审稿人分别提取数据,并对偏倚风险进行评估。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研究结果:1.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9.2±10.3min、出血量8.4±2.7ml、术后住院时间1.5±0.8d,并发症率2.6%;末次随访率为96.55%,复发率为1.8%;患肢疼痛VAS评分术后1周(2.9±1.8)、3月(2.0±1.1)、6月(1.7±0.8)、12月(1.2±1.2)较术前(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部改良ODI评分术后1周(16.2±1.7)、3月(15.5±1.9)、6月(11.8±2.3)、12月(9.5±2.4)较术前(37.6±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显示,优64例,良37例,9例可以及2例差;优良率为90.2%。2.Meta分析最终共纳入11篇文献研究,3项随机对照研究,8项非随机对照研究,所有纳入的研究都被评估为适度到高质量。研究中共涉及1826名患者,末次随访获得患者1763名(随访率96.5%)。其中PELD治疗组患者744名,OLMD治疗组患者1082名。在治疗单节段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中,两者均安全有效。在手术时间(WMD=-9.42,95%CI:-19.070.23,I 2=94%,P=0.06)、并发症率(OR=1.23,95%CI:0.742.07,I 2=43%,P=0.43)、复发率(OR=1.09,95%CI:0.681.75,P=0.72)、腰痛VAS评分(术前亚组:WMD=0.28,95%CI:-0.340.91,P=0.37,术后12月亚组:WMD=-0.13,95%CI:-0.520.26,P=0.51,术后24月亚组:WMD=-1.16,95%CI:-2.330.01,P=0.05)、腿痛VAS评分(术前亚组:WMD=0.01,95%CI:-1.871.89,P=0.99,术后12月亚组:WMD=-0.13,95%CI:-0.520.26,P=0.51,术后24月亚组:WMD=-2.70,95%CI:-9.964.55,P=0.47)、ODI指数(术前亚组:WMD=0.01,95%CI:-1.871.89,P=0.99,术后12月亚组:WMD=-0.13,95%CI:-0.520.26,P=0.51,术后24月亚组:WMD=-2.70,95%CI:-9.964.55,P=0.47)及MacNab标准优良率(OR=1.14,95%CI:0.841.53,I 2=0%,P=0.40)方面PELD治疗组较OLMD治疗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住院时间(WMD=-4.09,95%CI:-5.79-2.39,I 2=95%,P<0.00001)与复工时间(WMD=-2.21,95%CI:-2.54-1.88,I 2=28%,P<0.00001)上PELD更具优势,但OLMD组具有更低的再手术率(OR=1.77,95%CI:1.192.64,I 2=0%,P=0.005)。系统评价显示PELD切口更小、出血量更少,有利于防止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孔狭窄,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OLMD辐射量更少;两者在术后生活质量、椎间盘MRI信号改变、终板Modic分型及小关节突退变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备临床推广价值。2.PELD技术的住院时间与复工时间更短、更微创、出血量更少,在防止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孔狭窄方面更优,但需要克服一定的学习曲线;OLMD技术再手术率更低、辐射量更少;两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率、复发率、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及MacNab标准优良率方面PELD治疗组较OLMD治疗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者在术后生活质量、椎间盘MRI信号改变、终板Modic分型及小关节突退变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对于单节段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技术能否取代OLMD技术作为“金标准术式”仍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

张显华[6](2019)在《传统经典术式配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补正续骨丸对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中药组与对照组。两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中药组口服补正续骨丸+甲钴胺片,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7周、术后3月疼痛的改善进行评价,采用ODI评分量表法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7周、术后3月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法对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7周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以评判疗效。结果:1.VAS评分:组间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2周疼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周及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中药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ODI评分:组间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2周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周及3个月两组间ODI评分,中药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OD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疗效评价: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后2周中医症状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周两组间中医症状总积分,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2.术后配合口服补正续骨丸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

德布新[7](2019)在《改良椎间孔镜TESSYS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改良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09月至2018年06月在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者,根据采取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经皮椎间孔镜下改良TESSYS技术组(A组)和经典TESSYS技术组(B组),再根据患者病变椎间盘突出程度不同将A、B组患者组内分为轻度游离型(A1及B1)及高度游离型(A2及B2)。79例患者中男性48(60.8%)人,女性31(39.2%)人,年龄34.1±6.3岁,病程6月2年,轻度游离者52(65.8%)例,高度游离者27(34.2%)例,L3/4 5(6.3%)例,L4/5 64(81.0%)例,L5/S1 10(12.7%)例。观察记录每个入选患者的手术前后各不同时间VAS评分、JOA评分以及ODI指数等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各自治疗轻度和高度游离型LDH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改良TESSYS技术的手术疗效。结果入选所有对象均完成手术治疗并随访数据完整。本课题结果显示,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轻度游离型LDH患者VAS评分由7.61±1.133(术前1天)降至2.07±.604(术后6个月);JOA评分由12.50±1.347(术前1天)升至24.18±1.867(术后6个月);ODI评分由69.79±4.349(术前1天)降至19.18±2.568(术后6个月);其他指标为:手术时间97.57±10.734 min、术中出血量13.2±4.2 ml、术中X线透视次数6.71±1.960次;术后6个月时手术优良率为96.42%。改良TESSYS术式治疗高度游离型LDH患者VAS评分由7.50±1.265(术前1天)降至1.75±0.683(术后6个月);JOA评分由11.75±1.390(术前1天)升至24.38±1.708(术后6个月);ODI评分由71.56±4.320(术前1天)降至18.63±2.187(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时手术优良率为93.75%。改良TESSYS术式对高度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他指标分别为:手术时间105.13±7.274 min、术中出血量14.7±3.42 ml、术中X线透视次数7.19±2.198次。结论1.经皮椎间孔镜下改良TESSYS与经典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能缓解腰腿痛不适症状、即刻改善生活功能,是治疗游离型LDH可采取的微创方法之一。2.经皮椎间孔镜下改良TESSYS治疗单节段轻度游离型LDH的手术疗效与经典TESSYS相同,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未见明显差异。3.经皮椎间孔镜下改良TESSYS手术方法治疗单节段HIVD能明显缓解腰腿痛不适症状、提高生活功能,相较于经典TESSYS技术手术近期疗效更加明确,手术总体疗效优于经典TESSYS治疗组,是治疗HIVD者可采取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

乔晓阳[8](2019)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联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究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并住院接受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去除脱落后的患者)。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邹本贵教授临床经验方(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为主旨),每日1剂,早晚分服,共用3周。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3周VAS评分、LDH评分等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VAS评分、LDH评分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性别与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患者临床症状VAS评分:治疗后1周,对照组与治疗组VAS症状评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对照组与治疗组VAS症状评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DH评分量表:治疗后1周,对照组与治疗组LDH评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对照组与治疗组LDH评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患者总体有效率为100%,治疗后3周,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为73.3%,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3.3%,对照组好转率为26.7%,治疗组好转率为17.7%。结论1.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着,但术后早期仍有不同程度症状遗留。2.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后的患者,术后VAS评分、LDH评分均优于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对于缓解术后早期的疼痛症状,改善术后早期其它临床症状,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在实验过程中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王业辉[9](2016)在《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临床短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比较椎间盘镜辅助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与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神经根减压术两种不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03月-2015年8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获得59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将病例资料分为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nerve root canal decompression, M-NCD)组和椎板间开窗椎间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open discectomy and nerve root canal decompression, O-NCD)组。其中M-NCD组共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8.1(32-61岁);O-NCD组共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0.1岁(39-6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Low-Back Outcome Scale, LBO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内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第三天腰腿疼痛VAS,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随访时的JOA评分、ODI、LBOS。结果: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腰腿疼痛VAS、JOA评分、LBOS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三天腰腿疼痛VAS、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的JOA评分、LBOS及ODI方面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患者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的JOA改善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患者术后第三天腰腿疼痛VAS、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的JOA评分、JOA改善率、LBOS、OD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短期效果,两种方法的临床短期疗效相似。后路MED的手术操作步骤与椎板间开窗技术手术相似,具有相同的临床短期效果,且后路MED技术的学习曲线相对较短,具有椎板间开窗技术经验医师易于开展,因此,在设备条件不允许的基层医院可选择椎板间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设备允许的基层医院可行MED技术推广。

李妍,姚啸生[10](2016)在《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文中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治法,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手术疗法,通常有单纯椎管减压术、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现就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二、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生物力学变化特点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软件
    1.3 实验对象
2 Mimics步骤
3 导入Gcomagic wrap2017
4 采用UG建模软件
5 导入Abaqus6.14软件
6 载荷试验
7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8 结果
9 讨论
10 缺点与不足
11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介入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 神经阻滞术
    2 胶原酶注射术
    3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
    4 臭氧髓核消融术
    5 靶点射频消融术
    6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
    7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进展
    2.1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
    2.2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PELD)
        2.2.1 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
        2.2.2 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
    2.3 并发症
        2.3.1 硬膜囊撕裂
        2.3.2 感觉障碍
        2.3.3 复发
        2.3.4 类脊髓高压综合征
        2.3.5 脊髓硬膜外血肿
    2.4 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手术方法
        3.3.1 PEID
        3.3.2 PETD
        3.3.3 术后处理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4.3 疗效评定
    4.4 手术并发症
第5章 讨论
    5.1 术式比较
    5.2 临床疗效比较
    5.3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5.4 并发症比较
    5.5 手术体会及技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文献研究
        1.1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病因
        1.3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表现
        1.4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辅助检查
        1.4.1 X线片检查
        1.4.2 CT扫描检查
        1.4.3 MRI检查
        1.5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分型以及鉴别诊断
        1.5.1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诊断
        1.5.2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分型
        1.5.3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鉴别诊断
        1.6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
        1.6.1 保守治疗
        1.6.2 手术治疗
        1.7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来源
        2.3 临床资料
        2.3.1 样本纳入标准
        2.3.2 样本排除标准
        2.3.3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诊断标准
        2.3.4 知情同意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4.1 一般资料
        2.4.2 术前准备
        2.4.3 手术方法
        2.4.4 术后处理
        2.4.5 观察指标
        2.4.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手术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腰部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腿部VAS评分的比较
        3.5 患者腰部ODI评分的比较
        3.6 患者手术疗效的比较
    4 讨论
        4.1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可行性
        4.2 两种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比较
        4.3 微创手术在围术期方面更具有优势,为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5 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外科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健腰通络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因素的认识
        二、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发病机制的认识
        三、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研究进展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数据挖掘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病人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数据的录入与处理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中药使用频次
        三、关联规则处方分析
        四、高频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
        五、小结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病人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脱落、中止病例标准及其资料处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治疗疗程及药物的发放
        三、疗效评定
        四、安全性评定
        五、研究实施过程质量控制
        六、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二、基线比较
        三、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比较
        五、小结
    第五节 讨论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及课题的选取
        二、导师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三、健腰通络方的由来及组方分析
        四、健腰通络方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与防治
        六、创新点
        七、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经皮脊柱内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分析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ELD 对比 OLMD 在治疗单节段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传统经典术式配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综述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改良椎间孔镜TESSYS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8)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临床短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收集时间
        1.2 所属医院
        1.3 一般资料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3. 技术路线
    4. 治疗方法
        4.1 术前准备
        4.2 麻醉方式及体位
        4.3 手术技术
        4.4 术后处理
    5.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及指标
    6. 观察项目
    7. 复查和随访
    8. 研究方法
    9.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及分析
    1 基本资料分析
    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切口长度
    3. 临床疗效评价
        3.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3.2 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
        3.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3.4 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LBOS)
    4. 结果总结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认识
    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的认识
        2.1 腰椎间盘及邻近相关结构应用解剖特点
        2.2 腰椎间盘的血供及营养特点
        2.3 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点
        2.4 神经根管、侧隐窝的解剖特点
        2.5 窦椎神经解剖特点
        2.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
        2.7 侧隐窝狭窄导致腰腿痛的病因
    3. 腰椎间盘突出与侧隐窝狭窄
    4. 临床表现
        4.1 症状
        4.2 体征
    5. 非手术治疗
    6. 两种术式的比较
        6.1. 术后恢复比较
        6.2. 手术疗效比较
        6.3.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比较
        6.4. 手术并发症的比较
        6.5. 技术及学习曲线比较
    7. 结论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1. 激光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2. 臭氧消融术
    3. 经皮化学溶核术
    4. 等离子射频消融
    5.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6.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
    7. 椎间孔镜技术
        7.1 YESS技术
        7.2 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
    参考文献
附表1. 腰腿痛VAS量表
附表2. 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
附表3. 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
附表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附件1.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治疗
    1.1 中医内服治疗
    1.2 中药外治法
    1.3 中医综合疗法
2 西医治疗
    2.1 西医手术治疗
        2.1.1 前路摘除术
        2.1.2 后路摘除术
        2.1.3 微创手术
    2.2 西医注射治疗
3 结语

四、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生物力学变化特点的有限元分析[D]. 彭成.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研究[D]. 程远培. 吉林大学, 2021(01)
  • [3]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钟锡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健腰通络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胡伟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经皮脊柱内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D]. 李良生.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6]传统经典术式配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D]. 张显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改良椎间孔镜TESSYS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德布新.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8]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法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乔晓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临床短期疗效观察[D]. 王业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J]. 李妍,姚啸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标签:;  ;  ;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