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计算机监测系统监测276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分析

乙肝计算机监测系统监测276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分析

一、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27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生[1](2020)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1985年McCormack等报道发现肝硬化患者常常合并以较轻炎症为表现的胃黏膜病变,其在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呈细小白色网状如蛇皮状,甚至呈弥漫性出血红斑,病理活检可见黏膜及黏膜下层小血管不规则的扩张扭曲。后来将这种门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改变统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随着研究的深入,PHG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临床上PHG引起的急性出血少见,但仍有2%-12%的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原因为PHG,占首次发作上消化道出血的1%-8%,在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甚至达到30%-60%。目前,胃镜仍是诊断PHG及识别其有无出血风险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肝硬化人群的内镜筛查依从性较差。同时,就诊的肝硬化患者常常是PHG和静脉曲张均已发生,这类患者行胃镜检查时需要承担较高的出血风险。而目前缺乏对PHG筛查的简单无创行之有效方法。本研究拟探索影响PHG的风险因素及其对肝硬化预后生存的影响,同时开发一种PHG的无创预测模型。研究主要内容:1.肝硬化PHG胃镜表现及相关性因素分析回顾性分析867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记录其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溃疡病发生的情况,收集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资料,探讨其相互关系。2.PHG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影响选取2012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大坪医院住院并接受胃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700例。患者于门诊定期随访或2019年7月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患者总生存时间和肝癌发生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探索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并计算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3.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PHG预测模型700例肝硬化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两部分,前者作为建模组(492例)构建nomogram模型。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PHG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与PHG相关的独立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使用C指数、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nomogram的鉴别、校准和临床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评估,另外208例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研究主要结果:1.肝硬化PHG胃镜表现及相关性因素分析本组肝硬化患者PHG发生率高达66.2%(574/867),其发生率及程度与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黏膜病变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肝癌密切相关。合并PHG的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高,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中位于第二位;PHG发生和程度与溃疡病的发生及其部位、是否合并肝性脑病、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无明显相关性。2.PHG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影响肝硬化合并PHG 比无PHG患者预后更差(P=0.01)。虽然重度PHG有比轻度PHG患者预后更差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398)。无PHG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8.2个月,一旦合并PHG时,缩短至59个月,合并严重PHG时甚至缩短至52.2个月。同样,随着PHG的发生和加重,肝硬化患者的1年及5年生存率也逐渐下降。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HG、血红蛋白和MELD评分与患者总生存独立相关。我们同时随访了患者HCC的发生,在无、轻度和重度PHG患者中分别有16例、23例和5例患者发生了 HCC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患者的无HCC生存时间与是否合并PHG或严重程度无关。3.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PHG预测模型基于建模组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采用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Child-Pugh分级等参数构建了 nomogram模型。该模型在建模组中C指数为0.773(95%CI:0.730-0.816),采用bootstrap自举法后C指数为0.761。在验证组中进行外部验证的C指数为0.745(95%CI:0.673-0.817)。该模型在建模组、验证组和总人群中的AUC值分别为0.767、0.724和0.756。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和真实发生风险之间的拟合程度良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在阈概率范围从0.15到0.93之间可使患者临床净获益,临床有效性较好。研究主要结论:1.肝硬化PHG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密切相关,且是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重要原因,应积极治疗和预防PHG以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和并发症。2.PHG是肝硬化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与HCC的发生无关。3.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有效预测PHG发生风险。第二部分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医疗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约1/3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会引起致命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其1年内再出血率超过60%,死亡率接近20%,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自1988年提出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被应用于临床治疗门静脉高压患者之后,逐渐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成为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重要措施。随着TI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目前TIPS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候群,如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顽固性胸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udd-chiari(布加)综合征和肝窦阻塞综合征,也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的桥接治疗手段。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而言,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肝移植,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肝源的来源极其有限,TIPS已成为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可及的最主要终末治疗措施。终末期肝脏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和 Child-Pugh 评分被广泛用于预测静脉曲张出血后的死亡风险以及预测肝硬化相关的手术结果,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TIPS治疗后相关的预后预测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对肝硬化TIPS患者住院手术期间费用、术后再入院情况等预后相关资料分析,探寻其影响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实践。研究主要内容:1.术前肝功能对肝硬化TIPS患者医疗负担影响回顾性调查25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TIPS手术住院期间医疗费用、住院周期和日均费用,并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半年内再住院情况,分析术前肝功能状态对其影响。2.肝硬化TIPS患者术后再住院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252例肝硬化行TIPS术患者信息,以术后半年内发生再住院治疗为事件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再住院组和未再住院组,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预测事件发生的准确性。研究主要结果:1.术前肝功能对肝硬化TIPS患者医疗负担影响肝硬化TIPS术前肝功能Child A级108例、Child B级131例、Child C级13例,其中位住院费用分别为9.10、10.07、10.8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住院周期分别为10.0、11.0、1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日均费用分别为0.94、0.90、0.71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再住院率分别为22.2%、36.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评分、iMELD评分与患者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呈现正相关(P<0.05),而MELD评分、MELD-Na评分、MESO评分与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未见相关性(P>0.05)。2.肝硬化TIPS患者术后再住院影响因素纳入分析的25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TIPS患者,有79例于术后半年内发生了再住院治疗事件。再住院组患者的年龄、AST、Child评分、MELD-Na评分iMELD评分显着高于未再住院组(P<0.05)。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OR=1.029,95%CI:1.004-1.054)、AST(OR=1.007,95%CI:1.001-1.014)、Child 评分(OR=1.373,95%CI:1.145-1.647)及 iMELD 评分(OR=1.080,95%CI:1.031-1.132)共 4 个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评分是影响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5,95%CI:1.028-1.531,P<0.05),其 AUC 为 0.630。研究主要结论:1.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肝硬化患者行TIPS术住院费用、住院周期及半年内再住院率不同,但住院日均费用无差异。术前肝功能Child评分、iMELD评分与住院费用关系有一定正相关性,而MELD评分、MELD-Na评分、MESO评分不能反映住院费用。2.肝功能Child评分是影响肝硬化TIPS术后半年内发生再住院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准确性为63%。

王雅懿[2](2018)在《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预防接种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又是预防接种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第一类疫苗的替代和补充,对促进儿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疫苗相关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国内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事件等第二类疫苗领域的负面事件频发,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的发展面临严重危机。鉴于第二类疫苗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不断完善和优化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是促进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虽然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对改善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都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这一问题广受关注的时间不长,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全流程依然亟待完善。论文主要以苏州市姑苏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为例,通过对目前苏州市姑苏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供需现状及社会反应性评价分析,结合公共产品理论、责任政府理论、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来阐释第二类疫苗的公共卫生服务性质,发现并分析了目前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面临居民认知程度差、信任危机、风险应对不当和效用未有效发挥的问题,随之从科学认识第二类疫苗属性、明确政府责任、完善风险应对、加大投入方面提出了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李程跃[3](2011)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着特征,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亦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加快政府绩效考核,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能的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提供的是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绩效状况自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应体现在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之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并不容乐观,“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现象突出,公共职能缺位、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严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如何科学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体系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新时期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二)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绩效考核是指在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中,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工作过程、结果、效率等各方面进行的评价。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企业管理;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在卫生领域,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第一次提出了三项总体目标的绩效考核指标:健康状况的改进度、人群期望的反应性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初级卫生保健、健康城市等概念、目标和指标的提出也在世界各国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卫生系统绩效的提高;而在我国,卫生系统开展的诸多绩效考核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而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绩效考核工作很少:仅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管理办法》(试点方案)和《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标准》,并于1996年开始对全国卫生防疫站实行等级评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其职能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如何考核其工作绩效,尚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因此,如何集成国内外其他领域成熟的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特点,研制系统评价体系绩效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是一个科学难题。(三)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2003年始,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筹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体系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做什么?做这些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做?做得如何?”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获得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目前已完成“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的研究工作。现阶段,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与改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已成为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因些,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中:如何科学设计全面反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的考核框架、如何系统收集与筛选考核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如何实现绩效的综合评价、如何确保科学可操作的实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期望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构建绩效考核实施的全流程、设计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在省级疾控中心全面推广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其绩效状况,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即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应该考核什么”、“如何综合评价”、“如何科学、可操作地实施考核”、“全国省级机构实践检验后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首先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系统论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构建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重论证与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等,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其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分析和专家咨询法,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研制了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形成了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测试单位的现场测试确保其可操作性。最后,通过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获取基础数据,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选用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度组合评价等方法,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优先改进重点和关键点,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文献归纳分析、专家咨询论证、头脑风暴法、机构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基础数据等。参与咨询论证的专家包括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处室专家、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卫生厅(局)疾病控制处负责人、中国疾控中心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疾控中心的主任、分管主任、办公室主任和业务负责人等;参与预试验的包括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青海等13个省级疾控中心;参与现场测试的包括北京、吉林、四川3个省级疾控中心和河北省邯郸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川省成都市、北京市昌平区4个市县级疾控中心。三、主要研究结果(一)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科学、公认的方法,形成了“思路符合逻辑、方法得到公认、过程可以操作、结果容易考核”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并形成了以下两方面研究成果:1、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在系统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原理的指引下,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性,运用专家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框架,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基础、工作过程、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等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借鉴层次结构分析理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子模—概念/维度—指标”的思路进行逐层分解,形成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2)围绕着上述框架,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轮次的专家咨询与论证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的界定与解释、依据、计算方法、基本数据的定义与解释、资料收集来源与方法等进行了明确界定。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8个类别,其中省级机构包括34个项目77个指标,市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4个指标,县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1个指标。2、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业务专家的咨询与论证,确定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其次,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各考核指标值的分布状况,明确了每个考核指标不同量级(极差、差、较差、中、较好和好)的评分标准;在获取考核指标原始数据后,进行模糊判断构建隶属函数和评判矩阵,通过权重与评判矩阵的运算获得绩效综合得分,最终构建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二)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应包括准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收集资料)、实施阶段(数据填报、质量控制、验证核实)、反馈阶段(综合评价、绩效诊断、持续改进)等环节。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科学性,针对上述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节点,重点明确了全面收集数据、有效控制数据质量、科学绩效诊断的操作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1)实现考核数据的全面收集:构建包括4个模块、26个类别、50个子类别、3000多个指标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与途径,并建立了规范的数据收集与填报流程;(2)实现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从类型、格式、数据间逻辑、数据界限等4方面对填报数据进行错误校验;其次采用逻辑判断、极值判断、经济判断和纵向比较判断4种方法对指标自评值进行分析,筛选出现场考核需重点关注的指标和机构;最后明确了现场数据资料核实的方法与流程,确保能够准确收集考核数据;(3)实现工作绩效的科学诊断:在获取绩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思路,诊断明确各层面(总体、类别、指标)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之处、定量明确差距的大小,并设计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模板。(三)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管理软件的框架设计和需求分析。根据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结合专家焦点组访谈,明确了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应包括信息填报、审核判断、综合评价、信息查询和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借鉴业务流程管理理念,明确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数据信息的流向;明确管理软件应设置的用户类型,包括填报用户约6800个、审核员约450个、管理员约450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5个功能模块细化。其次是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以信息流程为导向,演化并明确管理软件主要涉及到的结果数据库及其结构与内容,并实现用户角色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动态分配。第三是具体功能模块设计。重点明确前期研究中绩效考核数据采集、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的筛选、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等过程的“软件化”思路,并解析为对应的运算数据库、设计相应的软件流程,实现信息填报、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判断、绩效指标值运算、绩效指标得分运算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依据形成的软件设计思路,由本研究的合作单位完成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开发;通过现场测试对软件的稳定性、各主要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软件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通过设计与开发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绩效考核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评价与利用的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确保实施的可操作性。(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1、总体绩效状况2009年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平均绩效得分为83.2分,平均完成度为82.1%。2、取得的成绩(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筹资机制逐步完善。省级财政加大投入,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财政投入34.50万元,比2005年增长199.7%,职工人均人员经费和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79.5%和78.4%,每服务人口人均防治专项经费2.23元,比2005年增长283.7%,呈现出对业务专项经费投入的侧重;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下降,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技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为27.4%,比2005年下降33.2%,财政拨款占机构总收入的比重为67.2%,比2005年增加23.3%。(2)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人力综合素质得分平均为7.50;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占57.9%,高级职称比例占26.6%,与2005年相比人力结构明显优化。(3)机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建筑面积66.8平方米,实验室面积比例为41.8%,A类设备配置率为78.6%,分别较2005年增长5.0%、34.8%和31.4%。(4)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着。传染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32(满分为1),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和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分别达到91.3%和99.8%;免疫规划工作规范有序,全国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达到89.8%,冷链运转完好率94.4%,脊灰、乙肝、百白破、卡介苗、麻疹5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基本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着,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91.3%,五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0.7%;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广泛实施,各省以县(区)为单位均已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29省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超过了70%;血吸虫病控制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疫区省份的人群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控制均达到了目标要求;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碘盐监测达标的县(区)比例达98.7%,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监测覆盖达标的病区比例达96.6%。(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规范,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职能分工、技术方案制订等基本满足突发事件处置的要求,预案体系完整、原因查明和规范处置3类指标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31个、28个;信息管理得到加强,数据报告、疾病相关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发病趋势预测4类指标的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25个、27个、22个,信息利用率高达97.6%;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监测工作逐步引起重视,食品污染监测率、生活饮用水监测率2项指标的达标省分别达到了31个、24个;实验室检验能力稳步提升,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84.3%,实验室安全管理达标率100%,实验室质控覆盖率为85.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加强,重点卫生宣传活动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3.6%,行为干预指数平均为0.916(满分为1);技术指导与培训得到加强,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指导天数平均为25.0天,对基层机构工作指导覆盖率平均达97.7%,“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理念正在省级疾控中心形成。(6)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普遍认可。单位职工、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6%、98.6%、96.5%。3、存在的问题(1)疾病预防控制投入机制仍待健全。财政投入增长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财政投入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为0.16%,仅有16个省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政经常性支出;经常性维持经费投入仍显不足,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人员费和公用经费分别增长79.5%和78.4%,低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29.9%)和社会经济增长(80.2%);机构自筹经费的比例仍然较高,机构总收入来源中平均仍有27.4%为技术服务收入,经常性维持经费拨款占机构基本支出的比例仅为59.3%。(2)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人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量为374人,比2005年下降了5.6%,且较平均编制数(418人)少44人,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0.88人,比2005年减少3.13%;人员结构仍然不合理,省级疾控中心本科以上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达标的省仅分别仅为7个和11个;部分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病防制的人员分别仅占10.6%和2.5%。(3)房屋设施配置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省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和实验室面积比例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仅有13个,A类设备配置率达标的仅有10个;仅有19个省级疾控中心检测设备正常运行率在95%以上(4)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仍需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设置不足,全国县(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达标的比例为72.6%;结核病人系统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登记结核病人中系统管理率为85.6%,距标准仍差10个百分点;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仍有差距,钩、蛔、鞭、蛲等4种常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55.2%;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缓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死因报告的覆盖率平均仅为81.1%,居民建档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30.6%,慢性病人规范管理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41.7%。(5)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尚不适应发展需求。应急物品储备尚不完备,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中毒处置、队伍保障3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仅有1个省达标;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从系统配置、工作环境、管理规范、运行情况和指导下级等5个方面评价网络建设情况,只有15个省达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薄弱,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75.7%,人群膳食指导项目达标县(区)比例仅为35.8%;实验室检验能力仍需提高,仅有20个省级疾控中心达到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85%的绩效考核标准;人员培训、继续教育仍需加强,平均岗位技能培训率为84.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平均为85.8%,均未达到考核要求;应用研究能力亟待提高,专业人员人均发表论文0.32篇/人,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获奖工作的平均完成度分别仅为67.7%和65.9%,远未得到绩效考核要求。4、改进策略与建议(1)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建立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稳定长效投入机制,确保经常性维持经费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或GDP增长同步。(2)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尽快核定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才质量。(3)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健全艾滋病免费检测和咨询网络,规范结核病患者管理,加强寄生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加强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和创新1、运用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层次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理论、规范差距分析、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经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表明科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被卫生部直接采纳运用,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2、基于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通过构建考核框架-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理论-预实验-理论-实践”反复论证的过程,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被卫生部采纳,并在全国推广运用。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多样性的问题。被卫生部采纳,运用于医改12大重点工作之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的实践中。4、为了解决绩效考核实施中操作的复杂性和考核结果欠公正等问题,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考核提供了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被卫生部采纳并直接运用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践中。5、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形成明确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绩效诊断思路,并首次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标准化模板,为科学诊断绩效并逐步走向绩效改进奠定了基础。6、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横向与纵向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首次全面评价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涵盖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和外部评价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了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和控制重点,提出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谭晓青[4](2011)在《应用奥马哈系统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以及访视成效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居家访视是指对有后续照护要求的个体及家庭,了解其在居家环境中的健康需求,提供定期的专业健康照护服务,改善个体及家庭的健康状况,并提高其应用社区资源和自我护理的能力。西方国家的访视护理发展较早,目前已与社区治疗、医院治疗一起构成健康保障体系,成为重要的卫生服务形式。且已研制出各种护理评估工具及用于社区的标准化护理语言,以减少家庭护理服务的风险,确保家庭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我国访视护理的发展还刚起步,访视的方式依据护士个人的感觉和习惯,访视评估单应用的是自行设计的表格,访视记录和访视效果的评价沿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方式和医疗效果的评价方式,没有统一规范的访视流程及标准化的记录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由于记录的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可量化的记录模式和结局评价,导致缺乏相关数据来支持访视护理的效益和护理对病人结局的贡献。另外电子信息化的应用不够,描述性记录的繁琐、不直观等缺点也阻碍了访视护理信息被纳入电子化档案的可能,造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护理信息的缺失,也不利于护理专业后续的发展。随着国家卫生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国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因护理记录不规范导致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加。因此,针对我国社区目前的现状,迫切需要一套规范的、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式来完善和促进访视护理的发展。奥马哈系统是美国标准化语言分类系统的一种,包括问题分类系统、干预分类系统和效果评价系统三部分。主要用于社区护理,为社区护士及其他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全面评估患者,及时针对患者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指引和一种护理成效评价的方法,是集实践指引、实践记录、效果评价和信息管理为一体的交流平台。现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且已开发出多种软件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共健康部门、居家照护系统、学校卫生机构和社区诊所等多个服务机构。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全面的评估出患者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制定干预计划,并可以动态的评估干预前后患者问题改善的程度,为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供依据。且标准化语言的应用确保了信息记录的准确性,也为不同国家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为了规范并推进我国社区居家访视的发展,有必要引进奥马哈系统的理念和框架,制定一套适合于我国社区应用的记录模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医疗体制的不同,在引进前必须做应用可行性的研究,并结合国内社区现状进行部分修改,避免照搬国外的模式,造成推广应用困难。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应用内容分析法,回顾性分析访视个案记录,采用交叉比照法,考察奥马哈系统条目与个案描述性记录在概念上的吻合度,探讨奥马哈系统在我国社区应用的可行性;再应用回顾性分析的结果,引用奥马哈系统的理念和框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适合我国的访视护理流程、记录模式及访视效果评价的方法;最后用研制的访视流程、记录模式及访视效果评价方法,进行应用验证。研究目的基于奥马哈系统研制适合我国社区使用的居家访视流程、记录模式及访视效果评价方法,为社区护士及社区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居家访视的工作指引和路径,以达到规范社区护理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探讨在我国社区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可行性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非产后访视个案记录44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提取访视个案记录中描述患者症状/体征和干预措施的语言作为分析单元,再应用交叉比照的方法(cross-mapping)考察其与奥马哈系统各条目概念的吻合程度,探讨奥马哈系统应用于我国社区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应用奥马哈系统回顾分析访视个案记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2009年非产后访视个案记录178份,进行回顾性内容分析。提取访视记录中描述患者症状/体征和干预措施的语言作为分析单元,用奥马哈系统的框架和条目作为分析的维度,进行二次归类。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访视患者存在的问题及访视护士采取的干预措施,为制定新的访视流程、记录模式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根据一二部分研究的结果,用奥马哈系统的理念和框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居家访视流程、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的方法。第四部分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份至2010年4月份从广东省某医院出院后转介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随机选择60名患者(其中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名,研究过程中脑卒中组死亡1例,糖尿病组失访1例,最终58名患者完成研究),按照第三部分研究制定的访视流程进行居家访视,应用记录模式进行评估和记录,按照居家访视效果评分表对患者存在问题进行干预前后评分。每个病例均访视3次,每例患者均于访视干预前后评估存在问题的认知、行为和状况的得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与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三组慢性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干预方向;用χ2检验评价三组慢性病患者基线资料之间的差异;用Kruskal WallisH检验评价三组慢性病患者访视时应用的干预方式;用Friedman M检验评价不同时间点的访视效果。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探讨在我国社区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可行性1、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条目与回顾性资料中描述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语言进行比较,在概念上完全吻合者占80.0%,部分吻合者占19.30%,不吻合者占0.7%。2、用奥马哈干预系统的干预方向与回顾性资料中描述干预措施的语言进行比较,在概念上完全吻合者占85.8%,部分吻合者占13.4%,不吻合者占0.8%。第二部分应用奥马哈系统回顾性分析访视个案记录1、回顾性资料中,有61.6%的访视患者医疗诊断为慢性疾病。37.0%患者存在环境领域方面的问题,28.7%患者有社会心理领域问题;99.4%的患者存在生理领域问题;68.1%的患者存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2、回顾性资料显示访视护士采用的干预比例分别是:教育、指导和咨询(94.3%),监测(70.7%)、治疗和程序(66.8%)、个案管理(13.4%)。干预方向的应用依次是膳食管理(80.9%)、生理症状/体征(67.9%)、运动(65.2%)等。3、奥马哈系统能涵盖访视患者存在的问题和护士采取的干预措施;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共有4个问题和干预分类系统里有31个干预方向在回顾性资料中没有相关的描述。第三部分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1、制定出居家访视问题评估表,该表包括问题评估和问题评价2部分。2、制定出居家访视护理记录表,从环境、社会心理、生理、药物和治疗4个维度进行记录。3、制定出居家访视效果评分示例,采用5分制Likert评分法对所选择的37个问题从认知、行为、状况3个方面进行评分,并简单举例说明评分依据。4、制定出居家访视流程图及实施方案。第四部分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1、本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慢性病患者最为多见的是生理领域问题(44.8%),其次是健康相关行为领域(38.1%)。三组慢性病患者中多见的问题依次是营养、循环、药物治疗方案问题,所占比例分别为84.5%、77.6%、75.9%。三组慢性病患者的共同问题是营养、循环、视觉、口腔卫生、与社区资源的沟通、药物治疗方案、健康照顾的督导。2、本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访视过程中三组患者所应用的干预方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脑卒中患者常采用的干预方向依次是生理症状/体征、膳食管理和药物管理等,对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常采用的干预方向依次是生理症状/体征、药物管理和药物作用/副作用等。3、环境领域问题的访视成效:访视前后患者或家属在住所问题的认知和行为方面评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状况评分经过访视干预后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收入问题,患者或家属在行为方面的评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知和状况方面评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入问题的状况方面评分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有降低趋势。对患者存在的卫生问题和邻里安全问题各方面评分经过访视干预后有逐渐增加,但除了卫生问题的认知评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社会心理领域问题的访视成效:访视前后患者或家属在与社区资源的沟通问题上,认知、行为、状况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问题如社交、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问题随着访视次数的增加各方面的评分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理领域问题的访视成效:访视前后患者或家属对存在的问题在认知、行为和状况评分都随着访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疼痛问题、神经-肌肉-骨骼功能问题、循环问题、排便功能问题的相关评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口腔卫生、消化-水合、泌尿功能等问题的认知、行为相关评分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状况相关评分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话和语言问题、呼吸问题的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和状况的评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问题的行为、状况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认知评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6、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的访视成效:访视前后患者或家属存在的问题在认知、行为和状况评分都随着访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营养问题、身体活动问题、自我照顾问题、健康照顾的督导问题、药物治疗方案问题的各方面的评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休息型态问题、物质滥用问题的认知、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评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证实奥马哈系统可以作为我国社区访视护理的标准化语言。2、本研究证实奥马哈系统能涵盖访视患者存在的问题和访视护士采用的干预措施。但需要进行文化的调试,并根据我国社区现状做适当的简化。3、本研究制定的相关居家访视流程、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的方法,经实践证明能够规范访视流程,量化访视成效。

高斌[5](2009)在《天津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某医院消化内科2007.1-2008.12医院感染监测的研究目的对某医院消化内科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以揭示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方法以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7.1-2008.12该院消化内科的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1.共调查住院病人4,198例,医院感染人数39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39%,发病密度为3.030例/1000住院日;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457例次,例次发病率为10.89%,例次发病密度为3.515例/1000住院日。2.常见医院感染发病部位按构成比依次为:原发性腹膜炎(23%)、血流感染(20%)、上呼吸道感染(20%)和下呼吸道感染(17%),以上占全部医院感染比例4/5。3.医院内上呼吸道感染在第一季度构成排列最高。医院内血流感染呈稳定高水平表现,医院内原发性腹膜炎有稳定下降趋势。4.各类医院感染中,按照以治愈/好转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胃肠道、上呼吸道、原发性腹膜炎、皮肤软组织、血流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自动出院和死亡率最高的两个部位是下呼吸道(18.18%)、血流(17.39%)。各部位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以腹腔内组织感染为最高(11%),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8.70%)和血流感染(7.32%)。5.各病区中,A2病房医院感染发生强度最高,为4.417例次/1000住院日。其中,血流感染发生强度最高的为A2病房(1.646例次/1000住院日),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强度最高的为A5病房(1.459例次/1000住院日),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强度最高的为A2病房(1.084例次/1000住院日)。6.院内腹膜炎感染治疗中每例用于抗菌药物支出的中位数为1,034.40元,四分位区间为693.60-2,579.60。医院内血流感染每例用于抗菌药物支出的中位数为1,030.60元,四分位区间为592.10-2,202.20。院内上呼吸道感染每例用于抗菌药物支出的中位数为442.40元,四分位区间为353.40-632.00。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每例用于抗菌药物支出的中位数为1,635.20元,四分位区间为879.10-2,975.75。院内泌尿系感染每例用于抗菌药物支出的中位数为632.00元,四分位区间为458.92-1,352.60。小结1.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得出较为准确的科学数据,为医院感染发病指标的标准化奠定基础。2.该院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率有季节变化特点。其医院内上呼吸道感染在第一季度发病密度最高。3.A2病区(重肝科)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血流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第二部分抗菌药物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国内文献荟萃分析目的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方案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和MEDLINE等数据库,对抗菌药物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收集、筛选、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从国内文献数据库检索1989年-2008年20年间相关文献101篇。有30篇符合要求进入荟萃分析,占29.70%。2.进入荟萃分析的30项研究共对7,346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其中46.67%系2005年以后发表的。3.荟萃分析表明首剂术前半小时到2小时或钳夹脐带后给予短期抗生素较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OR=0.34,95%CI0.24-0.48)和产后病率(OR=0.40,95%CI0.32-0.48)的效果显着;对上述两种策略效果差异无论是在预防单纯选择性(OR=0.45,95%CI0.11-1.83)或是在选择/非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OR=0.55,95%CI 0.16-1.96)。4.文献质量偏低。其中4篇Jadad评分为2分,有15篇Jadad评分为1分,其他11篇的Jadad评分为0分。剔除敏感性最低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对术后子宫内膜炎预防荟萃分析显示,上述结果与原荟萃分析结果相近,未出现结果逆转。小结术前半小时到2小时或钳夹脐带短期使用抗生素可作为预防剖宫产手术相关感染的一项策略。第三部分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抗生素使用策略的干预研究目的:评价规范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包括制定循证性很强的医院内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指南、指南推荐术中钳夹脐带给与单剂一代头孢,同时增加剖宫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等干预措施。对某三级医院产科干预后(2008年1月-2009年3月)前瞻性调查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子宫内膜炎、产后病率等,与干预前(2006年1月-2007年10月)随机回顾调查进行比较。结果:1.依从干预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92例,等量随机抽取干预前病例比较,在年龄、孕程胎膜早破、妊高病、过期妊娠、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血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可比性相当。2.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策略的差异明显。表现为抗菌药物品种上干预前采用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干预后采用一代头孢菌素;预防用药首剂时间上干预前在术前1/2小时-2小时,干预后采用术中钳夹脐带;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疗程上干预前为48小时,干预后仅单剂用药。3.干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浅表)发生情况分别为2.17%(2/92),1.89%(2/106),术后病率发生情况分别为3.26%(3/92),1.89%(2/106),均未见子宫内膜炎。4.干预前后产妇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超过13G/L的情形分别为3.26%(3/92)和0.94%(1/106),p<0.25。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80%的情形分别为28.26%(26/92)和28.30%(30/106)。术后体温分别为37.40±0.43摄氏度和37.33±0.49摄氏度,p=0.28。5.干预前后娩出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446±422克和3393±408克,p=0.36。娩出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9.62±0.88和9.79±0.50,p=0.10。Apgar<7的例数分别为2和O。6.两种策略用于抗菌药的支出分别为221.15±67.53元和36.70±25.85元(p=0.00)。小结:本研究对某医院产科2008年1月采用一代头孢菌素单剂钳夹脐带给药作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与之前的策略相比在用药品种、预防疗程、首剂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显示干预后的手术相关感染控制效果相当,住院费用(抗菌药物)显着下降。第四部分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效果评价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管理策略对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影响。方法:2006-2008年间在某医院推行包括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小组、推进感染控制计划、制定针对性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展开教育培训、提高对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对临床使用的支持指导与反馈等一揽子干预策略。收集2005-2008年某医院全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费用,2006-2008年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1.抗菌药物占药品比例由3.32%降到2.79%。2.收治患者100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从224.20元降至152.04元,效果显着。3.门诊每1000人次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406.00元降至274.70元。4.咪唑类、抗真菌类、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的收治患者人均使用频度降幅排在前列。5.非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例增加,其中p-内酰胺霉敏感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二代头孢菌素、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排在前列。6.2006-2008年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敏感率逐渐上升,分别为71%到82%,p<0.05;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总体上升,63%到88%,p<0.05。7.2006-2008年该医院大肠杆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敏感性逐渐上升,38%增至62%,p<0.05;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总体上升,18%增至48%,p<0.05。小结:1.系统而有活力的抗生素管理机制是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2.在干预中,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整体人均用量呈下降趋势,院抗菌药物使用构成中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3.该院干预后期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干预初期显着上升;该院干预后期检出的大肠杆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干预初期显着上升。

夏杰[6](2007)在《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预防与诊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为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大约有3亿5千万慢性感染人口,每年死于HBV感染的人数达1百万。我国HBV感染人群比例更大,估计占总人口的10%~20%。HBV感染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最终常因肝衰竭而死亡。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根本手段。然而,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可高达80%以上,导致移植肝肝功能衰竭。如何有效的预防和诊治肝移植后HBV再感染,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口服核苷类药物联合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是目前公认的OLT术后预防HBV再感染的“金标准”。尽管联用方案优势明显,但核苷类药物和HBIg长期应用后所带来的病毒逃逸产生耐药株以及HBIg的经济负担使关于术前术后最佳预防方案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全球各移植中心均在手术时机、术前抗病毒治疗时机、术前术后核苷类药物种类的选择和疗程、术后HBIg的使用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的临床随访研究。准种(quasispecies)是由Eigen首先提出的用于描述同种生物遗传异质性的概念。在病毒学研究领域,准种被用于描述感染个体内同种病毒的遗传异质性。HBV基因序列的准种特点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已得到证实。已有报道显示在慢性肝炎中,HBV准种的异质性与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效果密切相关,我们前期工作已完成了OLT术前术后HBV准种演变的研究,但OLT患者术前准种特性及其在核苷类药物选择压力下的准种群变化对预防OLT术后HBV再感染有何影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关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一致认为其发病机制中免疫反应占主导地位,其中受MHC-Ⅰ类分子严格限制的抗原特异性CTL在HBV感染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外周血HBV特异性CTL的反应低下,造成免疫反应无应答,即免疫耐受,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但关于肝移植后HBV再感染者,机体直接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且供受体问HLA分子的差异性,此时HBV特异性CTL的数量和功能变化,及其在肝移植术后肝炎复发中发挥何种作用,尚未见到相关报道。MHC-聚体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检测特异性CTL的方法,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体外增殖,对细胞无损伤等优点,克服了有限稀释法(LDA)、51Cr释放法等实验的局限性,已被誉为检测特异性CTL的“金标准”。基于上述背景,我们以在我院完成OLT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与肝胆外科肝移植中心协作,建立了肝移植患者的随访档案,并全面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后HBV再感染的预防与诊治及相关因素作了分析研究。其次,考虑到OLT患者术前术后均需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我们选择了PCR法HBV基因组RT区包涵全部已知核苷类药物耐药位点394 bp产物,TA克隆后,予以直接测序。了解OLT患者术前HBV RT区准种特性与演化及其对术后HBV再感染的影响。第三,在对OLT患者随访中,利用HLA-A SSP分型技术和MHC-抗原肽聚体技术,对术后OLT患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的数量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1.至2007年5月31日,共完成297例OLT手术,死亡116例,病死率为39.1%。肝癌患者死亡率为46.9%,死因几乎全为肝癌复发和转移,非肝癌患者死亡率为31.6%,主要死于围手术期。2.共计26例明确诊断为OLT术后移植肝HBV再感染,HBV再感染率为9.4%。再感染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4个月。19例为YMDD变异株感染,4例未检测,其中17例术前为HBV DNA阳性者,6例为HBV DNA阴性者。另有3例因依从性差,不规则服药而导致野生株再感染。3.术前血清HBV DNA阳性者术后HBV再感染率显着高于HBV DNA阴性者,再感染率随术前HBV DNA复制水平升高而增高;术后采用LAM单药方案者HBV再感染率显着高于采用LAM+HBIg联合方案者;但对于术前HBV DNA阴性者,术后采用两种方案无显着性差异。4.23例改用ADV治疗,3例继续LAM治疗。24例(91.3%)于治疗后1~3个月后HBV DNA降为0,肝功能也在服药后1~3个月明显恢复。1例服用ADV13个月后HBV DNA降为0,1例服用ADV后HBV DNA维持于低复制状态,24个月后联用LAM,HBV DNA降为0。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耐受性好。5.30例OLT患者于待肝期完成59次ALSS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明显好转,病情得到改善的中位时间为3d(1~153d),等待到供肝的中位时间为20d(1~153d)。22例术后恢复正常生活,8例死于围手术期,术后生存率显着高于单纯内科治疗组和内科+ALSS治疗组。6.术前有长期(>6月)服用LAM抗病毒治疗者,术后短期内出现HBV再感染的机率高,且术前准种分析可见到M204I/V和L180M位点的变异。HBV再感染者术前HBV准种的复杂性显着高于HBV未感染者。7.10例HLA-A2阳性的HBV未感染OLT患者术后HBV Pc18-27抗原肽特异性CTL细胞存在频率显着低于术前的存在频率。9例HBV再感染者外周血中HBVPc18-27和Pe183-191抗原肽特异性CTL存在频率与慢性肝炎患者相比无显着性差异,HBV Pe335-343和Pp575-583抗原肽特异性CTL存在频率显着低于慢性肝炎。HBVPc18-27抗原肽特异性T细胞产生IFN-γ在CD8+细胞中的比例与慢性肝炎患者相比无显着性差异。HBV再感染OLT患者外周血中HBV Pc18-27表位肽特异性CTL阳性细胞数显着高于其他3种表位肽。结论1.肝移植能够有效治疗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但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2.发现术前HBV DNA阴性者术后HBV再感染率6.8%(6/88),故对此类病人应于待肝期即开始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3.证实术前服用核苷类药物(LAM)超过6个月、术前即出现YMDD耐药病毒株、术前服用核苷类药物时间过短易导致术后HBV再感染,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4.发现术前HBV准种复杂程度与OLT术后HBV再感染的密切相关,准种复杂性越高,术后出现HBV再感染的几率越大。5.术前ALSS治疗除了改善病情,延长待肝期,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外周血HBVDNA载量。6.通过五聚体检测HBV抗原表位特异性CTL证实虽然肝脏来自不同个体,但HBV再感染后CTL反应仍可发生重建,由于CTL应答较弱,且不同抗原表位特异性CTL存在明显不均一性,不足以清除病毒,从而导致移植肝慢性乙型肝炎的复发。

兰宁,黎圣洪,徐朝斌,陈翠玲[7](2003)在《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65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监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我们于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采用本院开发的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跟踪监测,获得了阶段性进展,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资料取自1997年6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5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男452例,女201例;年龄21-79岁。653例中,肝硬化91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49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34例,慢性肝炎轻型149例、中型64例、重型5例,重症肝炎20例,原发性肝癌21例,转

兰宁,徐朝斌,黎圣洪,钟鸿燕[8](2001)在《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27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控分析》文中认为 我院于2000年6月开发成功并开展了使用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跟踪监护工作,截止至2000年12月20日,已对276例患者进行了随访与监测,取得了阶段性的资料,现将276例患者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陈昊阳[9](2007)在《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根据对近年来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种排位等数据及其在国际流行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勾勒出当前我国重大传染病成因及发展的整体态势;其次通过梳理安全、人口安全及国家安全等问题的源起,探究了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安全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根源;从安全的角度对重大传染病态势进行审视,展示了重大传染病与国家人口安全的紧密切合点:这种互动关系不仅表现在重大传染病对人口健康直接危害及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还表现在人口因素及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态势的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至针对某一人种的特异性致病物质可能产生的生物攻击假想;最后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问题,强调必须开展在包括重大传染病防治在内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国家人口安全提供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对于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国家人口安全问题更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大量的实证材料来分析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互动的内容、方式和影响;同时采用比较的方法,既阐明重大传染病态势与国家人口安全互动的一般规律,又展示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特殊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认识重大传染病对我国国家人口安全的影响,是安全理论与疾病问题相结合的一种理论尝试。国际上新的安全理论的发展趋于“二元结构”,即“国家”和“人”成为两个平行的安全主体,国家只是安全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人类安全比国家安全更重要,这是本文采取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人口的健康及社会的发展与对传染病的控制程度息息相关,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是控制传染病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目的所要达到的。

王伟林[10](2006)在《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肝移植受体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前言】普乐可复(FK506,Tacrolimus)是一种新型的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抑制剂,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在预防实体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中有卓越的效果,但是有效治疗剂量范围较窄和药物体内动力学变化大是限制其最大限度发挥疗效的障碍。近来的研究都纷纷把研究重点放在了造成钙调蛋白抑制剂个体间效果差异上来。已有研究证明,P-糖蛋白(PGP1)的生物活性对药物的个体间差异有明显的影响。PGP1是MDR1基因的编码产物,其作为一种转运蛋白可以将其作用底物从细胞膜的胞浆面泵出至细胞外,这些底物包括多种内源性代谢产物以及各种药物,而普乐可复就是其底物之一。PGP1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以及小肠中,小肠中的PGP1主要位于成熟肠粘膜的凸向肠腔的顶端,其通过将外源性物质主动从细胞内转运至肠腔来减少肠道对这些物质的吸收。有研究证明,造成钙调蛋白抑制剂药物动力学的个体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PGP1的蛋白活性的个体间不同。而MDR1基因(ABCB1)第3435位点(第26外显子内)的核苷酸由C突变为T将明显降低PGP1蛋白的表达。由此推测这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解释了造成普乐可复个体间药动学存在较大差异的部分原因,也可能影响了此类药物口服后的吸收。【目的】探讨肝移植供受体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ABCB1)3435位点多态性对受体服用普乐可复(FK506,Tacrolimus)剂量和血药浓度个体差异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患者50例,监测口服普乐可复肝移植受体的体重、服药剂量、全血药谷浓度,在服药后1周、2周和1月设置统计检测时间点。取供体和受体外周血、病肝或脾脏标本,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DR1基因,用限制性位点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site Polymorphism,RSP)的方法检测供受体MDR1第3435位C/T基因型,同时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DR1 3435位点基因型,验证PCR-限制性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的FK506用量、血药浓度与每日每公斤体重的FK506用量的比值,以此对供受体MDR1基因型与受体用药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50例受体中,MDR1基因第3435位点CC基因型、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各有8例(16%)、35例(70%)和7例(14%)。50例供体中有CC型15(30%)例,CT型29(58%)例,TT型6(12%)例。供受体MDR1基因型17例不符,而供受体基因型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本研究所观察的100例人群中,MDR1第3435位点CC型、CT型和TT型各占23%、64%和13%。为维持受体术后的目标血药浓度水平,其服用FK506的剂量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肝移植受体在服用FK506 1周、2周和1月时,FK506口服用药剂量分别为0.014~0.175mg/kg/d、0.017~0.182mg/kg/d、0.022~0.179mg/kg/d。MDR1CC基因型受体在术后1周、2周和1月时,每日每公斤体重的FK506用量均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受体,前者血药谷浓度与每日每公斤体重的FK506用量的比值均显着低于后两者。供体MDR1基因型对这些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1.肝移植术后要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FK506口服需药剂量在个体之间存在极大差异。2.个体之间FK506口服需药量的这种差异与其MDR1的遗传多态性密切相关。3.受体MDR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较供体对这种差异的影响更大。检测受体的MDR1基因多态性对预测个体的FK506给药剂量有参考意义。【前言】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及预防原发病复发治疗的方案不断发展,近十年来肝移植存活率及术后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术后移植物失功仍较常见,文献报道第一年出现移植肝失功的比例大约为13%,而五年内达到35%。而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两种原因仍然是免疫相关的移植物急、慢性排斥反应及肝脏原发疾病(在中国主要为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复发。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而免疫活性细胞及间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决定了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细胞因子网络在患者移植后的免疫环境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它们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及原发病的复发等并发症息息相关。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反应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其表达量的轻微改变是乎就可以导致不同的反应结果。细胞因子的产量主要由基因控制,而其基因型在遗传上存在多态性,所以其合成量及水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例如,有研究显示TNF-α在启动子位置-308位点稀有碱基(G>A)的出现可以影响其转录水平增加6至7倍。然而,IL-10-1082位G到A的突变会减少IL-10的产量。人体内的各种免疫反应或者排斥反应的发生肯定受到个人由于基因多态性造成的细胞因子产物量不同影响。目前有很多中心报道了关于细胞因子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但是结果很不一致,而且此些研究主要集中高加索人种。国外有研究报道TNF-α、IL-10等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丙肝复发相关,但未见与乙肝复发关系的研究报道。明确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乙肝复发的关系,可制定免疫抑制剂及预防乙肝复发治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此,本研究欲检测国外研究比较热,争议也比较多的三个细胞因子,TNF-α,IL-10,和TGF-β1的基因多态性,明确其与中国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为明确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及乙肝复发的关系,寻找可以预测肝移植预后的基因标记,为以后制定个性化的免疫抑制及预防乙肝复发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随访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肝移植合并乙肝相关性疾病的患者186例,其中男性16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6±9岁(19-67岁)。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以环孢霉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为主的三联方案;预防乙肝复发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拉米呋啶方案。术后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常规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术后复查乙肝三系,血清中HBsAg再次阳性定义为乙肝复发。提取入选患者肝脏或者外周血中DNA,经PCR扩增后采用ABI公司的BigDye3.1试剂盒测序,用Polyphred分析基因组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238),IL-10启动子(-1082/-819/-592),和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988/-800/-509/+869/+915)的基因多态性。为验证DNA直接测序结果的可靠性,实验随机提取60例样本对IL-10基因-819位点进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法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直接测序进行对比。x2(卡方)检验比较在急性排斥反应组和无急性排斥反应组及乙肝复发组和无复发组中的基因型分布,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本组186例肝移植患者中,随访得到41例至少发生一次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2%。乙肝复发29例,乙肝总体复发率为15.6%。本研究人群中未检测到TNF-α-308AA/-238AA及IL-10-1082GG等细胞因子高分泌基因型。TNF-α-308GA/-238GA及IL-10-1082GA在急性排斥反应组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4.6%、2.4%及12.2%,在无急性排斥反应组中的分布比例为10.3%、3.4%及11.7%,在两组中各基因型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乙肝复发组中TNF-α-308GA/-238GA及IL-10-1082GA基因型分布比例分别为20.7%、6.9%及20.7%,而在无复发组中的分布比例为9.6%、2.6%及10.2%,两者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IL-10-819/-592两单核苷酸位点呈完全连锁不平衡,其纯合突变(CC/CC)在人群中较少见(8%)。IL-10-819/-592不同基因型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无急性排斥反应组分布比例分别为TT(AA)31.7%与44.8%,TC(AC)51.2%与49.7%,CC(CC)17.1%与5.5%,两组间TT(AA)与TC+CC(AC+CC)分布无显着性差别(P>0.05)。在乙肝复发组与无复发组,TT(AA)44.8%与41.4%,TC(AC)44.8%与51.0%,CC(CC)10.4%与7.6%,两组间分布比例也无显着性差别(P>0.05)。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TGF-β1-988/-800/+91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TGF-β1-509TT/TC/CC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无排斥组中的分布分别为24.4%与27.6%、61.0%与53.8%、14.6%与18.6%;TGF-β1+869CC/CT/TT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无排斥组中的分布比率分别为24.4%与28.3%、53.7%与40.7%,21.9%与31.0%,两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05)。TGF-β1-509TT/TC/CC在乙肝复发组与无复发组中的分布比率分别为27.6%与26.8%、44.8%与57.3%、27.6%与15.9%;TGF-β1+869CC/CT/TT在乙肝复发组与无复发组中的分布比率分别为31.0%与26.7%、31.0%与45.9%、38.0%与27.4%,两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TGF-β1-509/+869两单核苷酸位点呈连锁不平衡。【结论】1.细胞因子TNF-α,IL-10,及TGF-β1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肝移植后排斥反应无明显相关性。2.细胞因子TNF-α,IL-10,及TGF-β1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亦无明显相关性。3.在中国人中细胞因子TNF-α-308AA/-238AA及IL-10-1082GG等高分泌基因型极少见。4.TGF-β1-988/-800/+91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中国人中也极少见。【前言】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于乙肝相关肝移植受体术后乙肝复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后使用相同的药物(拉米呋啶+HBIG)预防乙肝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复发了乙肝,提示乙肝相关肝移植受体对于HBIG治疗的敏感性可能存在个体差异。HBIG作为IgG抗体的一种,其在体内通过与Fc受体结合后发挥抗乙肝病毒的疗效。研究显示人白细胞表面FcγRⅢ(CD16)与ADCC(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过程有密切关系,而其中的FcRⅢ-A是NK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跨膜受体,其主要作用是结合IgG,其编码基因FCGR3A第559位点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T/G),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编码氨基酸序列158位的苯丙氨酸(F)或缬氨酸(V),研究显示FcγRⅢa-158V比FcγRⅢa-158F可以结合更多的IgG1和IgG3。而HBIG是IgG的一种,因而推测HBIG必然会受到FcR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从而抑制乙肝复发的效果。【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因乙肝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患者的FCGR3A基因多态性,研究其人群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对HBIG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探索FCGR3A基因多态性T/G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随访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术前诊断为乙肝相关性肝病(暴发性肝炎,急慢性重症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后肝癌等)施行肝移植,术后使用HBIG预防乙肝复发治疗,且存活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共77例。提取入选患者的DNA,经PCR扩增后采用ABI公司的BigDye3.1试剂盒对77例患者的FCGR3A基因型进行测序,用Polyphred分析其559核苷酸位点(T/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x2(卡方)检验比较在乙肝复发组及无复发组中的基因型频率,Kaplan-Meier法检验比较基因型不同组间乙肝无复发累计生存率,进而分析FCGR3A基因第559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肝复发的关系。P<0.05认为差异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结果】本组77例肝移植受体(其中男性7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2±8.1岁,平均随访时间623±169天(360—996天),乙肝复发16例。术后乙肝1年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14.3%和18.2%,复发时间从4天到627天(中位复发时间231天)。基因测序发现FCGR3A基因型TT 35例(45.4%),TG 31例(40.3%),GG 11例(14.3%)。559G基因携带组(基因型为TG或GG)42例(54.5%),乙肝复发率为9.5%,1年和2年无复发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2%和88.7%;559G基因未携带组(基因型为TT)35例(45.5%),乙肝复发率为28.6%,1年和2年无复发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4.3%和69.3%。x2检验示559G基因携带组和未携带组之间乙肝复发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Kaplan-Meier检验示两组肝移植术后无复发累计生存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中国人FCGR3A基因559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且此突变在人群中较常见。2.HBIG预防中国乙肝相关肝移植受体术后乙肝复发的效果受FCGR3A基因5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3.检测FCGR3A基因多态性对HBIG个性化用药有参考意义。

二、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27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27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部分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镜表现及相关性因素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PHG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影响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构建PHG预测模型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二部分 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医疗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术前肝功能对肝硬化TIPS患者医疗负担影响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肝硬化TIPS患者术后再住院影响因素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与Meta分析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关系的Meta分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与Meta分析二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抗凝治疗: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数据分析法
        (五)归纳总结法
    四、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一)疫苗
        (二)第二类疫苗
        (三)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
        (四)第二类疫苗的供给方式和特点
    二、相关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三)治理理论
        (四)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我国第二类疫苗接种制度变迁及成效分析
    一、我国免疫规划制度变迁及成就
    二、第二类疫苗接种制度变迁及成就
        (一)第二类疫苗制度变迁
        (二)第二类疫苗接种成效
第三章 苏州市姑苏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
    一、苏州市姑苏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基本情况
        (一)第二类疫苗供应情况
        (二)第二类疫苗使用情况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
    二、苏州市姑苏区优化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一)实行政府招标评审,保证招标采购公开公平公正
        (二)加强监管,提升疫苗的质量保障
        (三)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多环节追溯
        (四)扩大覆盖面,提升第二类疫苗正的外部效应
    三、苏州市姑苏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社会反应性评价
        (一)第二类疫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二)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的评价
        (三)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
第四章 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主要存在问题
        (一)居民对第二类疫苗认知程度差
        (二)第二类疫苗存在信任危机
        (三)第二类疫苗风险应对不当
        (四)第二类疫苗效用未有效发挥
    二、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第二类疫苗推广及科普主体缺位
        (二)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流程和监管存在缺陷
        (三)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风险应对机制不够完善
        (四)预防接种投入依然不足
第五章 改善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的对策研究
    一、科学认识第二类疫苗的属性,扩大对第二类疫苗的宣传科普
        (一)完善对第二类疫苗相关知识宣传的政策保障
        (二)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
        (三)借力社会组织提升科普效果
    二、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对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的治理
        (一)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全程监管力度
        (二)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加大社会参与,改善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治理
    三、完善风险应对机制,妥善处置异常反应事件
        (一)完善第二类疫苗异常反应补偿机制
        (二)强化第二类疫苗风险监测评估机制
        (三)加强第二类疫苗事件的危机应对机制
    四、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扩大免疫规划
        (一)充分认识扩大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完善人财物等配套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项目来源
    二、研究背景
        (一) 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
        (二) 绩效考核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
        (三) 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
    三、研究意义和必要性
        (一) 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
        (二) 实施流程与方法的研制可促进绩效考核的科学开展
        (三) 软件管理可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
    四、本研究的定位
    五、研究目的与目标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
        (一)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制
        (二)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软件设计
        (三) 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一)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二)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三) 模糊综合评价法
        (四) 层次分析法
        (五) 业务流程管理理念
        (六) 规范差距分析法
        (七) 敏感性分析法
    二、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一) 文献归纳分析
        (二) 专家咨询与论证
        (三) 机构预试验
        (四) 测试单位现场测试
        (五) 省级绩效考核实践
        (六) 前期数据资料的利用
    三、资料质量控制方法
    四、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五、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制
        一、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 构建全面反映工作的考核框架
        (二) 收集与筛选绩效考核指标
        (三) 界定与论证绩效考核指标
        (四) 确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确定考核指标权重
        (二) 确定指标评分标准
        (三) 构建指标隶属函数
        (四) 建立评判矩阵
        (五) 获得绩效综合得分
        三、小结
    第二部分 (1)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
        一、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步骤
        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数据收集
        (一) 构建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
        (二) 建立指标数据的收集填报流程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数据质量控制
        (一) 校验考核填报数据的错误
        (二) 筛选需重点关注指标/机构
        (三) 规范现场数据核实的流程
        四、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与诊断
        五、小结
    第二部分 (2)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
        一、管理软件的设计主旨
        二、管理软件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三、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
        四、管理软件的需求分析
        (一) 业务与数据流程分析
        (二) 用户类型设置
        (三) 功能模块细化
        五、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
        (一) 数据库设计与结构分析
        (二) 代码设计
        六、管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一) 信息填报功能
        (二) 综合评价功能
        (三) 审核判断功能
        (四) 信息查询功能
        (五) 系统管理功能
        七、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八、小结
    第三部分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一、研究思路
        (一) 绩效现状评价的总体思路
        (二) 绩效改进策略的研制思路
        二、省级疾控中心总体绩效状况
        三、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人力
        (一) 人力数量情况
        (二) 人力素质结构情况
        (三) 人力综合素质情况
        (四) 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参考标准的比较
        (五) 人力资源配置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四、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经费
        (一) 政府财政投入情况
        (二) 机构经费来源渠道
        (三) 财政投入机制分析
        (四) 经费投入现状与参考标准比较
        (五) 经费投入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五、省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现状——房屋设施与仪器设备
        (一) 房屋建设状况
        (二) 仪器设备配置状况
        (三) 设施设备配置对绩效结果的直接作用分析
        六、省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
        (一) 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 信息管理能力
        (四)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能力
        (五) 实验室检验能力
        (六)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
        (七)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
        七、省级疾控中心职责落实状况
        八、省级疾控中心外部评价状况
        九、省级疾控中心绩效结果规律探讨
        (一) 利用绩效完成度验证规律
        (二) 利用绩效得分验证规律
        十、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 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二) 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三) 进一步改善疾病控制机构的设施设备
        (四) 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
        (五)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十一、小结
附表
讨论
    一、研究结果概述
        (一) 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的步骤、思路与具体方法
        (二) 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三) 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
        (四) 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现状
        (五) 提出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改进策略
    二、探讨省级疾控中心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 绩效结果与经济水平间的关系
        (二) 绩效结果与权重之间的关系
        (三) 绩效结果与数据填报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和应用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参与编写的书籍
致谢
综述 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与代码表

(4)应用奥马哈系统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以及访视成效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探讨在我国社区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可行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应用奥马哈系统回顾性分析访视个案记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
    1 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的制定依据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第四部分 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及成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
附录2 奥马哈干预系统
附录3 奥马哈评价系统
附录4 居家访视评估表
附录5 居家访视护理记录表
附录6 居家访视效果评分示例
附录7 知情同意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5)天津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某医院消化内科2007.1-2008.12医院感染监测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抗菌药物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国内文献荟萃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剖宫产术中单剂量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临床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四、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效果评价
    4.1 对象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附录二 部分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预防与诊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预防与诊治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移植患者随访机制建立和术后HBV再感染的临床诊治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OLT术后 HBV再感染者术前 HBV准种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OLT术后 HBV再感染者特异性 CTL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移植术后 HBV再感染预防与诊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

(9)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第一部分 前言
        1 课题的立意与背景
        1.1 对传染病的认识
        1.1.1 悲壮的历史
        1.1.2 残酷的现实
        1.1.3 堪忧的未来
        1.1.4 严峻的国情
        1.2 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1.2.1 隐蔽性
        1.2.2 特异性
        1.2.3 全球性
        2 研究现状、趋势与意义
        2.1 研究现状
        2.2 研究趋势
        2.3 研究的意义
        2.3.1 现实意义
        2.3.2 理论意义
        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3.2.1 理论研究
        3.2.2 实证研究
        3.2.3 其它方法
        3.3 难点与创新点
        3.3.1 研究的难点
        3.3.2 研究的创新点
        4 概念的界定
        4.1 传染病
        4.2 重大传染病
        4.3 人口安全
        4.4 国家安全
    第二部分 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
        1 我国传染病史
        1.1 中国古代关于传染病的记载
        1.2 中国古代对于传染病的防控
        1.2.1 顺应节气时令
        1.2.2 巫师巫术控制
        1.2.3 注意公共卫生
        1.2.4 医官巡诊施药
        1.2.5 及时处理尸体
        1.2.6 设置隔离机构
        1.3 中国古代传染病药物的研发
        1.4 中国古代的传染病防治立法
        1.4.1 主动预防,及时报告
        1.4.2 确立标准,谨慎诊断
        1.4.3 设立机构,强制隔离
        2 我国重大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与特点
        2.1 我国当前传染病的总体情况
        2.1.1 2004年情况
        2.1.2 2005年情况
        2.1.3 2006年情况
        2.2 我国当前传染病的整体态势
        2.2.1 传染病总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
        2.2.2 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2.2.3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率变化趋势
        2.2.4 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病种排位变化
        2.3 我国当前重大传染病的态势
        2.3.1 艾滋病
        2.3.2 肺结核
        2.3.3 病毒性肝炎
        2.3.4 流感
        2.3.5 血吸虫病
        2.3.6 SARS
        2.3.7 鼠疫
        2.3.8 霍乱
        2.3.9 流行性出血热
        2.3.10 疫苗针对性疾病
        3 重大传染病的国际流行态势
        3.1 HIV/AIDS
        3.1.1 HIV/AIDS全球态势
        3.1.2 HIV/AIDS与高危行为
        3.1.3 中国HIV/AIDS现状和态势
        3.2 病毒性肝炎
        3.2.1 乙型肝炎
        3.2.2 丙型肝炎
        3.3 结核
        3.3.1 全球结核(TB)态势
        3.3.2 DOTS
        3.3.3 经费
        3.4 疟疾
        3.4.1 全球态势
        3.4.2 疟疾防控策略
        3.4.3 费用
        3.4.4 展望
        小结
    第三部分 从安全视角审视重大传染病态势
        1 安全的概念
        1.1 辞典中安全的定义
        1.2 学者对安全的定义
        2 传统国家安全观
        2.1 安全重心的转移
        2.2 国家安全的概念
        2.3 传统国家安全观
        3 非传统安全观
        3.1 非传统安全观的出现
        3.2 非传统安全观的定义
        3.3 对传统安全观的拓展
        3.4 相关的非传统安全观
        4 人口安全
        4.1 概念的提出
        4.1.1 “人口安全”与“人口问题”
        4.1.2 我国人口安全思想的形成
        4.1.3 人口安全概念
        4.2 内涵与外延
        4.2.1 人口安全的内涵
        4.2.2 人口安全的外延
        4.3 内外影响因素
        4.3.1 内部影响因素
        4.3.2 外部影响因素
        4.4 特点与首要性
        4.4.1 人口安全的特点
        4.4.2 人口安全的首要性
        5 从安全角度审视重大传染病态势
        5.1 后果的严重性
        5.2 打击的多样性
        5.3 范围的广泛性
        5.4 形成的复杂性
        6 当前对我国人口安全威胁最大的传染病
        6.1 结核病
        6.2 流感与禽流感
        6.3 艾滋病
        6.4 病毒性肝炎
        6.5 血吸虫病
        小结
    第四部分 重大传染病态势与人口安全的互动
        1 重大传染病对人口健康的直接危害
        1.1 全球情况
        1.2 我国情况
        1.2.1 显性方面
        1.2.2 隐性方面
        1.2.3 诱变基因
        2 重大传染病对人类发展的严重制约
        2.1 导致贫穷落后
        2.2 引发经济凋敝
        2.2.1 对经济的直接打击
        2.2.2 对经济的间接打击
        2.3 影响社会稳定
        2.4 造成移民恐慌
        3 人口因素对重大传染病态势的影响
        3.1 人口激增与流动
        3.1.1 人口的增长
        3.1.2 人口的流动
        3.2 生态改变与恶化
        3.2.1 气候变化
        3.2.2 环境恶化
        4 社会因素导致重大传染病快速传播
        4.1 全球化的生产方式
        4.2 不合理的社会行为
        4.3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4.3.1 加速生物进化过程
        4.3.2 长期滥用后果严重
        4.3.3 更新换代负担巨大
        5 生物攻击——传染病在人口安全问题上的极端表现
        5.1 特异性致病物质所产生的生物攻击
        5.1.1 相关概念
        5.1.2 战剂分类
        5.1.3 基因武器
        5.2 生物攻击—非传统安全的非传统特点
        5.2.1 生物攻击的现实性
        5.2.2 生物攻击的跨国性
        5.2.3 生物攻击的不确定性
        5.2.4 生物攻击的难防控性
        5.3 生物攻击对人口安全提出的新考验
        小结
    第五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国际合作
        1 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现状及对策
        1.1 提高全民认识,防重于治
        1.2 增强快反能力,注重培训
        1.3 改善医疗体系,逐步调整
        1.4 严格药品管理,应对耐药
        1.5 强化病源监测,摸索规律
        1.6 合理调整布局,整体防控
        1.7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水平
        1.8 推广疫苗应用,强制免疫
        1.9 出台政策引导,整合力量
        1.10 开展国际合作,共同防治
        2 传染病防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
        3 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中的难点
        4 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国际合作防控
        4.1 联合国相关组织行动
        4.2 其他国际组织的措施
        4.3 国际及区域间的合作
        4.4 展望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肝移植受体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部分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正文MDR1第3435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肝移植受体术后普乐可复治疗剂量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正文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肝移植受体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乙肝复发的关系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正文FcγRⅢA(CD16)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乙肝相关肝移植受体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疗效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MDR1和CYP3A基因多态性在肝肾移植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及肝移植后排斥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CD16基因多态性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结语
在读期间以第一着者发表的文章
在读期间着作及获奖情况
在读期间以项目负责人申请课题情况
致谢

四、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27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D]. 王文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D]. 王雅懿. 苏州大学, 2018(01)
  • [3]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D]. 李程跃. 复旦大学, 2011(12)
  • [4]应用奥马哈系统构建居家访视流程和记录模式以及访视成效评价的研究[D]. 谭晓青.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 [5]天津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研究[D]. 高斌. 天津医科大学, 2009(02)
  • [6]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预防与诊治研究[D]. 夏杰.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3)
  • [7]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65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监控分析[J]. 兰宁,黎圣洪,徐朝斌,陈翠玲. 北京医学, 2003(06)
  • [8]乙肝电脑监护系统对27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监控分析[J]. 兰宁,徐朝斌,黎圣洪,钟鸿燕.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S1)
  • [9]我国重大传染病态势及对国家人口安全影响的研究[D]. 陈昊阳.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4)
  • [10]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肝移植受体预后的影响[D]. 王伟林. 浙江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乙肝计算机监测系统监测276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