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心理护理中的价值

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心理护理中的价值

一、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梁斌[1](2020)在《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肌肉紧张程度、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抽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冥想治疗:研究者基于音乐冥想专业书籍,编制《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音乐冥想实施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此方案进行修改,形成《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音乐冥想实施方案》终稿;而后根据此方案培训“音乐冥想实施者”3人,由“音乐冥想实施者”依据此方案实施音乐冥想,音乐冥想时间为每天13:00~14:00时或20:00~21:00时,1次/天,40~50分钟/次,连续14天。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在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4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生物反馈仪、视觉模拟评分法、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测评患者的焦虑症状、肌肉紧张程度、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生活质量。结果:(1)68例完成全程研究,其中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值为(49.44±4.44)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均值(50.65±4.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评分比较,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物反馈测量值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物反馈测量值均值为(11.29±2.44)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均值(13.26±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分值低于干预前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均值为(1.38±1.30)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均值(2.5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重度瘙痒患者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估”得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估”评分均值为(3.18±2.40)分,对照组为(4.56±3.4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评分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皮损患者试验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两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得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评分均值为(9.03±2.69)分,对照组为(10.47±3.9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评分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期2周的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肌肉紧张程度,促进身体放松,同时,瘙痒症状的改善也较为明显。但是,音乐冥想没有改善此类患者的皮损程度及生活质量。集音乐和冥想为一身的音乐冥想具有良好的缓解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焦虑,改善症状等作用,为身心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值得在皮肤病患者心理干预领域应用。

郑艳楠[2](2020)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研究表明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的排序是疾病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可见心理护理是除疾病本身之外最需要的护理内容,但临床心理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缺乏依据、效果不明显、可有可无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心理护理的效果不显着。分级心理护理是结合我国国情对分级护理的补充,根据患者心理问题程度不同分级护理,并对不同层级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目的了解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及措施,观察临床干预效果,为今后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1.调查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分级心理护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至12月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名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资料采用调查问卷,主要有: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Cohen分级、术后疗效、食欲、疼痛等。2.根据患者SRQ-20等级和影响患者心理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心理护理分级标准及各级别护理措施,根据专家审核意见及临床经验反复修改直至完善。3.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的效果检验。研究对象是2019年1月-8月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自愿加入研究8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科室原有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原有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采用SRQ-20、匹兹堡睡眠质量、食欲、疼痛、术后并发症、生命体征和患者满意度的评分。采取SPSS 24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1.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患者SRQ-20均分为7.97,术后患者SRQ-20均分为12.22;术后心理状况显着低于术前。从分级来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轻中重差别。2.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心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数据比较:实验组SRQ-20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SQI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食欲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得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两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出院满意率显着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VD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程度不一,影响因素有:Cohen分级、患病时间、术后疼痛等。分级心理护理可提高MV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和食欲、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满意度。

王书平[3](2019)在《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卫生资源规划是政府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卫生公平高效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规划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有卫生资源规划缺少合理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从而带来卫生资源配置跟着卫生管理者的感觉走,脱离居民的实际需求。这也导致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卫生服务提供不能满足健康需求等问题。如何利用卫生资源规划更好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仍然需要在规划制定的科学性、规划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健康需求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对健康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更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的工作意义重大。现有相关研究表明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是三类,分别有趋势外推法、回归模型方法和微观模拟模型。趋势外推法很少涉及未来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并且也因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而影响预测效果。回归模型方法不能考虑参数之间互相影响关系。微观模拟模型能在个体层面上整合需求影响因素的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克服趋势外推法和回归模型方法的缺点,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未来需求的总量及结构。现有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供方资源现状及趋势分析,这些研究对居民健康需求的研究不足,因而影响了卫生资源配置与居民健康需求的衔接,不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也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的改革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因此如何在需方的基础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研究领域。未来大量与卫生相关的宏观环境将会发生很大改变,如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生育政策、医保政策及分级诊疗政策等也会调整完善。个体的微观因素也在发生改变,如年龄、教育、婚姻等。这些宏观政策层面的因素和个体层面的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着居民需求总量和结构。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量化这些宏观政策层面的因素和微观个体层面的因素给居民需求总量和结构带来的影响;为了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确保居民需求与卫生资源有效衔接,应该如何配置不同类型的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基于当前卫生资源现状,不同类型卫生资源调整的策略有哪些。回答好上述三个问题,旨在为我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相关核心信息和参考。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预测2020-2030年健康需求总量及结构,为合理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提供核心信息,从而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和促进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具体研究目的:(1)分析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2)构建健康需求的微观模拟模型;(3)利用微观模拟模型预测辽宁省2020-2030年健康需求总量及结构;(4)基于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出需求总量及结构的基础上,预估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5)基于当前卫生资源现状,量化不同类型卫生资源调整策略措施及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现场调查数据:主要包括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医生工作效率调查和患者合理流向调查数据。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内9区和6县,每个区(县)选取4-6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选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选择60-70户居民,共计选择78个街道/乡镇、158个居委会/村、9434户和27477个居民。医生工作效率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5个地市,每个城市选择1家省办/市办医院和1家县办医院,共选取3家省办医院、3家市办医院和5家县办医院。省办医院/市办医院按照工号随机选取调查当天在岗职工20%医生,县办医院抽取调查当天在岗全部医生,共调查2984名医生。患者合理流向调查是从参与医生效率调研医院按照省办医院、市办医院和县办医院每类随机抽取2家,共计6家医院。病例抽取是按照分阶段随机抽取,首先随机化抽取4个季度中一个季度,其次,利用随机函数抽取5%的病案号,共选择4619个病例。本研究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微观模拟模型,即模型构建分为四步,第一,明确出模型中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第二,利用相关数据来获取主要参数的未来变化概率函数。第三,在现有2014年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基础上,确定主要参数与结果之间关联函数,然后利用主要参数的变化概率函数与关联函数预测2015-2030年的结果指标数值,并用通过R语言编程实现。第四,利用2015-2017年现有统计年鉴数据及辽宁省慢性病调查数据进行模型校验。其次,该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混合logit回归模型和列联表函数来明确微观模拟模型中主要参数的未来变化概率函数。并且还利用Logistic回归、Possion回归、负二项回归来确定微观模拟模型中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之间关联函数。最后,该研究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模型预测出需求的总量与结构转化为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研究结果1.构建微观模拟模型。根据微观模拟模型目的和研究概念框架明确出模型中主要参数和主要结果指标。基于其它调查数据库、各类统计年鉴中数据和宏观政策的目标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主要参数2014-2029年概率变化函数或者概率变化具体数值。在2014年辽宁省卫生服务调查个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抽样权重,扩大样本数量。对比抽样样本与扩大样本之间居民两周患病率和年住院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基于2014年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建立主要参数与主要结果指标之间关联函数。在构建关联函数时,利用90%的样本数据,剩余10%的样本用于关联函数校验,并且明确出关联函数的预测临界值和准确性。然后利用主要参数概率变化函数更新主要参数,把更新后的2015-2030参数数值带入到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之间关联性函数,根据关联函数的临界值,确定个体结果事件是否发生,最后计算出2015-2030年结果指标。利用2015-2017年的慢性病调查数据结果和统计年鉴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校验的结果显示模拟数据与校验数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构建的微观模拟模型在预测需求时是有效的。2.利用构建出的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出2020-2030年需求的总量。根据模型中死亡率两种不同的参数获取方式和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的两种不同的关联函数,构建出四种不同模拟情景。按照四种不同情景下,模型分别预测出2020-2030年居民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总量和分城乡、分年龄组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两周就诊率分别为15.2%-17.6%、15.6%-19.0%和17.1-21.1%。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年住院率分别为 1 2.9%-15.1%、14.6%-18.8%和 18.7%-20.6%。3.需求结构按照患者就诊现状保持不变、患者向基层机构分流和患者向大医院聚集等情景计算。患者就诊现状保持不变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1和情景2,其分别来源于2014年需方调查和2017年供方提供患者就诊现状。需求结构合理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3和情景4,情景3是在情景2基础上患者由大医院向基层下转1 0%;情景4是指2009年供方患者就诊现状,并在其基础上患者由大医院向基层下转10%。需求结构进一步恶化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5和情景6,情景5是指在情景2基础上患者由基层向上大医院上转5%,情景6是指在情景2的基础上患者由基层向大医院上转10%。4.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总量在2020-2030年间呈现出增长趋势,与现状相比,床位数与执业(助理)医师数呈现处相反趋势。以需求向基层机构分流患者流向情景为例。对于需求结构合理的患者流向情景下,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4.04-5.49张和2.34-4.05人、2025年分别为 4.38-6.48 张和 2.27-4.42 人、2030 年分别为 5.11-6.92 张和 2.684.95 人。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的结构以患者流向情景3为例展示。2030年每千人口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0.98-1.16张和1.58-1.82人;每千人口县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1.24-1.37张和0.45-0.52人;每千人口市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1.30-1.54张和0.61-0.68人;每千人口省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0.56-0.66张和0.33-0.38人。5.与现状相比,2030年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39-1.75张,减少量占比约为5%-20%;而需要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22-1.17人,增加量占比约为10%-40%。在同一门诊/住院情景下,患者合理流向情景下需要减少床位数的数量最小,而在此情景下需要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数的数量是最大的。6.就不同类型机构的床位数与执业(助理)医师来说,患者流向的情景对其影响比较大,在不同患者流向情景下呈现出的趋势各不相同。以2030年患者流向情景3为例展示。2030年,需要增加基层机构床位数和和增加基层机构、县办医院和市办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市办医院和省办医院床位数和减少省办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2030年,需要增加每千人口基层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分别为0.11-0.36张和0.87-1.09人。2030年需要增加每千人口县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为0.05-0.13人。对于市办医院来说,2030年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床位数,减少量为0.33-0.57张,需要增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为0.03-0.13人。需要减少省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减少量分别为0.10-0.20张和0.01-0.05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辽宁省居民2020-2030年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呈现出上升趋势;(2)辽宁省2020-2030床位数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总量和调整结构,而执业(助理)医师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总量和调整结构;(3)患者向基层分流带来的资源的调整有利于分级诊疗政策有效实施,也是未来卫生政策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量化不同级别医院功能的考核指标来确保医院功能定位落实;(2)发挥财政投入在引导医院落实功能定位中作用;(3)发挥医保在促进患者合理流向中的作用;(4)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转型为家庭病床和医养结合病床;(6)加强不同层级医院间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合作。研究的创新(1)目前大部分国内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都是基于供方数据为基础。本论文是国内较少的基于需方的健康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首先构建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居民未来的健康需求,然后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健康需求转为卫生资源。(2)本研究是国内首次较系统在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应用微观模拟模型。国外微观模拟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核心技术,即能够利用基于需方个体数据预测居民未来的需求总量和结构。该模型在预测需求过程中能够对需求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因素、非线性的动态整合,并且能够在个体基础上有效整合个体层面需求影响因素和宏观政策层面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测算出患者合理流向的情景下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及不同类型卫生资源配置数量,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卫生资源规划的实施提供可以操作性的指标和规划的考核提供了细化指标。研究不足和展望(1)受到资料限制,微观模拟模型的个别参数获取概率函数利用的数据来源于全国或全省相关资料。这些参数变化概率函数不能更好反映出每个地市、城乡、不同年龄人群之间差异。未来在辽宁省开展这些参数的相关调查,从而获取该参数相应的概率函数变化函数。(2)本研究在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需求基础上,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需求转化为资源时,需要利用各类卫生资源的效率指标,但是效率指标获取方式主要为结合卫生资源效率的变化趋势、现状和专家咨询等,因此卫生资源效率指标相对比较主观。

王春立[4](2018)在《瘢痕患者管理的移动健康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解决瘢痕问题是医学美容临床中常见的热门课题。皮肤经历不同形式的创伤后,修复最终表现为瘢痕愈合。瘢痕影响外观的同时甚至出现功能障碍,瘢痕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创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瘢痕是可以预防的。瘢痕救治是一个连续过程,其从预防、救治、治疗、后续随访、提高就医依从性,持续性的就医过程归为瘢痕患者管理。目前临床科室均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来管理瘢痕患者,存在瘢痕患者缺乏求医资源、不知晓行内专家、沟通渠道匮乏、就医依从性差;医护工作人员人力不足,无时间做好解释沟通和告知,事务繁杂无时间系统跟踪病人,随访流于形式,下级医生在执行请示汇报制度时传达信息不准确。瘢痕患者在现有医疗环境下,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移动健康的兴起与发展为瘢痕患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式具有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性的特点,并是信息化社会的体现,大数据时代不仅为广大瘢痕患者治疗带来福音,更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临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科研资料。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瘢痕治疗救治方面,目前防治瘢痕有很多新方法、新材料、新药物、新技术,但广大临床医生及就诊患者缺乏有效渠道获取相应知识,使得瘢痕预防知识、救治知识缺乏有效推广,就诊患者的治疗缺乏持续性及系统性,最终导致瘢痕产生。医疗卫生领域中移动健康服务的广覆盖、随时接入、信息共享、远程监测的特点,给瘢痕患者管理带来希望。通过移动健康服务管理弥补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将管理方案实施落地。如今瘢痕患者管理的移动健康服务模式研究还无相关报道。所以拟定科学而规范的瘢痕患者管理移动健康服务方案,对提高社会、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瘢痕患者管理平台来指导移动健康服务流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前期的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了解当前国内外移动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特点与典型模式。通过访谈法及专家咨询法,运用多学科(人文医学、护理学、信息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文献交叉研究的方法,从马斯洛需求论、医学美学、医学心理学、瘢痕预防治疗学、信息学角度阐述瘢痕治疗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瘢痕患者移动健康模式的设计策略。构建的模式拟采用APP的形式运行,架构设计上明确“以病人为中心”的主体,分模块进行管理,确保医生、护士、患者三者动态保持联系,并能够保证就诊资料的连续性以及瘢痕治疗措施的准确性。构建主线分为创伤就诊时、住院治疗中、康复出院后三个时间段,采用移动技术的服务模式。分为资讯端(医院内部网络)、床旁交互端(医院内部网络及内部终端)及出院随访端(移动用户)。每个阶段均由若干服务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有相应的移动健康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体现。本论文旨在构建瘢痕患者管理移动健康服务模式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为瘢痕患者信息化管理产品开发、医美咨询及瘢痕中心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进行数据的开发及利用,利用整合后的数据开展瘢痕修复临床科研。

齐久梅,张素英,王钢乐,唐欣[5](2015)在《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手术患者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诊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科室,具有手术技术性和专业管理性的双重性,在这里不仅是简单地接待患者和机械的手术操作,更应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1],体察患者情感,有效地进行沟通,提供健康宣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北京妇产医院乳腺门诊手术室自2012-08开展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此术式与传统的乳腺开放手术不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无瘢痕的优点[2,3],尤其是对于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的患者只需一个小创口,具有美容效

莫冬玉[6](2009)在《综合性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近5年的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经验,分析其特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综合性医院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特点及难点主要有:护理岗位点多面广、护理分工难以细化、咨询多于治疗、顾客需求与护士素质不对应、护士素质单一、缺乏团结协作等。具体的对策包括:根据科室环境合理布局;提高护理管理者自身素养;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岗位轮训;提高护理人员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统筹兼顾,实行弹性派班制;对美容师管理实行按劳分配等。认为强化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科室的"两个效益"。

田晓勤,闫玉卿[7](2000)在《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 在美容门诊里,语言是护士与患者(求美者)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接受美容手术的人,其形体上必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生理或病理性的)而此类缺陷使病人在日常社交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偏异”,特别对医护人员的言语非常敏感,作为美容护士此时就应善于针对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用不同类型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患者,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加相互

史春香[8](2009)在《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深入了解女性在孕产期真实的心理体验;针对其焦虑、抑郁、紧张、害怕等情绪及不同的人格特征,整体的、深入的分析女性在孕产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将循证心理护理方法应用于解决孕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循证方法相对常规方法的优越性,为临床护理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妇产科的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30例研究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并与同期实施普通心理护理的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循证心理护理的孕产妇较运用常规心理护理的孕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心里感觉舒适,使心率变慢,血压较平稳,焦虑值显着降低(P<0.05),孕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心理护理在产科临床护理实践中优于常规心理护理,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促进了母婴健康与安全,提高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王大伟[9](2021)在《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叙事护理,探讨其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免疫系统功能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甲医院产科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人。对照组患者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住院期间每周3次,每次30-45min,共5-6次,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干预,每周2次,每次约30min,共6次,由研究小组同一名护士进行。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三个时间点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ed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ed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36 questionnaire,SF-36),并收集患者血清补体C3、补体C4检测结果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叙事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补体C3、补体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2)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生理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心理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结果的比较:干预2周后及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结果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叙事护理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2)叙事护理可以改善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但对于生理健康无明显改善作用。(3)叙事护理短期内改善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探讨。

刘莉花,王淋,王海瑞,聂建云[10](2020)在《对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医患沟通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乳腺恶性肿瘤疾病高发,成为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乳腺恶性肿瘤主要以女性为主,男性少见,在诊疗过程中常常涉及患者隐私。医患沟通过程中,沟通时间不足、沟通语言不当、沟通技巧缺乏、信息混杂等是妨碍沟通的主要因素。此外,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复杂,不仅要承受对恶性肿瘤的恐惧,同时还要面临性恐慌、性障碍与社交障碍等特殊心理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特殊患病群体,乳腺专科医生如何与他们进行高效的沟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寻常型银屑病概述
    二、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三、音乐治疗等心理干预在慢性病中的应用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样本量估计
    四、研究方法
    五、评价指标
    六、资料收集方法
    七、统计学方法
    八、干预阶段研究方案流程
    九、质量控制
    十、伦理学审查
第四章 结果
    一、患者一般资料
    二、两组患者焦虑症状比较
    三、两组患者肌肉紧张程度比较
    四、两组患者瘙痒程度比较
    五、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比较
    六、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第五章 讨论
    一、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
    二、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
    三、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瘙痒症状
    四、音乐冥想没有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
    五、音乐冥想没有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六章 结语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1 文献回顾
    2 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心理现状调查及制定分级心理护理的标准和措施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心理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
    5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
第三部分 分级心理临床干预及效果评价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分级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卫生资源配置相关理论及应用
    2.2 国内外卫生资源规划相关研究
    2.3 居民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相关研究
    2.4 卫生资源配置方法及应用
    2.5 微观模拟模型在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3.1 理论基础
    3.2 概念框架
    3.3 技术路线
    3.4 资料来源与抽样方法
    3.5 分析方法
    3.6 质量控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4.1 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的现状
    4.2 辽宁省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4.3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观模拟模型的构建及2020-2030年需求预测
    5.1 微观模拟模型构建
    5.2 辽宁省2020-2030年居民需求总量预测
    5.3 辽宁省2020-2030患者就诊机构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的预测
    6.1 辽宁省2020-2030年不同类型机构资源效率
    6.2 基于微观模拟的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预测
    6.3 辽宁省2020-2030年资源目标实现差距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7.1 方法学讨论
    7.2 居民需求变化为资源调整提供依据
    7.3 2020-2030年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总量调整策略
    7.4 实现患者合理流向下资源的调整有利于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
    7.5 患者就诊继续向大医院聚集导致资源的调整
    7.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研究中的创新点和不足
    1. 研究的创新
    2.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1. 微观模拟模型参数更新概率
    2. R语言实现的程序展示
    3.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瘢痕患者管理的移动健康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创新点和局限性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瘢痕及移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一、瘢痕概念
        二、移动健康服务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审美心理基础
        二、人文医学基础
        三、科技的社会功能及科学素养
        四、科技应用以人为本
第二章 移动健康服务模式与瘢痕患者管理的关系
    第一节 我国瘢痕患者管理方式及瘢痕治疗的社会模式
        一、我国瘢痕患者管理方式
        二、我国瘢痕治疗的社会模式
    第二节 移动健康服务模式推动瘢痕患者管理
        一、针对瘢痕患者服务模式需求的国内移动健康服务应用的必然性
        二、移动健康模式发展瘢痕患者管理无可替代
第三章 瘢痕患者管理的移动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第一节 瘢痕患者就诊需求分析
        一、瘢痕修复专家早干预需求
        二、专家库维护需求
        三、延续服务的体现需求
        四、就医需求及服务评价
    第二节 移动健康服务模式功能性需求
        一、专业信息的需求
        二、“移动医疗”真正移动需求
        三、数据信息共享需求
        四、用户端学术会议信息共享需求
第四章 瘢痕患者管理移动健康服务模式构建
    第一节 移动健康服务模式构建基础
        一、个人信息认证信息化
        二、服务平台端及客户端硬件要求
        三、瘢痕患者分类管理
    第二节 基于就诊流程的移动健康服务模式设计
        一、就诊咨询移动模式化
        二、急诊外伤患者就诊移动模式化
        三、非整形修复科收治手术患者移动模式化
        四、整形修复科手术患者临床服务全过程移动模式化
        五、随访患者移动模式化
    第三节 平台模型构建
        一、三个主体
        二、五个模块
        三、移动健康服务信息立体化
    第四节 移动健康服务模式中的瘢痕个案管理
第五章 移动健康服务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移动健康模式发展制约因素
        一、多位立体的智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
        二、使用人群操作智能手机的科技素养
        三、移动键康服务模式开展运行成本
        四、整体配套系统建设不足
        五、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六、模块功能不全及健康意识
    第二节 技术强化移动键康服务模式应用对策
        一、标准化建设移动健康服务模式
        二、完善移动健康服务体系的功能模块建设
        三、践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加强技术创新及推广工作
        一、多角度科技创新
        二、多渠道推广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手术患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仪器
    1.3 方法
        1.3.1 提高患者对手术认知度
        1.3.2 术前心理护理
        1.3.3 手术费用与手术过程的宣教
        1.3.4 手术当日再次宣教
        1.3.5 术后宣教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知识掌握情况
    2.2 手术后恐惧感、术中配合、痛感情况比较
    2.3 心理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3.1 术前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非常必要
    3.2 术前心理护理是消除紧张情绪、利于患者配合的重要环节
    3.3 手术费用和手术过程方法的宣教不可缺少
    3.4 手术当日再次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3.5 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6)综合性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整形美容中心的基本状况
2 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难点
    2.1 护理岗位多, 业务范围广:
    2.2 咨询多于治疗:
    2.3 求美者存在复杂的心理特点:
    2.4 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
    2.5 护理分工难以细化:
    2.6 各岗位工作高峰期不一致, 护理人员缺乏团结协作:
3 管理对策
    3.1 合理布局:
    3.2 提高护理管理者自身素养
        3.2.1 专业素养:
        3.2.2 沟通协调能力:
        3.2.3 管理能力:
        3.3.1 开展科内讲课:
        3.3.2 进行岗位轮训, 要求多专多能:
        3.3.3 外出进修学习:
    3.4 提高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3.5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及风险意识, 防范医疗纠纷:
    3.6 更新护理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3.7 实行弹性派班制,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8)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综述
正文 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讨论
    1.循证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消除或减轻孕产妇的焦虑、紧张心理
    2.循证心理护理可以为孕产妇提供个体优质的护理服务
    3.循证护理使孕产妇心理护理更加科学和完善
    4.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5.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理论基础
    5 本研究相关概念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工具
    4 资料记录与收集
    5 统计学方法
    6 质量控制
    7 伦理原则
    8 叙事护理平行病历
结果
    1 研究对象脱落情况分析
    2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衡性比较
    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
    4 干预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效果分析
讨论
    1 叙事护理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2 叙事护理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叙事护理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10)对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医患沟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医患沟通的必要性
    1.1 乳腺恶性肿瘤多发
    1.2 诊治工作涉及到患者的隐私
    1.3 面对的患者几乎是女性
2 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沟通的现状及原因
    2.1 医务人员工作繁忙,沟通时间不足
    2.2 医务人员语言不当,妨碍医患沟通
    2.3 医务人员技巧缺乏,影响医患沟通
    2.4 医学信息混杂,扰乱医患沟通
3 探索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医患沟通的方式
    3.1 乳腺肿瘤演示模具的使用
    3.2 数字医学的应用
    3.3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3.4 乳腺健康管理系统的建立

四、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梁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分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研究[D]. 郑艳楠.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3]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书平. 山东大学, 2019(03)
  • [4]瘢痕患者管理的移动健康服务模式研究[D]. 王春立. 遵义医学院, 2018(11)
  • [5]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手术患者中的作用[J]. 齐久梅,张素英,王钢乐,唐欣. 武警医学, 2015(05)
  • [6]综合性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J]. 莫冬玉.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09(03)
  • [7]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价值[J]. 田晓勤,闫玉卿. 实用医技, 2000(01)
  • [8]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D]. 史春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叙事护理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王大伟. 青岛大学, 2021
  • [10]对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医患沟通的探讨[J]. 刘莉花,王淋,王海瑞,聂建云. 医学与哲学, 2020(15)

标签:;  ;  ;  ;  ;  

护士语言在美容门诊心理护理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