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新材料趋势

不锈钢新材料趋势

一、不锈钢新材料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徐怀忠,汪小锋,李治国,胡建波,王永刚[1](2021)在《冲击载荷下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动态响应及微观结构演化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作为近20年来快速发展的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快速、直接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在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增材制造的零部件经常承受高速冲击载荷作用,因此其动态承载能力及破坏失效特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给增材制造技术及其产品在国防军事、武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带来巨大挑战。首先综述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然后着重介绍在高速冲击等极端情况下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的宏/微观力学响应特征,探讨新的制造方法带来的金属材料动态性能的新变化;最后展望增材制造技术及产品在国防军事、武器装备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吴圣川,吴正凯,康国政,陈伟球,李江宇,柯燎亮,王同敏,肖体乔,袁清习,胡春明[2](2021)在《先进材料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先进材料的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可显着提高新材料研发效率,加快新材料应用进程,为材料及结构的可靠性服役和全寿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介绍材料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背景与内涵,然后对高通量样品制备与表征、多维多尺度关联成像、高通量原位表征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介绍,讨论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前沿应用和技术局限性,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解析,指出这些技术挑战直接关系到高通量表征技术在先进材料及结构服役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展望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的若干发展方向,从而为建立材料微结构和服役性能的映射关系、跨尺度揭示工程部件的伤损机理和失效模式、推进先进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进程提供参考。

李平[3](2021)在《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紫外(UV)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速度快、无溶剂、VOC排放量少、节能环保等优点,在近十年里发展快速,已应用在运输、建筑、包装、标签等诸多领域。然而,将光固化技术应用于胶粘剂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固化深度有限、有色体系适用性差以及基材不透明等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V固化胶粘剂的发展及应用。对于胶粘剂而言,很多应用场景下被粘附基材为不透明,光固化胶粘剂在应用时往往要求被粘附基材至少需要一面透光。如果基材为不透光或透光性较差,则光线无法到达胶层有效激发光引发剂引发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因此如何解决光固化胶粘剂在不透光基材间的有效光固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光引发剂类型的选择,制备了两种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首先在基材表面涂覆一层胶液,当其受到紫外光照后并不会立刻快速地发生光聚合/固化反应,而是具有一定的诱导期延迟固化反应的进行。这种方法可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以满足基材间的搭接,随后则利用暗反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材间的粘接定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用环氧丙烯酸酯(E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及环氧树脂(E51)为主体树脂,加入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SH4)作为固化剂,光引发剂体系是由光产碱剂四苯基硼酸盐和光敏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共同搭配使用,并添加自由基抑制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来抑制光照后体系中由光敏剂产生的自由基,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延迟性能的光产碱型单组分UV固化胶粘剂树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分比例对胶粘剂体系的延迟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对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当环氧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E51的交联网络质量比为30:30:40,光产碱剂为1 wt%TBD?HBPh4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胶粘剂体系经过UV光辐照20 s之后,待2 min后搭接,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0 min,可实现快速定型;室温条件下放置3 h,胶粘剂的初始粘结强度为0.71 MPa;经过在真空烘箱80℃固化2 h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到4.32 MPa;并且胶粘剂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29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选用缩水甘油醚类的环氧树脂(E51)为基体树脂,以三芳基磷酸硫鎓盐作为光引发剂,添加不同种类的环氧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基于阳离子光聚合反应的UV延迟固化胶粘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稀释剂种类及含量对体系延迟光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考察了胶粘剂固化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热性能;通过流变仪对黏度进行测试,反映胶粘剂体系的存储性能。结果发现,当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EP3)活性稀释剂含量为25 wt%时,胶粘剂体系具有最佳的UV延迟固化性能。经过UV辐照10 s之后,胶粘剂体系可提供3 min的延迟固化时间窗口以满足搭接;且搭接后胶粘剂能够在10 min内产生一定的初始粘结强度,可实现两基材间的搭接定型;完全固化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3.42 MPa,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通过调节体系中活性稀释剂的含量,胶粘剂的延迟固化时间可从2 min至20 min进行有效调控;并且胶粘剂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300℃;此外,胶粘剂体系在温度为50℃条件下至少可存储90 d。本文所制备的单组份光固化胶粘剂具有延迟固化的特点,可应用于不透光基材间的粘接,同时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及室温存储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赖召贵[4](2021)在《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金属材料成分-结构-性能是腐蚀的研究核心,但是常规电化学测试方法和装置难以满足对局部微观尺度上金属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表征需求。对金属材料微区电化学性能进行高通量表征有助于深入分析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为复杂微电偶腐蚀的数值模拟工作奠定实验基础,进而建立金属微观电化学性能与宏观腐蚀行为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对金属材料微观尺度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本文结合光刻掩膜和微液池技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包括高通量样品阵列库(光刻掩膜制备系统)、自动微量进液装置,高精度电动控制平台,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玻璃毛细管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精准且可控的初始反应面积、更低的体系电阻、更低的漏液堵塞风险、更低的缝隙腐蚀发生风险、高溶液体积/反应面积比、适用于低导电率溶液体系,更适合串行扫描式高通量微区腐蚀电化学表征。此外,利用该微区腐蚀电化学测试平台重点研究了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电化学性能进行了高通量表征。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等实验及分析手段。对焊接接头成分、组织结构的表征发现:不锈钢中靠近熔合线Creq/Nieq比值逐渐减小,凝固模式从FA向AF模式转变,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小,形态从板条状、骨架状向蠕虫状和岛状变化,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夹杂物、碳化物、σ相的复杂显微结构。低合金钢显微组织由其经历的热循环史决定,形成5个区域:由粗晶铁素体组成的粗晶热影响区(C1)、由混合贝氏体组成的细晶热影响区(C2、C3)、由初生铁素体以及混合贝氏体组成的不完全重结晶区(C4)以及由回火贝氏体组成的回火区(C5)。不锈钢一侧夹杂主要是含硅、钛、铝的氧化物;低合金钢中主要有三大类夹杂物,包括硫化物、氧化物以及复合夹杂物,其形态、组成复杂,分布随机。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熔合线区域的腐蚀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熔合线区域由不锈钢奥氏体(A)、马氏体(M)和粗晶铁素体(CF)三相组成。表面电势分布图显示马氏体层由A/M过渡区、M区、M/CF过渡区三个区域组成。马氏体耐蚀性优于粗晶铁素体在于其含有较多的低活性晶界(Σ3晶界),且Cr、Ni含量高,具有一定的钝化能力。该结果与浸泡实验中熔合线在浸泡后期才发生腐蚀的现象相吻合。马氏体组织表面电势与电化学性能表现出的腐蚀倾向性不一致在于二者测量过程的金属/介质界面条件不同,前者残余应变起主要作用,后者与金属/溶液界面成分、结构相关,在溶液中会发生变化。研究了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的微区电化学性能,发现焊接接头在3.5wt%NaCl溶液中出现了 5种电化学阻抗谱响应、8种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6个数量级的极化电阻值。同时对焊接接头腐蚀过程进行了高通量表征,发现夹杂是诱发点蚀的主要原因,点蚀形成后并不发生横向扩展;浸泡初期,以细晶热影响区的点蚀为主;浸泡后期,从靠近回火区的热影响区向熔合线区域逐渐发生均匀腐蚀,并伴随着点蚀发生。点蚀周围基体被腐蚀产物覆盖而得到保护,改变了浸泡过程中腐蚀的发展进程。结合微区电化学性能表征与浸泡实验结果,发现低合金钢腐蚀倾向性呈以下规律:粗晶热影响区(C1)>细晶热影响区1(C2)>细晶热影响区2(C3)>不完全重结晶区(C4)>回火区(C5)。C2、C3、C4部分区域(含夹杂物)开路电位和腐蚀电位比粗晶热影响区低,具有更高的腐蚀倾向性;统计分析显示,低合金钢一侧腐蚀电流密度呈以下规律:细晶热影响区(C2)>细晶热影响区(C3)>回火区(C5)≈不完全重结晶区(C4)>粗晶热影响区(C1);热影响区中存在腐蚀速度极大的测试区域,与夹杂物引起的活性溶解相关。浸泡初期,焊接接头腐蚀行为以细晶热影响区的点蚀为主;浸泡后期,从靠近回火区的热影响区向熔合线区域逐渐发生均匀腐蚀,并伴随着点蚀发生,耐蚀性呈以下规律:回火区(C5)>混合区(C4)>细晶热影响区2(C3)>细晶热影响区1(C2);由于腐蚀产物的保护作用,粗晶热影响区(C1)以及熔合线区域在浸泡后期开始发生溶解。浸泡实验观察的耐蚀性规律与微区电化学性能表征的统计结果高度吻合,表明低合金钢中夹杂物对整个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结合EBSD和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对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电化学性能进行了高通量研究。统计规律表明:单相奥氏体镍元素含量高其腐蚀倾向性低于单相铁素体;由于两相的耦合效应,混合相耐蚀性能优于单相铁素体和奥氏体;奥氏体和铁素体单晶粒耐蚀性基本遵循从低晶面指数到高晶面指数逐渐减弱的规律;分析认为不同取向晶粒电化学活性不同,也存在类似于两相之间的耦合效应,单相多晶耦合后耐蚀性能优于单一晶粒;残余应变对奥氏体、铁素体表面氧化膜性质影响有限,使开路电位小幅度增加;奥氏体硬度更低、形变更大,残余应变对奥氏体腐蚀行为的影响大于铁素体。

王满腾[5](2021)在《考虑高温影响的304奥氏体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304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造型美观、易于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建筑结构。建筑物在服役过程中,除了面临动荷载和高温等单一工况作用外,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冲击、爆炸和高温等多灾害耦合作用,结构在耦合荷载作用下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力学性能,其中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是分析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必要前提。目前有关于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温静态、动态及高温等单一工况下,对其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耦合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建筑结构用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作用下的准静态和动态力学试验研究,并建立了其相应的动态本构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完成温度为20℃~600℃作用下的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了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屈服强度明显下降。(2)利用带有同步组装加热系统的高温Hopkinson压杆装置完成温度为20℃~600℃和应变率为1000s-1~3000s-1作用下的动态压缩试验,得到了304不锈钢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给出了应变率、温度对304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3)基于试验数据,采用Johnson-Cook模型对304不锈钢进行了动态本构的拟合,确定了Johnson-Cook模型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J-C模型拟合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说明本文所采用的J-C模型可有效描述304不锈钢在温度为20 ℃~600℃与应变率为0.001s-1~3000s-1作用下的塑性流动特征,可为建筑不锈钢材料在高温及高应变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提供参考。

曾志[6](2020)在《脉冲电流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脉冲电流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表现为流变应力降低、延伸率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电塑性效应。但目前对于电流影响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仍然充满了争论。材料的种类、电参数的改变都会使得材料的变形行为发生改变,这影响了电辅助加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离不开材料的微观表征。由于316L不锈钢的应用广泛,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丰富,且位错结构易于观察。因此本文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辅助拉伸装置进行了拉伸实验,探讨了脉冲电流的作用机理。在实验开始前,为了得到均匀而稀疏的位错组织,对材料进行了固溶处理。热处理结束后分别进行常温无电拉伸实验和通电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电流参数和应变速率对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改变。实验发现,脉冲电流对于316L不锈钢的强度和延伸率有显着的影响,电压和频率越大,强度和延伸率下降得越明显,表现出与电塑性效应相异的实验结果。同时,随着电压和频率的增大,应变硬化指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材料的均匀变形能力减弱。在无电流作用和有电流作用的两种情况下,应变速率对于316L不锈钢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都非常小。同时,在有无通电的两种情况下,应变硬化指数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应变速率为10-3 s-1时,应变硬化指数最大。拉伸实验结束后样品进行了断口观察、金相组织观察和位错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材料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断口表面起伏变大,韧窝数量减小,出现了光滑的剪切面,断裂方式从韧性断裂转变为准解理断裂。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发现,晶粒变形严重。当固定电压为30 V,频率在600 Hz以上时,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现象。当固定频率为200 Hz,升高电压没有发现动态再结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材料的位错密度和孪晶密度随着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从而呈现出与高温拉伸时不同的规律。脉冲电流的作用促进了位错的演化过程。

蔺宏涛[7](2020)在《高强度钢QP980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与氢脆敏感性研究》文中提出高强度钢QP980作为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的代表,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及优异的吸能性等特点,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高强度钢在采用常规熔焊时容易出现的成分偏析、淬硬脆化和氢致开裂等问题,而且QP980钢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具有高密度位错的马氏体、铁素体及处于亚稳态的残余奥氏体组成,QP980钢的组织特点决定其在焊接热循环下极易发生转变,给QP980钢的焊接应用带来困难。目前关于QP980钢的焊接研究较少,缺少对接头组织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接头组织的不均匀性也导致接头面临更加复杂的氢脆问题。因此,为解决QP980钢所面临的焊接问题,分别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和激光焊接技术对QP980钢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演变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接头性能与微观组织演变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热膨胀仪模拟了 QP980钢经历的焊接热循环过程,系统研究了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此外,通过电化学充氢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对QP980钢的搅拌摩擦焊接头和激光焊接头进行了氢脆敏感性研究,研究了接头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对氢致裂纹形成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充氢接头的断裂机理。对QP980钢搅拌摩擦焊接的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并控制好现场试验操作的情况下,获得了表面形貌良好的焊缝;QP980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横截面宏观形貌呈现“碗状”形貌,接头可分为焊核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峰值温度和冷却速率不同,从而导致焊核区的微观组织也不同,其中,峰值温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旋转速度,同时焊接速度的增加会显着提高焊后的冷却速率;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硬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即焊核区的硬度明显高于母材,且在焊缝两端均存在一个软化区,其中,由于旋转速度200 r/min和焊接速度50 mm/min时焊核区的微观组织还存在大量的铁素体,导致其焊核区的硬度相比其他条件下明显偏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以获得与母材等强的接头,伸长率相比母材都有所降低,除了旋转速度200 r/min时断裂于焊核区,其他工艺参数下均断裂于接头的软化区和母材区,说明通过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可以获得焊接性能良好的接头。对QP980钢激光焊接的研究表明:在所选焊接工艺参数下均获得了全焊透及表面成形良好的接头;QP980钢激光焊接头的横截面宏观形貌呈现“沙漏型”,接头可分为焊缝区、粗晶区、细晶区、临界热影响区、亚临界热影响区和母材区,其中焊缝区的组织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且存在明显的择优生长,其生长方向倾向垂直于熔池边界生长;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焊缝及部分热影响区的硬度均高于母材,且硬度最高值出现在细晶区,在焊缝的两端都存在一个软化区,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宽度变大,软化区也更加远离焊缝中心;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抗拉强度都能达到母材的强度,屈服强度均高于母材,而接头的伸长率都低于母材,说明在所选焊接工艺参数下,均获得了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对QP980钢焊接模拟热影响区的研究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的提高,QP980钢的Ac1和Ac3也逐渐升高;模拟亚临界热影响区的温度为300~700℃,峰值温度600℃和700℃时马氏体分解并析出了碳化物,模拟临界热影响区的温度为800℃和900℃,其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模拟细晶区的温度为1000℃和1100℃,其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模拟粗晶区的温度为1200℃和1350℃,其中1350℃时的马氏体粗化明显;显微硬度结果显示,峰值温度700℃时由于马氏体分解和碳化物析出而具有最低的硬度值,峰值温度1000℃时由于热影响区为细小的马氏体而具有最高的硬度值;采用热膨胀法建立了QP980钢的SHCCT图,冷速0.1~1℃/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冷速2℃/s时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少量铁素体和少量马氏体,冷速3℃/s时组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当冷速高于5℃/s以上时,组织已全部转变为马氏体。研究了电化学充氢条件下QP980钢焊接接头氢致裂纹的产生机制,对于搅拌摩擦焊接头,氢致裂纹首先在临界热影响区形成,然后为母材区,最后在焊核区出现,其中,临界热影响区内裂纹主要沿着铁素体和马氏体的晶界及马氏体内部进行扩展,而焊核区内的裂纹主要在马氏体晶内作穿晶扩展,并建立了电化学充氢条件下搅拌摩擦焊接头裂纹形成与扩展的物理模型;对于激光焊接头,充氢裂纹更容易在粗晶区产生,随着充氢时间的增加,随后在焊缝区和母材区出现。预充氢接头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随着充氢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接头的断裂模式逐渐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QP980钢焊接接头在拉伸过程中发生的TRIP效应会增加接头的氢脆敏感性,而且氢的存在会降低裂纹形成的阻力,促使接头在较低的应力下就能发生变形,导致断口中出现微裂纹和解理特征,随着氢含量的继续增加试样中间会出现大的裂纹,这造成了接头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的转变。

苏剑峰[8](2020)在《碳钢/不锈钢双金属复合管的数值模拟与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文化、经济、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对于新型材料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传统、单一的金属材料已达不到工业使用的标准。以化工产品、石油开采为例:由于全球经济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发展之下,运输与开采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陆地逐渐发展到海洋,由一个国家连接到另一个国家。传统的金属管运输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迫切需要研究适合不同需要的高性能金属管。本文研究的双金属复合管,以碳钢为基管,以不锈钢为衬管。其同时兼具不锈钢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碳钢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及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实际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本文将复合管制备工艺分成塑性成型与非塑性成型两大类,对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实际考虑,选择运用Y型三辊轧机来制备碳钢/不锈钢双金属复合管,并且采用冷轧的制备工艺。通过对金属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冷轧金属原理、轧机孔型设计理论等的研究分析,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对轧管的变形规律,不同轧制阶段复合管外管、内管的等效应力分布,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双金属复合管直径和壁厚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应力整体分布主要集中在轧管与轧辊接触区域,轧制成型后,双金属复合管外管壁厚变化量相对内管的壁厚变化量较大,且各处壁厚变化基本均匀,复合管基本呈现圆形;轴向应力对双金属复合管的直径与壁厚有较大的影响。最后,应用三辊轧机对碳钢/不锈钢双金属复合管进行了轧制实验,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制备了一根长约500毫米的样品,并对其结合强度与壁厚变化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实验得到样品的结合力为2.6MPa,壁厚的不均匀度为2.05%,符合国家常规机械结合标准。进一步验证了三辊轧机制备双金属管的可行性,并对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研究与有效的实验数据。

赵蕊[9](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认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张春[10](2019)在《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结构胶粘剂面临着清洗困难、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很难满足胶粘剂施工过程中的短暂性定位或允许失误性定位,同时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发展绿色、可循环使用的胶粘剂对于新材料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可逆胶粘剂在生物器官搭接(尤其牙齿或骨连接)、电子元器件粘接、室内装饰及汽车装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丙烯酸酯类高分子为基体,通过不同的反应方式将多酚结构、硼氧六环结构以及硼酸酯结构引入到丙烯酸树脂结构中制备出具有氢键自修复和共价键自修复的热可逆胶粘剂。其中多酚结构为没食子酸(GA)和咖啡酸(CA),苯硼酸为4-甲酰基-苯硼酸(FBA)。通过酯化方式在丙烯酸酯侧链上引入含多酚结构的没食子酸,制备出基于氢键交联可逆的丙烯酸酯胶粘剂GA-IBH*。GA的引入使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效温度和内聚强度均升高,但初始降解温度由246o C降至200o C。GAIBH*胶粘剂的抗蠕变性和形变恢复率提升,对不锈钢持粘性由18.0 min增加至30.0 min。GA的引入使聚合物胶粘剂对45#钢粘接强度提升至5.2 MPa,对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PTFE)粘接强度也明显增加。GA-IBH*胶粘剂对45#钢的循环粘接强度最高可达6.1 MPa,其可逆粘接机理归因于酚羟基氢键的自修复。通过缩醛化反应将三甲酰基硼氧六环(TFBA)引入到丙烯酸酯支链中,制备出具有共价键自修复的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TFBA-IBH)。TFBA的引入使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呈现TFBA的单分子支链增长,但重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呈数量级增加。和IBH相比,TFBA-IBH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但化学稳定性和热降解稳定性均上升,初始降解温度提升49.1o C;TFBA-IBH兼具更高的内聚强度和初粘性,但抗蠕变性降低,表现为对不锈钢持粘性从18.9 min降低至1.3 min。TFBA-IBH对45#钢粘接强度约为IBH的4.6倍(可达5.86 MPa),对PP和PTFE的粘接强度分别可达0.85 MPa和0.3 MPa。此外,TFBA-IBH45#钢热可逆粘接10次,可逆粘接强度最高可达9.44 MPa,该胶粘剂的可粘接机理则归因于硼氧六环的自修复。通过自由基共聚改性可一步实现对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但由于酚羟基具有较强的阻聚作用,很难使聚合单体达到较高的转化率。本文选用苯硼酸作为保护基团,制备出功能乙烯基单体(FBCA)。由于苯硼酸和儿茶酚脱水缩合的反应为动态可逆,得到的乙烯基单体为FBCA和CA的混合物,但二者均参与共聚反应制备出FBCA-IBH共聚物胶粘剂,其中FBCA含量0.46wt%,CA含量0.11wt%。和IBH相比,酚羟基的阻聚效应使FBCA-IBH的数均分子量略有降低,但自由基存在条件下酚羟基发生氧化交联,使FBCA-IBH的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都发生了阶跃式增加。FBCA-IBH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降解温度、内聚强度、形变恢复率和持粘性,其中热初始降解温度由214o C提升至263o C,持粘性由18.9 min可增加至212.0 min。FBCAIBH对45#钢粘接强度高达9.37 MPa,粘接性能远超于市售502胶粘剂,对PP和PTFE粘接强度分别可达1.15 MPa和0.47 MPa。FBCA-IBH表现出优异的可逆粘接性能,对45#钢循环粘接18次,可逆粘接强度最高可达14.36 MPa。其可逆粘接机理则归因于Fe3+/热作用下硼酸酯结构和氢键结构的自修复可逆行为。为了降低聚合过程酚羟基的影响,同时验证酚羟基在粘接过程中的作用,将共聚单体中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更换为同摩尔量的丙烯酰胺(AM),制备出FBCA-IBA胶粘剂。通过一系列结构表征说明,N-B配位促进了硼酸酯的形成及稳定,使FBCA-IBA中不再有游离酚羟基。FBCA-IBA聚合物分子量和IBA(无FBCA的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相比均明显降低,说明聚合过程无交联结构。和IBA相比,FBCA-I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上升,但其热化学稳定性和热降解温度均下降;FBCA-IBA胶粘剂的内聚强度、初粘性和抗蠕变性能均降低。粘接测试结果表明,FBCA的引入使IBA胶粘剂对45#钢粘接强度由5.08 MPa降低至2.92 MPa,对PP粘接强度也降低;但由于F-B界面增强的作用,对PTFE粘接强度稍有上升。FBCA-IBA粘接性能仅表现出常规的热熔胶粘接,无明显的粘接增强作用。综合对比,FBCA-IBH兼顾了酚羟基、硼酸酯及轻度的交联结构,使其具有最佳的耐热性及对多种基材优异的粘接性能,且循环可逆粘接强度最佳可达14.36 MPa,远超过了市售502的胶粘剂性能,甚至和环氧的粘接强度相媲美。

二、不锈钢新材料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锈钢新材料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2)先进材料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新材料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1.1 高通量样品制备
    1.2 高通量表征技术
2 材料性能的多维多尺度表征
    2.1 多维多尺度关联成像
    2.2 多维多尺度原位表征
3 发展趋势与挑战
    3.1 基于高分辨电镜的高通量表征
    3.2 基于先进光源的高通量表征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设计
4 结论

(3)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概述
        1.2.2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1.2.3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固化机理
    1.3 UV固化胶粘剂
        1.3.1 UV固化胶粘剂的组成
        1.3.2 UV固化胶粘剂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1.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
        1.4.1 UV延迟固化技术及其应用
        1.4.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产碱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2.3.2 胶粘剂组分优化
        2.3.3 固化条件的优化
        2.3.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机制
        2.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非等温固化动态反应历程
        2.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2.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
        2.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
        2.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2.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2.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储存稳定性
        2.3.1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2.3.13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产酸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3.2 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表征
        3.3.3 胶粘剂组分优化
        3.3.4 光固化时间对体系延迟固化性能的影响
        3.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3.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测试
        3.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能
        3.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3.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3.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存储稳定性
        3.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3.3.12 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4)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金属腐蚀研究简介
        2.1.1 金属腐蚀理论
        2.1.2 金属腐蚀行为研究方法
        2.1.3 金属腐蚀行为高效评价研究现状
    2.2 高通量实验简介
        2.2.1 高通量实验基本特征
        2.2.2 高通量制备技术
        2.2.3 高通量表征技术
    2.3 宏观腐蚀研究高通量表征技术现状
        2.3.1 基于光学测量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3.2 基于新型液池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3.3 基于阵列电极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3.4 基于修正带液池的高通量表征技术
    2.4 微区腐蚀研究高通量表征技术现状
        2.4.1 基于微探针的微区技术
        2.4.2 基于微液池的微区技术
    2.5 金属腐蚀高通量实验特点
    2.6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6.1 研究目标
        2.6.2 研究内容
        2.6.3 研究方法
3 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平台的开发
    3.1 玻璃毛细管微液池测试技术概况
    3.2 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测试平台的开发
    3.3 数据质量可靠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腐蚀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金相组织、成分分析
        4.3.2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EBSD分析
        4.3.3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SKPFM分析
        4.3.4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微区电化学表征
        4.3.5 焊接接头熔合线区域耐蚀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SA508-309L/308L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性能的高通量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焊接接头组织形貌表征
        5.3.2 焊接接头成分表征
        5.3.3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表征
        5.3.4 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
    5.4 分析和讨论
        5.4.1 成分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5.4.2 成分、显微组织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5.4.3 成分、显微组织对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4.4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SA508-309L焊接接头整体腐蚀行为的高通量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3.1 夹杂物观察和分析
        6.3.2 焊接接头腐蚀过程高通量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电化学性能的高通量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实验结果
        7.3.1 双相钢成分及显微结构表征
        7.3.2 双相钢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
    7.4 分析和讨论
        7.4.1 相组成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4.2 晶粒取向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4.3 不同取向晶粒间的耦合效应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4.4 残余应变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考虑高温影响的304奥氏体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材料本构模型
        1.3.2 304奥氏体不锈钢
    1.4 材料动态性能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
第二章 304不锈钢静动态力学试验方法与技术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3 准静态压缩试验
        2.3.1 准静态压缩试验工艺流程图
        2.3.2 准静态压缩试件的制备及贮存
        2.3.3 准静态压缩试验方案
        2.3.4 准静态压缩试验装置、步骤及原理
    2.4 动态压缩试验
        2.4.1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原理
        2.4.2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装置
        2.4.3 动态压缩试件的制备与加工
        2.4.4 动态压缩试验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04不锈钢静动态力学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3.1 引言
    3.2 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3.3 准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3.3.1 准静态压缩试验原始数据
        3.3.2 准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3.4 动态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SHPB试验原始数据
        3.4.2 SHPB试验的均匀性假设
        3.4.3 SHPB试验的屈服强度定义
        3.4.4 应变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5 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6 应变率与温度共同作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04不锈钢的动态本构关系
    4.1 引言
    4.2 常用的本构方程研究
        4.2.1 Z-A模型
        4.2.2 Campbell本构方程
        4.2.3 SGG模型
        4.2.4 J-C模型
    4.3 动态本构关系基本方程
    4.4 J-C模型参数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脉冲电流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脉冲电流对金属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1.2.1 塑性变形
        1.2.2 微观组织
    1.3 电流作用的理论研究
        1.3.1 热效应
        1.3.2 电子风效应
        1.3.3 其他效应
    1.4 电流辅助成形工艺应用研究
    1.5 目前研究的总结与不足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拉伸实验
        2.3.1 不通电常温拉伸实验
        2.3.2 通电拉伸实验
    2.4 试样表征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脉冲电流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电压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3.3 脉冲频率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3.4 应变速率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冲电流对316L不锈钢微观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电压对316L不锈钢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4.2.1 电压对316L不锈钢断口形貌的影响
        4.2.2 电压对316L不锈钢金相组织的影响
        4.2.3 电压对316L不锈钢位错组织的影响
    4.3 频率对316L不锈钢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4.3.1 频率对316L不锈钢断口形貌的影响
        4.3.2 频率对316L不锈钢金相组织的影响
    4.4 应变速率对316L不锈钢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4.4.1 应变速率对316L不锈钢断口形貌的影响
        4.4.2 应变速率对316L不锈钢金相组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强度钢QP980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与氢脆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高强度钢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2.1.1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现状
        2.1.2 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
        2.1.3 QP钢简介
    2.2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2.2.1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介绍
        2.2.2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在钢铁材料中的应用
    2.3 激光焊技术的研究现状
        2.3.1 激光焊接原理
        2.3.2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2.3.3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2.4 高强度钢焊接接头氢脆问题的研究现状
        2.4.1 钢中的氢行为
        2.4.2 高强度钢焊接接头氢脆的形成机理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1 试验材料
        3.3.2 焊接工艺
        3.3.3 模拟热影响区试验
        3.3.4 电化学充氢试验
        3.3.5 微观组织分析
        3.3.6 力学性能测试
4 高强度钢QP980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4.1 搅拌摩擦焊接头表面形貌分析
    4.2 搅拌摩擦焊接头宏观形貌分析
        4.2.1 典型接头宏观形貌观察
        4.2.2 旋转速度对接头宏观形貌的影响
        4.2.3 焊接速度对接头宏观形貌的影响
    4.3 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4.3.1 接头各区域微观组织分析
        4.3.2 旋转速度对焊核区微观组织的影响
        4.3.3 焊接速度对焊核区微观组织的影响
        4.3.4 工艺参数对焊核区微观组织的作用机理分析
    4.4 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4.4.1 旋转速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焊接速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高强度钢QP980激光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5.1 工艺参数对接头表面形貌的影响
    5.2 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5.2.1 激光焊接头的宏观形貌分析
        5.2.2 激光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
        5.2.3 激光焊接头微观组织的EBSD分析
    5.3 工艺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5.3.1 激光焊接头的硬度分析
        5.3.2 激光焊接头的拉伸性能分析
        5.3.3 应变速率对激光焊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高强度钢QP980焊接模拟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6.1 不同加热速率下相变点的测定
    6.2 峰值温度对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2.1 模拟亚临界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
        6.2.2 模拟临界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
        6.2.3 模拟细晶区的微观组织
        6.2.4 模拟粗晶区的微观组织
        6.2.5 模拟热影响区的精细结构分析
        6.2.6 模拟热影响区的硬度分析
    6.3 QP980钢的SHCCT图及组织分析
        6.3.1 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分析
        6.3.2 QP980钢的SHCCT图绘制
    6.4 本章小结
7 高强度钢QP980焊接接头的氢脆敏感性研究
    7.1 FSW接头的氢脆敏感性研究
        7.1.1 FSW接头氢致裂纹的宏观特征
        7.1.2 FSW接头氢致裂纹形成的微观机制分析
        7.1.3 预充氢FSW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
    7.2 激光焊接头氢脆敏感性研究
        7.2.1 激光焊接头氢致裂纹的宏观特征
        7.2.2 激光焊接头氢致裂纹形成的微观机制分析
        7.2.3 预充氢激光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
    7.3 充氢接头的断裂机理分析
        7.3.1 微观组织对接头断裂特征的影响
        7.3.2 充氢时间对接头断裂特征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9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碳钢/不锈钢双金属复合管的数值模拟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双金属复合管的应用以及发展
    1.3 双金属复合管制备工艺介绍
        1.3.1 塑性成型法
        1.3.2 非塑性成型法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合管成型工艺与原理
    2.1 双金属复合管复合理论的分析
    2.2 轧制成型工艺
        2.2.1 引言
        2.2.2 Y型三辊轧机轧制复合管介绍
        2.2.3 Y型三辊轧机轧制复合管的优势
    2.3 冷轧管的金属学原理
    2.4 弹塑性本构方程
    2.5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2.6 双金属孔型设计理论
        2.6.1 孔型系统的选择
        2.6.2 孔型系统设计
        2.6.3 孔型形状系数与填充系数的选择
        2.6.4 孔型形状模型确定
        2.6.5 孔型基本参数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金属复合管轧制成型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3.2 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
        3.2.1 有限元求解的本质
        3.2.2 模拟参数的设定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4 材料模型的属性
        3.2.5 选择分析步的设置及输出
        3.2.6 网格的划分
    3.3 接触定义的设定
        3.3.1 载荷的施加
        3.3.2 求解控制
    3.4 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3.4.1 理论分析
        3.4.2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金属复合管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分析
    4.1 轧管断面变形分析
    4.2 轴向应力分布分析
    4.3 等效应力应变的分布分析
    4.4 管坯轧制结束后的应力分布
    4.5 复合管管坯直径和壁厚受应力变化的研究
    4.6 轧制力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管轧制成型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
        5.2.1 测量系统
        5.2.2 进行压力的标定
    5.3 轧制实验所用设备
    5.4 实验方案
    5.5 实验结果分析
        5.5.1 对轧制力进行分析
        5.5.2 对复合管结合强度进行分析
        5.5.3 对复合管壁厚精度进行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3.4 论文框架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2.1.1 地位从属阶段
        2.1.2 自我独立阶段
        2.1.3 主动表达阶段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2.3.1 生态美学
        2.3.2 构成美学
        2.3.3 意象美学
        2.3.4 感知美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3.2.1 仿生叙事语言
        3.2.2 自然叙事语言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3.3.1 适应性原则
        3.3.2 高效原则
        3.3.3 生态审美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4.1.1 分层构建
        4.1.2 体块穿插
        4.1.3 肌理塑造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4.3.1 中心消隐秩序
        4.3.2 逆抽象秩序
        4.3.3 无序的有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5.1.1 人文为根
        5.1.2 艺术为邻
        5.1.3 自然为居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5.3.1 相似性机制
        5.3.2 聚合性机制
        5.3.3 延续性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可逆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2.1 非共价键结合可逆胶粘剂
        1.2.2 共价键结合可逆胶粘剂
        1.2.3 其他作用方式的可逆胶粘剂
    1.3 多酚结构在胶粘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1.4 可逆胶粘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丙烯酸酯共聚物胶粘剂的合成及改性
        2.2.1 IBH*和GA-IBH*共聚物的合成
        2.2.2 TFBA-IBH共聚物的合成
        2.2.3 FBCA-IBH共聚物的合成
        2.2.4 FBCA-IBA共聚物的合成
    2.3 聚合物反应测试及结构表征
    2.4 聚合物性能测试
        2.4.1 聚合物热性能测试
        2.4.2 聚合物流变性能测试
        2.4.3 聚合物胶粘剂粘接性能测试
第3章 没食子酸酯化改性羟基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GA-IBH*聚合物胶粘剂的制备
    3.3 GA-IBH*共聚物结构分析
    3.4 GA-IBH*共聚物中没食子酸的定量分析及化学行为研究
    3.5 GA-IBH*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3.6 GA-IBH*共聚物的流变行为分析
    3.7 G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和持粘性分析
    3.8 GA-IBH*聚合物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3.8.1 基材表面性能分析及GA-IBH*基材浸润性分析
        3.8.2 G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的粘接性能分析
        3.8.3 GA-IBH*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硼氧六环缩醛化改性羟基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4.1 TFBA和 TFBA-IBH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4.2 TFBA-IBH中 TFBA的定量分析
    4.3 TFBA-IBH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4.4 TFBA-IBH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4.5 TFB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分析及持粘性分析
    4.6 TFBA-IBH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4.6.1 TFB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及涂层剥离强度测试
        4.6.2 TFBA-IBH聚合物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粘接强度分析
        4.6.3 TFBA-IBH聚合物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苯硼酸酯自由基共聚改性羟基丙烯酸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5.1 苯硼酸酯(FBCA)的结构分析
    5.2 FBCA-IBH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5.3 FBCA-IBH紫外光谱定量分析及不同环境中化学行为分析
    5.4 FBCA-IBH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5.5 FBCA-IBH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5.6 FBC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分析及持粘性分析
    5.7 FBCA-IBH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5.7.1 FBCA-IBH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及涂层剥离强度分析
        5.7.2 FBC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粘接强度分析
        5.7.3 FBCA-IBH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苯硼酸酯自由基共聚丙烯酸酯-丙烯酰胺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6.1 紫外光谱法研究丙烯酰胺对咖啡酸和苯硼酸相互作用
    6.2 FBCA-IBA共聚物的结构及FBCA定量分析
    6.3 FBCA-IBA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6.4 FBCA-IBA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6.5 FBCA-IBA聚合物蠕变性能及持粘性分析
    6.6 FBCA-IBA聚合物粘接性能分析
        6.6.1 FBCA-IBA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和涂层剥离强度分析
        6.6.2 FBCA-IBA胶粘剂粘接强度及循环粘接性能分析
    6.7 丙烯酸循环可逆胶粘剂性能比较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缩写词简表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不锈钢新材料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冲击载荷下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动态响应及微观结构演化研究进展[J]. 刘洋,徐怀忠,汪小锋,李治国,胡建波,王永刚. 高压物理学报, 2021(04)
  • [2]先进材料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研究进展[J]. 吴圣川,吴正凯,康国政,陈伟球,李江宇,柯燎亮,王同敏,肖体乔,袁清习,胡春明. 机械工程学报, 2021(16)
  • [3]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平. 江南大学, 2021(01)
  • [4]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D]. 赖召贵.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考虑高温影响的304奥氏体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 王满腾.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脉冲电流对316L不锈钢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D]. 曾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高强度钢QP980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与氢脆敏感性研究[D]. 蔺宏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碳钢/不锈钢双金属复合管的数值模拟与工艺研究[D]. 苏剑峰.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9]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不锈钢新材料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