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重组重组,开创中国石化润滑油新时代

专业重组重组,开创中国石化润滑油新时代

一、专业化重组改制打造中国石化润滑油新纪元(论文文献综述)

李凌[1](2016)在《燕山润滑油基础油提质升级工艺路线的研究及发展建议》文中提出燕山石化是中石化华北地区重要的基础油生产基地,投产后一直以大庆原油为原料利用溶剂法工艺生产Ⅰ类基础油。大庆原油资源停止供给后无法生产合格的Ⅰ类基础油,润滑油加氢装置由于氢气不足和蜡油原料不平衡无法组织Ⅱ类、Ⅲ类基础油的生产。本论文以大庆原油资源停止供给为背景,结合基础油市场需求,参考同类企业基础油生产现状和工艺发展情况,优化以“老三套”为主生产Ⅰ类基础油、润滑油加氢调节产品结构的加工路线,研究生产各等级基础油的工艺路线。一是二蒸馏装置单独加工沙轻、阿曼等中东原油生产Ⅰ类基础油,二是四蒸馏装置加工混合进口原油或外购减压蜡油生产Ⅰ类基础油,三是利用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尾油或外购加氢裂化尾油生产Ⅱ类、Ⅲ类基础油。研究结果表明,二蒸馏装置单独加工沙轻、阿曼原油等中东原油可生产出合格的Ⅰ类基础油,四蒸馏装置加工混合进口原油或外购减压蜡油可生产出合格的Ⅰ类基础油,利用高压加氢裂化尾油生产的基础油能够达到Ⅱ类基础油标准。生产中需结合燕山石化炼油系统实际情况,完成材质升级、窄馏分切割、装置及罐区配套能力等适应性改造,再根据原料及产品市场价格走势,选择适宜的工艺路线,提升基础油品质,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王成杰[2](2010)在《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研究》文中指出成品油营销是油品销售企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品油市场变化莫测,成品油销售企业如何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的现代化成品油营销体系,是成品油销售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迎接挑战的当务之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稳定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营销体制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课题理顺了成品油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的关系,通过剖析中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公司营销现状,指出了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公司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本文以点带面,通过对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的研究,可以推进企业建立现代成品油营销体系,其研究成果对其他油品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成品油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成品油销售企业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立足于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实际,针对性的对其成品油营销的内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等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公司营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企业营销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的建议和措施按照建立现代营销体系的基本要求,本文对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业务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物流组织相对集中主导产品销售专业化组织结构扁平化产销连接市场化管理决策信息化的现代营销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投资回报最大化和市场份额最大化的目标

刘彦民,郝鸿毅,夏丽洪[3](2010)在《2009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原油价格水平总体回落、国内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石油企业迎难而上,科学组织生产运行,强化管理,危中求机。油气勘探实现新增储量创新高,开发实现"油稳气升";一批大型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油气战略通道和骨干管网全面推进,天然气业务持续快速发展,LNG资源进一步落实;国际油气并购创新高,海外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国内战略合作伙伴和合作领域显着增加。企业内部专业化重组持续深入,资产整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节约替代、能源多元化不断推进,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好于预期。展望2010年,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向好,机遇大于挑战;中国石油工业将为"十一五"划上圆满句号,并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十二五"和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许华胜[4](2007)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笔者本科学习的是材料化学专业,在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就读研究生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汉唐证券委托项目“新材料行业研究”和“振兴行动”教育计划——“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数据库建设”等课题研究。在行业研究和企业调查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纳米材料产业调研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思考,并将之作为本博士论文的研究题目。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往往引起生产力的大发展。从石器、陶瓷器、青铜、铸铁、钢、塑料到形形色色新材料的出现,均标志着一个相应经济发展历史时期的到来;而每一次材料技术革命催生了一个强国的诞生。纳米材料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的纳米时代悄然来临。纳米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挑战。我国纳米材料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产业化方面有一定差距,我们要避免重蹈计算机技术和超导技术的覆辙,利用这一轮技术革命实现我国经济振兴与腾飞的梦想。本文第一章导论首先界定和阐述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着简要分析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产业化机制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接着对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和纳米材料产业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综述。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技术推动或市场拉动或二者的结合,纳米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途径,是纳米材料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结果,为纳米材料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产学研合作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一种较好模式,我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和引导。第三章和第四章全面详实地研究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方面对纳米材料产业作充分的研究论述,并对国内外纳米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作比较研究,从中找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转换介面不畅以及产业环境有待改善等。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与美日欧等纳米材料强国的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作比较,进一步剖析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机制不完善;融资机制不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不规范;政策法律法规需要改革创新。最后,选用ANP结构模型,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作评价。第七章是解决问题,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健康快速推进的对策措施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全文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具有以下创新之处:1)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剖析纳米材料产业化中的深层次问题。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2)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进网络分析法(ANP)并做实证研究。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3)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及其子模型,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以期有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健康进行。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4)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角度对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地研究,并做比较研究,有助于对整个纳米材料产业的全面了解。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

于伦[5](2007)在《齐鲁石化股份集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入世后由于关税、市场准入等环境变化,中国石化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欧美大公司以中国为重点的亚洲投资发展战略的加紧实施,中东低成本大宗石化产品出口量的猛增,印度石化工业的崛起,使亚洲石化市场空间减小。周边国家和地区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石化面临巨大的现实的竞争压力。齐鲁石化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现面临的问题: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的品种、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应变能力差;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经济指标落后,科研与生产、销售的联系不够密切等。面对严峻形势,齐鲁石化公司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新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齐鲁石化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齐鲁石化公司要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确立正确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创新战略,详尽探讨公司竞争战略环境,深入分析公司竞争条件,并结合公司竞争环境分析,客观剖析公司发展存在的弊端,运用SWOT分析法,对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得出公司战略发展态势的科学评价,从而对于其战略创新提出了具体措施。重点从技术创新角度的齐鲁石化公司的发展战略做了比较详细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引申出其他方面的创新思想和措施,对于齐鲁石化的发展相信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炜亮[6](2007)在《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石化产业正经历着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了产业集中化、科技化、生态化的特点。我国石化行业的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炼油行业的每吨原油加工耗水量平均2.37t/t,比国际先进水平的0.5t/t高5倍。目前某石化企业已经基本建成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出口基地,并形成较强的特色产品生产优势。但是,在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资源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配置潜力巨大等问题。本文作为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石化行业产业生态试验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042312081)的主要组成部分,将产业生态理念运用于石化行业,进行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开展旨在提高资源生产率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的生态链优化设计,研究开发石化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节能、节水、降低物料消耗和废物排放的共性关键技术。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某大型石化企业产业现状及其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该企业内部已初步具有产业链的雏形,但存在产品物流简单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该企业废气方面应加强硫和有机物的回收利用以及低品味热能回收利用;废渣应加强资源化研究并进行优化管理;此外,企业内用水与废水网络系统优化的需求迫切,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潜力巨大。(2)建立了环境管理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建立了包含石化行业各类环境管理相关信息的数据库,操作界面由主界面、查询窗口、信息窗口和提示对话框组成。(3)对废气和废渣系统进行优化。典型石化企业废气可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克劳斯工艺、吸附法和热力燃烧等工艺进行资源化处理,该企业高温废气采用间接换热方式回收余热,可回收热能8387.72 kw,产生效益折合人民币123,250元/天。该企业废渣可采用焚烧-热能回用的方法进行资源化处理,废碱可采用WAO+S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催化剂宜采用化学方法再生。(4)进行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点:1)提出了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理论,并建立了一个或多个污染因子的水系统优化模型。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基本假设为用水操作的传质动力模型,采用每个用水操作依次使用回用水源和新鲜水源配合的方式,水源采用顺序依次为浓度与用水操作入口极限浓度相等的回用水—其它回用水—新鲜水。水系统优化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假设、目标函数、边界条件、模型函数、判断准则及其运算程序流程图。2)编写了单污染因子和双污染因子新型水系统优化的计算机程序,并将其运用于实际计算。对实例中含硫水系统优化后的节水减排效率达到单污染因子38.31%和19.98%,多污染因子17.81%,含油水系统优化后的节水减排效率达到单污染因子33.30%和24.29%。此外,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适应性强,可以兼容流量改变,浓度改变、再生回用和再生循环等实际情况。(5)运用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对典型石化企业用水与废水网络系统进行优化并构建水系统产业链。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1)提出水系统回用的方法与原则。蒸汽凝结水回收、含硫含油污水串级回用、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等方法是水系统优化的有效途径。2)工艺水及水回用系统优化。在工艺水系统回用水的等级划分与水质标准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新型水系统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该企业工艺水系统进行优化。工艺水系统优化后,该企业电脱盐注水、水封用水和冷却用水三种工艺用水可采用回用水188.03t/h,新鲜水使用量由原来的199.62t/h降至11.59t/h。3)通过对典型石化企业实际水系统的整体集成优化,构建水系统产业链。水系统整体优化后,该企业加工吨原油耗水量由原来的1.03t/t降至0.53t/t,加工吨原油排水量由原来的0.53t/t降至0.028t/t。(6)进行石化行业产业生态系统保障体系的分析和构建,主要包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构建以及环境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张立凡[7](2006)在《我国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价值链理论、钻石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给出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粗集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精简;结合模糊数学的知识,对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从优化价值链角度,给出我国石油企业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进行综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介绍与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价值链理论、钻石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指出对本研究的意义。其次,基于石油企业集团的属性分析,对我国石油企业集团进行SWOT分析,并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针对石油企业集团特点,研究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第三,从石油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及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角度,构建石油企业集团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依据石油企业集团价值链,分析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并充分考虑了资源、能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约束因素,在丰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方面进行尝试。第四,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结合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影响要素,初步建立了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中包含石油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主要反映企业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能力。同时借助粗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知识,建立了指标体系精简模型,对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精简,在提高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可操作性方面进行探索。第五,针对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各子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组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简单模糊数的模糊层次评价方法、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最小二乘模糊层次评价方法和基于风险态度的二元语义评价方法,分别对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市场能力、核心管理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进行评价,在提高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科学性方面进行探索。并依据评价模型,选取九家石油企业集团进行实证分析,对各石油企业集团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从优化我国石油企业集团价值链的角度,研究其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徐步[8](2006)在《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市场拓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按照承诺,中国三年后对国外石油公司开放成品油零售业务,五年后开放成品油批发业务。中国将直面国际石油巨头的竞争,一场成品油市场争夺战在所难免。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组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个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两大集团可按照市场规律和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相互渗透,相互抢占对方市场。以成品油市场争夺为主要内容的商战预演拉开了序幕。湖南是中国中部省份,与其他省份一样湖南成品油市场发展的规律受国际油品市场影响,遵循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成品油市场发展的路线,被中国石化湖南销售分公司高度垄断。控制和垄断成品油市场,掌控物流渠道是关键。成品油物流的特点决定了物流渠道是成品油市场开发的瓶颈,要进入市场首先必须突破物流这个进入壁垒。中国石油进入湖南可充分利用湖南便捷的水运渠道。结合国际、国内成品油市场规律及发展状况,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应制定进攻型——跃进式增长型战略,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品牌与效益共同成长为战略原则,战略目标:利用十年时间占领湖南成品油市场不少于30%份额,使中国石油品牌成为地区强势品牌,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成为本地区成品油主要供应商。中国石油要实现以上战略需把握资源、物流、加油站数量、专业化人才等关键战略因素。中国石油具有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其基础雄厚,公司上游业务一体化并拥有我国最大两座油田,是我国最大原油生产者。中国石油完全有能力把握入世加快我国步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轨道进程,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方向更明确、具体,经济增长引致成品油需求增长等机遇。同时中石油需正确对待历史沿革造成的销售管理经验不足,成品油加工能力地区分布不均,在中国南部销售网络薄弱等劣势,勇敢迎接入世保护期结束后“外来狼”的挑战。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在实施跃进型战略时,可采取“三步走”的战略方案,即进得来、站得稳、打得赢,兼顾快速发展与稳步推进;同时采取打造专业化成品油零售企业的战略方案,加大成品油零售比例,加大终端市场占有率。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为实现以上战略方案还需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品牌管理、价格策略、营销管理等方面落实具体的战略实施步骤,以确保公司跃进型战略取得理想的效果。

张晓毛[9](2004)在《中石油国内成品油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战略性资产重组以及中国入世后世界石油巨头的陆续进入,改变了过去行业垄断的旧局面,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本论文在在对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波特的“五要素”模型对我国成品油市场进行了结构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我国成品油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运用SWOT方法对“中石油”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石油”成品油销售的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并根据1997到2001年全国各省市主要油品的消费量,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成品油市场进行了细分,将其划分成4大类,然后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探讨“中石油”应如何进行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在各个市场可采取的营销要素组合。 希望本论文能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特别是“中石油”从市场营销方面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禹[10](2004)在《北京市私人轿车消费调研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忽视私人轿车的发展,限制私人购买轿车,使得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缓慢。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积极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迅猛发展,私人轿车的产销量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新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私人轿车的快速增长,私人轿车的消费开始逐渐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作为国家法改委关于“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的分课题之一,本文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私家车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在京郊农村旅游景点的消费情况以及私家车拥有者在购车、维护和运营方面的消费情况,说明了私家车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私家车的增长带来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化。然后通过比较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历史,结合我国的现状,预测我国将来汽车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考虑到家庭轿车的发展所带来的弊病,提出了我国今后“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专业化重组改制打造中国石化润滑油新纪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化重组改制打造中国石化润滑油新纪元(论文提纲范文)

(1)燕山润滑油基础油提质升级工艺路线的研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润滑油市场分析
        1.2.1 国际市场分析
        1.2.2 国内市场分析
    1.3 润滑油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础油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2.1.1 基础油组成及性质
        2.1.2 中石化润滑油基础油标准
    2.2 本论文研究背景
第三章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
    3.1 基础油生产工艺简介
    3.2 “老三套”生产过程特点及影响因素
        3.2.1 糠醛精制
        3.2.2 酮苯脱蜡
        3.2.3 液相脱氮-白土精制
    3.3 润滑油加氢
第四章 润滑油基础油提质升级工艺路线研究
    4.1 燕山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概况
        4.1.1 Ⅰ类基础油生产
        4.1.2 加氢油生产
    4.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4.2.1 加工中东原油生产Ⅰ类基础油方案研究
        4.2.2 利用四蒸馏减压蜡油或外购减压蜡油生产Ⅰ类基础油的研究
        4.2.3 利用加氢裂化尾油生产加氢油的研究
    4.3 小结
第五章 三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对比分析
    5.1 加工中东原油生产Ⅰ类润滑油基础油
        5.1.1 存在的问题
        5.1.2 效益分析
    5.2 加工四蒸馏减压蜡油或外购减压蜡油生产Ⅰ类基础油
        5.2.1 蜡油原料加工存在的问题
        5.2.2 原料蜡油成本核算
    5.3 利用加氢裂化尾油生产加氢基础油方案
        5.3.1 存在问题
        5.3.2 经济效益预测
        5.3.3 三种加工路线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燕山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选择
    6.2 华北区域润滑油发展
    6.3 燕山Ⅰ类基础油生产
    6.4 燕山加氢油生产
    6.5 超高档基础油生产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2)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成品油概述
    1.2 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发展历程
    1.3 成品油营销相关理论
    1.4 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概况
    1.5 本文的重点研究结构框架
第2章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环境分析
    2.1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简介
    2.2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2.1 济宁地区市场环境概述
        2.2.2 当地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3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2.3.1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的组织架构
        2.3.2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发展历程
        2.3.3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的发展规划
    第3章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现状分析
        3.1.1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模式
        3.1.2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成效
    3.2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体系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4.1 研究竞争对手,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4.1.1 中石化济宁分公司成品油批发销售情况
        4.1.2 中石化济宁分公司成品油营销优劣势分析
    4.2 加强市场调研,找准市场定位
    4.3 优化网络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
    4.4 合理摆布资源,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4.5 巩固客户关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4.5.1 做好济宁地区客户开发与维护
        4.5.2 完善公司客户档案,夯实基础工作
        4.5.3 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重视客户投诉
    4.6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制订有效的营销策略
        4.6.1 品牌营销策略
        4.6.2 价格营销策略
        4.6.3 差异化营销策略
        4.6.4 竞合营销策略
        4.6.5 “一对一营销”策略
        4.6.6 情感营销策略
        4.6.7 关系营销策略
        4.6.8 全员营销策略
    4.7 组建营销团队,创建高效的组织架构
    4.8 推进营销信息系统建设,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2009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经济运行: 科学组织, 强化管理, 经济效益好于预期
勘探开发: 新增储量创新高开发实现“油稳气升”
炼化与销售: 一批大型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 市场竞争主体增加
管道建设: 战略通道和骨干管网全面推进, LNG资源进一步落实
国际合作: 油气并购创新高, 海外经营规模持续扩大
国内合作: 战略伙伴增加, 合作领域扩大
企业改革: 机构重组持续深入, 资产整合不断深化
科技创新: 2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节约替代: 加强节能减排, 推进能源供应多元化

(4)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纳米和纳米技术
        1.1.2 纳米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
        1.1.3 纳米材料产业化和产业化机制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3 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创新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2.1.1 创新理论回顾
        2.1.2 创新概念的界定
        2.1.3 创新的本质特征
        2.1.4 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模式
        2.1.5 创新的激励
    2.2 产业结构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产业结构的涵义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2.2.3 产业结构的演进动因
    2.3 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综述
        2.3.1 有关产业化模式方面的研究
        2.3.2 有关产业化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
        2.3.3 有关产业化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
    2.4 纳米材料产业化有关研究综述
        2.4.1 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方面的研究
        2.4.2 纳米材料产业化问题和对策方面的研究
        2.4.3 纳米材料产业化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3.1 国外纳米材料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3.2 国外纳米材料制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3.3 国外纳米材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3.4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4.1 我国纳米材料研发现状
    4.2 我国纳米材料制备现状
    4.3 我国纳米材料市场现状
    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
    4.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4.6 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外部动力研究
        5.1.1 纳米材料技术发展是其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5.1.2 市场需求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重要拉动力
        5.1.3 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合力及相互关系
        5.1.4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引导推动与保障作用
        5.1.5 国际竞争是一种重要推动力
    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研究
        5.2.1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的创新特征
        5.2.2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5.2.3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5.2.4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创新
    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研究
        5.3.1 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
        5.3.2 内部动力系统主体结构——"三套车"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6.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6.1.1 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根本
        6.1.2 官产学的有机结合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运行保障
        6.1.3 技术引进缺乏必要的调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
    6.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机制研究
        6.2.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6.2.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6.2.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流动机制
        6.2.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6.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研究
    6.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法律保障机制
        6.4.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6.4.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协调性不够,缺乏科学、统一、系统设计
    6.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6.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功能及分类
        6.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发展现状
    6.6 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国内外比较
    6.7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的评价
        6.7.1 评价方法的选择
        6.7.2 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6.7.3 应用ANP方法评价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7.1 构建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7.1.1 确定纳米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7.1.2 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纳米材料技术创新
        7.1.3 加强纳米材料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7.1.4 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7.1.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型
    7.2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体系
        7.2.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7.2.2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7.2.3 构建适应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7.2.4 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纳米材料人才流动机制
        7.2.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人才体系模型
    7.3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
        7.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过程中的作用
        7.3.2 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银行信贷机制
        7.3.3 发展金融创新工具,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增加新的融资渠道
        7.3.4 大力发展内风险投资,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
        7.3.5 积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
        7.3.6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机制模型
    7.4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
        7.4.1 培育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市场体系
        7.4.2 培育和规范我国纳米材料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7.4.3 培养专业科技中介人才
        7.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模型
    7.5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7.5.1 健全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7.5.2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相关政策
        7.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模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齐鲁石化股份集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齐鲁石化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1.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2 WTO 对齐鲁石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 齐鲁石化内部竞争环境分析
    2.1 公司发展现状
    2.2 齐鲁石化核心能力分析
3 齐鲁石化股份公司竞争能力分析
    3.1 企业发展优势
    3.2 企业发展劣势
4 齐鲁石化股份公司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措施
    4.1 齐鲁石化股份公司创新战略的制定
    4.2 齐鲁石化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战略对策
    4.3 齐鲁石化公司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对策
    4.4 齐鲁石化公司企业管理组织文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1.1 国际石化行业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1.1.2 我国石化行业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1.1.3 国内外石化行业的环境状况
    1.2 产业生态理论在石化行业的体现
        1.2.1 产业生态基础理论
        1.2.2 生态理论在石化行业中的体现
    1.3 课题来源、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2章 典型石化产业现状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2.1 产业现状
        2.1.1 产业系统特点
        2.1.2 产业发展趋势与需求
    2.2 产业链现状
    2.3 产业生态环境分析
        2.3.1 热电事业部
        2.3.2 化工事业部
        2.3.3 精细化工事业部
        2.3.4 聚氨酯事业部
        2.3.5 炼油事业部
        2.3.6 企业层面产业生态环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石化企业环境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3.1 建库的意义
    3.2 数据库构建方式与组成
        3.2.1 数据库构建方式
        3.2.2 数据库的组成
    3.3 数据库结构与库函数
        3.3.1 数据库结构
        3.3.2 库函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石化企业废气和废渣系统优化
    4.1 废气系统优化
        4.1.1 废气现状分析
        4.1.2 废气治理工艺
        4.1.3 典型石化企业废气热能回收研究
        4.1.4 有机物、硫及其它污染物回收途径分析
    4.2 废渣系统优化
        4.2.1 废渣现状分析
        4.2.2 典型石化企业废渣资源化途径
    4.3 本章小结
        4.3.1 废气
        4.3.2 废渣
第5章 水夹点技术探索与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建立
    5.1 水夹点技术
        5.1.1 水夹点技术的基本概念
        5.1.2 具有水回用集成系统的水夹点分析
        5.1.3 用水网络设计和调优
        5.1.4 废水量的最小化方法
        5.1.5 水夹点方法的局限性
    5.2 基于水夹点理论的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初探
        5.2.1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理论
        5.2.2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数学模型
        5.2.3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与水夹点方法的比较
    5.3 新型水系统优化方法的应用
        5.3.1 单污染因子水系统优化
        5.3.2 多污染因子水系统优化
        5.3.3 含有流量改变的水系统优化
        5.3.4 再生回用与再生循环水网络系统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石化企业水系统优化
    6.1 典型石化行业水系统现状与分析
        6.1.1 给排水系统
        6.1.2 供水系统现状
        6.1.3 污水系统现状
    6.2 水系统回用方法与原则
        6.2.1 冷焦水密闭处理
        6.2.2 蒸汽凝结水回收
        6.2.3 含硫含油废水串级使用
        6.2.4 含硫污水汽提的除氨技术和回用
        6.2.5 增设油水分离器
        6.2.6 罐区清污分流改造
        6.2.7 汽提净化污水回用
        6.2.8 废水的深度处理
        6.2.9 污水回用方式的选择原则
    6.3 工艺用水系统回用水的等级划分与水质标准确定
    6.4 工艺水及水回用系统的优化
        6.4.1 优化模型的建立
        6.4.2 实际水系统网络优化结果与分析
    6.5 典型石化企业实际水系统的整体优化与产业链构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典型石化企业产业生态系统保障体系的构建
    7.1 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
        7.1.1 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
        7.1.2 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原则与内容
        7.1.3 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
        7.1.4 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效
        7.1.5 事故应急预案实例
        7.1.6 典型石化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
    7.2 先进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7.2.1 组织管理理念
        7.2.2 人力资源
        7.2.3 激励机制
        7.2.4 典型石化企业环境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据库程序
附录B 水夹点法最小新鲜水流量单污染因子计算程序
附录C 单污染因子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附录D 双污染因子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附录E 带有再生回用的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附录F 带有再生循环的新型水网络优化方法matlab程序
附录G 实际水系统优化matlab程序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我国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石油企业集团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1.1.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出现新发展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历程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2.2.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2.5 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综述
        2.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3 相关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作用
        2.3.1 价值链理论
        2.3.2 钻石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石油企业集团的属性
        3.2.1 石油企业集团的界定
        3.2.2 石油企业集团的特点
    3.3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的SWOT 分析
        3.3.1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的优势(S)
        3.3.2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的劣势(W)
        3.3.3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的机会(O)
        3.3.4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的威胁(T)
    3.4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3.4.1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3.4.2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性质
        3.4.3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4.1 引言
    4.2 石油企业集团价值链分析
        4.2.1 石油企业集团价值链的内涵
        4.2.2 石油企业集团价值链的特点
        4.2.3 石油企业集团内部价值链
        4.2.4 石油企业集团外部价值链
    4.3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
        4.3.1 资源要素
        4.3.2 能力因素
        4.3.3 环境要素
        4.3.4 影响要素与核心竞争力互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5.1 引言
    5.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3 指标体系建立依据
        5.3.1 充分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5.3.2 充分体现石油企业集团的产业特征
    5.4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5.4.1 核心市场能力指标
        5.4.2 核心管理能力指标
        5.4.3 核心技术能力指标
        5.4.4 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5.5 基于粗集理论的定量指标精简
        5.5.1 精简模型
        5.5.2 实例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6.1 引言
    6.2 指标体系数据的获得
        6.2.1 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得
        6.2.2 定量指标数据的获得
    6.3 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6.3.1 模型一基于简单模糊数FAHP 评价模型
        6.3.2 模型二基于三角模糊数最小二乘FAHP 评价模型
        6.3.3 模型三基于风险态度的混合多指标二元语义评价模型
    6.4 实证研究
        6.4.1 基于简单模糊数的石油企业集团核心市场能力FAHP 评价
        6.4.2 基于简单模糊数的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管理能力FAHP 评价
        6.4.3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石油企业集团核心技术能力最小二乘FAHP 评价
        6.4.4 基于风险态度的石油企业集团持续发展能力二元语义评价
        6.4.5 基于简单模糊数的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FAHP 评价
    6.5 评价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我国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对策
    7.1 引言
    7.2 优化石油企业集团内部价值链
        7.2.1 优化业务单元内部价值链
        7.2.2 核心管理能力子系统提升
        7.2.3 核心技术能力子系统提升
    7.3 优化石油企业集团外部价值链
        7.3.1 核心市场能力的提升
        7.3.2 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7.4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8)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市场拓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市场拓展战略理论简析
    2.1 市场拓展战略理论
        2.1.1 市场拓展战略理论逻辑体系框架
        2.1.2 市场拓展战略理论内容体系框架
    2.2 战略规划流程
        2.2.1 战略规划设计思考的程序框架
        2.2.2 战略规划
第3章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市场拓展战略背景分析
    3.1 国内外成品油市场特征及发展概况
        3.1.1 世界成品油市场供需特点
        3.1.2 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发展历程
        3.1.3 进口依赖度的提高,加速了中国的石油市场与世界石油市场的融合
        3.1.4 寡头垄断的市场
        3.1.5 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区域相对集中
        3.1.6 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将进一步市场化
        3.1.7 国家直接管理弱化,市场监管职能加强
    3.2 湖南经济发展状况简析
        3.2.1 湖南基本情况介绍
        3.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3.2.3 规模工业高耗能产业结构特征
    3.3 湖南成品油物流形式分析
        3.3.1 物流的定义
        3.3.2 成品油物流的特点
        3.3.3 成品油物流方式的选择
        3.3.4 中石化湖南销售分公司物流现状
        3.3.5 中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物流发展状况
第4章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市场拓展战略分析
    4.1 组织环境分析
        4.1.1 一般环境因素分析
        4.1.2 环境的竞争性分析
    4.2 市场拓展战略 SWOT分析
        4.3.1 机会与威胁分析
        4.3.2 优势和劣势分析
    4.3 市场拓展战略原则、目标、类型及战略因素分解
第5章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市场拓展战略实施及保障
    5.1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战略步骤
        5.1.1 三步走战略方案
        5.1.2 打造专业化成品油零售企业战略方案
    5.2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战略实施保障
        5.2.1 组织结构
        5.2.2 人力资源
        5.2.3 品牌战略管理
        5.2.4 价格策略
        5.2.5 目标市场选择
        5.2.6 三维营销管理与渠道拓展
        5.2.7 安全低库存管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石油国内成品油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市场营销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发展态势
    2.1 4C理论
        2.1.1 4C营销理论的具体内容
        2.1.2 4C营销理论的缺陷
    2.2 4R营销
        2.2.1 4R营销的四要素
        2.2.2 4R营销的优势
    2.3 4V营销
        2.3.1 4V营销的要素
        2.3.2 4V营销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4 整合营销
        2.4.1 整合营销的层次
        2.4.2 整合营销的两个特性
        2.4.3 整合营销的作用
        2.4.4 影响整合营销执行的因素
        2.4.5 整合营销的实施步骤
        2.4.6 整合营销的执行过程
        2.4.7 整合营销的控制过程
        2.4.8 整合营销的不足
    2.5 网络营销
        2.5.1 网络营销的特征
        2.5.2 网络营销的内容
        2.5.3 网络营销的优点
        2.5.4 网络营销的必备条件
        2.5.5 网络营销的策略
第3章 BP石油公司成品油营销战略及其对“中石油”的启示
    3.1 BP-阿莫科公司成品油营销战略浅析
        3.1.1 BP-阿莫科公司的历史概述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3.1.2 BP-阿莫科公司的成品油营销战略浅析
    3.2 BP对“中石油”的启示
第4章 国内成品油市场分析
    4.1 国内成品油市场发展概况
        4.1.1 国内石油市场的形成
        4.1.2 国内成品油市场发展概况
    4.2 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4.3 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结构化分析
        4.3.1 结构化分析
        4.3.2 国内成品油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5章 “中石油”国内成品油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5.1 “中石油”成品油市场态势分析
        5.1.1 运用SWOT方法对“中石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
        5.1.2 SWOT分析与战略制定
    5.2 “中石油”成品油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5.2.1 “中石油”成品油零售现状
        5.2.2 从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未来发展战略初探
第6章 “中石油”国内成品油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6.1 我国成品油市场细分及其特点
        6.1.1 市场细分的概念和含义
        6.1.2 我国成品油市场的细分及其特点
    6.2 “中石油”成品油目标市场选择和营销战略
        6.2.1 目标市场选择的依据和营销组合要素
        6.2.2 “中石油”成品油销售的目标市场和营销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主要省市1997-2001年成品油消费量
附录2 我国主要省市主要油品消费量
附录3 我国主要省市经济发展和增长数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10)北京市私人轿车消费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北京市私人轿车消费调研与分析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1.1 发展历史
        1.2 家庭轿车发展现状
    第二章 汽车消费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2.1 家庭轿车对农村经济的重要贡献
        2.2 汽车产业发展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 国外汽车文化与我国汽车文化现状比较分析
        3.1 国外汽车社会文化比较
        3.2 国内汽车社会文化发展及现状
        3.3 未来趋势
    第四章 我国汽车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篇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章 我国石化产业简介
        1.1 石化行业及主要石化企业概况
        1.2 行业竞争性分析
        1.3 石油消费市场分析
        1.4 成品油定价机制历史演进简介
    第二章 我国成品油定价政策演进分析
        2.1 计划经济时期
        2.1.1 背景
        2.1.2 政策分析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2.2.1 背景
        2.2.2 政策介绍
        2.2.3 政策分析
    第三章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比较分析
        3.1 国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演变
        3.2 成熟石油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
        3.3 中国成品油定价市场化之路
        3.3.1 现阶段完全放开石油价格管理的条件尚不具备
        3.3.2 对深化石油价格改革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第三篇 Marketing Audit & Marketing Plan
    Chapter 1 Foreword
    Chapter 2 Introduction
        2.1 Jamba Juice: Profile
        2.2 Juice Up Your Image
    Chapter 3 Executive summary
    Chapter 4 Marketing Audit
        4.1 Historic Profile
        4.2 Current Market Overview
        4.3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4.4 Competitor Analysis
        4.5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ompetitors’ Offerings
        4.6 Brand Report Card Analysis Situational Analysis
        4.7 Other Situational Factors
        4.8 Customer Retention
        4.9 Customer Brand and Target Market Analysis
        4.9.1 Target Market
        4.9.2 Demographics of San Francisco customers
        4.9.3 Other Factors
        4.9.4 Psychographics
        4.10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Chapter 5 Market coverage strategy
        5.1 Marketing Strategy Statement
        5.2 Marketing Objectives
        5.3 Market Share Analysis
        5.4 Strategic Marketing Components
        5.4.1 Branding
        5.4.2 Image and Positioning
        5.4.3 The Target Market
        5.4.4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5.5 Marketing Tactics
        5.5.1 Product Issues
        5.5.2 Distribution
        5.5.3 Pricing
        5.5.4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s
        5.6 Marketing Five Ps
        5.6.1 Product Strategy
        5.6.2 Pricing Strategy
        5.6.3 Promotion Strategy
        5.6.4 Placement (distribution) Strategy
        5.6.5 Public Relations
    Chapter 6 Evaluation & recommendation
    Appendices (A to G)
第四篇 中石化收购新星公司价值分析
    第一章 公司简介
        1.1 收购方-中石化公司简介
        1.2 被收购方-新星石油公司简介
    第二章 石化行业分析
        2.1 石化行业的特征
        2.1.1 与其他行业关联度高
        2.1.2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2.1.3 具有垄断性
        2.1.4 存在周期性
        2.2 石化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我国的石化工业
        2.3.1 我国石化工业发展概况
        2.3.2 我国石化工业存在的问题
        2.3.3 我国石化工业总体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石化收购新星石油的战略分析
    第四章 新星石油公司估值分析
        4.1 BETA和WACC的计算
        4.1.1 BETA计算
        4.1.2 WACC计算
        4.2 Pro-forma分析
        4.2.1 背景资料
        4.2.2 中国石化新星的市场销售增长预测
        4.3 未来现金流分析
        4.3.1 预测新星公司未来二十年的净利润
        4.3.2 预测未来二十年新星公司的现金流量
    第五章 中石化市场估值分析
        5.1 收购新星石油前的分析
        5.1.1 WACC的计算
        5.1.2 Pro Forma的制定
        5.2 收购新星石油后的分析
        5.2.1 成本
        5.2.2 业务收入
        5.2.3 资本支出
        5.3 总结
    第六章 收购新星石油后新的增值优势
        6.1 降低生产操作成本
        6.2 减员增效优势
        6.3 提高生产经济规模
        6.4 提高运输经济规模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四、专业化重组改制打造中国石化润滑油新纪元(论文参考文献)

  • [1]燕山润滑油基础油提质升级工艺路线的研究及发展建议[D]. 李凌.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4)
  • [2]中国石油山东济宁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营销研究[D]. 王成杰.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2)
  • [3]2009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J]. 刘彦民,郝鸿毅,夏丽洪. 国际石油经济, 2010(04)
  • [4]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D]. 许华胜. 同济大学, 2007(02)
  • [5]齐鲁石化股份集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 于伦. 西华大学, 2007(03)
  • [6]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 王炜亮. 同济大学, 2007(09)
  • [7]我国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D]. 张立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6)
  • [8]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市场拓展战略研究[D]. 徐步. 中南大学, 2006(06)
  • [9]中石油国内成品油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张晓毛. 中南大学, 2004(04)
  • [10]北京市私人轿车消费调研与分析[D]. 陈禹. 清华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专业重组重组,开创中国石化润滑油新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