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如何创造和平

高层建筑如何创造和平

一、高层建筑如何营造平安(论文文献综述)

熊志军,孔晋华,张爱玲,潘文峥,刘建军,李建党,陈小利,桑逢云[1](2021)在《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策划人语: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安全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城市交通、工地和诸多社会环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强调要加强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发生。为坚决落实党中央、

艾侠,庄葵[2](2021)在《企业总部型高层建筑的近地界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立足对高层建筑趋势观察的角度,对近年来在高空区域试图创造大面积公共空间的设计潮流进行了反思,指出高空界面的"事件性"与近地界面的"日常性"的关键矛盾,提倡重新回归和关注近地尺度的设计研究。在对国内外大量成功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作者立足企业总部型的高层建筑细分类型,提出这类建筑在近地界面上较为创新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设计手法,并结合CCDI悉地国际近年来的大量设计实践进行了验证。

丁洁民,徐维平,李定,刘宇光,覃力,冷红,冯刚,龙灏,黄向明,艾侠,凌克戈,盛宇宏[3](2021)在《人性化的高性能垂直城市》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现象,究其原因不仅仅是资本积聚的结果,或是彰显城市实力的一种符号,其核心驱动力是通过功能空间的竖向整合,达到城市节约土地、资源集约共享的目的。客观认识城市自然生长规律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保持反思的理性,使垂直生长的城市未来真正成为提供舒适生活、环境魅力与精神价值的理想乐园。学术沙龙以"人性化的高性能垂直城市"为议题,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交流思辨,以期为当下高层建筑的发展有所助益。

王亮[4](2021)在《青海东部居住区建筑布局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中,场地内的风环境影响着居民室外活动的舒适性。青海东部地区处于高原地带,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当地的居住区对于冬季的场地风环境要求更高。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地区是青海省发展最快的区域,该地区城镇化的程度高,近年来居住区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住宅小区营建舒适的场地风环境尤为重要。居住区的场地是由居住建筑的布局设计形成,不同的建筑排布形式以及交通组织和功能分区设置会在居住区内形成不同的风场。合理的居住区布局可以在冬季降低主要活动场地的风速,避免冷风侵袭,增加居民室外活动的舒适性,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青海东部地区的建筑类型除海东和西宁的主城区有较多点式高层住宅外,其余区县级区域多以平行式的多层、中高层的板式建筑为主。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该地区住宅区冬季的场地风环境主要存在着冷风侵袭的问题。通过分析气象数据,采用物候季节划分的方法将青海东部地区全年分为过渡季和冬季2种季节,并据此将青海东部地区的主要居住区域分为东南、西南风向2种风况。考虑该区域处于气候分区和建筑热工分区上的严寒地区,提出应主要考虑冬季场地内冷风侵袭的问题,采用可以降低场地风速比减弱场地内风速的建筑布局。在居住街坊的尺度上根据实际居住区建立不同的布局模型,通过模拟对比探究了在高度、间距、位置等不同参数下居住街坊布局产生的场地风速比,继而在青海东部地区2种风况下,在调研的实际居住小区基础上建立了平行式、错列式、斜列式、商业网点围合式等共8种简化布局模型,对阻风效果较好的布局形式进行混合布局并建立4种工况进行细化调整,归纳出冬季防风的布局设计策略。研究发现,在该地区的风况下,商业网点围合式布局在人行高度处的阻风效果最好。对于正南北朝向的建筑群,每列建筑在纵向上进行交替错列的布局防风效果较好,横向上可以选择顺着风向逐排斜列的布置方式;应避免平行式的建筑布局,平行式易形成通风廊道,从而在居住区的道路内产生较大的风速比,但南向迎风的前排建筑应以相邻间距小的平行式布置为宜;东侧或西侧的迎风列建筑应避免布置高层建筑从而缩减日照间距,迎风侧紧凑的建筑行距可有效减弱场地内的风速。此外建立了调研区实际住宅模型进行模拟,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基本一致,保证了模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当前对青海东部地区地域性风环境下的居住区室外场地风环境研究还相对较少,可为该领域增添一定的研究基础;青海东部地区有着较为典型的河谷城市气候环境特点,可为河谷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黄文镐(Hawong Moon Ho)[5](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认为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曹韫烨[6](2020)在《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培训的最高形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大众媒体的关注。相比于普通大学校园普遍的大规模、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模式,由企业主导建设的企业大学校园展现了定制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且随着理念的不断升级,企业大学校园承担起远超内部培训的多项职能与使命,这也带来了校园在功能和空间上的复合。但许多国内的企业大学校园既没有成为企业全方位发展的助力,也没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培训环境,包括校城融合问题、校园内部部门联系及空间营造的问题等。本文从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上述现象和趋势出发,结合笔者收集整理的近60个国内外企业大学校园案例,以及笔者跟随导师参与的宁波方太大学项目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做了总结和梳理,根据不同时期主流校园的特点的对比分析,得出企业大学校园发展的脉络及演变趋势。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实例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尝试根据校园发展趋势提出系统的步骤和设计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第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包括论文的前两章。首先明确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比国外企业大学演变历程与国内现状及影响因素,功能复合化趋势下总结出国内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目标。2.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的核心章节,包括论文的第三~五章。第三章立足宏观视角,从社区融合和资源共享的层面对校园整体设计进行研究;第四章立足中观视角,对校园内部的功能复合设计进行研究;第五章立足微观视角,对校园内部的空间复合设计进行研究。3.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六章,首先对前文的研究步骤进行总结,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实际操作层面的参考,并将前文的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之中,并做出进一步的反思与展望。4.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所做的设计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论文在基础研究、设计方法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论文的创新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企业大学校园的现状、演变及分类,针对国内现阶段企业大学校园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校园设计研究,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设计步骤和规律,希望为将来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王平[7](2020)在《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及相关活动,中国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地位收到了冲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对中国建筑师来说迫在眉睫。在外来的建筑师中,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日本建筑师代表的日本建筑文化与中国颇有渊源,而且有的日本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创作时也会通过表现中国元素来积极融入中国建筑环境,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值得中国建筑师研究的。本文选取了隈研吾在中国创作的表现中国元素的作品,以作品里中国元素的提取、加工、表达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从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开始,研究其建筑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其次,以在华进行建筑实践的当代日本建筑师群体为对象,对他们作品的特征以及中国元素表达进行分析;再次,结合隈研吾的建筑理论与方法,对其在华作品中国元素在建筑单体构成、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材料三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其元素表达进行评价;从次,结合中日建筑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师表现相同中国元素的作品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与评价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表达的深层次特征;最终,对隈研吾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进行评析,并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中国元素表达特点后,总结以隈研吾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建筑师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最后归纳出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中表达的方向。通过分析,隈研吾中国元素一部分表达方式是中国建筑师鲜有尝试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同时,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基本建立在自己成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之上,这使得其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所以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应该持批判态度。

康艳博[8](2020)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波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大量的高层建筑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和实际建筑地震监测数据表明,建筑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的激励下具有明显的波动效应特征:首先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各楼层的响应之间具有明显时滞现象;其次是沿建筑高度方向,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的驻波现象。这种波动效应特征在传统的、基于封闭系统下集中质量模型的结构动力理论框架下,无法得到合理的阐释与合适的评价。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推导、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手段,对一维均匀直杆、一维均匀直杆串联质点系和实际工程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等典型介质模型在基底输入激励下的波动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近现代建筑抗震理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结合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其波动特征显着的特点,对传统结构动力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开展高层建筑结构地震波动响应研究的理论路线和逻辑主框架。2.根据连续介质的固体弹性理论,并基于结构层模型、平面杆系模型以及平面剪切梁模型等经典计算模型,对建筑结构地震波动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基于分散质点的结构振动力学相比,基于连续体的波动力学更适合用于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但由于波动分析的复杂性以及建筑结构的非完全连续性,对建筑结构进行完备的波动理论分析尚不具备工程可操作性。3.针对典型的封闭系统下一维均匀剪切直杆的激励响应问题,分别采用连续质量的模态叠加法、连续介质的波动解析法和集中质量的振型叠加法三种方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参数化模型进行了数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连续介质的波动解析法能够真实地反映介质模型的波动效应;(2)基于连续质量的模态叠加法,其结果精度取决于所叠加模态的数量,叠加的模态数量足够多时,模态叠加法和精确波动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3)基于集中质量的振型叠加法,其结果无法体现输入激励在杆件中传递的波动特性,且各质点处的响应峰值的误差随离散程度增大而增大,远远偏离实际。4.对5个附加质量不同的一维均匀直杆串联质点介质模型进行脉冲激励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各模型的加速度响应廓线,从底部向上逐渐增大,接近顶部出现“颈缩现象”,在顶部再次放大,整体上呈现为花瓶形状;(2)不同时刻各模型的加速度剖面普遍存在与零基线交叉的现象,脉冲激励下各模型加速度响应从底向上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3)各模型的剪力廓线从底部到顶部的变化幅度不大,中部出现“束腰”现象,弯矩廓线属于反抛物线型;(4)各模型的变形响应在中上部异常剧烈,顶部与底部明显异向;(5)各模型的实测波速和经验估算波速以及考虑结构实际受力状态的理论等效波速,在数值上是一致的,等效波速的经验估算公式可适用于横向弯曲变形的均匀悬臂梁模型;(6)基于等效剪切波速不变的原则,给出了均匀剪切直杆简化模型的等效均布质量和等效剪切刚度的确定方法;(7)通过对各模型在激励时段和稳态时段波长与波动图像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单频脉冲激励下的驻波现象和复合频率激励下颈缩现象的波动机理,并指出经典振动理论的合适应用范围是建筑的总高度H不超过1/4波长λ。5.对国贸三期、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三个超高层建筑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超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模型在台面输入激励下的响应规律,与前述一维均匀直杆串联质点介质模型的脉冲激励响应规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各模型的加速度响应廓线或包络线存在明显的波腹与波节交替出现的现象、加速度剖面沿高度方向存在多次异向的情况等;(2)各模型的等效波速实测值与按c=4Hf1的经验公式估算值趋势相同,但存在一定的误差;(3)依据各模型的波速测试结果以及输入激励的频谱分析结果,给出了各模型不同激励下的波长估计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6.依据超高层建筑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及前述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成果,进一步针对推荐等效波速计算公式与3个超高层建筑模型振动台试验实测波速存在误差的问题开展研究,给出了考虑结构第二自振频率f2影响因素的修正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方法,确定了等效剪切波速调整系数β。通过参考GB50011-2010(201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不同场地类别下特征周期Tg的取值,初步给出了建筑结构实际地震响应波动分析过程中有效波长λ的取值。结合第4章中应用1/4波长λ判断经典振动理论合适适用高度的方法,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别下1/4波长λ对应的建筑高度值。7.总结前面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实用的建筑结构地震波动响应分析方法,将实际建筑结构简化为等效直杆介质,通过经典波动理论对其地震响应进行求解,将求得的加速度、位移等具有波动效应特征的响应结果作为外荷载施加于原结构,进一步求解原结构构件的内力响应,进行后续的结构设计。8.对开放系统下若干关键因素对位移传递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的理论推导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1)位移传递系数随输入激励频率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2)集中质量越小,位移传递系数越大;(3)结构阻尼会降低节点位移传递系数,但是降低效果不显着。

王舒翼[9](2019)在《KPF建筑事务所设计思想及手法探析》文中认为KPF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事务所,专注于全球各地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建筑设计,建筑实践遍及世界各地,其中不乏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自1976年创立至今的40多年时间里,KPF事务所以其折衷的设计思想、沉稳的设计风格以及深入的细部设计成为西方职业建筑师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对KPF的建筑实例进行剖析研究,总结出其中优秀的经验技法,对于建筑创作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全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从基础理论出发,分析、研究了KPF事务所注重建筑与环境关系、追求建筑精品意识的设计思想以及因时代变化而产生的风格演变,为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手法打下基础。其次,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以建筑形体、建筑立面和建筑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归纳出其建筑作品中的几何形体、立面表现手法、建筑细部、建筑材料和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体现出KPF事务所对方案和细部精益求精的设计原则。进而结合对KPF在经营管理、专业业务、未来建筑发展方面新思考的分析总结,表现出其国际化的视野以及追求推进建筑类型和技术进步的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KPF事务所设计思想、设计手法以及经营发展新思考的分析研究,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可供学习和参考的范例,并从中归纳总结了有利于国内建筑发展的经验,对于评价、设计建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冰[10](2019)在《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论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多种类建筑的实地调研,探究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艺术、技术、“人”的角度,分析融合的影响因素、归纳融合的设计原则、总结融合的设计策略,并尝试提出融合的发展趋势,力求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的融合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且最终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建筑遮阳设计是我国建筑节能实践中最主要的节能措施之一,在各种功能的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遮阳措施中,外遮阳是最有效的遮阳方式,而且它作为建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体现着建筑的外在形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形象的美观性、和谐性以及创新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何如融合,才能确保既满足其节能要求,又能满足建筑立面形象融洽和谐的效果?使艺术和技术完美融合,成为建筑师面临的重要设计问题之一。当前,建筑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推进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融合设计的思维;对遮阳的材料和形式还没能充分了解和认识,设计时运用的材料单一,设计手段匮乏,艺术美学效果差,功能缺乏合理性;偏重艺术、偏重技术、艺术与技术待优化等等。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系统剖析,因此缺少两者之间融合设计的理念,以及行之有效的融合设计手段。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在对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构成(即“外在形式”),和融合设计(即“内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融合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并尝试提出融合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更实际、更有价值的研究,为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的融合贡献一份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7个章节: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初步分析、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课题创新性、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第2章,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基础研究,相关概念及深入解读、融合的内容和意义、融合的现状调研与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思路。第三部分—第3章和第4章,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关键问题研究:第3章,分别从艺术思考、技术分析、“以人为本”三个角度分析融合的影响因素;第4章,分别从艺术美学、技术科学、“人”的主观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对第3章的所分析的融合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设计原则。第四部分—第5章,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设计策略:提出艺术策略、技术策略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策略。第五部分—第6章,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发展趋势——以深圳地区为例:具体分析融合的人性化、高技化、文化性、生态型、多元化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第六部分—第7章,结语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检讨论文的不足之处,对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展望。

二、高层建筑如何营造平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建筑如何营造平安(论文提纲范文)

(1)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创建示范城市,下活“一盘好棋”
    健全机制、强化措施
    提高站位,顶层设计
        明晰路径,完善制度
    借助外脑,开门创建
        “请进来”求教
        “走出去”求学
        “练内功”争创
        “强激励”引导
擦亮城市名片,打造城市发展“安全护城河”
    源头治理,本质安全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
        治理病锈,“乐道”宜居
        监督管理,落实责任
    双重预防,防控风险
        分级排查,分类销号
        层层传导,夯实责任
        突出重点,典型带动
        制度保障,舆论引导
    应急保障,智慧城市
        搭骨架,立起四梁八柱
        防大灾,经受汛期考验
        智慧应急,夯实安全保障基础
    安全文化,城市软实力
        拓展渠道,丰富载体
        聚焦主业,精准宣传
        多向联动,突出效果
        队伍建设,支撑保障
谋划新篇,筑牢城市生命线
    数字赋能,突出信息化
    齐抓共管,分步实施
    综合治理、统筹推进

(4)青海东部居住区建筑布局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现状
        1.1.2 建筑风环境对居民舒适性的影响
        1.1.3 建筑布局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青海东部居住区建筑特征与环境
    2.1 自然环境特征
        2.1.1 地理简介
        2.1.2 气候特征
        2.1.3 风环境特征
    2.2 调研住宅区布局特征
    2.3 场地风环境问卷调查
    2.4 场地风环境测试
    2.5 本章小结
3.建筑布局与风环境评价理论
    3.1 建筑布局形式
    3.2 建筑风效应
    3.3 室外风环境评价指标
        3.3.1 国外风环境评价标准
        3.3.2 国内风环境评价标准
    3.4 青海东部地区场地风环境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风环境CFD模拟理论与验证
    4.1 CFD模拟技术简介
        4.1.1 计算流体力学原理及其特点
        4.1.2 基本控制方程与求解方法
    4.2 CFD数值模拟步骤与设置
        4.2.1 模拟流程
        4.2.2 建筑模型
        4.2.3 计算域的设置
        4.2.4 网格划分及独立性验证
        4.2.5 大气条件与边界属性
        4.2.6 计算模型及收敛条件
    4.3 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数据对比
    4.4 本章小结
5.居住街坊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5.1 实测数据与验证模拟
    5.2 气候风况设置
    5.3 分析指标
    5.4 居住街坊建筑布局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5.4.1 单体模型
        5.4.2 布局控制指标
        5.4.3 建筑高度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5.4.4 活动区位置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5.4.5 错列形式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5.4.6 建筑间距对场地风环境的影响
        5.4.7 变形布局场地风环境分析
        5.4.8 混合建筑布局场地风环境分析
    5.5 本章小结
6.住宅小区风环境模拟分析
    6.1 建立建筑模型
        6.1.1 模型设置
        6.1.2 日照检验
    6.2 测点设置
    6.3 地区一(平安、民和、西宁、化隆)场地风环境分析
    6.4 地区二(互助、湟中)场地风环境分析
    6.5 地区一与地区二场地风环境对比
    6.6 居住区建筑布局防风设计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Ⅰ 风环境问卷调查表
致谢

(5)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1.1.1 “艺术”、“美”之考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1.2.1 《三国史记》考
        1.2.2 《三国遗史》考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1.4.1 宗派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1.6 金堂考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1.7 着手前言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1.7.2 Bilingualism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2.1.1 原始建筑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2.3.1 高句丽
        2.3.2 百济
        2.3.3 新罗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3.1 转轮王小考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3.3.2 大通寺考
        3.3.3 王兴寺
        3.3.4 弥勒寺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4.1.2 寺与伽蓝
        4.1.3 塔与窣堵波
    4.2 伽蓝配置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4.3.2 方形塔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4.4 以瓦解释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4.4.3 南朝梁之影响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4.5.1 新罗人的“长安”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5.1.3 法华在新罗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5.2 石塔之国
        5.2.1 木塔转变石塔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5.3 双塔形制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6.1.1 派别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6.4.1 古佛与露柱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6.5.4 雪峰寺之古貌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第7章 结论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7.4 法水东流
    7.5 莲花满开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7.7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绪论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4.法水东流
    5.莲花满开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图片目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企业大学的发展概述
        1.1.2 企业大学的功能复合化背景
        1.1.3 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特点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企业大学的概念定义及相关研究
        1.3.2 职业学校校园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
        1.3.3 企业地产相关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问题、设计原则及目标
    2.1 国内外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1 国外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2 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2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复合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2.2.1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复合化趋势
        2.2.2 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的影响因素
        2.2.3 功能复合化趋势对于企业大学的意义
    2.3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问题总结
        2.3.1 校园缺乏与城市的互动,过于孤立和封闭
        2.3.2 校园整体定位不合理,缺乏活力与特色
        2.3.3 校园缺乏特色空间,忽视人文关怀
    2.4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原则及目标
        2.4.1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原则
        2.4.2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大学校园的社区融合与资源共享设计研究
    3.1 企业大学校园的选址与定位研究
        3.1.1 校园的选址分类
        3.1.2 校园的愿景定位与选址布局
        3.1.3 校园的选址原则
    3.2 企业大学校园对外部交通系统的融入
        3.2.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模式分析
        3.2.2 校园路网紧密衔接外部交通
        3.2.3 优化与外部公交系统的接驳
        3.2.4 合理设置校园内部停车设施
    3.3 企业大学校园与周边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3.1 校园与商业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3.2 校园与教育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3.3 校园与企业设施的融合与共享
    3.4 企业大学校园界面对社区的适度开放
        3.4.1 校园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3.4.2 提升场所活力的校园开放界面
        3.4.3 模糊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大学校园内部的功能复合设计研究
    4.1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要素研究
        4.1.1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划分
        4.1.2 校园功能要素的分类研究
        4.1.3 功能要素的频率及关联性分析
    4.2 企业大学校园的功能复合布局设计研究
        4.2.1 校园的功能复合布局概述
        4.2.2 校园的总体布局类型及特点
        4.2.3 校园的功能复合布局设计要点
    4.3 单体复合型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研究
        4.3.1 垂直叠加式复合单体设计
        4.3.2 水平并置式复合单体设计
        4.3.3 向心聚合式复合单体设计
    4.4 集群复合型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研究
        4.4.1 集群复合型校园设计要点分析
        4.4.2 均质化布局下的集群复合设计
        4.4.3 以教学建筑为核心的集群复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大学校园内部的空间复合设计研究
    5.1 企业大学校园的空间复合概述
        5.1.1 影响校园空间的文化因素
        5.1.2 校园空间要素的构成及分析
        5.1.3 校园空间复合的基本特征
    5.2 企业大学校园功能性空间的弹性化设计
        5.2.1 空间尺度的标准化设计
        5.2.2 空间形态的多层次设计
        5.2.3 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空间的转化
    5.3 企业大学校园非功能性空间的开放性设计
        5.3.1 非正式交流的公共空间设计
        5.3.2 流动渗透的外部空间设计
        5.3.3 立体复合的校园步行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企业大学校园的总结与设计实践
    6.1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的步骤总结
        6.1.1 企业大学的愿景定位分析
        6.1.2 项目用地与使用需求调研
        6.1.3 设计需求和任务书的提炼
        6.1.4 设计理念及思路的提出
        6.1.5 设计方案的比选与实施
    6.2 宁波方太大学校园项目设计实践
        6.2.1 项目背景
        6.2.2 整体设计理念及构思
        6.2.3 具体设计分析
    6.3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反思与展望
        6.3.1 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实践反思
        6.3.2 功能复合化趋势下国内企业大学校园的设计展望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部分国外企业大学校园案例汇总
    附录2 部分国内企业大学校园案例汇总
参考文献
    (1)外文文献
    (2)中文译着
    (3)中文着作
    (4)期刊文献
    (5)学位论文
    (6)电子文献
    (7)标准规范及政策文件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中国元素
        1.2.2 日本当代建筑师
        1.2.3 隈研吾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隈研吾简介
        2.1.1 基本信息
        2.1.2 教育及时代背景
        2.1.3 隈研吾建筑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第四次浪潮”
    2.2 隈研吾建筑理论发展历程
        2.2.1 建筑理论的诞生——国际浪潮与日本文化的杂糅
        2.2.2 反造型
        2.2.3 负建筑
        2.2.4 自然的建筑
        2.2.5 粒子/微粒建筑
        2.2.6 隈研吾建筑理论特征
    2.3 隈研吾建筑创作特征
        2.3.1 传统建筑形式的展现
        2.3.2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2.3.3 建筑“微粒”元素的表达
    2.4 隈研吾与同时代日本建筑师的异同
    2.5 本章小结
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综述
    3.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历程
    3.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特点
        3.2.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现状统计
        3.2.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
        3.2.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类型及其多样性
        3.2.4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建筑的风格
    3.3 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中国元素
        3.3.1 日本当代建筑师表现中国元素的项目统计
        3.3.2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类型与数量
        3.3.3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特点
    3.4 运用“中国元素”的典型案例分析
        3.4.1 佛塔元素的表现——西安青龙寺空海纪念碑
        3.4.2 园林营造——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3.4.3 非建筑文化的表现——上海喜玛拉雅中心
    3.5 本章小结
4 隈研吾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4.1 隈研吾在华建筑作品概况
        4.1.1 隈研吾在华作品分布
        4.1.2 隈研吾在华作品类型
        4.1.3 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
    4.2 传统建筑布局的延续
        4.2.1 中国庭院形态的基本类型
        4.2.2 隈研吾作品中的居住型庭院表达
        4.2.3 隈研吾作品中的园林型庭院表达
        4.2.4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3 建筑单体构成元素的表达
        4.3.1 中国传统单体建筑的基本构成
        4.3.2 窗棂元素的表现
        4.3.3 传统木构架元素的表现
        4.3.4 传统屋顶形式的表现
        4.3.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4 建筑材料元素的表达
        4.4.1 隈研吾作品中传统材料使用情况
        4.4.2 木材料表达
        4.4.3 竹材料表达
        4.4.4 瓦材料的表达
        4.4.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对比视角下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
    5.1 建筑“物”层面的对比
        5.1.1 中日传统建筑形式的分道扬镳
        5.1.2 中国建筑师作品中的传统屋顶形式变迁
        5.1.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5.1.4 隈研吾作品中的屋顶——殊途同归
    5.2 建筑空间布局的对比
        5.2.1 中日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轴线序列与自由发展
        5.2.2 传统格局的突破——菊儿胡同改造
        5.2.3 院落的序列性——范增艺术馆
        5.2.4 隈研吾作品——序列的残缺
    5.3 材料观的对比
        5.3.1 中日建筑材料的异同
        5.3.2 诗意建造——王澍
        5.3.3 隈研吾的中国材料元素使用——流于表面,忠于初心
    5.4 自然观层面的对比
        5.4.1 中日自然观的异同
        5.4.2 “山水城市”——马岩松
        5.4.3 隈研吾作品体现的自然观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项目中国元素表达的局限性
    6.2 隈研吾的文化继承方法的借鉴意义
    6.3 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附录2 关于一些建筑作品中国元素认同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图录

(8)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波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0 引言
    1.1 建筑抗震的工程实践与理论发展进程
        1.1.1 中国古代宫廷、庙宇、楼阁等公共建筑的基本做法与抗震机理概述
        1.1.2 近现代国际建筑抗震理论的发展进程
        1.1.3 国际建筑抗震理论的发展动态
    1.2 近现代建筑抗震理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2.1 近现代建筑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1.2.2 近现代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分析
        1.2.3 现代建筑发展趋势及其现有抗震技术的挑战
    1.3 工程波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
        1.3.1 地震波传播理论
        1.3.2 高层建筑物的波动理论研究进展
        1.3.3 波动理论在高耸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建筑结构地震波动响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2.0 引言
    2.1 结构层模型
    2.2 平面杆系模型
    2.3 剪切梁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封闭系统下一维均匀剪切直杆地震响应分析
    3.0 引言
    3.1 一维波动方程及其求解
        3.1.1 计算模型及一维标准波动方程的建立
        3.1.2 边界条件的确定
        3.1.3 封闭系统下一维均匀剪切直杆的波动解
    3.2 基于离散质量模型的振动方程及其解法
    3.3 一维均匀剪切直杆的模态叠加求解法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3.4.1 一维均匀剪切直杆的精确波动解
        3.4.2 一维均匀剪切直杆的模态叠加解
        3.4.3 精确波动解与模态叠加解的对比分析
        3.4.4 离散质量模型的振动解
    3.5 小结
第4章 一维均匀直杆串联质点系模型的波动特性试验研究
    4.0 引言
    4.1 试验设计
        4.1.1 模型设计与制作
        4.1.2 试验工况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各模型固有频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4.2.2 各模型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测试结果与分析
        4.2.3 各模型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剪力与弯矩响应结果与分析
        4.2.4 各模型在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变形响应结果与分析
    4.3 各模型在单周期正弦脉冲下的波动效应与分析
        4.3.1 波动效应测试结果
        4.3.2 关于波动效应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4 试验仿真与模拟
        4.4.1 计算参数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高层建筑地震波动效应分析方法研究
    5.0 引言
    5.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波动效应分析
        5.1.1 北京国贸三期3A主楼模型的波动效应分析
        5.1.2 上海中心及深圳平安中心模型的波动效应分析
    5.2 关于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波速与波长讨论
        5.2.1 关于波速c的估算方法
        5.2.2 关于波长λ的估算方法
    5.3 关于质点振动力学合理适用范围的讨论
    5.4 建筑结构地震波动响应实用分析方法研究
    5.5 小结
第6章 开放系统下高层建筑的波动特性分析
    6.0 引言
    6.1 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6.2 波在集中质量处的传播问题
        6.2.1 传递函数及反射函数的确定
        6.2.2 幅值转换系数的求解
    6.3 波从地基传至结构反应分析
    6.4 地基覆盖土层及结构参数对结构顶部波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6.4.1 基底位移放大系数与结构顶部位移放大系数的关系对比
        6.4.2 覆盖土层对结构顶部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分析
        6.4.3 基础质量对结构顶部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分析
        6.4.4 上部结构参数与结构顶部位移放大系数的关系分析
    6.5 结构层间参数对节点处波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6.5.1 上下层单位长度密度对位移传递系数的影响
        6.5.2 节点集中质量对位移传递系数的影响
        6.5.3 上下两层传播波速对位移传递系数的影响
        6.5.4 考虑阻尼时对位移传递系数的影响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7.1.1 主要工作内容与成果
        7.1.2 论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9)KPF建筑事务所设计思想及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相关研究发展的动态综述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KPF事务所设计思想分析
    2.1 KPF事务所简介
        2.1.1 事务所基本概况
        2.1.2 项目分布及获奖情况
    2.2 KPF发展的时代背景
        2.2.1 经济文化背景: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变
        2.2.2 风格时代背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共存
        2.2.3 地理背景:高层建筑的故乡
    2.3 KPF的设计思想
        2.3.1 注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3.2 遵循矛盾的“二元性”
        2.3.3 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识
    2.4 KPF事务所的风格演变——KPF“五步曲”
        2.4.1 “第一时期”(1976~1982):理性主义与文脉主义的结合
        2.4.2 “第二时期”(1982~1987):对古典语汇的运用
        2.4.3 “第三时期”(1986~ 1992):回应城市秩序的多样化
        2.4.4 “第四时期”(1992~2002):认同地区传统的变革
        2.4.5 “第五时期”(2003 至今):与环境协调的智慧设计
第3章 建筑形体语言研究——KPF对几何形体的运用
    3.1 平面形式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1.1 主要内容——单一几何形的刻画与多个几何形的组合
        3.1.2 平面形式的几何特征性
        3.1.3 平面形式的主次关系
        3.1.4 平面形式的位置关系
        3.1.5 平面形式的方与圆组合模式
    3.2 基本形体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2.1 主要内容——单一几何体的刻画及几何体的塑造
        3.2.2 基本的几何形体元素
        3.2.3 基本形体的立体构成
        3.2.4 基本形体的方向性
        3.2.5 基本形体的主次关系
    3.3 形体衍生的设计手法
        3.3.1 方与圆组合的多样性
        3.3.2 形制的完型性
第4章 建筑立面语言研究——立面表达手法、建筑细部与材料
    4.1 古典式风格时期的立面表达手法
        4.1.1 古典造型的三段式构图
        4.1.2 古典造型的母题重复
        4.1.3 古典造型的母题设计
    4.2 国际化风格时期的立面表达手法
        4.2.1 立面构图
        4.2.2 窗孔处理手法
        4.2.3 玻璃幕墙的刻画
    4.3 建筑细部研究
        4.3.1 精致的构件
        4.3.2 严谨的构造
        4.3.3 丰富的肌理
        4.3.4 建筑角部处理手法
        4.3.5 建筑窗格处理手法
    4.4 建筑材料研究
        4.4.1 建筑材料的选择
        4.4.2 建筑材料的色彩
第5章 建筑空间语言研究——建筑室内空间设计
    5.1 室内空间造型刻画研究
        5.1.1 空间形态的研究
        5.1.2 空间界面材料的选择与围合度的处理
        5.1.3 光环境的塑造
    5.2 室内实体造型刻画研究
        5.2.1 点造型的手法
        5.2.2 线造型的手法
        5.2.3 面造型的手法
    5.3 室内空间与建筑外部形式的一致性
        5.3.1 形体造型形式相同
        5.3.2 细节要素运用相同
第6章 KPF事务所对建筑设计的新思考
    6.1 KPF对建筑类型的新思考——未来建筑的进化与发展
        6.1.1 超超高层的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6.1.2 城市综合体的演变进程
    6.2 KPF对设计模式的新思考——对参数化设计的认识与应用
        6.2.1 参数化设计的描述和优势
        6.2.2 参数化设计对KPF建筑职业的影响
        6.2.3 参数化与KPF可持续性设计的兼容性
    6.3 KPF对工作模式的新思考——国内外合作的工作模式
        6.3.1 多专业、多团队的国际合作
        6.3.2 国外设计公司与国内设计院的工作侧重点
        6.3.3 国外设计公司与国内设计院的优势及长处
        6.3.4 KPF事务所在中国项目中的工作方式及过程
第7章 结语
    7.1 收获与反思
        7.1.1 遵循矛盾的“二元性”的设计哲学
        7.1.2 精工细酌的建筑品质
        7.1.3 国际化合作的视野和创新精神
    7.2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古典式风格代表作品
附录 B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国际化风格代表作品
附录 C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作品年表
附录 D KPF建筑设计事务所2015~2019 年所获奖项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论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艺术—建筑立面形象美学的时代诉求
        1.1.2 建筑技术—建筑遮阳是我国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发展的必然趋势
        1.1.3 国内建筑遮阳设计现状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初步分析
        1.2.1 国内建筑遮阳研究现状
        1.2.2 国外建筑遮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总结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性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及深入解读
        2.1.1 建筑外遮阳
        2.1.2 建筑立面形象
        2.1.3 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融合
    2.2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内容和意义
        2.2.1 融合的内容
        2.2.2 融合的意义
    2.3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2.3.1 调研目的
        2.3.2 调研主要内容
        2.3.3 调研方法
        2.3.4 调研对象的选取
        2.3.5 现状问题
        2.3.6 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影响因素
    3.1 艺术思考—艺术美学影响因素
        3.1.1 形态因素
        3.1.2 色彩因素
        3.1.3 地域文化因素
    3.2 技术分析—技术科学影响因素
        3.2.1 环境因素
        3.2.2 物理因素
        3.2.3 性能因素
    3.3 “人”的主观感知影响因素
        3.3.1 对自然光照的感知
        3.3.2 对温度的感知
        3.3.3 对自然通风的感知
        3.3.4 对景观视野的感知
        3.3.5 对城市形象的感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设计原则
    4.1 艺术美学原则
    4.2 技术科学原则
        4.2.1 技术性原则
        4.2.2 功能性原则
    4.3 “人”的主观原则
        4.3.1 系统性原则
        4.3.2 适应性原则
        4.3.3 舒适性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设计策略
    5.1 “偏重技术”问题的艺术优化设计策略
        5.1.1 形式美学设计策略
        5.1.2 艺术美学设计策略
    5.2 “偏重艺术”问题的技术提升设计策略
        5.2.1 注重性能的设计策略
        5.2.2 技术适宜性选择策略
    5.3 “融合待优化”问题的“人”的主观能动策略
        5.3.1 设计流程优化
        5.3.2 相关政策规范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艺术与技术融合: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发展趋势-以深圳地区为例
    6.1 关注人的行为感知的发展趋势
    6.2 高技化发展趋势
    6.3 生态性发展趋势
    6.4 文化性发展趋势
    6.5 多元化发展趋势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夏热冬暖地区外遮阳系数计算用的你和系数 a、b(适用于深圳地区)
附录二 深圳地区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现状调研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高层建筑如何营造平安(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安全之姿,护航古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安全发展侧记[J]. 熊志军,孔晋华,张爱玲,潘文峥,刘建军,李建党,陈小利,桑逢云. 中国安全生产, 2021(11)
  • [2]企业总部型高层建筑的近地界面研究[J]. 艾侠,庄葵. 时代建筑, 2021(05)
  • [3]人性化的高性能垂直城市[J]. 丁洁民,徐维平,李定,刘宇光,覃力,冷红,冯刚,龙灏,黄向明,艾侠,凌克戈,盛宇宏. 当代建筑, 2021(07)
  • [4]青海东部居住区建筑布局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研究[D]. 王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6]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企业大学校园设计研究[D]. 曹韫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D]. 王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波动特性研究[D]. 康艳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04)
  • [9]KPF建筑事务所设计思想及手法探析[D]. 王舒翼. 天津大学, 2019(01)
  • [10]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论建筑外遮阳与建筑立面形象融合的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D]. 韩冰. 深圳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高层建筑如何创造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