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

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

一、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0)在《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研究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实施扶贫攻坚的新举措,精准扶贫不仅有利于加快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有利于边疆地区直过民族运用精准方法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如何有力推进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工作,使边疆直过民族实现持续稳固脱贫,对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生活的9个直过民族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就有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景颇族和德昂族6个直过民族。梳理沧源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经验,研究新形势下沧源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可以获得对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经验的系统性认识。本文基于第三方研究视角,应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选取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进行个案研究,对边疆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概况现状、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沧源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取得的工作成效,从直过民族贫困人口、贫困村和政府等角度分析沧源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对沧源自治县精准扶贫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对应存在问题提出应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沧源作为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着力推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跨越发展基础,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提高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生命力”和“持续力”、多元主体互助合力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村级及群众力量助推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充分激发直过民族自身脱贫内生动力,为直过民族真正脱贫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等对策措施,以期提升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提高沧源直过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边疆直过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跨越发展的目标。

火彦昌[2](2020)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认同价值和经济价值。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产业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本文所探讨的产业化是指某项民族文化资本通过开发运作逐渐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不仅能为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展示的舞台和资金,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跳菜是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带的民俗活动,彝语称之为“吾多哈”,即“跳着舞上菜”的意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涧跳菜从彝族同胞间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随之而来的是从政府到民间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共识的形成。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在政策供给、人才队伍建设、经济效益、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到文化生态改变、时空和人际关系限制、开发界限难以确定、人力资源匮乏、产业链建设滞后、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发展也让南涧跳菜的文化形态、文化功能、传承群体、传承方式产生了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现象。本文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分析在产业化过程中南涧跳菜文化的变迁及产业化对跳菜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制约南涧跳菜文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的“三线运作”模式,推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雄强[4](2020)在《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及历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祜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其传统聚落饱含着鲜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云南拉祜族保存的较为完整且集中的传统聚落主要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区,但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拉祜族传统聚落风貌格局日渐衰弱。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研究聚落空间的建构特征,能帮助认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进而更好地保护传统聚落形态,继承民居营造智慧,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本论文以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借助建筑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融的研究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梳理拉祜族传统聚落自然人文环境,探究拉祜族聚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历程。从构成要素、选址布局、空间营建、民居形态上剖析聚落空间的建构特征。再解读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建构技艺、建构思想和文化表征,进而归纳出聚落在历史研究、生态人文、科学技术、美学艺术方面的历史价值。拉祜族传统聚落具有天人合一、四素同构、人神共居的建构特征。除了其建构技艺值得当代借鉴外,拉祜族类比自然的生态理念、敬畏神灵的宗教意识和互助共享的群体共识都值得当代学习。拉祜族传统聚落蕴藏着历史信息,其聚落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能够为研究、教育、旅游等领域所利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根据拉祜族传统聚落的现状与问题,尝试提出保护发展策略,以期为乡村传统聚落的环境提升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段聪雪[5](2019)在《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拉祜族属氐羌民族,历史文化深厚,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其民间舞蹈艺术便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舞蹈的产生与演变都是拉祜族文化的凝结与表现,直接反映着着拉祜族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具有拉祜族标志性的文化特征。历史上,拉祜族曾是狩猎民族、迁徙民族,也是典型的山地民族,环境闭塞、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漫长的自主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其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舞蹈风格原始古朴、舞蹈艺术种类繁多的现象。因此,拉祜族舞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拉祜族舞蹈中两大代表性的舞蹈“芦笙舞”和“摆舞”已被例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舞蹈艺术种类也在积极挖掘与申报,拉祜族民间舞蹈艺术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普洱市下辖县分布着较多的拉祜族,拉祜族舞蹈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澜沧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分布有拉祜纳、拉祜西以及普洱地区分布着拉祜族苦聪等支系。因此,本文选择普洱进行区域性研究,是拉祜族特色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当代以来,拉祜族舞蹈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本论文主要是在历史嬗变的大背景下探索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运用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各种文史资料的佐证,概述普洱拉祜族的民族历史背景、舞蹈历史渊源及民族舞蹈等,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产生与发展的人文环境;其次,将拉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分三个标志性的时间段作考察,分析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使人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拉祜族舞蹈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三,历史的多样性使拉祜族舞蹈以多种态势演进,多方面研究其民间舞蹈在历史洪流下的具体变迁表现,以探索拉祜族舞蹈变迁发展的主要原因与规律;第四,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对其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其变迁发展的具体原因和规律,并对提升和把握拉祜族舞蹈在当代社会的走向,提出学术性见解和思考。

龚贤[6](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邓纯纯[7](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孔丹[8](2019)在《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木掌楼营建技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木掌楼是拉祜族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原始社会形态下的地域适应性产物。由于其直过的特殊政治属性,南美拉祜族村寨至今还仍旧保留着大量的历史遗存,反倒保护了传统村寨聚落的文化遗产原真性,对研究传统拉祜族建造文明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衰败,传统民居的大规模减少。针对民族文化快速流失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于南美乡全境大面积的调研走访,和匠作师傅、相关文化工作者访谈工作的基础上,对于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地域性营造机制与方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与记录。探讨了拉祜族传统民居从建筑背景、建筑形态、建造方式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与影响内核进行了理论性分析,提出对其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与展望。本文通过三个部分进行相关研究,第一个部分从拉祜族起源迁徙背景引入,从木掌楼的地域性基因和文化基因两个部分,分别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宗教与火塘的文化特征角度,阐述了拉祜族木掌楼形成的背景因素与其中的内在联系。为下文的针对性研究与整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第二个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针对南美仅存的拉祜族木掌楼进行的大面积调研和挖掘整理工作,从建筑形制、特点、建造流程、方法等方面,重点论述了传统的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形态特征与营建机制。最后一部分,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研究分析影响拉祜族木掌楼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与经济技术水平,都不断的推动着拉祜族村寨的更新与演替,在此背景下,尝试提出对于拉祜族传统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策略和发展期望。希望对于未来该地区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一部分的资料支持。

达福兴[9](2019)在《云南彝族俐侎人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行走于高山密林中的黑色部落"所描绘的正是云南临沧独特的彝族支系——俐侎人,尚保持古老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信仰。其虽未有彝文传承,但口头文学发达,在宗教文化、特色文化、节日文化、民风习俗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性、丰富性、古老性、自然性和生态性,并深受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将有关彝族俐侎人研究成果进行专题分类探讨,以期充分展示这一族群的研究成果,望能承其前而启之后。

沈仕坤[10](2018)在《社会学视角下南华村拉祜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因此为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我国进行了积极探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2年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乡村发展规划,十九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等一系列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举措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客观上看,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农村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因为农民弱势地位的影响,国家与农村地区的良性互动还未能成功构建。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村落为主的研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范本,但是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相比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着差异性。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如未能给予充分考虑,政策在乡村的顺利推行就会面临很多挑战。不仅如此,进入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建设背后所隐含的逻辑是现代性的,而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是以传统性为主的地区,因此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建设可能会遭遇价值观念上的冲突,从而致使国家与少数民族地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给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带来挑战。因此,笔者聚焦于“国家——社会”互动框架之下,以拉祜族地区南华村为例。从互动论相关理论视角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与拉祜族村民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双方良性互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更好地贡献学术智慧,同时也希望为2020年的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实现助力。

二、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研究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边疆直过民族相关概念
        一、直过民族
        二、沧源佤族
        三、精准扶贫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一、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政府治理理论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第二章 云南沧源边疆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概况及成效
    第一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县情
    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第三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贫困现状
    第四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一、产业扶贫方面
        二、旅游扶贫方面
        三、就业扶贫方面
        四、生态扶贫方面
        五、教育扶贫方面
        六、健康扶贫方面
        七、弱势群体扶贫方面
        八、易地搬迁方面
        九、金融扶贫方面
        十、社会扶贫方面
第三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
    第二节 样本采集与数据收集
    第三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节 问卷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模糊综合评价
    第五节 问卷结果的整体描述
第四章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一、从直过民族贫困户角度出发
        二、从村干部角度出发
        三、从政府角度出发
        四、从社会组织角度出发
    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一、从佤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分析
        二、从直过民族思想观念、发展内生动力方面分析
        三、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四、从经济条件和发展意识方面分析
第五章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思路及对策
    第一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思路
    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对策
        一、微观层面,充分发挥村级及群众力量,巩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效果
        二、中观层面,政府科学治理,多元主体互助合力提升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效果
        三、宏观层面,精准定位、科学施策、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2)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点
    1.5 田野点简介
        1.5.1 南涧县行政区划
        1.5.2 阿开度自然村
        1.5.3 华庆茶厂
        1.5.4 虎街村委会
        1.5.5 罗伯克茶厂
第2章 南涧跳菜概述及产业化趋势
    第1节 南涧跳菜的发展历史
        2.1.1 南涧跳菜的起源
        2.1.2 南涧跳菜的发展与转变
    第2节 南涧跳菜的分布空间
        2.2.1 传统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2.2.2 现代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第3节 南涧跳菜的类型
        2.3.1 婚礼跳菜
        2.3.2 葬礼跳菜
        2.3.3 建新跳菜
        2.3.4 贺寿跳菜
        2.3.5 舞台跳菜
        2.3.6 其他跳菜
第3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现状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政策供给
        3.1.1 南涧跳菜的保护传承政策
        3.1.2 南涧跳菜的招商引资政策
        3.1.3 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开发政策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3.2.1 民间跳菜艺人队伍
        3.2.2 道具和服装制作人才
        3.2.3 动作编排和音乐剪辑人才
    第3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3.3.1 民间跳菜队的经济收益
        3.3.2 跳菜餐厅的经济收益
        3.3.3 专业艺术演员的经济收益
    第4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发展和创新
        3.4.1 跳菜表演种类的增多
        3.4.2 跳菜活动形式的创新
        3.4.3 文化传播方式的改进
第4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
    第1节 文化形态的解构与重构
        4.1.1 跳菜表演准备阶段的解构与重构
        4.1.2 跳菜表演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4.1.3 跳菜文化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第2节 文化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1 祭祀礼仪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2 社交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4.2.3 文娱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第3节 传承群体的解构与重构
        4.3.1 性别鸿沟的解构与重构
        4.3.2 年龄限制的解构与重构
        4.3.3 地域和族别的解构与重构
    第4节 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1 家庭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2 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4.4.3 社会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第5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问题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简介
        5.1.2 数据分析
        5.1.3 调查结果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5.2.1 跳菜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5.2.2 跳菜产业化受时空和人际关系的限制
        5.2.3 跳菜产业化开发的界限难以确定
        5.2.4 跳菜产业化的人力资源匮乏
        5.2.5 跳菜产业链建设滞后
        5.2.6 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
第6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第1节 鼓励民间商演跳菜活动
        6.1.1 规范跳菜表演市场
        6.1.2 提高跳菜表演质量
        6.1.3 促进跳菜表演产业化运营
    第2节 加强政府推介跳菜活动
        6.2.1 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6.2.2 搭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
        6.2.3 提升舞台跳菜的创新水平
    第3节 拓展外地跳菜表演市场
        6.3.1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3.2 有效联结区域特色产业
        6.3.3 精准定位文旅市场
第7章 结论
附录 A 问卷调查(消费者)
附录 B 问卷调查(从业者)
附录 C 部分访谈对象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及历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1.2.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
        1.2.2 少数民族聚落相关研究
        1.2.3 拉祜族社会文化研究
        1.2.4 拉祜族民居聚落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发展演变历程
    2.1 拉祜族聚居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地形环境
        2.1.2 气候资源环境
    2.2 拉祜族的社会人文环境
        2.2.1 民族起源与历史发展
        2.2.2 社会组织与宗教信仰
        2.2.3 民间艺术与建构技艺
        2.2.4 民族思想与文化表现
    2.3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
        2.3.1 原始社会时期的聚落
        2.3.2 封建社会时期的聚落
        2.3.3 社会主义时期的聚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
    3.1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3.1.1 自然空间
        3.1.2 人工空间
    3.2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选址布局
        3.2.1 选址取向
        3.2.2 布局特征
        3.2.3 文化意向
    3.3 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营建分析
        3.3.1 传统聚落的功能需求
        3.3.2 营建聚落的集体行为
        3.3.3 聚落空间的建构层级
    3.4 拉祜族传统民居类型形态
        3.4.1 民居类型
        3.4.2 平面功能
        3.4.3 立面外观
        3.4.4 剖面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建构智慧表达
    4.1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建构技艺
        4.1.1 建构行为仪式
        4.1.2 营建技术运用
        4.1.3 装饰艺术表现
    4.2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建构思想
        4.2.1 生态理念
        4.2.2 宗教意识
        4.2.3 群体共识
    4.3 拉祜族传统聚落的文化表征
        4.3.1 婚姻家庭文化
        4.3.2 生产生活文化
        4.3.3 火塘家神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祜族传统聚落历史价值认知
    5.1 聚落演变的历史研究价值
        5.1.1 形态视角
        5.1.2 技术视角
    5.2 聚落空间的生态人文价值
        5.2.1 自然生态空间
        5.2.2 精神文化空间
    5.3 聚落建构的科学技术价值
        5.3.1 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运用
        5.3.2 蕴藏人文内涵的建造技艺
    5.4 聚落建构的美学艺术价值
        5.4.1 艺术审美与聚落特色
        5.4.2 歌曲舞蹈与聚落场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保护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测绘聚落及其民居图纸绘制(部分)

(5)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普洱拉祜族及其民间舞蹈概述
    (一)普洱拉祜族的历史背景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历史源流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发展轨迹
    (一)新中国建立前产生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二)新中国建立50年曲折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三)21世纪当代社会下繁荣发展的拉祜族舞蹈
三、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表现
    (一)从艺术特征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二)从宗教文化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三)从传承发展方面看拉祜族舞蹈的变迁
四、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的思考
    (一)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的原因与规律
    (二)普洱拉祜族舞蹈变迁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绿色发展理论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2.3 简要述评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3.3.1 概念
        3.3.2 分析框架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5.4.3 评价结果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7.1.1 指导思想
        7.1.2 实施原则
        7.1.3 目标要求
        7.1.4 总体布局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7.3.1 指导思想
        7.3.2 发展原则
        7.3.3 重点任务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7)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区研究进展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城市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之处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8)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木掌楼营建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扶贫城市趋同化
        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
        1.2.3 拉祜族木掌楼传承困境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1.3.1 相关概念阐述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已有研究及相关理论整理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研究成果分析
    1.6 论文框架
2.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概况
    2.1 拉祜族的起源与分布
        2.1.1 拉祜族的起源
        2.1.2 拉祜族的分布
    2.2 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地域性基因
        2.2.1 木掌楼主要分布地区(滇西纵谷)的地形环境与特点
        2.2.2 木掌楼主要分布地区(滇西)的气候环境与特点
    2.3 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文化基因
        2.3.1 社会演替的遗存基因
        2.3.2 信仰崇拜的遗存基因
        2.3.3 火塘文化的遗存基因
    2.4 本章小结
3.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形态特征
    3.1 木掌楼的分类特征
        3.1.1 按结构特征分类
        3.1.2 按材料特征分类
        3.1.3 按建筑形制分类
    3.2 木掌楼的空间格局特征
        3.2.1 村寨空间格局
        3.2.2 院落空间格局
        3.2.3 木掌楼空间格局
    3.3 木掌楼的构造特征
    3.4 本章小结
4.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营建技艺
    4.1 建前准备
        4.1.1 建房组织
        4.1.2 材料准备
    4.2 选址营基
        4.2.1 勘测选址
        4.2.2 营造地基
    4.3 屋架营造
        4.3.1 构件制作
        4.3.2 屋架搭接
        4.3.3 主要节点
    4.4 楼面构造
        4.4.1 底层楼面
        4.4.2 夹层楼面
    4.5 火塘营造
    4.6 竹篾外墙
        4.6.1 竹篾技艺
        4.6.2 墙面制作
    4.7 屋顶构造
        4.7.1 茅草屋顶
        4.7.2 栅片屋顶
    4.8 搭建辅助空间与构件
        4.8.1 舂米桩
        4.8.2 楼梯
    4.9 建造工具
        4.9.1 工具
        4.9.2 用尺
    4.10 木掌楼的仪式与禁忌
    4.11 建造工序示意图
    4.12 本章小结
5.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形成与演变研究
    5.1 横向对比研究
        5.1.1 不同干栏民居形式比较
        5.1.2 不同木掌楼民居形式比较
        5.1.3 拉祜族木掌楼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竖向发展与演变研究
        5.2.1 发展与演变过程
        5.2.2 具体演变形式
        5.2.3 发展与演变进程研究
    5.3 本章小结
6.保护与发展
    6.1 南美拉祜族木掌楼的保护现状
        6.1.1 木掌楼的现存状况
        6.1.2 现有保护措施
    6.2 木掌楼的保护与发展
        6.2.1 保护措施
        6.2.2 发展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部分访谈记录

(9)云南彝族俐侎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彝族俐侎人基本情况概述
二国内彝族俐侎人研究综述
    (一) 宗教信仰研究
    (二) 特色文化研究
    (三) 节日研究
    (四) 扶持脱贫研究
    (五) 教育及性别研究
    (六) 民俗研究
    (七) 其他方面研究
三结语

(10)社会学视角下南华村拉祜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二) 国内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三)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四) 拉祜族文化相关研究
        (五) 研究评述
    四、论文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 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一、村庄概况
        (一) 南华村的“成长”
        (二) 南华村的“遗存”问题
    二、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引领者的“智美”理念
        (一) 乡村建设的美在于规划
        (二) 乡村建设的美在于富裕
        (三) 乡村建设的美在于灵韵
    三、南华村乡村建设的“美丽”成果
        (一) 乡村建设的社会之美
        (二) 乡村建设的物质之美
        (三) 乡村建设的生态之美
第三章 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呈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缺乏且部分项目未被充分接受
    二、权力的运作欠缺规范性
        (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二) 在合作社内
    三、乡建主体职责意识不够明晰
第四章 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问题阐释
    一、乡村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一) 文化符号的理解与融合度欠佳
        (二) 失衡交换关系的存在
        (三) 乡村建设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偏差
    二、拉祜族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 拉祜族社会文化的“内卷化”
        (二) “有限度”的对话
        (三) “缺失”的表达渠道
第五章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构建
    一、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性
    二、加强乡村体制精英与非体制精英的合作
    三、努力实现制度与文化的交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研究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例[D]. 张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2]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 火彦昌. 大理大学, 2020(05)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空间建构特征及历史价值研究[D]. 刘雄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普洱拉祜族舞蹈的变迁发展研究[D]. 段聪雪.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6]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云南临沧南美拉祜族木掌楼营建技艺研究[D]. 孔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云南彝族俐侎人研究述评[J]. 达福兴.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1)
  • [10]社会学视角下南华村拉祜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D]. 沈仕坤. 云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临沧民族生态文化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